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井場治理活動

井場治理活動

發布時間: 2021-02-25 23:23:16

『壹』 wp7筆記本如何進入任

到電源管理里把筆記本蓋上蓋子後改為不做任何操作就行。
更改具體步驟:
1、打專開控制屬面板;
2、打開硬體和聲音模塊;
3、打開電源選項模塊;
4、選擇更改計劃設置選項;
5、選擇更改高級電池設置選項;
6、選擇關閉計算機蓋子選項,進去選擇不作任何操作;
7、完成以上步驟,確定退出即可。

『貳』 礦山環境地質問題防治現狀

多年來,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方面,國家和地方已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等。地方頒布的法律法規更為具體,如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發布的《青海省鹽湖資源開發與保護條例》(2000年6月1日)以及禁止在三江源頭開采砂金的規定等。《陝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環境保護條例》規定: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單位新建、擴建、改建項目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經環保部門批准方可申辦手續,否則不予審批和登記。其防治污染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等。陝西省關閉了銅川川口西銅一級公路兩側水泥灰岩的採石場。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頒發了《關於關閉砂金開采區的通知》([2000]177號),禁止全區開采砂金。新疆烏魯木齊市關閉了機場砂石采場等。《國土資源「十五」計劃綱要》將礦山「三廢」治理和礦山環境恢復重建列為國土資源綜合整治主要內容之一。四川、黑龍江等省制定了省區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保證金制度。一些省區也加大了立法及執法力度,就某種礦產或礦山地質環境嚴重區進行專項治理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如神東公司馬家塔露天采礦場復墾、甘肅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銅鎳礦老尾礦庫治理、阿勒泰克朗河紅墩砂金采區河道草地復墾以及陝西國有東桐峪金礦老虎溝尾礦庫復墾等一些典型事例,其中,馬家塔煤礦復墾、甘肅金川尾礦庫治理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嘉獎。

神華集團馬家塔露天煤礦區位於毛烏素沙地邊緣的烏蘭木倫河畔,南北長4.71km,東西寬0.69km,面積3.25km2。1990年12月7日開發至1999年底,其剝離土石方量1701.24×104m3。該礦從一開始就堅持開發與環保並舉,建設與治理同步,制定了邊采邊復墾還田的具體措施,對水土流失的易發區進行了重點治理和必要的防護,從而保持了一個良好的建設環境。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堅持少破壞、不破壞耕地、農作物的原則,堅持復墾、造田、種植養殖相結合原則。截至1999年神華集團累計投資1334.72萬元,完成復墾面積100ha,占露天采礦場的96.67%,在復墾區上建成了種養殖基地,並以每年6.67~10ha的速度逐年遞增。利用露天采坑建成了氧化塘並且規劃了兩處共計13.33ha的養殖塘,使廢水得到了利用,年創利潤近百萬元,社會環境效益明顯。復墾還田成效得到了國家土地局、中央電視台的宣傳。神華集團神東公司大柳塔煤礦2000年投資70萬元,徵用荒溝用於煤矸石堆放場,將煤矸石、洗煤矸石分層排放,填溝造地、上覆黃土、平整碾壓工作,然後實施植樹種草綠化等措施,治理面積5.33ha。

陝西潼關國有東桐峪金礦采場為杜絕廢石堆放引發滑塌以及廢石擠佔山區河道形成泥石流隱患,在廢石堆放地建起了攔渣護擋牆。長慶油田公司陝北安塞勘探開發區,為防止採油井場落地原油進入河流和污染土壤,在井場修建了攔油圍牆。

金川公司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緊靠騰格里沙漠,年降水量僅120mm左右,年蒸發量則在2300mm以上,生態條件十分嚴酷。種一棵樹必須換1m3土,建澆水設施,需終生養護。十幾年來,該公司在綠化方面已累計投入資金2000 多萬元,使綠化覆蓋率達到24%,人均佔有公共綠地26m2,基本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綠色防護林帶。針對礦山廢石和尾礦砂污染問題,建成了二礦區和龍首礦的井下廢水回用的綠化系統,引水上山,進行了大規模的荒山綠化,有效地遏制了廢石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投資540萬元建起的污水處理總站及污水回用處理系統,應用於選礦、冶煉、砂石場等生產系統,以及老廠區、經濟開發區、生活區的植樹綠化,日處理水量超過2×104m3。廢水循環設施建成投產後,不但使金川公司的廢水綜合利用工作邁上了新台階,而且有效地減輕了金昌地區的供水危機。

金川公司的老尾礦庫位於金昌市城建規劃中心部分,處於經濟開發區的上風向區。1991年6月服務年限到期,累計堆存尾礦砂3877×104t。干散的尾礦砂成為一個嚴重的大氣污染源,給附近農村、工廠造成嚴重危害。為了徹底根治老尾礦庫尾礦砂的污染,公司在充分試驗研究的基礎上,採用5~10cm厚礫石土覆蓋技術,投資610萬元完成了覆蓋工程,徹底治理了尾礦庫尾礦砂飛揚對農田和市區造成的大氣污染,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十分顯著,為西北乾旱地區因地制宜治理尾礦庫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示範工程。

華亭煤礦本著「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每年回收矸石中的煤炭資源2萬多噸,回收油頁岩5000多噸,節約了資源,消除了煤矸石發火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年增加收入170多萬元。將煤矸石填溝造地形成了面積10.8×104m2的儲煤場,回填了一個已開采10多年的露天礦坑,剩餘的充填地表塌陷區,覆土還田。

自2001年以來,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每年安排上億資金開展計劃經濟時期國有老礦山、閉坑破產礦山的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西北地區先後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的有烏魯木齊六道灣煤礦,內蒙古包頭石拐煤礦,甘肅的廠壩鉛鋅礦,陝西銅川焦坪閉坑的露天煤礦、金堆城鉬礦、旬陽鉛鋅礦、鳳縣銀母寺鉛鋅礦、山陽桐木溝等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礦山生態環境,消除了地質災害對人居生態環境安全的影響。

『叄』 水土體石油污染治理情況

據統計從1964年油田成立到年底,油田累計環保投資總額為9.6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中環保設施為96349萬元,1998年環保投資為11095萬元。1998年環保投資中,用於廢水治理的8747萬元,用於廢氣治理的1182萬元,用於固體廢棄物治理的86萬元,用於雜訊治理的20萬元,用於其他的1060萬元。

1.油田工業廢水處理情況

工業廢水目前的處理情況主要著眼於提高達標排放率、減少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含量和提高油田采出水回注率等幾項措施。根據最新資料:

1998年油田排放工業廢水2753.32萬噸,達標排放量為2070.93萬噸,達標排放率為75.22%;油田1999年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727.04萬噸,達標排放量為2030.37萬噸,達標排放率為74.45%。

表4-9 不同深度測值比較Tab.4-9 Comparison of analysed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depth(mg/kg)

1998年排放工業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為414.52噸;油田1999年排放的工業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為288.36噸;預計2000年排放的工業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為162噸,石油類可比1998年消減252.52萬噸。油田廢水中石油類的產生量約為5.4×106t/a,回收率約為70%(回收量約為378萬噸)。

由於油田廢水污染主要是由油田采出水外排造成的,目前對采出的外排水主要回注地層。1998年油田采出水達2.6億噸,92%以上回注,並且有六個採油廠回注率達100%。

2.落地原油的回收情況

勝利油田採油井場和其他工作現場都存在落地原油污染問題,每年進入環境的落地原油數量巨大,落地原油產生量約為6.12×104t/a。

由於工藝和技術上的原因,不能完全杜絕落地油,為避免浪費和污染,目前主要採用井口設固定或活動貯存池定期回收來解決,各採油廠專門成立落地原油污油回收隊負責回收,回收率在98%左右(回收量約為6×104t/a),但仍有一部分殘留地表,每年仍有0.12萬噸的落地原油因無法回收而留在環境中。

『肆』  水土體石油污染治理現狀及防治對策

5.3.1石油部門目前治理現狀

據統計從1964年油田成立到1998年底,油田累計環保投資總額為9.6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中環保設施為96349萬元,1998年環保投資為11095萬元。1998年環保投資中,用於廢水治理的8747萬元,用於廢氣治理的1182萬元,用於固體廢棄物治理的86萬元,用於雜訊治理的20萬元,其他1060萬元。

1.油田工業廢水處理情況

工業廢水目前的處理情況主要著眼於提高達標排放率、減少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含量和提高油田采出水回注率等幾項措施。根據最新資料:

1998年油田排放工業廢水2753.32萬t,達標排放量為2070.93萬t,達標排放率為75.22%;油田1999年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727.04萬t,達標排放量為2030.37萬t,達標排放率為74.45%。

1998年排放工業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為414.52t;油田1999年排放的工業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為288.36t;預計2000年排放的工業廢水污染物中石油類為162t,石油類可比1998年消減252.52萬t。油田廢水中石油類的產生量約為540萬t/a,回收率約為70%(回收量約為378萬t/a)。

由於油田廢水污染主要是由油田采出水外排造成的,目前對采出的外排水主要回注地層。1998年油田采出水達2.6億t,92%以上回注,並且有六個採油廠回注率達100%。

2.落地原油的回收情況

勝利油田採油井場和其他工作現場都存在落地原油污染問題,每年進入環境的落地原油數量巨大,落地原油產生量約為6.12萬t/a。

由於工藝和技術上的原因,不能完全杜絕落地油,為避免浪費和污染,目前主要採用井口設固定或活動貯存池定期回收來解決,各採油廠專門成立落地原油污油回收隊負責回收,回收率在98%左右(回收量約為6萬t/a),但仍有一部分殘留地表,每年仍有0.12萬t的落地原油因無法回收而留在環境中。

5.3.2水土體污染防治對策

1.水體污染防治對策

從油田污染源調查來看,在工業污水中按等標污染負荷比計,揮發酚是第一號污染物,其次是石油類、化學需氧量。從地面水實際監測,按等標污染負荷比來看,化學需氧量是第一位污染物,石油類是第二位污染物。在水污染總量控制研究中,石油類和化學需氧量都列為主要控制污染物,為保證受納污水河流中污染物在國家允許范圍之內,提高以下污染物防治對策:

(1)油田主要排污口有19個,對地面水污染嚴重的污染源主要是採油污水,因此要加強採油污水處理管理,要嚴格按照污水處理設計流程、操作流程規范,嚴禁私自簡化處理流程、違反操作,要加強監督檢查,外排污水一定要達標排放。

(2)新建和改建污水處理站,一定要選用處理工藝先進處理效率高的污水處理設備。

(3)積極推廣不外排污水採油廠的經驗,將污水處理合格後,全部回注地層,油田內部實行污水處理獎懲辦法,並限定時間實現採油廠污水不外排。

(4)各污水處理站都要建立防滲、防溢污水暫存池,一旦發生事故後污水處理不合格時,污水可以暫時存放該池,再經過處理合格後回注或外排。

(5)加強鑽井廢棄泥漿、廢水管理,使鑽井泥漿和廢水重復利用和回收。完鑽後,將泥漿及井場其他污染物全部清到泥漿池,防止外溢,待泥漿干固後在其上面及周圍種樹綠化。

(6)加強作業廢水處理管理、提高無污染作業率。油水井作業時,將含污水壓進干線,作業完工後,將作業現場污油、污水及其他污染物一並清理到泥漿中,以減少作業時落到地面上的污染物。

(7)由於化學需氧量是河流中除了石油類外的另一主要污染物,而該污染物除了油田工業污水貢獻外,其主要來源是地方企業,尤其是造紙廠、石油化工工業。化學需氧量另一個主要來源是城鎮居民生活污水。要想徹底改善水環境,還要必須對這些部門的污水進行處理和控制。

2.土體污染防治對策

(1)推行泥漿的回收利用:為使泥漿具有鑽井工藝所要求的各種性能,需加入大量的無機和有機處理劑,一旦鑽井完畢,這些化學葯物處理劑也就隨泥漿一起廢棄於井場,這樣不僅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這些化學葯品必然隨地表水的運動,遷移擴散到周圍地區,污染當地的環境,如果將這些泥漿收集起來,加以重復利用,不僅能為國家節省大量資金,還大大減輕了污染。

(2)無毒害新型泥漿的利用,同樣是減輕污染的有效措施。目前,泥漿中經常加入純鹼和燒鹼,使泥漿的pH值達10~11,這些高鹼性化學劑進入農田能改變土壤成分,使土壤鹼性增加板結變硬;在鑽深井時大量使用的鐵鉻鹽,使含鉻元素的有毒物質,對人體的消化道、皮膚具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對呼吸道也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常常引起皮炎、皮膚潰瘍、嗅覺缺失、甚至致癌。從1993年的統計情況來看,目前全油田鑽井生產中鐵鉻鹽的使用量仍然很大,這必然對本地區的人群造成很大危害,故新型無毒泥漿的使用已經是大勢所趨。

(3)研究落地原油產生的原因,減少原油生產中落地原油數量,在鑽井、油氣集輸和儲運過程中,各種事故泄漏,設備、管線的跑冒滴漏的污油,及井場場地的落地原油積累起來也具有很大的數量,它們被排放到環境當中,對土壤、植物及人類造成危害。所以探討其產生的原因以減少落地原油的數量,研究其回收以減少浪費,都是解決落地原油對環境污染的方法。

(4)對外排污水的無組織漫流的控制:無組織排放的污水主要產生於鑽井過程中,包括柴油機冷卻水、鑽井廢水和洗井水,對其進行控制可以限制污染物擴散的范圍以減弱其污染。

(5)及早進行落地原油的生物處理,據研究,很多細菌能有效地分解落地原油,這樣不僅可以消除其污染,還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伍』 中國哪些地區石油污染對候鳥產生影響

石油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含油廢水,廢水中還有大量的石油與懸浮物,這些污染物如果未經有效處理進行排放,或者處理不夠徹底而進行排放,會對地表水與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地表水與地下水通過食物鏈被動植物所吸收,經過長時期的沉積,會對人體與動植物造成嚴重的破壞,影響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的產量。同時利用受污染的水進行灌溉,還會對土壤造成污染。油田土壤環境污染,主要來自鑽井、洗井、試井、採油和修井過程中的落地原油或井噴及固體廢棄物。土壤一旦遭受石油污染,便會引起多項環境要素的改變,以致危害生態環境。土壤被石油污染影響其通透性,凡能聚在土壤中的石油烴,絕大部分是高分子組成,它們粘著在植物根繫上形成一種粘膜,阻礙植物根系的呼吸與吸收,引起根系腐爛。因此採油區應種樹種草綠化、凈化保護土壤,石油污染的土地不能急於種糧食、蔬菜等,石油污染的土壤長出的稻米光澤較差,粘性較低,蔬菜味道不佳、易腐爛、不易保存。所以對落地原油和泥漿等要回收處理,一方面可回收資源,另一方面可保護環境。 石油開采過程是造成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過程其影響表現為四個方面。首先是井場、道路、站所、油氣管道等工程施工建設擾亂和破壞土壤主體構型,影響土壤通氣和透水,改變了地表、地面坡度的原地貌形態和地表土壤結構;毀壞了地面植被,使松動土體岩性物質裸露地表,土壤抗蝕,抗沖性降低,加速了土壤的侵蝕。其次是嚴重破壞了原有的水保設施,為區域經濟的一時增長,加劇了水土流失,形成了邊治理邊破壞的被動局面。再次,井場平整,道路、油氣管道開挖而移動土體,土方隨意堆放,加之坡地開挖土方,沒有採取任何護欄措施,疏鬆的土方隨坡而下,易受暴雨沖刷,可誘發崩塌、滑坡,加速地面侵蝕,造成嚴重水土流失;易受風力影響造成沙塵天氣,使區域環境質量明顯下降。最後是施工中產生的廢水匯入地表徑流,造成水污染;棄土、棄渣及生活廢棄物,雖已就地回填,但仍為鬆散堆積物,大幅度降低原水土保持功能。石油開采是對地層油藏不斷挖掘的過程,不僅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更使原先無人到達或難以進入的地區變的可達和易進入,尤其是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對於黃土丘陵溝壑區、戈壁風沙區來說,灌木、蒿草在維持該地區生態系統平衡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表剝離引起的植被破壞,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從用地構成看,井場、站(所)對植被是點狀影響,道路、集輸管道是線狀影響,線狀影響遠大於點狀影響;從用地方式看,臨時用地植被可採取人工和自然恢復,永久性用地則完全被人工生態系統代替,雖然經人工植樹種草,植被覆蓋率上升,但可能造成遺傳均化,生態系統功能減弱。 總結 石油開采全過程對環境地質問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同時也是十分嚴重的,在石油開采過程中我們要在追求開采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更加註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對環境地質問題的綜合治理,努力謀求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陸』 東營油氣開采區土壤地球化學環境研究

一、石油開采區污染源特點

油田開發給經濟帶來巨大推動力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環境問題。隨著油田開發的進行,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必要性。

在石油的開發和生產過程中,井場附近的落地原油對土壤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落地原油是指在油井生產過程中,沒有進入集輸管線而散落在地面的原油。原油落地後會與地面的水、砂、泥土形成混合物,其中的溶解氣和輕烴則會揮發進入大氣環境,造成大氣污染。部分原油滲入土壤後,會造成土壤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那些積存於表層土壤中的原油會影響土壤的通透性和土壤中養分的釋放,降低土壤中動物及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的綜合肥力下降,高分子的烴類附著在植物根繫上能夠形成一層黏膜阻礙根系的呼吸和吸收作用,甚至引起根系腐爛,由此影響到上覆植被。土壤污染嚴重的地區還會改變地表生態,遭受污染的地區可能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內都會寸草不生。

石油污染物中文獻報道較多的有酚、氰、苯並(a)芘等。酚類化合物是芳烴的含羥基衍生物。作物對酚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其適應范圍因作物種類、品種、土壤類型和栽培條件而不同,污水含酚<25 mg/L時,水稻和小麥生長正常;>50 mg/L時,開始受抑制。作物體內酚的殘留量隨污水中酚濃度增加而增加;酚在植物各部分的殘留量按莖葉>根>籽實的順序遞減,殘留在籽實中的酚量占總殘留量的比例很少。殘留在農產品中的酚的毒性不大。污水中酚的濃度>12 mg/L時,部分蔬菜的品質變劣,口味變澀。酚對作物的危害起始濃度不同,水稻為200 mg/L,黃瓜、西紅柿為100 mg/L。當用含酚0.003~11.0 mg/L的低濃度酚的污水灌溉蔬菜時,可增產6%~13.6%,對品質沒有產生不利影響[8]。酚在土壤中易被降解礦化,一般不產生累積現象。

氰的性質有些像酚,它進入土壤後也極易分解、揮發。盆栽試驗證明,用含氰(氰化鈉)0.5~30 mg/L水澆灌水稻和油菜時,兩者的生長發育未受明顯影響;用含氰>50 mg/L的水澆灌時,生長發育和產量均受影響,開始在糙米和油菜中有氰殘留,氰在水稻各部分的殘留量按根>莖葉>谷殼>糙米的順序遞減。

石油在土壤中的殘留是較強的。自從石油組分的多環芳烴類被確定為具有致癌的危險性以來,研究重點便放在多環芳烴的殘留毒性上。以苯並(a)芘為代表的多環芳烴類物質,主要是各種碳氫化合物在760℃以上高溫裂解過程中生成。根據徐瑞薇(1980)的綜述,各國學者不斷證明,在植物和微生物體內能夠合成多環芳烴,正是這種生物合成的苯並(a)芘,構成了土壤中自然本底。與人類活動造成的外源污染相比,土壤中生物合成的濃度相對來說是非常低的。

從劉鈞祜和應佩峰(1976)施用5種苯並(a)芘含量的污泥的試驗結果來看,苯並(a)芘在耕層土壤中有明顯殘留,並隨著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多。無論是田間小區試驗還是盆缽試驗,結果是一致的。

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對土壤苯並(a)芘能否經根系進入植物體並累積於植物體,特別是貯藏器官(如籽實)的報道,很不一致。美國1964年對8 個州進行的調查顯示,工業區生長的小麥苯並(a)芘的含量(3.52×10 -9)為農業區生長的小麥(0.34×10 -9)的10倍;蘇聯某石油裂解廠附近生長的植物中,苯並(a)芘含量高達600×10 -9~5960×10 -9,並隨距污染源距離的增加而遞減。Siegfriend等(1975)連續6年每年每公頃施用3~6t垃圾堆肥,土壤中苯並(a)芘年投入增加量為150μg·m-2,但在胡蘿卜及萵苣莖中未見苯並(a)芘的累積。王崇效等(1979)連續4年施入含5000~47 000μg/kg苯並(a)芘的污泥,在玉米、高粱、小麥的莖稈和籽實中均未發現苯並(a)芘的累積。高拯民(1981,1989)採用野外調查、盆缽試驗等方法,研究污水灌區與清水灌區精白米中苯並(a)芘含量,發現二者在統計學上無顯著差異。劉鈞祜和應佩峰(1986)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他們認為苯並(a)芘具有疏水特性,不論土壤中苯並(a)芘含量多寡,根部只限於接觸吸收(或吸附)而難於通過根部組織向地上部組織運輸。

石油類物質對土壤的污染在油田區域內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全面了解土壤中石油類物質含量及分布和演化規律是評價土壤石油污染的前提條件。因此,有必要對石油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規律和轉化過程進行研究。本次研究以勝坨油田井場附近土壤中落油污染研究為例,分析我國東部油田井場附近的土壤污染規律,為油氣田勘探開發過程中的污染控制與治理措施提供依據,並可通過這一研究來分析石油類污染物對水環境的影響程度和范圍,為石油的開發和生產區的環境保護提供參考數據。

二、研究區概況

本次研究區勝坨油田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境內,是我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中的高產油田。其構造位置在濟陽坳陷北部,坨庄-勝利村-永安鎮二級構造帶的中段,東鄰民豐窪陷、西及西南鄰利津窪陷、南接東營中央隆起斷裂帶、北面為勝北弧形大斷層遮擋。勝坨油田分為3個區塊,其中三區位於勝坨油田的東部,西與二區相接,北是陳家莊凸起,西南與利津生油凹陷相鄰,是一個物源、油源均豐富的含油區。

勝坨油田是由東西2個高點組成、被斷層復雜化了的逆牽引背斜構造油氣藏(圖3-40)。油田內部斷層發育,共有斷層58 條,均為正斷層。主要斷層12 條,將油田分為11個斷塊,各斷塊自成獨立的油水系統。「八五」以後又陸續發現了13 個小圈閉油藏。

圖3-40 勝坨油田構造井位略圖

本次研究的坨7斷塊位於三區的東南部,為一地塹式長條狀斷層,其北和東分別以2條大斷層與坨28和坨11斷塊相接;斷塊內還發育有4條次級小斷層,其中3條在中部,一條在東部。鑽井揭示坨21斷塊為上第三紀和下第三紀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明化鎮組、館陶組、東營組和沙河街組;其中沙河街組分為4段,沙二段是主力含油層系。沙二段上部屬三角洲-河流沉積,下部以三角洲相沉積為主。上部沉積時期,由於氣候乾燥,湖盆收縮,東營凹陷大部分地區接受河流相沉積。儲層為河流-三角洲沉積,岩性為細砂岩和粉細砂岩,灰粒狀砂岩。沙二段分為2 個油組,1~5 沙層為上油組,6~11 沙層為下油組。上油組以正韻律沉積為主,下油組以反韻律沉積為主。油藏含油麵積自上而下變小,最大含油麵積為3.5 km2,地質儲量2104.0×104 t。

1961年,勝坨油田開始勘探,至2002年底累積探明含油麵積81.0 km2,石油地質儲量48 407×104 t,天然氣儲量88 900×104 m3。開采近40年來,對當地的土壤和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井場附近土壤污染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取樣點設計及化驗指標

土壤元素的平面分布規律研究以取樣的五口井為例。取樣時以第五個點作為井點,在其兩側分別取4個點進行元素平面分布規律分析。其中井Y317、Y3187、Y2129和Y4118每口井各取了9個點,而井Y6227由於條件限制只取了8個點。

土壤元素隨深度的分布規律研究仍以取樣的五口井為例,其中取樣的深度范圍在0~180 cm以內,土壤樣品點的深度為0、20、40、60、80、100、140、180 cm 處的。井Y317分別對平面上4個點在深度范圍內進行取樣,而井Y3187、Y2129、Y4118和Y6227每口井只各取了2個點。

(二)微量元素分布

1.土壤元素的平面分布規律

土壤元素的平面分布規律研究以取樣的五口井為例。取樣時以第五個點作為井點,在其兩側分別取4個點進行元素平面分布規律分析。其中井Y317、Y3187、Y2129和Y4118每口井各取了9個點,而井Y6227由於條件限制只取了8個點。

圖3-41為取樣的五口井土壤元素的含量變化圖,對其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分布規律。

對五口取樣井Cr、Cu、Ni、Pb、Zn、As元素含量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結論:

部分元素在井口附近有呈現高值的趨勢,說明在井場附近這些微量元素出現異常,且這些異常與油田開發有關。其中Zn表現得較為突出,五口取樣井中有四口井在井口處取得相對較高值。而As、Cu和Ni元素的含量曲線在井口周圍的變化趨勢不明顯。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研究區井場附近的土壤中Cr、Pb、Zn元素受油田開發過程中落油污染的影響較大,而As、Cu和Ni元素受落油污染的影響較小。

個別取樣井在離井口較遠的取樣土壤中部分元素的含量曲線有上翹的趨勢,即在離井口一定距離處的土壤中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所增加。由這一趨勢我們可以認識到:井口附近土壤中Cr、Pb、Zn元素在井口處含量較高,隨著離井口距離的加大,土壤元素的含量有減少的趨勢,但這並不說明落油污染在井口處就最為嚴重,井場周圍土壤的污染治理仍顯得十分必要。這種異常可能是由於研究區范圍內,井孔密集,相互間存在干擾。這一認識對於井場周圍落油污染治理工作能夠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針對圖中出現的部分異常值,我們也可以對其進行解釋。Y2129左側的高值點是由於其左側有一鄰井Y2126的影響,而井Y6227的左側和右側土壤元素含量分別出現高值可能是由於井的左側為一泥漿池,右側為一小水塘,而土壤取樣點位於它們附近的原因。但對於具體異常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對以上取樣井附近土壤中微量元素P和F含量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結論:

1)大多數井P元素的含量在井點處呈現低值,向兩側逐漸呈現高的含量值,隨著離井口距離的增加含量保持穩定,可用圖形「

」近似表示P元素的含量變化曲線。其中,井口處土壤中P元素含量的降低可能是由於油類物質進入土壤後,改變土壤結構,減小孔隙度,使土壤理化性質發生變化,微生物迅速生長,導致土壤中P元素的含量降低[21]

圖3-41 井場附近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平面變化圖(圖中△為井口)

2)F元素含量變化的波動性較大,且井口兩端的含量曲線不具有對稱性。因此推斷F元素的含量變化可能與落油污染的關系不是很大。其中,同一井場附近土壤中F元素含量曲線在井口一側先降低後增加,在另一側先增加後降低的規律較為明顯。

對以上取樣井附近土壤中微量元素Hg和Cd的含量變化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結論:

1)Hg元素的含量在井口附近的取樣中,除在井Y317表現有明顯的變化外,在其他井中含量變化的不是很明顯。可以認為Hg元素的含量受落油污染的影響不是很大,極個別井場附近土壤中含量的異常變化,可能是由於石油勘探開發鑽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鑽井液污染的影響。

2)Cd元素的含量基本上是在井口處的取樣中表現高值,在井口兩側的土壤中含量降低並趨於穩定。井Y2129 井口左側之所以會出現高值,懷疑是因為鄰井Y2126 的影響。而井Y6227的左側出現異常高值有可能是因為取樣點位於泥漿池附近的原因。

2.深度剖面上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變化規律

土壤元素隨深度的分布規律研究仍以取樣的五口井為例,其中取樣的深度范圍在0~180 cm以內,土壤樣品點的深度為0、20、40、60、80、100、140、180 cm 處的。井Y317分別對平面上4個點在深度范圍內進行取樣,而井Y3187、Y2129、Y4118和Y6227每口井只各取了2個點。

圖3-42為井場附近鑽孔中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變化圖,對其進行分析並找出其中的分布規律。

對以上取樣井附近鑽孔中土壤微量元素Cr、Cu、Ni、Pb、Zn、As的含量變化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結論:

1)除個別異常點外,Cr和Zn元素的含量隨深度的變化,曲線的形態基本一致,隨深度的增加元素含量先增加後減少,最大值點一般都不是在井口處土壤中,1m深度以下土壤中元素的含量趨於穩定。Cr和Zn元素含量曲線的波動性較大這說明落油區地下土壤中Cr和Zn元素的含量受落油污染的影響較大,影響范圍在1 m以內。

2)Cu、Ni、Pb和As元素的含量隨深度的變化不大,僅在80 cm或1 m深度處土壤中元素的含量略有增加。這說明落油區地下土壤中Cu、Ni、Pb和As元素受落油污染的影響相對較小。

對井場附近鑽孔中土壤微量元素P和F的含量變化進行對比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結論:P和F元素的含量高值在1m深度范圍以內出現,且曲線波動性較大。隨後,大部分取樣井P和F元素的含量略有降低。可見:在深度剖面上,P和F元素的含量變化不具有規律性。

對井場附近鑽孔中土壤微量元素Hg和Cd含量變化進行對比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結論:

1)Hg元素含量曲線總的變化趨勢為地表處呈現高值,隨著深度的增加含量降低,達到某一低值後,元素的含量趨於穩定。在向低值轉化的過程中,會有一小幅度的波動變化。

2)Cd元素的含量高值出現在1m深度范圍以內,且元素含量總的變化趨勢為先增加後減少。這說明Cd元素受落油污染的影響范圍在1 m以內。

圖3-42a 井場附近鑽孔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變化圖

圖3-42b 井場附近鑽孔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變化圖

(三)有機污染分布

1.井場附近土壤中烴類含量的平面分布規律

圖3-43為井場附近土壤中烴類含量平面變化圖,對其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分布規律。對五口取樣井附近表層土壤中烴類含量進行對比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認識:

1)飽和烴、芳烴、非烴和瀝青質的含量曲線極具相似性,其含量的變化趨勢一致。

2)多數取樣井附近的土壤中,飽和烴、芳烴、非烴和瀝青質的含量最大值存在於井口處。這與油田開發過程中落油易在井口處富集的現象相吻合。

3)井Y6227周圍土壤中的4種石油物質含量的最大值不是在井口處。其中,在其左側土壤中石油物質的含量存在最大值是由於取樣點位於泥漿池附近的緣故。其右側土壤中石油類物質的含量存在較大值可能是因為其樣點位於一小水塘附近,受其影響較大。

研究區土壤中氯仿瀝青A的含量是圖3-43 中飽和烴、芳烴、非烴和瀝青質含量的總和,其含量的變化規律對於分析土壤中落油的污染規律最具有實際意義。

對取樣井表層土壤中的氯仿瀝青A的含量進行對比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認識:氯仿瀝青A含量的最大值一般存在於井口附近的土壤中,這與採油過程中落油一般在井口處聚集較多的現象相一致。除井口外,還存在其他高值點,懷疑是施工過程中原油遺漏或其他因素的影響。

2.深度剖面上土壤中落油含量的變化規律

土壤中落油含量的分布規律研究仍以取樣的五口井為例,其中取樣的深度范圍也在0~180 cm以內,為0、20、40、60、80、100、140、180 cm處的土壤樣品點。

圖3-44為井場附近深度剖面上土壤中落油的含量變化圖,對其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分布規律。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認識:

1)取樣井附近土壤中飽和烴、芳烴、非烴和瀝青質的含量變化在各取樣深度剖面上具有可比性。同一口井中,四種烴類物質的含量曲線的形態具有相似性,能夠將其含量隨深度的變化看作具有規律性。

2)飽和烴、芳烴、非烴和瀝青質的含量最大值基本上出現在井口處的土壤樣品中。自井口向下,含量急劇減少,在20、40和80 cm深度處的土壤樣品中其含量出現部分高值。總體上,飽和烴、芳烴、非烴和瀝青質的含量隨取樣深度的增加是減少的。

3)深度剖面上,土壤中飽和烴的含量值基本上較芳烴、非烴和瀝青質的含量要大一些。其中瀝青質的含量最少,芳烴和非烴的含量時大時小,變化較不穩定。

4)氯仿瀝青A的含量均在井口處取得最大值,含量隨深度變化的規律性較為明顯。個別剖面上,氯仿瀝青A的含量在40、80 cm深度取樣點上有增加的趨勢。

四、井場附近土壤污染的時間演化特徵

為了研究落油污染的演化規律,本課題中選取的五口采樣井的開采時間具有規律性,分別為20世紀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投入開採的油井。其中,Y317井為20世紀60年代開始投入開發,Y3187井為70年代開始投入開發,Y2129井為80年代開始投入開發,Y4118 井為90年代開始投入開發,Y6227 井為最近投入開發的。通過井場附近土壤中污染物的空間分布圖並結合開采年限,分析污染物含量隨時間的演化規律。

圖3-43 研究區井場附近土壤中烴類含量平面分布圖(圖中△為井口)

圖3-44a 井場附近鑽孔中土壤落油的含量變化圖

圖3-44b 井場附近鑽孔中土壤落油的含量變化圖

(一)落油污染區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演化規律

對圖3-45中各元素在取樣井地表處土壤中的含量進行統計分析,可以發現:

圖3-45a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演化圖

圖3-45b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演化圖

1)土壤中Cr、Cu、Ni、Zn、As元素的含量隨時間的演化規律不是很明顯。若能排除油田開發過程中鑽井液及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因素的影響,規律性會強一些,但分析起來會非常困難。因此,對這些元素的含量演化規律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探討。

2)Pb元素在20世紀90年代和2000年投入開採的井附近土壤中的含量較以前開採的井附近土壤中的含量有增大的趨勢。但由於增大的趨勢不是很明顯,再加之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因素很多,因此,很難有準確定論。

3)P、F、Hg和Cd元素的含量演化規律也不明顯,幾乎無規律可循。

其中,井Y4118附近取樣點中Hg含量異常較明顯,其影響因素值得進一步深究。

(二)井場附近土壤中烴類含量的演化規律

通過井場附近土壤中烴類物質的空間分布圖並結合開采年限,分析落油中污染物的含量隨時間的演化規律,為土壤落油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指導依據。

對圖3-46 井場附近土壤中落油物質的含量進行統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規律和結論:

1)飽和烴、芳烴、非烴、瀝青質和氯仿瀝青A的含量演化曲線變化趨勢具有相似性。大致規律為:井場附近土壤中的烴類物質的含量在60年代投產的Y317 井井口處取最大值,Y3187井(20世紀70年代)附近含量相對較低,隨後開採的兩口井(Y2129、Y4118)附近烴類物質的含量又有增加的趨勢,2000年投入開採的井Y6227 井場附近土壤中烴類物質的含量幾乎為零。總的來看,井場附近土壤中烴類含量有隨時間而逐漸減少的趨勢,說明開發時間越長烴類污染越嚴重,與常規認識一致。

2)開采時間越晚井口附近土壤采樣中烴類物質的含量相對就越少。這說明在油田開發過程中,各部門對落油污染問題越來越重視並採取了有利的防治措施,落油污染現象有所好轉。

3)井Y2129和井Y4118石油類物質的含量有增加的趨勢,很有可能是由於當時施工過程中對落油污染的處理方法還不夠完善引起的。

通過上述對東營石油開采區內開采井附近土壤中微量元素及有機物的平面和剖面研究發現石油開采過程中造成的落油污染對於當地表層土壤具有一定的影響,具體而言表現為以下幾點規律:

1)從影響范圍來看,平面研究表明以開采井為中心50 m范圍內土壤元素含量受落油污染影響較大,特別是井口附近表層土壤微量元素和有機物含量出現異常高值;50 m半徑以外元素含量基本穩定。剖面研究表明落油污染的影響范圍主要集中在地表至地下1m深度,在此深度內物質含量具有明顯波動。

2)從異常元素的種類來看,土壤微量元素中Cr、Pb、Zn、Cd元素受油田開發過程中落油污染的影響較大,而As、Cu、Ni、Hg、P、F元素受落油污染的影響較小。土壤中有機烴類的成分變化明顯且規律統一,說明其含量受落油污染控制。

3)從土壤中污染發展趨勢來看,開采井周邊有機污染污染隨時間發展而污染加劇的趨勢明顯,開采時間越晚井口處土壤采樣中石油類物質的含量越少。微量元素污染規律性不明顯,顯然受到當地土壤質地、背景值等多種因素的復合影響。

油田開發過程是一項包含有鑽井工程、井下作業工程、採油工程以及油氣集輸、儲運等多種工程及工藝的系統工程,因而不可避免地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油田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主要污染物為落地原油、廢泥漿和岩屑和洗井廢水等。

圖3-46 井場附近土壤中落油物質含量演化圖

在油田開發區,每一口油井都可看作一個污染點源或風險污染點源。在鑽井、洗井、試井以及修井作業中,要排放一部分原油落在井場周圍,造成井場周圍一定范圍內土壤遭受污染。落地油在土壤表層聚積後,不斷向下遷移,在超過土壤環境容量的情況下,會進入地下潛水層污染地下水,破壞土壤的正常功能,使地下水水質惡化。石油污染物在土壤表層積聚還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降低產量,危害生態環境。

油田開發建設過程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分為勘探期、建設期和生產期3個階段。其中,落油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主要發生在生產期(運營期)。

運營期間正常工況下,油田開發對土壤影響不大,所有工藝都在封閉管線、站場內進行。因此正常工況下,油田投產時,對區域土壤環境影響不大。運營期對土壤的污染影響,主要發生在事故條件下,如爆管泄滲致使原油散落地面及運營期間試井、洗井、採油作業時,均會有油滴落在地面。另外各類機械設備也可能出現跑、冒、漏油故障,從而對外環境造成油污染。開發區內落地油對土壤環境的影響是局部的,它受發生源的制約,主要呈點片狀分布,在橫向上以發生源為中心向四周擴散,距油井越遠,土壤中含油量越少。

另外,管線泄漏會影響地表以下較深層土壤,對表層土壤影響不大。但在地下水位較淺的地段,隨地下水的垂直運動,將影響地表土壤的理化性質。油類物質進入土壤後,將改變土壤結構,減小孔隙度,土壤理化性質發生變化,微生物迅速生長,使土壤氮、磷成分降低。油類通過植物吸收,經富集和生物放大作用,影響牧畜及人體健康。所以管線一旦發生泄漏,應及時對污染土壤進行處理,以減少影響。

此外,落油污染還與採油井的投產時間、所採用的注采方式以及採油井的作業次數和頻率有密切關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