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寶雞金陵河治理

寶雞金陵河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2-26 01:12:49

1. 渭河的開發治理

渭河流域的水利事業歷史悠久,在陝西境內,除了前已論述的龍首渠、鄭白渠外,較大的古代水利工程還有成國渠、漕渠等。
成國渠,修建於公元233年,從眉縣杜家村附近引渭水向東流,過漆水河至今興平縣境入蒙蘢渠,它是渭惠渠的前身。灌溉今眉縣、扶風、武功、興平、咸陽一帶70萬畝田地。該渠修於漢武帝時期,後來失修淤廢。三國時魏衛臻又重新整修,向西延長近150公里,同時自興平開渠東行,至涇渭交匯處以西注入渭水,使成國渠向東又延伸了50多公里。西魏大統十三年(547年),在成國渠築堰,建六斗門。唐代又進一步發展,咸通十三年(872年),又匯集了葦谷、莫谷、香谷、武安四水,增加了水源,灌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縣2萬余頃土地,其效益可與涇白渠相當,稱為渭白渠。唐以後成國渠始終延續,其利不斷。
漕渠,公元前129年開挖,是關中古代的人工運河。漢武帝時,為把黃河下游出產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長安,供京城的需要而修築。渠道從長安城西南昆明池起,東北流經今臨潼、渭南、華縣、華陰至潼關,直通黃河,長150餘公里,沿途接納滻、灞、沋、赤水等河流,水量充足,航運便利,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線,而且可灌溉漕渠兩岸1萬多頃農田。
到解放時,除洛惠渠、涇惠渠外,關中地區的主要灌溉工程有:
渭惠渠,1935~1937年修,自眉縣引渭河水向東灌溉武功、興平、咸陽等狹長地帶的60萬畝土地;
梅惠渠,1936~1939年修,自眉縣斜峪關引石頭河水,灌溉歧山、眉縣斜峪關引石頭河水,灌溉歧山、眉縣9萬畝田地;
黑惠渠,1938~1942年修,自周至縣黑峪口引黑河水灌溉周至縣8萬畝農田;
灃惠渠,1941~1947年修,引灃河水,灌溉灃、渭三角地帶4萬畝農田;
澇惠渠,1943~1947年修,灌溉戶縣境入灃河兩岸2萬畝農田。
據統計,到20世紀末,關中地區設施面積萬畝以上的灌區有108個,有效灌溉面積在萬畝以上的有88個,其中1萬~10萬畝的灌區有78個;10萬~30萬畝的中型灌區有羊毛灣水庫灌區、灃惠渠灌區、梅惠渠灌區、石川河灌區及黑惠渠等五個灌區。面積在50萬畝以上的大型灌區有:涇惠灌區、寶雞峽灌區、洛惠渠灌區、交口抽渭灌區及馮家山水庫灌區等五大灌區,它們均分布在渭河北岸,自西而東連成一片。涇惠渠、洛惠渠前已論述,其餘三大灌區介紹如下:
寶雞峽灌區,分塬上灌區和塬下灌區兩部分。塬下灌於區即原渭惠渠灌區,於1935年開工修建,1938年正式投入灌溉,1949年僅灌農田27萬畝。建國後整修擴展,灌溉面積為57萬畝。1958年修建了渭高抽工程,灌溉面積發展到53萬畝。塬上灌區於1956年修建,1962年停工,1968年1月復工,1971年竣工通水。塬上與塬下兩灌區於1975年4月合並,統稱寶雞峽引渭灌區。
塬上引水樞紐工程,在寶雞市西11公里處,即從林家村渭河峽谷口築坎設閘,攔河引水。總乾渠設計引水流量為50立米/秒,校核流量60立方米/秒。總乾渠長170.2公里,沿渭河北岸黃土塬坡蜿蜒東行至眉縣上塬,此段長98公里,稱為塬邊渠道。渠道從常興上塬後,跨越水、信儀溝、漆水河、大北溝、南溝至乾縣壇子坊,分東西兩乾渠,東乾渠長26.3公里,西乾渠長18.5公里,均延伸到泔河畔上,可控制191萬畝面積。
塬下引水樞紐工程,從眉縣魏家堡築坎設閘,攔河引水,總乾渠設計引水流量45立方米/秒,可加大55立方米/秒。總乾渠全長17公里,到扶風的孝母村,分南北兩乾渠,南乾渠長67公里,至咸陽市西郊入渭河,北乾渠長105.4公里,至涇陽狼溝入涇河,可挖制109萬畝面積。
寶雞峽引渭工程,是關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工程,灌溉咸陽市、寶雞市和金台、寶雞、岐山、眉縣、扶風、楊陵、武功、興平、秦都、乾縣、禮泉、涇陽、高陵等十三個縣區的300萬畝土地。其中自流灌溉214萬畝,抽水灌溉86萬畝(包括群眾抽灌26萬畝,水庫周圍抽灌10萬畝)。全灌區有總乾渠二條,乾渠4條,支渠和支分渠68條,斗渠1643條,有渠庫結合工程——水庫5座,總庫容1.9億立方米;有陂塘756座,總蓄水能力3032萬立方米;機電井11000多眼,已初步形成引、蓄、提相結合的水利灌溉網,從根本上改變了千古旱原的自然面貌和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使渭北旱原成為陝西糧棉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
交口抽渭灌區,是1960~1970年分兩期建成的一個大型電力抽水灌區。1984年1月,把原來的東方紅灌區改為此名稱。渠首在臨潼縣油槐鄉西樓子附近,由渭河北岸抽水。全灌區共有28處抽水站,分八級抽水,平均凈揚程35.2米,最高累計凈揚程86米。乾渠5條,支渠31條。灌溉渭南、臨潼、蒲城、富平、大荔等5縣的126.08萬畝田地。排水干溝4條,支溝38條,控制面積79.8萬畝。
馮家山水庫灌區,於1970年7月開工,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79年底全部竣工。它是一座以蓄水灌溉為主,兼作防洪、發電、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樞紐工程在千河下游寶雞縣橋鎮馮家村下,築坎攔河蓄水,坎高73米,總庫容3.89億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2.86億立方米。修渠引水灌溉,設計引水能力36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為47立方米/秒。總乾渠長39.1公里。北乾渠長50.8公里,南乾渠全長27.8公里,均由混凝土襯砌。東灌區共有支渠29條,斗渠28條,西灌渠長2.25公里。渠庫結合工程6座,總庫容2133.5萬立方米。灌溉寶雞、鳳翔、岐山、扶風、眉縣、永壽、乾縣等7縣136萬畝土地。灌區以千河為界,分東、西兩灌區,東灌區有121萬畝土地,西灌區僅有15萬畝土地。自流灌溉面積65.33萬畝,約占灌渠面積的一半。 (一)歷代堤防
渭河堤防工程始於唐代咸陽柳堤。據《重修咸陽縣志·古跡》載:唐時咸陽築堤防渭水潰決,植柳逾萬,故名柳堤。清代華縣、寶雞等地築堤防水。《續修陝西通志稿》載: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渭水溢岸,危及田舍,華州牧席紹葆勸民於沿河低窪處築堤捍水,居然無恙。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淫雨多,渭河漲,水從無堤段漫出,州牧聞訊後親赴華縣侯坊、吳家橋和大荔胡村等處,與各村耆老共謀接築渭堤,數千人費工一月,增新補舊,接築赤水以東、方山以西渭河大堤50餘里,民樂安堵,齊頌席功。
清宣統年間,寶雞縣曾請准撥款在陽平鎮修築河堤。民國24年(1935)陝西省水利局會同寶雞縣在陽平鎮南修建丁壩5座,全長1145米,壩體以直徑約0.2米、長約6米的木樁排成兩行,插於河內,排距2米,樁跨0.7米,排樁之間縱橫平鋪梢料,上壓石子。5壩成後,河泓流勢已見南遷,北岸各壩間河床逐漸淤高,使陽平鎮得到保護。民國25年(1936)渭惠渠攔河大壩建成後,先後在大壩上下游兩岸建丁壩34座,並建起了護岸防護林帶,用以穩定河勢,防止塌岸,保證引水。
(二)當代堤防
963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成立由水利、農業、林業、畜牧、交通等部門和沿河各專區、市、縣(區)領導組成的渭河治理領導小組,1972年在領導小組下專設治渭辦公室。1973年,周至、武功、興平、咸陽、西安、高陵等縣市成立渭河管理站。至1995年,渭河共有管理機構15個,管理人員169名。
1954年渭河洪水(簡稱「54型」洪水)以後,開始對渭河進行全面規劃治理,並採取統一目標,分段設防,縣(市)包干,逐步實施,集中會戰與經常維修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治理。至1995年,中游段的堤防基本建成,下游包括南山支流的治理逐步得到加強,並初步建成了防洪搶險通訊預警系統。
1.中游段治理
1954年陝西省水利局提出整治河道、利用灘地為目的的防洪工程規劃,由國家投資,組織沿河社隊開展重點治理。到1963年,共建成砌石護岸、壩垛、丁壩等重點工程44處,總長50公里。由於工程標准和質量較低,建成不久大都被洪水沖毀。
1965年,省治渭領導小組制定《渭河中遊河道治理規劃報告》,提出以防禦5年~10年一遇洪水為主,遠期穩定中水河床,以防禦「54型」洪水為目標,布設生產堤和防護堤兩道防線。生產堤以防禦3年~5年一遇洪水為標准,堤內河床寬500米~1500米,堤外布設固灘生物帶,以保護、改良灘地;防護堤以防禦「54型」洪水為標准,堤內河寬1000米~1500米。1965年~1972年新建堤防45處,總長190公里,初步穩定了中遊河道,改變了「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局面。
1972年,省水電局制定《渭河中下游主河道治理規劃》,以穩定河槽,縮窄河寬,實現河道渠槽化為目標,歸並生產堤和防護堤,重新劃定洪水防護線。防禦標准仍按「54型」洪水分成4段,過水流量林家村—千河口—漆水河口—黑河口—咸陽鐵路橋分別為5030立方米每秒、5780立方米每秒、6200立方米每秒、7220立方米每秒;林家村一渭惠渠大壩一黑河口一咸陽鐵路橋劃分3段,各段堤距分別為600米、700米、1000米。其中眉縣種馬場以上、八一抽水站、黑河口等處因有夾心灘或支流匯入放寬至1700米左右。主要工程有砌石護岸、短壩、輕型工程等38處,長120.6公里。截至1986年,新建堤防及護岸工程180公里,連同加固利用原有堤防,渭河中游堤防累計達到256公里,約占需要治理河段的78%。其中護岸壩垛3013座,護岸林帶220公里。計完成工程投資2760萬元,土方2100多萬立方米,石方220萬立方米。從1987年起,每年投入數百萬元資金,以建立河堤化為目標,對渭河中下游段連年進行集中治理會戰。經過6年艱苦奮戰,累計投資6856萬元,共移動土方1866萬立方米,石方123.4萬立方米,加高培厚原堤段152.4公里,加固壩垛1088座,新建河堤88.4公里,壩垛3300座,新修淤背埂120.8公里,大部土堤內坡作了砌石處理,新修防汛路8條,改善防汛路50條,在三門峽庫區修建避水樓6466座。至1995年,渭河中游段西起寶雞市,東至咸陽市,南岸河堤基本貫通聯成一體,北岸河堤伸至興平田阜,中游段堤防總長約300公里,防洪標准已由過去的5年左右提高到15年~20年。
2.下游段治理
渭河下游指咸陽鐵橋至潼關卡口共208公里。渭南以下過去一直是地下河,華縣站平槽過水能力約在5000立方米每秒~5500立方米每秒,自流排水暢通。新中國成立初除在槐衙渡口、華縣水文站和樹園修建共計3公里護岸工程外,其它河段均未設防。
1958年,陝西省入民委員會為減少陝西三門峽庫區移民搬遷,降低淹沒損失,決定按渭河兩岸地面335米至338米高程和三門峽水庫壩前340米水位修築防護堤。防護堤由黃委會西北黃河工程局設計,陝西省水利廳、省三門峽庫區管理局和沿渭各縣分期組織實施。到1978年,在渭河北岸建成大荔拜家至渭南姜郭60公里、臨潼三王至高陵吳村楊10公里堤防,在南岸建成方山至渭南田家90公里(其中包括支流50公里)和渭南孟家至白楊寨20公里堤防,總長180公里,堤頂寬6米,臨、背邊坡分別為1∶2.5和1∶2,初步形成庫區渭河堤防,可防禦渭河7000立方米每秒~8000立方米每秒洪水。
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蓄水以後,渭河下游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至1964年黃河淤積,潼關卡口抬高4.6米,形成攔門沙,渭河入黃口上移5公里,渭河變成地上懸河,導致12條南山支流入渭不暢,洪澇災害頻生。1964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主持召開陝、晉、豫、魯4省治黃會議,提出「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治理原則。1965年、1969年,國家對三門峽水庫樞紐進行了兩次改建,並改變運用方式,但三門峽庫區泥沙淤積仍在發展,至1991年已達51.41億噸,其中渭河下游15億噸。
1967年8月、9月,黃河龍門至潼關間豐水豐沙,形成對渭河涌水倒灌,渭河尾閭倉西至西楊8.8公里河道全部淤積,水流分股,農田受淹面積達70多萬畝,威脅10多萬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年12月,由黃委會和陝西省水電廳組織西北水科所、三管局、地質部地質5大隊、渭南地區水電局和陝西農建師等單位進行勘測規劃後,提出了開挖深1.5米、寬20米~30米、比降0.12‰的引河,堵復西楊村土堤的疏流方案。經國務院批准,工程於1968年4月開工,由渭南、臨潼、華陰、華縣、大荔、潼關6縣和省農建師組織6400人施工,至7月底完成引水歸流河道工程,總計投資30萬元,開挖土方16萬立方米。
渭河仁義灣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形成,河灣平面呈環形,曲線總長12公里,直線距離僅2.5公里,彎曲系數4.8,嚴重淤積阻水。1969年由省三管局設計裁彎工程,引河長3.05公里,底寬30米,平均深5.5米。1973年由省農建師施工,1974年8月挖成小斷面引河,經4次洪水擴沖,於1975年形成寬380米的新河道。工程總用工12萬個,機械台班5000個,開挖土方48萬立方米。裁彎後河道縮短9公里,泄洪暢通,擴大耕地6000畝。
1969年三門峽水庫樞紐完成一期改建以後,臨潼、渭南等地群眾按「54型」洪水標准於耿鎮橋上下正常水位335米以上修建生產堤130公里,其中橋以上長20公里,以下110公里,可保護耕地19.9萬畝。同年,陝西農建師和駐軍在三門峽庫區335米高程以下沿渭河北岸仁義村至果園、南岸方山村至潼關龔庄渡口分別修建20多公里生產堤,保護耕地30萬畝。1972年,在耿鎮橋至咸陽鐵路橋間又按防禦7220立方米每秒洪水修建生產堤30公里,生產堤增至160公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陝西省三門峽庫區移民安置問題的會議紀要》,近10萬名移民返庫安家落戶,庫區防洪形勢更為嚴峻,成為陝西心腹之患。1986年國家撥專款1.2億元安置返庫移民,至1994年規劃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建有防洪設施村台67個,加固朝邑圍堤35公里,避水台63座,防汛撤退道路60.73公里。
1964年至80年代末,渭河下游干、支流上共建堤防178公里。199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渭洛河下游治理規劃》,1991年由水利部、黃委會審查通過並報國家計委待批。1992年至1993年加高培厚渭河圍堤工程55公里,之後,又對柳葉河、羅敷河、長澗河等南山支流堤防進行加高培厚和拓寬疏浚。
二、支流
陝境渭河幹流南北兩岸15條主要支流已建堤防工程443.24公里,其中50公里以上的有灃河103公里,灞河66公里,澇河63公里;10公里~50公里的有千河47公里,黑河44公里,漆水河40公里,滻河38公里,太平河14公里;10公里以下的有王家河8公里,涇河6公里,沮河5公里,北洛河4公里,金陵河3公里,清姜河與石頭河各1公里。以上堤防共保護45.86萬畝耕地、79.96萬人口和36座城鎮。
灞河平原段河流彎曲擺動,洪水災害頻繁,堤防工程自清末增多。清光緒二年(1876),李有成主持修建了紅岩子至楊家村馬家堰堤防,長3219米,堤頂寬1.53米,可保護農田2212畝。民國時期專門成立灞河堤防協會負責工程維修。民國6年(1917),修建了沙河滄堤8公里。民國10年~15年(1921~1926),多次堵復沖決,至16年(1927)築堰堵復決口267米,耗大洋6934元。民國26年(1937)5月,右岸香湖灣河堤決口21米,省水利局征工搶修,修成土堤105米,丁壩3座長45米。同年8月,申家村、毛家灣決口,省水利局徵集民工,開挖引河修築阻水壩埝300餘米,大堤護岸300米,以月堤連接上下堤防,長約70米,高出原河床1米。民國27年(1938)8月,灞河讀書村附近隴海鐵路橋下右岸堤防決口,省水利局派員搶修,開挖引河1100米,修築導水壩200米,築壩護岸1000米,次年5月完工。民國28年(1939),省水利局擬定了灞河上下游防洪治理甲乙兩種規劃,陝西省政府批准甲種計劃,並於民國28年、29年先後撥款2.47萬元和5萬元,對河堤作了一次較大的加固改善。
新中國成立以後,灞河堤防建設仍以中下游為重點。1949年秋,安家村、將軍廟、安邸村等河堤多處決口,灞河奪滻、滻河復決。1949年12月至1950年4月,人民政府撥小麥3000石(1石摺合300斤),修丁壩15座、土堤4公里和護岸工程90米。1951年至1954年,按防禦1949年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對堤防進行了全面改建與加高培厚,累計新建和加固堤防70公里,修建丁壩107座,護岸工程165米,完成土方60萬立方米,石方0.9萬立方米。至1973年累計完成土方120萬立方米,石方20萬立方米,改造灘地1.58萬畝。1975年1月省水電局擬定了灞河中下遊河道全面治理規劃,計劃對藍田固京至灞河入渭口34公里河段,按20年一遇洪水布設工程,新修加固堤防58公里,堤頂寬3米~6米,堤距300米~500米。工程由灞橋區與未央區負責建設,1988年全部完工。
1962年11月,灞河上游沿河社隊聯合修建了惠家斜段70米挑流壩,改造灘地700多畝。後張家斜、張家灣、拾旗寨等村又聯合修堤7公里,改造灘地1100餘畝。1963年至1965年,泄湖、三里鎮、普化、李後、馬樓、玉山等鄉村,採取沉捆壩、鉛絲籠壩、干砌石壩等形式,對17處河道進行了治理,完成土方40多萬立方米,砌石6萬立方米,共用工70多萬個,投資31萬元(其中群眾集資5萬元),修築堤防15公里,保護村鎮10多個,改造灘地3000多畝,保護耕地7000多畝。1977年10月,藍田縣成立灞河治理臨時指揮部,組織沿河的九間房、玉山、馬樓、普化、大寨、城關、三里鎮、泄湖、安村、孟村、華胥等12個公社,日上勞3萬多人開展治河工程。至1978年春,共建干砌石堤50多公里,漿砌石堤15公里,丁壩350座,植樹40萬株,總計投資100多萬元(其中群眾集資66萬元)。但由於強調「百里灞河一條線」,1980年大寨鄉清河改道工程即被沖毀,河水復歸故道,淹沒農田100多畝。

2. 寶雞金渭湖的簡介大神們幫幫忙

寶雞市金渭湖位於市區中心組團金陵河和渭河交匯處, 是在馬營橋以東修建攔河閘蓄水而成,屬於寶雞市渭河生態治理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寶雞市生態園林城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湖水總面積約140 萬平方米,最深處蓄水深度為3.5米。 金渭湖景區周邊有渭河公園、人民公園、金陵游園等多處綠地景觀。本次規劃在滿足防洪排澇、生物凈化的基礎上遵循生態性、公益性、經營性的原則,整合周邊景觀資源,創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水域景觀。 水域及其周邊建設完成後,金渭湖將成為市區最重要的景區,並且把兩岸的城市景觀聯系成有機的整體,形成「兩帶四區多點」的景觀體系。 兩帶指渭河兩岸以秦嶺、北塬為遠景,以城市建築群為中景,以堤岸綠化水體為近景的城市風貌展示帶。 四區是指依據水域景觀特點劃分的四個景觀區,包括自然生態區、水面景觀區、水景觀賞區和水上游樂區。多點指區域內的多個景觀點。生態濕地區指馬營橋、勝利橋、寶商橋、渭河南北河堤所圍成的區域的西半部分。這部分水深較淺,景點設置以「灘」為主,規劃將沿內堤修建親水平台,滿足人們親近水的願望。灘地內部少量的建設茅屋、竹籬、草亭、漁人碼頭,種植蘆葦及其他水生植物,以展現濕地、蘆葦盪、野生動植物群等昔日渭河的自然景觀,意在創造「蘆葦花飄百里香」、「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主要景點包括綠洲停靠點、親水台階、樂水亭、獨釣寒江雪景區 、白鷺灘等。 水面景觀區指馬營橋、勝利橋、寶商橋、渭河南北河堤所圍成的區域的東半部分。這部分景色以「水」為主,廣闊的水面、開敞的空間就是獨具特色的看點,本區的一切設施都是圍繞水、為襯托水而展開,意在體現一種「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煙波浩淼的壯闊景色。主要景點包括渭水閣碼頭、碧水樓建築群、露天水上舞台、天然浴場、人工噴泉等。水景觀賞區是指馬營橋以西、由馬營橋、攔河壩及渭河兩岸河堤所圍成的水面,水的深度較深(大於2.5米),面積較小,靜止而趨於單調。針對這一區的特點,規劃重點將放在「破」上,破水的死氣沉沉,破空間的封閉,破現有景觀的呆板秩序,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彌補其缺陷,使其具有一定的景觀特點。主要景點包括南北控制室、水景設置、石鼓觀景台、陳倉園碼頭等。 水上游樂區位於寶商金陵橋以北、金陵橋以南的區域。這部分水面較為開闊,水深較淺,主要安排水上游樂和水上體育場地,以滿足其對於獨立性、安全性、集中性的要求。主要內容包括水上游樂園、水上體育場地、荷塘月色景點、金陵碼頭、船隻維護中心等。 景區內的交通主要以健身游樂為目的,主要包括自行車、步行和遊船三種形式,自行車、步行沿渭河、金陵河兩岸的河堤綠化及濱河路進行。規劃設置三處碼頭和一處停靠點,為水上游覽提供方便,船隻將分為航船、遊船、表演船三類。

3. 寶雞峽引渭灌溉工程的主要工程

渠首自寶雞峽口築壩引水,樞紐工程系由攔河壩、引水隧洞、沉沙槽、沖刷閘和進水閘五部分組成。渠道設計流量5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60立方米/秒,總乾渠全長180.2千米,由渠首至眉縣常興上塬處長98千米為塬邊渠道。此段地質地貌極其復雜,有古、老、新滑坡170個,其中渠道直接通過98處,長45.5千米。沿渠有窯洞、墳墓、地窖等隱患1600多處,出露泉水198處,塬坡參差不齊,跨越河溝200餘條。渠道左岸塬邊陡峻,人工高邊坡高達30—74米,總長20餘千米,地形險峻,工程艱巨。
總乾渠到乾縣壇子坊分水閘以下分東、西乾渠,東千渠長26.3千米,西乾渠長18.5千米。乾渠以下布設支渠、分支渠44條,總長498千米,支渠以下設斗渠1196條,分渠7632條,總長4728千米,灌區建築物計干支渠3704座,斗分渠29642座。
跨河重點建築物有諱水倒虹、漆水河渡槽和金陵河砌石渡槽等,塬邊渠道有單、雙孔黃土隧洞13座,總長4.03千米,其中虢鎮雙孔隧洞最長,單長949.2米;渡槽9座,長725米,最長252.2米;為確保沿渠城鎮、鐵路、工業區及渠道安全,總干設事故退水閘10座,以魏家堡退水跌差最大為98.5米;為保證渠道通過的滑坡體的穩定,減少輸水損失,將總千千渠全長215.0千米用混凝土襯砌。

4. 寶雞金渭湖的簡介

寶雞市金渭湖位於市區中心組團金陵河和渭河交匯處, 是在馬營橋以東修建攔河閘蓄水而成,屬於寶雞市渭河生態治理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寶雞市生態園林城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湖水總面積約140 萬平方米,最深處蓄水深度為3.5米。 金渭湖景區周邊有渭河公園、人民公園、金陵游園等多處綠地景觀。本次規劃在滿足防洪排澇、生物凈化的基礎上遵循生態性、公益性、經營性的原則,整合周邊景觀資源,創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水域景觀。 水域及其周邊建設完成後,金渭湖將成為市區最重要的景區,並且把兩岸的城市景觀聯系成有機的整體,形成「兩帶四區多點」的景觀體系。 兩帶指渭河兩岸以秦嶺、北塬為遠景,以城市建築群為中景,以堤岸綠化水體為近景的城市風貌展示帶。 四區是指依據水域景觀特點劃分的四個景觀區,包括自然生態區、水面景觀區、水景觀賞區和水上游樂區。多點指區域內的多個景觀點。生態濕地區指馬營橋、勝利橋、寶商橋、渭河南北河堤所圍成的區域的西半部分。這部分水深較淺,景點設置以「灘」為主,規劃將沿內堤修建親水平台,滿足人們親近水的願望。灘地內部少量的建設茅屋、竹籬、草亭、漁人碼頭,種植蘆葦及其他水生植物,以展現濕地、蘆葦盪、野生動植物群等昔日渭河的自然景觀,意在創造「蘆葦花飄百里香」、「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主要景點包括綠洲停靠點、親水台階、樂水亭、獨釣寒江雪景區 、白鷺灘等。 水面景觀區指馬營橋、勝利橋、寶商橋、渭河南北河堤所圍成的區域的東半部分。這部分景色以「水」為主,廣闊的水面、開敞的空間就是獨具特色的看點,本區的一切設施都是圍繞水、為襯托水而展開,意在體現一種「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煙波浩淼的壯闊景色。主要景點包括渭水閣碼頭、碧水樓建築群、露天水上舞台、天然浴場、人工噴泉等。水景觀賞區是指馬營橋以西、由馬營橋、攔河壩及渭河兩岸河堤所圍成的水面,水的深度較深(大於2.5米),面積較小,靜止而趨於單調。針對這一區的特點,規劃重點將放在「破」上,破水的死氣沉沉,破空間的封閉,破現有景觀的呆板秩序,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彌補其缺陷,使其具有一定的景觀特點。主要景點包括南北控制室、水景設置、石鼓觀景台、陳倉園碼頭等。 水上游樂區位於寶商金陵橋以北、金陵橋以南的區域。這部分水面較為開闊,水深較淺,主要安排水上游樂和水上體育場地,以滿足其對於獨立性、安全性、集中性的要求。主要內容包括水上游樂園、水上體育場地、荷塘月色景點、金陵碼頭、船隻維護中心等。 景區內的交通主要以健身游樂為目的,主要包括自行車、步行和遊船三種形式,自行車、步行沿渭河、金陵河兩岸的河堤綠化及濱河路進行。規劃設置三處碼頭和一處停靠點,為水上游覽提供方便,船隻將分為航船、遊船、表演船三類。

5. 誰了解寶雞

以下是我的粘貼 希望能幫到你我就是寶雞的人,給你介紹一下寶雞,寶雞位於陝西省關中西部:具體情如下:城市名片
省級文明城市(陝西首家、也是陝西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地級市,2006)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百強城市(名列第81位,2003;名列第78位,2004;名列第73位,2006)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西部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2005)
全國人民防空先進城市(2005)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1997-2000,2005)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六連冠」 (2000-2006)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2005,2008)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00)
省級園林城市 (2004)
國家衛生城市(使陝西實現了零的突破,2005)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西北首批國家環保模範城市,2005)
全國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2007)
第四屆中華寶鋼環境優秀獎(陝西惟一獲此殊榮的城市,2007)
全國綠化模範城市(陝西省和西北地區唯一的城市,2007)
數字化城管試點城市(全國第三批數字化城管試點城市,全省唯一一家數字化試點城經二路一瞥市)
全國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城市(全省唯一一家被確定為全國試點的地級市,2007)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旅遊城市(陝西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2008)
金融生態城市(2008)
中國人居環境城市(全國僅南京和寶雞,2009)
國家節水型城市(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2009)
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城市(全國僅三個城市:吉林松原,山東濰坊,陝西寶雞;2009)
國家森林城市(2009,第六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中榮獲)
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城市發展代表」 (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2009)
全國環境優美城市(2009)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2009)
全國首批公立醫院醫療改革試點城市(全國16城,陝西唯一,2010)
寶雞的城市精神:「崇德尚禮、和諧包容、聞雞起舞、開放創新」
1:總體規劃歷程寶雞市城市總體規劃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56年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初步確定寶雞為「以機械工業為主的鐵路交通樞紐城市」。第二個階段是1981~2000年城市總體規劃,在當時的規劃指導思想下,確定寶雞的城市性質是:「以機、電工業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市,是通往祖國西南、西北的鐵路交通樞紐」;至2000年城市人口規模由1980年的24.8萬發展至35萬。第三個階段是2000~2020城市總體規劃,這一階段國家建設重點西移,國家批准寶雞為對外開放和二類陸路口岸城市,同時被確定為新亞歐大陸橋上樞紐城市,相對與1981年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從城市性質、城市人口及用地規模都具有較大的變化,城市規模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發展、城市由「內向型」向「外向型」轉變。
2:城市規劃范圍及發展目標 規劃區范圍為金台、渭濱、陳倉三個行政區劃,東到李家村、西至廟溝大梁,南到玉皇山、北至王家崖水庫,總面積906.1平方公里。規劃建設區由三個行政區的川道地區組成,東到李家村、西至引渭渠首,南到益門堡、北至王家崖水庫和溫家寨,總面積168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設用地127平方公里)。規劃期限近期確定為2000年~2005年,中期為2006年~2010年,遠期為2011年~2020年。遠期城市發展目標確定將寶雞市建設成為陝西西部和陝、甘、寧、川四省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達到科教先進、工業發達、交通便捷、商貿繁榮、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城市。到2020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93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2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0995元。
3: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寶雞市城鎮發展戰略是以隴海鐵路、西寶高速。西寶北線、南線和渭河沿線的城鎮帶為發展主軸,寶中鐵路、寶平公路和千河兩岸,寶成鐵路、寶鳳公路和嘉陵江兩岸的城鎮帶為兩個次軸,規劃期內,寶雞市區發展為大城市,鳳翔、岐山發展為中等城市,隴縣、鳳縣、眉縣、扶風等縣發展為小城市,形成以寶雞市區為中心,岐山蔡家坡為城市副中心,鳳翔、岐山、隴縣、鳳縣、扶風、眉縣等縣城為骨幹,95個建制鎮為依託,形成市域鄉鎮時空有序、協調發展的「點、軸(帶)」發展的城鎮體系。2010年全市域規劃總人口數403萬人,城市總人口為181萬人,城市化水平達到45%;2020年全市域總人口數432萬人,城市總人口為238萬人,城市化水平達到55%。
4:城市性質和規模寶雞城市的性質為: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發祥地;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聯接中原、西南、西北的交通樞紐;工貿發達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到2010年,城市人口規模82萬人,建成區面積80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人口規模120萬人,建成區面積130平方公里。
5:城市空間結構中心城市及衛星城鎮:為適應城市發展需要,在市域空間上規劃設置一個中心城市、兩個衛星城市和四個衛星城鎮。中心城市—寶雞市區,由金台區(含石羊廟)、渭濱區(含八魚鄉)和陳倉區(含千河鎮、虢鎮鎮、清溪鄉)三區組成,面積168平方公里,是市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兩個衛星城市—岐山市、鳳翔市,岐山市是市域城鎮體系的副中心;鳳翔市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與中心城市共同組成寶雞市旅遊服務中心。四個衛星鎮——長青鎮、陽平鎮、賈村鎮和縣功鎮。中心城市空間結構:寶雞市南、北、西三面環山,南有蒼翠的秦嶺,北有粗獷雄渾的黃土高塬,黃河第一支流渭河橫貫東西,構成了城市長約33公里、寬約5公里的東西向帶狀地形。本次規劃在上一輪總體規劃分區結構的基礎上,規劃了一個中心集團,四個外圍組團,形成以南山北塬為依託,渭河水系為開敞空間,中心集團為主體,區間綠地為間隔的「山、塬、水、林、城」融為一體的「帶狀布局、組團結構」。中心集團范圍包括原市中心區、上馬營、石壩河、八里橋地區,面積28.89平方公里,是全市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四個外圍組團分別為神農組團、福譚組團、陳倉組團、西虢組團。其中神農組團由清姜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台山組成,總面積139.13平方公里;福譚組團由福臨堡和譚家村地區組成,面積14.34平方公里,是城市的綜合工業區;陳倉組團由十里鋪、卧龍寺、石羊廟鄉、下馬營鎮和八魚鎮的川道地區組成,面積63.83平方公里,是以鈦材加工和輕紡工業為主的綜合工業區;西虢組團由虢鎮、千河鎮和清溪鄉的川道地區組成,面積55.11平方公里。城市中心位於中心集團,以原中心區、上馬營、石壩河為主體,構成城市中心區;兩個副中心分別位於陳倉組團和西虢組團,是城市次一級中心,除服務本組團外,還承擔和分解部分市級中心職能。
6:城市設計寶雞城市設計的總體結構是以秦嶺、北塬為背景,渭河及其支流水系為開敞空間,渭河及東西幹道為景觀軸,南北幹道為景觀帶,各集團(組團)中心為景觀區,環城生態圈和區間綠地為綠色空間,古建、遺址為人文景點,輔以「城市門戶」、天際線和輪廓線、建築風格和色彩、高度控制區、視線通廓、景觀結點、標志和夜景區等要素,構成反映該市自然生態及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體系。其中東西向景觀軸(帶)為渭河、經二路--寶虢路、火炬路--寶鈦路三個景觀軸;南北向為千河、金陵河、清姜河及清姜路--寶平路、福譚路、斗中路、十馬路為7個景觀帶;景觀區包括炎帝陵、秦嶺、北塬和各集團(組團 )等7 個重點景區;環城生態圈是指渭河及其支流水系,秦嶺、北塬以及由其組成的自然生態區域;城市「門戶」是指進入城市的標志地區,包括李家村、高家村、益門堡、溫家寨東西南北4大「門戶」; 高層建築區主要位於中心集團的經二路地段、馬營路中段和兩個副中心的中心地段。
7:城市綜合交通寶雞市的對外交通,在鐵路方面規劃新建南環鐵路、下馬營編組站和黨家村站,擴建寶雞東站、卧龍寺站、虢鎮車站,修建寶成、寶天和寶中鐵路復線,全面提高鐵路運輸能力;公路方面城市對外交通以外環加聯絡線的結構形式,北環線沿引渭渠南岸而過,南環線沿秦嶺北麓和鐵路南環線並行而過,310國道從虢鎮東過河;外環線和聯絡線以對外交通為主,兼顧城市內部區域交通。西寶一級公路市區段遠期改為城市內部快速路,310國道遷至城市南邊。城市對外公路交通形成平行的四個環。近、中期以西寶一級公路和金陵東路、寶十路、斗中路為對外交通骨架,拓寬西寶南、北、中線和川陝公路,新建金陵東路和石益路,完善過境交通網路。遠期改造鳳翔田家莊軍用機場為「軍民兩用」,開展民航業務。寶雞市區規劃路網由快速路、主幹道、次幹道和支路組成。城市幹道網由東西向一條快速路和主次幹道加外環路組成骨架,通過南北向三條主要幹道聯系,構成城市的大外環和東西四個主串環的「串環式」干線道路網。到2010年該市道路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實施北環路及現有路網的聯系工程,打通斗中路到福臨堡的濱河大道,拓寬寶虢路、大慶路和姜譚路,建設斗中路高架及其立交,建設福譚路和石嘴頭至寶橋的南環路,建設石鳳路、植物園路等。到2020年規劃城市廣場38.6公頃,其中市級廣場3個,區級廣場2個。社會公共停車場14.76公頃,社會停車位8370泊位。
8:城市園林與生態建設 結合寶雞市的自然條件和結構特徵,寶雞市綠化用地的結構布局是以南山、北塬為依託,渭河水系為開敞空間,環城設置防護林帶,將公園、游園、苗圃等集中綠地穿插於城市腹地,形成「山、塬、水、林、城」融為一體,「城市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城市環境;以「一圈」(環城生態林帶)、「二面」( 北塬坡和秦嶺北麓)、「三線」(鐵路沿線、渭河兩岸、引渭渠兩側)、「四區」(天台山風景名勝區、引渭渠首風景區、 釣魚台風景名勝區、王家崖水庫游覽區)、「五團」(五組團外圍綠帶) 為骨架,公園、苗圃等集中綠地相互滲透,形成「點、線、面」交織有序的生態綠地系統。新建九個公園和十三個游園街頭綠地,公園分別為石鼓山公園、兒童公園、陳倉公園、西虢公園、引渭渠首公園、鳳凰山公園、下馬營垂釣樂園、千河公園、西河灘公園,公園總面積達到453.4公頃,街頭綠地總面積達到131.32公頃。到2020年人均城市公共綠地達到8.67平方米/人,人均城市綠地達到10.0平方米/人。寶雞生態城市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突出寶雞市「山、塬、水、林、城」融為一體的城市特色。在規劃建設區外圍, 結合北坡面和秦嶺北麓淺山區營造一圈300~500米寬的生態林帶,並開發建設北坡森林公園。開發天台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引渭渠首城郊風景區、釣魚台風景名勝區、王家崖水上游覽區。渭河水系的開發利用,規劃在渭河及其三個支流(清姜河、金陵河、千河)處的適當位置設橡皮壩蓄水,形成水面;在渭河中設多處漫水橋,為居民提供親水環境或居民步行、騎車過河。沿鐵路、渭河、引渭渠兩岸綠化和南北水系兩側設置防護林,中期32公頃,遠期45公頃,同時搞好居住區和單位綠化,提高綠化水平,遠期規劃綠地總面積27.37平方公里,城市綠地率達到31.94%,綠化覆蓋率39.93%。2005年,寶雞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2002年,陝西省要求寶雞率先建成大城市,成為「一線兩帶」建設的西部龍頭,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全面啟動,陳倉區順利完成了撤縣設區,以高新新區和行政中心商務中心東移為標志的市區東擴南移步伐加快,先後建成了陳倉大道、高新大道、新世紀大橋、福譚大橋、卧龍寺大橋、斗中路渭河隧道等一大批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的載體服務功能明顯增強,「四橫十縱」的城市立體交通骨架已經形成。
2001年9月,渭河市區段防洪暨生態治理工程開工建設。先後規劃並實施了渭河市區段防洪暨生態治理、市區北坡和秦嶺北麓綠化三大城市生態工程。建成共佔地120萬平方米的兩個開放式公園,北坡建成綠樹成蔭的190萬平方米的金台森林公園。特別是渭河攔河閘下閘蓄水後,形成了140萬平方米的生態水面,「兩條林帶、一片水面,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生態園林城市景觀初步形成。目前,市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到39.3%,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編輯本段]產業介紹
寶雞工業基礎雄厚,是西部工業重鎮。裝備製造業優勢突出,重型汽車、數控機床、精密磨床、電子儀器儀表、石油鑽采設備、鐵路橋梁及鈦材等60多個產品銷量居全國或世界同行業前列。以「工業強市、畜牧大市、旅遊名市、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和創建「最佳投資環境、最佳人居環境」的發展思路。200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5.79億元,是2000年的2.34倍;財稅總收入達到46億元,是2000年的近2倍,城市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第78位。
寶雞是西北地區的工業重鎮,國有企業比重大是寶雞經濟結構的顯著特徵。2000年以來,推進和不斷深化以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造為核心的國企改革。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406.9億元,增長28.4%;實現增加值147億元,增長21.7%;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8%,比2000年提高65.9個百分點。
形成了 「一個主體(奶牛)、三大品牌(秦川牛、布爾羊、莎能奶山羊)」的畜牧業發展格局。2005年,已建成畜牧小區322個,奶牛存欄由2000年的3.99萬頭增加到15.02萬頭,畜牧業產值佔到農業總產值的40%,比「九五」末提高13.3個百分點。畜、糧、果、菜、葯五大主導產業協調發展的局面初步形成。以34個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為載體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53.1%。縣域經濟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穩步提高,陳倉區躋身陝西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佳縣(區),鳳翔縣進入陝西省競爭力十強縣。
寶雞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有礦物,冶金,機械,車輛,和建材等重工業,也有輕紡,食品,煙酒等輕工業。目前鈦材、鋼橋梁、鐵路道岔、燈泡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寶雞擁有許多全國、世界先進技術。寶雞鋼管的連續油管生產線是全球除美國休斯敦以外唯一的連續油管生產線;寶雞石油機械、寶雞石油鋼管都是世界石油裝備業的龍頭;秦川機床可以自主生產數控機床。
八大基地建設:

(1)重型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基地。重點抓好陝汽集團、法士特公司等企業建設,到2007年,汽車及零部件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
(2)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和礦業基地。以寶雞鈦業、東嶺鋅業、龍鋼等為龍頭,通過參股、收購、兼並等方式,帶動有色金屬產業向大規模、多品種、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到2007年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製造業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3)數控機床製造基地。以秦川發展和寶雞機床等為龍頭,通過資本運營,組建機床工具集團,實現低成本擴張。
(4)石油裝備製造基地。以石油機械、石油鋼管等為龍頭,通過內引外聯、資產重組。 2009寶雞鋼管產值超100億,寶雞石油機械正在接近100億。寶雞鋼管已建成世界第三條連續油管生產線。
(5)食品工業基地。以寶煙、西鳳酒、太白酒、青島寶啤、得力康、惠民乳品等為龍頭,支持其通過資產重組做大做強,走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之路,到2007年食品行業銷售收入達到95億元。
(6)水泥及新型建材製造基地。以扶風冀東水泥、千陽秦嶺水泥、岐星水泥、社會水泥、金德鋁塑管業等為龍頭,把新型建築材料工業培育成該市工業新的增長點,到2007年使建材行業銷售收入達到35億元以上。
(7)電子儀器儀表及家用電器製造基地。充分發揮軍工企業技術裝備優勢,通過資產重組和資源整合,帶動電子通訊產業向高新技術領域拓展,到2007年電子儀器儀表及家用電器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
(8)醫葯產業基地。打造太白山葯谷大品牌,以辰濟葯業、金方制葯、秦明電子、秦嶺制葯、金麒麟葯業等為龍頭,加快醫葯基地建設,把醫葯產業培育成一個大產業,到2007年醫葯產業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
畜牧優勢產業區布局:

突出奶畜、肉牛、肉羊、生豬、家禽五大畜種,構建四大畜產經濟帶。以隴縣、千陽、陳倉、眉縣、岐山、扶風、鳳翔為重點建設20萬頭良種奶牛產業帶;以麟游為中心,輻射帶動鳳翔、岐山、扶風、陳倉區西北部山區,建成100萬只優質肉羊產業帶;以扶風為中心,帶動鳳翔、岐山、眉縣、陳倉、麟游等縣區建成30萬頭優勢肉牛產業帶;以陳倉、鳳翔、岐山、扶風、眉縣為重點,發展生豬100萬頭頭,禽1000萬只,建成豬禽產業事。
[編輯本段]教育事業
寶雞的教育事業在陝西省比較發達,人傑地靈。
高等院校: 寶雞文理學院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重點中學: 寶雞中學 斗雞中學 鳳翔中學 岐山高中 虢鎮中學 長嶺中學 石油中學 渭濱中學 烽火中學 槐芽中學 眉縣中學 千陽中學 高新中學 寶雞一中
藝術教育特色中學:姜城中學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
寶雞是西北鐵路和公路交通要點。它位於隴海鐵路、寶成鐵路和寶(雞)中(衛)線鐵路交匯處,又有直通西安的西寶高速公路。
寶雞的交通地位舉足輕重,它是通向我國大西北和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現在,寶雞的交通十分發達,隴海、寶成等多條鐵路在寶雞交匯;從寶雞到西安有直達的西寶高速公路,其與周邊郊縣也有二級公路相通,每天從寶雞發往各縣和旅遊景點的車輛多達數百次,交通便利。西安、寶雞還開通有至重點旅遊區的一日游旅遊汽車,寶雞各鄉鎮和各景區都有班車運營。
航空
寶雞機場位於鳳翔市區東約5公里處糜桿橋鎮,原為軍用機場。根據民航總局規劃,「十一五」期間將改擴建為民用機場。擴建後的寶雞機場將可以起降空中客車以及A-380等大型客機。同時,還將修建寶雞市區到機場得專用機場高速和航站樓等配套設施。寶雞機場的修建,將會對寶雞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編輯本段]觀光游覽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寶雞地形復雜,山原雄峻,寶雞境內主要有渭河、嘉陵江、千河、石頭河等,以秦嶺為界,河流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渭河是黃河第一大支流, 是寶雞市境內最大河流。滔滔渭河從市中心穿流而過,成為寶雞一大景觀。寶雞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素有「炎帝故鄉」、「青銅器之鄉」和「民間工藝美術之鄉」的美稱。名勝古跡有姜太公釣魚台、周公廟、周原遺址、漢高祖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古陳倉城遺址、諸葛亮廟、唐九成宮遺址、「鐵馬秋風」大散關、1987年發掘的法門寺唐代地宮等。
歷史悠久,文物古跡遍布全市,已出土各種文物2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481件、國寶級55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62處;自然風光絢麗多彩,有國家森林公園太白山、風景名勝區天台山以及關山草原、嘉陵江源頭等著名名勝。
寶雞的旅遊業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齊全,人文與自然旅遊資源交相輝映的現代旅遊體系。以法門寺為中心的唐佛教文化旅遊區,以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中心的休閑旅遊度假區,以姜炎文化為中心的尋根祭祖現代都市旅遊區,以周原遺址為中心的周秦文化旅遊區,以關山草原為中心的高山草原風光旅遊區並初具規模,在國內外旅遊市場智名度日趨提高。
全市現有高中檔飯店100多家,旅遊定點涉外賓館410多家,其中三星級5家,二星級4家;旅遊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龍海鐵路、寶成與寶中鐵路與全國各地相連通,西安高速公路及法湯高等級公路把寶雞主要旅遊景點連成一片。寶雞旅遊商品紀念品卓有地方特色,形成了周青銅器復仿製品、民間美術、字畫碑拓、煙酒副食、工藝品等六大特色商品系列,破獸環應。全市現有旅行社9家,隨時為遊客提供便捷服務。與此同時,目前還初步形成了獨具吸引力的宗教、書法、休閑度假、科學考驗、登山、三國、絲綢、尋根祭祖等專項旅遊線路。
寶雞還具有奇特秀麗的自然風光,有9個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48.6%,境內的太白山是神州南北界、華夏分水嶺,是秦嶺的主峰,海拔3767米,因物種垂直分布所造成的多樣性和罕見的第四季冰川遺跡,而被稱為「生物基因庫」 和「地質博物館」。法門寺、太白山和周文化,全市A級以上旅遊景區9個,其中4A級景區2個。2005年接待海內外遊客715.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8.9億元,榮獲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以來,區域旅遊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確立。第三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物流、法律、咨詢、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正在成長為區域性的商貿物流中心。
寶雞名勝古跡眾多,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62處:
佛教古寺法門寺
中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館就在市區,有多個國寶級文物
炎帝陵
因青銅器著名的周原遺址
姜太公隱居的釣魚台
諸葛亮殉職的五丈塬
周公旦采邑地周公廟
大唐秦王陵位於寶雞市內北坡
天台山
位於秦嶺主峰太白山的太白國家森林公園
新建的全國唯一周文化主題公園中華禮樂城。
寶雞其他主要旅遊景點:金台觀 ·雞峰山(陳倉山) ·周原遺址 ·箭括嶺 ·扶風城隍廟 ·吳山(好山、岳山、吳岳) ·慈善寺 ·太平寺塔 ·張載祠(張子祠) ·寶雞歷史博物館 ·法門寺珍寶館(博物館) ·眉縣湯浴溫泉 ·金台觀 ·九成宮遺址 ·關山牧場 ·秦公一號大墓 ·蘇文忠公祠 ·寶雞民俗博物館 ·東方大佛宮 ·始祖殿 ·紅河谷·寶雞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寶雞市崛山森林公園·龍門洞森林公園·寶雞觀光園·寶雞人民公園·鳳翔東湖·嘉陵江源頭景區·西岐民俗村

特色活動
寶雞社火
陝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陝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 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特別是隴縣和寶雞縣的社火臉譜,流傳歷 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朴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 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社火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宗教, 古代的角抵、驅儺、祭社活動。社火臉譜的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了下來。
社火的種類很多,有山社火、車社火、馬社火、背社火、 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蹺、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 在正月祭社、廟會迎神、祈雨時表演,而正月十五最隆重,聲 勢最為浩大。80年代中的幾年裡,隴縣正月十五進城表演的社 火隊就有一百多家,觀看社火表演的觀眾近十萬人。寶雞縣赤 沙鎮的血社火是陝西乃至全國唯一保留的一個社火種類,它是每逢閏年表演一次。
社火常被人們叫著「看戲」,即「啞劇」。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進行游展,觀眾對扮相角色的辨認靠的是臉譜。社火臉譜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徵出發,用日月 紋、火紋、旋渦紋、蛙紋等紋飾的不同組合表現人物的性格。 以色彩辯識人物的忠、奸、善、惡,紅為忠,白為奸,黑色為 正,黃為殘暴,蘭為草莽,綠為儀俠、惡野,金銀為神妖。 寶雞社火臉譜,以它悠久的歷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內涵,聲勢浩大的場面,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成為陝西春節民俗活動的最亮點
當地旅遊注意事項
法門寺中現存世界上唯一一顆釋迦牟尼佛指舍利,值得一看。如果是自助游的話,一定要找一個會說普通話的導游,要不會使游興大打折扣
鳳縣近年旅遊發展飛速,以成為「全國最美50座小城」之一。有條件一定要去。
[編輯本段]特產小吃

小吃文化

寶雞-西府,自古這里就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府小吃經歷了千餘年的發展。博採各地之精華,兼收民族飲食之風味,挖掘、繼承歷代宮廷小吃之技藝,因而以其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而著稱。是中國烹飪文化寶庫中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寶雞美食第一碗,老少皆宜臊子面;
酸辣薄筋嚼口美,油光五彩都叫諂。
寶雞美食第二碗,岐山麵皮理當先;
洗粉過羅出美味,酸醋油辣提味蒜。
寶雞美食第三碗,醒軟拉細棒棒面;
巧手婆娘個個會,好吃全在啪啪拌。
寶雞美食第四碗,粗糧細作數攪團;
七十二攪黃金羹,熱蘸涼魚鱉叫喚。
寶雞美食第五碗,豆花泡饃最保健;
白湯雪花紅油轉,不覺吃了九十年。
寶雞美食第六碗,蕎面涼粉吃兮諂;
切塊擄條酸辣好,酷暑大夏降燥煩。
寶雞美食第七碗,羊肉泡饃味道典;
肉爛湯濃骨

6. 寶雞渭濱區金陵橋頭到供熱中心河堤附近今年有拆遷計劃嗎

目前沒有拆遷計劃,因為去年才建成了金領河大橋,在供熱中心附近,目前主要是金陵河治理污染。希望採納。謝謝了!

7. 哪位有寶雞峽金陵河渡槽的資料,小孩子寫作文要用,最好詳細點,謝了!

1958年 11月,寶雞峽引渭灌溉工程開始勘測設計並動工興建, 1971年竣工通水。寶雞峽金陵河渡槽是跨金陵河的一段,俗稱十八眼橋。

8. 關於寶雞的一些問題

1 寶雞打造生態園林大城市
「十五」末,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寶雞,高起點對接「十一五」,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實現五喜臨門:在國家統計局組織的考核評比中,寶雞再次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位次較2004年的全國百強第81位,提升至78位;榮獲中國品牌經濟城市稱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繼「創衛」、「創模」一舉成功之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被國家文明委命名為先進城市;創建全國園林城市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公示已經結束;經濟社會呈現又快又好發展,工業增加值五年翻了一番多,萬元增加值能耗降低近40%,預計2005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可達378億元,增長13%,增速繼續在關中六市、區領先。

活力寶雞:水在城中入佳境

按說寶雞不缺水,渭河穿城而過,市區大大小小有13條河流,被譽為關中的「水龍頭」。但寶雞卻缺水,境內的13條支流早已斷流,渭河因雨量減少,早已由舟楫相渡,變為雜草橫生。

為此,寶雞以全力打造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的雄心大略,巧奪天工讓涓涓細流入城來。2004年,寶雞人民群眾歷經一年多的艱苦奮戰,總投資8千多萬元的渭河攔河壩下閘蓄水。從這天開始,一泓14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鑲嵌在了寶雞市區。寶雞通過在市民中徵集命名,將其叫作金渭湖。

清姜河、金陵河兩座橡膠壩工程,是繼渭河攔河閘工程後,寶雞市區防洪及生態治理新的重點工程。清姜河橡膠壩工程竣工蓄水後,在渭河入口處,形成寬122米、回水長度700米、8.3萬平方米的景觀水面。金陵河橡膠壩工程竣工蓄水後,在寶雞市區形成寬170米,回水長度785米,約14萬平方米的景觀水面,成為寶雞市以建促管治河新思路和經營城市的又一典範。

綠色寶雞:城在林中景色秀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寶雞要率先建成大城市」的戰略部署,寶雞以創建中國西部最佳人居環境、最佳投資環境為目標,將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擺在「第一要務」的重要位置,使寶雞初顯「兩條林帶、三片水面、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景觀。

寶雞市委、市政府從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著眼。2002年4月底,全長3公里,面積61萬平方米的渭河開放式公園建成後,經過近年來的努力,又建成了市區上馬營開放式綠地公園,使開放式生態綠地公園總面積達到117萬平方米。

寶雞,在綠色中實現著一個個神奇的夢想。城市大綠工程,寶雞新建6個綠地廣場,新增綠地50萬平方米。庭院增綠工程,建成省級園林式居住小區6個,市級園林式居住小區27個,縣區級花園式單位200多個。「三邊」造綠工程,以河渠、公路、鐵路兩側為重點,建成60公里垂柳、毛白楊、雪松、女貞林帶。街道造景工程,建成149條道路綠地,總長148.5公里。10條城市交通幹道破硬建綠,形成了全市復層綠化景觀。蓄水濕地工程,在渭河市區段上游種植蘆葦6萬叢,建成數十萬平方米生態濕地。拆牆透綠工程,拆除城市主幹道臨建12萬平方米,興建街心綠地52塊。

按照生態建設的構想,寶雞市在抓緊市區生態治理的同時,把綠化區擴大到了西起市區,東到扶風的百里渭北古塬和渭河南岸的整個秦嶺北麓,擺開了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的主戰場。渭北古塬目前已種樹5700畝,600多萬株。2003年7月,按照省政府的安排,寶雞市開始了對秦嶺北麓環境保護專項整治。

生態寶雞:和諧發展譜新曲

寶雞市委書記吳登昌介紹說,踐行科學發展觀,必須以生態環境建設的理念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城市載體功能和生態品位。

寶雞市市長姚引良進而坦言,要全力推進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步伐,必須構建大城市的交通骨架。

以此為基點,寶雞市圍繞建設「五橫十縱」

城市交通路網骨架,近年來,千方百計籌措資金10多億元,新建、改建高新大道、金台大道、姜譚路、東風路、清姜路、公園路等28條城市道路,新建渭河隧道1個,新建、改建新世紀大橋、卧龍寺大橋、南關立交橋、西關立交橋等9座橋梁,改造了人民街、交通巷、新民路、新華巷等58條背街小巷。去年又提出利用三年時間,實施小道路通暢工程,改造75條小道路,年內完成28條。新福路、鈦城路、陳倉大道、渭濱大道、高新大道二期、福譚大橋、代馬大橋、虢鎮二橋等一批重點路橋工程正在建設之中。

「環境也是生產力」。基於這樣的認識,寶雞市籌措1.4億元,建成了日處理污水9萬噸的十里鋪污水處理廠,使市區污水處理率達到75.41%;投資9700萬元,建成佔地600畝、日處理垃圾700噸的陵塬垃圾處理廠,並配套建設了危險廢物和醫療垃圾焚燒爐,全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3.7%,還先後完成寶雞電廠、寶雞卷煙廠等35個煙塵治理項目,均實現達標排放。全市的汽車尾氣和道路運輸揚塵、建築工地揚塵得到全面控制。建成5個煙塵控制區,使煙控覆蓋率達到95.7%。

在建設生態園林大城市建設中,寶雞市「重投」,同時更注重「關」,先後下硬茬關掉高排污、高能耗、低效率的「五小」企業114家,拒絕14戶來寶投資的高能耗項目落戶。環境的高投入和新「五小」的逐步取締,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和品位,改善了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從而吸引了日本住友、法國威利雅、德國西門子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寶雞搶灘,繼而吸引了沈陽金德、青島啤酒、廣東TCL、冀東水泥、湖南湘火炬、蒙牛乳業等一大批國內知名公司在寶雞淘金,實現了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9. 寶雞市金陵橋的典故

寶雞市金陵橋的由來,出自金陵河。金陵河西岸台地上,台地高出水面約20米;東西隔河與賈村原對峙。金陵河泮西岸便是新石器時代的著名仰韶文化寶雞北首嶺新石器時代遺址;金陵河東岸蟠龍塬。
北首嶺新石器時代歷史久遠,文化典故沒有記載;蟠龍塬乃始於姜炎文化傳說,女媧造人中的一部分---烏龍救母。由於金陵河地處黃土高原,水很金貴,有烏龍顯靈,所以當地人一直稱之謂金靈河。民國初年撤鳳翔府改寶雞市時,地圖正式造冊時,江浙人把陝西當地口音誤聽做金陵河了。
金陵河渭河一級支流,發源於陝西寶雞北部隴山山區,自北向南流經隴縣、千陽、陳倉、金台等區縣,於寶雞市區匯入渭河。金陵河全長55公里,流域面積427平方公里,從隴山南麓出發,一路歡歌,滋潤著兩岸沃野,給西北重鎮——寶雞,帶來水的靈氣。
從寶雞地圖上看,金陵河像把掃帚,與渭河成45度夾角,從西北方向而來。金陵河入渭口到縣功鎮,地圖上只標明「金陵河」。縣功,歷史上在新莽時期曾設扶亭縣,現在是千山腳下的一個大鎮,人口有5萬。金陵河在縣功鎮以上支流多如蛛網,像似掃帚的頭部。有司川河、北川河、廟川河等等。北川河最長,水量亦大,應該是正源。從地圖上看,源頭在隴山南麓趙家山、鄭家溝一帶。
沿縣功到隴縣八渡的公路向西北方向而行,上王鄉一帶是有名的優質蘋果產區,蘋果富民、富村是這里的口號,也是現實。靠蘋果致富,家中蓋起了樓房的農戶不少。河谷地帶,山坡的台地上,幾乎全是蘋果樹。遠遠望去,蘋果樹上結滿了白白的袋子,那是果農為生產優質蘋果而套的袋子。沿河兩岸,有不少櫻桃園,園里的櫻桃果紅紅的、黃黃的綴滿了枝頭。今年的櫻桃價很好,城裡每市斤10多元錢,果園批發也得6—7元。果園的主人們看著果子,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新街鎮,傳說是唐代長孫皇後的家鄉。鄭家溝的老莊村一帶,就是金陵河的源頭。老莊村海拔1100多米,村北一條不很高的山樑是分水嶺,嶺南之水進入金陵河流域入渭河。嶺北的水進入大蒿地河,入八渡河,匯入千河再入渭河。初夏時節,河源地帶山坡台田上的小麥正在抽穗楊花,油菜已經結莢,與山外小麥已臘黃,油菜正進入收獲期相比,氣候至少晚了半個多月。河源地帶的山頭上長滿了灌木,山頭還算翠綠。源頭第一村老莊九組——仁花村,充滿詩情畫意的村名。十幾戶人家,沿河兩岸的山坡而居,清一色的坯房子,低矮中散發著一股股泥土的清香。村子周圍的樹木很多,也比較粗大,把整個村莊掩映在綠色的蔭涼之中,楊樹粗大的主幹和樹冠形成一把把巨大的傘,為村莊遮陽擋風。核桃樹,綠色長條的核桃花墜滿地面,樹枝上,核桃已長手指大的青果。洋槐樹上的白花,還在作著最後的綻放。走遍全村,未見一棵絨花樹,一位40多歲的村民告訴我們,從他小時候到現在都沒有見到過絨花樹,但村裡人堅信,過去是有絨花樹的,而且很多很多,不知什麼原因,絨花樹沒有了,以樹命名的村子還在,全村人守望著那理想中的絨花樹,守望著美好。
北川河——金陵河的上游源頭段的村中穿過,除了下雨河裡有些水外,其它時間是乾涸的,見不到水。穿村而過的一條寬2米左右的河溝,河床乾乾的,沒有一點水,連點濕潤的土都難以看見,村民的雞散放在河床中悠閑的覓食。河床兩旁大村下,黃牛們趴在樹蔭下乘著涼,嘴裡咀嚼著,嘴邊沾著雪白的白沫。問及村中的孩童,這條河叫什麼河,孩童笑而不語,急忙跑去問幹活的年輕父母,父母也不知道,只知道這條河總是乾的,只有發大水(洪水)時才見水。一位老者指著剛剛修起,還未清除涵洞內支撐物的小橋涵說:這是前些年發大水沖掉原來的小橋,今年重建的。遇雨有水,遇大雨發(洪)水,無雨沒有水(流),村民生活用水都沒有解決。真希望這條河能清水長流,那我們的山村將會更美。村民的眼神里,透著幾份無奈,也充滿了希望。
鄭家溝,守望濕地
離開絨花樹村下行不到500米,河床漸漸寬了起來,最寬處有200來米,河床里草多了起來,草很茂密,有些草有半尺來高。草有開著小黃花的,花朵不大,密密匝匝,翠綠中的黃花,十分好看。有水的地方,魚腥草長得很茂盛,還有水蓁菜。一片片綠草灘中,有尺余寬的一綹綹,長的格外綠,也比其它草高了許多,壯了許多,豁開草叢一瞧,草根處是濕潤的泥土,泥土上浸著水,腳踩上去,滑滑的,原來是水滋潤了草,才有這綹草的壯美。草地的灘心上是一片楊樹林,一群秦川牛悠閑的吃著草,一頭棗紅色的母牛,正給小牛犢餵奶。小牛吃足了奶,趴在草地上怯生生看著我們進入它們的領地。草灘上,不時有走直徑尺余的小坑,一汪汪清水,在綠草中像眨巴的眼睛,水坑的周圍又是一片翠綠的青草。沿草地下行百餘米,有兩處清泉,泉水不深,但很清澈,這是源頭看見的唯一的泉水。兩股泉水相會,形成了不太大的水流,這就是金陵河源頭之水。這水行不到百米,又滲入河床中,河床向下還是一片乾涸。
一座單孔石拱橋,把在河左岸的鄭家溝村與公路連接起來,也與外面的世界連接了起來。位於隴山南麓的鄭永溝村,村子建在山坡上,山坡植被很好,大片的林子護著村子。農舍就分層建在山坡台地上,土房子、磚房子、砌瓷磚面的房子都有,看來這個村要比源頭的絨花樹村富裕一些。這是金陵河源頭地區唯一河床內有水的地方,村子的人因為這片草地和水而自豪。雖然這里有水,但水太少滿足不了需要,村民並沒有飲用這些水。村子有的自來水遠,但保證率不高,經常停水。村民為身在源頭而無水吃而犯愁。
吳山水,支撐金陵河
金陵河在源頭地區,時干時濕,時有時無,有水也是很柔和。雨季到了,河水大了才能為一條長流河,雨量充沛時還會形成洪災。1988年8月18日,一場大雨傾盆而下,河水達到每秒1000多立方米,形成山洪,造成洪災。金陵河入渭口寶雞市區,成了一片汪洋,幾十條人被洪水奪走了生命,幾萬間城市房屋被淹,損失慘重。20年過去了,金陵河再也沒有發大水了。汲取20年前局部暴雨的沉痛教訓,去年,市水利局在金陵河安裝了7處水情、雨情自動測報系統。只要流域內降水,降水量、水位就會自動顯示在防汛指揮部的顯示屏上,根據水位、水量、雨量,防指就可以從容的發布各種防、搶、撤指令,最大限度的降低洪災損失。河源地區的測報裝置就設在田家溝九華小學教師宿舍樓頂上,其它設在農舍里,學校里、鎮政府大樓上,這些裝置像眼睛死死盯著金陵河,成了報汛的千里眼。
在平時,金陵河河床真正有水是在田家溝九華小學以下,水流不大,像一條細細的飄帶,在寬寬的河床上流淌著。沿河溝溝叉叉的水流入河床,河水漸漸的豐滿了許多。
吳山水系是金陵河水的重要補給地。吳山,以海拔1810米的高程,屹在群山之巔,以秀、特、奇、美引人入勝,古稱西鎮吳山,今為吳山風景區,引來無數遊人。吳山南麓廟川河、楊家河、司川河匯入北川河,成為金陵河的重要水源。從吳山發源的溪水,在新街鎮附近匯入北川河。吳山,有21峰,鸝道元在《水經注》中稱為「疊秀雲天,崩巒傾返,山頂相捍, 望之常有落勢」。21峰中,鎮西峰、望輦峰、大賢峰、靈應峰、會山峰最高,如五朵芙蓉盛開,故有「五峰挻秀」、「青蓮五朵」之美稱。與吳山山美相匹配的有吳山水美之稱。位於湯坊灣溝口左上方,有一處30多米高的垂直峭壁,叫漾水崖。一股細流從壁上飛瀉而下,如玉珠飄漾,似晴日飛雨。落地形成一潭,飛濺飄漾的水霧在陽光下形成五彩繽紛的彩虹,似橋把兩山連接起來,十分壯觀。「兩鎮靈湫」是一個約百米高的峭壁,從壁上滴下的無數水珠掉落下來,形成一個水池。水池中的水清潔透明,甘冽可口。吳山南麓的經大小溪流入金陵河,成為金陵河水的主要來源之一。
入渭口,人工湖泊顯風韻
金陵河水從源頭出發,一路風塵僕僕,穿山澗,繞大山終於披荊斬棘進入下游。在入渭口,一座橡皮壩擋住了去路。河水只好打著旋兒停了下來,歇歇一路奔波的雙腳,洗去一路風塵。水在休整中由渾黃變為碧綠清澈,變得藍格英英。城市的高樓大廈倒映在湖面上,一切是那麼安靜、祥和。湖兩岸,散步的、溜鳥的、晨練的,組成一組美妙的金陵河晨曲。沿金陵河入渭口上行約3公里,兩岸塬坡台地上,微微泛黃的麥田,塬坡、地埂上成網的林子,還有成片的山楂林、蘋果園,在清晨的陽光下升起如絲如縷的晨靄,如薄紗般輕盈的布滿了山川、河床。金陵河的水在等待入渭河,在這里休整,更多的時候,金陵河的水會眺望遠在百里之外的源頭,向源頭深深的鞠上一個躬。
希望能給予你幫助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