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餘光中題詩盛贊永春桃溪流域整治

餘光中題詩盛贊永春桃溪流域整治

發布時間: 2021-02-28 04:34:15

㈠ 餘光中最著名的幾首詩是什麼

《舟子的悲歌》,野風,1952。


《藍色的羽毛》,藍星詩社,1954。


《鍾乳石》,中外畫報,1960。


《萬聖節》,藍星詩社,1960。


《蓮的聯想》,文星,1964。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國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樂》,藍星詩社,1969。


《在冷戰的年代》,藍星詩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㈡ 餘光中的詩有哪些!

1、《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2、《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剎那剎那永恆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等你在剎那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
諾這只手應該采蓮在吳宮
這只手應該
搖一柄桂漿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檐
耳墜子一般的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中有韻地你走來
3、《我之固體化》
在此地,在國際的雞尾酒里,
我仍是一塊拒絕溶化的冰——
常保持零下的冷
和固體的硬度。
我本來也是很液體的
也很愛流動,很容易沸騰,
很愛玩虹的滑梯。
但中國的太陽距我太遠
我結晶了,透明且硬,
且無法自動還原。
4、《西螺大橋》
矗然,鋼的靈魂醒著
嚴肅的靜鏗鏘著
西螺平原的海風猛撼著這座
力的圖案,美的網,猛撼著這座
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經,
猛撼著,而且絕望地嘯著
而鐵釘的齒緊緊咬著,鐵臂的手緊緊握著
嚴肅的靜。
於是,我的靈魂也醒了,我知道
既渡的我將異於
未渡的我,我知道
彼岸的我不能復原為
此岸的我
但命運自神秘的一點伸過來
一千條歡迎的臂,我必須渡河
面臨通向另一個世界的
走廊,我微微地顫抖
但西螺平原的壯闊的風
迎面撲來,告我以海在彼端
我微微地顫抖,但是我
必須渡河!
矗立著,龐大的沉默。
醒著,鋼的靈魂。
5、《大江東去》
大江東去,浪濤騰躍成千古
太陽升火,月亮沉珠
哪一波是捉月人?
哪一浪是溺水的大夫?
赤壁下,人吊髯蘇猶似髯蘇在弔古
聽,魚龍東去,擾擾多少水族
當我老去,千尺白發飄
該讓我曳著離騷
裊裊的離騷曳我歸去
汩羅,採石磯之間讓我游泳
讓不朽的大江為我滌罪
冰肌的江水祝我永生
恰似母親的手指,孩時
呵癢輕輕,那樣的觸覺
大江東去,千唇千靨是母親
舔,我輕輕,吻,我輕輕
親親,我赤裸之身
仰泳的姿態是吮吸的資態
源源不絕五千載的灌溉
永不斷奶的聖液這乳房
每一滴,都甘美也都悲辛
每一滴都從昆侖山頂
風里霜里和霧里
幕曠曠神話里走來
大江東去,龍平媒向太陽
龍尾黃昏,龍首探入晨光
龍鱗翻動歷史,一鱗鱗
一頁頁,滾不盡的水聲
勝者敗敗者勝高低同樣是浪潮
浮亦永恆沉亦永恆
順是永恆逆是永恆
俯泳仰泳都必須追隨
大江東去,枕下終夜是江聲
側左,滔滔在左耳
側右,滔滔在右頰
側側轉轉
揮刀不斷
失眠的人頭枕三峽
6、《五陵少年》
台風季巴士峽的水族很擁擠
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黃河太冷需要滲大量的酒精
浮動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譜
喂!再來杯高梁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淚中有大禹
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聲
傳說祖父射落了九支太陽
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嚇退單於
聽見沒有?來一瓶高粱
千金裘在拍黃行的櫥窗掛著
當掉五花馬只剩下關節炎
再沒有周末在西門町等我
於是枕頭下孵一窩武俠小說
來一瓶高梁哪店小二
7、《火浴》
一種不滅的嚮往向不同的元素
向不同的空間至熱或者至冷
不知該上升或是該下降
該上升如鳳凰在火難中上升
或是浮於流動的透明一氅天鵝
一片純白的形象映著自我
長頸與豐軀全由弧線構成
有一種慾望要洗濯也需要焚燒
凈化的過程兩者都需要
沉澱的需要沉澱飄揚的飄揚
赴水為禽撲火為鳥火鳥與水禽
則我應選擇選擇哪一種過程
西方有一隻天鵝游泳在冰海
那是寒帶一種超人的氣候
那□冰結寂寞結冰
寂是靜止的時間倒影多完整
曾經每一隻野雁都是天鵝
水波粼粼似幻亦似真在東方
在炎炎的東有一隻鳳凰
從火中來的仍回到火中
一步一個火種蹈著烈焰
燒死鴉族燒不死鳳雛
一羽太陽在顫動的永□□上升
清者自清火是勇士的行程
光榮的輪回是靈魂從元素到元素
白孔雀天鵝鶴白衣白扇
時間靜止中間棲著智士隱士
永□流動永□的烈焰
滌凈勇士的罪過勇士的血
則靈魂你應該如何選擇
你選擇冷中之冷或熱中之熱
選擇冰海或是選擇太陽
有潔癖的靈魂啊□是不潔
或浴於冰或浴於火都是完成
都是可羨的完成而浴於火
火浴更可羨火浴更難
火比水更透明比火更深
火啊永生之門用死亡拱成
用死亡拱成一座弧形的挑戰
說未擁抱死的不能誕生
是鴉族是鳳裔決定在一瞬
一瞬間□火的那種意志
千杖交笞接受那樣的極刑
向交詬的千舌坦然大呼
我無罪!我無罪!我無罪!烙背
黥面我仍是我仍是
清醒的我靈魂啊醒者何辜
張揚燃燒的雙臂似聞遠方
時間的颶風在嘯呼我的翅膀
毛發悲泣骨骸呻呤用自己的血液
煎熬自己飛鳳雛你的新生
亂曰:
我的歌是一種不滅的嚮往
我的血沸停騰為火浴靈魂
藍墨水中聽有火的歌聲
揚起死後更清晰也更高亢
8、《星之葬》
淺藍色的夜溢進窗來夏斟得太滿
螢火蟲的小宮燈做著夢
夢見唐宮夢見追逐的輕羅小扇
夢見另一個夏夜一顆星的葬禮
夢見一閃光的伸延與消滅
以及你的驚呼我的回顧和片刻的愀然無語
9、《風鈴》
我的心是七層塔檐上懸掛的風鈴
叮嚀叮嚀嚀
此起彼落敲叩著一個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嗎?
這是寂靜的脈搏日夜不停
你聽見了嗎叮嚀叮嚀嚀?
這惱人的音調禁不勝禁
除非叫所有的風都改道
鈴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風鈴
叮嚀叮嚀嚀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個人的名字
10、《紗帳》
小時候的仲夏夜啊
稚氣的夢全用白紗來裁縫
圓頂的羅帳輕輕地斜下來
星雲□□的纖洞細孔
仰望著已經有點催眠
而捕夢之網總是密得
飛不進一隻嗜血的刺客
——黑衫短劍的夜行者
只好在外面嚶嚶地怨吟
卻竦得放進月光和樹影
幾聲怯怯的蟲鳴
一縷禪味的蚊香
招人入夢向幻境蜿蜒——
一睜眼
赤紅的火霞已半床
11、《寄給畫家》
他們告訴我今年夏天
你或有遠游的計劃
去看梵谷或者徐悲鴻
帶著畫架和一頭灰發
和豪笑的四川官話
你一走台北就空了吾友
長街短巷不見你回頭
又是行不得也的雨季
黑傘滿天黃泥滿地
怎麽你不能等到中秋?
只有南部的水田你帶不走
那些土廟那些水牛
而一到夏天的黃昏
總有一隻兩只白鷺
彷佛從你的水墨畫圖
記起了什麽似的飛起
12、《第三季》
第三季第三季屬於簫與豎笛
那比丘尼總愛在葡萄架下
數她的念珠串子
紫色的喃喃叩我的窗子
太陽哪太陽是遲起的報童
扔不進什麽金色的新聞
我也不能把憂郁
扔一隻六足昆蟲的屍骸那樣
扔出牆去
當風像一個饞嘴的野男孩
掠開長發要找誰的圓頸
我欲登長途的藍驛車
向南向猶未散場的南方
13、《芝加哥》
新大陸的大蜘蛛雄踞在
密網的中央,吞食著天文數字的小昆蟲,
且消化之以它的毒液。
而我撲進去,我落入網里--
一隻來自亞熱帶的
難以消化的
金甲蟲。
文明的群獸,摩天大樓壓我們
以立體的冷淡,以陰險的幾何圖形
壓我,以數字後面的許多零
壓我,壓我,但壓不斷
飄逸於異鄉人的灰目中的
西望的地平線。
迷路於鋼的大峽谷中,日落得更早--
(他要赴南中國海黎明的野宴)
鍾樓的指揮杖挑起了黃昏的序曲,
幽渺地,自藍得傷心的密根歇底沏。
爵士樂拂來時,街燈簇簇地開了。
色斯風打著滾,瘋狂的世紀構發了--
罪惡在成熟,夜總會里有蛇和夏娃,
而黑人貓叫著,將上帝溺死在杯里。
而歷史的禁地,嚴肅的藝術館前,
巨壁上的波斯人在守夜
盲目的石獅子在守夜,
檻樓的時代逡巡著,不敢踏上它,
高高的石級。
而十九世紀在醒著,文藝復興在醒著,
德拉克魯瓦在醒著,羅丹在醒著,
許多靈魂在失眠著,耳語著,聽著,
聽著--
門外,二十世紀崩潰的喧囂。
14、《圓通寺》
大哉此鏡看我立其湄
竟無水仙之倒影
想花已不黏身光已暢行
比丘尼如果青鍾銅扣起
聽一些年代滑落蒼苔
自盤得的圓顱
塔頂是印度的雲塔頂是母親
啟古灰匣可窺我的臍帶
聯系的一切曾經
母親在此母親不在此
釋迦在此釋迦不在此
釋迦恆躲在碑的反面
佛在唐佛在敦煌
諾佛就坐在那婆羅樹下
在搖籃之前棺蓋之後
而獅不吼而鍾不鳴而佛不語
數百級下女兒的哭聲
喚我回去回後半生
15、《鼎湖的神話》
用的是盤古公公的鋼斧
劈出昆侖山的那一柄
蛀的是老酋長軒轅的烏號
射穿蚩尤的那一張
涿鹿,涿鹿在甲骨文里
雪人在世界的屋脊上拾到
鵬的遺羽當黃河改道
乾河床上赫然有麒麟的足印
五百年過去後還有五百年
噴射雲中飛不出一隻鳳凰
龍被證實為一種看雲的爬蟲
表弟們據說我們是射日的部落
有重瞳的酋長有彩眉的酋長
有馬喙的酋長卵生的酋長
不信你可以去問彭祖
彭祖看不清倉頡的手稿
去問老子老子在道德經里直霎眼睛
去問杞子杞子躲在防空洞里
拒絕接受記者的訪問
早該把古中國捐給大英博物館
表弟們去撞倒的不周山下
坐在化石上哭一個黃昏
把五彩石哭成繽紛的流星雨
而且哭一個夜表弟們
把盤古的眼睛哭成月蝕
而且把頭枕在山海經上
而且把頭枕在嫘祖母的懷里
而且續五千載的黃梁夢在天狼星下
夢見英雄的骨灰在地下復燃
當地上踩過奴隸的行列
16、《戲李白》
你曾是黃河之水天上來
陰山動
龍門開
而今反從你的句中來
驚濤與豪笑
萬里濤濤入海
那轟動匡盧的大瀑布
無中生有
不止不休
黃河西來大江東去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有一條黃河你已夠熱鬧的了
大江就讓給蘇家那鄉弟吧
天下二分
都歸了蜀人
你踞龍門
他領赤壁
17、《招魂的短笛》
魂兮歸來,母親啊,東方不可以久留,
誕生台風的熱帶海,
七月的北太平洋氣壓很低。
魂兮歸來,母親啊,南方不可以久留,
太陽火車的單行道
七月的赤道灸行人的腳心。
魂兮歸來,母親啊,北方不可以久留,
馴鹿的白色王國,
七月里沒有安息夜,只有白晝。
魂兮歸來,母親啊,異國不可以久留。
小小的骨灰匣夢寐在落地窗畔,
伴著你手栽的小植物們。
歸來啊,母親,來守你火後的小城。
春天來時,我將踏濕冷的清明路,
葬你於故鄉的一個小墳。
葬你於江南,江南的一個小鎮。
垂柳的垂發直垂到你的墳上,
等春天來時,你要做一個女孩子的夢,
夢見你的母親。
而清明的路上,母親啊,我的足印將深深,
柳樹的長發上滴著雨,母親啊,滴著我的回憶,
魂兮歸來,母親啊,來守這四方的空城。
18、《黃昏》
倘若黃昏是一道寂寞的關
西門關向晚霞的
匆匆的鞍上客啊,為何
不見進關來,只見出關去?
而一出關去就中了埋伏
晚霞一翻全變了黑旗
再回頭,西門已閉
——幾度想問問蝶上的邊卒
只見蝙蝠在上下撲打著
噢,一座空城
19、《夜色如網》
你知道夜色迷離是怎樣來襲的嗎?
從海上?一盞漁火接一盞漁火?
從陸上?一柱路燈接一柱路燈?
從風上?一隻歸鳥接一隻歸鳥?
恢恢的天網疏而不漏
撒網的手向無中生有
你知道是怎樣放怎樣收的嗎?
看坡下斜斜的一行馬尾松
須發蓬茸,背光的姿態
愈來愈曖昧,也愈朦朧
面海的那扇長窗
正要說暮色來了
忽然一變色
說,夜色來了
說,灰茫茫的天網無所遺漏
正細孔密洞在收口
無論你在天涯的什麼半島
地角的什麼樓
20、《風鈴》
我的心是七層塔檐上懸掛的風鈴
叮嚀叮嚀嚀
此起彼落敲叩著一個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嗎?
這是寂靜的脈搏日夜不停
你聽見了嗎叮嚀叮嚀嚀?
這惱人的音調禁不勝禁
除非叫所有的風都改道
鈴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風鈴
叮嚀叮嚀嚀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個人的名字

㈢ 求餘光中的一首詩「下次你再來.人間已無我」是其中一句。名字好像是《賀哈雷彗星》,我要全詩!

歡呼哈雷——Hail Halley,

Hallelujah Halley

星際的遠客,太空的浪子 一回頭人間以是七十六年後

半壁青穹是怎樣的風景 光年是長亭或是短亭

銀發飛揚,白氅飄飄 曳著獨行俠終古的寂寞

犯次妃,沖紫微,橫渡澹澹的天河 古冊里出沒無常的行蹤

亂了星宿井然的秩序 驚動帝王與孩童,帶來惡夢

戰爭,革命,瘟疫,與橫死 欽天監不知該怎麼解釋

市井的童謠,江湖的俚調也不能 要等哈雷,你忘年的知己

用一條拋物線的細細 向洪荒深處的星族光譜

去追蹤你飄泊的身世如謎 從此你有了一個俗名

再回頭來尋你人世的知音 揮舞那樣顯赫的信號

來為他作證,卻晚了十六年 先知,哎,總是踽踽的早客

等不及迎接自己的預言 像一枝回力鏢你斜刺里飛來

逆著所有行星的航道 所有的望遠鏡都在瞄準

整個劇場在興奮地等待 主角從夜的最暗處登台

今年最轟動的天外來賓 看鏡中,你觸目的側影

瀟灑的長發梳了又刷 迎著大火球刮來的颶風

太陽廣場的坦坦盪盪 繞著一個空曠的U形

你正在大轉彎,准備回程 一九八四,當代的預言剛過

又見你遠從古代的傳說 拖來掃帚的陰影 真可憐

惶恐的人類無告又無助 還承受得了多少的威脅呢

地上的人禍怎能推諉給天災 你真的是掃帚 就揮帚吧

掃去我們心頭的凶兆 獨來獨往的壯士,是你

七十六年成一劫,你度了幾劫 是什麼天譴冥冥在逐你

放你到冥王星荒冷的邊境 回望太陽一隻病螢

不甘長做黑獄的死犯 你總是突圍而出,來投奔太陽

燦爛的巡禮,來膜拜火光 你永遠賓士在輪回的悲劇

一路揚著朝聖的長旗 讓我 也舉鏡向你致敬吧

億萬的鏡頭,今夜,都向你舉起 六寸的短鏡筒,一頭

是悠悠無極的天象,一頭 是匆匆有情的人間 究竟

這一頭有幾個人能夠等你 下一個輪回翩然來歸

至少我已經不能夠 我的白發 縱有叄千丈怎跟你比長

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

(3)餘光中題詩盛贊永春桃溪流域整治擴展閱讀:

餘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餘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 。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余種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其詩作如《鄉愁》、《鄉愁四韻》,散文如《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廣泛收錄於大陸及港台語文課本。

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且兼有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創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雕細刻,抒情細膩纏綿,一唱三嘆,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韻律優美,節奏感強。他因此被尊為台灣詩壇祭酒。他的詩論視野開闊,富有開拓探索的犀利朝氣;他強調作家的民族感和責任感,善於從語言的角度把握詩的品格和價值,自成一家。

㈣ 台灣詩人餘光中:

餘光中復

更多圖片制(11張)
餘光中,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縣,1928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在秣陵路小學讀書(原崔八巷小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2012年4月,84歲的餘光中受聘為北京大學「駐校詩人」。大女兒余珊珊是英語翻譯。

中文名:餘光中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南京
出生日期:1928.10.21
職業:文學家
畢業院校:台灣大學
主要成就:創作《餘光中詩歌選集》
代表作品:出版《餘光中詩歌選集》及《餘光中散文選集》共七冊。
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縣

㈤ 關於餘光中的詩句

餘光中(1928-),台灣詩人,籍貫福建永春縣桃城鎮洋上村(母為江蘇人),生回於南京,先後在秣陵路小學答(原崔八巷小學),南京市第五中學(原南京青年會中學)讀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1950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㈥ 餘光中的詩有哪些

餘光中的詩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代表,具體如下:
1、格律詩時期
(1949-1956)
以《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夜市》為代表。大多數篇章均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二、四句押韻。
2、現代化的醞釀時期
(1957-1958)
以《鍾乳石》後半和〈西螺大橋〉為代表。開始衍出長短錯落的句式。
3、留美時期
(1958-1959)
以《萬聖節》為代表。愛荷華大學的寫作訓練與藝術課程啟迪了餘光中對現代藝術的接觸,並普遍吸收了西洋音樂,作品有抽象的趨勢。
4、虛無時期
(1960-1961)
以《天狼星》、《武陵少年》前半為代表。這個時期的餘光中在西化的憂郁蒼白里創造英雄的幻覺,無法向傳統索取溫暖。作品中時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終無法自絕於傳統,而有「真空的感覺」。《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個人或詩壇的無依、空虛,也是一個文化、民族對傳統的懷疑和對接受外來沖擊的疑惑。
5、新古典主義時期
(1961-1963)
以《武陵少年》後半、《蓮的聯想》為代表。無論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單軌句法和雙軌句法的對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規則的分行之間的變化上,《蓮的聯想》都以二元手法將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推向另一個高峰。
6、近代中國時期
(1965-1969)
以《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為代表。自我的剖析、形而上的主題、同一主題的兩面探索、性與戰爭的交相對映,均承載深刻。技巧及思考到達高峰。
7、民謠風格時期
(1970-1974)
以《白玉苦瓜》為代表。作品吸收搖滾樂的浪漫精神,以回歸故土的民族意識面對眼前的現實。這個階段的餘光中也掙脫了「我是誰」的迷惘,以「守夜人」自許,期待自己經由生命的苦楚而臻於永恆的詩藝。
8、歷史探索時期
(1974-1981)
以《與永恆拔河》、《隔水觀音》為代表,詩作的知性漸漸多於感性,也較不刻意鍛字煉句,而趨於任其自然。
9、印證生命的秋收時期
(1981以後)
以《五行無阻》、《高樓對海》等為代表。這段期間餘光中既歌詠親情倫理、諷誦漢魂唐魄、參透生死玄想,也把地理的鄉愁乘以文化的滄桑,由早年浪漫懷古轉為寫實傷今,成了低回的吟詠。
餘光中,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碩士。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台灣師范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餘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余種。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㈦ 餘光中的詩句

您好。
餘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江蘇版南京,祖籍福建泉權州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 。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余種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其詩作如《鄉愁》、《鄉愁四韻》,散文如《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㈧ 故鄉的河 永春 桃溪

2009-11-04 00:39 桃溪 永春的母親河晉江東溪上游在永春縣境內稱桃溪。桃溪幹流全長61.7公里,多年平均流量為16.07立方米/秒,落差422米,集雨面積476平方公里,干支流歷經12個鄉鎮。桃溪西端最高處發源在呈祥鄉的雪山,冰雪並非她的前身,山泉是為她的起點。山泉汩汩成溪澗,屈曲潺流下蓬壺,蜿蜒西來至桃城,歌而東去入山美。這就是桃溪,55萬永春兒女的母親河。
桃溪水滋育了秀氣。青山看不厭,桃溪秀且長。緣溪兩側,青山擁黛,峰巒起伏,林木蔥蘢,四季常綠。車子在行進,人在動感中,分明覺得:青山在流動,桃水在流動。山在流動中將濃濃的綠意向桃溪傾瀉,水在流動中將過濾後的綠意又送上青山,令鮮活的綠意彌漫在山水之間,使人真真切切地感到永春山清水秀,空氣純凈而甘甜。一路西去過了「一夫關」馬跳峽便進入內半縣地界,林間鳥鳴珠圓玉潤,峽谷溪風撲面而來,令人五官舒服,全身通泰。永春的地形為長條狀,村鎮麗如畫,似珠灑溪旁。在縣城人工湖一段,有棵棵垂柳沿溪飄逸,江南水鄉那氛圍那氣息,又給桃溪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義大利傑出的旅行家馬可·波羅早在1291年便來到永春,於是在《馬可波羅游記》中記載了永春的山水風物。啊,桃溪,白水漈是你的一掛飛銀垂簾,大鵬山為你的秀氣矗立了一座亘古的豐碑。
桃溪水滋育了財氣。桃溪在歷史上曾發揮過極為重要的交通功能,明清兩代,她是山海貨物互動的重要交通水道,是古代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德化瓷器,永春、大田、永安的筍干、薴麻布、扣紙(毛邊紙)等山貨於豐岑市旁小溪仔裝上溪船運至泉州,流向世界各地,海貨(以鹽為主)由溪船運至永春,向內地擴散,山內不少人家因此經商發財致富。如今,桃溪兩岸,田地肥沃,瓜黃果紅,稻香菜綠;兩側一重山,滿坡柑茶,滿坡麻竹,彌眼蔥郁。兩岸旁的農民,戶戶殷實,家家豐裕。桃溪水澆鑄了永春水電發展輝煌史,啟動了山區縣能源創業篇。如果把桃溪干支流比作一個大藤網,那麼300多個小水電站就是這個大藤網上的300多枚金瓜。早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永春就榮膺「全國小水電一面紅旗」稱號,名聞九州。小水電的興起,既大大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用電,又促進了農副產品加工,推動了工業的崛起和生態旅遊業的新興。誰能不謳歌桃溪替桃源生光亮萬家燈光,誰能不贊美桃溪為永春騰飛輸百業能源?!
桃溪水滋育了人氣。隋開皇九年(589)永春設置桃林場。隋滅陳,陳後主叔寶的兒子敬台率親族和部屬南奔,至桃林場的肥湖陳岩(今蓬壺仙洞)和慕仁里溪西(今石鼓桃場),視兩處為風水寶地,擇水而居,落地生根,大大促進了永春的開發繁榮。敬台率眾墾荒地、種五穀、務稼穡,發展了農業生產;種植桑麻,肇啟了永春手工織造業。從此,桃林場人氣大旺。唐大中十一年(857),桃林場迎福里(今桃城鎮桃溪)人盛均破天荒考中進士,官至昭州刺史。858年,他回桃林場拜謁三叔,看到桃林場一派繁榮昌盛景象,感慨之餘,寫下《桃林場記》。他所描繪的桃林場是「視廛里若巨邑,覽風物如大邦。鱗鱗然廟宇之羅,靄靄然煙火之邦。一派趨碧,群峰走青。橫飛而野鶴沖陂,曠望而晴郊遠去。是以俗阜家泰,官清吏閑。清晨而舟車競來,度日而笙歌不散」。桃林場於後唐長興四年(933)升格為桃源縣。自此,永春人民在這方土地上更是一路發祥,繁衍生息,名士輩出,1990年版的《永春縣志》載入古今名人66位,《中外名人辭書》介紹永春籍各界名人竟達1000多位。
桃溪水滋育了文氣。桃溪潤心,秀水澤慧,從盛均中進士算起,永春歷史上曾有88人中了進士,其中謝孟、庄際昌先後高中狀元。當年陳敬台居永邑後,引入佛教,傳播文學藝術及音樂舞蹈,促使文化逐步走向繁榮。如今聞名於世、被譽為「神州一絕」的永春紙織畫以及名冠八閩的永春鼓隊舞,皆為當時所傳衍。自永春第一篇文學作品《桃林場記》問世,而後《詩騷古賦》、《國史大事記》、《燕南寓稿》、《霞棲藏稿》、《環谷華堂詩集》、《卧雲詩稿》、《雪廬詩稿》等數百部名著皆為永春名士所著。文風仁里,底蘊深厚,山水佳音,人傑地靈,吸引了唐代大詩人韓偓、宋代大理學家朱熹、近代高僧弘一法師等一大批名人蒞永寓居、講學、弘法。著名國際詩人、散文大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餘光中先生也於2003年回永春謁祖。桃溪啊,你的清雅馨風,吹拂著桃源大地濃郁的文氣。贊美你啊,秀水文脈著華章,如玉書風世代傳。
桃溪水滋育了義氣。忠、孝、仁、信、勇、廉皆道義。桃溪旁的古民宅,牆上的家訓至今字跡明晰:「寒不改葉綠,暖不爭花紅,富不行無義,貧不起貪心」。這簡直可以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比美。頂埔頭生本堂後堂牆上所書《盡忠報國論》及《感應篇勸孝文》堪稱德育美文,字字珠璣。古往今來,桃溪水滋育了永春淳樸的民風,滋育了永春人高尚的品質。至今東平尚遺宋端宗南奔至永春羅、吳救駕的美傳,桃陵公寫字換蚵令春、夏、秋、冬飽含對慈母的孝意,「族譜貴於田租千擔」講述了潘桐大難臨頭保族譜為後人留下寶貴史料的義舉,永春人民抗擊倭寇了留下許多英雄史話,林俊起義的旗幟至今還在永春人心中飄揚。近代以來,永春優秀兒女更著義舉,捐建公益事業蔚成新風,農民築路隊「潘家軍」領頭人潘賢操一家人捐資額竟達500多萬元,創縣內人士捐資之最。廣大僑親心系桑梓地,情似桃水長。建國以來捐資永春公益事業達4億多元人民幣。港胞梁良斗先生租住「唐樓」,搭擠電車,卻把艱難掙來的錢一筆一筆慷慨無私地「灑」向桑梓教育園圃,捐資累計達3000多萬元。他自喻為「咖啡侍者」,多麼令人敬佩的「咖啡侍者」啊!
桃溪水滋育了名氣。勤勞睿智的永春兒女艱苦創業,銳意進取,物質和精神文明雙卓著。永春蘆柑,華夏第一;永春名茶(佛手、水仙),國優金獎;永春白鶴拳,九州名揚(中國第一個組團走出國門訪問的拳種);永春老醋,四海飄香(中國首家批量生產出口的食醋);永春紙織畫,神州一絕;永春漆籃,全國旅遊工藝品一等獎。「無永不開市」,是東南亞一帶流傳最廣最負盛名的俗語。改革開放以來,永春先後榮獲全國「兩基」教育先進縣、全國食用菌生產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科普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縣。1996年以來,連續8度被評為「福建經濟發展十佳縣」。閩南山區縣,天下美名揚。
桃溪啊,與你面對,凝思安神,我總覺得你經得起咀嚼細品,你有一種特殊的清芬,這一清芬難以用簡單的詞語來形容,是融入了柑桔、佛手茶、水仙、稻香,融入了永春人文精神,而又被凈化了的那種韻味兒,從我鼻底直通心田,我鼓起肺翼,把濁氣一口口排出去,把清芬一口口地吸進來,令肺腑之間清爽甘美。桃溪水滋潤大地,滋潤萬物,滋潤心靈。當然,桃溪水並非美妙絕倫,她肯定有時會落入污染物,但她的水質並不會因此而被嚴重污染,這不僅應歸功於流水不腐,更要歸功於她的奔放,她的超逸,她的曠達,她的豪氣……
桃溪水具有豐富內涵的生命意義,讓我們親近桃溪水,親近母親河,這就是親近我們的家園;讓我們保護桃溪水,保護母親河,這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獻上我們的感謝吧,向美麗的母親河——桃溪,衷心感謝她慈母般的滋育之恩;獻上我們的祝福吧,向美麗的母親河——桃溪,衷心祝福她水更清,天更藍,景更美,永遠的活潑與年輕!

㈨ 餘光中的一首詩歌賞析

鄉愁
餘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詩歌評析】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餘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餘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餘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美點追蹤】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傳統的美。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鄉愁》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寫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餘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那年,餘光中隨家人來到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是外文,餘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傑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屢變,技巧多姿,融匯了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筆法。因此,他被譽為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作者簡介】
餘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 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詩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 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台灣整個 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 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 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 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 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 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 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 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 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㈩ 餘光中寫過哪些詩,,大全

台灣著名詩人、文學家餘光中於14日上午10時多病逝,享年九十歲。作為一首「寫過一千首詩,散文至少也有一兩百篇」的文學家,餘光中最為人熟知的還是那首《鄉愁》。
餘光中,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碩士。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台灣師范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餘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余種。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餘光中,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創辦「藍星詩社」,主編《籃星詩頁》。出版的詩集有《舟子的悲歌》(1952)、《蓮的聯想》(1964)、《在冷戰的年代》(1969)、《白玉苦瓜》(1974)、《紫荊賦》(1986)、《守夜人》(1992)等十幾部。

《舟子的悲歌》,野風,1952。

《藍色的羽毛》,藍星詩社,1954。

《鍾乳石》,中外畫報,1960。

《萬聖節》,藍星詩社,1960。

《蓮的聯想》,文星,1964。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國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樂》,藍星詩社,1969。

《在冷戰的年代》,藍星詩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範,1976。

《與永恆拔河》,洪範,1979。

《餘光中詩選(1949-1981)》,洪範,1981。

《隔水觀音》,洪範,1983。

《紫荊賦》,洪範,1986。

《夢與地理》,洪範,1990。

《安石榴》,洪範,1996。

《五行無阻》,九歌,1998。

《餘光中詩選第二卷(1982-1998)》,洪範,1998。

《高樓對海》,九歌,2000。

《藕神》,台灣九歌出版社,2008。
——餘光中《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