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整改措施

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整改措施

發布時間: 2021-03-02 19:15:44

A. 七年級上冊期中考試思想品德反思

期中考試結束了,引起了自己的許多感想,在這幾天內又把講過的內容和自己的感想細細地琢磨了一番,現將一些感受寫出歡迎大家指正。
1、教師的角色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真切的體驗。過去,我懂得教師應作為課堂的主導者、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但究竟該如何做,並沒有深刻的認識和真切的體驗。通過《思想品德》的教學,我有了更真切的體驗。在課堂中,我沒有把知識灌給學生(因為思品課的知識內容很少),而是組織學生去體驗,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感受,提高認識,明理導行。我在課堂中扮演的是引導學生體驗、組織學生體驗的角色。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因此在課堂中我把每課課題當成一個師生共同討論的話題,在師生、生生的相互交流中,完成每節課的習。
2、教材處理的認識。上崗前的新教材培訓對我來說是大開眼界同時也感壓力之大。老師曾指導我們要「尊重教材,超越教材」,但如何超越教材我還是很模糊的。記得開始,我們幾名教師根據課本內容設計了好幾個問題,想促進學生對課本的學習,後來我們認為這樣是被教材束縛住了,又回到了老的教材的教學方法,又變成教師利用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沒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後來我們決定採用先讓學生自讀並進行小組討論,然後讓學生交流自讀感受的方式進行教學。結果,在授課時學生從不同的方面談了自己的感受,談得比較熱烈、比較到位,有時甚至為一個問題而爭論起來不但使學生學到了知識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因此,我們認為我們認為思品課完全可以上開上活讓學生在開了中得到認識。
3、對思品課的一些認識。七年級思想政治課,新教材的改革給我帶來很大挑戰,同時感到新教材不但是教學內容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教師思維的改變。是我更加認識到思品教學意義的重大。正如有些老師所說:「現在思品教學面臨的矛盾就是知行脫節。」老師千百次說教,但仍有學生出現不理想的行為。怎樣改變這種現象呢?其實就是要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驗、明理,形成行為,養成習慣。因此,在課堂中我問大膽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室外去參觀校園,還設計了小組手抄報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加深體驗,提高認識,引導學生行為。我想通過這些活動,對學生體會,學會團結協作是有效果的,讓我真切體會到「體驗教學模式」在思品課的教學中是很有實效的。

B. 七年級思想品德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極為重要的一環,更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回顧過去,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缺乏吸引力,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從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實踐經驗總結中我感到:要當好一個班主任,其思想品德教育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 這里所說的針對性,是指學校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適合學生特點,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葯。 現在許多初中學校,年齡大約在12-15歲之間,其身心特點一方面,他們的自我意識正在覺醒,喜歡獨立思考,不再滿足於老師、家長「你說我聽、你講我做」的盲從心理,事事要刨根究底,問一個為什麼。另一方面,他們的思想呈現出不穩定性,可塑性較大,其言論和行為易受情緒支配,思想容易偏激。因此,班主任在配合學校開展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必須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把正面灌輸和積極疏導結合起來。不能回到過去那種禁止人們接觸形形色色思潮的封閉狀態,對外來的東西採取封鎖、堵塞、排斥等態度和作法,更不能迴避人們在改革開放、經濟轉型時期正在思索和迫切需要得到回答的種種現實問題。要敢於和善於在開放性的環境中引導學生面對現實,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學會在比較中進行鑒別,在鑒別中識別真偽,從而使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反省自己,受到深刻的思想啟發和教育。其次,思想品德教育要具有針對性,還必須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貫徹「層次性」原則。學生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他們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經歷,在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也存在著差異。作為受教育的對象,不僅各校、各年級、各班級學生的情況不同,就是同一班內學生的思想覺悟、生理心理特徵、價值觀念以及思維方式亦參差不齊。堅持層次性原則,班主任應是一個「多重角色」的扮演者。既要當好學生生活上的慈祥的父母親,又要成為學生學習、思想上的良師益友。平時除了做好學生各方面工作的「管理者」之外,其工作重心應放在如何扮演好指點人生、塑造學生心靈的「工程師」這一角色上。為此,班主任應從調查研究入手,摸清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對象設計不同的教育內容;要了解不同學生的脾氣、秉性、文化修養以及當時的情緒波動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適時地把思想工作做到點子上、心坎上,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起點上去爭取進步。 二、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知識性情感性。 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不僅要有針對性,而且還要有知識性和情感性。 長期以來,人們視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為一種毫無實際內容的空洞說教,這實屬偏見。在我看來,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種很有知識味道的活動,且知識性的含量和廣博性、涵蓋度並不亞於其它政治理論課程。事實證明,一次成功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動,不僅需要語言上的生動活潑、趣味性和幽默感,而且需要方法上的豐富多彩、靈活多樣,更需要教育者具備知識面寬、旁徵博引、溶各種知識於一爐的駕馭能力。所謂思想性,不是脫離知識性的思想性,恰恰是通過知識性而表現出來。可以說,現在的學生常常以是否具有知識價值作為評價各種形式活動價值的尺度。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也就在於如何把思想性與知識性溶為一體,即使學生感到知識上得到豐富,又在思想上受到啟迪。 要使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取得良好效果,既要曉之以理,又要動之以情,增強他們與思想認識相應的情感體驗。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其目的是通過啟發、疏導、調節等方式解決人的思想問題,而人是富有情感的,因而,富於心理調節和感性啟發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明特色。 三、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雙向性 針對性、知識性、情感性,固然都是搞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條件,但是,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雙向活動過程。我們教育的內容要被學生真正接受,轉化為他們的內心信念和實際行動,需要經過他們自己的積極思考、吸收消化,這是任何人也無法代替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還必須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方式,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和引導他們去實現這種轉化。 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呢? 首先,要注意啟發和增強學生接受教育的自覺性。絕大多數學生是渴望成才的,我們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將他們的這一願望同振興中華、祖國的未來聯系起來,要使他們真正懂得時代需要的人才,不僅在專業知識方面是優秀的,而且在政治方向和思想道德方面也應是合格的,從而使他們自覺地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變成他們發自內心的需要。如果學生主觀上沒有這種自覺意識,那麼,其身雖在思想教育過程之中,但心卻在這個過程之外,是不會有多大收獲的。 其次,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他們去摸索和追求真理。有的班主任習慣於把學生當成接受教育的消極容器,滿足於填鴨式的硬灌,只喜歡學生老實聽話,面對學生的獨立思考持厭煩態度。這種作法無助於造就具有創新精神的繼往開來的人才。我們要鼓勵學生勇於提出新問題,探討新問題。在多種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多思多問,通過師生對話,開展思想上的雙向交流,促使他們在自己的思考和實踐中去認識真理、把握真理。 最後,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結合起來。在整個教育中,教育者處於主導地位,學生是教育的客體。但是,如果我們加以妥善的組織和積極引導,把學生的自我教育開展起來,那麼學生就會由教育的客體轉化為教育的主體,積極參加到教育過程中去。實踐也證明,開展自我教育不僅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好形式,而且也是生動活潑地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方法。這樣就把思想品德教育過程變成了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過程。這種自我教育的形式,為學生喜聞樂見,能吸引更多的人參加。同時又因學生之間有更多的語言,自己講述的道理更容易為他們所接受

C. 如何整改班會利用不充分,思想品德教育資料缺乏的問題

新課程抄改革實施以來襲,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探索成為人們關注的「亮點」之一。學生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具有重要的影響,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實現學生可持續 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在此,筆者根據新教材的特點和目前的教育理念,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中學生如何構建有效的學習方式。

D.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有效性

一、實施思品課的有效教學要關注教學設計,突出「實效性」 1.教學期望要合理。教學期望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基本構想。首先,思品課的教學期望要緊緊圍繞「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德育主題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應。其次,教學期望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再次,教學期望要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因此,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把握住教學的基點和訓練的梯度。 2.教學內容要精選。教材是選擇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但教材不等同於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從思品課學科價值觀的高度出發,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從教材中精選出教學內容,並做出適當的信息處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實施有效的教學。 3.教學結構要優化。優化教學結構,應綜合考慮這樣幾個因素:一是學科特點和學科教學理念;二是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三是體現課時特點和課時目標。其中學生是最活躍和核心的因素。優化教學結構,著重要符合學生孵學習動機、學習順序和學習方法,體現教學設計和策略。 4.預設生成要兼顧。課堂教學是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的統一,兩者的聯結點在於學生。學生裝是課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讓學生活動起來,課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教學設計應該是一種彈性設計,它兼顧到預設的計劃性和生成的可變性。如果說教案是教師的課前設計,那麼課堂就是教師的現場設計。具備這二度設計,課堂才是科學的、藝術的。 二、實施思品課的有效教學要關注學生活動,突出「生活性」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在抓好常規知識教學的同時,應關注教材中各單元的活動與探究,一定要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好活動教學。同時我們還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利用身邊素材、生態資源適時開展探究與活動。在這里,我們要對新課標下思品課的活動探究有個正確和全面的認識。就我的教學體驗來說,有這幾方面的體會: 1.開展探究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闡述某種體驗、提出某些問題,並帶著疑問走進課堂。這樣,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和熱情就會被調動起來,從而避免了過去那種教師在講台上興高采烈,學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的尷尬現象。 2.思品課的探究活動是學生獨自探索的過程,而不是教師「一言堂」、「填鴨式」灌輸的過程,學生裝不處於被動的接受狀態,而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這要求我們不僅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自己動腦、動心、動情、動手,而且平等地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讓政治課成為學生生活的課堂、實踐的平台。如在教學實際中,我在七年級曾開展過「體驗盲人生活,關愛殘疾人生活,樹立堅強意志」為主題的體驗活動,在八年級開展過「道德和法律」的辯論會,要求全班學生全部參加,都動起來,在准備階段走進學生,幫助出謀劃策,提建議出主意,客觀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思品課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新聞調查、模擬法庭、辯論會、等活動,開展情境教學。在活動中製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准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人的意識、情緒和思維是受他所處的環境影響的,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學生也不例外。我們教師可以運用恰如其分的語言、實物、畫面、音樂等渲染課堂氣氛,創設出與教學要求相吻合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去參與、去感悟、去理解、去體驗,從而進一步增強趣味性,提高實效性。 課堂,既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也是學生生活的方式之一。課堂教學應貫徹生活化原則.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我們的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中進行探究式學習和活動,以體驗生活的方式,最終達到指導學生生活的目的。

E.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一、教學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適應教學改革形勢發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進教研教改,優化課堂教學,凸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培優轉差方案,切實把教學質量提高。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七年級三個班思想品德課。從上學期的教學和期末考試的情況看,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還算比較高,但由於第一次接觸開卷考試,能力顯得有較大差距,對開卷考試的適應性也比較差。因此,本學期在抓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應加強能力素質教學,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三、本學期主要教學工作:

1、繼續鑽研學習新課程標准,學好教學改革新理論,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教研理論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編寫目的和教學要求,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強教研活動,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做到多聽課、多總結。認真學習他人、他校的先進教學經驗,做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提高教學能力。

4、積極開展課堂評優活動,不斷優化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大膽開拓創新。

5、自覺做好教學各項常規工作,按質按量完成備課、上課、改作、單元測驗等常規教學任務,尤其認真實施課堂目標教學法。

6、切實抓好學科培優工作,通過會議、輔導、談心等方法努力提高優秀率,把學科成績躍上新台階。

7、認真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的知識、能力、踐行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8、認真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9、加強開卷能力訓練,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使學生盡快適應開卷考試的要求。

F. 如何改進初中政治教學

淺談初中政治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
孟岩
摘要:政治課是國家既定方針、黨政路線、治國理念、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普及科目。初中階段正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的關鍵時期,政治課能對此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但目前政治課教法過於單一,死記硬背的方式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容易使學生產生膩煩的感覺,不能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本文從教學意識、教學方式、教師學生素養方面進行了剖析,力圖解決以往初中政治課教學效率低下、教師教學覺悟水平不高等現象,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從而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初中政治 教學現狀 改進措施
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入門,提高政治覺悟及政治敏感性,從而能夠自覺學習政治條文,自覺領悟其中的精髓。其實,政治這門課程需要一定的政治方面的基礎,一旦入門後學習起來就如魚得水,所以對於政治這門課程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而目前的政治教學中,多以灌輸式教育為主,這樣枯燥無味的教育方式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反而會引起學生們排斥的情緒。除此之外,許多學生人生觀、價值觀處於萌生階段,意念薄弱,政治基礎不強,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這都對更好地開展政治課程教學設立了屏障。
一、初中政治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近些年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政治新課程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教學內容的改革也迫使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變動,這種改革使政治教學水平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改革就面臨著淘汰一些陳舊的東西,縱觀整個政治教學體系,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從教學思想、重視程度及教學方法這三方面存在的不足入手,分析問題的根源,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
(一)教學思想中存在的問題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政治教學中,一些政治教師尤其以年長的老教師普遍存在這樣的思想誤區,首先,他們總認為政治教學要照綱程辦事,課本上的語句段落就是綱,要一字不落地銘記於心。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思路,既通過一字不落地背誦來應付考試,致使好多學生即使背會了也不會用,背熟了也不明白其中的真諦。這種做法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目的,不能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其次,教學方法過於陳舊單一,不能提起學生對學習政治的興趣,總是延用自己的老思路、老方法,不考慮當代學生的思想觀念的變更。
(二)對政治教學不夠重視
當代許多學生甚至部分教師都存在這樣的思想誤區,就是認為政治這門課程不必花心思用在平時的學習中,只要考前突擊,死記硬背就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殊不知政治這門課程是一門很有「嚼頭」的課程,需要仔細地品味才能領悟其中的真諦。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依賴於課本,而沒能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實例,這樣的課程勢必會枯燥無味,最後將教學主旨歸結於「劃重點」,學生也易形成錯誤的觀念,認為平時的學習是徒勞的,只要背背最後的重點內容就好,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也就變得枯燥無味。
(三)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多數初中政治思想的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迎合改革後的教學思想,努力調整改革後的教學模式及思路,但由於對教學思想理解上的偏差而產生了錯誤的教學方式。例如,有些政治教師過於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斷章取義地減少了必要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在學習上無從下手,對同一條理論產生了不同的理解,抓不住重點。有些政治教師過於強調課外信息的應用,這樣做雖然改變了以往政治教育中枯燥無味的方式,也提高了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氛圍,但導致學生對學習要點掌握的寬度過窄,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達不到教學質量的要求,反而降低了學生對政治學習的效率。
二、提升政治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轉變教學觀念
對於政治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首先,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改革規范的要求,切實轉變教學觀念,要勇於創新,善於改革,從而摸索出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體系模式。其次,要意識到改革是個長期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在意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同時,樹立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最後,教師要清楚地意識到自身在改革中起到的作用,積極引導,廣泛合作,不能全然樹立自身權威的形象也不能完全把學習的能動性交付到學生手裡,做到張弛有度。
(二)改革教學方法
針對傳統政治教學滿堂灌的方式,勢必不能迎合教育改革的主旨方針,也不利於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對於此類問題的對策,筆者認為應做好如下幾點。首先,可以利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結合教學的重點,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和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學會領悟主旨,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社會實例,並結合學生群體的特點,組織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小游戲、小活動,提升教學氛圍,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技能,建立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教學知識的傳遞者,是構建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橋梁。因此,強化教師隊伍的就顯得尤為重要,既要加強教師隊伍自身素養的修煉,也要較強專業知識的掌握。政治教師一定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敏銳的政治覺悟;要積極組織參加培訓,經常性地組織講座及交流,博聞強識,擴寬信息來源及渠道,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體系,不斷增加知識點的寬度及深度;教師還是言傳身教的使者,所以教師要注重個人的品格修養,有耐心,有恆心,對學生的過失要採取包容的心態。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打好政治教育體制改革的攻堅戰,提升政治教育的品質,就必須從腳下做起。初中政治教學的目標在於通過政治教育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政治覺悟及對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技能,同時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政治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對學生多包容多贊美,改革教學方法,鍛煉學生自主性及能動性,並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梁思敬.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2).
[2]李燕.試論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
[3]李正葉.如何協調整體提高初中政治學習的積極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
[4]巴桑普赤.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4(17).
[5]朱曉莉.提高初中政治教學實效性的措施探析[J].求知導刊,2014(4).
[6]臧修善.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策略探析[J].才智,2014(35).

G. 七年級下冊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一、教材整體框架結構
1、七年級下學期教學內容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強。
2、教育主題是做生活的主人,教育目標是不斷完善人格,逐步實現社會化,進一步增強調適能力。3、四個教育分主題: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強的人、做意志堅強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
人。
4、八課教學內容:《珍惜無價的自尊》、《揚起自信的風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當自強》、《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為堅強喝彩》、《感受法律的尊嚴》、《法律護我成長》。
5、它們之間的關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須要自立自強;要實現自強,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而要有自尊自信並實現自立自強,則必須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二、教學目標
教育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根據有關德育理論重視尊重、責任的基本價值觀,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整體把握,確定以「尊重、關愛、責任」為整個初中階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價值目標。
三、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做自尊自信的人本單元依據課程標准中的以下規定設立。「成長中的我」部分:「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形成比較清晰的整體形象」「懂得自尊和知恥,理解自尊和尊重別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損人格的事」「養成自信的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我與他人的關系」部分:「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據此,本單元設立「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題探究活動和「珍惜無價的自尊」「揚起自信的風帆」兩課。
第二單元:做自立自強的人本單元依據課程標准中的以下規定設立。「成長中的我」部分:「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養成自立的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我與他人的關系」部分:「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據此,本單元設立「自立需自強,自強者自立」主題探究活動和「走向自立人生」「人生當自強」兩課。「自立需自強,自強者自立」主題探究活動是一個體驗自信、展示個人和集體自立自強的實踐活動。設計此活動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培養獨立生活能力,樹立自立自強的生活態度,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本單元兩課內容的同時,在自己的實際學習和生活中嘗試自立自強,兩者相互補充,能夠使學生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第三單元:做意志堅強的人本單元依據課程標准中的以下規定設立。「成長中的我」部分:「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成勇於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社會關系」部分:「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據此,本單元設立「磨煉意志,選擇堅強」主題探究活動和《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為堅強喝彩》兩課。
第四單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本單元依據課程標准中的以下規定設立。「成長中的我」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並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了解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我與他人的關系」部分:「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部分:「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能夠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據此,本單元設立「踐行道德,依法維權」主題探究活動和《感受法律的尊嚴》《法律護我成長》兩課。
教學進度表 。。。。

一、指導思想:
1、堅持認真學習、貫徹「全教會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
2、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建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3、堅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
二、班級基本情況和目標:
本班共有學生20人,本學期我的基本目標是: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逐步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的內容,每個單元三節內容,每一單元《在公共生活中》讓學生懂得如何讓學生融入公共生活,揚起自信的風帆。第二單元《提升自我、適應社會》,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第三單元《過有選擇的生活》,讓學生對生活有選擇,不盲目。第四單元《誠信為本》,讓學生懂得誠信的重要性。第五單元《守法護法,健康成長》,使學生知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四、教學目標:
1、力爭學期檢測全部達合格以上標准。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性學習。創設情景,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從中激發學生進行討論,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4、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法制觀念,從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自然,人類和社會的發展。
五、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向45分鍾要質量。
2、課堂上盡量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如多媒體教學,以及直觀教具,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3、做好作業、單元測試及講評工作。
4、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5、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價值觀。
6、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樂於並善於終身學習,讓學生懂得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7、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8、課後多加強學生的重點知識的練習,以常見題型為主延伸訓練。

一、指導思想;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以黨的教育方針和科教興國戰略為指導,以實施全面素;二、教材分析;七年級下冊教材由5個單元主題和13個二級主題(課;教材大致從整體上涉及到了中學生心理、道德、法律、;心理方面:只涉及到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如何設計成長;道德方面:教材從初中生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出發,探討;法律方面

2014年春教科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教學計劃
寇 含 平
一、指導思想
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這是所有教學的宗旨,對思想品德課而言,意義尤其重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包括幾層含義:1.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2.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3.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4.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這四個方面相互關聯,是一個整體。
以黨的教育方針和科教興國戰略為指導, 以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為方向, 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 圍繞「走進中學」、感受中學生活、促進學生對中學生活的理解與適應作為基本生活主題,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自我,認真完成學校工作任務,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下冊教材由5個單元主題和13個二級主題(課)構成:共同的責任;情感世界;無序與有序;我們的權益;走進社區。五個單元主題不是按照一種知識性的邏輯線索來設計的,而是按照初中生的生活邏輯進行展開的。以學生走進中學為切入點,首先感受中學生活給他們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挑戰,調整好心態,自我設計成長發展藍圖,體驗在成長過程中的挫折並尋找應對的措施和方法;其次是從中學生的社會生活出發,探討與父母、老師、同學相處交往過程中所容易產生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同時,也讓學生自己明白,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既會有競爭也會有合作,但是競爭不能忘記合作,合作又不是要完全排斥競爭。對於中學生來說,主要從班級生活著眼,體會到團結的價值和自己在創建良好班集體中的作用;再次,使學生對生活中法律的本質、作用和地位有所認識,幫助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逐步形成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和意識。
教材大致從整體上涉及到了中學生心理、道德、法律、國情等方面的內容,但是基本上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的一種感性接觸。隨著學生生活的擴展,這些內容在後面的教材中也都會得到擴展。
心理方面:只涉及到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如何設計成長計劃,如何關注心理健康,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風采和調節情緒,如何對待成長過程中的順境、逆境和挫折。
道德方面:教材從初中生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出發,探討中學生在與父母、老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應當養成什麼樣的品德和操守。
法律方面:教材只是結合現實生活從總體上對法律的本質和作用做了介紹。
國情方面:教材中沒有用專門的章節來談這一問題,只是在各單元中有所滲透,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三、教學措施
(一)、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教綱。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授課
胸有「書」。認真細致批改學生作業,全收全改,及時收發。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及時檢測。
2、虛心學習,本期聽課不少於30節,多聽與政治歷史科相關教師的課。
3、認真及時寫好計劃和總結,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
(二)、積極參加教研,提高業務水平
1、 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承擔學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節公開課,提高教研能力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或教學設計。
2、 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瀏覽網路,攝取與政治學歷史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展信息,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說服力。
(三)、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化課堂教學。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採用討論、演講、閱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2、靈活輔助差生。做好差生個別思想工作,利用課余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3、 開展幫帶活動。鼓勵優生帶差生,把每個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落實責任和要求,組長監督學習,檢查復習、預習及練習,及時反饋,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4、嚴抓思想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思想狀況,做好工作, 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強化德育功能,開展課堂活動
(1)、配合德育, 挖掘功能。配合學校德育活動,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採用演講、座談、辯論等形式活動, 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2)、嚴於律己,教書育人。立足本職,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言傳身教,平等待生、愛護學生。工作認真細致負責,教育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學習思想品德課,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四、教學進度
時 間 教 學 內 容
第一周 第一單元 共同的責任
。。。。

H. 如何改進思想品德課教學之我見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對從事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們對傳統基礎教育中的種種弊病進行徹底的變革,要求我們教師不僅做課程的實施者,更要做課程的研究者和開發者。我們學校進行了學案導學的嘗試,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們教師驚喜地發現了思品已走進了新課程,思想品德課程改革已經帶來的新景象和開創的新路子:大多數教師將教學目標從純粹的知識技能轉向了「三維」目標;課堂上,更多的教師在關注學生的發展性、人文性。教師在研究著、實踐著,學生們在合作著、探索著…
但我也發現,我們現在在思品課堂教學中一些問題仍較為突出。比如表現在:
1、教學互動性不強,學生主體作用發揮不夠,教學活動只有少數學生參與,缺乏應有的廣度;探究活動不充分,不深入,似蜻蜓點水,缺乏應有的深度,2、情景設置缺乏思維深度,缺少探究價值,「精品」意識不強,多是淺層次的「重復建設」。
3、重形式,不重實效,媒體運用、「討論」、「辯論」、「表演」、「體驗」等,意在「表演」「走過場」。
4、重視現成結論,忽視學習過程,不注意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活動中的具體體驗,引導學生參與也多是教師「搶」「逼」「圍」,急於告訴學生結論。
5、受到事先設計好的活動程序的束縛,整個教學活動缺乏創新性和生成性,且對生成性的問題置若罔聞,不能有效利用。
6、課堂即使評價籠統而缺乏針對性,多「很好」、「太棒了」、「為他(她)鼓掌」等等,不能給學生以准確的切合實際的鼓勵和指導。
7、缺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法指導。 分析上面原因,歸根到底在於應試教育逼迫教師疲於應付,沒有進行深層次地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以適應現代社會教育的發展。但是我認為,我們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的趨勢下,在自己有限范圍內進行必要的調整。
思想品德課有三個基本理念:條件理念——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目標理念——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有意義的生活是本課程的追求;方法理念——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本課程遵循的基本原則。 根據這一基本原則,本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感悟思品課改,感悟學生成長,思考著這些問題,並想辦法能都有所改進。我覺得,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一、正確處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之間的關系我們一些學校在推行學案導學,我覺得我們思品對於這種模式不必全部照搬照抄,但是一些方法手段確實可行。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同樣也是實施新課改的主渠道和關鍵環節。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管理者、組織者和促進者,是平等中的首席。面對新課程教學中的種種問題,應避免就「教材」論教材、就「教師的教」論教學、就「課標」本身論課標、就「教師的困惑」論「困惑」……而應將「關注學生發展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試著將這一切放在「學生發展到底需要什麼」、「我們為此應該怎麼做」等角度去反思。現在的中學生個性張揚,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逐步增強,要使學生接受我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須要在和諧、民主、平等、開放的氣氛下,逐漸讓學生在體驗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觀念、行為原則和品德習性。因此,一方面,教師應對學生的解決策略進行「最優化」指導:教師應當通過對話、提問、分享、合作等交往環節,促進學生對事物本質聯系的深層理解,啟發學生不斷克服思維的局限性。面對學生的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教師不能莫衷一是、無所適從,要堅守「不憤不悱,不啟不發」的原則,設法引導學生尋找事情解決的最佳途徑;另一方面,教師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自由地、創造性地、個性化地理解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就能充分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很多疑惑才能迎刃而解。由此可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間不是只執一端,而強調的是師生間民主、平等、和諧關系的建立和教學相長間的互動關系。由於學生前面獲得的知識是通過自主探究,交流討論獲得的,不夠系統穩定,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師要適時進行總結整理,強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形成穩定的知識結構,當然也可由學生來總結。在總結中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由熟悉知識到能力的轉化。要注意升華問題,深層次地把握關鍵點,引導升華,起到畫龍點睛作用。二、正確處理教學三維目標和教學形式之間的關系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只有教給學生最本質、最主要的東西,才能切切實實地掌握這種教材,使它不可磨滅地銘記在學生的意識里」。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從課改後的一段時間看,目前教師最大的擔憂,就是擔心這樣下去知識和技能是否會弱化。盡管現在的教材都已經把知識的數量和難度降了下來,但要想在三維目標中的後兩者上有所發揮,就有犧牲知識和技能的危險。為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與探索的過程,以前一、兩句話就能夠教會的知識和技能,現在必須讓出更多的時間。同樣,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教師可能也要單獨花些時間來講,或讓學生來答,這樣一來,課堂就極容易完不成知識和技能的目標。而事實上這正是「三維」目標的有機聯系。在新課程中,三維目標是主要矛盾,知識與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假如把思想品德課教學比做一座大廈,由三維目標構成,知識與能力就是大廈的基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上層建築,基座穩固了,「上層建築」就能發展得越高。情感態度價值觀是重要的一維,沒有它,將使思想品德教學回到課改前的狀態,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沒有「過程與方法」的目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將難以落實。譬如,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匯報交流,或者讓組長做小老師,而要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於形式。在教教科版七年級《學會學習》時,先充分挖掘學生課前准備的作用,讓他們課前預習,向過去的學習優秀者了解學習經歷,探討他們成功的學習經驗,課堂上可適當的讓學生執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盡力為他們提供方便,也可以加強交往,共同討論。讓學生覺得自己將可能會象老師那樣為同學們上課就會更認真的做好預習、分析教材的工作。這些工作做細做好了,相應的思想觀念也會留在腦海中,在潛移默化之中就可以影響他們的思想、行為,進而實現這一課題的知識與能力目標。在實施新課程教學中,我們不僅要研究課標、用好教材,挖掘教材的整合點,增加備課的厚度,找到思維的閃光點;而且要敢於並善於展開過程,延長預習過程,交代關鍵知識的形成過程,放大重點知識的思維過程,布置適度的開放式作業。以此實現教學「三維」目標和教學形式之間的辨證統一。三、正確處理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思想品德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人的情感不是憑空產生的,總是由一定的情境刺激所引起的,所謂「觸景生情」就是這個道理。將教材、教師、學生的情感統一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可使學生置身於可感知的環境中去觀察,這樣就能較好地從心理上接受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進而自覺地將之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准則。教育的內容必須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這既是品德教育的優良傳統,更是新課程下需發揚光大的教學理念。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建構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要回歸生活世界,要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結緣。教學內容要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所在社區的生活環境,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一般來說,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是理論知識同他們生活實際的矛盾。這些矛盾是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也是他們渴望在思想品德課上得到說明和解決的。把握了這些矛盾,也就獲得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動力。要以學生的視角來關注社會生活,選取社會生活中有價值、有意義的事物或人物與學生共同討論,在適當的情況下,組織學生走出學校到社會中去觀察、收集素材,發動學生自主選擇和確立討論與觀察的話題或事件,走進身邊的真人真事,做廣泛、細致的課前調查,親歷體驗,從正在發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實際中尋找教育源泉,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同感,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組織學生調查分析身邊同學輟學的原因,探究哪些原因屬於當事人,哪些責任由家庭、學校或其他方面承擔,哪一條保護途徑沒有盡到責任,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確,作為一個公民,既有你應該享有的權利,又必須盡你應盡的義務。四、正確處理探究學習與接受學習之間的關系義大利品德心理學基礎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實踐是最好的老師」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釋說:「一件事,我聽到了,隨後就忘;看到了,也就記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對學生來說,聽到的容易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實踐和體驗到的才刻骨銘心,終身難忘。這里,她強調了學生參與探究與實踐的重要性。新課程也強調探究、實踐,但是,我們必須理性地看待、正確地處理探究學習與接受學習的關系。「探究式學習」是針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提出的。當前,課堂上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徵的「探究式」學習方式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並逐漸成為主流的學習方式,於是「探究式學習」和「接受式學習」就成了冤家對頭,勢不兩立。「探究式學習」是從學科領域或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主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與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它對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具有重大意義。但是,沒有「探究」就不是教學了嗎?在大力倡導「探究式」的同時,是否完全排斥「接受式」呢?答案不言而喻。因為世界上最好的學習方式也會有它的不足之處,也不可以包打天下;解決一切學習問題,並不是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需要用探究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其實,「接受式學習」也是一種最基本、最基礎、最常用的學習方式,也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特別符合青少年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於一些學習內容來說也是必要的。很難想像,所有的教學內容都用「探究式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筆者認為,不僅現在不可以將「接受式學習」一棍子打死,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接受式學習」也是難於完全被取代的。五、正確處理探究時空與創設氛圍之間的關系任何一個學習過程都必須以學習者自主、獨立思考為先決條件,教師在學生親歷體驗活動後,首先要給學生一個緩沖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深入的獨立思考的時空,而不能用「正確」答案、「規范」形式去限制學生,應善於發現學生的「亮點」、靈活解開學生的「盲點」,去引導、激活學生的思維。一旦學生經過了自己的醞釀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教師要及時提供發表見解的機會和平台,讓學生有話要說,有話敢說,有觀點肯講,以至出現心靈的交融和思維的碰撞,形成共識、共享,自主發現新知,主動構建知識。在這里,教師光給學生提供時間與空間是不夠的,教師還要注意從多種層面入手,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有序的教學氛圍,並適時設置一定的思維障礙或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使學生的心態得以放鬆,思維得以自由地施展,個性化的觀點得以生長,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得以發展。即「解放學生的嘴巴,提供表達的機會」、「解放學生的雙手,提供操作的機會」、「解放學生的大腦,提供表演的機會」、「解放學生的空間,提供交流的機會」。這樣,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在師生信息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感受,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在教教科版八年級上冊《學會與父母溝通》時,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你有逆反心理嗎?逆反心理在你身上有哪些表現?你認為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為什麼會產生逆反心理?」一是問題提出的適時,二是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三是給學生討論的空間,四是創設學生討論的氛圍。這些問題既可以滿足中下學生回答問題、表現自己的願望,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夠考察優生回答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探究時空與探究氛圍之間的關系。總之,新課程改革不僅需要我們去面對、去實施,更需要我們在實施中不斷反思和改進。只有這樣,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才能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機的互動過程,真正成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的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思想品德課才能更具有特色和活力。

I.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品德課教學存在著諸多弊端。教師講授多,學生思考少;師生一問一答多,學生探討研究少;重知識,輕能力等。這些問題嚴重妨礙和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和潛能的發展,抹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
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管理者、支配者的角色,樹立起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的觀念。教師應樹立以生為本的全新教育教學理念,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過程。
其次,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活起來,變講為導。品德課教師必須突破一言堂滿堂灌的模式,應以靈活多樣的形式來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把原本枯燥的政治理論學習轉化為靈活多樣的討論、合作學習,使學生從情景再現中獲得知識、提升認識,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提高教學效果。
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使品德課程生活化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基本原則。《思想品德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本課程遵循的基本原則。偉大的教育家陶知行曾提出: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只有理論結合實際,學生才能通過對具體、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確地理解和准確地把握理論所概括的內容。因此,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應該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為他們正確認識自我,處理好與他人、集體和國家的關系,使思想品德獲得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幫助。所以,初中思品課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既重視理論教學,又不脫離社會生活實踐。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論聯系社會實際、思想實際,把學習和掌握基本理論知識應用到社會實際中去,達到理論與實際、學與用、知與行的統一,使學生懂得理論知識來自於社會實踐,而又能用它指導社會實踐,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熱情與興趣,才能使深奧、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形象化,使得學生主動去學。在課堂上還要多指導學生養成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良好習慣。事實證明,經常性的用課本中的理論和原理去分析實際問題、熱點問題,課堂教學就會有吸引力、說服力,才能使學生更易於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原理。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之後,才更有信心、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使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活躍,更加有利於學生學習、探究新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以抽象、理論性強為特點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配合教學,其作用更為明顯。由此可見,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已成為思想品德課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研究結果證明,要使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效率,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設法刺激學生的各種感知器官,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製造更多的討論、交流機會,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見解。而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就具有直觀、形象、生動、逼真、感染力強等特點,可以運用圖片、動畫、聲音、圖像等直觀媒體使學生在聽、看和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受到多種感官刺激,有利於學生加深理解、推動思維、豐富想像、促進記憶、積累知識,有助於增強課堂容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能力和學習效率。
四、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會學、善學
教學的最高目的是為了達到不教,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終身學習、創新學習。達爾文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科學方法是創造的靈魂,是創新的基礎,是創新的保障。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和自學指導既是教師教育教學的本質要求,也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及質量,推動學生健康、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教師的教學不僅是授之以魚的過程,讓學生懂得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的過程,要讓學生懂得為什麼。每位教師除了對教法的研究外,還應重視對學生學法的研究。教學過程是一個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參與。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思考問題,通過辯論、交流、研討解決問題。思路很重要,思考問題要能從單向、多向、逆向多種思維方式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要敢於挑戰常識和現成結論。學習方法指導正是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方法素材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科學方法教育,指導學生如何科學地學習,掌握獨立探索研究新知識的方法和獲得不斷創造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達到好學、會學的目的。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