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的治理
⑴ 中國古代多次發生蝗災,古人都有哪些治理蝗災的辦法呢
我國古代對於蝗蟲的防治經歷了多個朝代的發展,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最古老的方法就是人工防治法,利用蝗蟲的趨光性,用火將蝗蟲殺死。
其次還有用器具捕殺的方法。到了後期開始在農業上進行發展,培育特殊的種子來避免蝗蟲災害的發生。
還有一些地區採用生物防治法,利用其他生物來減少蝗蟲災害等。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政府的主要賦稅來源也來自農業,人民的生產生活也依靠農業。因此水災、旱災和蝗蟲並稱為我國歷史上三大自然災害。隨著華夏五千年的發展,蝗蟲曾多次威脅過華夏大地。為了戰勝這一災害,古人主要採取了政策+技術兩種措施來處理蝗災。
總結:
在我國古代,治理蝗蟲的方式有很多,這些都是古代人民勤勞創造的結果,蝗蟲災害也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示,我們不能夠過度開發破壞大自然,應該與自然和諧共處。
⑵ 旱災易發區
北部
⑶ 防止乾旱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自然界的干來旱是否造成災害,受源多種因素的影響,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則取決於人為措施的實施狀況。世界各國防止乾旱的主要措施是:
1.因地制宜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生態產業結構,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可減輕和避免乾旱的威脅。
2.興修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事業。制定用水計劃,科學用水,節約用水,充分發揮現有水源的最大效益;
3.改進耕作制度,改變作物構成,選育耐旱品種,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4.植樹造林,改善區域氣候,減少蒸發,降低乾旱風的危害;
5.研究應用現代技術和節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噴滴灌、地膜覆蓋、保墒,以及暫時利用質量較差的水源,包括劣質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6.營造防風林,廣種樹草,提高綠化面積指數,也是防禦乾旱的有效措施。
⑷ 如何治理蝗災
1、環境保護
蝗災的發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為因素。蝗蟲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如果一個地方山清水秀,沒有裸露的土地,蝗蟲就無法繁衍。
現在有些地方的生態意識不強,有的單純認為治理污染才是保護環境,而對於改善蝗蟲適生區的植被、土壤和小氣候等工作,由於短期內看不到效益,並不重視。
2、葯劑防治
建議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葯,如5%銳勁特懸浮劑,每畝用20—3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蟲若蟲)出土10日內,用敵百蟲粉撒於小竹、雜草上,或用敵敵畏煙劑熏殺。施葯後還要加強監測,在一周內迅速檢查防治效果,對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時補施葯一次。
還可使用誘殺法:將稻草切成四五寸長,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濕性敵百蟲0.05-0.l公斤配製的葯液中,浸沒8小時,於晴天早晨分散堆放於蝗蟲多處。
目前,最有效的滅殺蝗蟲辦法是用飛機噴灑農葯,該法殺蟲率高、滅殺范圍廣,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學防治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應一時之需,不能保證長治久安。
3、天敵防治
從長遠看,要有效防治蝗災,必須著眼於生態建設,要實行植物保護、生物保護、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四結合。特別是要確保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好蝗蟲的天敵。據統計,我國目前有68種蝗蟲的天敵,包括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它們對控制蝗蟲的數量具有重要作用。
(4)旱災的治理擴展閱讀:
災害物種:
蝗災的致災物種主要為蝗蟲。蝗蟲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蝗科,身體一般綠色或黃褐色,咀嚼式口器,後足大,適於跳躍,不完全變態。
其幼蟲稱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為食,種類很多,世界上共約有1萬余種,在我國就有300餘種,如飛蝗、稻蝗、竹蝗、義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農林業的主要害蟲。
蝗蟲在後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觸碰時,蝗蟲就會改變原來獨來獨往的習慣,變得喜歡群居。蝗蟲通常膽小、喜歡獨居,危害有限。但它們有時候會改變習性,喜歡群聚生活,最終大量聚集、集體遷飛,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災,對農業造成極大損害。
⑸ 請問湖北應城的乾旱應該怎麼辦所有農民必須全部為乾旱買單嗎有什麼有效措施治理乾旱啊
在乾旱面前,再偉大的團體、再偉大的政府都應該科學抗旱,深內入農村,實地調研,而不容能怕熱怕吃苦而胡亂出主意,,,應城連年乾旱,,一半是天災,還有一半是人禍
1、打井抗旱。應城政府就輕松多了。但是從目前來看,有些井打不出水來。而有些井,慢慢的出水緩慢,難以抽出水來。
2、調水抗旱。沒有嚴格的監管,很多調運的水,沿途「損失」嚴重,再說調水經費,相當不透明。較少有農田享受到。
3、人工降雨。這需要技術,氣象部門需要有科學的檢測,科學的布局,各部門「積極配合」,但是,,,行動在哪裡。
4,,,,,水利工程,,,,,,從長遠來看,湖北的水利工作在這幾年的旱災面前,,,好像失效了,,,我們在旱災中,水利好像沒有發揮什麼作用,乾旱的時候,照樣沒有水用。二長江里的水好像貌似和我們沒有關系,,漢江的水,,好像部分是屬於北方的,,,剩下的,貌似也和應城沒有什麼關系。
當前,能打井就打井,能偷水就去偷水,主動抗旱,,,,不要指望XZXF能天降甘霖,引水灌溉!
⑹ 岩溶乾旱綜合治理對策
(一)岩溶區乾旱現狀
廣西岩溶區的乾旱是岩溶區典型的自然災害,也是制約岩溶區經濟發展的環境地質問題。
據歷史記載,廣西1700~1949年共發生大小旱災152次,全自治區性的大旱有12年。解放後,廣西幾乎每年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1950~1990年的41年中平均每年受旱災的農田面積為56.84×104hm2,每年受災農田面積在(5.48~155.2)×104hm2之間,成災面積在(1.37~72.05)×104hm2之間,絕收農田面積在(0.13~32.17)×104hm2之間。其中,受災面積超過66.67×104hm2的有14年。
1963年是旱災極嚴重的年份之一。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少23.7%,而蒸發量卻比常年偏大25.3%,1962年10月至1963年6月沒下過透雨,到6月下旬,全自治區有效蓄水量只有1.9×108m3,僅占總有效庫容的2.5%。全區斷流的中小河流有2 200餘條,有51個縣人畜飲水發生嚴重困難,缺水人數達125萬人。受災面積155.2×104hm2,糧食減產10.9×108kg,總經濟損失2.1億元(當年價)。
1988~1990年廣西連續3年發生較大的旱災。1988年旱澇交替。有3萬多座塘庫乾涸,澄碧河水庫已放水到死水位以下,青獅潭、那板、客蘭、大王灘等8 座大型水庫和63座中型水庫都基本乾涸。140.85×104hm2農田受旱,成災面積72.05×104hm2,絕收面積20.99×104hm2。有430多萬人、617萬頭牲畜飲水發生困難,糧食減產17.6×108kg,總經濟損失9.3億元(當年價);1989年全區農作物受旱面積有95.48×104hm2,成災面積57.69×104hm2,絕收面積15.81×104hm2;1990年的秋旱,造成斷流的河流有4 890條,乾涸的塘庫近2萬處,有100多萬人和60多萬頭牲畜飲水困難,農作物受旱面積為123.7×104hm2,成災面積69.61×104hm2,絕收面積24.85×104hm2。
近幾年來,由於氣候異常,旱象頻率增高,旱災損失仍相當嚴重,據統計(表3-9),6年中春、夏、秋連旱的有2年;春夏連旱1年;春旱2年;降雨和水資源充足、旱情輕微的1年。
總體來看,廣西的旱災主要是春旱和秋旱,夏旱較少;冬季雖少雨乾燥,但氣溫低,蒸發量小,影響也較小。就地域而言,桂西、桂南多春旱,桂北、桂中多秋旱。導致氣候乾旱的原因,主要是季風進退時,大氣環流失常,降雨的天氣系統影響不到廣西,或影響較少。大旱之年一般是上年秋冬雨水少,接著出現春夏連旱或夏秋連旱,如2004年即是受2003年乾旱延續的影響,造成50年一遇的特大乾旱,旱災損失十分嚴重。
據有關資料,目前廣西境內萬畝以上岩溶旱區共有83片(附圖4、表3-10),總受旱面積334.88萬畝,佔全區2002年總耕地面積(7 945.55萬畝)的4.21%,其中:受旱水田130.44萬畝,旱地204.44萬畝,分別占受旱總面積的38.95%、61.05%,受旱面積中,桂中岩溶平原地區的5個市佔55.9%,桂西南岩溶峰叢區佔31.3%;桂東北岩溶峰林、丘陵區佔10.1%;桂東岩溶區2.7%。此外,其中有24 片乾旱區,既缺水乾旱,又受洪澇危害,該類旱澇片多處於峰林平原和峰林谷地,雨季當地下水位升高,地表、地下排水不暢,極易形成內澇。廣西岩溶浸沒內澇災害問題也具有區域性,以桂西北、桂中地區較為嚴重。通常情況下,每2~3年發生內澇一次,但不少地方每年1次或數次。例如,位於桂北暴雨中心的永福縣百壽、永安等鄉鎮,平均每年內澇7次。桂中東蘭縣拉平、巴納岩溶谷地「十年九澇」,小平陽岩溶平原每年1~3次。值得注意的是,岩溶地區由於存在地表地下二元或多元空間結構,地表徑流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地下徑流常以快速流形式排入大江大河,水資源難以貯存,一場暴雨,立即成澇,三天無雨,又旱象環生。因此,該類岩溶地區經常是旱接澇、澇接旱,可謂旱澇交加,農業生態環境惡劣。
表3-9 廣西近6年旱情、旱災簡況(1999~2004)Tab.3-9 Droughts in latest 6 years in Guangxi(1999~2004)
(據廣西水資源公報統計)
表3-10 廣西岩溶地區萬畝以上旱片一覽表Tab.3-10 Schele of lands suffering from droughts with the area over10,000 Mu in Guangxi karst areas
續表
續表
總體上看,絕大部分旱片主要分布在各級流域的分水嶺附近的峰叢窪地、峰叢谷地、峰林谷地及岩溶平原區。如桂中地區紅水河與柳江分水嶺附近,即忻城的馬泗至象州的馬坪、石龍一帶的峰叢峰林谷地及岩溶平原;紅水河與鬱江分嶺附近,即興賓區的小平陽、石芽至武宣縣的祿新一帶的峰林谷地、峰林平原;貴港、橫縣至賓陽一帶紅水河與西江流域的分水嶺地帶等等。此外,各大江、大河的支流流域分水嶺往往也是旱片分布所在地;深切河谷兩岸也有旱片分布,如紅水河及柳江河中、下游沿岸等。乾旱缺水是岩溶旱片生態環境惡化和貧困的一個重要自然因素,特別是桂中地區,土地資源豐富,水資源配置不均一,由於前述原因,乾旱缺水更為嚴峻。
(二)綜合治理對策
本地區的農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要從根本上擺脫乾旱缺水的困擾,實現農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從抓好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六方面入手,採取綜合治旱措施,提高防旱抗旱能力。
1.基本原則
1)水資源與國民經濟的合理布局。把水資源開發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聯系起來,根據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對地下水和地表水、城市和農村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調配、統一管理。
2)發展節水農業,實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要採取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技術服務的有效手段,從水利減少損失,改進灌溉制度、灌水方式,強化用水管理和調整種植結構等方面著手實現節水高效生產。
3)以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地,建設科學合理的農田水利體系,優化水土資源配置。開展大小不同規模的水利工程建設,解決區域性水土資源組合不平衡,科學利用地表水,合理開發地下水,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從水利樞紐、蓄水塘壩、井灌網路、集雨節灌工程等多層次發展農田供水基礎建設。
4)構建資源與環境的協同系統。改善水源區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大流域為骨幹,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統一規劃,通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逐步建立增強水資源調節功能的生態環境系統。
5)遵循自然規律,充分開發節水旱作潛力。大力推廣普及旱作農業和節水種植與栽培技術,減緩農業用水的供需矛盾,建設合理的旱作農業發展結構,最大限度地降低乾旱對早作區農業的影響。
2.綜合治理措施與對策
1)完善和改造水利工程設施,提高水利工程綜合利用效率。以節水灌溉為目標,改造和新建蓄水、引水工程,完善灌區渠系配套,提高水的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進行水利設施的綜合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益,降低農業灌溉用水成本。在灌區渠系更新改造、完善配套中推廣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提高防滲漏性能,減少水源損失;在開發水能資源時,堅持水電、灌溉、防洪、航運並重;在開發地下水資源時,根據水源條件結合城鄉生活、工業生產供水源地建設或水產養殖需求進行開發,以達到最大的綜合水利效益,提高抗旱防澇能力。在地表水缺乏地區,岩溶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好,適於灌溉和飲用。地下河、岩溶泉、溶潭等地下水露頭和地下徑流、儲水構造,可以因地制宜採取蓄、提、引結合,適量開發地下水源,解決岩溶地區的乾旱缺水問題。
2)充分利用水資源的時空分布變化,實施地表、地下水聯合開發。岩溶平原區地表水系不發育,地表水與地下水通過岩溶裂隙、管道相互轉化,並且隨季節而變化。開展地表、地下水聯合開發,在地表水斷流前盡量採取泵站提水,增加灌區回歸水對地下含水層的補給;通過挖井或鑽孔取水,建設抽水型地下調節水庫,解決區域性年際性乾旱問題。該類岩溶區具有淺層岩溶化強、儲水性和透水性好的特點,岩溶含水層調蓄功能強,在農作物需水的乾旱季節過量開采中深層地下水,形成調節庫容,雨季來臨後通過天然入滲而恢復地下庫容。地下水的開發,在勘探查找富水性較好的條帶狀蓄水構造、地下徑流帶或地下河的基礎上,興建與灌渠或耕地配套的淺井群網,建立投資少、周期短、取水成本低的小型水田 旱地復合淺井灌區。同時解決分散農村居民供水和規模養殖場供水問題。在地表水系主幹流區域,如紅水河多年平均流量為2 180m3/h,橫貫興賓區全境,但由於地質、地形地貌影響,特別是岩溶石山,使紅水河的提灌作用大大「縮水」,使之僅限於河流兩岸的平緩地帶,不足全區的1/5。因此,應該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建立地頭水井灌溉網,提高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
3)恢復與重建水源生態環境,調節水循環系統的物流機制,減少水資源流失,增強系統供水功能。建設森林生態系統,改善水源生態環境、調整林種結構,提高防護林、水源林比例,通過生物作用對降水資源轉化為地表水或地下水資源的過程進行調節,利用森林植被的涵養水源功能,緩解降雨分布在時間上的不均一性,減緩形成快速徑流時間,減少水資源流失,增加水資源系統的供水能力,與工程措施結合實現開源節流,標本兼治。據有關研究,在廣西區內無森林地區降水量達8 mm 即出現地表徑流,而林區則要連續降雨達22 mm後才出現地表徑流,二者相差14 mm,也就是說,在一次降水過程中,每1km2林區土地要比無林區多涵蓄14 000m3的水分;這些水分除一部分耗於蒸發,返回大氣中外,其餘都留在原地,緩慢入滲地下,成為地下水的補給源,當地下水排出地面時,它進而又補給小河溪、水庫、及稻田。國內外的實踐證明,森林覆蓋率須達到40%以上才能使生態系統保持良性循環,因此,在相對穩定種植業面積前提下,將大面積陡坡山地草場調整為林業或優質牧草用地,營造速生豐產林、優良經濟林,引進優良牧草,發展復合農林牧業。通過水源生態環境的恢復或重建增強系統功能和抗災能力。構建適應季節性乾旱嚴重的氣候特徵的農林牧業結構,促使農林牧業有機地結合,三者相互依存、促進,林草植被可改良生態系統,增強水資源可利用程度,從而促進農作物產量提高和畜牧業發展,有機肥增多將使土壤保水性能增強,對乾旱形成較強的抵禦能力,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使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這既能使農業結構適宜季節性乾旱嚴重的氣候特徵,又能改善生態環境、調整林種結構,提高防護林、水源林比例。根據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相結合的原則選擇造林樹種,合理配置,如:良種桉、濕地松、馬尾松、荷木、樟樹、海南蒲桃、紅椎、火力楠、油桐、黑荊樹、橄欖、板栗、台灣相思、甜竹、苦株、酸棗、任豆、香椿、雞皮果等。通過有力措施,恢復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使生態效益指數達95%左右,接近最佳狀態,對水分的運動將產生良好的調節功能,降水量可增加6.7%,蒸發量可減少3.2%,加上森林涵養水源,減少地表徑流,僅興賓區即可增加水量(保守值)達10×108m3,將大大緩解旱情,有效防止旱澇災害。
4)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建設良好的農田生態體系,促進資源利用與環境改善的良性循環。岩溶平原區的平地、緩坡地絕大部分開墾為耕地,以種植農作物、甘蔗為主,據遙感分析,興賓區和賓陽縣的耕地利用占土地總面積的50.57%~55.03%,果園、茶園用地面積不足0.5%。增加平原台地的果林地面積,建立農田防護林帶,有利於改良農田生態系統、改善系統小氣候和水分小循環,減少農田水分蒸發散失,增強農田系統功能和抗災能力。在岩溶峰叢區,以林牧業為主,封育石山,發展經濟林和防護功能好的木本飼料及用材林,畜牧業以牛為主;在岩溶峰林區,種植業以旱作為主,石山封育,發展果類、油桐和木本飼料,發展養豬業和其他養殖業;在岩溶丘陵區(第三系埋藏岩溶區),以發展林牧業為主,林業以速生豐產用材林、經濟林為主,庫區、河岸建立防護林,畜牧業以牛、生豬為主,種植業發展旱作、經作;在平原地區,以發展農牧業為主,提高作物單產,發展經作、生豬和家禽養殖,林業生產以農田防護林、薪炭林、護岸林為主。
5)調整種植結構,推廣節水旱作、土壤改良、農藝節水抗旱技術。根據作物對乾旱環境的適應性,預測每年的降雨變化,充分利用大氣水(雨、霧、露等),調節作物種植時間,通過避旱措施防止旱情對生產的影響。如黎塘示範區開展水田的水旱輪作,種地養地結合,推廣現行的水稻-蔬菜輪作、旱田和旱地玉米-瓜果-蔬菜多熟,水果、花生、黃豆套種等較好的耕作方式。示範區冬種的青刀豆、苦瓜等畝產值一般都在3 000~5 000元,而且冬季病蟲害少,農葯用量不多,產品殘毒少,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好。但是,秋冬、早春正是廣西的旱季,水是農業生產的關鍵。因此,建設節水設施,採用節水生產技術,發展節水農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有利於充分發揮現有水利設施的功能,減少單位產值的用水成本,獲得更好的效益;又如甘蔗綜合抗旱,選用抗旱高產高糖良種,早種早管,改春種為冬植,延長生長發育期,充分利用雨水資源;推廣農藝節水,控制環境水無效損失、增強土壤蓄水、持水能力。覆蓋保水,如玉米、蔬菜、果樹種植的秸稈、地膜覆蓋,可以有效控制水分蒸發,保水保肥;深耕、深溝淺種,多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等,增厚耕作層和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涵水能力,增進水肥吸收及抗旱能力;坡地耕作,推廣沿等高線挖攔蓄水溝,減少地表徑流,可攔蓄大量地表坡面流,並使水流大量下滲,增加土壤水分和地下水補給量,能有效補充土壤蒸發和作物蒸騰流失,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6)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多元化的農業經濟體系。針對該區旱情的季節性、頻發性、區域性特徵及其對農作物需水的制約。①加快發展畜牧業,增大草食性牲畜比重。該區為甘蔗、玉米、花生主產區,有大量可作優質飼料的農副產品如作物秸稈、甘蔗尾葉、花生蔜等,而且草地和荒草地資源豐富,引種植優良牧草,提高牧草地生產力,使草地生態系統產生高效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促進畜牧業發展,建立優質、高效種養結構,提高畜牧業在農業經濟中的比重。②加強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大力扶持食品、飼料加工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以糧食、果蔬為主要原料的加工業。立足本地優勢,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為突破口,走新型農業產業化、工業化道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③改造第三產業體系,發展現代農村服務業,要建設好為農服務的流通網路和流通設施。建設為農服務的流通信息網路,一是要建立內部經濟信息中心,引導生產,溝通產銷;二是要完善經濟信息市場的服務體系。要不斷加強民間信息網路建設,完善系統化服務功能;三是要創造條件建設「信息高速公路」,達到快、准、全、新、特的效果。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分解農業經濟對高耗水種植業的依賴性,形成綜合抗旱防災能力。
7)建立完善農村抗旱服務體系。建立完善以縣級抗旱服務隊為龍頭、鄉鎮級抗旱服務隊為紐帶、村級抗旱協作組織為基礎的農村抗旱服務網路,為農民抗旱提供專業化、規范化的服務。適應現階段農村生產力發展狀況,為邊、遠、窮、難地區農戶提供流動灌溉、抗旱設備維修、租賃服務,示範、推廣抗旱節水新技術,解決旱區人畜飲水困難,解決一家一戶農民辦不了、辦不好的事。為抗旱減災提供技術保障。
⑺ 如何治理乾旱
如果你要抗旱可以參考以下
木炭也許能吸收來莊稼所需要的水分,可以先搞一個實驗田,利用木炭具有吸水,易潮的特性,與土壤結合,因為木炭的存水率大於土壤的存水率,所以能夠為莊稼儲存水分,木炭材料為降低成本可以用玉米桿等材料加工,可以先搞一個實驗。
應對乾旱,
地磁對天氣的影響,我看過利用極低頻影響天氣的文章,這方面目前需要研究,這是俄羅斯和美國人的發現,證明了天氣與極低頻的聯系,如果你在做這方面,可以做做研究,利用極低頻原理進行人工降雨等,當然如果你有能力的話,福鄰。
⑻ 治理乾旱
在歷史話題下,是要問古代治旱?
歷代應對旱災的措施
《管子·度地》雲:「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可見早在上古時代,人們就已經把水、旱等自然災害與治國聯系在一起了。由旱災引起的種種自然災害與社會危害可以看出,如果統治者應對不當,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經濟衰退和人口減少,還會招致社會動亂甚至亡國滅家的惡果。正因如此,歷代政府大都能在旱災來臨時積極應對,其舉措可大略分為以下幾方面。
災前預防。在與乾旱的長期斗爭中,中國古代也積累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抗旱方法。西漢政治家晁錯在《論貴粟疏》中曾提出通過「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蓄積」等方式「以實倉廩,備水旱」(《漢書·食貨志》),強調的是使人民能夠有一定的糧食儲備,體現的是重農以防災的思想,與管仲、李悝等人的主張一脈相承。其實這種儲藏糧食的設施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仰韶、大汶口、馬家窯、大溪等文化遺址中都發現過規模不等的窖穴。甲骨文中有多處商王派人建設、巡視各地倉廩的記載。周代以後,倉儲制度日臻完備,成為抗旱救災的重要保障。除了糧食儲備外,興修水利、完善農業灌溉體系也是防旱的重要手段。周代有司空(工)一職,《荀子·王制》提到其職責包括「修堤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時決塞,歲雖凶敗水旱,使民有所耘艾。」秦人所修鄭國渠以及漢代所建關中水利網,都是為了解決關中部分地區的乾旱問題。隋唐以至明清,都曾花大力氣開鑿、疏浚運河,雖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到京師的漕運暢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溝通各大水系、預防水旱災害的功能。
賑濟救災。《周禮·地官·大司徒》總結了「荒政十二條」,包括發放救濟物資、輕徭薄賦、緩刑、開放山澤、停收商稅、減少禮儀性活動、敬鬼神、除盜賊等。後世救災基本不出此范圍。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大旱,「郡國傷旱甚者,民毋出租賦。」(《漢書·宣帝紀》)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國大旱,「賜田宅什器,假與犁、牛、種、食。」(《漢書·平帝紀》)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可見漢代旱災之頻仍以及政府救災之力。唐宋以後對因旱受災者的賑濟也頗為重視。如洪武十二年(1379年)詔曰:「廣平所屬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艱於樹藝,衣食不給。……今年夏秋稅糧悉行蠲免,以蘇民力。」(《明太祖實錄》卷一二四)清代除正常賑濟外,還有「加賑」,即根據災情追加的賑濟措施。另外,家族內部互助、鄉里周濟、寺院施捨、民間社會團體救助等也作為政府賑濟的補充形式逐步完善起來。
移民就食。與自發形成的流民潮不同,移民是歷代政府組織受災民眾到條件相對較好地區就食的一種救災方式,這在漢魏以後比較常見。如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飢,加以牛疫,公私闕乏,時有以馬驢及橐駝供駕挽耕載。詔聽民就豐。行者十五六,道路給糧稟,至所在,三長贍養之。遣使者時省察焉。」(《魏書·食貨志》)旱災發生後,北魏政府見京都災民自發流亡,遂加以引導,使他們順利遷移。再如隋文帝曾下詔由官府購買牲畜分發給關中旱災地區的農民,讓他們到關東就食(《隋書·食貨志》)。再如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諸路旱蝗,告飢者令就食他所。」(《元史·世祖本紀》)在古代交通運輸能力有限、救災物資無法快速運抵災區的情況下,政府採取的移民就食措施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保護植被,改良作物,改進農耕技術。《周禮》中已經記載有專門掌管山林的官職,如山虞、林衡等。《管子·權修》有「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的說法,可見周代先民已經認識到保護林木與水旱災害之間的某種聯系。後世也有一些植樹造林方面的記載。如《宋史·太祖本紀》載:「開寶中,詔緣黃河、沛河、清河、御河州縣,准舊制藝桑棗外,別課民樹榆柳,為河防。」在河邊種樹既可防水患,又可保持水土而防旱災,可謂一舉兩得。漢武帝時,搜粟都尉趙過總結了關中地區抗旱生產的經驗,發明並推廣了「代田法」。把耕地分成相間的甽和壟,種子播在甽底以保墒,幼苗長在甽中,也能保持一定量的水分。每次中耕鋤草時,將壟上的土同草一起鋤入甽中,到暑天時,壟上的土削平,甽壟相齊,起到耐旱抗風的作用。唐代又解決了早春跑墒的問題,並派專人管理與協調農耕地區的水源分配,這在敦煌文書中發現的農田水利管理法規《水部式》中有明確的規定。明清時期對旱作農業技術的認識更加科學深入,清人楊屾在《知本提綱·修業》篇中總結了西北地區的農耕經驗,認為「每歲之中,風旱無常,故經雨之後,必用鋤啟土,籽壅禾根,遮護地陰,使濕不耗散,根深本固,常得滋養,自然禾身堅勁,風旱皆有所耐,是籽壅之功兼有干風旱也。」這些耕作經驗即便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另外,農作物品種的改良也是增強抗旱能力的一條途徑。如《史記·大宛列傳》載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見大宛以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的苜蓿養馬,便引進到今甘肅一帶廣泛種植。唐代前後,耐旱耐瘠的蕎麥也在西北地區得到推廣,白居易《村夜》詩有「獨出門前望田野,月明蕎花白如雪」之句,宋人蘇軾《黍中秋月三首》詩中也有「但見古河東,蕎麥如鋪雪」的描寫,可見當時蕎麥種植之廣。
⑼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開展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督查和乾旱災害情況調研的通知
國土資電發〔2011〕7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 (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情況。華北、黃淮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乾旱,南方部分地區出現雨雪冰凍災害。國務院領導對此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部領導要求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批示精神,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和乾旱災害應對工作。部決定派出工作組,分赴有關省開展應對極端氣候情況督查和調研,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開展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督查
福建、貴州、湖北、湖南、雲南等南方各省要按照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 切實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通知》(國土資電發 〔2011〕1 號)要求,全面部署,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值守,切實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部派出督查組,分別對福建、貴州、湖北、湖南、雲南五省當前地質災害防範工作進行督查。
(一)湖南、雲南組
組長 柳 源 地質環境司巡視員
成員 王聯軍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環境室副主任
(二)福建、貴州組
組長 殷躍平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
成員 卓弘春 地質環境司幹部
連建發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高工
(三)湖北組
組長 田大佑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付小林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教授
二、開展東部六省乾旱災害情況調研
去年 10月份以來,華北、黃淮等地降水偏少,部分地區出現旱災,對冬小麥等農作物造成嚴重影響。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旱情仍將繼續發展。我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利用多年累積的水文地質工作資料,為抗旱找水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為進一步摸清當前乾旱災害形勢,部派出調研組,分赴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等六省開展乾旱災害應對情況調研。
(一)河北、河南組
組長 徐建芳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張兆吉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副總工
孫繼朝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教授
(二)山西、山東組
組長 文冬光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副主任
成員 郭建強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中心副主任
邢衛國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中心總工室主任
(三)安徽、江蘇組
組長 陶慶法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羅開洋 地質環境司幹部
段曉康 地質環境司幹部
三、有關要求
各督查、調研組於 1月21日前出發,分別對南方雨雪冰凍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開展督查,對東部六省乾旱災害情況進行調研。要摸清當前情況,充分與當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交換意見,了解地質災害防範和抗旱工作的實際需求,並於 1月27日前將有關情況報部。
除上述各省外,其他各省 (區、市)如有相關情況,請及時報部地質環境司。
聯系人: 地質環境司 李建中
電話: 010 -66558300
傳真: 010 -66558316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九日
⑽ 旱災如何治理
不曉得,估計和林業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