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球治理觀
Ⅰ 國秉持( )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
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支持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Ⅱ 全球治理觀和文化傳播,意識形態安全到底有什麼卵關系
隨著世界的不斷發展,隨著幾個超級大國的崛起,世界正在慢慢的全球化,目前,全球化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具體來說,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 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有三個顯著的標志:一是全球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它是伴隨著冷戰的落幕、兩極對立格局的解體而到來的。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即只有把地球作為一個統一的生產空間來進行生產,才能最有效地釋放它的巨大能量。 二是計算機的普及和網際網路的出現。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的革命性飛躍歷來是時代轉換的物質技術特徵。網際網路的連接,促成了信息的廣泛分享和自由傳播,為人類從全社會的范圍有效地組織生產和消費等開辟了道路,加劇了社會的變革,特別是給國家安全帶來深刻影響。 三是以「9〃11」事件為開端的全球性問題的總爆發。歷史進程常有某些重大事件作為標志。「9〃11」事件是全球化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歷史拐點。這一事件的發生說明,全球化發展中個別企業、個別國家的有組織性和整個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已經積累到了異常尖銳化的程度,這個深刻的矛盾通過全球恐怖主義、貧富對立、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的災難性事件爆發出來,直接威脅到了人類正常的生存,使國際社會的治理與整合,國際新秩序的建立成為時代的緊迫要求。 那麼全球化的到來,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給各國的政治安全及經濟安全帶來了一系列的利與弊,但是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任何人都是無法避免的,我們應該面對全球化,面對其帶來的問題,更好的利用全球化,揚長避短,這樣,我們在全球化時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國家的安全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不同國家的國家地位也會隨之改變。全球化時代對國際安全和國家安全帶來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對國家安全的特點做了新的規定。 全球化突飛猛進地發展,給國際關系和國家安全問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全球化時代有著許多新的特徵,全球化時代安全問題的第一個本質特徵是安 全的兩重性特徵。它深刻地改變了國家利益關系,利益規定安全。安全行為是基於國家利益產生的,我們奮斗的一切目標都是為了利益,這個原則在全球化時代沒有變。但是國家間的利益關系格局改變了,過去的利益關系格局是以對立和對抗為主導的利益關系,也就是「零和對策」。在這種利益關系格局下,指導我們維護國家安全行為的理念是現實主義理論。現實主義理論有很多流派,但是它有個核心問題,概括為:國家基於依靠強力,以自助的方式,憑實力謀生存,在對抗中求發展,通過戰勝和制服對手來贏得自身的安全。而在全球化時代,這種以對立和對抗為主導的利益關系模式實際上是被對抗與合作並存的利益關系模式所代替,也就是說現在的國家利益模式是非零和的。這種模式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只進行排他性的斗爭已經不行了,完全的合作也做不到,所以只有合作和斗爭並存。這是全球化時代對於國際安全特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全球化時代下國家利益關系的性質與過去相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零和狀態下國家關系的性質大多是單一性的,那就是對立與對抗,而全球化時代國家關系的性質是非零和的,普遍具有兩重性。全球化沒有消除對立和對抗,相反,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還激化了各種矛盾,加劇了全球范圍的沖突。但與此同時,國家之間的同一與合作因素也在增長。相互依賴與相互競爭的同步加深,使國家間的利益關系復雜化,利益對安全行為的驅動也雙向化。對立的利益導向沖突,共同的利益導向合作。在全球化時代,隨著國際相互依賴的不斷加深,國家利益的同一性的分量在上升,它雖然不可能取代利益的對立與沖突,但卻能與同步存在的對抗因素形成相互制約的關系。這種狀況要求安全的行為主體把針對安全兩重性的兩手策略上升到戰略手段的層面來運用,善於在國家利益的對立與合作中把握平衡,在利益的求同存異中找尋出路,以達到維護安全的目的。全球化時代安全問題的第二個本質特徵是安全的整體性空前加強。它的加強有兩個基本的推動力量,一個是市場經濟,一個是信息網路技術。由於這兩個推動力的交互作用,國家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被聯系得越來越緊密,也就是說,國際關系的整體性空前增強,各個國家在安全上有了高度的相關性。在這種情況下,採取損人利己的辦法來維護國家安全,自身也得不到安全。如果在全球化發展不充分的時候,全球化危機只是部分國家危機的時候,西方發達國家可以採取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危機的做法;而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當全球化的危機把矛頭對准一切國家的時候,損人利己的模式就越來越行不通,只有選擇國際協調合作的方式才能加以解決,這就是全球化時代國際關系整體性背後的問題。全球化的根本推動力是生產力的擴張和資本的擴張。生產力的擴張把全球的生產和生活日益整合為一個整體,由此也提出了在完整意義上和全球層面上維護安全的課題。資本的擴張沒有消除資本主義最深刻的矛盾,只是改變了這些矛盾的表現形式和發生作用的范圍,因而使老的安全威脅具有了新的形態和更大的活動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對一國的安全威脅往往具有了針對別國的性質。2004年底發生的印度洋海嘯災難和2005年發生的南亞大地震,引來了世界各國的援手,演化為一場國際安全大營救。身處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們越來越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全球化時代,安全是相互關聯的,救別人就等於是幫自己。全球化時代正在強烈地呼喚全球的普遍安全。全球化給安全問題打下的第三個深刻印記是——「應對復雜」。由於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原因,我們現在面臨的安全領域不知要比戰爭年代和冷戰時期擴大了多少倍,就安全類型講,現在是兩類安全並存,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交替上升、交織影響;從安全的行為體講,有地區安全、全球安全、自然生態安全、社會安全和人的安全等,國內安全和國際安全的互動性增強;各類利益關系交叉重疊,形成了維護安全的「兩難」困境。通訊技術的躍升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進一步加重了安全的復雜性特徵。信息技術和信息網路的放大效應和工具效應大大改變了安全的時空特徵,造成安全問題擴展化、安全環境虛擬化、安全邊界模糊化、安全要素透明化、安全博弈非對稱化等新形態。在全球化時代,沒有涇渭分明的敵我界限,也很難作出非此即彼的是非判斷。全球化時代安全的復雜多變固然增加了世界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但是也恰恰因為復雜,給我們提供了利用矛盾,爭取戰略迴旋空間、制約戰爭傾向、維護和平局面的更多條件。 世界全球化不僅給各國帶來了國家政治上的安全問題,同時,在各國的經濟問題上,也存在了許許多多的問題,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不斷地發展,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被納入到了一個統一的世界經濟體系當中。經濟全球化能夠給各國帶來一定的利益,但是同時也給各國帶來了一些代價。
Ⅲ 請結合我國堅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談談你對中美關系的理解和認識
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開放、透明原則,實現的是合作共贏。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的基本理念和主張,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為破解世界共同面臨的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倡導合作共贏理念、正確義利觀,努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Ⅳ 中國的新安全觀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中國的新安全觀是1995年在東盟地區論壇上提出的,在後來的實踐中經過發展和完善,形成了中國對外戰略的核心內容。對於當今世界各國所面對的威脅和如何實現國家安全與國際安全,中國領導人在許多場合進行過闡述,黨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也有正式的解釋。
2002年7月31日,參加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向大會提交了《中方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對中國在新形勢下的新安全觀進行了全面系統地闡述。根據該文件,中國新安全觀的核心內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協作;新安全觀的實質是「超越單方面安全范疇,以互利合作尋求共同安全」。
中國新安全觀之「新」,首先在於超越冷戰思維,摒棄以對抗求安全的思想。中國主張在互利、互信的基礎上,建立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合作關系,以合作的方式謀求共同利益和解決沖突。這種新觀念的提出,是適應國際形勢發展和變化的產物。
在冷戰結束之前,中國所面對的主要威脅一直是大國之間的對抗,是世界大戰的危險,是帝國主義武裝侵略和顛覆的威脅。伴隨著東西方對抗關系的結束和大國之間以合作為基調的新關系的確立,中國所面對的安全問題也發生了改變。中國強調的新安全觀,所針對的威脅包括傳統的威脅,也包括非傳統的威脅;包括軍事安全問題,也包括非軍事安全問題。這種對安全的新關注,實際上將國家安全與國際安全密切地結合在了一起,把中國面對的威脅與人類面臨的全球共同威脅聯系在了一起。
以新的視角觀察當今的國際關系,可以看到,世界和平所面臨的威脅包括局部戰爭和沖突、地區熱點、南北差距,人民的基本生存甚至生命安全面對著國際恐怖主義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極端宗教勢力的威脅,環境污染、毒品走私、跨國犯罪、嚴重傳染性疾病等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全球性問題。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國際社會有新的思路與戰略。
中國新安全觀強調的是以平等合作而不是實力對抗解決問題。其核心內容之一是「協作」,說得確切些,就是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並就共同關心的安全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這種合作是多渠道的,包括多邊安全機制、多邊安全對話、雙邊安全磋商,非官方安全對話等。新安全觀所提出的「合作安全」模式,與「和平共處」相比,不但在觀念上有更明確的闡述,而且具有制度化、規范化的形式;與結盟相比,它不針對某個具體敵人,也沒有嚴格的盟約限制。
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思想,為中國新安全觀注入了新的內容,並將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中國領導人強調,中國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與此同時,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強化。這使中國的新安全觀超越了單純的國與國安全關系,開始真正形成一種涵蓋國家與人民綜合安全利益的新安全觀。
在討論中國新安全觀時,我們不應該將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國際上興起的新安全觀截然分開。在20世紀70年代末,一些西方國家的政治家和學者陸續闡述了他們的「新安全概念」。1979年,勃蘭特委員會發表了題為《爭取世界的生存》的報告,對「安全新概念」進行了定義,認為「一定要對安全提出一種新的、更全面的理解」,使其不僅僅限於軍事方面,也要解決威脅人們的非軍事問題。同一時期,來自帕爾梅安全與裁軍委員會的報告提出了「共同安全」的概念,呼籲將「以軍事為基礎的安全觀」轉化為更廣泛的,通過國際合作、非軍事化、裁軍等途徑實現的「共同安全」。1991年,全球治理委員會在其《天涯成鄰》的報告中提出了「人民安全」和「全球安全」的概念,該報告對「安全的新概念」進行了更詳盡的闡述。來自歐洲的新安全觀很快被聯合國接受,對後來聯合國安全觀的變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冷戰結束後,聯合國積極倡導從狹義的國際安全概念轉向「全包容型安全概念」。199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報告》中,從經濟安全、糧食安全、健康安全、環境安全、人身安全、社區安全和政治安全七大領域,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類安全」的概念。千年首腦會議以來,聯合國的安全概念與發展和人權聯系在一起,被定義為「以人為中心的安全」,強調不僅是國土的安全,而且是人民的安全;不僅是通過武力來實現的安全,而且是通過發展來實現的安全。
從中國新安全觀的核心內容可以看出,中國的新安全觀與聯合國倡導的安全觀的一致之處,二者同樣強調以非軍事手段應對全球威脅,應對包括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在內的綜合安全問題。「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思想的提出,矯正了中國以往安全概念中過於強調軍事安全、經濟發展的傾向,提升了對社會安全、個人安全及其他非軍事領域安全問題的關注。「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思想的提出將以人為本、社會公正、尊重自然等理念帶入中國的新安全觀。可見,中國的新安全觀與聯合國倡導的新安全觀的基本內容是一致的。
與此同時,中國的新安全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安全觀,它與基於西方政治、文化及社會制度下產生的安全觀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提倡的新安全觀更強調個人自由與個人安全,強調超越主權的國際干預和基於統一價值觀下的全球治理。中國的新安全觀則強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不幹涉內政原則。這一原則仍然是中國應對全球威脅和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活動的指導原則。例如,盡管中國已經開始參與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但主張維和行動應該謹慎從事,尊重主權原則。中國曾表明參與維和行動的三項原則:一要取得當事國或當事方的同意;二要保持中立;三是在自衛情況下才能使用武力。在人權問題上,中國也表示,反對以人權為借口乾涉主權國內的內政。
在實現安全的途徑上,中國強調國家平等原則,強調國際關系的多元化、多樣化和民主化。中國的新安全觀倡導超越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差異,尊重不同文明、不同社會制度和不同的發展道路,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這一點顯示了中國「以尊重多樣性為特點的新文明觀」。
中國的新安全觀是中國現階段的產物,因此,也反映出對國家特殊安全利益的考慮,如邊界問題、台灣問題、反分裂主義等。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新安全觀與發達國家在優先考慮上有所不同。如廣大發展中國家一樣,發展仍然是中國的首要問題。「和諧社會」思想的提出,說明中國的新安全觀已經轉向更多關注社會安全問題,關注那些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中提到的環境安全、社會安全、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等等。
近10多年來,中國的新安全觀一直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從國際角度看,中國的新安全觀體現了中國對尋找適合新時期人類安全概念以及維護世界和平努力的貢獻。
Ⅳ 中國秉持什麼樣的全球治理核心理念
中國在全球治理的理念是,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多極化。
提出的方案有,主張包容互鑒、互惠共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Ⅵ 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具體包含中國全球治理觀,共商共同經營經濟,共建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共亨雙方雙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日前,習近平主席在訪問義大利時強調,我們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開放、透明原則,實現的是合作共贏。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的基本理念和主張,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為破解世界共同面臨的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倡導合作共贏理念、正確義利觀,努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6)中國全球治理觀擴展閱讀:
當今世界是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人、財、物以及信息等在全球加速流動,前所未有地把世界各國緊密聯系起來。今天,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封閉中發展自己,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要實現自身發展,合作是必然選擇。
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世界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推進互聯互通、加快融合發展成為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面對的各類矛盾相互交織、日益復雜。
Ⅶ 結合材料和所學政治知識,分析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什麼能獲得國際社會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響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在多極化趨勢下,倡導了多邊主義,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
維護和捍衛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有利於建立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使之朝著包容普惠、平衡,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