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杭州運河綜合整治

杭州運河綜合整治

發布時間: 2021-02-26 14:38:58

❶ 提問,杭州市運河綜合保護開發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薪資還是不錯的 關鍵是看你做什麼崗位了

❷ 京杭大運河現狀和保護措施

京杭大運河有著輝煌的歷史,為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但今天,大運河面臨的處境讓人擔憂:自然環境污染嚴重,文化遺存毀損流失驚人,社會經濟功能銳減等。為保護京杭大運河,支持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北京科技大學成立了「京杭大運河學生調研團」,赴運河沿岸6個省市、18個城市進行調研,並對社會公眾進行運河知識普及,攜手推進申遺工作。
今年11月,在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北京科技大學「京杭大運河」調查報告獲一等獎。本報現刊登調查報告中「運河歷史與文化」部分,以饗讀者。
調研方法
■ 請國家文物局和北京科技大學考古科學技術方面的專家對調研組成員進行培訓。
■ 調研團通過徒步、騎自行車等方式,對運河的水源、水質、水利設施及周邊環境等進行實地考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調研團通過與運河沿岸百姓交流,了解運河的變遷,已流失的民俗文化等。
■ 調研團主動聯系運河沿岸城市政府和相關機構,組織系列座談會。
在整個調研過程中,調研團共發放運河知識宣傳資料15700餘份、調查問卷2581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2487份,開展「保護運河,支持申遺」萬人簽名活動,活動輻射人數近百萬。調研團隊還采訪了70餘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並與天津市水利局、漳衛南運河管理局、滄州市文物局等26家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座談。
京杭大運河開鑿於春秋末期,成形於隋,發展於唐宋,元代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運河體系,經過歷代的修治、改道,最終形成了一條全長1794公里的「黃金水道」,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
京杭大運河作為古代溝通南北的黃金通道,一直是歷代王朝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命脈,在促進經濟繁榮、融合南北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等各個方面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京杭大運河流域廣闊,文化古跡星羅棋布。
京杭大運河的昔日輝煌何在?現在面貌如何?為什麼申遺之路如此艱辛?帶著上述問題,北京科技大學京杭大運河學生調研團組建了13支調研小分隊共144人,奔赴京杭大運河沿岸6個省市、18個城市,對大運河進行為期半年的全面調研,同時沿河發起「保護運河,支持申遺」萬人簽名活動。
京杭大運河南北情況差異大,存在問題各異,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自然環境破壞嚴重
主要表現為水源減少,水量不足;污染嚴重,水質較差;水利設施管理失范,水利工程已經嚴重老化,大部分年久失修,已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於運河南北河段情況的不同,同樣的設施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運河周圍環境不佳,大運河的管理被分割給沿途的各個省市管理,這給運河的整體保護和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再加上一些沿岸居民環保意識不高,運河整治難度較大。現代運輸業的發展使運河的航運價值大打折扣。
■ 社會經濟功能退化
1. 航運功能發揮不足
京杭大運河曾經擁有發達的航運,是南北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和長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水道。即使現在,每年也約有10萬多艘船舶長年在運河上航行,年運輸量3倍於京滬鐵路。但從目前大運河的水位、水利設施等整體情況來看,大運河已不可能全線通航,有近半數的河段已停止航運。大運河全年通航里程僅為800多公里,季節性通航里程也只有1000多公里。
2.難於滿足兩岸農業灌溉和生活用水需求
在調查中僅有30.25%的沿岸居民認為運河水依然可用於燒菜煮飯和洗澡洗衣服等日常清潔,大多數居民已經基本沒有使用運河河水的概念。
■ 文化遺產損失驚人
京杭大運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百姓,孕育了一座又一座的名城古鎮,留下了一處又一處的文物古跡。
各地居民對運河沿岸文物古跡及風俗習慣的了解程度有一定差異,還需加強對運河文化的宣傳教育。
文物古跡的損毀
在運河沿線,已經公布和注冊了654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109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9座城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以北京通州為例,36公里的運河沿岸有燃燈舍利塔、石壩碼頭等100多處與運河有關的建築,2000多件可移動文物。另外,運河部分地段的文物保護規劃也在制定中,一些河段還展開了環境整治、搶救修繕文物等工作。如浙江杭州的小河直接編制了歷史街區的保護規劃、杭州市建設了運河博物館等。在江蘇蘇州寒山寺,景點沿河而建,保護工作也很完善,導游也在遊客游覽過程中大力宣傳介紹當地的歷史文化。無疑,在旅遊等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呼籲大家保護文化遺產和繼承歷史文化精神,但這些都必須建立在有統一、完善、健全的保護措施的基礎之上。
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對運河沿線殘留不多的古宅、古街、古巷以及深埋地下或為草木掩映的閘壩、堤岸、碑刻等,不僅沒有發掘整理或採取相應保護措施,相反還大興土木製造偽古跡、兜售假古董,人為地破壞了運河的原貌。例如,天津古宅的拆除、泊頭段「正太茶莊」的居民區改建、蘇州西山的建築等,由於得不到有效保護,目前正以每年約為20%的速度消亡。
民間工藝的流失
民間工藝是民間藝人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審美視角,就地取材,以手工方式創作的工藝美術品,是民間文化的鄉土瑰寶。運河水養育了心靈手巧的運河人,他們創造了一批批頗具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
運河沿岸有農民畫、剪紙、泥玩、布玩、面人、風箏、彩燈、玩具、糖人、木雕、石刻、刺綉、木版年畫、草編、柳編、刺綉織錦等民間藝術形式。其中江蘇徐州流傳至今的30餘種民間藝術形式保留完好。東昌府區民間工藝作品眾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東昌年畫、梁水葫蘆,聊城(古時為東昌府)與濰坊楊家埠並稱山東兩大民間畫市。
但是民間工藝正日漸消亡。在家家有蘇綉、人人知蘇綉、戶戶懂蘇綉的江蘇百家名鎮——蘇州滸墅關第一鎮,原本盛行的特色草編工藝,在蘇綉的繁榮發展中卻消亡殆盡。手工業的發展無疑帶來了商業的活躍和城市的興起,但在市場競爭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較為困難,受到忽視。伴著城市的大規模改造,運河沿岸的歷史文脈也變得漫漶不清。老藝人在老去,技藝後繼無人。保護是在與時間賽跑,搶救工作迫在眉睫。
民間藝術的沒落
大運河吸納融匯了中國南北各地的民俗、飲食服飾、宗教信仰、官民儀禮等,形成了獨特的運河風情和民俗文化。其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市井文化,即人們通過舉辦各種節日活動,期盼香火興旺、風調雨順、萬事如意。如每年春節,龍燈、旱船、高蹺、獅子舞,走街串巷,絡繹不絕,熱鬧非凡。此外,百餘種曲藝也見證了運河人的文化生活。以天津為例,曲藝包括評書、相聲、梅花大鼓、樂亭大鼓、西河大鼓等近20餘種。
然而,隨著運河功能的衰退,運河價值的銳減,由運河哺育的民間藝術也難逃沒落的命運。運河沿岸某些村落處於自然發展狀態,許多地方連基本的娛樂活動場所都沒有。大多數地區,尤其是經濟落後地區,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文化沙漠」和「文化死角」。
其中最典型的是已收入在《中國民間歌曲集》的運河號子。北部運河沿岸常年居住的人們都還會哼唱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運河號子,但由於運河的缺水甚至斷流,已無法在河岸邊聽見船夫們拉船時高唱出的真實的運河號子。這種在漕運中形成的民間藝術,隨著漕運的衰退,如今已漸漸成為「千古絕唱」。值得欣慰的是,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重視運河號子這種運河文化的傳承,目前通州、揚州地區運河號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在進行著。
京杭大運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遺產,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但大運河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諸多問題,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我們認為,除了對大運河缺乏統一規劃管理和部分公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相對薄弱等原因外,主要還有以下兩點原因:第一,運河文化的相關研究工作停留於表面,在文化、歷史等方面,尤其是非物質文化方面的研究相對薄弱;第二,當今社會上部分人對財富的認識局限在眼前利益,忽略對古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致使文化遺產由於缺乏經濟效益而日漸消亡。
■ 保護對策及申遺建議
雖然京杭大運河所面臨的問題較多,但運河沿岸各級政府也正在加大對運河保護和治理的力度,紛紛出台相關保護政策和方案,不斷加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隨著申遺和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大運河受到了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們建議建立統一管理協調機制,成立多方參與的京杭大運河保護及申遺工作組。其參與主體應包括文物保護機構,運河沿岸地方政府,水利部、交通部及其對應的基層部門,運河相關工作人員、專家學者等,從而統一管理、協調沿岸各地對大運河的保護、管理、開發及申遺工作。
■ 旅遊資源開發負面效應過多
調查發現,京杭大運河的旅遊資源不僅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在有限的開發中還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
(1)旅遊資源開發不足
京杭大運河沿岸既有寺塔廟院、古街巷道等文物古跡,又有戲劇曲藝、燈彩陶塑等民間藝術和民間手工藝,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在調查中有群眾說:「我們這里有唐代的石板、宋代的瓦、明代的門檻、清代的窗,內部還有現代化設施。」但是京杭大運河的旅遊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經濟產值低。
(2)不合理開發破壞旅遊資源
沿岸城市在對運河的旅遊開發中缺乏合理的規劃、保護,許多河段的旅遊開發盲目地推陳出新,沒有合理劃分緩沖區和保護區。開發商們為了建造熱門旅遊景點,大興土木建造運河文化廣場、運河公園等。過量建設樓群,隨便改造河道,使大運河的原貌及沿岸的文化遺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運河古文化與現代都市氣息沒有合理結合,也不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
部分被訪者對運河申遺的了解情況和支持程度
北京到天津段:
知道杭大運河現在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有39.42%;問及京杭大運河有必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時,認為沒有必要的為24.24%,有必要的為42.42%,說不清的為33.33%。
支持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為92.65%,不支持的為2.21%,說不準的為5.15%。受訪群眾了解了保護大運河的重要性後,很大部分的民眾都表示支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徐州到宿遷段:
有將近60%的人不知道京杭大運河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當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京杭大運河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必要,並且給與支持。
吳江到杭州段:
知道京杭大運河現在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有54.93%;問及京杭大運河有必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時,認為沒有必要的為1.41%,有必要的為94.37%,說不清的為4.23%;支持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為98.59%,不支持為1.41%,說不準的為零。
部分被訪者對運河歷史的了解情況和運河文化的認識
北京到天津段:
對京杭大運河的歷史一點不了解的為12.78 %,有一點了解的為57.89 %,基本了解的為25.56%。對當地與運河有關的文物古跡不知道的為41.67%,知道一些的為58.33%。對地方曲藝、舞蹈、戲劇、文學、民間藝術、民間傳說、民俗的了解方面,不知道的為53.85%,知道一些的為46.15%。
天津到滄州段:
50.2 %的被訪者選擇對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有一點了解」,18.7 %的被訪者選擇了「基本了解」,很了解和一點不了解的各佔15.6%。在被訪者中,有很大一部分能說出有關運河的傳說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運河具體的歷史,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不知道自己家門口那條水溝就是京杭大運河。
徐州到宿遷段:
大多數人都對京杭大運河歷史多少有些了解,但是對於和運河有關的文物古跡,大家知之甚少,一般知道的有秦淮河與瓜州古渡。而對藝術和民俗,有30%左右的人有所了解,知道有安徽柳琴戲,安徽黃梅戲,越劇,豫劇,花鼓戲。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電(記者 馬海燕)今天下午,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大運河保護與『申遺』」集體采訪中,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透露,中國將採取八大措施保障對大運河的保護與恢復。

這八大措施是:第一,對大運河文化遺產進行全面調查,摸清家底。第二,根據文物普查情況,及時把相關文化遺產公布為保護單位和歷史村鎮。第三,建立健全大運河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包括制定大運河保護條例。第四,開展大運河整體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第五,結合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做好搶救性考古發掘和保護工作。第六,建立健全適應大運河跨地域、跨流域、跨部門的保護管理體制,明確相關的保護責任。第七,深入開展大運河保護的社會宣傳教育。第八,增加對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的投入。

作為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運河,大運河流經今天中國行政區劃的六省兩市,貫通了東西方向的五大水系,是中國重要的南北水上通道,同時也是防洪灌溉工程。濟寧以南的段落至今仍在通航,但濟寧以北的段落已經斷流。

據介紹,運河文化遺產的內容,既包括河道、碼頭、船閘、堤壩、橋梁等水工設施,也包括運河沿岸的崖谷、官倉、會館、驛站、廟宇等相關設施,還包括依託運河發展起來的歷史性城鎮、街區、村鎮,同時還包括與大運河相關的非物質遺產。

單霽翔說,中國已經列入「申遺」名單的大運河共涉及文物保護單位六百五十四處,其中一百零九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座城市被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❸ 京杭大運河存在哪些問題 政府的措施是什麼 對社會的作用有什麼

京杭大運河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縣北關,全長1794公里。我前兩年在機緣巧合之下,正好親眼見到了它的起點和終點,情況比想像中的好。但聽說它的中間某些段,因為缺水和污染等原因,已經破落不堪了。以下是這條運河的介紹。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又名京杭大運河、南北大運河。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大運河自開鑿至今,經歷了2400餘年的歷史。運河路線隨著歷代京都的改變和黃河的改道,曾幾經變遷。隋朝以後,大運河是中國東部溝通內河、聯系海港的南北水運交通干線,而且還兼有灌溉、防洪、排澇之利,對歷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發展曾起了重要作用。

從周至隋 大運河始鑿於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蘇州經無錫至常州北入長江到揚州的「古故水道」,並開鑿邗溝(自揚州到江水,東北通過射陽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後來秦、漢、魏、晉和南北朝繼續施工延伸河道。公元587年,隋為興兵伐陳,從今淮安到揚州,開山陽瀆,後又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煬帝即位後,都城由長安遷至洛陽,經濟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開通濟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黃河;工程東段自榮陽縣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通濟渠又名汴渠,是漕運的幹道。公元608年又開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入今衛河至天津,繼溯永定河通今北京。610年繼開江南運河,由今鎮江引江水經無錫、蘇州、嘉興至杭州通錢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連接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長2700餘公里的大運河。

唐宋兩代 唐、宋兩代對大運河繼續進行疏浚整修。唐時浚河培堤築岸,以利漕運纖挽。將自晉以來在運河上興建的通航堰埭,相繼改建為既能調節運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過的單插板門船閘。宋時將運河土岸改建為石駁岸纖道,並改單插板門船閘為有上下閘門的復式插板門船閘(現代船閘的雛形),使船舶能安全過閘。運河的通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為解決汴河(通濟渠)引黃河水所引起的淤積問題,進行了清汴工程,開渠50里,直接引伊洛水入汴河,不再與黃河相連。這一工程兼有引水、蓄水、排泄、治理等多方面的作用。在運輸組織方面,唐、宋都專設有轉運使和發運使,統管全國運河和漕運。隨著運河通航條件的改善和運輸管理的加強,運河每年的漕運量由唐初的20萬石,逐漸增大到400萬石,最高達700萬石(約合今11.62億公斤)。由於航運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運河沿岸逐漸形成名稱蘇州和杭州,造船工業基地鎮江和無錫,對外貿易港口揚州等重要城市。

元代 1194年,黃河在今河南武陽決口,灌封丘南下,奪泗水,從今淮陰奪淮入海。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初期漕運路線,是由江淮溯黃河向西北至封丘(開封北)縣中礫鎮,轉陸運180里至新鄉入衛河,水運經天津至今通縣,再陸運至大都。這條運輸路線不僅繞道過遠,且要水陸轉運。1282年動工挖濟州河,自今濟寧引洸、汶、泗水為源,向北開河150里接濟水(相當於後來的大清河位置,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入海)。濟州河開通後,漕船可由江淮溯黃河、泗水和濟州河直達安山下濟水。從濟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線有二,一是由濟水入海,經渤海灣至天津;一是由東阿旱站(東平北)向北陸運200里至臨清入今衛河。沿前一路線,漕船常遭海濤風浪之險,沿後一路線每遇夏秋霖潦,糧車跋涉艱難。於是在1289年,自濟州河向北經壽張、聊城至臨清開會通河,長250里,接通衛河。因為會通河位於海河和淮河之間的分水脊上,所以在會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門船閘26座,並在濟寧設水櫃,南北分流,以調節航運用水,控制運河水位。會通河建成後,漕船可由濟州河、會通河、衛河,在溯白河至通縣。1291年——1293年,元朝從僅通縣到大都開通惠河,建閘20座。從此,漕船可由通縣入通惠河,直達今北京城內的積水潭。至此,今天的大運河的路線走向才告初步形成。大運河建成後,元朝專設都漕司正、副二使,總管運河和漕運事宜。但因會通河航道窄淺,水源不足,年漕運量不到10萬石。

明清兩代 明、清兩均建都北京,對元朝大運河進行了擴建。明代整通惠河閘壩,恢復通航;1411年擴建改造會通河,引汶水人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勢主的有利地形,修建南旺水櫃,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決了會通河水源問題,並增建船閘至51座。為使運河免受黃河泛濫的影響和避開360里的黃河航程,明朝先後在1528~1567年和1595~1605年,自今山東濟寧南陽鎮以南的南四湖東相繼開河440里,使原經沛,除州入黃河的原泗水運河路線(今南四湖西線),改道為經夏鎮、韓庄、台兒庄到 縣入黃河的今南四湖東線,即韓庄運河線。此外,為保障運河通航安全,還修建了洪澤湖大堤和高郵湖一帶的運河西堤,並在運河東堤建平水閘,以調節運河水位。清朝於1681~1688年,在黃河東測,約由今駱馬湖以北至淮陰開中河、皂河近200里,北接韓庄運河,南接今里運河,從而使運河路線完全與黃河河道分開。明清兩代規定運河漕的載重量為400石。明朝漕船載重吃水不得超過3尺,年漕運量約400萬石。清代規定漕船載重吃水不得超過3尺5寸,年漕運量約400萬石。

1855年,黃河在河南省銅瓦廂決口北徙,在山東省奪大清河入海,大運河全線南北斷航,清朝後期和是華民國時期,曾幾度倡議治理運河,但均未付諸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3年和1957年興建江陰船閘和楊柳青、宿遷千噸級船閘,開始了對古老的大運河的部分恢復和擴建工作。1959年以後,結合南水北調工程,重點擴建了除州至長江段400餘公里的運河河段,使運河單向年通過能力達到近8000萬噸,並擴大了沿岸灌溉面積和排澇面積,確保里下河地區1500萬畝農田和800萬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

目前大運河濟寧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發揮航運效益。濟寧以南至杭州河段,已建成16座通航梯級,其中大型船閘12座。運河及其沿岸河流、湖泊已節節設閘控制,洪水期調泄,枯水期補給,江水北調工程已初具規模。徐州以南河段,船閘年通過船舶噸位已達1370餘萬噸,年貨運量達5500萬噸。為適應貨運任務的迅速增長,分流煤炭南運,濟寧至杭州段的運河擴建續建工程業已開始,將進一步浚深擴寬航道,加建復線船閘,溝通運河至錢塘江的航道,擴大港口吞吐能力,使運河單向通過能力達到3500~4000萬噸,承擔起年運量1億噸的總貨運任務。

歷史上,不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資的運輸交換,也有助於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由於年久失修,大運河的運輸能力沒有得到完全發揮。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運河沿線是我國最富庶的農業區之一,工業生產也很發達。在兗州、濟寧、棗庄、滕縣、豐縣、沛縣、徐州及兩淮等有大中型煤礦,並連接上海、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杭州等工業城市。為了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沿線的魯、蘇、浙三省紛紛下大力氣對大運河各段進行了整治、擴建和渠化,使千年古運河重新煥發了青春,成為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

運河沿線的主要港口有濟寧、徐州、邳縣、淮陰、淮安、寶應、高郵、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吳江和杭州等。濟寧段(山東濟寧——江蘇徐州藺家壩),全長約130多千米,其整治擴建工程,被列為國家「九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內河工程,計劃在2000年底全面竣工。本次工程總投資14.96億元。工程完工後,濟寧段主航道將由現在的六級航道標准提高到三級標准,底寬由目前的16米拓寬到50米,水深達到3米。屆時,千噸級船舶可由長江直達濟寧,年通過能力將達到2500萬噸,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萬噸,抵得上新建一條「京滬鐵路」。據推測,到2000年,濟寧原煤產量將達到5500萬噸,每年外銷2500萬噸,都將通過京杭大運河,運往華東、華南,運往全國各地。江蘇境內的京杭大運河,全長628千米。交通部和江蘇省政府投入巨資,對蘇北、蘇南運河進行了整治擴建。投資10億元,擴建了京杭運河上的諫壁、解台兩座二線船閘和淮陰、淮安、宿遷三座三線船閘,消除了京杭運河江蘇段的「瓶頸」制約,實現了京杭運河蘇南、蘇北全線暢通,為江蘇及華東地區提供了一條南北水上快速交通大動脈。蘇北運河(徐州藺家壩——淮陰——揚州六圩口),全長404千米,縱跨徐州、宿遷、淮陰、揚州等11個縣市,溝通了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高郵湖等水系,是京杭運河上運輸最繁忙的河段。本次整治,共耗資6億元,基本建成二級航道,成為京杭運河上等級最高的航道,常年可行駛2000噸級的船舶。目前有蘇、魯、滬、浙、湘、豫等十多個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貨運量可達3億多噸。徐州段最大通過量已達5500萬噸船舶噸位,其中貨物通過量達3500萬噸。蘇南運河(鎮江諫壁——常州——南潯),全長224千米,貫穿江蘇經濟最發達的常州、鎮江、無錫、蘇州等縣市,溝通了長江、太湖水系,與上海、浙江等周邊地區的省際河流相連。

目前有蘇、魯、皖、滬、湘、鄂、川等13個省市的船舶在該段運河上航行。本次蘇南運河的整治工程,是國家在「八五」期間安排的一項交通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江蘇省的六大交通重點工程之一。本次整治工程,總投資27億多元,航道全部達到四級標准,可通航500噸級船隊,是我國目前內河航道建設的樣板,成為我國目前內河建設規模最大,標准最高,效益最好的水上主通道。目前,年貨運量已超過1億噸,超過江蘇境內長江航道的運量,相當於滬寧鐵路單線貨運量的3倍。航行船舶的密度超過了德國的萊茵河,是京杭運河上運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剛建成的諫壁船閘日均船舶通過量已達10萬噸以上。浙江段(南潯——杭州),全長120多千米,溝通了太湖水系和錢塘江水系,分為東、中、西三條路線,一般以東線代表運河的位置,河道狹窄、彎曲,終年可通機動船舶。近幾年來,經過交通部門的整治,改善了航運條件,目前可通行300噸級的船舶。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交通部和浙江省正計劃將京杭大運河拓伸至浙江省東部的寧波港,此舉將為我國內河集裝箱運輸發展乃至內河航運的繁榮帶來契機。規劃中的杭甬運河長240餘千米。位於杭州灣南岸,縱貫錢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線按四至五級航道標准設計,年通過能力將達4000萬噸。本次對京杭運河的全面整治,將大大提高航運能力,使其成為國家北煤南運的黃金水道,南水北調的大動脈,還極大改善和推動了沿河的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對確保農業的穩產高產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保證作用,綜合利用效益明顯。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82304.html

❹ 杭州市運河綜合保護開發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來系經中共杭州市委、自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簽發的市委發〔2003〕53號文件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拱墅區人民政府、江干區人民政府、下城區人民政府、杭州市交通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於2003年12月19日。
法定代表人:高小輝
成立時間:2003-12-19
注冊資本:50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0000148477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杭州市江干區天城路85號

❺ 京杭大運河的治理與現在狀態

現狀及特徵:
京杭運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條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復雜,流向總體概括為四個節點、五種流向:
節點1 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運河向南流;節點1與節點2 東平湖 之間的南運河、魯北運河向北流;節點2與節點3長江(清江)之間的魯南運河、中運河、里運河向南流;節點3與節點4長江以南的丹陽之間河段向北流;丹陽以南河段(江南運河)向南流。
①通惠運河。歷史性通航河道。由於清末實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紀以來鐵路、公路交通發展,貨物轉為陸運,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僅有少量船隻作間歇性通航。目前該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②北運河。長約180公里,集水面積5.11萬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節性通航外,其餘河道均不能通航。
③南運河。又名御河,長414公里。四女寺至臨清段稱衛運河,長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狹彎曲,底寬15~30米,水深約 1米,建有楊柳青、獨流、北陳屯、安陵4座船閘,可通航100噸級船舶。由於上游水庫攔蓄,兩岸農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現已處於斷航狀態。衛運河底寬30米,水深約1米,建有四女寺、祝宮屯船閘,可通航100噸級船舶。由於上游岳城水庫畜水,截走水源,尤當衛運河擴大治理後,航道情況驟然惡化。
④魯北運河。也稱位山、臨清運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選新線,長104公里,但未開挖。1960~1968年,根據引黃輸水要求,開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兩頭河段尚未開挖。
⑤魯南運河。國那裡至梁山段稱東平湖湖西航道,長20公里,1968年雖經疏浚整治,但河道嚴重淤積,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長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個月,為季節性航道。南旺至濟寧段長27.1公里,底寬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僅通航6個月,為季節性航道。濟寧至二級壩段長78.1公里,航道順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寬50米,可通航100噸級船舶。
⑥中運河。二級壩至大王廟段原來是走韓庄、台兒庄一線。1958年在江蘇省境內新辟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經徐州市北郊通過,至大王廟與中運河匯合。大王廟至淮陰段仍循原來河道南下,長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經近年分段拓寬,航道一般底寬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噸級以上拖帶船隊。是為徐州煤炭南運主要線路。
⑦里運河。全長169公里,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近年屢經整治,航道底寬一般達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1000噸級拖帶船隊。年運貨量1500萬噸左右。
⑧江南運河。自長江南岸諫壁口經丹陽、常州、無錫、蘇州、平望至杭州。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條航線,即東、中、西線,如以東線計算,全長323.8公里,大部分底寬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噸級船舶,年貨運量達1600餘萬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運河進行了大規模整修,使其重新發揮航運、灌溉、防洪和排澇的多種作用。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運河和錢塘江溝通工程已將江、河、海銜接起來,構成了以杭州為中心的、以京杭運河與長江、黃河、淮河、海河、錢塘江五大水系相連通的水運網。

❻ 中心城市運河沿線綜合整治何時開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❼ 運河文化廣場的杭州廣場

杭州「運河文化廣場」屬於大運河(杭州段)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廣場佔地面積5.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集文化、商貿、觀賞旅遊和休閑娛樂等多項功能於一體。廣場還設有大型燈光音樂噴泉、購物超市、3萬多平方米的綠化,及西側的解慍、指津、曲盡人情等三座仿古樓台與有近四百年歷史的拱宸橋。當夜幕降臨之際,在江南傳統音樂聲中,大型噴泉的水柱不斷變化各種造型,燈光交替變幻,與周邊建築物的泛光照明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音畫圖案,柔美的燈光與靜靜的運河相輝映,與綠地、遊人交織在一起。
而「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則毗鄰拱宸橋。博物館建築面積一萬余平方米,展覽面積五千餘平方米,分序廳和「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四個展廳等。目前收集、展出的上千件文物和史料,充分展示了大運河在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館二帶二場三園六埠十五橋」為重點的運河系列景觀,已於2007年十月一日正式開放。
廣場設有水上巴士「拱宸橋」站,可以乘坐水上巴士一路南下,欣賞杭州美景。
試想,有朝一日,如果能從北京坐旅遊船去杭州,有機會在沿河城鄉游覽一番,該是多麼愉悅的事情啊! 杭州市拱墅區在2月8日至10日舉辦「運河之春――金牛送福」元宵燈會,彰顯拱墅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巨大發展和變化,展現運河綜合整治與保護開發的成果,展示拱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營造秀美拱墅百姓富足安康的生活場景。
拱墅區2009年元宵燈會將以運河文化廣場為主會場,並在運河拱墅段沿線的御碼頭、纖夫公園、富義倉遺址公園、北新關親水平台、橋西歷史街區等地點布下形態各異、數以萬計的大型座燈、掛燈、工藝燈、特色彩燈等,運河兩岸點線結合、遍地開花,營造「千門掛紅燈,萬樹綻銀花」的美景,為群眾營造一個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新聞鏈接
「三五良宵,花燈吐艷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自1998年以來,拱墅區已連續舉辦了11屆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民俗傳統活動――「運河之春」元宵燈會。運河元宵燈會已成為拱墅品牌文化活動之一,並在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月成為浙江省民俗傳統節日保護基地。在杭州市歷年元宵燈會評選中,曾多次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創意、最佳燈街、最佳組織等多項大獎。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