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研究
『壹』 咸陽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咸陽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1953—1975年7月,於咸陽地區衛生防疫站地病科合署辦公。1975年8月經中共咸陽地委批准成立,是陝西省地市級唯一的縣處地方病專業衛生事業單位。
注冊資本:359萬人民幣
『貳』 秦朝地方治理結構的主要內容
共設三十六郡,其後南並五嶺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陰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後陸續分析出東海、常山、濟北、膠東、河內和衡山等郡。
秦朝首都咸陽及其附近關中平原由內史直接管理;
秦朝的郡設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軍事)、郡監(主持監察事務),郡守下設郡丞,作為郡守的副職。
郡下轄縣;郡(守)與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由於唯一記載秦朝的正史《史記》沒有地理志書,所以秦朝的行政區劃並無單一可靠的來源,除最著名的由《史記》記載的三十六郡外,還有四十郡[1]、四十八郡之類說法。甚至三十六郡的具體所指、郡治、范圍也是歷來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研究的課題。
根據里耶古城的考古發現,秦朝還存在「洞庭郡」。黔中郡是否存在是爭議話題。
秦朝一級行政區
序號 郡名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1 內史直管 咸陽 今陝西咸陽東
2 隴西郡 狄道 今甘肅臨洮縣南
3 北地郡 義渠 今甘肅寧縣西北
4 蜀郡 成都 今四川成都
5 巴郡 江州 今重慶市
6 漢中郡 南鄭 今陝西南鄭東
7 南郡 江陵 今湖北江陵
8 洞庭郡(前身為黔中郡) 臨沅 今湖南常德市西
9 南陽郡 宛縣 今河南南陽市
10 蒼梧郡(前身為長沙郡) 湘縣 今湖南長沙市
11 淮陽郡(西漢誤作楚郡) 陳縣 今河南淮陽
12 九江郡 壽春 今安徽壽縣
13 四川郡(西漢誤作泗水郡) 相縣 今安徽宿縣西北
14 薛郡 魯縣 今山東曲阜
15 東海郡 郯縣 今山東郯城西南
16 會稽郡 吳縣 今江蘇蘇州
17 邯鄲郡 邯鄲 今河北邯鄲市西南
18 鉅鹿郡 鉅鹿 今河北平鄉
19 太原郡 晉陽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20 上黨郡 長子 今山西長子縣
21 雁門郡 善無 今山西左雲右玉鎮南
22 代郡 代縣 今河北尉縣西南
23 雲中郡 雲中 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24 河東郡 安邑 今山西夏縣北
25 東郡 濮陽 今河南濮陽西南
26 碭郡 碭縣 今安徽碭山縣南
27 上郡 膚施 今陝西榆林東南
28 叄川郡 雒陽 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29 潁川郡 陽翟 今河南禹州
30 臨菑郡 臨淄 今山東淄博市東
31 琅琊郡 東武 今山東諸城
32 漁陽郡 漁陽 今北京密雲西南
33 上谷郡 沮陽 今河北懷來東南
34 右北平 無終 今河北薊縣
35 廣陽郡 薊縣 今北京市
36 潦西郡 陽樂 今遼寧錦州市西
37 潦東郡 襄平 今遼寧遼陽市
38 九原郡 九原 今內蒙古包頭西南
39 南海郡 番禺 今廣東廣州
40 桂林郡 桂林 今廣西貴港境內
41 閩中郡 閩中 今福建福州
42 象郡 臨塵 今廣西崇左縣境內
『叄』 簡要介紹歐文休斯《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
公共管理學:① 夏書章:《行政管理學》(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② 歐文.E.休斯:《公共管理導論》(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導師2008-09-20 09:25行政管理
姓 名
職 稱
(碩、博導師)
職
務
研究領域
寸曉剛
講師(碩導)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行為學
馬 駿
教授(碩、博導)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副院長、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主任 公共預算與公共財政管理
孔 傑
教授(碩導)
教育經濟管理,教育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與管理
王樂夫
教授(碩、博導)
校務委員會副主任 公共管理與領導研究、領導科學
王付昌
副教授(碩導)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校外教學部主任 主要從事當代中國政黨政治、當代中國政府體制的研究,如政黨制度、黨政關系、政府結構、中央與地方政府、行政法制等
牛美麗
講師(碩導)
公共預算、比較公共行政
盧坤建
副教授(碩導)
地方政府治理、地方政府政策分析
鄺少明
副教授(碩導)
憲法、行政法、公務員制度
任劍濤
教授(碩、博導)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院長 政治理論、中國政治思想史、行政倫理與行政改革
劉 恆
教授(博導)
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 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劉亞平
講師(碩導)
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公共行政理論、政府間關系
吳志雄
教授(碩導)
政治監督、行政監督、行政法治
吳柏林
副教授(碩導)
中山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
公共傳播、營銷傳播、管理信息系統與電子政務
應國良
副教授(碩導)
公共管理、領導學、城市公共管理、領導科學
張緊跟
副教授(碩導)
政治學理論、當代中國政治與政府管理、政府間關系
張海清
副教授(碩導)
比較政府與政治、中國政治與行政改革、政治文化與政治行政體制
肖 濱
教授(碩、博導)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副院長 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體理論與憲政制度
何高潮
教授(碩、博導)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政治科學系系主任 轉型社會的政治與經濟、勞工政策、政治學理論、地方政府與地方政治
何艷玲
副教授(碩導)
地方治理、城市管理、NGO管理
陳大海
副教授(碩導)
傳播與管理溝通、口才與演講、公共傳播
陳天祥
教授(碩導)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地方政府制度創新
陳瑞蓮
教授(碩、博導)
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副主任 行政規劃、現代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區域公共管理研究、地方政府與區域公共管理
倪 星
教授(碩、博導)
行政管理系主任 政府組織與績效管理、公共經濟政策與管理
周 超
教授(碩導)
公共政策分析
周 燕
講師(碩導)
產權及交易費用理論,政府投資以及公共財政政策
岳經綸
副教授(碩導)
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公共政策分析、中國公共政策(勞工政策、教育政策)、香港政治與公共政策
趙過渡
研究員(碩導)
中山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城市行政管理
夏書章
教授(碩、博導)
全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顧問,中山大學政務務學院名譽院長等。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
袁 政
副教授(碩導)
城市行政管理、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區域與城市公共管理
郭小聰
教授(碩、博導)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黨委書記 碩士:政府經濟學博士:公共管理與制度分析、比較公共管理
郭正林
教授(碩、博導)
地方治理研究所所長 地方政府與地方政治、地方治理理論與實踐、政治制度、地方政府與治理
郭巍青
教授(碩、博導)
教育部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政治學組)委員 公共政策分析、政府與政治體制、基層民主建設
程信和
教授(博導)
中山大學法學研究所所長 經濟法與政府經濟管理
廖為建
教授(碩導)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副院長
政府公共關系、政府危機管理
蔡立輝
教授(碩、博導)
MPA教育中心主任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副主任 公共行政學的理論與方法、政府及公共部門的績效評估與分析、現代信息技術與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政府法制、政府組織與績效管理、行政法、電子政務
『肆』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研究
以上治理實例表明,有的礦山地質環境雖然遭受嚴重破壞,但只要認真研究其破壞對象,有針對性地實施治理,礦山地質環境仍是可以恢復的。為使全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具有可操作性,本次根據前述的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質量評價成果,在全面分析湖南省主要礦山地質問題現狀、成因、發展趨勢、保護現狀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的需求,對全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進行綜合研究。
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分區研究
(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原則
1.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總原則
從全國和湖南省經濟建設出發,促進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正確處理好當前與長遠、整體與局部、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實現礦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堅持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與礦產資源開發同時進行的原則
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的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做到邊開發、邊治理恢復,礦山閉坑後不留遺留問題的原則。
3.堅持「監測、治理與科學研究、科學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對重點地區、重要生態環境問題做好實驗研究工作,以監測、科研、管理保治理,以治理促進科研與管理工作的發展。
(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分區
根據地質環境保護的需要,將全省劃分為禁止開采區、限制開采區和允許開采區(圖6-34)。
1.禁止、限制開采區的確定標准
根據《湖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20)》的劃分標准如下。
(1)禁止開采區的確定標准
開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恢復影響的;存在難以防範的礦山安全隱患的;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進行采礦活動的地區。以下地區應劃分為禁止開采區:省級以上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區、重點保護單位;城市規劃區和國家重點工程所在地。
(2)限制開采區的確定標准
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開發技術條件不成熟、資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的;礦產品供過於求、市場前景差的;礦產資源量有限、需要保護的;開發利用對環境影響較大,但可治理恢復的;為保障礦產資源持續供給而確定的資源儲備礦區。以下地區應限制開采:重點水土保持區、水源保護區;地質環境脆弱區、地質災害危險區;主要交通干線兩側一定范圍內。
2.禁止、限制開采區的劃分情況
(1)禁止開采區
根據《湖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20)》,全省共劃分103個禁止開采區,總面積16427.37km2。禁采區內不得新建礦山,已有開采礦山由縣級以上政府予以關閉。
(2)限制開采區
根據《湖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20)》,全省共劃分22個限制開采區,總面積58268.98km2。限采區內,未經國家和省政府授權部門批准,不得新建礦山,不得擴大礦山開采規模。
上述區域以外的區域為允許開采區。
3.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分區見圖6-34。
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研究
(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原則
1.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點,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結合湖南省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及礦山生態環境現狀來制定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因地制宜,突出特點,把中長期保護與解決當前重大問題結合起來,區點結合,重點突破。
2.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
建立和健全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及管理體制,逐步建立起以礦山企業為主體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投資體制;探索新的控制礦山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加大對閉坑礦山遺留的生態環境的恢復治理力度。
圖6-34 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分區示意圖
3.堅持「輕重緩急」的原則
根據全省礦山地質環境質量評價結果,綜合考慮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本著「輕重緩急」的原則,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整治工作。
(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及治理方案建議
根據以上原則,結合全省礦山地質環境質量評價結果,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劃分為亟待恢復治理區、一般恢復治理區和加強保護區。
1.分區標准
(1)亟待恢復治理區的劃分標准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地質環境破壞嚴重、社會經濟影響大、治理後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礦山(區),作為亟待恢復治理區加以重點整治。如原計劃經濟時期的大中型國營礦山和群采礦區等,特別是有色金屬礦區和煤礦區。
(2)一般恢復治理區的劃分標准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高、地質環境破壞較嚴重、治理後將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礦山(區),作為一般恢復治理區。如群採煤礦區、非金屬建材類礦區等。
(3)加強保護區的劃分標准
對於礦產資源開發強度較輕地質環境狀況尚好的礦山(區)和零星分散的、對社會經濟影響相對較小的、目前無須急於整治的礦山(區)劃為加強保護區。
2.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
(1)亟待恢復治理區(H)
根據以上原則和標准,全省共劃分45個亟待恢復治理區,其治理對象,主要是各個歷史時期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對生態環境、工農業生產和區域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較大影響的區域。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省境內在新中國成立前和新中國成立後計劃經濟時期建設的國有大中型老礦山、閉坑礦山和無法找到責任人的礦山,礦山環境問題嚴重的;礦產資源開發已造成環境問題嚴重,對當地人民生命財產構成嚴重威脅的礦山;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後,對地方或區域社會、經濟與環境效益有明顯促進的礦山。詳細情況見圖6-35、表6-1。
(2)一般恢復治理區(Y)
根據以上原則和標准,全省共劃分21個一般恢復治理區。區內礦產資源開發對地質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但其破壞程度不如省內劃分的亟待恢復治理區強烈;已產生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對生態環境、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其影響程度較亟待恢復治理區弱。詳細情況見圖6-35、表6-1。
(3)加強保護區(J)
除上述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為加強保護區。
3.分區治理方案建議
分區方案建議詳見表6-1。
圖6-35 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圖
表6-1 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一覽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伍』 歷史研究,縣長治理地方歸於什麼主題
很巧啊,我是平原人,《劉備在平原》就是我樓上的鄰居寫的,這本書我也有,你想知道什麼問我。我是專門研究三國歷史的,你運氣很好啊!
『陸』 哪個研究院對地方空間治理模式有所創新請具體舉例!
作 為 改 革 開 放 前 沿 城 市 , 中 國 特 色 社 會 主 義 先 行 示 范 區 , 深 圳 這 座 城 市 對 地 方 空 間 治 理 模 式 進 行 了 積 極 探 索 。 深 圳 本 土 成 長 起 來 的 深 圳 市 城 市 規 劃 設 計 研 究 院 , 在 深 圳 地 方 空 間 治 理 過 程 中 , 不 斷 實 踐 , 不 斷 探 索 , 積 累 了 許 多 可 供 借 鑒 和 推 廣 的 經 驗 。 在 地 方 空 間 治 理 上 , 首 先 深 圳 率 先 形 成 了 城 市 更 新 、 土 地 整 備 等 存 量 規 劃 管 理 機 制 , 其 次 較 早 建 立 了 社 區 規 劃 師 制 度 , 最 後 不 斷 強 化 集 體 自 治 能 力 , 完 善 社 區 規 劃 服 務 體 系 , 形 成 更 加 成 熟 的 城 鄉 社 區 服 務 機 制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接著問
『柒』 有沒有人知道陝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怎麼樣,我看到事業單位考試招人有招檢驗崗,待遇發展什麼的咋樣
比較不錯!算是個正規編制,待遇也挺好 就是累點
『捌』 格里 斯托克簡介 地方治理專家,南安普頓大學教授,求詳細介紹
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r),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當代最負盛名的地方治理研究專家之一,英國布萊爾工黨政府地方政策的主要顧問。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地方政府、多元治理、夥伴制、城市治理、公民參與等。他曾擔任Strathclyde,
Essex, Wayne State (Detroit) and Birmingham
等大學教授。在1992-1997年,他主持了「地方治理研究」項目(ESRC),由此名揚天下。代表性著作有: 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s(1998)、The New Management of British Local Governance(1999)、The New
Politics of British Local Government (2000)、British Local Government into the
21st Century(2004)、Public Value Management :A New Narrative for
Networked Governance?(2006)等。他還是新地方政府網路(NLGN)的主席,以及多家國際期刊的通訊編輯。
『玖』 請問有人知道中山大學的政務學院怎麼樣啊盡量說得具體點。謝謝!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於2001年9月30日由原法政學院的政治學與行政學系、社會學系和人文科學學院的東南亞研究所共同組建(簡稱政務學院)。現由著名的行政學家夏書章教授任名譽院長,任劍濤教授任院長,郭小聰教授任黨委書記,蔡禾教授、廖為建教授、肖濱教授、馬駿教授任副院長,陳征宇任黨委副書記。
學院現有5個系:政治科學系、行政管理學系、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國際關系學系、公共傳播學系;9個本科專業: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公共政策學、公共關系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國際政治、公共事業管理;12個碩士點:政治學理論、國際政治、國際關系、社會學、人口學、行政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公共預算、公共關系、社會工作、公共管理碩士(MPA);6個博士點: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社會學、政治學理論;獲全國首批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並設公共管理博士後流動站;有若干學術研究機構:東南亞研究所、人口研究所、政治學研究所、公共傳播研究所、社會發展研究所、地方治理研究所、MPA教育中心、中法合作工業與技術社會學中心、亞太研究中心、美國研究中心、公共事務調查中心、社會工作教育與研究中心、勞工研究與服務中心。
學院有教職工93人,其中教師77名,有教授 26人(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26人,講師25人。現有在校學生234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7人,碩士研究生309人,MPA512人,本科生1393人。
學院的各系、所、中心充分利用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優越條件,與美國、法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的許多著名大學、學術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關系,有力地推動著學科建設、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等方面的前進與發展。
——
上邊是官方資料
不過政務學院的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可是全國頂呱呱的哦!!
行政管理
有關行政管理的榮譽基本上都在中大了。。。
行政管理重點學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育部精品課程(行政管理)都是被中大政務學院拿走了。。。
『拾』 請問 "中南大學公共政策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如何翻譯成英語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in loc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