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樹牢治理觀

樹牢治理觀

發布時間: 2021-02-22 07:25:15

㈠ 國秉持( )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

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支持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㈡ 為什麼要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是兩句話組成的一個整體,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堅守我們的價值體系,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必須發揮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我國國家治理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但怎麼改、怎麼完善,我們要有主張、有定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民族,在漫長歷史進程中,不斷學習他人的好東西,把他人的好東西化成我們自己的東西,這才形成我們的民族特色。沒有堅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同樣,離開不斷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徹底、不可能久遠。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㈢ 怎樣理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對於中國的政治發展,乃至整個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來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內涵本質
強調「國家治理」而非「國家統治」,強調「社會治理」而非「社會管理」,不是簡單的詞語變化,而是思想觀念的變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種全新的政治理念,表明我們黨對社會政治發展規律有了新的認識,是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重要創新,也是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轉向執政黨的重要理論標志.從實踐上說,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也是政治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勢必要求對國家的行政制度、決策制度、司法制度、預算制度、監督制度等進行突破性的改革.
從理論上說,治理的概念不同於統治的概念,從統治走向治理,是人類政治發展的普遍趨勢.「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統治」是21世紀世界主要國家政治變革的重要特徵.從政治學理論看,統治與治理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區別.其一,權力主體不同,統治的主體是單一的,就是政府或其他國家公共權力;治理的主體則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還包括企業組織、社會組織和居民自治組織等.其二,權力的性質不同,統治是強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強制的,但更多是協商的.其三,權力的來源不同,統治的來源就是強制性的國家法律;治理的來源除了法律外,還包括各種非國家強制的契約.其四,權力運行的向度不同,統治的權力運行是自上而下的,治理的權力運行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更多是平行的.其五,兩者作用所及的范圍不同,統治所及的范圍以政府權力所及領域為邊界,而治理所及的范圍則以公共領域為邊界,後者比前者要寬廣得多.
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治理是一種偏重於工具性的政治行為.無論在哪一種社會政治體制下,無論哪個階級行使統治,誰上台執政,都希望有更高的行政效率,更低的行政成本,更好的公共服務,更多的公民支持.換言之,都希望自己執政的國家有良好的治理.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內容,治理體制也是政治體制的重要內容.但是,歸根到底,治理是實現一定社會政治目標的手段,相對於國家的統治體制而言,治理體制更多體現工具理性.
國家治理體系就是規范社會權力運行和維護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包括規范行政行為、市場行為和社會行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場治理和社會治理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中三個最重要的次級體系.更進一步說,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制度體系,分別包括國家的行政體制、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有效的國家治理涉及三個基本問題:誰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樣.這三個問題實際上也就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三大要素,即治理主體、治理機制和治理效果.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有機、協調、動態和整體的制度運行系統.
國家治理的理想狀態,就是善治.善治不同於傳統的政治理想「善政」或「仁政」,善政是對政府治理的要求,即要求一個好的政府.善治則是對整個社會的要求,不僅要有好的政府治理,還要有好的社會治理.簡單地說,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過程,其本質特徵就是國家與社會處於最佳狀態,是政府與公民對社會政治事務的協同治理.作為政府與公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善治需要政府與公民的共同努力,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的進步,公民在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將變得日益重要.然而,在所有權力主體中,任何其他權力主體均不足以與政府相提並論.政府對人類實現善治仍然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善政是通向善治的關鍵;欲達到善治,首先必須實現善政.
要實現善治的理想目標,就必須建立與社會經濟發展、政治發展和文化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現代治理體制,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是社會政治經濟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本身也是政治現代化的重要表徵.衡量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是否現代化,至少有以下五個標准.首先是公共權力運行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它要求政府治理、企業治理和社會治理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規范的公共秩序;其二是民主化,即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須保障主權在民或人民當家作主,所有公共政策要從根本上體現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體地位;其三是法治,即憲法和法律成為公共治理的最高權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有超越法律的權力;其四是效率,即國家治理體系應當有效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秩序,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和經濟效益;其五是協調,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有機的制度系統,從中央到地方各個層級,從政府治理到社會治理,各種制度安排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相互協調,密不可分.其中,民主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特徵,是區別於傳統國家治理體系的根本所在.所以,政治學家通常也將現代國家治理稱為民主治理.
十八屆三中全會所說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其實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制度體系和制度執行能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有機整體,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與增強國家的治理能力,是同一政治過程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有了良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國家的治理能力;反之,只有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不過,影響國家治理能力除了制度因素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即治理主體的素質,既包括官員的素質,也包括普通公民的素質.僅以官員的素質來看,縱使有最完備的國家治理體系,如果官員素質低劣,國家的治理能力必定不強,社會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善治.提高官員的素質,要對官員進行教育和培訓,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民主的選拔機制,將優秀的公民遴選出來,授予他們權力,並且以制度對官員的權力進行制約.
必然要求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它是對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現代化建設成功經驗的理論總結,另一方面也是對我國在新的發展階段所面臨的各種嚴峻挑戰的主動回應.
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遷,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的奇跡.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就,一個基本的原因就是,我們不僅對經濟體制改革進行了深刻變革,也對政治體制進行了重大變革.我國的改革開放過程,是一個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內的整體性社會變遷過程.但是,中國的政治改革不是許多西方學者理解的那種政治體制改革,這種改革不涉及基本政治框架的變動.如果按照多黨競爭、全民普選、三權分立的標准來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政治確實沒有什麼變化.然而,如果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那麼就會發現中國的政治生活在過去35年中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例如,在依法治國、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社會治理、公共服務、政府問責、政治透明、行政效率、政府審批、地方分權和社會組織發展等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到巨大的變化.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成功,或者說,中國能夠在社會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保持經濟的長期發展,首先得益於中國治理改革的成功.
經過35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社會中不同的利益群體已經形成,各種利益沖突日益明顯.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國家治理體制和能力方面,正面臨諸多新的嚴峻挑戰.僅以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為例,我們就可以發現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包括選舉、協商、決策、監督等基本民主治理制度還不健全,公共權力還沒有得到有效的制約,公民參與的渠道還不暢通,公共利益部門化現象相當嚴重,官員的腐敗和特權屢見不鮮,政府的公共服務還相當不足,動態穩定的機制尚未完全確立,政治透明程度相對較低,行政成本高而效率低下,社會組織發育不健全,社會自治的程度相當低,主要公共權力機關之間的關系還不夠協調,等等.
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說明我們現存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相對落後,跟不上社會現代化的步伐,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需求.如果不採取突破性的改革舉措解決國家治理中存在的緊迫問題,那麼我們目前的局部性治理危機有可能轉變為全面的統治危機和執政危機.化解治理危機的根本途徑,就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必要舉措
如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中全會《決定》就是總的指導思想、全面改革的路線圖和重大的戰略部署.我在這里特別想強調以下六點必要舉措.
第一,進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沖破不合時宜的舊觀念的束縛.解放思想,是一個民族保持其理論思維的先進性和激發其精神活力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只有解放思想,才可能沖破傳統和教條的束縛,提出新的觀點和見解.治理體制的改革屬於政治改革的范疇,比起其他改革更具有政治敏感性,更容易使人們畏首畏尾,解放思想尤其重要.「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 三中全會《決定》所說的「永無止境」不僅指時間的維度,也包括空間的維度.從時間上說,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是一個無限的過程;從空間上說,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涉及各個領域,包括政治領域,特別是治理領域.判斷一種新的思想、觀念、制度和政策,首先應當看它是否有利於國家的富強民主、人民的自由幸福、社會的公平正義,看它是否有利於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強國.只要有利於「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新觀念和新實踐,都值得重視和探索.反之,凡是束縛社會政治進步的體制機制都應當破除.
第二,加強頂層設計,從戰略上謀劃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正如《決定》指出的,我們既要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探索;又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強宏觀指導.國家的治理體系是一個制度系統,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領域,必須從總體上考慮和規劃各個領域的改革方案,從中央宏觀層面加強對治理體制改革的領導和指導.碎片化、短期行為、政出多門以及部門主義和地方主義,是我國現行治理體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點,它們嚴重削弱了國家的治理能力.鑒於這樣一種現實情況,頂層的制度設計和宏觀指導,對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尤其重要.應當加強對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戰略研究,按照《決定》的總體目標,分階段制定國家治理體制改革的路線圖和任務表.一方面,要站在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超越部門和地區利益,進行全局性的統籌規劃,掙脫既得利益的束縛.另一方面,既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不能草率從事,應當廣泛討論,從長計議,避免短期行為.
第三,總結地方治理改革創新經驗,及時將優秀的地方治理創新做法上升為國家制度.改革開放35年來,我們在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可貴的探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然而,許多好的治理改革因為沒有上升為國家制度而被中止,或者僅在小范圍內實施.應當系統地總結各級政府的治理改革經驗,及時將成熟的改革創新政策上升為法規制度,從制度上解決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改革創新的動力問題.從根本上說,國家治理體制改革創新的動力源自經濟發展、政治進步、人民需要和全球化沖擊,但其直接動力則是壓力、激勵和制度,其中制度是長久性的動力所在.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改革創新,無論其效果多好,多麼受到群眾的擁護,如果最終不用制度的形式得以固定和推廣,那麼,這種創新最後都難以為繼,難免「人走政息」,成為短期行為.
第四,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學習借鑒國外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的好經驗.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改革創新,是一種世界性的趨勢,各國在這方面既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也有不少深刻的教訓,我們應當借鑒、汲取.我們從來主張要學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當然包括政治文明的優秀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建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方面的許多進步和成就,其實也得益於向外國的先進經驗學習.例如,政策制定過程中的「聽證制度」、公共服務中的「一站式服務」、責任政府建設的「政府問責」制度、司法實踐中的「律師制度」、政務公開中的「新聞發言人」制度、社會治理中的「參與式治理」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西方發達國家引入的.我們應當具有當年鄧小平同志引入市場經濟那樣的胸懷和膽識,站在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高度,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社會活力為目標,認清世界發展潮流,立足中國國情,大膽借用人類政治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第五,堅決破除阻礙社會進步的體制機制,建立和完善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現代國家治理體制.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最重要的還是體制機制的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影響國家的治理水平和效益有兩個基本因素,即治理者的素質和治理的制度,這兩者都不可或缺.但比較而言,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因為制度可以改造人的素質,可以制約治理者的濫權和失職.因此,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在於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即制度的破與立.一方面,要像三中全會《決定》所說的那樣,「以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現存的不少治理體制機制不盡合理,有些違背了政治學的公理,有些則嚴重損害了國家和公民的利益.例如,至今仍有一些機構只有權力而幾乎不承擔責任,政出多門、職責不清、職能錯位等現象大量存在.另一方面,要根據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新要求,健全和完善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根本的和基本的政治制度.然而,這兩者都遠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於許多重要的制度機制或者仍然缺失,或者極不完善.憲法規定的許多公民權益,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重要的原因也在於相關執行制度的缺失.
第六,破除官本位觀念,消除官本主義流毒.就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官本位觀念和官本位現象是影響治理者素質的重要因素.官本主義是長期支配我國傳統社會的政治文化和政治體制,其實質是官員的權力本位,它與建立在公民權利本位之上的現代政治文明和現代國家治理是格格不入的,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背道而馳的.改革開放35年後,我國的民主法治取得了重大進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認,「有權就有一切」的官本主義流毒在現實中還大量存在,在一些領域和地方,官本位現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正式把「破除官本位觀念」列為改革的重要任務,可謂切中要害.一方面,我們要對廣大公民特別是各級黨政官員進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破除權力崇拜,牢固樹立公民權利至上的觀念;另一方面,要依靠制度來遏制官本位現象,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在將官員的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同時,用制度來構築保障公民權利的長城.

㈣ 如何樹立制度約束,文化熏陶的管理觀

中國共產黨秉承管抄理青年原則的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始終貫穿於我們黨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之中。社會主義核心管理觀是我們以馬克思主義政黨傑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著力從慎、幾、微、全、預、治、善、道八個層面對管理學科、管理實踐和社會實踐進行的高度概括而全面系統的總結。它為人類社會指明了正大光明的道路,奠定了人類社會邁向共產主義社會實現地極其關鍵性質地社會基礎建設。馬克思主義政黨以社會主義核心管理觀為人類社會管理的指導思想,是能夠實現「青年國家-愛情王國-人民王國」的世界性構建,使我們人類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最終進化。

㈤ 四個查一查和四個專項工作內容是什麼

四對照四查擺:

一查思想認識,看是否樹牢了群眾觀點、站穩了群眾立場;版
二查工作作權風,看是否深入基層、貼近群眾,工作扎實有效;
三查方式方法,看是否為群眾所接受、真正受到群眾歡迎;
四查政策措施,看是否真正符合群眾需求、惠及廣大群眾。
「四好班子」的具體內容:
1、理論學習好。
2、團結協作好。
3、作風形象好。
4、工作實績好。

㈥ 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具體包含中國全球治理觀,共商共同經營經濟,共建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共亨雙方雙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日前,習近平主席在訪問義大利時強調,我們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開放、透明原則,實現的是合作共贏。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的基本理念和主張,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為破解世界共同面臨的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倡導合作共贏理念、正確義利觀,努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6)樹牢治理觀擴展閱讀:

當今世界是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人、財、物以及信息等在全球加速流動,前所未有地把世界各國緊密聯系起來。今天,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封閉中發展自己,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要實現自身發展,合作是必然選擇。

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世界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推進互聯互通、加快融合發展成為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面對的各類矛盾相互交織、日益復雜。

㈦ 如何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保護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工業文明在走向輝煌的同時,同農業文明一樣,被揚棄也是其必然的「歸宿」。因為工業文明在為人類帶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伴隨而來的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問題,危及到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破解這些難題,需要人類確立新的生態文明觀,構建新的生態文明理念和發展方略。

2007年,黨的十七大明確將「生態文明」寫入中央政治報告,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報告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理解生態文明?怎麼樣去構建生態文明理念?怎麼走生態文明之路?這些問題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需要我們不斷探尋。

一、生態文明是一場關乎人類存亡的變革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生態文明的興起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多方面變革,是人類社會的全新選擇。從廣義角度來看,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的新型文明形態。它以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基本准則,建立新型的生態、技術、經濟、社會、法制和文化制度機制,實現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強調從技術、經濟、社會、法制和文化各個方面對傳統工業文明和整個社會進行調整和變革;從狹義角度來看,生態文明是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並列的文明形式之一,著重強調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系時所要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以及所達到的文明程度。不論廣義還是狹義角度,生態文明都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不管什麼樣的文明形態,都由三個層面的「同心圓」構成:物質技術層面、制度層面和理念層面。對生態文明的構建也離不開這三個層面。

生態文明理念層面: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它認為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基於一個科學常識之上,即:人類生存於自然生態系統之內,人類社會經濟系統是自然生態的子系統。生態系統的破壞將會導致人類的毀滅。因此,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同其他生命共享一個地球,在發展的過程中注重人性與生態性的全面統一。生態文明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強調以人為本和以生態為本的統一,強調「天人合一」,強調人類發展要服從生態規律,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而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價值觀認為,只有人是主體,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因此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須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它強調人對自然的征服,以「利潤最大化」為發展動力,推崇物質享樂主義,最終導致對自然資源的肆意開發。

生態文明制度層面:生態優先的制度體系

在制度層面,生態文明充分考慮生態系統的要求,發展中始終貫徹「生態優先」的原則,通過完善制度和政策體系,規范人類的社會活動,實現傳統市場體制和政府管理體制的轉型,核心是通過強化生態文化教育制度、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立生態經濟激勵制度等,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提供製度和政策保障。

而在工業文明300年的發展過程中,從未將生態理念納入制度考慮,漠視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將經濟的快速增長、物質財富的積累作為衡量社會進步以及個人發展的准則;把無限擴張的市場和計劃建立在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虛幻泡沫基礎之上。

生態文明物質層面: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在物質層面,生態文明倡導有節制地積累物質財富,選擇一種既滿足人類自身需要,又不損毀自然環境的健全發展,使經濟保持可持續增長。在生產方式上,轉變傳統工業化生產方式,提倡清潔生產;在生活方式上,適度消費,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而工業文明以不計環境代價的方法掠奪式地發展經濟,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費、高污染,將生態環境變成了「資源庫」和「垃圾場」,導致自然生態的急劇惡化。其生產方式,從原料到產品到廢棄物,是一個不可持續的線型過程。生活方式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徵,認為更多地消費資源就是對經濟發展做貢獻。

二、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世界幾大古文明的衰亡到工業文明的困境,從現實的發展需要到未來全人類的安全,生態文明無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古文明衰落的啟迪:生態文明是人類的理性選擇

距今大約8000年前,人類邁入了農業文明時代。隨著農耕作業的發展,生產活動對環境的破壞也不斷加劇,由於生態環境惡化致使古文明衰落和變故的例子屢見不鮮:

尼羅河流域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輝煌的古埃及文明。但是,不斷地砍伐森林、過度墾荒和放牧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最終使古埃及文明失去了生存發展之本;誕生於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也是由於土地的惡化和人口的增加,導致「生命支持系統」瀕於崩潰,最終走向了滅亡;過度開發造成的土地鹽鹼化,使偉大的印度文明走向了沒落;同樣,盛極一時的樓蘭古國的急劇衰亡,也歸咎於生態系統的破壞和自然環境的惡化。

這些古文明的衰落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應該反思長久以來人類自身與自然界的不和諧關系,重新進行理性的選擇,走生態文明之路。人類文明同生態環境之間是唇齒相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只有徹底摒棄以破壞環境、過度消耗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才能使人類文明之花常開不衰。

工業文明深刻的教訓:生態文明是根除「頑疾」的「良葯」

西方工業文明困境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卡遜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用觸目驚心的案例描述了大量使用殺蟲劑對人類造成的危害,敲響了工業社會環境危機的警鍾。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的《增長的極限》一書提出了令全球震驚的觀點:「如果讓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和資源消耗像現在的趨勢繼續下去,這個行星上的增長極限將在今後一百年中發生。」

正如美國環境政治學創始人之一、舊金山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約埃爾·卡西奧拉博士所說:「整個西方工業文明的社會秩序都建立在對經濟增長無限追求的基礎上,但是,無限追求經濟增長的後果卻是非常危險的。從生態學角度來講,無限制的經濟增長是不可能的,其短期內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長期來講對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和非人類都會是非常致命的。」

工業文明的本質是資源型經濟,其生產和增長依賴於大量的資源投入。而自然資源並不是無限的,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也是有限的,持續地破壞生態系統,最終會導致總崩潰。

工業文明在為其「先污染後治理」的發展模式付出慘重的資源環境代價的同時,也在逐步走向滅亡。

工業文明的教訓告訴我們,那種先污染後治理、只發展經濟不顧生態環境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只有走生態文明之路,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才能根除工業文明的「頑疾」,讓全人類走向「健康」。

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生態文明是工業化「救贖」之道

中國近代的經濟發展走的是一條傳統老路。雖然,我們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工業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為此也付出了慘重的環境代價:污染造成的水危機步步緊逼,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荒漠化迅速蔓延,大氣污染造成的氣候異常現象頻頻登場……尤其是在西方工業化已經給全球帶來巨大環境壓力的背景下,中國工業化進程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更加凸顯。我們正面臨兩難的選擇:一方面,作為後發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需要加快實現工業化;另一方面,面對全球生態環境的現實和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國又必須超越傳統工業化。

讓我們更加尷尬的是,環境污染已威脅到我們的生存,並嚴重製約著我們的經濟發展;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資源投入的需求還在不斷加大,而資源的有限性和環境的有限性註定延續傳統工業文明發展模式舉步維艱,路越走越狹窄。

生態文明的實踐將緩和目前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突出矛盾,幫助我們走出困境,實現工業化與環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生態文明是中國唯一的出路,是中國工業化的「救贖」之道。

全球生態安全的要求:生態文明是人類未來之本

英國著名社會學家吉登斯指出,現代社會如同置身於朝四方疾馳狂奔的不可駕馭的力量之中,這種力量必然將現代社會帶入被人為製造出來的大量新型風險之中,這其中包括生態破壞和災難。事實上,這種災難正在不斷逼近:核輻射和核污染、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淡水危機、能源危機、氣候變暖、物種滅絕等,每一種都關繫到人類未來的生存。僅僅其中之一的全球氣候變化便足以讓人們惴惴不安。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雖然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但其受關注程度和熱鬧紛爭場景足以說明,關繫到全球生態安全的氣候變化已經引起了人類的高度關注,生態危機可能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人類只有以平等的心態調整同自然的關系,才能擺脫巨大生態風險,遠離滅頂之災。生態文明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需求,是人類未來發展之本。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路徑和發展方略

雖然中華文明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但無論是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還是文化哲學藝術,無不閃爍著生態智慧的光芒。生態倫理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之一,這使我們有可能率先超越長久以來主導人類的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成為全球生態文明的先行者。今天,我們如何發揚傳統文化中的生態倫理思想,順利跨越工業文明,實現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戰略任務,讓生態文明光芒照亮我們未來的發展之路?

在黨的第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在總結了中國和世界發展的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對社會主義建設發展規律認識的新發展。科學發展觀現已寫入黨章,成為黨的指導思想。近年來全黨、全民在學習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上有很大進展,出現了新氣象。

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是要建立以人為本,以生態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發展觀。雖然在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處於主動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類始終是自然環境的產物,生存、繁衍和發展,都要從自然中汲取「養料」。人類必須拋棄工業文明時代的「主觀價值論」,進而選擇將自己納入到自然秩序中的價值觀,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與自然融洽相處、共生共榮,和諧發展。

第一,人與自然是平等、和諧的統一的關系。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自然、人、社會演變的歷史過程及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揭示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並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必須正確運用而不可違背自然規律。恩格斯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並且提醒,「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能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

第二,要用科學發展觀取代「竭澤而漁」的傳統增長觀念。科學發展觀是一種不侵害後代人生存發展權的發展觀,與生態文明在價值層面高度契合。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摒棄輕視生態和征服自然的思想,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樹立科學發展觀,要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密切關注對生態系統產生的影響,權衡利弊,確保社會生態和自然生態的共存共榮;樹立科學發展觀,還要改變利己主義的人類中心論,革除不計生態後果盲目追求經濟發展的思想,使生產和生活方式做到合理和科學。不是把自然看做是被人類隨意剝削和利用的對象,而是把它看做人類生命的源泉和價值的源泉。

貫徹生態優先原則,建立生態文明的社會制度

制度是文明的產物,標志著文明進步的程度。只有建立健全的生態文化、法律和經濟制度,才能有效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實現自然、社會和人的和諧發展。

建設生態社會制度的核心,是把「生態優先」的原則,納入各項制度建設中,通過「生態優先」的各種制度設計,合理規范人的社會行為,協調各種社會關系,避免由於資源分配不公和權力的濫用而造成對生態的破壞。生態文明下的社會制度,應當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種關系,按照公平原則平等地分配自然資源和環境責任,以建立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秩序。

第一,強化生態文化宣傳教育制度。生態道德驅動著人們的生態意識和行為的自覺性、自律性與責任感。通過生態文化宣傳和教育,讓生態文明觀念深入人心,最終化為社會行為,使個人發展同生態環境形成良性互動。人們生態道德水準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生態環境的優劣。加強生態文化教育,可以使人們自覺地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並同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斗爭;引導各級領導幹部樹立生態文化意識,深刻認識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增強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二,落實生態保護法治。制訂與修改有助於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並且強化監督與檢查,確保其貫徹落實。通過法治建設調動社會各界主動自覺地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明確社會各方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權利和義務,自覺運用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維護自身的生態環境權益。同時,要通過建立和實施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激發和強化各級領導幹部、環境執法人員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意識。

第三,建立生態經濟激勵制度。採取各種經濟和行政手段,激勵政府、企業、民眾保護生態環境,形成人人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制度環境。各級政府應發揮引導作用,建立符合生態保護要求的財稅體制和行政體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經濟、行政制度基礎和政治保障。特別應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績效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及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體系,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超越傳統工業化道路

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是中國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是生態物質文明的關鍵。我們應當選擇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將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在生態環境可承載范圍之內發展。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全力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革命。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及環境代價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那麼,我們怎麼實現這種轉變呢?

一是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通過大量消耗資源來實現增長、導致資源枯竭和環境破壞不同,循環經濟則是通過「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和資源的不斷循環使用,來帶動經濟的效益型增長,以消除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的危害,力求達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最終使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是一種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它對資源的利用表現為「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其經濟特徵是遵循「3R」原則,即「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二是走低碳經濟之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雖然與循環經濟的側重點和衡量指標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具有相同的理念和價值觀。低碳經濟涉及經濟發展方式、能源消費方式、人類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它將引領我們超越建立在傳統化石能源基礎之上的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低碳經濟已逐步成為全球共識。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高利用、高效率和能源結構潔凈化、合理化,因而是我們解決資源與環境問題的一劑「良葯」。低碳經濟是一個「技術—制度」綜合體,為加快推行,需要在工藝技術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制度改革創新兩個方面同時並進,力求在「十二五」期間有一個新的起色。

三是大力倡導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循環經濟社會理念的實踐基礎,在一個企業或一個小范圍內推行清潔生產,從原料到最終產品產出的全過程中,最大限度利用資源能源,這與循環經濟遵循的「3R」原則完全一致。與傳統的生產方式相比,清潔生產注重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不僅在生產過程中要節約原材料、能源並減少排放物,同時也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整個生產周期對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態的損害。

人類文明的歷史是一條連綿不斷的長河,每一種新近的文明形態都是對前一種文明形態的揚棄。生態文明對於工業文明既有否定,也有承續。工業文明時代所創造的輝煌的科學技術、偉大的思想理論、不朽的藝術成就和空前的社會發展,我們必須充分肯定和繼承。但是,工業文明時代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觀念和發展方式,我們要毫不留情地予以革除和改造。我們要終結的,是一個時代的文明模式,而人類文明的歷史是不會終結的。

㈧ 簡述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觀念

中國發展強勁,國家利益和對外經濟貿易拓展到全球,全球性的大國,自然要參與全球性的治理,治理是緊跟國家利益的方向走的,利益拓展到哪裡,就要參與治理到哪裡,何況現在是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為維護國家利益,也需要這樣做。

㈨ 治理理論的啟示

治理理論要想在中國實現其善治的目標,除去其本身理論的不足,同時還要受到我國現有國情的影響。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根深蒂固,官本位思想嚴重,全能政府色彩濃重,較少採取合作、互動的方式。同時,中國民間組織對政府的依賴性較強,政治參與意識和能力較弱。但是治理理論提出的「善治」模式,從某種角度講可以成為中國政府改革的參照。
1.轉變政府職能,樹立有限、責任、法治、服務政府的觀念。治理理論強調治理主體的多元化,但並不否定政府在公共事務治理中的主導地位和重要作用。
2.充分發揮黨組織和人大、政協的整合、啟蒙作用,增強治理能力。黨的組織、人大、政協是我國政治體制中的一大特色。首先是黨的角色和職能的轉變,從行政主體的二元結構中撤出,專門從事對政府權力的控制、監督和調節。其次,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我國這種議行合一的結構決定了人大是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的一座橋梁,既能整合民意,又能監督政府。再次,政協發揮著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作用,其成員是我國當前公民社會中最有影響力的組成部分,大多數人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參政議政能力,能夠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有利於政策的科學性和回應性。但現實中人大、政協的作用往往流於形式,因此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的作用,對市民社會的發展和政府與市民社會兩者關系的整合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3.建立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合作與互動關系,促進公民社會成長。需要政府必須堅持執政為民的理念,以建立民主政府為目標,大力發展和推進政務公開,拓展渠道,使公民更便利更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影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其中,重視教育,提高公民的素質也是促進公民參與的一條重要途徑。
4.培育和完善獨立性強的民間組織。我國的民間組織對政府依賴性太強,要逐步授權給民間組織,使之擺脫政府的主導,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要用法律對其進行制約,提高自治與自律能力,建立政府與社會的相互協作的互動關系。
善治的出現和發展在當今的發達國家顯得很緩慢,往往是幾代人才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准備好面對長期的、緩慢的、可逆的、令人沮喪的道路來通向更好績效的政府。

㈩ 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對待富貴,我們應做到孔子所說的什麼

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一:我們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待看待人類社會?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學習生活?這些問題都會涉及我們的價值觀問題。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地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如何實現自身的價值,對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他的世界觀人生觀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首先我們要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1.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是迄今為止最科學的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基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實現了兩次歷史性的突破,一是確立了毛澤東思想,二是確立了鄧小平理論。不好,但只要善於總結,舉一反三,認識規律,就可以變壞事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2.其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三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人的一生應當是不斷的快樂的積累才構成幸福。
其次選擇高尚的人生觀。人生觀是可以選擇的。不同的人生選擇,決定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選擇表現出不同的人生態度,體現著不同的人生觀。
再次人應當追求高尚的品格。樹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
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當前在校大學生們正面臨著人生發展的最為關鍵的時期。時代要求我們要在學習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對和思考如何正確處理個體與社會的關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我們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奉獻,這些都是我們將來面向社會和生活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質。其中,我認為最核心的就是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做一個符合國家繁榮富強與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學會做一個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並使之能協調發展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話,做一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在校大學生,必須從現在做起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