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幼兒性格爭強好勝老師怎麼整改

幼兒性格爭強好勝老師怎麼整改

發布時間: 2021-02-19 12:58:40

① 如何對待爭強好勝的孩子

對過分爭強好勝的來孩自子,不要給予過多的表揚,相反,的確可以適當地潑潑冷水,以免孩子滋生自私、嫉妒心理,缺乏團結協作精神。我經常陪孩子參加一些親子活動,或是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以身示範並告訴孩子,我們享受的是這個活動本身和參與活動的過程,而不要僅僅去在乎結果。在對孩子爭強好勝的積極面予以肯定的同時,對消極方面一定要合理地引導。

② 孩子性格太好勝 家長怎麼辦

媽媽講述:孩子太好勝女兒周周4歲了,她很聰明好學,也很懂事,在幼兒園里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她的個性太敏感好強了,什麼都想表現得最好。校車來了她要第一個上;如果老師表揚了別人,沒表揚她,她就會記得特別牢,非要下次爭個表揚;還有做游戲、參加活動等等,她都要搶在前面……雖然有好勝心很好,可以讓孩子學會競爭,但是往往她得不到第一時,就會不高興,甚至會哭鬧。還有一點,她的好勝心還表現在喜歡管別人的方面。如果小朋友們一起玩,別人怎麼玩她都要管,人家不聽她的她就不高興。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她才好。孩子講述:好勝有原因好勝的性格是一把雙刃劍,它能讓孩子積極進取,力爭把事情做好,也能讓孩子缺乏寬容心,不能包容別人,形成自我封閉、孤僻、不合群的人格。孩子爭強好勝,一般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對自己的能力過分自信,喜歡表現自己;一個是虛榮心作祟,喜歡追求表面上的東西。如果是前者,孩子喜歡展示才華沒有錯,家長不僅要加以引導,而且要為孩子尋找表現的舞台,讓孩子更加自信。如果是後者,家長要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不能以華而不實的東西作為追求的目標。1、「我」對自己的價值感認識不夠。孩子無法認可自己,源自於父母對他的認同不夠,他認為只有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才能證明自己是好的是優秀的,也就是想從在別人身上作出對比來體現自己的好與優秀,從而來獲得父母或別人更多的認同。這取決於父母給予孩子的是否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愛、是否適合孩子真正心智成熟悉的愛,無論孩子如何,包括孩子通過不斷的「犯錯」,父母一致的認可「孩子本身很好,不好的是行為」,孩子就會把自己不好的行為與他的本人區分開來,當把兩者混為一談時,孩子就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不夠可愛,要不為什麼自己做錯了事會遭到父母的挑剔、指責或者批評呢?從側面來說也是父母不懂得如何的愛才是適合孩子成長的愛而導致的。2、「我」自信心不足。不能自主選擇自己的興趣,總在成人的意願下成長,無法按照自己內在的成長機制來成長時,孩子無法形成自己對自己的信心,也就無法形成一個有自我的孩子。3、「我」的挫折容忍度低。孩子一直在呵護中長大,沒有機會過多去體驗與感受挫折帶給自己的心理調適,或者說孩子關注到得「第一」是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表揚甚至獎勵,也可能由於平常家裡人過多在這方面的熏陶或重點化了的原因。過多的獎勵、過多的保護也會使孩子過度認為自己完美無缺,日後將無法面對任何的瑕疵,過度保護使孩子沒有面對挫折的機會,一旦不如意,則有調適的困難。4、「我」受父母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對象,雖然你現在不爭強好勝了,但小時候的一些行為習慣是可以形成你今天的潛在意識,父母之間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會常常透露在言行舉止上時而自己毫不覺察,孩子自然吸收了。5、父母把「我」和別人比較。父母總愛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我們要向好的孩子學習」「我們要做一個好孩子」等的暗示與比較,反復的提醒,這些會導致孩子把過多的注意力關注到這里來,認為:好的孩子是受到父母歡迎的,這樣的孩子才會得到父母的關注。6、父母對「我」過高的期望。父母過高地期望常夾帶著對孩子的壓力,孩子為了取悅家人,而去面對自己能力所不及的要求,也擔心自己做不到會讓父母失望,而不願意麵對這樣的失敗,所以孩子會表現出比較好勝。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

③ 四歲半的女兒爭強好勝,表現欲強烈,有時候不被老師表揚時情緒低落,該怎麼辦呢

小孩子都有這種性格的,因為小孩子也想得到父母的贊賞。不信的話,明天你試試說:xxx竟然敢不說話,好厲害哦, 我保證她可以在你注意到她的時候不說話。

④ 孩子一向表現非常優秀,但自尊心太強,好勝,不容易接受批評,請問應該怎麼辦

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爭強好勝,追求完美,喜歡被關注。他們真正關心的不是他所做的事情本身,而是通過這件事他可能會得到什麼樣的關注和名望。不是自尊心太強,而是「他尊心」太強。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受到了全面地關注,不需要做多少努力和付出,就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關注,
久而久之,養成了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在心理上獲得優越感,形成了「只有我才是最美麗、最能幹、最應該得到關注」的經驗,否則,就會產生一種被拋棄的不安全感;
其次,雖然表揚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但過多的表揚會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心理的滿足上,無形中轉移了孩子對所做的事情的關注,這是孩子耐挫折差的重要原因。

改變這一誤區的辦法是:

(1)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的同時也關注別人的優點,不用成敗來論英雄。比如,在看大型的體育比賽的時候,對那些表現好但是輸了的一方,表現出極大的贊賞,並說明為什麼。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往往起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此外,平時對他的事情做得怎樣大人不作評價,至少要少作評價,即使是作了評價,也要多看過程少看結果;
(2)正確表揚孩子的方法是:對事不對人。對人的表揚往往會增加孩子的虛榮心,對所做事情的認可往往會增加孩子的成就感,並且,在他做得好的時候,對他的做法表示認可,做得不好的時候,要留有餘地——即使做得不好,是你對這事做得不好,不是你這個人不好,只要你改進做法就可以了;
(3)年齡較小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喜歡爭強好勝。
可以採用一些游戲來淡化孩子的輸贏意識,引導孩子以平常心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讓孩子贏得起也輸得起。平時可結合獎勵措施,和孩子做一些玩「輸」的反規則游戲。比如,和孩子打撲克時,誰打輸了就獎勵他小紅花或紅五星;下棋時約定,誰要是下輸了,就可以講條件:要求贏的一方給輸的一方講故事(假設孩子很喜歡聽故事,當然要看孩子孩子喜歡什麼就獎勵什麼,以投其所好)。
此外,在游戲過後的適當時候,家長教育孩子客觀地認識考試分數,正確地看待成敗。(任桂華 心理咨詢師 )

理解孩子以哭作為發泄方式

孩子的許多行為,其實是孩子天生氣質的自然表現。年齡越小,受大人的影響也就越小,表現出的氣質也就越真實。孩子要強,拋開孩子來說父母,父母兩個肯定有要強的。也許有的父母在生活中表現得不是那麼明顯,可內心的要強卻跟隨著遺傳密碼影響到了下一代,從遺傳法則上來看,這是一個積極的表現。

此類孩子的優點是:因為太要強,事事要求完美。從而在學習生活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容易取得好的成績,長大以後在事業上也會有很好的發展。缺點是:因為太要強,容易受挫折,也最容易受傷,此類孩子需要家長更多的關注。記得一位作家說過他對自己孩子的希望:我寧願你做美麗的笨人,也不願意你做聰明的醜人。笨人不知道自己笨,而聰明的醜人卻知道自己的丑。
在生活中,我們要面對很多困難,孩子成長的煩惱不是這方面就是那方面。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努力去發現孩子的內在氣質。找出適合他的教育方式。

父母切忌:(1)大聲訓斥,還有臉哭,那麼簡單的題還做錯了;(2)不停地說:孩子你做得很好,下此努力就好了。從字面上看,覺得父母很民主,通情達理的。可是你的一句「下次努力就好了」,是在排解孩子此次憂慮的同時,把無形的壓力推到了以後;(3)孩子真是大驚小怪,不就是一件小事嗎?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子漢哭什麼哭,不理他,哭完就好了。
父母為了讓孩子堅強選擇了漠視,其實此為下策。孩子哭是情緒發泄的一種方式,是心靈壓力得以緩解,釋放。越小的孩子,越會喜歡選擇以哭作為發泄,因為他的內心還不懂得隱藏。此時他需要你的理解和關注。你的漠視的教育方式對他的傷害遠比訓斥大。

孩子以哭作為自己的發泄方式,這一行為是成長過程中最簡單直接的表現。孩子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行為會得到改善。有個同事的的女兒,剛上一年級時,每次考試如果不是滿分就會哇哇大哭。孩子的媽媽是個要強的女人,可在女兒面前她放棄了傳統的說教,而是緊緊的擁抱了她,告訴她,媽媽理解她的煩惱,當她哭完,情緒穩定後,媽媽和她一起去看試卷,去尋找丟分的原因。
現在這個小女孩上三年級了,依然很要強,可卻不會因為考不好而哭了。(小小波波熊 )

不要以成績論英雄

第一,這孩子在大人看來「怕生、膽小」,「缺乏一定的交際能力」,主要是從小孩子沒有小夥伴,或者大人的交際范圍小。孩子進入小學,多鼓勵孩子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同時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貼這類標簽。平時在人前不要對別人說,我這孩子,就是怕生,膽小,不會交朋友。這種暗示等於強化了孩子的弱點。知道孩子的優點越說越多,缺點越不說越少。
另外,家長應該認識到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應樹立信心,多帶孩子去串門或邀請別的小夥伴來家裡玩,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社交環境。

第二,孩子自尊心太強。各方面表現出色的孩子,受到的表揚也較多,生活在成年人賞識的氛圍中,已習慣於罩上受人矚目、受人贊揚的光環。此外,我們這個很重視分數的社會里,無形中使一些學習自覺的孩子看重分數。在他的潛意識里產生這樣的想法:考不了第一是不光彩的,或者不會得到家長的真心喜歡。
一旦在激烈的學習或其他活動中敗北,彷彿大禍臨頭,感到自己的「第一」被人家搶了去,會在同學或家長面前抬不起頭來,因此情緒低落,甚至從此一蹶不振。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1)首先要明確這是孩子有很強的上進心的表現,並不是壞事。只要大人有正確的育人觀念,不以成績論英雄,孩子會慢慢走出沼澤地的。再者,孩子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質,為適應以後的學習或社會生活,應多進行一些挫折訓練和磨礪。最後,不要把這事當作什麼大事,看得淡一些,相信孩子會在豐富的人生體驗中感悟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
(2)平時不要一考完試就問孩子的成績,這會暴露家長特別關心成績的真實想法。可以通過老師側面了解,因勢利導;不要看到孩子哭了,就勸就抱就吻。太關注孩子,會給孩子帶來過重的心理負擔。可以誇獎幾句,說他上進心強之類的話,待他哭過了,孩子自然知道總哭不是辦法;
平日再講一些名人如何面對失敗的故事,或者可以笑著跟他打賭,如果能正確面對自己的成績 (下次考得不很好,沒有哭) ,可以得到爸媽的獎勵(如擁抱、小食物、小禮品等)。(周從剛 教育心理學博士

別讓憐憫成為孩子的「溫柔陷阱」

當孩子失意時,首先就是希望得到我們的安慰。家長最容易說的話是:孩子,別哭呀,98分已經很不錯了。這次沒考好,下次爭取考100,不就行了!我和你媽媽都相信你是最棒的!盡管你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這樣的安慰實際上是在暗示他你對這樣的分數是不滿意的(聰明的孩子聽得出弦外之音)。
實際上這對他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同情式的安慰只會讓孩子解一時之快,他會隨著你每次的安慰而過高地估量自己,這不但對孩子的受挫能力的培養沒有幫助,還會降低孩子對失敗和挫折的承受力,使他無法堅強起來。讓孩子的自尊心過度地膨脹。每失敗一次,就會對他的打擊增強一次。長此以往,就會加重他們對自己無能的認識,
在遇到問題時,就更不敢直接面對困難,想辦法去克服,而是想方設法去尋找依靠,這只會讓他們坐以待斃,或將不如意轉嫁於他人。

孩子的這種感覺與反應是細微的,但是日積月累起來就會形成不良的習慣。我們知道,孩子經受的任何一次受挫的事件都是對孩子的意志力的考驗。孩子在考不好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做的是去鼓勵他,而不是安慰和憐憫他。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呢?首先不能過分地誇大孩子的成績,而是不管他做事成功與否,都要站在他的角度、他的能力范圍內考慮。平時我們在游戲中也要有意適當地設置一些障礙,考驗他在面對困難時是怎樣表現的,並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在他成功時,對他說「這一次,你盡了力,就把事情做好了,這說明你能做得到。
我想你一定很高興,看起來只要多努力,就會有效果,不是嗎?下次繼續努力就行!」而當他遇到困難時,我們則說:「孩子,不管會不會,爸爸媽媽已經看得出來你盡力了,來,讓我們一起想辦法,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

當然,孩子畢竟年齡小,自控力差,表現也會出現反復,但我們要做個有心人,及時地捕捉到孩子的細微變化,讓孩子的耐挫力不斷增強。失敗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通向成功,走向成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做父母的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千萬別讓憐憫成為孩子的「溫柔陷阱」,而應該讓鼓勵和適時「降溫」成為孩子成長的通途。(熊增梅 江蘇教師)

分散對分數的注意力

小時候,我也非常要強,每次考完試,除非是一百分,否則我就會哭起來沒完沒了。有那麼兩次,我甚至快要暈過去了,其實是因為數學馬虎得了97分。爸媽看了都很心疼。這時,我便會成為全家的焦點,但他們從不就事論事,而是這樣做的:
(1)給我起一個外號。爸爸說,小孩哭的時候千萬不能笑。我也不管那麼多,還是哭,爸爸又說,哭的時候要是一笑呀,大鼻涕就會噴出來,變成大鼻涕泡了。他還沒說完,我就會噴出「鼻涕泡」,然後又哭又笑幾下,再說幾下爸爸煩人之類的,就好了。從此,我眼圈一紅,家人就會說,「喲,又想當鼻涕泡小姐呀」。我就多半不哭了。
(2)爸爸說,小朋友來了!多小的孩子都需要朋友,我一哭,爸爸會偷偷讓姐姐去喊和我玩的小朋友,他有時就裝著說,剛才碰見誰誰了,他馬上要找你玩呢!我一聽,怎麼也不希望別人看見我哭的樣子,就會自己克制自己。現在想來,爸爸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分散我對分數的注意力,
想法逗我笑,培養我樂觀的性格,我同時也告誡自己:「最壞里想,最好里做」。(軒軒的親媽 )

缺乏正確的自我觀

孩子缺乏正確的自我觀。他們平時都很要強,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學校都喜歡爭強好勝。大部分這樣的孩子都是家庭中「核心」,從小很多事家長都會幫他,讓他感到我最了不起,他們的虛榮心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始終是在順境中成長。面對學校這樣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他們會一時無法適應這一新的游戲規則,在無人能幫他改變學校競爭規則的前提下,找不到原有的優越感,只能傷心落淚了。
其次,當前的教育缺乏正確的評價觀。現在評價學生用的最多的方式還是考試分數,即使教師不公布分數,不排名,但學生間的相互競爭的依然存在。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必然充滿了焦慮與不安,看不到自己的優勢。成功時歡喜,失敗時沮喪的現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齊勝利 安徽教師)

為教師為家長學

有些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眼裡是好孩子,但是透過表面看他們的本質,實際上他們是一群好強卻缺乏自信、沒有自主能力且沒有目的性的孩子。因為他們不自信,所以他們就急切的希望利用某些手段通過家長和老師的肯定來肯定自己,通過老師和家長的贊許來獲得滿足感,並在他人的表揚中尋找自己的自信,也就是說他們的自信是建立在別人肯定的基礎上,這是飄忽不定的自信,相反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因為他們沒有自主能力,導致他們不知道如何取捨,找不到學習的重點與重心,進而因為好強而盲目的爭強好勝;因為他們沒有目的性,所以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學習是為了什麼,甚至有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學習是為了老師,為了家長。(謝化平 北京教師)

寬容自己,接受失敗

有類孩子不能寬容自己,對自己太苛刻,這種心理有可能無形地從父母那兒得來的。如果父母太嚴格,他就很難學習怎樣寬容,包括寬容自己和他人。所以家長要明白,萬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對孩子的教育更要明白這點。其次,教孩子學會接受失敗。好勝好強確實是人的天性,但同時也要能夠接受失敗,一個不能接受失敗的孩子心理很容易不平衡。
如果孩子在強烈的好強心態之下卻失敗了,家長這時就一定要多加註意,因為孩子這時候的心態是低迷的,心裡是脆弱的,要有恰如其分的安慰與鼓勵。

⑤ 孩子爭強好勝的性格怎麼改善

無需改善,有這種個性的孩子會有一種不怕輸的勁頭,這對他以後的學習和社會生活會有好處 ,只是要正確引導,爭強可以,但不要去弄虛作假或以傷害別人為代價,要憑自己的實力。

⑥ 如何改變孩子過於爭強好勝、追求完美的性格

我認為我小來時候就有這種傾向,寧自為玉碎不為瓦全,那時就總希望自己是最完美的一個,這是我小時候的烙印嗎,可哪有純粹的玉呢,我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是一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我就特別較真,希望他是特別完美的,容不得他有瑕疵,是我太在意,是我太自私,還是我有心結呢,因為接受不了,所以苦惱,所以氣餒。
啰嗦了這么多,不知楊老師是否能看明白,真的很抱歉,希望能得到您的指點。——您的一名讀者這位朋友:

⑦ 孩子5歲但是爭強好勝,如何引導教育呢

孩子之所以復會爭強好勝制,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他們想通過取得勝利受到誇獎,滿足他們那種可以被關注的心理。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家長這個時候就需要對孩子進行一些疏導和教育,告訴孩子並不是什麼都需要那樣是爭強好勝的,要經常對孩子進行鼓勵,讓他們明白自己就是最棒的,讓他們知道凡事盡力就好,並不需要拼個你死我活,這樣當孩子明白這些道理之後,他們就知道什麼時候需要自己拚命的努力,什麼時候不需要自己那樣刻意的爭強好勝。

⑧ 幼兒爭強好勝應採取的措施

步驟/方法:
1 家長一定要了解小孩子爭強好勝其實是小孩子自我意識萌發的表版現,這個時候的孩子急切的想要權表現自己。作為家長,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對於孩子適當的表現給予鼓勵贊揚,當然過分的行為也需要家長引導教育。作為家長,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孩子的個性,正確的引導孩子的競爭意識。個性好的孩子會更理性對待競爭。
2 家長一定要學會讓孩子理解他人關心他人。學著和別人和平相處。告訴孩子,如果什麼都要和夥伴比個高低,很有可能小夥伴就不和自己玩了。試著讓孩子關注自己的成長變化,而不是和別人比較。孩子應該多參加活動,也應該在活動中盡量表現得好一些,一定要讓孩子懂得適度的道理,讓孩子明白重在參與。
3 家長一定要知道當小孩子有一點點的變化時,家長要及時的給予鼓勵,誇獎。不要向兒童灌輸太多的必須要贏的意識,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孩子自然就會感受到,最後要告訴孩子,不要過分注重競爭,重在參與,享受成長的過程,進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⑨ 如何改變孩子過於爭強好勝,追求完美的性格

性格是不能短時間改變了,爭強好勝未必是壞事,只要他的目的是好的,是可以繼續培養的,追求完美說明他是一個細心的人,對於今後的事業和工作也有極大的幫助,如果一個人只是隨波逐流,那麼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