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土地整治的意義

土地整治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0-11-21 19:10:01

㈠ 土地整治項目對農民有什麼好處

通過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產出水平;通過土地復墾和土地開發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積。通過田塊平整工程可以增加土地保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地產出能力;通過道路和灌排設施建設可以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條件;通過防護林體系建設,可以改善區域的環境質量。總之意義非常重大。

㈡ 什麼是土地綜合整治

一、土地綜合整治的內涵

早期,我國是把土地整理、土地整治作為挖潛農村土地,實現農村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主要手段。但是對土地的改造並未能完全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這就需要一個內容更加豐富、全面改善農村面貌的新舉措出現。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在吸收了其他農村土地保護和改良手段的基礎,恰好完成了別的途徑無法實現的任務,即真正地實現了農民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根本性轉變。

實際上,土地綜合整治是一個復雜的大概念,它包括利用、開發、保護、治理法規、規劃、管理等諸多要素。概況地說,土地綜合整治,是通過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過土地、資本、技術結合,對人(農民)、產業以及社會經濟進行綜合的統籌,使農民從被動城市化到主動城市化,實現在一樣的土地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其主要做法包括:土地整治(農田整治、村落整治等)、發展非農產業,進行體制和機制創新,通過建立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市場、協調各方主體利益,以及進行配套制度改革等,最後的目標是實現「耕地佔補平衡有良方,土地節約集約有增量,農民安居樂業有保障,城鄉統籌發展有希望」。

土地綜合整治的根本目的是統籌城鄉,解決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對土地的需求,為了避免再出現如本書第二章所指出的各種問題,必須避免計劃經濟體制下「一窩蜂」、「運動式」地進行,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採取各種經濟、法律、行政的手段,穩步進行綜合整治。這里所說的規則,就是完善的空間規劃體系。完善的空間規劃體系能夠保證在實施土地綜合整治時,各個部門形成合力,協同做好土地綜合整治涉及的土地整理、城鄉建設、產業布局,避免出現多頭管理、政出多門以至於政策措施之間出現沖突,降低土地綜合整治效果。這部分內容將在本書第八章第一節中進行詳細分析。

二、土地綜合整治的內容

(一)農田整治——提高耕地集約節約利用

耕地是保障一個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不可替代性的重要資源。耕地保護工作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國家要發展,首先就要解決13億多人的吃飯問題,要解決吃飯問題,就必須保護相當數量和質量的耕地。加強耕地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始終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研究解決的戰略性問題。因此,我國將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開展農田整治是對耕地、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進行整理復墾,在新增加耕地的同時,做到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建成集高效農業、節水農業、循環農業和集約化農業為一體的高標准農田,為規模經營和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

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將農民遷移到新建小城鎮居住,可以把布局分散、數量很大、使用效率很低的農民宅基地集中起來,統一整理復耕還田。整理復墾後的土地,會大大超過小城鎮建設所佔用的耕地,確保耕地沒有減少,實現了土地使用集約化。

如台灣的農地重劃使每一塊地均能直接臨路、灌溉及排水,並透過土地交換分合,集中農戶土地,便於農機耕作及農事管理,加速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民所得。通過農地重劃,促進了台灣農村土地的機械化、市場化、現代化,並且對台灣的農村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同樣,成都的城鄉互惠共享的「金土地工程」也通過土地綜合整治,極大地釋放了土地資源。在舊有的經濟模式下,成都市耕地一直存在中低產田(土)比重較大、田塊過小過多且不規整、田埂和田間道路佔地較多等問題,造成土地資源浪費,也不適應農業規模經營發展。根據測算,如果通過對這些土地進行規模整理,可整理新增耕地10%以上。此外,成都歷史形成的農村居民住宅有95%都是以自然村落、院落或獨戶居住,用地達146萬畝左右,人均佔地面積150平方米,呈現「散、多、亂」狀況。而通過實施土地整理工程,引導農民集中居住,人均佔有集體建設用地面積可下降到70平方米左右,全市將騰出60萬畝集體建設用地。

同樣,德國巴伐利亞也是通過土地整理1,推進農業現代化。巴伐利亞和歐美許多地區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大批農民很難靠單純的農業生產維持生計。巴州政府千方百計地阻止農民賣掉田產,幫助他們在本地開辟新的生路。一方面,在制定村鎮整體發展規劃基礎上,推行農村「土地整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通過政府財政補助,將村莊分散的小塊土地進行合並,以便於大型農業機械進行耕作;通過土地置換,將優等的土地用於農業,劣質的土地用於建設基礎設施和工廠企業;通過土地整理,建設田間道路、排灌設施,使農村用地更加符合農業發展的要求。同時,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積極推廣機械化作業,組建合作社,提高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和現代化水平。在上個世紀30年代,巴伐利亞一個農民只能養活10個人,農民占從業人員的33%。如今巴州一個農民可以養活100個人,農民人數僅佔全部從業人員的3%。與50年前相比,現在巴伐利亞的農民已從140萬人減少到21.4萬人。但是,農村經濟卻在不斷發展,不僅為居民提供了種類豐富的農產品,而且成為全州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州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年產值為320億歐元(其中純農業產值為60億),是僅次於汽車和機器製造業的第三大產業。農產品的出口額由1970年的5億多歐元增長到現在的45億多歐元。目前巴州有三分之二的中小企業紮根於鄉間,其中農業企業14萬個(佔全德的三分之一)。許多農村企業都開展多種經營,有56%的企業非農業收入高於其農業收入。

㈢ 什麼是土地整治規劃

土地整治規劃 是以土地整治為核心內容的規劃。土地整治是指通過採取生物內措施和工程技術措容施,改變土地的生態環境,以建立新的有利於人類生產活動的生態系統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使土地資源能持續利用。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地域上進行的,土地整治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整治、鹽鹼地的整治、風沙地的整治、沼澤化土地整治和紅黃壤綜合整治等類型。

㈣ 國土整治和區域發展意義

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

一、在開篇語中,教材簡要地指出了:(1)國土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即國土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2)我國國土資源的分布特點和開發現狀,即地區分布不均衡、開發利用的多樣性;(3)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即因地制宜地進行國土整治能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要進行國土的整治與開發,首先要弄清「國土」的含義。在導入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國土概念入手,讓學生知道廣義的國土是指國家管轄范圍內的全部資源的總和,而通常所說的狹義的國土資源主要指自然資源(如土地、水、生物、礦產、海洋和氣候資源等)。

二、第一個黑字標題的內容主要包括國土整治的基本概念、我國開展國土整治的大背景、全國范圍內的國土整治重點工作。讓學生從區域差異顯著的事實出發,認識到我國開展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的必要性。

教材首先給出了國土整治的概念。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框圖來反映國土整治的4個主要方面。

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補充國土整治這四個方面之間的辯證關系。這就是國土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之間是有矛盾的,但它們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是應該做到協調一致的,必須把開發、利用國土和治理、保護國土統一起來,把為當代人謀福利和不損害後代人的需要統一起來。國土整治的本質和最終目的是協調人與其依存的自然界的關系,從而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接著,教材從自然、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分析了我國國土整治的大背景。第一、第二點主要是從自然條件來說明我國國土的基本狀況,第三點是從目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我國國土整治的基本條件。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顯著;自然資源總量大,但按人口平均的相對量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耕地、森林、草場等後備資源不足。我國可利用國土資源的有限性表現得很明顯。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需要大量開發與利用國土資源,因此,在國土利用方面,已經形成了人地關系十分緊張的局面,長期以來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其治理保護之間的嚴重失調,導致了資源的破壞和生態環境的惡化。

三、國土整治工作具有地域性的特點,這是因為研究任何國土整治問題都離不開特定的地區,因為任何國土資源的分布都是與地區聯系在一起的。本書把全國范圍的主要國土整治工作放在這一單元,而不同地區的國土整治工作採用案例式分單元依次介紹。

教材較詳細地介紹了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全國性的幾項國土整治工作。這幾項整治工程涉及范圍廣,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的觀點。

四、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的辯證關系是本節的一個重點。搞好國土整治一定要從區域發展的目的出發,要運用區域分析的方法,研究地區之間自然、經濟、社會以及歷史的聯系,要貫徹因地制宜的原則。承認區域差異,利用區域差異,發揮區域優勢,促進區域的發展。

教材首先指出對某一區域進行國土整治的最終目的是促進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這里要向學生強調區域的發展是可持續性的發展,而不是只顧眼前利益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在確定每一項國土整治重大措施時,一定要堅持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的關系;正確處理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關系,做到統籌規劃,合理安排。

接著,教材點出了區域發展的一個基本原則:要針對區域發展的資源優勢和主要限制因素,採取相應措施加以開發和治理。教材還一一列舉了本書所要講述的區域整治與發展的案例。

教材最後一段是想讓已是高三的學生意識到:在不久的將來就要投身到祖國、家鄉的建設之中,國土整治這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由我們來承擔和完成。目前同學們應該通過學習,了解國土整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養「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為將來投身祖國和家鄉的建設做好知識的准備。

㈤ 土地整理是什麼意思啊

土地開發從廣義上來講指因人類生產建設和生活不斷發展的需要,採用一定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經濟手段,擴大對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圍或提高對土地的利用深度所進行的活動,包括對尚未利用的土地進行開墾和利用,以擴大土地利用范圍,也包括對已利用的土地進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約經營程度。從狹義的角度理解,土地開發主要是對未利用土地的開發利用,要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未利用土地開發是補充耕地的一種有效途徑。

㈥ 十三五土地整治規劃帶來什麼好處

隨著土地流轉和現代農業的推進,農民更認識到土地所蘊藏的潛力,土地權屬意識更強了。 《意見》提出,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完善承包合同,健全登記簿,頒發權屬證書。同時提出,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妥善解決農戶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等問題。 「非農化」將被嚴厲禁止。土地流轉行為將嚴格規范。土地是否流轉、價格如何確定、形式如何選擇,都由承包農戶自主決定。沒有農戶的書面委託,農村基層組織無權以任何方式決定流轉農戶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名義,將整村整組農戶承包地集中對外招商經營。嚴禁通過定任務、下指標或將流轉面積、流轉比例納入績效考核等方式推動土地流轉。 從當前實際來說,非糧化較難避免,但是非農化是一定要禁止的。就是一旦需要,這些地都可以拿來發展糧食。郎溪縣家庭農場協會會長陳金寶也認為,「關鍵還是抓住非農化這個牛鼻子。光講大道理沒用,關鍵要落實政策,出台監管、懲罰、獎勵措施,控制投機漏洞。 」 家庭農場將獲重點扶持。 「我國家庭經營蘊藏著巨大的潛力,不存在生產力水平提高以後改變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的問題,家庭經營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國農業最基本的經營形式。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說,中央提倡的農業規模經營,其實質不是對家庭經營的否定,而是通過改善家庭經營的資源配置及其外部環境,實現生產環節的專業化、社會化。從世界范圍看,家庭經營也是最普遍的農業經營形式。 《意見》提出,現階段,對土地經營規模相當於當地戶均承包地面積10至15倍、務農收入相當於當地二三產業務工收入的,將給予重點扶持。什麼叫規模適度? 50-300畝都叫適度。上海家庭農場平均113畝,能不能再大一點?大的肯定收益好,但是你在收入高的同時,離開土地的其他農民怎麼辦?還有規模越大,到了風險的零界點該怎麼辦?這些問題不能忽視。 從政策方面來說,大的數千畝的土地流轉沒有說禁止,但是務必要謹慎。今後,重點是發揮家庭經營的基礎作用。重點培育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從事專業化、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使之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有生力量。在大力扶持家庭的同時,也要積極探索新的集體經營方式。 比如,積極推廣既不改變農戶承包關系,又保證地有人種的託管服務模式,或以承包地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組織,通過自營或委託經營等方式發展農業規模經營。

㈦ 土地整治規劃的含義,具體要做什麼,怎麼做。

土地規劃指一國或一定地區范圍內,按照經濟發展的前景和需要,對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長期安排。旨在保證土地的利用能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按比例發展的要求。規劃的依據是現有自然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分布和配置狀況,務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為的原因造成浪費。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在一定區域內,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在空間上、時間上所做的總體安排和布局。 通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國家將土地資源在各產業部門進行合理配置,首先是在農業與非農業之間進行配置,其次在農業與非農業內部進行配置,如在農業內部的種植業、林業、牧業之間配置。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還明確規定: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因此,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㈧ 土地綜合整治的目標和意義是什麼

土地綜合整治的目標意義:

1.加強土地整理,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開展農田整治,對耕地、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進行整理復墾,在增加耕地的同時,建設高標准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推進土地平整和農田水利、田間道路、林網等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村成片」的社會主義農村新貌。

2.推進村莊整治,優化用地結構布局。依據村鎮體系規劃和新農村布局建設,適度調整撤並布局分散的自然村,合理開發利用騰退宅基地、村內廢棄地、空閑地,改造舊村、建設新村,形成農村人口向城鎮和中心村集中,產業向集聚區集中,耕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的新農村格局。

3.完善設施配套,改善人居環境。通過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完善農村路網、供水、通電、通訊、廣播電視以及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和處理等基礎設施,健全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社會養老、商業網點等公共服務設施,推廣清潔能源,改變農村「臟、亂、差」狀況,實現農村布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

4.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積極引導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優化農業產業布局,推廣應用現代農業科技,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確保農民持續增收。

5.實現增減掛鉤,破解建設項目用地難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中的集體建設用地整理納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在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和城鄉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按照「先減後增,增減平衡」原則,把農村節約的建設用地指標,通過有償轉讓,調劑到產業集聚區和城鎮建設使用。

㈨ 什麼是土地整理,為何要進行土地整理

土地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產要素,為了滿足人類對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人類對土地的開發利用就不斷深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土地利用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出現了土地整理的概念,人們認為它最早出現在歐美發達國家,其實不然,我國早在唐末時期,封建地主的庄園經濟時期,就有豐富的土地整理內容。因此,土地整理,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土地整理有不同的內容及目的要求。
今天,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所承擔的土地整理任務,應該是在某個區域(一條流域、一個行政轄區、一個地貌單元)內,通過一定的社會經濟措施(如土地產權的變更等)、工程措施(水、土、田、林、路的改變、修整、重劃等)和生物措施(如改土後增加地面覆蓋、改良土壤、調整植被組合等),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物產量和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要求,並保持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給人們提供一個物質豐富、環境優美的生存環境。 按照《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的要求,我省各級國土管理部門將土地開發整理作為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艱苦奮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省連續幾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有餘,土地開發整理的功績不可磨滅。但是,土地開發整理是一項科技含量極高,涉及多學科的一項系統工程,要進一步作好這項工作,需要明顯指導思想,理清思路,作好規則,科學實施,真抓實干,以求實效,使其在國家資源管理,實現耕地佔補平衡,服務「三農」,確保糧食安全,發揮其綜合社會經濟效益。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