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全球生態環境的治理

全球生態環境的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2-17 12:01:24

1. 全球治理堅持什麼原則

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是一個社會學或國際關系的術語,是指為了解決超出一國或一地區的某一問題,而由各國進行政治協商以共同解決的方式。

全球治理並不是要建立一個世界政府,因此這一概念有別於世界治理的概念。全球治理是在保留現有各國政府管理機制和力量的基礎上,加強彼此的溝通和協調,以解決一些共同面臨的問題。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包括沖突、環境、生態、資源、氣候等許多問題的解決都非一國政府所能及,因此,全球治理受到愈來愈多的重視。
全球治理的核心要素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全球治理的價值。即在全球范圍內所要達到的理想目標,應當是超越國家、種族、宗教、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之上的全人類的普世價值。
二是全球治理的規制。即維護國際社會正常秩序,實現人類普世價值的規則體系,包括用以調節國際關系和規范國際秩序的所有跨國性的原則、規范、標准、政策、協議、程序等。
三是全球治理的主體。即制定和實施全球規制的組織機構,主要有三類:(1)各國政府、政府部門及亞國家的政府當局;(2)正式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3)非正式的全球公民社會組織。
四是全球治理的客體。指已經影響或者將要影響全人類的、很難依靠單個國家得以解決的跨國性問題,主要包括全球安全、生態環境、國際經濟、跨國犯罪、基本人權等。
五是全球治理的效果。涉及到對全球治理績效的評估,集中體現為國際規制的有效性,具體包括國際規制的透明度、完善性、適應性、政府能力、權力分配、相互依存和知識基礎等。有學者把上述五個核心要素轉化成五個問題:即為什麼治理、如何治理、誰治理、治理什麼、治理得怎樣。

2. 什麼是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核心要素

全球治理理論是順應世界多極化趨勢而提出的旨在對全球政治事務進行共同管理的理論。該理論最初由社會黨國際前主席、國際發展委員會主席勃蘭特於1990年在德國提出。
全球治理的基本要素:
第一,在全球范圍內雖然缺乏某種中央權威,但仍存在能夠實施某些決定的機制,換言之,全球治理的實質是以全球治理機制為基礎,而不是以正式的政府權威為基礎。
第二,全球治理存在一個由不同層次的行為體和運動構成的復雜結構,強調行為者的多元化和多樣性。全球治理並不排斥國家政府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但它認為國家只是進行全球治理的眾多行為體的一部分,各種非國家行為體與國家政府協商合作,從地區到全球層次上解決共同的問題。
第三,全球治理的方式是參與、談判和協調,強調程序的基本原則與實質的基本原則同等重要,其關鍵詞是「項目規劃」、「夥伴關系」、「意見一致」。
第四,全球治理與全球秩序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全球秩序包含那些世界政治不同發展階段中的常規化安排,一些安排是基礎性的,而另一些則是程序化的。可以認為,全球治理就是全球秩序加上意向性。

3. 什麼是全球治理,中國參與全球治

全球治理理論是順應世界多極化趨勢而提出的旨在對全球政治事務進行共同管理的理論。該理論最初由社會黨國際前主席、國際發展委員會主席勃蘭特於1990年在德國提出。
全球治理的核心要素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全球治理的價值。即在全球范圍內所要達到的理想目標,應當是超越國家、種族、宗教、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之上的全人類的普世價值。
二是全球治理的規制。即維護國際社會正常秩序,實現人類普世價值的規則體系,包括用以調節國際關系和規范國際秩序的所有跨國性的原則、規范、標准、政策、協議、程序等。
三是全球治理的主體。即制定和實施全球規制的組織機構,主要有三類:(1)各國政府、政府部門及亞國家的政府當局;(2)正式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3)非正式的全球公民社會組織。
四是全球治理的客體。指已經影響或者將要影響全人類的、很難依靠單個國家得以解決的跨國性問題,主要包括全球安全、生態環境、國際經濟、跨國犯罪、基本人權等。
五是全球治理的效果。涉及到對全球治理績效的評估,集中體現為國際規制的有效性,具體包括國際規制的透明度、完善性、適應性、政府能力、權力分配、相互依存和知識基礎等。有學者把上述五個核心要素轉化成五個問題:即為什麼治理、如何治理、誰治理、治理什麼、治理得怎樣。

4. 國外環境污染治理怎麼做

英國:利用技術科學治污

200多年前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鋼鐵、煤炭、化工和其他行業的繁榮,推動了英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然而與此同時,對於廢料處理和運營管理的疏失,也導致了化學廢料流入土壤或者直接排入地下,帶來非常嚴重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問題。從20世紀中葉開始,英國就陸續制定相關的污染控制和管理的法律法規,同時進行土壤改良劑和場地污染修復研究。英國土地修復技術非常規范,目前主要採取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修復三方面的技術。

對於泰晤士河的治理,英國成立了治理專門委員會和水務局(公司),對整個流域進行統一規劃與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1850-1949年,英國政府開始第一次泰晤士河治理,主要是建設城市污水排放系統和河壩築堤。1950年至今進行了第二次污染治理,不僅重建和延長了倫敦的下水道,還建設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加強工業污染治理,採取對河流直接充氧等措施治理水污染。目前,全流域建設污水處理廠470餘座,日處理能力為360萬噸,幾乎與給水量相等。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才能排放到河中,污水處理費用計入居民的自來水費中。

在泰晤士河的治理中,科學技術的作用同樣得到高度重視,尤其是泰晤士河的第二次治理。科學研究幫助水務局制定合理的、符合生態原理的治理目標,根據水環境容量分配排放指標及時跟蹤監測水質變化。經過100多年的綜合治理,特別是上世紀60—70年代的高強度治理,泰晤士河已成為國際上治理效果最顯著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干凈的河系之一。1955-1980年間,泰晤士河總污染負荷減少了90%,河流水質已恢復到17世紀的原貌,100多種魚重返泰晤士河。


德國:摸清家底 區別對待

在工業化過程中,德國留下了許多污染場地,有15%-20%的土地被懷疑可能受到污染。調查結果表明,德國有30萬塊土地需要治理。在後工業化時代,土壤保護已經成為德國環保的一項重要工作。

德國的土壤保護工作做得比較深入細致,開展了污染場地調查,底數清楚,為開展土壤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首先,全面開展土壤監測。目前,德國各州都對土壤進行長期監測,全國共有800多個監測點,絕大部分是環保部門設立的,也有一些是農業部門設立的。聯邦與各州政府設立土壤污染調查小組,根據土地的用途,對土壤進行監測,隨時了解土壤特性的變化信息,同時觀察土壤發展趨勢,評估治理措施是否有效。

其次,對全國有污染嫌疑的地塊進行排查、篩選,對重點污染地塊進行詳細調查,然後,通過情景模擬,開展土壤修復研究,制定技術方案並實施。

第三,建立污染場地資料庫。如薩克森州對全州污染土地建立了一個詳盡的資料庫,所有與土壤保護相關的州政府部門都可以使用這個資料庫,下一級地方政府也可以查找屬於本地區的污染場地情況。同時,建築公司也可利用這個資料庫。通過這個資料庫,可以對全州土壤保護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

德國還通過精密計算設計了一套指標來評估土壤風險:在綠色線上的,主要是預防土壤惡化;在黃色線上的,要發出警告;在紅色線上的,必須進行清理。

當然,土壤保護最好的手段是盡量少用土地。在工業化過程中,大量農業用地轉為工業、交通、住宅用地,土地利用的轉型導致了土壤污染。少用地意味著少污染。因此,現在德國對土地轉型利用實行總量控制,現在每年農業土地轉型利用的總量為50多公頃,到2020年年利用量不能超過30公頃;為滿足建設需要,重點向城市要土地,重視土地的重復使用,避免無節制地向周邊拓展,造成新的污染。


澳大利亞:改造污染土地成公園

和世界很多其他國家一樣,澳大利亞也逐漸將重度污染的工廠企業慢慢搬離城市中心和住宅區周邊。搬遷留下的空地會經環境署的嚴格評估並由開發商做出改造意見申請,獲得批准之後才允許將污染地塊修復和轉型為非工業用地。

澳大利亞很多受污染嚴重的土地最終並沒有轉型成商住用地。一些大型的森林公園、湖濱公園,由於可以廣種樹木、使土壤自然修復,更適合污染土地的轉型。獲得過多項大獎的澳大利亞BP石油公司遺址公園就是在原BP石油公司場地改造後建成的。這座公園中,很多被污染的土壤並沒有被運走,而是和有機物相結合,重新加以使用,通過自然法則,慢慢把土地凈化。對於被污染土地的修復工作,澳大利亞的標准和規格非常高,曾經被嚴重污染的奧林匹克公園地塊,已經被改造成了適合全家出遊的綠色天堂。

在悉尼西區一個工廠變住宅區的地塊改造中,市政廳要求改造者必須把所有被污染的土壤全部裝進密封的卡車中,沿特定路線運出後,傾倒在專用的屏蔽空間內,最終用水泥板封存。光這種土壤修復就耗資500萬澳幣,約為2500萬人民幣。

5. 全球如何解決環境問題

這是個涉及面很廣泛的問題。首先人們應該知道,目前的全球環境問題是:1)氣候變暖;2)水污染;3)大氣污染;4)白色污染;5)荒漠化加重;還有過量使用農葯和化肥等造成的食品和水產品污染等問題。但是導致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是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工業及農業生產中大量排放的有毒有害廢水等造成的水污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被毀壞,人們不能很好的保護和營造森林,爛采爛伐造成的。
對於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各國所採取的措施有所不同。
我認為,要解決環境問題,第一,各國應出台嚴厲的環境保護政策,並嚴格執行;
第二,嚴格執行諸如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嚴格控制森林的砍伐,鼓勵人民植樹造林,提高國土綠化率。
如果各國綠化面積達到30%以上或者更高,好多環境問題就可以逐步解決。
這里列舉一些森林的生態功能數據也許對你認識治理環境問題和氣候變暖問題有所幫助。

一畝正常生長、種植的樹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放出49公斤氧氣。一個夏季可蒸發42噸水。一年可吸收各種灰塵22噸至60噸。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4公斤。一畝松柏林一晝夜能分泌出2公斤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痢疾等病菌。
在調節城市濕度溫度、製造氧氣、消音隔塵等方面,草坪也遠不如樹木。同等面積的喬木與草坪的生態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釋放氧氣量、蒸騰水汽量、蒸騰吸熱量等,分別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所以,城市應多種樹少種草坪,建設「森林城市」,這樣,對降低夏天炎熱的氣溫和凈化空氣有決定性的作用,而對於農村,提高森林覆蓋率不但能夠解決生態平衡問題,如乾旱問題,水土流水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擁有藍天白雲,生產生活能夠豐衣足食……

6. 全球10大環境問題是什麼

一、全球10大環境問題: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水體污染,海洋污染,固體廢物污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6)全球生態環境的治理擴展閱讀:

全球10大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法:

1.轉變經濟發展模式

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從本質上說,就是從黑色發展模式轉向綠色發展模式。它包含四個相互關聯和互補的方面:一是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二是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三是大力提倡循環經濟;四是積極發展低碳經濟。特別是後者,既是新生事物,更是新的發展方式。

2.加強科學研究

這里所說的科學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環境問題的研究,是指對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以及對策等方面的研究;是對環境技術的研究,如清潔能源、新型材料以及在節能減排技術等方面。針對環境問題和環境技術的科學研究面臨三個方面的困難:一是資金問題;二是人員問題;三是技術轉讓和信息共享問題。

3.加強環保教育,改變人們的生活、消費觀念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貧困和過度消費導致人類無節制地開發和破壞自然資源,這是造成環境惡化的罪魁禍首。富裕的人們追求高消費,使環境污染加劇;貧困的人們一邊忍受著最惡劣的環境,一邊還要為改善基本的生活條件過度地開采地球的有限資源。人們首先需要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於是消費地球的生態環境資源.這一點無可厚非工業文明之前,人類的消費和地球的自我恢復能夠維持一個基本的平衡:進入工業文明之後,這一平衡被打破首先是因為人口不斷增加,其次是人類不滿足於基本生存需要,不斷追求更高級別的享受甚至奢侈的生活,人類和地球的供給平衡被打破,世界環境開始不斷遭到破壞 。

7. 全球10大環境問題

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

9.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7)全球生態環境的治理擴展閱讀

歷年環境日主題:

一、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

二、1975年:人類居住

三、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四、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五、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六、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七、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八、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九、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十、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十一、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十二、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參考資料網路——環境問題

8. 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機制的不同行為構造有哪些

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有以下幾類,

  1. 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因素如水災、旱災、地震、台風、山崩、海嘯等。動植物的生命運動有時也會帶來生態環境的破壞。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一環境問題。

  2. 2.人類的行為,主要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生產方式;還有是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生活方式。

  3. 由人為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二環境問題。人為因素是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的主要原因。生產和生活活動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垃圾等,不斷排放到環境中;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奪性利用,例如盲目開荒、濫砍森林、水面過圍、草原超載等,都會使環境質量惡化,產生近期或遠期效應,使生態平衡失調。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