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治理
A. 生態環境治理個人應該怎麼做
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保護環境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4)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污染物排放量還相當大,遠遠高於環境的自凈力;工業污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有些經過治理的地方又出現反復,城鎮生活污染比重明顯增加;不少地區農業水質,土質污染日漸突出,有些地方的農副產品有害殘留物超標,影響人體健康和產品出口;部分地區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劇,等等。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嚴峻的環境形勢迫使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是持續發展還是自我毀滅。毫無疑問,我們應當刻不容緩地採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否則,日益惡化的環境將使我們在其他領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因此,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們應該認識到: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我們應該保護環境,否則人類會加速滅亡!
B. 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分析企業在生態環境治理中該如何做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如果因為眼前的小利至環境污染於旦不顧,一旦出現問題,代價是巨大的,企業可以利用下游產業,最大限度利用資源,即保護環境又能實現增值。
C. 為生態環境治理作出重要貢獻有何意義政治題
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做出重要的貢獻,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有利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D. 西北地區的生態問題及治理措施
1、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開發礦產資源、運行水電設施、偷排污染物,嚴重破壞了祁連山生態環境,加劇了水源地東西兩大河上游雪線上移、冰川退縮、草原退化、林木減少和徑流量銳減等問題,為各省區生態建設敲響了警鍾。
2、水資源不足、水土流失嚴重,草場退化沙化、水土環境污染、濕地生態功能退化、耕地質量下降、森林生態功能弱、地質災害頻發等生態問題依然存在。
措施:
1、強化三江源、祁連山、黃土高原、防沙帶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及生態敏感脆弱區的保護和生態修復;推進伊犁河、額爾齊斯河、環青海湖、湟水河、黃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加強水污染防治;倡導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新模式的低碳生活。
2、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甘肅進一步規范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環境監管,對違規建設項目進行清理;青海是各大水系的源頭,要強化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等專項工程,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3、五省區應強化供給側改革和空間用途管制,加強多渠道協同控制,推進水質改善和水體環境保護工作;分級分類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加快農村環境整治;提升環境監管能力,推進治理現代化。
(4)生態環境治理擴展閱讀:
西北地區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是本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西北地區由於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除秦嶺以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500毫米以下,屬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和高寒氣候,其中黃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間,柴達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
河西走廊少於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魯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幾乎終年無雨。由於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沙漠廣布等原因,西北地區的地表水量約為2200億立方米/年,僅佔全國總徑流量的8%左右。
乾旱缺水是困擾西北地區農業轉型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主要障礙之一。作為我國第一個農業「高新區」,陝西楊凌被賦予了建設成為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核心區的「國家使命」。2017年,楊凌的旱作農業技術在全國示範推廣面積達7186.98萬畝,示範推廣效益212.22億元。
E. 生態環境恢復、保護與治理的方針和主要對策
1.人口
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現行生育政策,提倡優生優育,保持低生育水平,2010年後人口增長率低於5‰。2030年前人口數量實現零增長,人口總量不高於1.21億。
以農村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為重點,堅決抑制農村和流動人口出生率。
城市二胎率有上升趨勢,應嚴格依政策控制。
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實行更嚴厲的獎懲制度,杜絕計劃生育工作中的「人情」失控和腐敗現象。大力開展農村社會保障與社會保險工作,解決獨生子女、雙女戶與老齡人口的後顧之憂。
發展農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質和在不破壞環境前提下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富裕程度是解決農村人口問題的必要途徑。
2.土地資源
堅持保護耕地基本國策,堅決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及系列配套法規,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保護耕地總量基本動態平衡。既保證國家重點建設用地,又要注重保證我省糧食與食品供給安全。我省實現小康水平需人均耕地0.08 hm2,警戒水平人均0.073 hm2(據王國強),聯合國最低警戒線人均0.053 hm2。依此標准,我省2010年達1.03億人口時所需耕地分別為8240000 hm2、7550000 hm2和5490000 hm2。長遠而言,我省人均耕地不宜小於0.066 hm2,人口總量不可突破1.21億,依此計算,我省耕地總量不宜小於8050000hm2,其中基本農田不小於6900000 hm2。
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關系,切實搞好土地利用規劃。統籌安排各類建設用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近期嚴格執行耕地「佔一補一」規定。積極探索建立耕地儲備制度。大型、重點建設工程用地單項審批,城、鄉新增建設用地主要通過提高土地利用質量、盤活存量。要整頓回收城市閑置與低效建設用地,嚴防小城鎮建設一哄而起,大片圈地。城市綠地不宜無限制擴大,尤其不宜大片建設空間利用率低的草地,建議城市建成區綠化率不超過35%。全省林木覆蓋率不宜大於34%,土地綠化率不宜大於37%。主要交通干線兩側林地建設要適度,不可佔用或蔭蔽大量耕地,影響耕地質量。農村建設要消除「空心村」,提倡城鎮化、高層化,壓縮人均建設用地。
耕地總量穩定或增加的主要途徑應通過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實現。要加大城鄉和工礦用地的整理、復墾力度,土地整理要實施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要正確處理耕地開墾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生態用地不宜計入後備耕地。在開墾後備耕地時不應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或生態破壞,禁止在15°以上較陡坡地和濕地、灘塗、沙丘地開墾耕地。
3.礦產資源
堅決貫徹《礦產資源法》及配套系列法規,堅持開源與節流並舉,保護與開發並重。依照「有序有償,供需平衡,結構優化,集約高效」原則,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控制礦產資源開發總量,遏止無序違法開采及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障資源供給安全。
開辟多元化投資渠道,加強我省經濟急需大宗礦產(優質煤、油氣、富鋁礦)、後備資源不足礦產(金、銀、銅、鉛、鋅、銻、螢石)、資源短缺礦產(富鐵、氧化錳、富磷、鉀鹽、硫鐵礦、鉻、鎳、鉑族)、潔凈能源礦產(煤層氣、地熱)的勘查,尤其要加強資源面臨枯竭的大中型礦山周邊地區的勘查。滿足礦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建設需要。
對鉬(鎢)、銻、金、富鋁、螢石、重晶石等礦產實行保護性開發,避免無序競爭,保護資源價值。
鼓勵到省外、國外風險勘查,利用省外、國外資源彌補省內短缺。探索資源戰略儲備制度,逐步建立礦產資源可持續安全供應體系。
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提高煤、金、鋁土礦等大宗礦產采選回收率,節約利用資源。開展中低品位鋁土礦、鐵礦、金礦尾礦、煤矸石、粉煤灰、鉬礦中的鎢、鐵礦中的鈷與放射性礦產、鋁土礦中的鎵、粘土礦中的鋰等綜合回收利用技術開發,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強優勢非金屬礦產如沸石、膨潤土、珍珠岩、高嶺土、耐火粘土、高鋁耐火三石、含鉀岩石等深加工利用開發,提高資源利用效益。
處理好礦業開發與生態環境關系。搞好礦山和礦業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加強礦業塌陷區與礦業廢地復墾改造,推行礦區生態環境補償金制度。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力度,如水電、地熱、天然氣、煤層氣、太陽能、風能、煤制氣、煤制甲醇等;強化坑口電廠的消煤除塵技術,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煤塵排放。禁止平原開采磚瓦粘土,切實保護耕地。禁止在交通干線兩側、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地質公園進行露天開采,保護地面景觀資源。適度開發地下水資源,減輕地面沉降及其損失。
4.水土保持、綠地建設與國土整治
堅決貫徹《水土保持法》。堅持中央「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方針。停止毀林草和濕地開荒,不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生產糧食。農業綜合開發由改造中低產田與開墾宜農荒地相結合轉到以改造中低產田為主和保護生態環境上來。「十五」內實現25°以上陡坡耕地與活動性、半固定性沙丘沙地的退耕綠化。15°~25°較陡坡耕地除小部分土質肥厚者改造成標准梯田外,應大部分退耕綠化。2°~15°緩坡耕地改造成標准梯田,實行林、草、田間作,大力發展用材林、經濟林和人工草地。處理好退耕與農民經濟利益的關系。
組織實施重點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如黃河中游生態治理工程,漢江水繫上中游防護林工程、太行山二期、大別山、桐柏山、伏牛山及黃土丘陵溝壑區等水土保持林及水源涵養林工程、農田防護林與農田林網恢復與建設工程、城郊生態防護林工程、農村「青山綠水」工程等。平原適度建設林地與林網,盡快扭轉我省山區山禿水枯、平原沙塵肆虐現象。
以科技進步促進水土保持與國土整治。加強天然林區生態恢復與重建技術、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和植被恢復技術、生態網路建設技術、林業品種與林產品開發技術、防沙治沙林草新品種開發技術、沙漠化監測與預警技術等。借鑒鄰省成功水土治理經驗、選育適宜林種、草種與先進種植技術和多種經營等措施,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認真編制國土整治規劃,合理調配土地利用結構,既保證青山綠水、生態環境好轉,又留足耕地與建設用地,保證人民生活與經濟發展。
5.濕地保護、恢復與建設
履行《濕地公約》簽字國義務。「通過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合理利用濕地是為人類利益而對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並能維持濕地生態系統的特徵」。
貫徹國務院「平垸行洪、退田還湖、以工代賑、移民建鎮、泄淤除障、疏浚河湖」的方針,正確處理濕地蓄洪行洪、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農業經濟發展間矛盾,有計劃開展大規模濕地保護與整治工程。
禁止在現有濕地開墾耕地和進行開發建設,為乾涸濕地引水補源,低窪易澇耕地與泄洪區腹地濕地化(建塘或培育濕地植被),適度發展濕地生態農業和旅遊業。建設良性濕地生態系統。
建立常設濕地保護機構,投入必要資金研究與保護濕地環境、珍奇禽、魚種類與生物多樣性。新建小浪底、丹江、宿鴨湖、南灣水庫、淮河幹流、淇河、小南海珍珠泉、鄭州花園口、商丘黃河故道等8個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建設黃河下游灘地、淮河干支流谷地等大型國家級、世界級濕地保護區,提高濕地保護與建設力度。
6.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生物多樣性
依法進行自然保護。堅決貫徹《環境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條例》、《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法規;履行《生物多樣性條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等國際義務,切實保護好已建各類自然保護區。
加大我省自然保護區建設力度。依照《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綱要(1996~2010)》和《河南省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1999~2010)》中提出的目標,至2005年自然保護區達全省土地面積3.29%,2010年達3.65%。重要的是要盡快使分散的珍稀動植物棲息地連片規模化管理,保證物種與生態系統的生存完整性,以利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建設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別山、熊耳山、黃河下游與淮河幹流灘地濕地等大型自然保護區,給野生動植物提供足夠的生存繁衍空間。在近期爭取申報成功2~3處世界自然遺產、國際生物圈計劃和世界地質公園,提高保護級別與知名度。
實行加強動植物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政策體系。保護區內堅決禁伐、禁獵和限制葯材採集,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內以恢復原有物種正常繁衍為主,應保持自有特色,慎重進行新種引入和馴養,避免異種入侵造成生態災難。
完善自然保護區法規體系。出台生態效益補償辦法、濕地保護辦法等地方性法律法規。
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多方面開拓引資渠道,加強自然保護的物質基礎。
7.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
強化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建設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堅決貫徹《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系列環境法規,爭取城鄉環境質量的全面好轉。
建立節約資源、高效益、低污染型經濟。在工業結構改革中,徹底淘汰高消耗、高污染型企業與生產工藝,不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不僅單項工程建設要做環境評價,所有社會經濟發展計劃、規劃也應通過環境評價,從起點上杜絕產生新污染源的機制,以環境容量界定發展速度與規模。
改變污染監管治理觀念,從末端治理、濃度控制變為全過程總量、濃度雙控制;由單純行政手段變為自我約束、完善,主動發展生態工業,進行清潔生產;由單純防治污染變為防治污染與資源環境管理相統一,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三效益的統一。當前迫切需要調整我省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控制輕工、化工等污染大戶的污染物質產生量,盡快減輕污染強度。
加強江河污染治理力度,協調與上、下游各省的治污規劃、措施,盡快實現地表水質好轉。「十五」期間除繼續加強淮河治理外,重點治理黃河水質,保障沿黃城市合格飲用水與灌區合格農灌水。
加強城市環境的綜合治理力度。切實限控機動車數量與排放標准,限期清理煙囪等點污染源;發展公交事業,提高集中供熱、供氣比例;改造城市結構,果斷關、遷有污染傾向的工廠與開發機構;實施最嚴格的城市水源保護辦法,讓人民喝上「放心水」;盡快實行污水集中處理與垃圾無害化處理;注重城市雜訊、電磁、光、熱污染等特有污染類型治理,創造舒適、安全、安靜的生活工作環境。
注意治理農村地區面源污染,實施生態農業,降低農葯、化肥施用量與地膜使用量,堅決制止鄉鎮企業污染回潮。查清地方病病因,對症採取治理措施,實行嚴格的肉、蛋、奶、糧食、蔬菜等的質量檢測標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研究制定環境價格及稅(費)政策,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經濟與環境關系的杠桿。
加大環境保護科技投入,盡快開發出有效治理造紙、製革、化工、印染等重污染廢水和煤矸石等礦山尾礦治理與綜合利用技術。
8.自然災害類防禦
最大限度減輕自然災害損失。堅決執行《防震減災法》、《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水法》、《防洪法》等法規,爭取切實提高自然災害預報和防治能力。
科學配置自然災害防治力量。制定全省《自然災害防禦規劃》,建設自然災害防災減災統一指揮機構,統籌協調民政、氣象、水利、地震、地礦、國土、建設、林業、農業、社會保障等各部門。以高技術綜合手段建設自然災害預期預警與中長期預報信息網路系統。加強自然災害風險管理,超前預報、實時監測、隨時監控、及時決策,促使自然災害防治手段現代化。
注意經濟建設、自然災害防治與自然規律與自然環境相協調。把「人定勝天」的意識變為「天人合一,和諧相處」。農業要停止山地開荒、圍湖造田;工程建設與礦山建設要進行地質災害評價,慎重選址,嚴格遵循地質規律施工,預防重大災害損失;水利建設要注意攔疏有度,留夠行洪滯洪空間與下游用水,要考慮洪水資源化利用,變害為利。
均衡投資政策,把過多強調的防洪抗洪投資部分轉移至植樹造林、水土保持、滑坡泥石流防治、氣象、地震預報等方面來。這樣可收到綜合防災減災效益,變被動防治為主動防治。
F. 社會團體如何參與生態環境治理
社會團體如果要參加生態環境的治理是必須要經過政府同意的與政府合作
G. 環境保護法規規定用於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提取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關於「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責任規定,在生態環境治理中各級政府應當做到:
(一)樹立生態政績觀念
這是政府職能向生態文明建設回歸的關鍵。生態政績觀要求地方政府把資源、環境的成本效益納入考核目標,對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污染、污染治理等全部指標進行核算,增強政績成本意識,提高科學決策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決策失誤、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形成科學合理的生態建設模式。中央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嚴格而明確的環保政績標准,提高生態建設權重,把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作為官員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實行重大生態破壞、重大環境事故等一票否決制,有效激勵地方政府積極履行環保職能。
(二)落實生態問責制度
強化政府生態職能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建立生態問責制。
第一,明確生態考核指標體系,量化和細化考核條款。將嚴格的節能減排考核指標、生態評價指標和環境測評指標納入政績考核范圍。
第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遵循權責統一、有錯必究、過錯與責任一致、教育和懲戒結合的原則。
第三,加強制度建設,使生態問責有章可依、有法可依,改變環境責任集體負責而實際無人負責的狀況,建立離任官員生態環境責任跟蹤制度。
第四,以事前督責為主。實行生態問責制的目的不僅僅是追究官員的事後責任,更是事前督促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職能,做到事前督責和事後問責相結合。
(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水平
第一,完善生態環境立法的指導原則。生態環境立法實行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制定科學的環境立法規劃,用生態系統方法促進環境法向生態法轉變,實現我國環境法的生態化,實現人類、社會和自然的協調發展。
第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法規體系。合理有效的法律體系以及運作制度是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生態立法工作中必須明確生態權利,保護公民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權益。另外,在立法實踐中研究通過多方參與平衡相關方的利益,規范生態補償機制等,結合現行生態公益林地補償金政策出台生態補償規范,現行試點取得成熟經驗後,在更大范圍內逐步推廣。
第三,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在已頒布的《信息公開條例》和《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及其相關環境,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力量理性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暢通社會組織和公民對生態環境事件的監督渠道。規范公眾參與環境決策的制度,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政策和立法條款、規劃建設項目必須充分聽取公眾意見。落實「環保監督員制度,研究和探索企業環境行為審核審計制度」。協調執法機制和監督機制,強化各級執法部門監督責任,落實生態環境監管機制,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第七條 國家支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願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環境保護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 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H. 治理保護環境措施有哪些
一、水源保護
1、建設生活用水設施,生活供水系統按照衛生標准進行凈化,為施工人員提供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的飲用水。
2、水池附近不準堆放垃圾等廢棄物,不準修建滲水坑、滲水廁所,不準鋪設污水管道,不準居住人員等。
二、施工廢水處理
1、施工場地修建截排水溝、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組織的排水,並採取治理措施,保證排水達標。
2、土方開挖施工過程中,保護開挖鄰近建築物和邊坡的穩定。施工機械、車輛定時集中清洗。清洗水經集水池沉澱處理後再向外排放。
3、經處理後排出的施工廢水不得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或地方環保部門的有關規定。發現排放污水超標,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實質性影響,立即採取必要治理措施進行糾正處理。
4、《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466-2005部分代替GB
8978-1996、《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 20426-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皂素工業水污染排放標准》GB
20425-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
三、生活污水處理
生活污水先經化糞池發酵殺菌後,按規定集中處理或由專用管道輸送到無危害水域。化糞池的有效容積滿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並定期清理,以保證處理效果。
四、廢棄物處理
1、施工棄渣和固體廢棄物以國家《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為依據,按設計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棄渣場。
2、做好棄渣場的綜合治理,按照設計要求採取工程保護措施,避免邊坡失穩和棄渣流失。
3、保持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在施工區和生活營地設置足夠數量的臨時垃圾貯存設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將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場,按要求進行覆土填埋。
4、遇有含鉛、鉻、砷、汞、氰、硫、銅、病原體等有害成份的廢渣,經報請當地環保部門批准,在環保人員和監理工程師指導下進行處理。
5、保持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在施工區和生活區設置足夠數量的臨時衛生設施,定時清除垃圾,並將其運至指定地點堆放或掩埋、焚燒處理。
6、完善渣場地表截排水規劃措施,確保開挖和渣場邊坡穩定。
五、大氣污染防治
1、機械車輛使用過程中,加強維修和保養,防止汽油、柴油、機油的泄露,保證進氣、排氣系統暢通。
2、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使用0柴油和無鉛汽油等優質燃料,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3、採取一切措施盡可能防止運輸車輛將石渣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區場地上,安排專人及時進行清掃。場內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暢通,並經常檢查、維護及保養。晴天灑水除塵,道路每天灑水不少於4次,施工現場不少於2次。
4、不在施工區內焚燒會產生有毒或惡臭氣體的物質。因工作需要時,報請當地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採取防治措施,在監理工程師監督下實施。
5、運輸可能產生粉塵物料的敞蓬車,車廂兩側和尾部配備擋板,控制物料的堆高不超過擋板,並用干凈的雨布覆蓋。
6、在現場安裝沖洗車輪設施並沖洗工地的車輛,確保工地的車輛不將泥土、碎屑及粉塵等類似物體帶到公共道路路面及施工場地上,在沖洗設施和公共道路之間設置一段過渡的硬地路面。
六、雜訊控制
1、加強交通雜訊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運輸時間,避免車輛雜訊污染對敏感區影響。
2、調整施工時段:晚間控制高雜訊機械的設備運行、作業,雜訊較大的施工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實行輪班制,控制工作時間;並為相應機械設備操作人員配發雜訊防護用品。
3、選用低雜訊設備,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降低施工雜訊。
4、進入生活營地和其它非施工作業區的車輛,不使用高音和怪音喇叭,盡量減少鳴笛次數,最好以燈光代替喇叭;廣播宣傳、音響設備合理安排時間,不影響公眾辦公、學習和休息。
七、人群健康保護
遵守並執行國家或當地醫療部門制定的有關規定、條例和要求,採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預防傳染病,並定期進行滅蚊、滅鼠、滅蠅等工作。
八、綠色植被保護
1、搞好生活營地的綠化、美化工作,臨時住房、倉庫、廠房等臨時施工設施,在設計及建造時,考慮美觀和與周圍環境協調的要求。
2、在每個施工區和工程施工完成後,及時拆除各種臨時設施,施工臨時佔地及時恢復植被或本來用途。
3、按施工設計要求,認真及時地完成工地綠化工作。
九、資源保護
1、在施工過程中,對全體員工加強然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盡量減輕對現有生態環境的破壞,創造一個新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不在施工區捕撈任何水生動物。
2、在工程完工後,按要求拆除的監理工程師認為有必要保留的設施外的施工臨時設施,清除施工區和生活區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廢棄物,並按監理工程師批準的環境保護措施、計劃完成環境恢復。
十、水土保持措施
1、做好棄渣場的治理措施,按照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渣,防止任意倒放棄渣阻礙河、溝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2、進行土方明挖和臨時道路施工時,根據地形、地質採取工程或生物防護措施,防止邊坡失穩、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按設計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3、不得因堆料、運輸或臨時建築而佔用合同規定以外的土地,如情況特殊,需向監理工程師提出申請,批准後方可使用。施工作業時表面土壤妥善保存,臨時施工完成後,恢復原來地表面貌或覆土。
4、施工活動中嚴格按合同要求採取設置截排水溝和完善排水系統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壞植被和其它環境資源,造成水土流失;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運輸的物料進入場區道路,並安排專人及時清理。
I. 我國各地區生態環境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1.水土流失面積有增無減
水土流失是我國生態環境最突出的問題之一。目前總的情況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積;災害加重,惡性循環;水土流失面積有增無減。由於我國是一個多山國家,山地面積大,平均海拔高,一方面由於重力梯度和水力梯度的作用,極易形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高差懸殊的台階地勢對我國水土流失的地域分布具有重大影響。我國水土流失的重點地區集中在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一線以西,青藏高原及蒙新乾旱區以東的地區。這一地區處於我國地勢總階梯中的第二級台階上,大致成北東向的寬600—800公里,長達3000餘公里的條帶,也是我國生態環境脆弱帶(氣候干濕交替型)所在區域。從全國范圍看,水土流失特別嚴重的地區從北到南主要有:西遼河上游、黃土高原地區、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橫斷山脈地區以及南方部分山地丘陵區。我國水土流失強度以西北省份最為嚴重,前八名為:陝西、甘肅、山西、內蒙古、青海、寧夏、遼寧、北京,除水力侵蝕為主的區域外,在西北、華北、東北部分地區以及青藏高原地區還分布有風力和凍融侵蝕的區域。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響深遠,其最直接的後果是破壞土地資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帶走大量營養物質,降低土壤肥力,並最終導致土地生產力的下降;其次是造成下遊河道與水庫的淤積,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庫庫容,縮短水庫壽命。水土流失是「自然侵蝕」與人類活動造成的「加速侵蝕」相互迭加的結果,又由於後者的強度增加而不斷發展。今後,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人地關系日趨緊張,對土地的開發強度會越來越大,如無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將進一步加劇。
2.森林資源危機深重
中國歷史上曾是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但經歷代的砍伐破壞,中國已成為一個典型的少林國,森林覆蓋率和人均佔有量居世界後列。據第三次全國森林清查(1984—1988年),我國森林面積為12465萬公傾,覆蓋率12.98%,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987年為31.1%);人均林地面積不足0.114公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2%;人均佔有森林蓄積量8.3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7%。
森林是維持陸地自然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吸收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改變和調節局部地區小氣候,防風固沙,改良土壤等多項功能。森林資源的日益喪失,將使森林的生態功能進一步減弱,導致生態環境的不斷退化。
3.草原退化日趨嚴重
長期以來,對草原掠奪性的粗放經營,破壞了草地生態平衡,使草地生態系統嚴重惡化。目前,草地退化面積已達13億畝,並且仍以每年2000萬畝的速度發展。
4.沙漠化土地迅速蔓延
據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研究表明,我國北方地區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積達14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5.5%。1987年我國已沙漠化的土地達20.12萬平方公里,潛在沙漠化土地面積13.28萬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土地比1975年增中了2.52萬平方公里,主要由潛在沙漠化土地發展而來,年均增2100平方公里,快於從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的發展速度(1560平方公里/年)。沙漠化對農牧業發展影響最大的區域為東起松嫩沙地,西至寧夏鹽池的半乾旱農牧交錯地區,約佔全國沙漠化土地的69%。我國目前約有5900萬畝農田、7400萬畝草場和2000多公里的鐵路受到沙漠化的威脅。
對我國沙漠化成因分析表明,沙漠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於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造成的,包括過度農墾、過度放牧、過度采樵和水資源利用不當等。如果繼續保持目前的資源利用方式和強度,土地沙漠化將會繼續發展下去。
5.野生及珍稀物種的生存面臨威脅
我國的生物資源相當豐富,野生及人工培植的動植物種類很多。擁有高等植物近3萬種,陸棲脊椎動物超過2300種,由於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環境污染、自然災害、過度捕獵等,使大量野生動植物的生境受到極大破壞,很多物種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屬於我國特有的物種和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達312種和種類,列為國家瀕危植物名錄的第一批植物即達354種。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標志。生物多樣性因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越來越為人們重視。在我國,由於經費、管理、發展水平等原因,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並沒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6.水環境污染不斷加重
目前,我國廢水排放量緩慢增長,1990年,全國廢水排放量(不包括鄉鎮工業)為354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49億噸。從構成看,工業廢水得到一定控制,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斷提高,但工業廢水中的污染物並沒有顯著減少,有些還在增加。由於我國廢水處理率低,大部分未經處理直接或間接排入水體,水體污染十分突出。我國長江、黃河、珠江幹流水質尚好,准河、松花江、遼河等水系污染物不斷加重。河流的城市段污染明顯,小河重於大河,北方重於南方,1990年,在評價的94個河流城市段中,65個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佔69.1%,主要以氨氮、揮發酚和耗氧有機物為主。監測表明,城市地表水中污染物不斷增加,多數城市地下水局部水質有所惡化。據調查,全國約有1.7億人飲用受有機物污染的水,約7億人飲用大腸桿菌超標水。我國湖泊水體的富營養化也日趨嚴重,城市飲用水源污染導致的污染事故不斷上升。1990年夏天,在我國各省污涇比排列首位的江蘇省的太湖梅梁灣湖區,發生了大規模藻類激增,造成無錫市生活用水困難,工廠停產,對人民生活和生產影響很大。我國沿岸海域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石油類、營養鹽、有機物和重金屬,近海海域富營養化突出,赤潮發生頻繁,面積有所擴大,1990年共發生34起。2000年,我國廢水排放量預計將達到417.5億噸(與GDP的增長彈性0.26),人均32噸,在廢水處理率不會有顯著提高的情況下,水環境污染將進一步加重。
我國北方部分地區和一些沿海城市,由於缺水、過量開采地下水,出現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環境問題,而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又加劇了供水緊張。
7.大氣污染趨勢難以改變
我國城市大氣污染嚴重,北方重於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勢頭甚於大城市;產煤區重於非產煤區,冬季重於夏季,且差距正在縮小。我國1990年廢氣排放量(不包括鄉鎮工業)為8.5萬億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495萬噸,居世界前列。對城市大氣污染物監測,降塵和總懸浮顆粒物普遍超標,多數城市二氧化硫濃度均在二級標准附近波動,氮氧化物濃度呈上升趨勢。總懸浮顆粒物污染嚴重的城市為石家莊、南充、吉林、烏魯木齊、洛陽、唐山,城市二氧化硫污染嚴重的城市為重慶、貴陽、宜賓、南充、石家莊、青島和烏魯木齊。我國酸雨以西南和華南地區較為嚴重,盡管僅限於局部,但有向東部地區擴展的趨勢。
燃煤是形成我國大氣污染的根本原因。1990年,我國一次能源總產量10.4億噸標准煤;消耗量為9.8億噸,其中原煤分別佔74.2%和75.6%。由於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很難改變,作為人均能耗很低的大國,能源特別是煤炭的消耗仍將大幅度提高,由此帶來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將進一步增加。預測表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增加1%,廢氣排放量增長0.55%,2000年我國廢氣排放量將達到11.5萬億標立方米,屆時,煤煙型大氣污染的將難以緩解。
8.固體廢棄物不斷上升,城市雜訊污染嚴重
我國工業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垃圾日益增加,綜合利用率低下。1990年,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不包括鄉鎮工業)為5.8億噸,比1981年增長了54%,綜合利用率僅為29%左右,歷年積存量為64.8億噸,人均5.7噸,佔地約5.8萬公頃。不斷增長的有毒有害廢棄物,將成為潛在的危險。據統計,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為6000萬噸,但垃圾無害化處理平均不到5%,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渣和城市垃圾堆存於城郊等地,成為嚴重的二次污染源。2000年,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將增長到6.7億噸,比1985年增長近50%。
我國城市的環境噪音多數處於高聲級,其中交通噪音佔32.7%,生活噪音佔40.6%,工業及其它方面的噪音佔26.7%。城市各功能區環境噪音普遍超標,並呈上升趨勢。
9.農村環境問題不斷激化
鄉鎮企業的發展使農村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帶來眾多環境問題。由於鄉鎮工業也農業環境連接緊密,因此其排放的污染物直接威脅農田和作物。目前遭受工業「三廢」及城市垃圾危害的農田已達1億畝。據估算,2000年鄉鎮工業三廢排放量將成倍增加。除環境污染外,鄉鎮企業對資源的破壞和浪費也十分驚人,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導,後果更為嚴重。
10.自然災害與環境事故頻繁
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季風影響,災害頻繁,損失巨大。自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內,我國發生過較大旱災1056次,較大洪澇災害1092次。幾乎每兩年就發生旱、澇災害各一次。1949年以後,災害發生次數增多,頻率加快,危害加重。全國年均農作物受災面積,60年代高於50年代,70年代又高於60年代,而80年代又高於70年代,全國年均成災面積80年代是50年代的2.2倍,是70年代的1.8倍。研究表明,地球上每年的旱澇災害,對生態環境構成了巨大威脅,其經濟損失占各類自然災害總損失的55%以上。而旱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在我國自然災害中也居首位。以糧食減產為例,由於成災面積的增長和單產提高,因災害造成糧食減產數呈上升趨勢。此外,每年因災害還造成人員財產等重大損失。
惡性的突發環境事故也造成嚴重危害,近年來發生的污染事故每年均在3000次以上,1990年為3462次。1987年上海地區因污染而爆發的甲型肝炎流行使31萬人感染,學校停課,工人停工,經濟損失嚴重,影響惡劣,值得提出的是,這類事件常常具有突發性而難於防範,在我國環境污染趨勢未能緩解的情況下,類似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突發環境事件仍有隨時爆發的可能。
人類活動造成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引起巨額外部經濟損失,直接影響到經濟指標和經濟趨勢。據中國環境科學院的研究,目前我國環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為358.5億元,其中大氣、水、廢渣和農葯污染分別佔28.15%,43.69%,1.6%和26.56%;生態破壞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為499億元,其中農業資源、草場退化、森林資源和水資源分別為72.8%,0.50%,23%和3.7%。兩項合計為857.6億元。約佔1985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0%。
J. 我國生態問題及治理措施
一、我國面臨的主要生態問題:
1、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極為嚴重。
2、土地沙化、荒漠化問題十分突出。
3、自然災難頻繁,水旱災難交替發生。
4、森林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林草覆蓋率低。
5、水資源嚴重短缺,且地區分布不均。
6、空氣污染,主要來源於煤和石油等燃燒和工業氣體排放物。
二、形成原因分析:
1、群眾長期以來沿襲過去那種挖山種地、廣種薄收、超載放牧等傳統生產方式,只考慮眼前不考慮後果。這樣不僅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糧食生產問題,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反而加劇了水土流失,導致了「越窮超墾、越墾越流、越流越窮」的惡性循環,嚴重製約了區域經濟的發展,造成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2、在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地區,由於一些地方存在著只顧眼前利益,不計長遠利益的心態,導致對大自然的無休止索取和掠奪式開發,造成生態環境質量下降。
3、傳統粗放的耕作方式,只種地,不養地,只索取,不投入,只墾地,不護地,「種一年地,扒一層皮」,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承載能力弱化,人為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情況時有發生。
4、在開展生態環境建設上,有的地方沒有戰略眼光,缺乏系統思維,方法簡單,措施不力,零敲碎打,應付上級,搞「面子」工程,造成勞民傷財,給生態環境建設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
5、投入嚴重不足,地方匹配資金困難大,導致治理標准低,進度慢,效果差。以世界銀行水土保持貸款項目為例,每平方公里治理投資平均達40-50萬元,而目前國家投資給陝西省的每平方公里治理資金僅為2-3萬元,加之陝北地區多為革命老區,經濟發展落後,地方匹配資金和群眾自籌能力十分有限,不足部分主要依靠群眾投工投勞,因而治理速度慢、規模小、標准低、綜合配套差,生態建設的效果不理想。
6、邊治理邊破壞現象時有發生。例如,陝北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亦是貧困地區,盜伐林木現象時有發生;煤、氣、油等礦藏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和道路交通建設,往往破壞地貌和植被,造成了新的人為水土流失;粗放的掠奪式農牧業生產方式在水土流失重點區普遍存在,成為導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三、解決對策:
1、植樹種草,涵養水源,營造區域良好環境。水資源嚴重短缺,乾旱連年發生,且持續時間長,追根溯源,就在於植被遭到嚴重破環,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能力下降。在空間布局上,應堅持「北草南林」的原則。
2、理順思路,調整結構,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實施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要適應新階段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形勢,由以糧為主的自給自足型農業向以林牧業為主的生態型農業轉變,以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為調整的重點。要在保護和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提高糧食生產水平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林果業、畜牧業等多種經營,培養主導產業,優化品種結構,開拓高附加值的特色產品,以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同時,推進農村經濟向產業化、專業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標本兼治,綜合治理,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生態環境,重在保護。在抓好原有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監督的同時,要把小流域綜合治理作為改善生態環的突破口來抓。要堅持「三高」(高起點、高標准、高質量)、達到「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實現「三效」(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結合),搞好小流域綜合治理;要以流域為單元,一條溝、一面坡、一架山的系統規劃,山、水、林、田、路、草綜合配套,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互補充,全面提高小流域投入力度。通過清理河道、加固河堤和增加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流失。要把綜合治理與科技開發相結合,通過治理一條流域,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群眾,最終實現山綠、水清、村美、人富的目標。
4、全面規劃,分步實施,要進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要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先行試點、穩步推進」的原則,制定科學的、切實可行的山川秀美工程規劃,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退耕還林要以造定退,重點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還林要尊重群意願,不搞強迫命令和一刀切。對一時退不下來的陡坡耕地,要實行經濟林草與糧油作物間作逐步退耕。以便做到退耕不減產,還林要增收,退得下,穩得住,不反彈。要分地區、分步驟搞好封山育林。按照「統一規劃、集中配置、統一治理、政府控制的原則,搞好種苗基地建設,抓好省級和區域性重點苗圃,為植樹造林,荒山綠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5、加強治理,保護資源,實現有序開發和綜合利用。
(1)保護好天然林草資源,落實林業採伐政策,嚴禁亂砍濫伐;
(2)加強對已治理區域的治理和保護,對自然及人為造成的破壞及時採取維修和彌補措施,提高治理保護率;
(3)果斷制止新的墾荒行為,嚴格推行封山禁牧,把人工治理與植被的自然恢復結合起來;
(4)要果斷關閉和取締「五小」企業,對地、市、縣屬工業污染源進行綜合治理,不符合排放規定的企業不答應開機生產,保護空氣和水資源不受污染;
(5)對地下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要具體規劃,配套建設各項開發設施,逐步開發利用,不搞急功近利、竭澤而漁,杜絕破壞性、掠奪性開發;
(6)要進一步落實環保建設責任制,認真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加強環保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
6、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開展資源節約活動,推進資源節約工作,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緩解資源瓶頸制約,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涵就是實現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它是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途徑實現發展的社會進步過程,對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根本轉變,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