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區域公共治理

區域公共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3-05 00:45:07

① 全球治理與區域治理的關系。為何區域治理要比全球治理更容易取得成效

區域治理范圍較小 治理起來更便捷 治理所需時間相對全球要少 所以更容易取得成效

② 什麼叫公共區域管理

區域公共管理是指區域內的多元主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版多面的公共問題權,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間交叉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
這一概念包含以下幾個內涵:
(1)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多元主體,包括政府組織、私域組織和第三部門;
(2)目的是解決由經濟、政治或社會其它領域構成的復雜的交錯性問題,實現最優的共同利益;(3)區域公共管理採用的方式和手段與經濟市場領域和政府公共領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競爭和壓制而是基於平等地位之上的協商和調解;
(4)對象是區域內個體和共體之間相互形成的交叉重疊的關系。

③ 公共治理的基本內容

公共治理來是由開放的公共自管理與廣泛的公眾參與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具有治理主體多元化、治理依據多樣化、治理方式多樣化等典型特徵。
首先,就治理主體而言,該模式主張不僅包括國家,還包括其他公權力主體如行業協會、自治團體等,各種治理主體在公域之治中應各展其長、各得其所;
其次,就治理依據而言,該模式主張不僅包括國家立法,還包括社會共同體形成的規則甚至不同主體之間的協議等;
再次,在治理方式上,該模式主張依照公域之治的實際需要,在進行綜合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礎上,能使用非強制方式的就不用強制方式,能用雙方協商解決的方式就不用單方強制的方式,能用自治的方式就不用他治,遵照先市場後社會、再政府的選擇標准,實現治理方式的多元化、民主化和市場化;
最後,這種模式主張,在憲政框架下,所有公共治理主體都應當權責一致,確保沒有權力不受監督,沒有權利不受救濟,所有公共治理主體都要依法承擔違法責任,尤其要確保過罰相當、罰當其責。
我國當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這在一定程度上集中體現為公域之治模式的轉換。世界范圍內的公域之治模式的變革,應當對我國公共治理模式的確立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④ 公共管理、公共治理、行政管理的區別

1、管理主體不同

公共管理主體可以分為政府和其它公共管理主體兩個部分。所謂其它公共管理主體是指在為實現公共利益為目標而存在的一些組織,一般可稱為非營利組織或者第三部門。


2、管理活動的內容不同

公共管理從學科意義上的內容包括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政策,發展管理,教育經濟管理以及勞動社會保障等方向,公共管理學的興起得益於全球化新公共管理運動,但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新公共管理學在實踐中不斷遇到新的挑戰,公共管理學研究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

公共治理不僅包括國家,還包括其他公權力主體如行業協會、自治團體等,各種治理主體在公域之治中應各展其長、各得其所;

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現代行政管理多應用系統工程思想和方法,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支出和浪費,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3、管理方法不同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廣泛運用政治的、經濟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從而實現公共的福利與公共利益。

公共治理主張依照公域之治的實際需要,在進行綜合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礎上,能使用非強制方式的就不用強制方式,能用雙方協商解決的方式就不用單方強制的方式,能用自治的方式就不用他治,遵照先市場後社會、再政府的選擇標准,實現治理方式的多元化、民主化和市場化;

行政管理是根據國家法律實行政務的組織活動。在執行中又能動地參與和影響國家立法和政治決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種重要活動方式。

⑤ 公共治理的作用公共治理的含義,謝謝

公共治理是由開放的公共管理與廣泛的公眾參與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具有治理主體多元化、治理依據多樣化、治理方式多樣化等典型特徵。
在治理方式上,該模式主張依照公域之治的實際需要,在進行綜合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礎上,能使用非強制方式的就不用強制方式,能用雙方協商解決的方式就不用單方強制的方式,能用自治的方式就不用他治,遵照先市場後社會、再政府的選擇標准,實現治理方式的多元化、民主化和市場化;

⑥ 名詞解釋:公共治理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發生的社會、經濟和管理危機,推動了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理論研究的範式變革。以「治理」為代表的新理論範式提出了多元的、自組織的、合作的和祛意識形態式的公共治理模式,打出了「良好治理」的旗幟。一種新型的行政概念應運而生,即拋棄傳統公共

管理的壟斷和強制性質,強調政府、企業、團體和個人的共同作用;不再單單指望政府去做什麼和提供什麼,而是希望政府能充分挖掘各種管理和統治工具的潛力;不要求政府整天疲於應付,而希望政府有自知之明,做自己應做和能做的事;不強求自上而下、等級分明的社會秩序,而重視網路社會各種組織之間的平等對話的系統合作關系。綜合起來就叫公共治理,這是一種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祛意識形態的公共行政。這種新型的行政就是「治理」式的行政。治理理論就是這種新型行政在理論上的新發展。

⑦ 政府政治與地方公共治理有哪些專業

當前,區域公共問題的頻繁發生凸顯了傳統科層制內向型行政和單邊行政的治理模式與區域公共問題外部性特點之間的矛盾.這要求加強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治理. 然而實踐證明,現有的地方政府合作機制由於存在效率低下,缺乏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區域公共問題.因而,構建超越地方政府合作基礎之上的地方政府協作機制,加強地方政府協作的制度化建設,法律保障機制建設,責任分擔與懲處機制和多中心治理機制建設就成為治理區域公共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⑧ 簡述公共治理的原則

公共治理的原則
少數服從多數
污染水治理

⑨ 公共治理的基本內容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則:

1、人本性原則
公共管理的人本性原則,就是管理主體在管理實踐中確立,並運用於管理實踐的一切從人出發,旨在調動人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的要求。它具有以下幾重規定:(1)公共管理過程的起點必須是人。公共管理的本質就是為了滿足社會成員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才能的充分發揮。因此,人的需要及其滿足是公共管理活動的終極目標。(2)人是公共管理的首要課題。公共管理中包含著措施、手段、設施等要素,但是,這些要素首先是作用於被管理的人,再通過被管理的人所發揮的能動作用,使這些要素產生協調和綜合的結果。(3)公共管理主體的人格化。作為公共管理主體的組織和機構,其實際的運行和效能的發揮,必須依靠具體的人來完成,表現出人格化的特徵。因此,管理主體自身素質的完善、管理主體認識能力的提高和價值取向的合理化,對公共管理的結果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4)公共管理中人的群體性。公共管理人本性中的人,不單指現實生活中具有自己意志、利益和行為的個人,而且指具有共同目的和協作關系的個人所結成的群體或組織,有著群體的需求和願望。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是平等的,各級管理者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因此,從理論上說,人民群眾既是公共管理的主體,又是公共管理的客體,體現了以人為本原則的本質特性。
2、服務性原則
現代市場經濟基礎上的公共管理就其本質而言,不是管制,而是服務。服務是公共管理的內核和基礎,公共管理的目的不是向社會、企業和公眾提供價值,而是為他們追求和實現自身價值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要大力增強公共管理機構的公共服務職能,發展和完善有關的公共設施,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的需要。
3、效能性原則
公共管理為了實現一定的效果,必然要求相應能力的協調和支持。公共管理必須是高效和有效的統一,高效強調公共管理過程的投入要素與實際之間的關系,有效則強調公共管理的實際結果與預定目標之間的關系。
4、均衡性原則
公共管理中必然會遇到一些不一致的要求,從一定的條件看,這些要求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它們並不是處在同一的層面上。在公共管理中既要考慮到不這些要求的合理性,也要注重這些要求之間協調性,只有在不同要求趨於均衡的條件下,公共管理才能取得整體性滿意的效果。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