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治理
A. 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根據《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06~2015年)》,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總目標是:通過加強對林草植被的保護和建設,合理開發利用草地資源,發展草食畜牧業;加強基本農田建設,抓好蓄水保土工程;以及農村能源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合理開發利用當地資源等,到2015年,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積約7萬平方千米,占工程區石漠化總面積的54%;新增林草植被面積942萬公頃,植被覆蓋度提高8.9個百分點;建設和改造坡耕地77萬公頃,每年減少土壤侵蝕量2.8億噸。用將近10年的時間,控制住人為因素可能產生的新的石漠化現象,生態惡化的態勢得到根本改變,土地利用結構和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草食畜牧業和特色產業得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穩步提高,農村經濟逐漸步入穩定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其中「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的目標是,在穩定現有石漠化治理資金渠道,逐步增加投入力度。在繼續實施面上治理的基礎上,同時,安排專項資金重點開展100個縣(市、區)的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工作,摸索石漠化治理模式和不同條件的治理方式。到2010年,治理石漠化面積約3萬平方千米,占工程區石漠化總面積的23%,植被覆蓋度提高3.6個百分點,每年減少土壤侵蝕量5588萬噸。試點縣要基本遏制石漠化擴展的趨勢,生態環境要有所改善,農民收入穩步增加。
B. 減少石漠化的措施高中地理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氣候條件和岩溶極其發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為活動干擾,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壞,導致土壤嚴重流失,基岩大面積裸露或礫石堆積的土地退化現象,也是岩溶地區土地退化的極端形式。
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核心。石漠化治理應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則,因地制宜;要堅持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核心,以提高水土資源
石漠化
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核心。石漠化治理應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則,因地制宜;要堅持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核心,以提高水土資源的永續利用率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與退耕還林、防護林種植、水土保持、人畜飲水、扶貧開發等生態工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加以綜合防治。防治石漠化的對策,首先要立足保護好岩溶地貌地區尚未發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發生石漠化,預防潛在石漠化的繼續惡化演變;對於已發生石漠化的地區要實行綜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發展,重點應放在輕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防治石漠化須多管齊下。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還林、轉變群眾生產生活方式、實施生態移民等;同時要制定優惠扶持政策,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個人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參與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視調整石漠化地區能源結構,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減少森林資源的能源性消耗。
C. 如何治理石漠化
簡單地說就是該片區的植被嚴重破壞,土壤基本失去,僅剩下裸露的岩石。同時岩石受冷、熱等物理作用進行分化,形成碎片或類似沙漠的小顆粒,使水更容易流失。也會形成程度不等的泥石流。同時使形成區域的環境更加嚴酷,治理成本和難度極大。治理方面首要任務是恢復土壤,同時恢復植被,並輔助以相應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D. 石漠化治理措施有哪些
石漠化治理化須多管齊下,比如搞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還林、轉變群眾生產生活方式、實施生態移民等;同時要制定優惠扶持政策,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個人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參與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視調整石漠化地區能源結構,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減少森林資源的能源性消耗。
E. 植樹對石漠化治理的意義是什麼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工業生產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很多自然資源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在其被利用時被泄露出來,導致了生態環境的破壞,尤其是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之後,更是使我國的石漠化問題日益顯現出來.
由於日益嚴重的石漠化問題,給諸如貴州等岩溶地區的地貌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因此,為了促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一定要重視對於石漠化的治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需要消耗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多,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環境,特別是西部大開發後,石漠化問題愈發凸顯。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對石漠化的治理力度,結合岩溶地區實際情況,創新植樹造林技術,更好地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F. 石漠化的治理
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核心。石漠化治理應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則,因地制宜;要堅持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核心,以提高水土資源的永續利用率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與退耕還林、防護林種植、水土保持、人畜飲水、扶貧開發等生態工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加以綜合防治。防治石漠化的對策,首先要立足保護好岩溶地貌地區尚未發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發生石漠化,預防潛在石漠化的繼續惡化演變;對於已發生石漠化的地區要實行綜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發展,重點應放在輕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防治石漠化須多管齊下。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還林、轉變群眾生產生活方式、實施生態移民等;同時要制定優惠扶持政策,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個人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參與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視調整石漠化地區能源結構,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減少森林資源的能源性消耗。 我國石漠化擴展趨勢發生逆轉,生態治理工程貢獻率達72%
2012年6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通報「第二次全國石漠化監測結果」。我國石漠化地區監測范圍涉及黔、滇、桂、湘、鄂、渝、川、粵等8個省(區、市)的463個縣,是珠江的源頭和長江水源的重要補給區,也是南水北調水源區、三峽庫區,生態區位十分重要。1999年以來,我國相繼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加大長江、珠江防護林等重點工程建設投入,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石漠化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第二次全國石漠化監測結果顯示,我國土地石漠化整體擴展的趨勢得到遏制,由過去持續擴展轉變為凈減少,岩溶地區生態狀況呈良性發展態勢。截至2011年,我國石漠化土地面積為1200.2萬公頃,占監測區國土面積的11.2%,占岩溶面積的26.5%。與2005年相比,石漠化土地凈減少96萬公頃,減少了7.4%;年均減少1600平方公里,縮減率為1.27%。而上世紀90年代末為年均擴展1.86%、「十五」期間年均擴展1.37%。
岩溶地區石漠化凈減少,生態狀況向良性方向發展,是因為我國實施了綜合性舉措。其中人工造林種草和林草植被保護等生態治理工程對石漠化土地逆轉發揮著主導作用,貢獻率達72%;土地壓力減輕和農村能源結構調整促進的植被自然修復率為18%;實施農業工程與農業技術措施的貢獻率為7%;其他因素的貢獻率為3%。
實踐表明,石漠化治理的過程還是一個減貧的過程。通過治理石漠化,工程區保持了水土,調整了種植業結構,發展了林果業、木本糧油。統計表明,工程區農民這些年的人均收入年均以12.5%的速率遞增。
G. 如何治理雲貴高原地區的石漠化現象
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城市化步伐;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加強水土保持工作;改善能源結構,大力推廣沼氣和省柴灶;加強對緩沖區的管理,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環保意識
滿意請採納
H. 什麼是石漠化綜合治理
石漠化是亞熱帶、熱帶濕潤岩溶地區,土壤嚴重侵蝕,基岩大面積裸露,地表呈現石質化的土地退化現象。我國現有岩溶面積44.99萬平方千米,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積12.96萬平方千米,以貴州、雲南、廣西最為嚴重。目前,我國石漠化還在加速發展,最近幾年以年均2%左右的速度擴展,呈現局部治理、總體上加劇的趨勢。石漠化對社會經濟影響表現為,石漠化地區林草植被減少,水源涵養能力減弱;水土流失對下游造成嚴重影響,導致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惡劣的生態環境,制約了當地農民的脫貧致富。石漠化地區惡劣的生態條件、落後的經濟成為影響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寧的重要隱患,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備受社會關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將石漠化地區綜合治理納入生態保護重點工程。2006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在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家林業局等有關部門聯合上報的《關於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有關情況的報告》上做了重要批示。2007年3月12日,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快推進石漠化治理工作。同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進生態修復」。2008年2月1日,國務院批復了《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06~2015年)》,自2008年起,國家正式啟動了100個試點縣的試點示範工作。
I. 我國的石漠化地區及治理
1、成因機理
(1)碳酸鹽岩系的抗風蝕能力強,成土過程緩慢。據對貴州133個樣點分析,貴州灰岩風化剝蝕速率為23.7~11O.7 mm/1000a,若按平均61.68 mm/1000a的剝蝕速率、平均酸不溶物3.9 9/6計算,1000年只有風化殘余物2.47mm,換句話說每形成1 cm厚的風化土層需要4000餘年,慢者需要8500年,較非岩溶區慢1O~80倍,這是西南岩溶山區土層淺薄、易出現石漠化的客觀背景條件和基本原因。
(2)山多坡陡的地表結構不利於水土資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區地表崎嶇破碎,山多坡陡,以貴州為例:全省山地面積佔87 .丘陵佔1O ,而平川壩地僅佔3 ;全省地表平均坡度達17.78。,其中>25。的陡坡地佔全省總面積的34.5 ,15425。的佔34.9 ,兩者合計佔69.4 。山多坡陡的地表結構加劇了斜坡體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類活動擾動的激發下,使大片岩溶山地變成石漠化。
(3)岩溶山區特殊的土體剖面結構加 劇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區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層(過渡層),在基質碳酸鹽母岩和上層土壤之間,存在著
軟硬明顯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間的粘著力與親和力大為降低,一遇降雨激發便極易產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4)降水的影響。西南岩溶山區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約佔4O )和夏季(佔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積坡耕地的中耕播種季節,農作物(玉米、油菜、綠肥等)正處於幼苗階段,疏鬆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蓋,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劇了石漠化的發展。
(5)人口增長過快,農業人口多,土地負荷壓力大。西南岩溶山區是少數民族聚集區,農業人口比重大,增長快。以貴州為例,人口從1949年的1 403萬增加到1998年的3 657萬,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O 以上,自然增長率比全國高5個千分點,人口平均密度已達200人/km。,遠遠超過當前生產力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約15O人/km的限度,人口超載率在3O 以上。人口增長快、密度大,加上素質低,使西南岩溶山區陷人人口增加一過度開墾一土壤侵蝕性退化一石漠化擴展一經濟貧困的惡性循環中。
(6)對土地掠奪式經營,耕種方式落後。亂砍濫伐、濫墾濫耕、鏟草皮、挖樹根、燒秸稈等在西南山區經常發生,不少地區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偏遠山區,在1990年以前普遍存在著「刀耕火種,燒山種地」的現象,對土地掠奪式經營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種方式 水分 環比 泥沙 環比山地石 率環比西南岩溶山區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採用落後的順坡耕種方式,加劇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2、具體地區
石漠化地區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南地區。西南岩溶山區以貴州為中心,包括貴州大部及廣西、雲南、四川I、重慶、湖北、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區,面積達5O多萬km。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連片區中面積最大、岩溶發育最強烈的典型生態脆弱區。這里居住著1億多人口,且以農業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極為嚴重。部分地區的石漠化面積已接近或超過所在地區總面積的1O%,如貴州六盤水(27.9%)、安順(24.6%)、黔西南(23.4% )、畢節(16.1 %)、黔南(14.6%)、銅仁(9.4 %)及廣西的百色與河池(>12 )、雲南滇東、川渝的涪陵(12.77 %)、瀘州(9.5%) 、萬州(9%)等。更嚴重的是西南岩溶山區的石漠化 目前仍在快速發展,如貴州每年新增石漠化面積就達933 kmz。石漠化的快速擴展不僅直接威脅了西南岩溶山區人民的生存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因該地區地處長江和珠江兩大流域的上游,石漠化的快速發展,不利於兩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建設,並間接影響兩江中下游沿岸地區的生態安全。
3、生態經濟治理模式
西南岩溶山區人地矛盾突出,普遍面臨著經濟貧困(缺糧少錢),生存環境條件惡劣(植被覆蓋率低、人畜飲水困難、岩溶旱澇災害頻發等),區域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農村產業結構單一、缺乏替代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等三大難題。因此石漠化治理模式應在遵循前述原則基礎上,從緩解人地矛盾、解決上述三大問題來選擇。
(1)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區有限的水土資源,解決基本生存問題。石漠化地區基岩呈裸露半裸露狀態,土層瘠薄且大多分布在岩縫中或石旮旯里;降雨量大,但降水極易沿岩溶裂隙、落水洞進入深處的地下水系而難以利用,致使岩溶石漠化地區水土資源俱缺,必須依靠先進技術,高效合理利用有限的水土資源,把生物節水(如培植推廣耐旱作物品種等)、農藝節水(如地膜覆蓋、聚壟耕作等)、工程節水(修建魚鱗坑等)和管理節水結合起來,通過實施「沃土工程」、坡改梯等培土培肥工程和間作套種、錯季節種植、立體種植等措施來提高基本農田的單產和復種指數,穩步解決石漠化地區人民的溫飽問題和人畜飲水問題。
(2)以生態經濟型林(果、葯)草為主的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恢復植被是石漠化治理的關鍵環節,植被覆蓋率的高低直觀地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的成效。考慮到目前西南石漠化地區人口壓力大的實際情況,除立地條件極差的個別石漠化地區外,大部分石漠化地區應以人工恢復為主,重點發展生態經濟型林(果、葯)業:一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所在區域的植被覆蓋率,防治石漠化擴大,改善、恢復和重建石漠化地區良性生態系統;同時又可增加石漠化地區農民收入,調動農民治理石漠化的積極性;但不同類型不同地域的岩溶石漠化地區,以植被恢復為主要內容的石漠化治理模式應有所區別:(1)岩溶石山封山育林恢復植被模式。岩石裸露率在7O 以上的石山和白雲質砂石山地區,土壤很少,土層極薄,地表水極度匱乏,立地條件極差,基本不具備人工造林的條件,應採取全面封禁的技術措施,減少人為活動和牲畜破壞,利用周圍地區的天然下種能力,先培育草類,進而培育灌木.通過較長時間的封育,最終發展成喬、灌、草相結合的植被群落。(2)岩溶石山、半石山人工促進封山育林育灌恢復植被模式。對岩石裸露率為5O%~7O 的半石山及部分條件相對較好的石山、白雲質砂石山,經過局部
整地、人工補植(播)45O~75O株(穴)/hm 後,再採取全面封禁措施,以期形成灌草或喬灌混交林,補植樹種主要有香椿、滇柏、華山松、榿木、櫟類、馬桑、白花刺等生態經濟型林草。(3)岩溶半石山喬灌混交防護林建植模式。適合於岩溶山地中上部、裸岩率在5O ~7O%的半石山地區,這類地區有部分灌木或具有天然下種的條件,對這類地區採取天然更新、人工造林相結合的措施,通過「栽針(葉)、留灌(叢)、補闊(葉)」或「栽闊、撫灌」的措施形成復層喬、灌混交林,栽植99O~1 995株/hm ,主要樹種除滇柏、柏木、苦楝、華山松等用材樹種及刺槐、櫟類等薪炭林以解決本地區的用材和能源問題外,可適當發展岩桂、苦丁茶、核桃、紅籽等經果林。(4)岩溶半石山生態經濟林治理模式。這類地區多位於岩溶山地中下部,坡度相對平緩,裸岩率在3O ~5O ;有一定的藤刺草
灌分布,自然條件相對較好,應以種植杜仲、金銀花、花椒等經濟樹種為主;坡度較緩有一定土層(2~3 cm厚)的溶蝕丘陵,可有規劃地發展人工草地[9]。通過以生態經濟型林草為核心的植被恢復,重構石漠化地區的「秀美山川」。
(3)石漠化地區替代產業的培植及其產業化經營。要從根本上解決石漠化地區人口壓力大、農業人口比重高、退耕還林還草後復墾現象嚴重、經濟貧困、區域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等一系列問題,石漠化治理區必須在農村就業結構優化、替代產業培植和產業化經營等方面取得突破。(1)加強石漠化地區農村小城鎮和市場建設,大力發展勞務輸出和第三產業,以降低石漠化地區人口對土地的直接壓力。(2)綠色產品加工業:一是道地中葯材產業化經營,如杜仲、黃柏、石斛、五倍子、金銀花、天麻等系列產品種植、加工;二是牛羊肉系列產品開發,如關
嶺、惠水等地的黃牛,沿河、望謨、威寧等地的黑山羊等具地方特色的畜禽產品的產業化開發;三是某些有資源優勢的經果林系列產品開發,如剌梨、獼猴桃、香椿籽等產業化開發。(3)特色旅遊業,石漠化地區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洞穴、峽谷、石林等自然風景點及少數民族風情,可發展洞穴探險、峽谷漂流、民風民俗游等。通過挖掘培植適合石漠化地區地域特色的替代產業,實施產業化經營,成為推動石漠化地區的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J. 石漠化治理地學模式應用前景
我國西南岩溶山區范圍涉及貴州、雲南、廣西、湖南、湖北、重慶、四川、廣東8省(區、市)的451個縣,國土面積105.45萬平方千米,20世紀末,在41.98萬平方千米的岩溶區面積內,石漠化面積達10.51萬平方千米。在石漠化面積中,輕度石漠化面積3.997萬平方千米,中度石漠化面積3.916萬平方千米,重度石漠化面積2.593萬平方千米,分別占石漠化總面積的38.03%、37.26%、24.67%,中度和重度面積佔到石漠化總面積的61.39%,成為我國岩溶地區目前最為嚴重的生態問題。
西南岩溶山區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天然岩溶環境條件下耕地資源稀缺,農業生產資源匱乏,生態環境極為脆弱,而不斷發展的石漠化導致大面積的耕地資源消失,吞噬人們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使本來就不豐富的土地資源變得更加匱乏、脆弱的生態環境更加惡化,並且對我國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長江、珠江兩大流域的中、下游地區帶來十分不利的生態影響。另一方面,岩溶地區既是西部地區、邊疆地區,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和革命老區,由於自然和歷史的原因,經濟發展水平滯後,貧困人口比重大。日益嚴重的石漠化,不僅使區域生態惡化、經濟落後、社會貧困,而且成為影響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隱患,成為制約人與自然和諧、社會和諧的重要障礙。
黨和國家對西南岩溶石山區石漠化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進入新世紀以來,先後在岩溶石山區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天然草地植被恢復與建設、南方草山草坡開發示範、退牧還草、基本農田建設、耕地整理、水土保持、人畜飲水、農村小水電、農村能源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從不同角度對石漠化進行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區內生態狀況得到一定改善,並積累了一定的石漠化環境治理的經驗,對減輕自然災害,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石漠化的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投資量大,並在技術上涉及不同門類的學科。盡管過去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應該清醒地看到,西南岩溶山區石漠化面積仍呈不斷增加的趨勢。據國土資源部監測結果,從1987年到1999年,西南岩溶區石漠化的面積從8.3萬平方千米增加到10.51萬平方千米,石漠化面積凈增2.21萬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增長1875平方千米,相當於每年消失一個中等大小的自然縣;從1999年到2005年,岩溶石漠化面積由10.51萬平方千米增加到12.96萬平方千米,6年增加2.45萬平方千米,年平均增加4083平方千米。石漠化面積呈現不斷加速增加的趨勢。
因此,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盡快遏制石漠化擴展趨勢,改善生態環境,是維護國土生態安全、拓展生存空間的大事,是關系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長遠大計,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千秋偉業;加快石漠化綜合治理,盡快改善生存環境,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心願,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對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速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加快石漠化治理,對增進民族團結、保障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寧,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
2007年國家將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提到了國家的議事日程上,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6部門制定了《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06~2015年),明確地指出:到2015年,「控制住人為因素可能產生的新的石漠化現象,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根本改變,土地利用結構和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草食畜牧業和特色產業得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穩定提高,農村經濟逐漸步入穩定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並從2008年開始,率先在全國100個石漠化縣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其中,石漠化最為嚴重的貴州省佔了其中的55個。吹響了我國西南地區全面開展岩溶石漠化治理的號角。
《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06~2015年)重點強調了要在2015年前「控制住人為因素可能產生的新的石漠化現象,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根本改變」,而要很好地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任務之一,就必須要首先解決好岩溶地區資源承載能力與人類生存對資源的需要的矛盾。
以我國著名的岩溶地質學家袁道先院士為代表的當代岩溶地質學者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也總結出了「水是龍頭、土是關鍵、植被恢復是根本、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相結合,改善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是目標」的石漠化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該原則也強調了地質資源的開發在石漠化綜合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認為,岩溶石漠化治理地學理論及岩溶石漠化治理地學模式的提出,進一步豐富石漠化治理的理論,岩溶石漠化地學防治模式在貴州省巨木地下河流域中石漠化防治工程的實踐,驗證了石漠化防治地學模式理論的合理性和石漠化地學防治的可行性。模式為缺水少土的岩溶山區探索了一條以地學理論為基礎的、從根本上預防新的石漠化發生和發展、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治理途徑,並為西南岩溶石漠化綜合治理樹立了樣板。我國岩溶石漠化綜合治理已經全面推開,在未來西南岩溶石山地區石漠化的防治中,「地學模式」將具有廣闊的推廣和應用前景。「地學模式」的應用,將對岩溶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環境的改善及促進當地人民脫貧致富都具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