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東官河整治副食品市場

東官河整治副食品市場

發布時間: 2021-02-22 14:48:34

❶ 中國農村污水治理還存在哪些問題

每年產生污水90多億噸,處理率卻僅為22%,遠低於城鎮污水90%以上的處理率;污水治理設施「建好不用、只曬太陽」的現象普遍存在;排放標准日趨嚴格與地方經濟可承受能力矛盾增加……農村污水治理陷入重重困境。


政策密集落地激發巨大市場


農村污水治理已經成為今年水污染治理的重頭戲。2018年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今年將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


緊隨其後,中辦、國辦聯合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提出,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污水處理技術,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加強生活污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


在今年5月舉行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再次提及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推進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同時國家對農村的投入要向這方面傾斜。


地方層面,農村污水治理步伐也在加快。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湖南、湖北、江蘇、福建、雲南、安徽等近20省份相繼出台一系列推進村鎮污水治理的政策。例如,湖南省提出,到2020年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全省農村廁所污水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以上。山東省提出,到2020年,50%以上的村莊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其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範縣80%以上的村莊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農村新型社區基本實現污水收集處理。
重金投入是一大亮點。例如海南省提出,2018-2020年,計劃籌措約190億元資金用於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國家及地方層面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推動著村鎮污水領域市場加速釋放。據E20研究院測算,到2020年村鎮污水處理率將達60%,後「十三五」時期預計市場空間剩餘1200億。
「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已趨於飽和,而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呈現一片藍海。」桑德國際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村鎮環境集團總經理王俊安表示。


另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至5月,共有18個投資額超5億的村鎮污水治理項目釋放,累積投資額度超165億元。

❷ 無錫這座城市怎麼樣呢誰能詳細介紹一下

我是無錫人。
那裡生活節奏很慢的,整座城市也不是特別勤奮的感覺,蠻適合去度內假。可以去看看大佛容,游游太湖,可以去黿頭渚啊,很靈的。對了,一定要吃那裡的小籠包!!!黃興記的小籠包最出名,可惜也不如我小時候好吃咯,所以要趁早去吃!

❸ 運糧河治理情況的介紹

隋、唐、北宋時期,河南的經濟和文化達到歷史上的鼎盛階段,也是水利大發展的時期。公元581年,隋朝立國,公元589年隋滅陳後,全國重歸統一。隋的統一,加強了封建王朝對人力物力的控制,社會秩序安定下來,為了加強漕運,隋代營建東都洛陽和開鑿南北大運河。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開通濟渠,「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通濟渠共分兩段:西段自東都洛陽西苑(今洛陽市澗西一帶)引谷(即今澗水)、洛二水、循東漢所開陽渠故道,傍洛東行,至偃師匯洛河、至鞏縣洛口入黃河。東段自黃河南岸的板渚(今滎陽縣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流經廣武山南麓、東行汴水故道,至開封東汴水折向東南流,經陳留、壅丘(今杞縣)、睢縣、寧陵至宋城(今商丘)、東南行蘄水故道,又經夏邑、永城至安徽泗縣、江蘇盱眙對岸注入淮河。初名通濟渠,又名御河,唐初改稱廣濟河,唐宋時通稱西段為漕渠或洛水,東段為汴河或汴渠。通濟渠施工從大業元年三月開工,到八月結束,由東都洛陽至江蘇江都,1000多km,沿途盡量利用天然河流和歷史相繼開鑿的鴻溝水系人工運河,既減少工程量,又可利用淮河北側支流補充和調節水量。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開挖永濟渠,「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這條運河線路是利用在東漢建安年間所開白溝的基礎上進行疏浚、擴寬和改建的,是利用沁水南通黃河、北引沁水與清、淇二水相接、東北行入白溝。運河流經武陟、新鄉、汲縣、黎陽(今浚縣境)、臨河(今浚縣東)、內黃、河北省大名西、山東省臨清、東北流入河北至天津,再西北行通至涿郡,全長1000餘km。通濟渠和永濟渠的開挖成功,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從中原通向江南以通濟渠為紐帶,通向北方以永濟渠為紐帶,溝通南北的航運系統。 由於隋朝歷史短,運河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展。到了唐、宋時期,汴渠整治,並不斷改進轉運制度,使漕運能力大為提高。唐初漕運年運輸量不過20萬石,到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漕運量每年高達400萬石。到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暴發「安史之亂」以後,北方財源斷絕,唐王朝財政收入更是依靠轉漕東南地區的糧食、物資,使漕運成為唐王朝維持其統治的命脈。北宋建都開封,漕運路線比唐朝要近一半,由淮入汴,水道暢通,灘阻較少,不需轉運。加之造船、水工技術的進步,宋朝的漕運量很快地超過了唐朝。每年漕運量一般五、六百萬石,多時還曾達到800萬石,成為全國漕運史上的最高紀錄。 唐宋兩代對農田水利工程十分重視。初唐時,中原因連遭戰亂,社會經濟摧殘嚴重,要復興經濟必須首先恢復農業,在唐代律法中,就有專門為水利部門制定的法律叫《水部式》,它對水利灌溉管理,規定甚詳。河南發展灌溉修復了許多農田水利工程,在今河南省東部,修了陳留的觀省陂,灌田達百頃;在陳箕城縣(今西華縣),整修三國時鄧艾所建的水利舊址,引潁水灌田,名鄧門陂;在息縣西北,擴建隋玉梁舊渠,洪陂60所,灌田達3000頃;在光山縣曾建雨施陂,灌田400餘頃。修復的農田水利工程,還有管城縣(今鄭州)的李氏陂、中牟的24陂、許昌的堤塘、平輿的葛陂、永城的大劑陂等,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唐朝對航運網效益的發揮,也比較重視,除對運河經常疏浚以保持河道暢通提高通航能力外,還注意運河的擴建,對航運網有所補綴。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採納洛陽人劉宗器的建議,「塞汜水舊汴口,於下流滎澤界開梁公堰,置石門,以通淮、汴」,再次對汴河引黃水的口門進行了治理。說明唐代汴河引黃河水的口門,是採取汴口石門和板諸口兩者交替使用的辦法,以求維護汴河暢通。 在公元907~960年,進入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時期後,都在河南地區建都立國,在這半個世紀中,長江以北戰爭不斷,中原人民深受其害。尤其是朱溫掘開滑州黃河堤後,大河以南又連年大水,給河南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十分嚴重的破壞。後來契丹兵入據後晉首都汴梁,將這個古城及周圍幾百里內的城鎮村莊洗劫一空。千里中原,荒草遍地,人煙稀少,河南水利設施失修廢棄,社會歷史的發展又出現了一次短暫的曲折。北宋王朝建立後,又統一全國的政權,並建都於開封,河南又一次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為水利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同時頒布了《農田利害條約》的法令,並設立各路農田水利官,主持全國水利和地方水利。根據《農田利害條約》規定,無論官員和百姓提出興修水利的建議,不管是創議新建工程,或者是修復原有的水利設施,在實行以後,根據效益大小分別給以獎勵,收效大的可以量材錄用。對群眾興修水利而經濟上有困難的,由國家以低息貸款給以扶助。因而調動了人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出現了「四方爭言農田水利,古陂廢堰悉務興復」的水利高潮局面。在農田水利中,還利用黃河水、沙資源淤溉改良土壤,在陳留等8縣,「引黃、汴河水淤溉」,僅京畿一路的淤田,每年就可增產糧食幾百萬石。在京都開封附近,興建了水網工程,既能將澇水排出導入泗水,而且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貫穿全城,水運交通,四通八達,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開封汴渠已經成為把經濟中心的南方和政治軍事中心汴京連系起來的運輸大動脈,是維持中央集權統治供給的生命線,因此,水利開發主要是圍繞汴渠修復治理進行的,並把農田水利推向法制化。水利建設為推動農業發展和社會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西京轉運使程能向宋太宗上疏,擬在河南南陽下向口(今下向鋪一帶)築壩置堰,攔住白河水,將水引入石塘、沙河、蔡河(開封東南)及睢水,直達汴京,並與南方的湘潭漕渠連貫起來,解決南方物資北運的困難。遂下詔書征發州、縣數萬民工和官兵,塹山填谷,經博望、羅渠、少柘山(今二龍山),施工月余,竣渠百餘里,抵達今方城縣城東南的八里溝一帶,因系漢淮分水嶺地勢高,修成渠高水低,水不能至。後遂增加民工,突擊開渠,仍未修通,石堰又被洪水沖毀,漕渠開挖就此廢止。北宋引漢通淮,選線方城缺口,南水北調,限於技術條件,雖未成功,但它的實踐嘗試,還是具有啟示意義。 2006年6月16日,烈日炎炎,筆者踏訪運糧河。只見一線溪流,到崔庄就斷了。由於地下水位淺,窄窄的河床仍然潮濕,溝谷里的楊樹潤人眼眉,風中流響,疑是水聲。下行不遠,就是與崔庄一街相連的著名茶鄉——(毛出頭)(音:桑)郎廟。河到這里又有了細弱的響動,可惜不是細沙白水,是二十多家屠宰專業戶排放的廢水。更有十幾家製革作坊,把用過的皮硝和切削物沿河傾倒。河右岸那眼久負盛名的千年玉泉,被污染得連衣服也不能洗了。高牆遮蔽,柵門緊鎖,惟有玉泉亭翼然聳立,碑文上刻有蘇東坡 「遂令色香味,一日備三絕」的贊譽…… 據當過多年村支書的張黑娃老人回憶,十幾年前,河水大時有一尺多深,村裡人吃的就是這河裡的水。因為河岸是沖不跑的黃栗土,河底是摻煤打煤球的煤土,人們叫它「銅底鐵幫運糧河」。河邊那眼井,是一位開茶館的張姓老人挖的,有60多年了。一丈深挖到泉眼,大茶缸粗一股,朝東北方向噴。前些年又往下打20多米,用石頭券住,成了現在的樣子。老人說他記事的時候,這里就有四家老茶館,兩家姓張,一家姓李,一家姓尹。不只外來客,十鄉八里的村民都來喝茶,成了代代相傳的風俗。離泉不遠的那座橋,誰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代了。1990年加高加寬,蓋住了原來的橋板,橋墩還在。古時,(毛出頭)郎廟是西去洛陽、長安東到山東、安徽的必經之地,九條大路打橋上過,橋又稱九龍口。

❹ 國家對三農政策有那些補助和津貼

一,國家對三農政策的補助和津貼:
2014年將繼續加大對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的政策扶持力度,著力將示範區打造成為現代農業排頭兵和農業改革試驗田。
(1)是認定第二批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和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和示範區規模,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2)是繼續實施「以獎代補」政策,對投入整合力度大、創新舉措實、合作組織發展好、主導產業提升和農民增收明顯的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範區給予1000萬元左右的獎勵。
(3)是將中央預算內專項投資規模由3億元增加到4億元,加大對示範區旱澇保收標准農田建設的支持力度。四是協調加大對示範區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示範區健全農業融資服務體系,力爭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今年對示範區建設的貸款余額不低於300億元。
二,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政策
(1)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2014年中央1號文件對進一步做好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2014年的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將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啟動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和試驗項目、組織召開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交流會、完成改革試驗項目中期評估三大工作為重點,充實試驗內容,完善工作機制,加大試驗項目組織實施力度,力爭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取得新突破,為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積累經驗、探索路子。
三,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支持政策
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5億元轉移支付資金,採取「先建後補」方式,按照不超過單個設施平均建設造價30%的標准實行全國統一定額補助,扶持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烘乾房等三大類19種規格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實施區域為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福建、河南、湖南、四川、雲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97個縣(市、區、旗、團場)。2014年,將繼續組織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
四,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
為推進全國鮮活農產品市場供應,降低流通費用,全國所有收費公路(含收費的獨立橋梁、隧道)全部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路范圍,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路的公路收費站點,要開辟「綠色通道」專用道口,設置「綠色通道」專用標識標志,引導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優先快速通過。鮮活農產品品種范圍,新鮮蔬菜包括11類66個品種、新鮮水果包括7類42個品種、鮮活水產品包括8個品種、活的畜禽包括3類11個品種、新鮮的肉蛋奶包括7個品種,以及馬鈴薯、甘薯(紅薯、白薯、山葯、芋頭)、鮮玉米、鮮花生。「整車合法裝載」認定標准,對《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范圍內的不同鮮活農產品混裝的車輛,認定為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對目錄范圍內的鮮活農產品與目錄范圍外的其他農產品混裝,且混裝的其他農產品不超過車輛核定載質量或車廂容積20%的車輛,比照整車裝載鮮活農產品車輛執行,對超限超載幅度不超過5%的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比照合法裝載車輛執行。
五,生鮮農產品流通環節稅費減免政策
為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經挑選、清洗、切分、晾曬、包裝、脫水、冷藏、冷凍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屬於蔬菜范圍。各種蔬菜罐頭,指蔬菜經處理、裝罐、密封、殺菌或無菌包裝而製成的食品,不屬於所述蔬菜的范圍。2013年1月11日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3]5號)要求,繼續對鮮活農產品實施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環節低稅收政策,將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部分鮮活肉蛋產品。2014年國家將繼續實行生鮮農產品流通環節稅費減免政策。
六,農村沼氣建設政策
2014年,因地制宜發展戶用沼氣和規模化沼氣。在尊重農民意願和需求的前提下,優先在丘陵山區、老少邊窮和集中供氣無法覆蓋的地區,發展戶用沼氣。支持為農戶供氣的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鼓勵農民合作社、村委會和企業承擔建設沼氣工程,把開展沼渣、沼液利用作為項目立項審核的重要內容;創新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機制,建立產業化發展平台,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沼氣建設和運營,拓寬沼氣使用出口。依託公益性(農業)行業科技專項,加大研發攻關力度,加快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更新換代,提高沼氣項目工藝技術水平。在有條件地區試點推廣政府購買沼氣服務,健全服務體系,多措並舉提高沼氣服務質量和水平。
七,開展農業資源休養生息試點政策
按照國務院有關部署,目前,農業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編制《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4-2020年)》,同時配合國家發改委編制《農業突出環境治理總體規劃(2014-2018年)》,不斷建立健全農業資源保護政策和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促進農業環境和生態改善。規劃中的農業環境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開展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以南方酸性水稻土產區為重點區域,以降低農產品中重金屬含量為核心目標,以農藝措施為主體、輔以工程治理手段,在摸清污染底數的基礎上,對污染耕地實行邊生產、邊修復,同時對示範農戶進行合理補償。二是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在農業面源污染嚴重或環境敏感的流域,開展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示範建設。在養殖、地膜、秸稈等污染問題突出區域,實施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農田殘膜回收與再生、秸稈綜合利用、水產養殖污染治理等示範建設。三是開展地表水過度開發和地下水超采治理。在地表水過度開發和地下水超采問題較嚴重的區域,加大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力度,調整種植結構,種植低耗水作物,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逐步改善農業環境和水生態環境。四是開展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在25度以上陡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和15-25度重要水源地實行退耕,堅持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實現生產、生態與生活的有機結合。五是開展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針對農牧交錯帶中已棄耕的已墾草原,通過退耕種植優質牧草,使其成為穩定的人工草地,逐步恢復草原生態系統。六是開展東北黑土地保護。針對東北黑土層變薄、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的區域,重點開展調整種植結構、增施有機肥、深松耕、坡耕地農田保護設施建設等。七是開展濕地恢復與保護。針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及其他重要濕地分布區中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濕地公園內由於圍墾濕地獲得耕地,開展退耕還濕。
八,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政策
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重點治理農村垃圾和污水。推行縣域農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城鎮垃圾污水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建立村莊保潔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類減量和資源回收利用。深入開展全國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交通便利且轉運距離較近的村莊,生活垃圾可按「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方式處理;交通不便或轉運距離較遠的,可就近分散處理。離城鎮較遠且人口較多的村莊,可建設村級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人口較少的村莊可建設戶用污水處理設施。大力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整鄉整村推進農村河道綜合治理。

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區和居民生活區的科學分離,引導養殖業規模化發展,支持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治理與利用。引導農民開展秸稈還田和秸稈養畜,支持秸稈能源化利用設施建設。逐步建立農村死亡動物無害化收集和處理系統,加快無害化處理場所建設。合理處置農葯包裝物、農膜等廢棄物,加快廢棄物回收設施建設。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因地制宜發展規模化沼氣和戶用沼氣。推動農村家庭改廁,全面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任務。適應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化生產的需求,統籌建設晾曬場、農機棚等生產性公用設施,整治佔用鄉村道路晾曬,堆放等現象。
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節約集約使用土地。加強村莊公共空間整治,清理亂堆亂放,拆除違章建築,疏浚坑塘河道,推進村莊公共照明設施建設。統籌利用閑置土地、現有房屋及設施等改造建設村莊公共活動場所。
九,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政策
2014年,農業部將進一步擴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使試點縣規模達到300個,新增200個試點縣,每個縣選擇2-3個主導產業,重點面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中的帶頭人、骨幹農民等,圍繞主導產業開展從種到收、從生產決策到產品營銷的全過程培訓,重點探索建立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扶持政策三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吸引和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確保農業發展後繼有人。
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示範縣建設政策
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26億元,基本覆蓋全國農業縣。主要用於支持項目縣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完善以「包村聯戶」為主要形式的工作機制和「專家+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戶」的服務模式,培育科技示範戶,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崗計劃,開展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建立健全縣鄉村農業科技試驗示範網路,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
十一,陽光工程政策
2014年,國家將繼續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以提升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技能為主要目標,對務農農民免費開展專項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系統培訓。陽光工程由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農廣校、農技推廣機構、農機校、農業職業院校及有條件的培訓機構承擔具體培訓工作。
十二,培養農村實用人才政策
2014年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範培訓,增選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依託培訓基地舉辦117期示範培訓班,通過專家講課、參觀考察、經驗交流等方式,培訓8700名農村基層組織負責人、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3000名大學生村官,同時帶動各省區市大規模開展培訓工作,培養致富帶頭人和現代農業經營者。繼續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百萬中專生計劃」,改革完善課程體系,提高辦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全年實現10萬人以上的招生規模,提高農村實用人才學歷層次。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認定試點,明確農村實用人才的認定標准,探索認定與補貼、項目、資助、土地利用等掛鉤的辦法,提高認定的「含金量」,構建扶持農民的政策體系。吸引社會力量扶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組織開展第三批「百名農業科教興村傑出帶頭人」和第二批「全國傑出農村實用人才項目」評選工作,選拔50名左右優秀農村實用人才,每人給予5萬元的資金資助。
十三,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促進有能力在城鎮合法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制定相關政策,解決好轄區內農業轉移人口在本地城鎮的落戶問題。二是擴大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全面實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逐步推進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居住地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范接入城鎮社保體系。三是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在農村的合法權益。現階段,農民工落戶城鎮,是否放棄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必須完全尊重農民本人的意願,不得強制收回或變相強制收回。國家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流轉,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
十四,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政策
2014年,國家將在管理民主、運行規范、帶動力強的農民合作社和供銷合作社基礎上,培育發展農村合作金融,選擇部分地區進行農民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試點,豐富農村地區金融機構類型。國家將推進社區性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這些組織必須堅持社員制、封閉性原則,堅持不對外吸儲放貸、不支付固定回報。國家還將進一步完善對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管理體制,明確地方政府的監管職責,鼓勵地方建立風險補償基金,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十五,農業保險支持政策
目前,中央財政提供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品種有玉米、水稻、小麥、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天然橡膠、森林、青稞、藏系羊、氂牛等,共計15個。對於種植業保險,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補貼40%,對東部地區補貼35%,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直屬墾區、中儲糧北方公司、中國農業發展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單位)補貼65%,省級財政至少補貼25%。對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保險,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補貼50%,對東部地區補貼40%,對中央單位補貼80%,地方財政至少補貼30%。對於公益林保險,中央財政補貼50%,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補貼90%,地方財政至少補貼40%;對於商品林保險,中央財政補貼30%,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補貼55%,地方財政至少補貼25%。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覆蓋全國,地方可自主開展相關險種。2014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級財政對主要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逐步減少或取消產糧大縣縣級保費補貼,不斷提高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糧食品種保險的覆蓋面和風險保障水平;鼓勵保險機構開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有條件的地方提供保費補貼,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予以支持;擴大畜產品及森林保險范圍和覆蓋區域;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險。
十六,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
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對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建設項目進行獎勵或者補助的政策。獎補范圍主要包括農民直接受益的村內小型水利設施、村內道路、田間道路、環衛設施、植樹造林等公益事業建設,優先解決群眾最需要、見效最快的村內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業建設項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級以及有條件的市、縣財政安排,財政獎補既可以是資金獎勵,也可以是實物補助;財政獎補堅持普惠制與特惠制相結合,獎補資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可以由各地結合實際自主確定。中央財政2013年安排獎補資金238億元,2014年將進一步健全村級公益事業財政獎補機制,繼續擴大財政獎補資金規模,促進村級公益事業健康發展。
十七,扶持家庭農場發展政策
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民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經營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轉土地,從事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已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有生力量。2014年2月,農業部下發了《關於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工作指導、土地流轉、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強化社會化服務、人才支撐等方面提出了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具體扶持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家庭農場檔案,開展示範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引導和鼓勵家庭農場通過多種方式穩定土地流轉關系;推動落實涉農建設項目、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支持、抵押擔保、農業保險、設施用地等相關政策,幫助解決家庭農場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支持有條件的家庭農場建設試驗示範基地,擔任農業科技示範戶,參與實施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加大對家庭農場經營者的培訓力度,鼓勵中高等學校特別是農業職業院校畢業生、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務工經商返鄉人員等興辦家庭農場等。
十八,扶持農民合作社發展政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扶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經營,允許財政項目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允許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允許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2014年中央1號文件進一步強調,「鼓勵發展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引導規范運行,著力加強能力建設。」對於各種形式的合作社,只要符合合作社基本原則和服務成員的宗旨,符合有關條件和要求,能讓農民切實受益,都將給予鼓勵和支持。2013年,中央財政扶持農民合作組織發展資金規模達18.5億元。目前農村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農技推廣等涉農項目,都把合作社作為承擔主體。已有部分涉農項目形成的資產由合作社管護。2014年,除繼續實行已有的扶持政策外,農業部將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配合有關部門選擇產業基礎牢、經營規模大、帶動能力強、信用記錄好的合作社,按照限於成員內部、用於產業發展、吸股不吸儲、分紅不分息、風險可掌控的原則,穩妥
開展信用合作試點。
十九,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政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2014年中央1號文件進一步強調,「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流轉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加快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和管理網路。探索建立工商企業流轉農業用地風險保障制度,嚴禁農用地非農化。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流轉土地給予獎補。」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必須從國情出發,要尊重農民意願,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能搞大躍進,不能強制推動;要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改進程度相適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相適應;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要堅持規模適度,既注重提升土地經營規模,又防止土地過度集中,兼顧公平與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要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促進土地資源有效利用,又確保流轉有序規范,重點支持發展糧食規模化生產。
二十,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政策
2014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採取財政扶持、稅費優惠、信貸支持等措施,大力發展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競爭充分的社會化服務,推行合作式、訂單式、託管式等服務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具有資質的經營性服務組織從事農業公益性服務。根據1號文件的要求,國家有關部門將在總結地方做法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的具體內容、衡量標准和運作方式,提出支持具有資質的經營性服務組織從事農業公益性服務的具體政策措施。
二十一,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政策
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涉及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中央高度重視,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今年中央1號文件,都提出明確要求。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2013年,國家選擇了105個縣(市、區)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范圍,圍繞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具體形式進行了深入研究。2014年,將抓緊抓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選擇三個省作為整省推進試點,其他省(區、市)至少選擇1個整縣推進試點;繼續深化對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及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入股等問題的研究,按照審慎、穩妥的原則,配合有關部門選擇部分地區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試點,研究提出具體規范意見,推動修訂相關法律法規
二十二,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政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2014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推動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賦予農民對落實到戶的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根據1號文件的要求,國家有關部門將深入研究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地位、產權交易、股權的有償退出和抵押、擔保、繼承等重大問題,研究提出深化改革的意見,明確改革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工作重點、關鍵環節,建立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有效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
二十三,農村、農墾危房改造政策
農村危房改造和農墾危房改造是國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組成部分。農村危房改造於2008年開始試點,2012年實現全國農村地區全覆蓋。2014年國家將繼續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改善廣大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條件,計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260萬戶左右。
農墾危房改造2008年啟動實施,2011年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國農墾,以戶籍在墾區且居住在墾區所轄區域內危房中的農墾職工家庭特別是低收入困難家庭為主要扶助對象。截至2013年,國家累計安排農墾危房改造任務163萬戶,下達農墾危房改造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中央投資150億元。2014年國家將繼續實施農墾危房改造項目,擬按照東、中、西部墾區每戶補助6500元、7500元、9000元的標准,改造農墾危房24萬戶;同時按照中央投資每戶1200元的補助標准,支持建設農墾危房改造供暖、供水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❺ 五年後的東官河和作文

2月17日,我們開始「探訪東官河」的系列報道。

從那時起,我們奔赴東官河源頭及沿途,直至匯入永寧河的河尾,用心記錄,記錄飽受污染的河道,記錄1300多年歷史的底蘊和風貌,記錄沿岸百姓與這條河的點滴變遷。

一個月過去,我們大抵了解了這條河。回過頭,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在三五年之後,眼前的這條河能否得到徹底整治?

水清岸美定有時。2013年4月3日,省發改委正式下達《關於台州市東官河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同年4月25日,市政府成立綜合整治工程領導小組及指揮部,至今差不多一整年,整治工程的各項前期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開始運作。

因此,我們更關注未來整治的實際效果:能否有效提高黃岩城區防洪排澇能力和改善椒江、黃岩城區水環境,能否提高台州市中心城區的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在失去太多之後,這是我們所要的。

因為,東官河是老百姓的東官河。

一次有關治水的詢問會

「這是一條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河,我們有責任讓它重新水清岸美起來。」童希鐸的話擲地有聲。

作為台州市東官河綜合整治工程指揮部的常務副總指揮,童希鐸深知整治這條河的成敗對市區、對百姓意味著什麼。

「隨著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現有城區的排水系統難以滿足20年一遇的規劃排澇標准,急需實施《浙江省溫黃平原水利規劃》中規劃的一系列防洪排澇工程。」童希鐸說。

東官河綜合整治工程,正是規劃提出的流域防洪排澇骨幹工程之一。

其實,整治東官河緣來已久。

❻ 黃岩公交車

201澄江-職技校
202西站-東貿大廈
203 十里鋪-新宅
十里鋪-建廈塑業(樊川)-凌雲摩托(方山下)-新亞塑業-直屬糧庫-新華汽車修理廠(副食品市場)-天長大廈-中藝大廈-實驗小學-運管大樓-桔香樓-黃岩大酒店-三江超市(影城廣場)-北門廣場-農貿中心(蔬菜批發市場)-妙兒橋-標力集團-長塘-汽摩城〔只設路東站點〕-雙鴿集團-新宅
夏令:首班5:50末班18:10 冬令:首班6:00末班 17:10

205 西站-火車站(南線)
206西站-火車站(北xian)

207 環線公交公司-劍山、西嶴
環線公交公司-桔香樓-黃岩大酒店-東禪橋頭-建設大樓-農貿中心(蔬菜批發市場)-妙兒橋-標力集團-長塘-五里牌-後浦西-後庄-金輝羊毛衫廠-大眾紡織公司-嶼下-嶼新-中恩-王嶴-劍山(嶼下-石搗臼-峰丘-洪家山-西嶴)
夏令:首班5:30末班18:10 冬令:首班5:50末班 17:30

210 西客站-王林(下洋顧)
西客站-天元路西-天元路東〔目前設路南站點〕-小商品市場-永寧大廈-北門廣場-農貿中心(蔬菜批發市場)-妙兒橋-標力集團-長塘-揚洋玩具公司-馬鞍山一王林 (-下林-下庄-下洋顧)
夏令:首班 6:00 末班 18:20 冬令:首班 6:20末班 17:30

211 西客站-凈土嶴(杜岐)
西客站-天元路西-天元路東〔目前設路南站點〕-小商品市場-永寧大廈-北門廣場-農貿中心(蔬菜批發市場)-妙兒橋-標力集團-長塘-揚洋公司(德立工藝)-杜家村-竹嶺-上東嶴-奇石嶴-凈土嶴(-杜岐)
夏令:首班 6:00 末班 18:20 冬令:首班 6:20末班 17:30

214 西客站-東城開發區
西客站-天元路西-天元路東〔目前設路南站點〕-小商品市場-消防隊-天長大廈-中藝大廈-城東派出所-黃岩大酒店-桔香樓-環線公交公司-交通大廈-柔橋-海棠新村(東官河路)-教師公寓-市林業局-果品市場-求實中學-開發區管委會-藍星服飾公司〔二環東路修路通車前,臨時經停靈通大樓站點〕
夏令:首班 5:40 末班 18:20 冬令:首班 6:00末班 17:30

216 海棠新村-沙埠
海棠新村(東官河路)-海棠新村 (靈通大樓)-疾病防控中心-東浦中學(外東浦)-交通大廈-環線公交公司-運管大樓-實驗小學-人民醫院-永寧大廈-消防隊-天長大廈-新華汽車修理廠(副食品市場)-直屬糧庫-新亞塑業-凌雲摩托(方山下)-建廈塑業(樊川)-十里鋪-土嶼-雙環公司-梁湖橋-王土嶼-店頭-高橋-瓦瓷窯-沙埠
夏令:首班 6:00 末班 18:20 冬令:首班 6:20末班 17:30
217長潭-城區
218 西客站-院橋
西客站-西門立交橋-供水大廈-中醫院-第一菜市場-永寧大廈-消防隊-天長大廈-新華汽車修理廠(副食品市場)-直屬糧庫-新亞塑業-凌雲摩托(方山下)-建廈塑業(樊川)-十里鋪-土嶼-雙環公司-梁湖橋-王土嶼-店頭-繁榮新村-二里半-院橋
夏令:首班 5:10 末班 18:30 冬令:首班 5:40末班 17:50

219 頭陀-城區-頭陀
頭陀-前陳工業區-昌輝實業公司-上路-山頭姜-魏家-前洋-後洋黃-西范-本洲集團-聯台羊毛衫廠-雙豐-嶴岸-軸承總廠-雙江小區-區政府-北門廣場-永寧大廈-小商品市場-天元路東〔目前設路南站點〕-天元路西-西客站-西門立交橋-三葉集團-羅家匯-大樹下-橋頭王-如意公司-一洲公司-松興堂-山頭舟-後林(臨古)-頭陀
夏令:首班 5:30 末班 18:10 冬令:首班 6:00末班 17:30

901 椒黃路環線
椒江(上洋)-上輦-上輦前洋(總店)-大閘路-江口街-江口辦事處-水角-白石王-雙浦(硃砂堆)-永高公司-果品市場-江南大廈-東浦中學(外東浦)-環線公交公司-怡苑小區(小南門)-直屬糧庫-凌雲摩托(方山下)-十里鋪-葯山-橫山頭-路橋( 壩頭)
夏令:首班 5:30 末班 21:20 冬令:首班 6:00末班 21:00

902 椒黃路環線
椒江(上洋)-上輦-江口(山後洋)-黃罐集團-山下郎-雙浦(硃砂堆)-永高公司-果品市場-江南大廈-東浦中學(外東浦)-濱江公園(電力大樓)-區政府-雙江小區-西客站-天元路西-天元路東〔目前設路南站點〕-小商品市場-新華汽車修理廠(副食品市場)-直屬糧庫-凌雲摩托(方山下)-十里鋪-葯山-橫山頭-路橋( 壩頭)
夏令:首班 5:30 末班 21:20 冬令:首班 6:00末班 21:00

❼ 關於張面河整治調查報告

長沙名勝古跡
瀏城橋楚墓
【瀏城橋楚墓】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城東區瀏城橋。1971年配合人防工程清理了一號墓,這是目前長沙出土的形制較大而又保存最完整的楚墓。墓坑為長方形土坑,帶墓道,坑長5.81米,寬3.97米,深7米,上部還殘存二級台階。葬具為兩槨一棺,槨周圍填0.6米厚的白膏泥。槨為長方盒形,外槨長4.5米,寬2.88米,高2.04米;棺為懸底弧棺。隨葬品共262件,其中陶器53件,組合為鬲、鼎、簋、壺、缶、敦等,另有銅鼎、漆木器及大量兵器、車馬器。根據隨葬的器物推測,墓主為楚國大夫一級的官員,時代為戰國初年。1982年,在1號墓附近又發掘了5座時代與一號墓基本相同的墓葬,但規模均小於一號墓,且無棺槨保存。

❽ 大荔縣 十二五 時期,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是什麼

三、推進城鎮化的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提升西安特大中心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保留古城風貌的基礎上,按照現代大都市的要求,加快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加快交通、通信、信息、天然氣氣化、給排水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社會綜合服務,創造文明、舒適、便利、高效的生產、生活和投資環境。一是加強老城區改造,完善道路網路,優化建築布局,加強綠化凈化,建成既保有古城風貌又具有現代特色和優美景觀的大都市。二是抓緊建設城市氣化、城(電)網改造、新環城路、繞城高速、環城綠帶、城市地鐵、鐵路樞紐、機場改造等建設工程,提升西安在西部地區的交通樞紐地位,建成國家一級航空港。三是加強城市信息設施建設,積極發展寬頻傳輸網,加快建設接入網,發展公用信息平台,建成我國西部地區信息港。四是加強城市地質災害和環境污染整治,結合渭河污染治理和秦嶺北麓生態建設,加強城區及周邊環境建設,構築良性城市生態圈。
2、提升產業功能,增強發展實力。通過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技術提升,努力加強城市的產業功能,增強發展活力和競爭力。要以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託,以計算機軟體、通信設備、航空航天、自動控制與智能設備、新型生物醫葯與食品等為重點,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培植壯大信息、旅遊、咨詢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科技、教育、金融和商貿,推進傳統產業向以高技術為主導的現代工業和新型服務業轉移,把西安建設為具有國際影響的高技術產業化基地、國際旅遊大都市、全國科教中心、西北地區最大的技術裝備基地和信息、商貿、金融中心。
3、建設西安都市圈。西安與咸陽、渭南、銅川、楊凌及商州市的距離皆在100公里以內,相互影響和作用較大,同時西安在向外擴散中也將帶動市區外圍衛星城鎮的發展建設,在關中中部地區將形成以西安為中心、大中小城市連綿分布的發達的城市集聚區。對這一地區,今後要按西安大都市圈的模式,加強統一規劃和建設,發揮西安特大城市的綜合帶動作用,強化產業分工與合作,促進功能整合,實現共同發展,提高整體建設效果和發展水平。西安都市圈要依託西安密集的智力資本,以西安高新區、楊凌高新區和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重點,加強與咸陽、渭南、銅川開發區的有機聯系和協調,帶動加快開發和聯動建設,使該地區成為中國西部重要的科技、體制創新和擴大開放的先頭地區。根據各城市及周圍地區的特點,按照發揮綜合優勢的要求,通過改造傳統產業和培植壯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電子與通信設備等裝備工業,精細能源化工和建材工業,生物醫葯、食品、現代種養業和林果業,旅遊、商貿、金融、高教科研和信息服務業,建立以高科技為支撐的都市現代產業-城郊型新興產業-遠郊生態農業經濟體系,成為我國內陸地區高成長的現代經濟核心區。
(二)加強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1、寶雞、延安、榆林、漢中、安康市,要增強輻射帶動作用。
寶雞市盡快增設東部虢鎮區和西部拓平區,東擴建設現代工商區,西延建設城市自然風景和生態涵養區,加強城市氣化、渭河河道整治和鐵路樞紐工程建設,盡快建成現市區通虢鎮的城市道路和連接天水、鳳翔、隴縣的高等級公路。以高技術為主導重點發展機電一體化、微電子信息、有色和稀有材料、食品加工業。建成關中西部綜合性社會經濟中心,中國西部交通樞紐,國家級生態城市,西北地區現代工業裝備基地,陝甘寧比鄰地區工業、商貿、金融中心。
延安市要加快城區改造和生態建設,盡快建成北通綏德和靖邊、南達銅川西安、東通壺口的高等級公路,增強城市經濟功能和對全市域的輻射帶動作用,使其成為全國性旅遊文化名城,陝北南部的政治、文化科教、金融、商貿和輕工業為主的中心城市。
榆林市要加強生態建設,提高環境承載能力;加快城市設施建設,強化交通通信、金融保險、科技教育和商貿職能,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加快煤炭、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和深加工,積極改造輕紡工業,綜合發展第三產業,推廣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建成以能源重化工為主,跨晉、陝、寧、內蒙古接壤地區的中心城市。
漢中市要按照組團式總體規劃,加強市區調整建設,壯大規模,增強實力。加快建設通達西安、安康,連接寶雞、綿陽、隴南的交通干線,改擴建漢中機場,在統籌考慮南鄭縣城、大河坎鎮、勉陽鎮、定軍山鎮、博望鎮、老莊鎮建設的基礎上,加強城市水、能、信、路網路建設,提高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為更大發展創造條件。積極發展綠色產業以及機械、旅遊、文教、商貿等產業,建成陝、甘、川接壤地區的工業、商貿、旅遊中心城市。
安康市要搞好城區建設布局調整,近期加強張灘、官廟建設,遠期向五里鎮布局,形成一市多鎮格局。加快生物、礦產資源開發,積極改造食品、醫葯化工、紡織工業,提高產品質量,加快工業化步伐。建設交通樞紐,開發瀛湖水域,發展旅遊商貿,建成陝、鄂、川接壤地帶的商貿、旅遊城市和區域性工業中心城市。
2、咸陽、楊凌、銅川、渭南和商州市,要加強與西安的聯合和有機協調。
咸陽市要作為西安市的輔助中心來發展,與西安市有機協調,統籌建設基礎設施,分工合作發展產業,建成西北地區重要的旅遊、電子、化工、醫葯保健和科技文化城市。
楊凌要依託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進一步加強與西安的聯系,盡快建成西安都市圈中重要的科技園區,並努力服務於我國北方節水農業基地建設和農產品深加工生產,強化經濟實力。2005年後擬設楊凌市,由省直轄。
銅川市作為西安北部的重要一翼,要加快建設新區,改造利用老區,統籌規劃建設耀縣縣城,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樹立文明城市形象;加快連接渭北東西的交通建設,加強與西安的經濟聯系;積極改造煤炭、建材工業,依託西安發展旅遊、特色食品和配套機械工業,推動產業綜合發展。
渭南市要在繼續加快新區建設的同時,加強對老城區的改造,建設城市氣化與供水工程,提高城建水平;加快市區與周圍地域的高等級公路建設,形成輻射市域、連接商洛、通達東西的交通網路;要緊密聯接西安,著力強化工業、商貿職能,增強對關中東部的輻射帶動作用。
商洛市離西安市區不到100公里,要依託西安,結合山地開發,發展特色產業,改善城區設施條件,建設連接各縣的交通網路,增強對周圍地區的商貿、信息、技術服務。
(三)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
1、促進社會經濟要素向縣城和重點鎮集中。通過加強扶貧移民、生態移民、建立鄉鎮企業小區、建設農貿和工業品銷售市場、建設文化教育衛生和交通通信設施,促進農村人口、鄉鎮企業、農村商貿、服務設施相對向縣城和重點鎮集中。改變過去小城鎮發展普遍開花,分散建鎮,設施落後,環境差亂,效益低下,經濟不強,缺乏發展後勁的狀況。要把縣城和重點鎮建設與縣域經濟發展、農村社會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使縣城和重點鎮成為縣域經濟、文化、科教中心。城鎮集中分布區和地區中心城市周邊的小城鎮,要納入區域城鎮體系和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加強統一建設,推動協調發展,成為服務於中心城市的衛星城鎮或承擔中心城市部分特定功能的功能型城市。
2、實施重點城鎮建設計劃。為了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省上實施"重點城鎮建設計劃"。在現有的縣級市和今後10年左右有條件設市或區的縣中,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和發展前景較好的城鎮,加上各縣縣城,作為今後5到10年全省小城鎮建設的重點,採取靈活政策,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建設。計劃將現有的83個縣城和以下29個城鎮作為全省的重點建設城鎮:長安郭杜鎮、戶縣餘下鎮、周至啞柏鎮、寶雞陽平鎮、岐山蔡家坡鎮、鳳翔陳村鎮、扶風絳帳鎮、眉縣常興鎮、三原大程鎮、涇陽永樂鎮、興平底張鎮、禮泉煙霞鎮、富平莊裡鎮、韓城龍門鎮、蒲城孫鎮、華縣杏林鎮、華陰桃下鎮、城固老莊鎮、勉縣定軍山鎮、洋縣謝村鎮、安康五里鎮、旬陽蜀河鎮、榆林鎮川鎮、神木大柳塔鎮、洛川交口河鎮、黃陵店頭鎮、延川永坪鎮、商州沙河子鎮、洛南永豐鎮。經過5~10年的建設,這些城鎮要在設施建設和城鎮面貌上有顯著變化,基本達到功能健全,交通便利,信息靈通,環境整潔。經濟上要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突出特色。
3、建立一批省和地市級的鄉鎮企業小區。"十五"期間,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分期分批有步驟地在一些區位條件更優的重點城鎮,建立一批省級和地市級的鄉鎮企業小區,創造優越環境,加強設施建設,促進集中布局,為全省鄉鎮企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做示範。
(四)優化區域布局,加強城鎮群建設。
1、重點建設好關中隴海沿線城鎮帶。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將進一步促進關中地區特別是隴海沿線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加強隴海沿線城鎮建設,加快城鎮化步伐,創造了有利條件和良好機遇。該帶要以西安為中心,建成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具有較高水平的城市連綿帶。在該帶內,根據城市之間、城市與區域之間的行政、經濟、社會關系和歷史淵源,將形成既相互交叉、聯系,又相對獨立的三個城市群:關中中部將按西安大都市圈來發展建設,關中西部和東部將分別形成以寶雞市和渭南市為中心的城市群。
關中西部地區,今後5到10年將先後撤縣設虢鎮區、拓平區和岐山、鳳翔、常興(眉縣)、扶風市,形成以寶雞市區為中心的城市群。
關中東部地區,今後5到10年擬撤縣設蒲城市、富平市、大荔市和市轄華州區,形成以渭南市區為中心,與西安大都市圈緊密結合,向東延伸發展的城市群。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與山西運城和臨汾、河南三門峽的聯合與協作,共同發展。
2、加強陝南漢江沿岸城鎮建設。要在加強漢中、安康和商州市建設的同時,集中建設好漢江沿岸主要城鎮,形成陝南城鎮帶。該帶東段,以安康市為中心,以縣城和縣域重點城鎮建設為主,以發展食品、醫葯、絲紡、電力、旅遊為主,形成陝南東部城鎮群。該帶西段,今後將先後撤縣設南鄭、勉縣、城固、洋州、略陽等市轄區或小城市,形成陝南西部城鎮群。該城鎮群的內圈層以漢中市區為核心,以城固、大河坎和勉縣為二級中心形成團組布局,外圍以略陽市、洋州市和其他縣鎮為重點加強建設。
3、加快陝北西包鐵路沿線城鎮建設。以榆林、延安為中心,強化西包鐵路沿線城鎮帶、經濟帶的作用。陝北南部,"十五"期間將新設黃陵、洛川兩個小城市,主要沿西包鐵路西延段,以延安市為中心,以小城鎮為主,形成城鎮帶。陝北北部,今後將新設神木、靖邊、綏德、府谷等小城市。要以榆林市為核心,神木和靖邊市為二級工業中心,綏德市為文化、教育、通信中心,加強城鎮群建設。陝北城鎮群建設布局要堅持生態原則,按照"田園城鎮"模式,結合工礦區的布點,採取小規模城鎮"多點布局"方式。要通過加強城鎮綜合建設的方式,圍繞資源開發,加強區域交通、通信、引供水工程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等綜合配套,積極推廣節水、環保技術,實施山川秀美工程,加快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基本條件的改善,積極實施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規劃。
(五)建立健全城鎮化推進機制。
1、加強規劃和宏觀管理。根據新的形勢,編制和修訂全省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重點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同時加強對西安都市圈和主要城鎮集聚區的統一規劃。把城市建設和城鎮體系發展納入全省社會經濟計劃,把社會文明進步、經濟布局和城市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中心城市的建設和產業發展要成為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在資源開發和經濟建設的重點地區首先要加強城鎮建設。加強城鎮規劃與交通、土地、水利、生態環境等規劃的銜接。結合加強開發區、鄉鎮企業小區、城鎮通信商貿科教文衛基礎設施等的建設,相應推出一整套推動城鎮集中建設的政策和辦法。抓緊研究制定關於集中建設重點城鎮、城鎮基礎設施投融資、改革城鎮用地制度等實施方案和管理條例。
2、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在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中,要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加大政府預算內外資金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對城市道路、綠化、供排水、污染和垃圾處理等基礎性工程,要加大財政投入;對城市氣化、公共交通、集中供熱、供電等建設的貸款,實行財政貼息;充分利用國家向西部傾斜的政策,積極組織一批關鍵性重大項目,爭取國家更多投資;實行城市道路建設和管理部門按一定比例劃取交通部門徵收的車購費和養路費等,專項用於城市道路和環境設施建設;對污染、垃圾處理等政府管理的基礎設施,實行有償使用,合理收費,然後再投資於這類設施建設;把城市土地出讓金納入政府專項管理,再將其大部分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要盡快改變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方式,成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公司,把政府預算內外資金及土地收入統籌起來,作為公司的資本金投入,委託公司運作。
廣開社會投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要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實行傾斜政策,鼓勵企業及各種非國有投資主體採取獨資、參股、聯合投資等方式,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要盡快設立城建債券,廣籌社會資金,允許那些急需發展、條件成熟、效益較好的城市設施項目,發行一定規模的建設債券;三是要加強宣傳和招商,積極引入BOT、BLT、特許權經營、股權轉讓等建設與融資方式,根據不同建設項目,可適當放寬外商投資股份比例,加大吸引外資和東部地區投資的力度。
3、實行設施市場化管理,鼓勵發展非國有經濟。對城市設施實行市場化管理、企業化經營。逐步推進市政管理企業化,實行股份制,對重大城鎮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可實行國有控股、一般設施實行國有參股或者完全放開。鼓勵社會單位、私人興辦企業,經營市政設施維護、垃圾清掃和運輸等業務,並給予工商登記、租房、選址、貸款、稅收等優先、優惠條件。有步驟地放開城市設施服務價格,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按照經營方式實行有償使用,形成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積累與滾動建設機制。積極引導一批市政管理股份制企業壯大發展,支持上市發行股票。
鼓勵加快發展城鎮非國有經濟。加大銀行、信用社等對集體、個體投資的信貸投入,建立和完善專門為鄉鎮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和個私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金融業務或機構;建立為集體企業、鄉鎮企業、私有企業發展生產融資提供信用擔保的貸款風險儲備金;對符合信貸條件的企業改造、建設項目,可實行資產抵押擔保;建立健全有關法規制度,積極為具備條件的私有、集體企業發行債券和股票鋪路。
4、創新體制和制定鼓勵政策,促進城鄉互融互通。加快戶籍制度、城鎮住房制度、勞動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城鎮綜合管理制度改革,解除農民進城的制度約束。戶籍管理上實行按居住地劃分城鄉人口的戶籍登記制度,用制定準入條件取代"農轉非"計劃指標,用核准登記制替代行政審批制。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完全放開農民進城的戶籍限制;在大城市,實行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的進城農民和外地人口,郊區土地被徵用的農民及家屬,高層次人才及家屬,均可根據本人自願轉為城鎮戶口。對在城鎮落戶的農民,一律不得收取城鎮增容費等其他類似費用,在醫療、養老保障和子女上學、參軍、就業等方面,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待遇。建立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為主體,政府、企業、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管理和服務社會化的城鎮居民社會保障體系。
實行促進城鄉、城城交流的優惠政策。加強城鎮"安居工程"的統一規劃建設,向農民開展城鎮住房信貸,為農民進城購買住房創造條件。對從鄉村遷入縣城或其他縣域中心城鎮的鄉鎮企業,實行以原來廠區土地換置城鎮新的工廠建設用地,免收置換部分土地的購置費。政府採取建立鄉鎮企業小區等形式,加強鄉鎮企業外圍交通、通信、供水、供電、排污等設施的投資建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實行貸款、土地、稅收、個人工資和優價住房等優惠政策,鼓勵大中城市科研、教育、文化、金融、保險、醫療、工業、商貿、運輸、通信等企事業單位及人才,到小城鎮設立、領辦服務性和生產性企事業單位。
5、實行積極的土地經營管理政策。城鎮建設用地管理,實行以縣區為單位,在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前提下,把住宅地指標、鄉鎮企業建設用地指標、公益事業建設用地指標捆起來,統籌安排使用,集中支持重點城鎮建設。調整地區間用地結構,改變按行政區劃實行土地動態平衡的辦法,按不同地區人口和經濟增長的實際需要供應城鎮建設用地。建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進城農民可自願保留或轉讓承包地和宅基地,允許其有償向種田能手轉讓,作為其進城的啟動資金。逐步實行農民可以用原有農村宅基地置換城鎮住宅建設用地。
盤活城鎮土地資源。對開發利用山坡地、河灘地、荒地等城鎮土地開發建設項目,採取價格優惠和免繳或少繳土地購置稅的政策。以實行土地批租等方式盤活土地資產,將收益再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對西安、寶雞、咸陽等大中城市老城區改造項目、市區生產企業向外搬遷的土地出讓項目,小城鎮改造舊鎮區、盤活舊房和一些個人或單位閑置土地等存量土地置換、開發利用,實行免徵土地購置稅、債權債務轉移使用等政策。對城市新建區和城市集中分布區的交通干線兩側的土地開發,可實行政府先搞七通一平,或先建經營性用房、生產車間等,然後有償出售,推動開發經營,引導工、商、服務業集聚發展。擴大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招標、拍賣比例,推行年租制,規范城鎮土地一級市場。

❾ 福建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什麼時候要開始禁養豬

你看一下的報道!根據你的情況制定下! 養豬業遭遇第三風險 養豬環保成本需要分攤機制 「臨近的雲霄縣、漳浦縣、長泰縣都跑遍了,幾個月下來都沒找到一個合適建豬場的地方,500頭母豬還寄養在別人的養豬場里。」5月23日,漳州市「市級城市副食品(生豬)基地」、漳州順益養豬場老闆郭瑞花一臉愁容地告訴記者。 郭瑞花的困境源自福建省的一項環保風暴。今年2月底,福建省對區內第二大水系九龍江流域的養豬業進行了整治:幹流兩岸1公里和支流兩岸500米內的養殖場全部拆遷,禁止在幹流兩岸5公里、支流兩岸1公里范圍內新、擴建養殖場,禁建區外養殖場在規定時間內做到達標排放,否則一律關閉。市場風險、疫病風險歷來被視為養豬業的「兩大殺手」,而隨著各地環保力度的加大,頻現的環保風暴正成為養豬業遭遇的第三風險。上萬養殖戶受損位於漳州市郭坑鎮的順益養豬場,就建在離九龍江岸不遠的山坡上,在4月15日前,郭瑞花忍痛處理掉了3000頭生豬,500頭母豬也被轉移到其它養豬場。「目前除銀行貸款100萬元外,還有80多萬元的高利貸,十幾年的辛苦都在這里。」郭瑞花說。按照福建省政府的統一部署,龍岩、漳州兩市從2月開始開展九龍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養豬業整治是其中的重要一項。漳州市要求,到2月28日,包括九龍江幹流兩岸1公里、支流兩岸500米范圍的禁建區,所有養殖場都要拆遷、關閉。龍岩市也要求,3月5日前,九龍江北溪幹流兩岸1公里內養殖場關閉或拆除;在5月5日前,支流兩岸1公里內養殖場關閉或拆除。在整治行動開始後的約20天內,漳州市禁建區內1萬多養殖戶的70多萬頭生豬需要清欄處理。豬販子則趁機壓價,按當時市場行情,生豬價格約為5.8元/斤,但豬販子卻壓價到4元多/斤,一斤就要虧損1塊多錢。能繁母豬價格也大跌,一頭母豬正常要賣1500元,但整治期間都到了千元以下,有胎的被其他養豬戶挑走,沒胎的則被豬販子買走不知銷往何處。郭坑鎮東溪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一走進村,房前屋後均可見被拆的豬舍。現年69歲的林友春老人和老伴養了兩頭母豬,算是規模最小的。他說,一年多前聽說養豬行情不錯,就將牛賣了蓋豬圈,養了兩頭母豬,指望賺錢養老。年前剛下了19頭豬崽,還沒賣一頭就遇到了整治行動,母豬一頭850元,五六十斤的小豬一頭150元處理掉了,一分錢沒賺還賠了不少。初步測算,漳州市用於農民拆除豬舍的補貼資金就達8952萬元,而被拆除、閑置的豬舍本身價值超1.6億元,因壓價、病害等導致的豬價損失也有一億余元,合計超過三億多元。喝水吃肉難兩全「在保養豬和保吃水的兩難選擇前,政府只能先保吃水安全,雖然養殖戶作出了巨大犧牲,不少農民都是邊敲豬舍邊哭。」漳州一位參與整治督查工作的幹部說。1月中旬以來,九龍江水質出現惡化,並一度對漳州、廈門兩市的供水安全造成威脅。養豬業是九龍江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少養豬場的排泄物直接就排到江中,還有農戶將病死豬扔入江中,進行治理刻不容緩。龍文區郭坑鎮的郭坑大橋兩側,分別是漳州市和廈門市城市供水的取水口。郭坑全鎮2萬人口養了10多萬頭豬,養豬是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養豬讓環境日益惡化。當地幹部說,村中溝渠里的水全是黑色的,農民家裡蒼蠅成群,老遠就能聞到豬糞的味道。與郭坑相鄰的朝陽鎮不少養豬場在禁建區外,記者曾在漳濱村看到,不少民房邊的空地上都曬著豬糞,家家戶戶曬豬糞成了一大景觀。漳州當地農業部門的同志表示,近年來國家對養豬業的鼓勵政策,是漳州生豬養殖量大增的主要原因,而因環保壓力緊急出台的整治「狠招」,確實使群眾對國家政策有「怨言」。「肉價漲時號召農民多養豬,環境壓力大了又限豬,造成水污染的不是養豬一項,但現在一道命令農民就要拆圈殺豬,他們的損失誰承擔。」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也是養豬大鎮,該鎮有部分養豬場在禁建區外,按要求這些養豬場需進行環保設施改造,實現達標排放。漳濱村的一位養豬戶正在挖集污池和沉澱池,以符合政府的環保要求。「現在的生豬價只有4.8元/斤左右,養豬基本上是虧本,還要投入搞環保,叫我們怎麼受得了。」養豬環保成本需要分攤機制「養豬業的污染治理是個老大難問題,其中最關鍵的是經費投入。」漳州市農業局能源環保站的科技人員說。據介紹,一頭百斤的豬一天排出的糞便在5公斤左右,而因沖豬舍形成的污水約為30公斤。因此養豬場多選擇在水資源豐富的地方,但大量的污水直排河流反過來又造成嚴重污染。漳州市副市長劉文標表示,養豬業關鍵要搞好規劃,在規劃區內實施相對集中飼養、污染集中治理。漳州市政府要求,在10月底前要實現達標排放或零排放,50頭以上的養豬場必須進行環評,實行排污許可。將加強環境監測,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從而確保達標排放。靠「鐵腕執法」能否達到預期的政策效果?環保部門認為,現在工業污染的執法處理都很難,光靠執法來「堵」難度很大,執法成本太高可能出現「管不勝管」的局面。一位環保人士說,要派人進村入戶巡查,發現不達標排放的依法先要責令整改,到期不整改的才可以處罰,不接受處罰還得申請法院執行。「九龍江流域幾萬養豬戶,一家就拖你幾個月,要多少執法力量才夠用!」工業領域常見的「誰污染誰治理」的治污思路,也被運用到了九龍江領域的養豬業污染整治中。對此,漳州市農業局的一位幹部表示,「又要豬肉便宜又要豬不污染,這難兩全,養豬業的污染不僅是養殖戶造成的,也是廣大消費者造成的,僅要農民為此負擔顯失公平。」養豬業污染整理到底需要多大投入?漳州市農業部門的測算顯示,如果採用「零排放」技術一頭豬要攤100元,立體種養模式一頭豬要攤86元。記者了解到,以目前的豬價行情,一頭出欄生豬的毛利潤還不到100元。漳州市目前僅在九龍江流域的存欄量就有180萬頭,按一頭86元計,就要1.5億元的首期環保投入。2008年漳州市地方級財政收入60.49億元,這個投入佔到了地方財政2.4%左右。廈門大學政治系余章寶教授表示,未來提高養豬業環保門檻是大勢所趨,但將環保成本完全由養豬戶及所在地區政府來承擔不盡合理,也勢必影響到地方政府環保政策的執行力度和效果。根本解決養豬業的污染問題,避免環保風暴成為沖擊養豬業新的風險因素,關鍵在於建立一套合理的環保成本分擔機制。

搖一年拐一年,緣分啊!吃一塹長一智,謝謝啊!橫批是:自學成才

❿ 政府如何治理蘇州河

伴隨我們生活的蘇州河正在「復活」。辭舊迎新之際,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總投資31.4億元的蘇州河治理三期工程不久前已正式啟動。
6年前的今天,2001年1月3日中午,上海電台「市長熱線」欄目中播出過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蘇州河幹流水域基本消除了黑臭!
蘇州河——上海的母親河。它曾經擁有非凡的青春活力,它曾經給上海的發展帶來富庶與繁榮。但是,它也曾因全河黑臭而成為這座城市的恥辱,成為制約上海躋身世界一流都市之列的一大缺憾。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一期,亦即蘇州河合流污水工程於1988年8月奠基。7年之後,市政府於1995年12月正式提出,要把蘇州河作為「上海環保重中之重」,開展全面綜合治理。數以百億元計的財力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向蘇州河。
隨著蘇州河治理的有序進展,換來了各方人士一片真誠贊嘆。在2005日本愛知世博會上,蘇州河綜合治理工程成了中國人民首次獲得「能源全球獎(水資源組)」殊榮的項目。去年6月,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又榮獲我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的最高獎項——「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獎!
轉眼間,離蘇州河幹流基本消除黑臭已過去了6年。這6年中,蘇州河的治理又有了哪些進展?「母親河」現在的「面容」和「體質狀況」究竟怎樣?近日記者與一批專家行舟蘇州河,探訪了這條正在恢復青春的城市河道。總體見聞令人欣喜:排污口堵了,航船少了,河面凈了,魚兒來了,水線綠了,不少外國朋友手持照相機、攝像機在河邊不斷轉悠……
三探「母親河」印象各不同
十年前記者采訪時,但見蘇州河河面垃圾漂浮,渾濁的浪花中夾雜著油污,散發陣陣剌鼻的腥臭與化學葯劑味。特別令人難堪的是,外白渡橋河口處那條黑色河水與黃色江水截然不同的「涇渭線」。當時剛視察過蘇州河的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丙乾曾含蓄地批評:「上海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龍頭,黑臭的蘇州河與上海的地位是不相稱的」。專家們則總結出蘇州河的「七大污染源」,大聲疾呼「對症下葯」:蘇州河功能定位亟待明確,蘇州河岸的碼頭必須盡快搬遷,蘇州河截污工程要盡快上馬,蘇州河底泥要下決心疏浚……
2001年再上蘇州河,河水顏色「黃中泛青」,河口「涇渭線」不復存在,水面的濃烈腥臭也已消失,兩岸以往林立的碼頭、河上長龍般的船隊也不見了,河岸邊出現了「綠化樣板段」的長廊小亭,兩岸堤壁「水線」上首次發現了由苔蘚組成的一條細細綠帶。但那時的河面上仍有雜訊震耳的運輸船,水面上仍有不少垃圾雜物以及水葫蘆、水花生、「東洋草」。河堤內側還有不少孔洞——形形色色的雨、污水口,斷斷續續地向河中排著污水。
此番三訪蘇州河,河上景象有了巨大變化。從莫干山路碼頭上船,先向下游直達河口,再上溯中山路橋,把中心城區蘇州河段「掃描」了一遍。船行一路,沒有看到一條靠泊的運輸船,只有兩艘特許工程船匆匆駛過;大部分河面罕見垃圾;河堤兩旁還有不少老排污孔,卻沒見一隻「活水口」;十多公里的河岸大部分已建成綠化,親水平台、人工港灣、河邊小道上,釣魚撈魚蟲的、放生烏龜雜魚的、牽狗溜達的、推著嬰兒車老人車在河邊欣賞風景的,不絕於岸,一片溫馨和諧的景象。
最需關注的當然還是水質。五年前河堤「水線」上發現的細苔蘚帶,已「長」成一條粗粗的草帶——茵茵綠草叢中間或長出了小樹,引得同行的兩位生態學家的相機舉個不停。據此他們認定蘇州河的「生命體征」已經穩定復甦。
「母親河」正在「復活」,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
污染治理尚未「到家」綜合管理還未「到位」
蘇州河水從感官上,還遠未達到「清」的程度。底泥的「二次污染」依然嚴重,其水質總體上仍在五類上下徘徊。
河中的魚兒幾乎全是「客魚」。它們在河中到底能存活多久,尚是懸念,而要讓它們在河中「生兒育女」,更不容易。
河岸垃圾碼頭還有一座尚待搬遷。這是一座「三合一」的垃圾、糞便、泥漿碼頭。作業時稍不注意,臟東西就從河邊滑落河中。
幾家性急的開發商,在河邊挖起了人工港汊、灘塗,建造了遊艇碼頭。誰知道,這些外觀亮麗的「港汊」、「灘塗」、碼頭,竟成了藏污納垢場所——漲潮時,河上雜物漂進港灣,退潮時就「躲」在裡面出不來,而保潔船又無法開進去打撈。
林林總總的不足,歸納起來無非還是兩個老問題,一是污染治理還未「到家」,二是綜合管理力度還未「到位」。
治污已有新方略。蘇州河上最後一座「三合一」臟碼頭鐵定要「盡快搬遷」。爭議多時的底泥疏浚問題也已得出明確結論,將引入國際先進的浚泥船,在兩年中疏浚130萬立方米百年沉積的蘇州河底泥。
至此,專家們十年前提出必須盡快治理的七大污染源,全部有了著落。
但是,光有綜合治理還不夠,必須加上「長效管理」。目前,市環衛部門已經建立「蘇州河水面市容環境衛生質量評估系統」。但對蘇州河兩岸的公共綠化和景觀資源,以及對直接影響河水質量的岸線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尚缺少有力的協管機制。對於正處於「康復」期的蘇州河,「管」的力度顯然還必須大大加強。
重建流域生態系統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在繼續著力治污、下工夫管河的同時,蘇州河流域生態系統的構建也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了。
專家們提出:我們應該使蘇州河成為一條與國際一流都市身份相匹配的生態之河、文化之河、和諧之河,使我們的「母親河」能夠在2010年世博會到來之際,光彩照人地出現在世人面前。
許多專家反復強調:蘇州河是一條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特殊河流,必須充分兼顧它的自然與人文屬性,在抓緊治理污染、修復自然生態的同時,還要努力保護與構建蘇州河的人文生態系統。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其一,河裡要有魚、河上要有鳥,而且都要「貨真價實」。
許多動植物專家都認為,人們常把「河中有魚」作為蘇州河自然生態的一種標志,這是有道理的。但這「魚」,必須是河中土生土長,那才能算是蘇州河自己的「本生魚」。「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不光要徹底根除七大污染源,也不光要有上游好水源源不斷地充入,而且要改造蘇州河堤內壁的結構,要盡可能把水泥光壁改成砌塊壘壁,留有大量溝縫,供水生植物紮根,才可為河魚提供『談情說愛』、築窩產卵的地方,把它們的根留住。」
對於河岸的生物植被狀況,著名植物專家嚴玲璋認為,目前蘇州河岸的綠化建設有兩個缺陷,一是各自劃片、塊塊分割;二是品種畸重景觀,沒有考慮接納其它生物。「為了恢復甦州河的生態系統,一定要對沿岸植物系統作好充分的研究,作出科學的規劃,各區、各地塊在具體建設綠地時均必須照此執行,最後使蘇州河岸線的綠化不僅品種多樣,而且能夠連片成線,這樣才能形成豐富多彩的類自然植被。」
其二,河旁應該營造濃郁的文化氣息。
如何存留蘇州河的人文生態,或曰社會歷史文化,同樣值得我們關注。眾所周知,在所有國際大都市中有資格稱作「母親河」的河流,無一例外都把功能定在了「文化」上。而現在蘇州河兩岸,歷史文化留痕已經明顯淡去,倒是火急慌張地被加上了許多商業負擔,河上的大型活動越來越頻繁,但每次活動之後,河岸河面就都會產生許多垃圾。尤其是兩岸的一些商業樓盤,往往在開發房產的同時,在河邊建造了不少商業氣息濃重的「文化設施」,來增添「人氣」、吸引買主。這種做法,眼前可能會給河道增加一些所謂的「亮色」,長遠看,它給蘇州河文化造成的硬傷,可能會難以癒合。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