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塌方治理措施

塌方治理措施

發布時間: 2021-03-03 03:35:40

『壹』 塌方的處理

塌方是圍岩失穩的一種形式,對塌方應採取「預防為主」的方針。因此,在開挖過程中應講究一些開挖方法和支護措施,這些都是為了把預防塌方的工作做在前頭。但是一旦出現塌方,要抓緊採取技術措施,准備物質器材,組織搶險人員,及時處理,防止蔓延。處理塌方一般應遵守下述原則:

1.治塌先治水

凡塌方一般與地下水的活動和作用密切相關,應先治水。

2.盡快支撐

首先是支撐塌穴兩端,只要不再擴展,一般有一個相對穩定時間,應抓緊進行襯砌支護,及時鎖口。然後,在鎖口基礎上逐步支撐,逐步減少圍岩臨空面和變形空間。

3.講求方法清理塌方

對於小型塌方即可在支撐後進行清理;對於大型塌方,一時難以清理,甚至連塌穴的形狀、大小也無法查明時,可採用棚架插板法封閉浮碴,然後用導洞法迅速穿過塌方區,貫通導洞,恢復交通運輸,再用其他方法擴挖成洞室。

4.加強洞室的支護

塌方地區的地質條件本身就差,塌方形成後,圍岩受擾動和鬆弛的范圍更大,因此必須加強支護。這可從兩方面著手:

(1)加固圍岩:方法有噴錨網聯合支護、壓漿處理;

(2)加厚襯砌或在襯砌外加做漿砌塊石護拱(如有可能盡量將塌穴填實)。

5.因勢利導化害為利

出現塌方當然是件壞事,但若能因勢利導,適當修改施工方案,即能大大減少處理工程量,化害為利。這方面的做法有:

(1)利用冒頂改造為豎井。施工期間可作為通風、排煙或運輸通道,建成後可作為永久性通風。

(2)提高標高,在碴堆上重做洞室。只要不影響使用,或影響輕微時,可將標高上移建築在碴堆上,即可大大節約清碴工程量和縮短工程工期。

『貳』 防止塌方的主要技術措施是

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1、在項目施工中必須針對工程特點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質量、安全技術措施,經甲乙方及監理單位審批後實施。

2、工程土方施工,必須單獨編制專項的施工方案,編制安全技術措施,防止土方坍塌,尤其是制定防止毗鄰建築物坍塌的安全技術措施。

①按土質放坡或護坡

施工中,要按土質的類別,較淺的基坑,要採取放坡的措施,對較深的基坑,要考慮採取護壁樁、錨桿等技術措施,必須有專業公司進行防護施工。

②降水處理

對工程標高低於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對毗鄰建築物必須採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並進行認真觀測。

③基坑邊堆土要有安全距離,嚴禁在坑邊堆放建築材料,防止動荷載對土體的震動造成原土層內部顆粒結構發生變化。

④土方挖掘過程中,要加強監控。

⑤杜絕「三違」現象。

3、模板作業時,對模板支撐宜採用鋼支撐材料作支撐立柱,不得使用嚴重銹蝕、變形、斷裂、脫焊、螺栓松動的鋼支撐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撐立柱基礎應牢固,並按設計計算嚴格控制模板支撐系統的沉降量。支撐立柱基礎為泥土地面時,應採取排水措施,對地面平整、夯實,並加設滿足支撐承載力要求的墊板後,方可用以支撐立柱。斜支撐和立柱應牢固拉接,行成整體。

4、嚴格控制施工荷載,尤其是樓板上集中荷載不要超過設計要求。

2

發生坍塌事故的應急措施

1、當施工現場的監控人員發現土方或建築物有裂紋或發出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報告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並立即下令停止作業,並組織施工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2、當土方或建築物發生坍塌後,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全員上崗,除應立即逐級報告給主管部門之外,應保護好現場,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受傷人員。

3、當少部分土方坍塌時,現場搶救組專業救護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並注意不要傷及被埋人員;當建築物整體倒塌時,造成特大事故時,由市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戰,保證搶險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要採用吊車、挖掘機進行搶救,現場要有指揮並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安全監理工程師

4、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員要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後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

5、當核實所有人員獲救後,將受傷人員的位置進行拍照或錄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

『叄』 滑坡應急治理措施有哪些

及時填堵斜坡上的裂縫。如果在斜坡上有存在一段時間的裂縫,除了開展監測外,還要對裂縫進行封堵處理,防止雨水沿裂隙滲入地下。可以用塑料布直接鋪蓋,或用泥土回填封閉裂縫。另外,還可以開挖排水溝把斜坡上的地表水引出滑坡區。

『肆』 隧道塌方處理方案

隧道塌方案例
隧道A是一座雙連拱隧道,軸線走向為148°,隧道全長462m。隧道地形起伏大,植被發育,地貌有山間沖積小盆地、山脊以及山間沖溝等,其中山脊呈近南北走向,與隧道軸線呈大角度相交。隧道右洞施工時,發生了頂部坍塌,下面對本次塌方的原因和相應處理方案進行技術探討和案例分析。

隧道右洞在施工至塌方處時,正好處於Ⅳ、Ⅴ類圍岩的交界帶(該處埋深約80m),掘進後出現一較大滑層,先後出現兩次較大范圍的塌方,如圖1。塌方段褶皺強烈,裂隙發育,岩體破碎,岩石較堅硬,岩體層面光滑,呈倒三角狀。其中靠近中隔牆處塌方最高。隧道第一次塌方在無明顯徵兆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初次塌方量約100m3,並伴有滲水現象。在地下水的影響下塌腔迅速擴大,塌腔高4m-8m,縱長約8m,寬8m-11m,塌體完全堵住洞身,該段初期支護全部破壞,有6榀鋼拱架扭曲損壞。

塌方原因分析

隧道區域構造主要受復式背斜控制,背斜呈線狀緊密復式褶皺產出,軸部大致呈近東西向延伸。隧址位於該復式背斜之南翼,組成地層為雙橋山群下亞群板岩、千枚狀板岩,呈互層狀,岩層傾向為近北。受其影響,隧道區千枚狀板岩揉皺強烈,裂隙、節理、板理發育,岩體較破碎。因此,其塌方原因主要是:

① 工程地質原因:塌方部位處在Ⅳ、Ⅴ級圍岩的交界帶,被層狀和多組節理分割而形成碎塊狀鑲嵌結構,岩體較破碎,節理多為張開節理,節理裂隙間層面光滑。因連拱隧道開挖跨度大,在開挖掘進的擾動和左右洞施工的相互影響下,造成圍岩失穩導致塌方。

② 地下(表)水原因:施工期連續降雨,地表水豐富,通過裂隙進入岩體,頂板淋水量增大。在地下水的軟化、浸泡、沖蝕、溶解下加劇了岩體失穩和塌落,軟弱滑動面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強度大為降低,因而發生滑塌。水在塌方中起到一個「催化」和「惡化」的作用。

③ 施工方面原因:該處Ⅳ、Ⅴ級圍岩分界面較設計文件稍提前,施工單位未及時根據地質條件變化調整施工方案和支護參數,未採取更為有效的超前支護措施,開挖進尺過大,初期支護未及時跟進,從面造成臨空面過大也是造成塌方的重要原因。

隧道塌方處理方案

根據塌方的情況和隧道所通過的層位,認為本次屬層間移動性的塌方,這種地質的塌方難以穩定,會引起連鎖反應,積累和發展擴及到已開挖支護的較長洞身段。為此,決定採用穩住後方圍岩,強支護處理坍塌段,適當加強支護過渡段的三個階段處理此次塌方,分段處理的長度為16m(後方加固段4m,塌方段8m,過渡段4m)。

① 塌方後段的處理
首先在塌方位置退後4m的位置處,採用長3.5m的Φ42×4mm的注漿小導管對塌方後段注漿。小導管外插角為15°,環向間距為1000px,縱向間距為1m,斷面兩側拱腳以上區域梅花形布置,小導管端部與鋼拱架焊接成整體,以保證後方圍岩穩定不向前坍塌。注漿採用先上後下,先里後外,即先對塌空區邊緣注漿,再逐步退後進行後段注液,使鋼管所伸入的范圍內通過注漿組成一個固結的灌漿層,通過漿液無規則的穿透鬆散破碎岩體產生膠結,從而達到在已支護段與塌空區交界處上、下一定范圍內的圍岩得到固結,從根本上達到控制塌方的擴展。而後段的注漿也提高了圍岩整體承載強度,並與初期支護共同在2~3m范圍內形成一個強大的支撐拱,為下一步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見圖2)。

② 塌空區段的處理
首先採用素噴厚500px的 C20混凝土封堵掌子面及塌落面,對塌空區段後方未破壞的原初期支護採用I18鋼拱架進行加固,鋼拱架與原初期支護鋼拱架緊貼並排焊接,之後每榀縱向間距0.5m,掌子面處緊貼岩面並排焊接兩榀。鋼拱架間用環間0.5m的Φ25mm縱向鋼筋連接,形成鋼格棚架。對輪廓線外塌腔壁的大塊岩石採用Φ89鋼管支撐,並焊在鋼拱架上。在鋼拱架上下採用雙層網格間距375px×375px的Φ8鋼筋網加固,外掛模板,再噴射C25混凝土與鋼拱架齊平,形成鋼筋混凝土殼體初期支護。並在初支中預埋Φ108混凝土泵送管,待鋼筋混凝土殼體強度達到要求後,分期泵送混凝土填充塌腔,以保證岩面與初期支護之間密實(見圖2~圖3)。

③ 塌方過渡段的處理
待塌空區段按上述方案處理完之後,密切注視塌空段斷面變化情況,加強監控量測。該區域之後4m范圍內採用長4m的Φ42×4mm的注漿小導管進行超前支護,小導管環向間距為1000px,縱向間距為1m;初支鋼拱架採用I16工字鋼,縱向間距1875px,鋼拱架間採用環向間距1m的Φ25mm縱向鋼筋連接,並設置網格間距500px×500px的Φ8鋼筋網;系統錨桿採用長3m的Φ22砂漿錨桿,環向間距1m,縱向間距1875px,梅花形布置,端部與鋼拱架焊接成整體。

④ 監控量測
認真做好各項施工監測,根據對監測數據的分析和判斷,對圍岩及支護體系的穩定狀態進行判斷和預測,及時採取措施來確保圍岩和結構的穩定,以確保施工安全。在該段塌方處理完畢後,在拱頂布設了左、中、右三個測點,並在腰線處左右分別布設了兩個測點,通過近三個月的監測,拱頂下沉最大下沉量為22.5mm,相對變形量為1.99%;周邊位移最大值為34.96mm,相對變形量為0.26%,均在允許范圍內,表明所採取的措施得當,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要點總結

隧道坍塌是最容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對坍塌的處理更是危險作業。因此,只有方案正確、處理及時、方法恰當、組織嚴密、措施得力,才能使搶險得以順利完成。

① 處理隧道塌方必須分秒必爭,及時制定處理方案。處理隧道塌方是一種緊急搶險,如同打仗一樣,有利的時機稍縱即逝。隧道塌方後,各方迅速到塌方點,詳細察看塌方情況,檢查塌方初期支護的損壞程度和影響區域,分析塌方原因和可能的發展趨勢等。在掌握情況的基礎上現場確定應急預案,下達搶險指令,明確任務和要求。這種現場辦公定案、直接指揮處理的方法,保證了搶險的及時性,為塌方的處理爭取到了有力的時機。

② 前方封堵,後方加固,對塌方區形成合圍,是防止塌方惡化的有效方法。搶險的戰斗從何處打響,關繫到搶險工程全局性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前方封堵,即噴射C20混凝土封堵掌子面及塌落面,穩住圍岩,防止空頂加大,並對下一步塌體注漿創造條件,保證注漿效果,同時還為下一步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後方加固,即對塌穴後方4m處未損壞的初期支護段架設型鋼拱架加固初支,對初支頂部低應力圍岩注漿,以增加其強度和自穩力。這種前方封堵和後方加固處理方法,有效地防止塌方惡化,使塌方處理出現了良好的局面,這是處理隧道塌方的一條重要成功經驗。

③ 塌方的處理必須遵循「短進尺、少擾動、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對塌體一般不宜直接進行清理,盡量減少對圍岩的擾動,避免塌腔擴大。塌方的處理應一次到位、不留後患,加大超前支護和加強初期支護,必要時對二襯混凝土進行配筋和加厚,隧道輪廓外的塌腔宜盡量回填密實。從監控量測及地質雷達檢測結果來看,本次隧道塌方的處理方案是可靠的。

『伍』 防止邊坡塌方有哪些措施

為防止坍塌,有幾種方法可以設計:

1、對於高坡度,在斜坡頂部設置攔水溝,防止雨水直接沖刷斜坡。

2、在斜坡上做流動槽。

3、斜坡底部保留低矮的土壤。

4、採用多種方法保護坡面,如:格子,三維網狀,剛性骨架,格子錨等。

5、量在設計過程中盡量減慢坡度。

6、量避免斜坡頂部的負荷。



(5)塌方治理措施擴展閱讀:

排水溝邊坡坍塌的原因:

1、面水沖刷:一般在修建排水溝時,對地面水的入溝建築物沒有安排,雨水向排水溝漫流,形成嚴重的沖刷,溝邊坡出現沖溝,溝底淤積。

2、下水逸蝕:地下水位過高,地下水自排水溝腰部逸出,地下水位線以下的土壤處飽和狀態,粘結力大為降低,因而極易滑坡下塌,地下水位線以上的部分因失去支撐而自然坍塌。地下水位愈高,逸蝕作用愈強。特別在冬灌時,排水溝邊坡,夜凍晝消,坍塌更為嚴重。 ·

3、中積水侵蝕:利用排水溝引水、溝中打壩蓄水、溝中修土渡槽,溝中打埂築路等,都會造成排水溝積水。由於積水浸潤,邊坡極易塌陷,特別是水位變化時,水面附近和水面以下土體最易坍塌。

邊坡坍塌發生的主要的原因有:

1、土質太軟易塌陷。

2、挖土放坡系數太小,邊坡塌方。

3、地下有軟弱土層或流砂,或地下有地下水。

4、護壁或支撐不足以支撐土的壓力而塌方。

5、在溝槽邊堆放重物,如溝槽土,大型施工機械等,也會造成溝槽邊坡塌方。

工程護坡有坡面防護和支擋結構防護兩類。坡面防護常用的措施有灰漿或三合土等抹面、噴漿、噴混凝土、漿砌片石護牆、錨噴護坡、錨噴網護坡等。此類措施主要用以防護開挖邊坡坡面的岩石風化剝落、碎落以及少量落石掉塊等現象。

所防護的邊坡,應有足夠的穩定性,對於不穩定的邊坡則先支擋再防護。支擋結構的類型較多,如擋土牆、錨桿擋牆、抗滑樁等。

這些支擋結構既有防護作用,又有加固坡體的作用。採用工程措施護坡,往往過分追求強度功效,破壞了生態自然,景觀效果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凝土面、漿砌片石面會風化、老化,甚至造成破壞,後期整治費用高。

參考資料:網路-邊坡坍塌

參考資料:網路-邊坡保護

參考資料:網路-邊坡防護

『陸』 邊坡塌方的處理及補救措施

問題不是太大的。將塌方的土清干凈了,再用錨桿等措施加固一下邊坡。專摩擦樁么,不在屬乎表層一點土的摩擦力的。

由於是樁基礎,所以塌方對於建築物的安全影響會很小。至於機械無法進場,那就沒辦法了,只能用人工了。農民工還是比較便宜的吧。

『柒』 當發生關門塌方事故,應採取哪些加固處理措施

(1)隧道發生坍方,應及時迅速處理。處理時必須詳細觀測坍方范圍、形狀、坍穴的地質構造,查明坍方發生的原因和地下水活動情況,經認真分析,制定處理方案。
(2)處理坍方應先加固未坍塌地段,防止繼續發展。並可按下列方法進行處理:
①小坍方,縱向延伸不長、坍穴不高。首先加固坍體兩端洞身,並抓緊噴射混凝土或採用錨噴聯合支護封閉坍穴頂部和側部,再進行清渣。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在坍渣上架設臨時支架,穩定頂部然後清渣。臨時支架待灌築襯砌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後方可拆除。
②大坍方坍穴高、坍渣數量大,坍渣體完全堵住洞身時,宜採取先護後挖的方法。在查清坍穴規模大小和穴頂位置後,可採用管棚法和注漿固結法穩固圍岩體和渣體,待其基本穩定後,按先上部後下部的順序清除渣體,採取短進尺、弱爆破、早封閉的原則挖坍體,並盡快完成襯砌。
③坍方冒頂,在清渣前應支護陷穴口,地層極差時,在陷穴口附近地面打設地面錨桿,洞內可採用管棚支護和鋼架支撐。
④洞口坍方,一般易坍至地表,可採取暗洞明作的辦法。
(3)處理坍方的同時,應加強防排水工作。坍方往往與地下水活動有關,治坍應先治水。防止地表水滲入坍體或地下,引截地下水防止滲入坍方地段,以免坍方擴大。具體措施:
①地表沉陷和裂縫,用不透水土壤夯填緊密,開挖截水溝,防止地表水滲入坍體。
②坍方通頂時,應在陷穴口地表四周挖溝排水,並設雨棚遮蓋穴頂。陷穴口回填應高出地面並用粘土或圬工封口,做好排水。
③坍體內有地下水活動時,用管槽引至排水溝排出,防止坍方擴大。
(4)坍方地段的襯砌,應視坍穴大小和地質情況予以加強。襯砌背後與坍穴洞孔周壁間必須緊密支撐。當坍穴較小時,可用漿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將坍穴填滿;當坍穴較大時,可先用漿砌片石回填一定厚度,其以上空間應採用鋼支撐等頂住穩定圍岩;特大坍穴應作特殊處理。
(5)採用新奧法施工的隧道或有條件的隧道,坍方後要加設量測點,增加量測頻率,根據量測信息及時研究對策。淺埋隧道,要進行地表下沉量測。

『捌』 隧道塌方的處理方法

塌方處理的復方法歸結有以下三種制:

注漿錨固法:該方法是以「非套管成孔技術」和「中高壓注漿」為基礎的注漿錨固法塌方處理方案。「中高壓注漿」式壓力注漿,擴大有效注漿半徑,連接超前長錨桿使之與壓力注漿加固體成為有機整體,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了超前錨桿的支護效果。

大管棚注漿超前支護:該方法主要採用注漿大管棚輻以注漿小導管,對塌方體進行預支護。採用短進尺、分階段開挖,對塌方體的支護做到隨挖隨支。此方案充分考慮了隧道的工程地質條件與施工技術條件,充分發揮了注漿法和管棚法的優點。

塌坑注漿法:該方法是利用地表塌坑向塌方體注漿加固,再進行塌方體的開挖施工。但此方法代價太高,質量不易控制。經技術經濟綜合比較,決定採用大管棚注漿超前支護處理坍方。

『玖』 針對基坑塌方可以採取哪些防治措施

適當調整放坡比例,或者增設做護坡樁。基坑附近不要堆砌重物,挖出的土堆積高度不要超過規定高度,做好排水、降水措施。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