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瀍河河道治理

瀍河河道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2-26 00:28:25

① 洛陽新開的「四河,三渠」是指什麼

「四河三渠」是指市域內的伊河、洛河、瀍河、澗河和城市區的中州版渠、大明渠、鐵路權防洪渠。我市將以「四河同治、三渠聯動」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統籌推進水、城、山、田、園、林、路等綜合治理和提升,以截污治污、引水補源、河道治理、游園濕地、路網建設、沿河棚改、城市「雙修」等為重點共安排實施項目234項,經過3年時間的綜合治理,到2020年實現「水清、岸綠、路暢、惠民」的總體目標,把「四河三渠」濱水區域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功能區,提升沿線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② 如何治理城市水環境

以洛陽洛河水系項目為例,科學性、系統性地從「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水管理、水經濟」八個層次講述了城市水環境治理的核心理念。為我們闡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涵。
水務局提出「活力洛陽,水潤古都」的洛河治理設計方案,以五維治水理念: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修復水生態,營造水文化,培育水產業,按國際級濱水岸線的四大特色即生態化、人性化、地域性,經濟性重塑洛河。首期實施的歷史文化段流經隋唐歷史保護區,工程范圍包括5.5公里洛河段及5.2公里瀍河段,陸域面積近200萬平方米。

洛河項目以生態施治理念結合場地現狀,盡量保留原有植被體系,控製成本,從清淤疏浚、防洪提升、控源截污、道路建設、水生態修復、海綿設施雨水利用,到景觀種植、洲灘棧橋、古建樓閣,場地藝術、燈光亮化、智慧旅遊等,專業系統繁雜,涉及部門眾多,且在老城區施工,新舊工程搭接,作業難度巨大、協調協同工作繁重。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市水務局的指揮下,北控水務率領設計、施工等十幾家單位高效務實、專業組織,經過20個月不懈努力,洛河示範段工程即告完工投入試運行。不僅實現了洛河城區歷史文化段的生態治理和環境提升,而且重現當年洛陽隋唐盛世的華美風貌,助力城市價值提升。
洛陽媒體盛贊:洛河水系綜合整治洛河示範段和瀍河示範段等重大水系工程的建成,是生態洛陽的「點睛之筆」。走進洛河水系綜合整治示範段,亭台樓閣、棧橋迴廊、景觀小品入眼皆畫,堪稱我市治河工程的典範力作。

③ 洛陽瀍河前李村段治理夜間11點以後可以施工嗎夜間施工擾民村民可以討說法嗎

洛陽長河千里村段治理夜間11點以後可以施工嗎?11點以後是不可以施工的,最起碼施工你不能擾民,可以向住建局投訴他們。

④ 洛陽新開的「四河,三渠」是指什麼

「四河三渠」是指市域內的伊河、洛河、瀍河、澗河和城市區的中州渠、大明渠版、鐵路防權洪渠。我市將以「四河同治、三渠聯動」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統籌推進水、城、山、田、園、林、路等綜合治理和提升,以截污治污、引水補源、河道治理、游園濕地、路網建設、沿河棚改、城市「雙修」等為重點共安排實施項目234項,經過3年時間的綜合治理,到2020年實現「水清、岸綠、路暢、惠民」的總體目標,把「四河三渠」濱水區域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功能區,提升沿線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⑤ 瀍河的河流概況

發源於橫水鄉寒亮村,為季節性河流。流經橫水、馬屯、城關、朝陽專4個鄉鎮,至洛陽老城東關屬注入洛河,縣境內全長18.5公里。流域面積141.5平方公里,縱坡平均0.5%,一般流量為0.1—0.15立方米/秒。

⑥ 《洛陽市城市建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洛陽市城市建築規劃管理暫行技術規定
(1998年3月27日洛陽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本市建築工程規劃管理,保證城市規劃實施,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河南省<城市規范法>實施辦法》、《洛陽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和有關規范、規定,結合洛陽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應於洛陽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建築工程。各縣(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建築工程可參照本規定執行。臨時建設、歷史遺留私有房屋改建、農村個人建房另行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建築工程,系指新建、擴建、改建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室外裝飾裝修。
第四條 編制詳細規劃(含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應符合本規定。
第五條 本規定所定標准,為建築規劃管理的最低標准,各項建築工程,除執行本規定外,還應根據城市規劃有關規定創造良好的環境質量。
第二章 建築間距
第六條 建築間距系指兩幢相鄰建築主體外牆面之間的最小距離,在計算坡屋面建築間距時,應視坡屋面坡度大小而定。
第七條 多層及多層以下居住建築間距。
一、 平行布置時的間距,不得小於表1的規定。
表1

間距方位
區位 0°≤a<30° 30°≤a<45° 45°≤a<60° a≥60°
瀍河、老城歷史遺留私房密集區 1.0h 0.8h 0.9h 0.95h
其它建成市區 1.1h 0.9h 1.0h 1.05h
城市新建區和
開發區 1.3h 1.1h 1.2h 1.25h

註:⑴a為建築朝向與正南(正北)方向的夾角。
⑵h為南側建(構)築物的遮擋高度。
二、 垂直布置的間距
南北向的間距,不小於南側建築高度的0.8倍,並不得小於8米。
東西向的間距,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0.6倍,並不得小於8米。
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築山牆寬度大於15米的,其間距按平行布置控制。
三、 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間距
1、 當兩幢建築的夾角小於或等於30°時,其最窄處間距按平行布置要求執行。
2、 當兩幢建築的夾角大於30°、小於或等於60°時,其最窄處間距在老城、瀍河舊區改造范圍不小於南側或較高建築高度的0.8倍,在其他建成區不小於0.9倍,在城市新建區和開發區不小於1.0倍。
3、 當兩幢建築的夾角大於60°時,其最窄處間距按垂直布置控制。
四、 多層居住建築的山牆間距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0.5倍,低層居住建築的山牆間距不小於6米,山牆間距應同時滿足消防間距和防災安全通道要求。若在山牆開啟窗洞,則其間距應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0.7倍。
五、 多層點式居住建築東(西)側有居室窗戶的,其與相鄰居住建築東西向的間距按東西朝向平行布置控制。
六、 低層居住建築與北側多層居住建築的間距不小於9米;低層居住建築的間距,不得小於6米。
第八條 市政公用設施齊全、布局完整、環境良好、以低層住宅為主的居住用地內的低層獨立式住宅間距不得小於南側建築高度的1.5倍。
第九條 多層及多層以下居住建築下部有商店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其間距計算不得扣除非居住用房高度。
第十條 高層居住建築與高、多、低層居住建築的間距:
一、 平行布置的間距
1、 南北向布置南側高層不超過60米時,間距不小於南側高層建築高度的0.8倍,並不得小於25米。當南側高層建築高度超過60米時,高度每增加3米,間距增加1米。
2、 若北側為高層,南側為多、低層居住建築時,其間距按多、低層居住建築間距控制,但不得小於9米。
3、 當南側為單幢高層且與北側居住建築平面有錯位,在建築朝向方向重疊面寬度小於或等於6米時,間距可按本條⑴規定執行,但不得小於13米。
4、 東西向布置時,間距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0.7倍,且不得小於20米。較高建築高度超過60米時,高度每增加4米,間距增加1米。
5、 當高層居住建築為板式建築時,其間距按第七條一有關規定執行。
二、 垂直布置的間距,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0.5倍,且不得小於13米。較高建築的高度超過60米時,高度每增加3米,間距增加1米。
三、 山牆間距不小於13米。
四、 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時,其間距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0.6倍或南側建築高度的0.9倍,且不得小於13米。
第十一條 醫院病房樓、休(療)養院住宿樓、托兒所、幼兒園和學校教學樓在相鄰建築北側或東西側時,與其間距應為同型布置方式居住建築間距的1.2倍,並須同時滿足各專業規范要求,所增間距由本條所列非居住建築退讓。
第十二條 非居住建築(第十一條所列非居住建築除外)主要朝向的間距,可較同型布置方式時居住建築間距減少10%,並須同時滿足各專業規范要求。
第十三條 非居住建築與居住建築的間距
一、 非居住建築位於居住建築南側或東西側(第十一條所列非居住建築除外)的,其間距按第七條至第十條規定控制。
二、 第十一條所列非居住建築位於居住建築北側或東西側,其間距按第十一條控制。
三、 非居住建築(第十一條所列非居住建築除外)位於居住建築北側的,其間距按第十二條控制。
四、 非居住建築與居住建築的山牆間距,按第七條四、第十條三控制。
第十四條 當相鄰建築所處場地有地形高差,地形為陽坡時,其建築間距為南側建築高度減去地形相對高差;其餘坡度方向和布置方式的建築間距均應將地形相對高差加入處於較高位置的建築物的高度,按前述有關條款執行。
第十五條 建築間距除符合本章規定外,應同時符合消防、抗震、衛生、環保、工程管線和建築保護等方面的要求,並應符合第三章有關規定。
第三章 建築退讓
第十六條 建築退讓系指建築物後退地界、城市道路、公路、鐵路、河渠、綠帶兩側以及電力線路保護區范圍。
第十七條 沿地界的建築物,其離界距離按表2所列標准控制,如離界距離小於消防間距時,應按消防間距的規定執行。
界外是公共綠地的,各類建築的最小離界距離按非居住建築的離界距離控制。
地下建築物的離界距離,不小於地下建築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築物底板的底部的距離)的0.7倍,且不得小於3米,並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要求。
老城、瀍河歷史遺留私房密集區退離距離可酌情減小,但不得小於表中相應指標的0.9倍及最小距離。

表2 建築退讓地界距離控制指標表

層數及 建築
離界距離 類別

建築朝向 文、教、衛建築 居住建築與其他非居住建築
建築物高度倍數 最小距離(米) 建築物高度倍數 最小距離(米)
主要朝向 低層 0.75 6 0.65 5
多層 0.75 10 0.65 9
高層 0.4 18 0.35 15
側面或次要朝向 低層 0.4 3.5 0.35 3
多層 0.4 6 0.3 5
高層 0.20 10 0.20 9

第一條 沿城市道路兩側的建築物,其退讓道路規劃紅線的距離按表3所列標准控制。
1、 建築退讓道路規劃紅線距離按建築物臨道路一側最突出部位水平投影最外線與道路紅線的距離控制。
2、 高層建築裙房退讓道路規劃紅線距離按不小於主體建築退讓道路規劃紅線距離的2/3進行控制。
3、 除滿足上述規定外,同時還應符合第四章有關規定。
表3 建築退讓道路紅線最小距離控制指標表

退距離 道路寬度
(米) (米)
建築高度 城市幹道
L≥40 城市次幹道
40>L≥25 城市支路
25>L≥12
多、低層建築
H<24米 7 6 5
高層建築主體
45米>H≥24米 15 12 10
高層建築主體
60米>H≥45米 20 15 12
高層建築主體
99米>H≥60米 30 25 18

建築高度大於99米的建築,應相應加大退讓距離,具體標准根據批準的詳細規劃確定或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定。
第二條 城市道路交叉口處有展寬車道的,道路規劃紅線位置相應外移。
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築物退讓道路規劃紅線的距離應不小於表3指標的1.2倍。
第三條 新建影劇院、游樂場、體育館、展覽館、大型商場等有大量人流、車流集散的建築物,其退讓道路規劃紅線的距離,應滿足停車、回車、綠化和人流集散的要求,具體標准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定,但不得小於25米。
第四條 地界的圍牆、後退道路紅線應不小於0.5米,大門後退道路紅線不得小於3米。
建築物的基礎、台階、陽台、雨蓬、挑檐、散水等均不得佔用建築物退讓道路規劃紅線距離。
地下建築物和地下附屬設施退讓道路規劃紅線的距離,按第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執行。
第五條 沿道路規劃紅線兩側有綠化帶設置要求的,建築物退讓距離從綠線計起。
第六條 歷史街區和傳統街道兩側的建築工程,在滿足消防、交通、管線鋪設要求的前提下,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建築物退讓道路規劃紅線的距離可適當縮小。
第七條 城鎮規劃區范圍內的公路規劃紅線兩側應劃定隔離帶,其寬度規定如下:
一、 國道、城市快速路兩側各50米。
二、 省道兩側各20米。
三、 縣以下公路兩側各10米。
第八條 沿河道、渠道規劃藍線(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按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長期保留的河道規劃線)兩側,或沿河道規劃藍線外綠化控制帶外側的建築物,其退讓河道、渠道規劃藍線或綠化控制帶外邊線的距離除有關的規劃另有規定外,不得小於7米。
第九條 沿鐵路兩側的建築工程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 鐵路干線兩側的建築工程與相鄰軌道中心線的距離不得小於30米;鐵路支線、專用線兩側的建築工程與相鄰軌道中心線的距離不得小於15米;鐵路兩側的圍牆與相鄰軌道中心線的距離不得小於10米,圍牆高度不得大於3米。鐵路兩側建築工程、圍牆與鐵路路基坡腳的距離不得小於5米。
二、 鐵路兩側的高層建築、高大構築物(水塔、煙囪等)、危險品倉庫和廠房與相鄰軌道中心線的距離須經鐵路主管部門審核後確定。
三、 在鐵路道口附近進行建設的,須符合鐵路道口管理的有關規定。
第十條 在電力線路保護區內不得新建建築物、構築物。
一、 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范圍規定如下:
1、 城市非建成區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的范圍為:
1—10千伏 距外側導線 5米
35—110千伏 距外側導線 10米
154—330千伏 距外側導線 15米
550千伏 距外側導線 20米
2、 市區和城鎮人口密集地區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的寬度,可略小於上述規定,具體標准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電力管理部門確定。
二、 電力電纜線路保護區為電纜溝外側不小於0.75米的區域。
第十一條 沿城市道路兩側的貨運裝卸泊位應退讓道路規劃紅線設置。其退讓道路規劃紅線距離參照第十八條低、多層建築退讓道路規劃紅線指標執行,規模較大的,可在此標准基礎上適當提高。
第十二條 建築退讓除符合本規定外,應同時符合消防、防汛、交通、景觀、文物保護、環保等方面的要求。

第一章 建築高度
第十三條 建築高度系指建築室外地面以上主體建築的高度。
第十四條 在有凈空高度限制的飛機場、氣象台、電台等設施周圍的建築工程,其控制高度應符合有關凈空高度限制的規定。
第十五條 在文物保護單位和保護性建築周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築工程,其控制高度應符合保護性建築和文物保護的有關規定,並應按規劃要求編制城市設計和建築設計方案,進行視線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護措施,經批准後方可實施。
第十六條 下列建築的地上層數限定:
1、 無電梯的住宅 不得超過六層
2、 中學教學樓 不得超過五層
3、 小學教學樓 不得超過四層
4、 托兒所、幼兒園 不得超過三層
第十七條 沿城市道路兩側建築工程的控制高度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 沿路一般建築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過道路規劃紅線寬度(W)與建築退讓道路規劃紅線距離(S)之和的1.5倍,即:H≤1.5(W+S)。
二、 沿路高層組合建築的高度,按下式控制:
A≤L(W+S)。
式中:A——沿路高層組合建築以1∶1.5(即56.3度)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總面積;
L——建築基底沿道路規劃紅線的長度;
W——道路規劃紅線寬度;
S——沿路建築退讓道路規劃紅線的距離。
第十八條 建築物臨接兩條以上(含兩條)道路的,按較寬的道路規劃紅線計算其控制高度。
建築物臨接或其面前道路臨接廣場、河道、電力線路保護區、綠化控制帶的,在計算控制高度時,可將廣場、河道、電力線路保護區、綠化控制帶的二分之一寬度計為道路規劃紅線寬度。
第十九條 建築物高度除必須符合本章規定外,應同時符合日照、建築間距、消防、抗震、文物及歷史名城保護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章 附則
第二十條 本規定由洛陽市土地規劃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1998年6月1日起施行。

⑦ 2021年還掃黑嘛

會繼續掃黑的。

洛陽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刑事犯罪,實現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活動大幅度減少,徹底鏟除破壞生態環境的黑惡犯罪,治安問題突出的河段區域得到全面整治,破壞生態環境治安亂象得到全面治理。

同時,全市公安機關將用好用足法律政策,全面遏制妨害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違法犯罪活動,健全完善與檢法機關和行政部門協作配合機制、打擊食葯環犯罪工作體系。



此次嚴打嚴治重點為:在黃河幹流流經區域的新安、孟津、吉利等縣區,加大已建成黃河濕地保護工作,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明顯減少濕地恢復區域內人為活動的影響,對破壞濕地生態環境行為嚴厲打擊;

嚴厲打擊我市黃河幹流及支流伊河、洛河、瀍河、澗河等流經區域非法采礦犯罪,突出打擊在黃河流域特別是黃河河道及支流和排洪道非法采砂洗砂、非法取土等影響行洪安全犯罪;嚴厲打擊我市黃河流域污染環境犯罪,重點打擊黃河流域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犯罪;嚴厲打擊涉黑涉惡犯罪,尤其是非法采砂背後的黑惡勢力犯罪;

嚴厲打擊黃河流域非法捕撈、非法狩獵、盜伐林木、濫伐林木等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重點打擊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犯罪;嚴厲打擊破壞黃河流域文化遺產犯罪,尤其是盜挖古文化遺址、盜掘古墓葬犯罪;

⑧ 洛陽滻河古河道

從洛陽市水務局得知,根據對洛河的整治規范設計方案,洛陽橋至李南橋的洛河段(全程5.5千米)及310國道至瀍河入洛河河口的瀍河段(5.2千米),將成為綜合整治示範段。
這兩段設計穿插洛神新賦八景景觀,打造以洛陽自然特色為主題的著名景點。具體八景為:帝都廣場、洛神公園、洛戲清流、運河廣場、瀍壑朱櫻、洛水清波、洛浦煙柳、城東桃李。

洛河段 完善休閑生態功能、豐富文化內涵
根據規劃,洛河水系定位為「華夏文明第一河」,將被打造為洛陽城市新名片和城市旅遊休閑的新亮點。
設計原則:在充分尊重洛浦公園現狀的基礎上,完善休閑生態功能、提升景觀效果、豐富文化內涵。採用以點帶面,15%為重點改造地段,85%以生態改造為主,強調可達性和休閑生態活動。
設計理念:以洛神文化為基礎,全段分為啟程、相遇、歡宴、惜別四段。
啟程:從城市出發,走向自然;
相遇:人與自然相遇;
歡宴:愛上洛河,人與自然的歡宴;
惜別:回歸自然的環境。
生態濕地系統
洛河水系綜合整治工程將根據「就地利用、生態治灘」的原則,結合景觀規劃方案和工程范圍內的環境現狀,從濕地的多樣性、開放性,沿線景觀的延續性和協調性上出發,將示範段的生態濕地分為四個區,即濕地花園示範區(分花拂柳)、濕地景觀娛樂區(魚翔淺底)、濕地休閑體驗區(暮雲葦色)、濕地生態保育區(鷺鳥沙洲)。
生態濕地主要分布在洛陽橋至李南橋河道內的四個區域,分別為洛陽橋下游南岸河灘、洛神浦橡膠壩下游南北兩側河灘及鐵路橋上游北岸河灘。
服務設施
提升後的洛河段將有售賣亭11處、衛生間10處,自行車停車總面積480平方米,服務設施總面積1303平方米。
無障礙設施:通過天橋、坡道及橋梁下穿的設計使堤內外實現無障礙貫通。
水陸兩棲船:通過水陸兩棲船的設置來完善游覽體系。
自行車路線:示範段內將結合現有的防汛路來改造連貫的自行車線路,兩岸線路全長16.8千米;完善自行車租賃系統,在每個與市政路銜接的入口處,設置自行車租賃站點。
停車場:利用大堤外側的市政公共空間布置停車場(車位500個)、臨時停靠點(車位285個)。
活動場地:將堤頂的局部空間改造成羽毛球場地、乒乓球場地等運動場地,面積共5300平方米。
水位高程分析:景觀設計中依據洛河洪水標准水位設置構築物的高程,永久構築物的防洪等級高於20年一遇的防洪標准,如洛神公園、洛水清波等;其餘建築設計滿足百年一遇的防洪等級。
02
瀍河段
全河道進行清淤
及河床重新構建
設計理念:根據運河文化中驛、渡、橋、市、漕等各功能區的不同,在瀍河段重點打造蘊含以上內涵的休閑娛樂設施。
專項設計
生態治理:分生態修復工程和生物多樣性恢復工程兩部分。在生態修復工程中,將瀍河隴海鐵路至河口段分為三個功能區,即布水入口區、強化凈化區和水質清潔區,對瀍河全河道進行清淤及河床重新構建,結束後,原生態系統不在,需重新構建,再打造生物多樣性恢復工程。
道路交通
瀍河西側堤防路,結合規劃設計為巡河路,全長802.652米,設計時速20千米;瀍河東側堤防路,結合景觀、綠化公園設計為園林路,路長802.652米。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