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投訴 » 農村宣傳冊

農村宣傳冊

發布時間: 2020-11-29 17:43:34

㈠ 有關井岡山的資料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北面與永新毗鄰,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戶。

㈡ 求 農村工作「四大基礎工程」宣傳手冊

農村四大基礎工程
宣傳提綱

1、農村四大基礎工程的內容是什麼?
答: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改革、農村新型基層治理機制建設。
2、成都新型基層治理機制的精神實質是什麼?
答:加強和改進村(社區)黨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
3、開展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改革工作的民主運行機制是什麼?
答:民主征詢、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評議。
4、成都新型基層治理各村級組織之間的職能定位是什麼?
答:村(社區)黨支部是領導核心,村民會議是最高決策機構,村民議事會是村級自治事務常設議事的決策機構,村民委員會是執行機構,群體組織是有益補充。
5、農村土地承包確權和耕保基金發放要達到的「五個一」指的是什麼?
答:土地承包台帳、登記簿、權證、地塊現狀圖、耕保基金卡上的實測面積必須一致。
6、成都統籌城鄉發展,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三大抓手是什麼?
答:是指統籌推進「三個集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六個一體化」(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市場體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管理體制)和「四大基礎工程」(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改革、農村新型基層治理機制建設)三個方面。

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村級改革試點
宣 傳 提 綱

1、什麼是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
答: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是指:大力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突出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讓廣大農村居民共創共享改革發展,為他們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活動提供保障;通過村(居)民民主自治,依法管理和規范農村各類社會組織和村(社區)事務,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維護社會穩定。
2、為什麼要進一步提高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
答:2003年以來,成都市把完善農村基層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作為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戰略的重要內容,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有了明顯改善,城鄉公共服務差距明顯縮小,廣大農民基本實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進一步提高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不僅有助於推進成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異,也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內需、加快發展的重大舉措。
3、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村級改革工作的目標是什麼?
答:成都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城鄉統籌進一步提高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的意見(試行)》(成委發〔2008〕37號)提出:到2012年,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進一步縮小;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達到「四個有」:有一套適應農民生產生活居住方式轉變要求、城鄉統籌的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標准體系;有一個保障有力、滿足運轉需要的公共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有一個民主評議、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公共服務的管理機制;有一支協同配合、管理有序、服務有力的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隊伍。到2020年,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基本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簡單地說,就是通過逐年加大對農村公共事業的投入,不斷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繁榮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在不久的將來,讓廣大農村群眾真正享受到跟城裡人完全一樣的:看病有保險,子女教育有保障,入住的小區內綠地、道路、車位、水電、煤氣、光纖、網路以及各種文化體育設施齊備等基本公共服務。
4、現階段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成都市將現階段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內容設定為文體、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農業生產服務、社會管理7個方面。
(1)文體類。包括廣播電視村村通、電影放映服務、報刊圖書閱覽服務、文化活動、農民體育健身、文藝演出和展覽服務等。
(2)教育類。包括農村義務教育、農村高中階段教育、農村學前教育、農村特殊教育、農村職業教育、農村成人教育等。
(3)醫療衛生類。包括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農村醫療救助、農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衛生防疫、農村葯品配送和監管、農村婦幼保健、農村計劃生育等。
(4)就業和社會保障類。包括農村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農村受災群眾救助、農村優撫、農村社會福利和慈善、農村老齡服務、農村殘疾服務等。
(5)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類。包括農村道路、水利、供水、供電、供氣、通訊、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農村沼氣池建設、農村垃圾和污水集中處理、農村客運、農村郵政、園林綠化等。
(6)農業生產服務類。包括農業科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流通、農用生產資料供應、農業信息化、種養業良種服務、農業資源與生態保護、農村扶貧開發、農村防災減災、農村金融服務等。
(7)社會管理類。包括糾紛調解、農村警務、農村治保、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代辦村民事務、政策宣傳、農村食品安全防控、農村土地和規劃管理、農村建構築物建設管理、農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環境衛生管理等。
5、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配套建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答:(1)堅持民主化路徑。充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保障農民的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以民主薦事、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評議為主要形式,讓農民充分參與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項目建設,真正體現自主、自願、自治。各項建設方案要進行充分的民主討論和決策公示,項目實施的各個環節必須經過合法的民主程序。
(2)堅持市場化取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進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配套建設。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搭建投融資平台,促進產權流轉,盤活存量資產。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和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同時,突出政府主導,進一步強化政府提供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責任,明確村級自治組織應當承擔的職能職責,建立起與之相匹配的公共財政支出體系和政策服務體系;加強集體經濟組織培育,增強自身提供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能力。
(3)堅持公平化原則。以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著力加強分類供給、經費保障、統籌建設、民主管理、人才隊伍「五大機制」建設,創新農村公共服務體制,改進農村公共服務方式,優化全區公共資源配置,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質量,不斷增強農村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能力,逐步形成讓城鄉居民都能平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6、如何推進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配套建設?
答:簡單地說,就是:「立足當前辦實事,著眼長遠建機制」。就是要從村(居)民最關心、最迫切需要的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項目的配套建設入手,逐步建全完善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五大機制」,即:分類供給機制、經費保障機制、統籌建設的機制、民主管理機制和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分類供給機制,主要是將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項目分為公益性、自治性和市場性三類,分別由政府、村級自治組織和市場主體進行實施,政府統一引導;
經費保障機制,主要是將該項經費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全面提高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財政保障水平;
統籌建設機制,主要是統一規劃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設施布局;
民主管理機制,主要是對相關設施、項目建設實行民主決策制度,建不建、什麼時候建、怎麼建,都由村民自己說了算;
人才隊伍建設機制,主要是結合公開招聘制度,從相關主管部門、高校等科研機構或其他方面吸收人才,從事或提供村級公共服務及社會管理。
7、市縣兩級財政加大對農村的投入是怎麼規定的?
答:按照市委〔2008〕37號文件的規定,以2008年為基數,2009年新增公共事業和公共設施建設政府性投資主要用於農村公共事業和公共設施建設。同時,《成都市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從2009年開始,由市縣兩級財政保證每個村(涉農社區)不低於20萬元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專項資金,村(涉農社區)還可以按照《成都市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融資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通過貸款的方式集中專項資金投向民主決策產生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項目。
8、村(居)民如何參與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配套建設?
答:提高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受益的是廣大的農村居民。因此,廣大農村居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建言獻策,通過民主薦事、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評議等途徑,參與到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配套建設中,為進一步提高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主動貢獻力量。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宣傳提綱

1、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內容是什麼?
答:一是開展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和房屋所有權確權登記,明確產權。二是創新耕地保護機制。三是搭建流轉平台,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產權、林權等的流轉。
2、我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具體目標是什麼?
答:通過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農村產權制度,不斷完善農村市場經濟體制。
3、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答:一是嚴格保護耕地;二是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三是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四是重點突破、分部實施。
4、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要重點把握哪「五個堅持」?
答:(一)是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和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改變;(二)是堅持科學編制規劃,嚴格執行規劃和土地用途;(三)是堅持市場化原則;(四)是堅持農民自主自願;(五)是堅持在實踐中不斷充實、細化和完善。
5、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答:就是「還權賦能」,讓農民真正成為改革的主體,通過改革實現農村產權要素資本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縮小城鄉差距,解決「三農」問題,加快城市化進程,推動城鄉同發展共繁榮。
6、什麼是耕地保護基金,及其主要用途有哪些,耕地保護基金補貼的發放標準是什麼?
答:概念:耕地保護基金是有成都市人民政府設立的以保護耕地為主要目的,從土地出讓收入中籌集資金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方式,主要用於耕地流轉擔保、農業保險補貼、承擔耕地保護責任農戶養老保險補貼和承擔耕地保護責任集體經濟組織補貼的專項基金。
用途:一是用於耕地流轉的擔保資金和農業保險的補貼(占當年耕地保護基金總量的10%);二是承擔耕地保護責任農戶的養老保險補貼和承擔未承包到戶耕地保護責任的村組集體組織的現金補貼(占當年耕地保護基金總量的90%)。
發放標准:(基本農田:400元/畝·年; 一般耕地:300元/畝·年.)在扣除每年提取當年劃撥耕地保護基金總量10%用於耕地流轉擔保資金和農業保險補貼後的部分,全部用於承擔耕地保護責任農戶的養老保險補貼和承擔未承包到戶耕地保護責任的村組集體經濟組織的現金補貼。即承擔耕地保護責任農戶的養老保險補貼和承擔未承包到戶耕地保護責任的村組集體經濟組織的現金補貼標准為:基本農田:360元/畝·年;一般耕地:270元/畝·年(下同)。
7、在什麼條件下可提取耕地保護基金現金?
答:1、每戶耕地保護責任農戶的養老保險補貼總金額超過(每戶參保人數×個人應繳費標准金額)的多餘部分;
2、不願按規定標准和時限繳足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的農民,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可一次性提取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資金。
8、《耕地保護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主要有哪些?
答:農戶享有獲得耕地保護補貼的權利。同時承擔以下義務:不得棄耕拋荒,保護耕地不受破壞,不得用於非農業用途,是基本農田還必須履行基本農田保護「五不準」要求。
9、違反《耕地保護合同》如何處理?
答:1、未認真履行耕地保護責任、非法改變耕地用途或破壞耕作層致使耕地生產能力降低的,區(市)縣政府有權單方面終止履行《耕地保護合同》,責令其在規定的期限內恢復耕地生產能力;
2、造成耕地永久性破壞並已發放的耕地保護資金補貼,將全部予以追繳,並由國土資源部門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3、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相應的刑事責任。
10、農村土地和房屋有哪些確權要求?
答: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要確權到村或組,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和農民的房屋要確權到戶。
11、集體建設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原則以及使用的方式、形式是什麼?流轉年限為多少年?
答:原則:1、符合規劃;2、保護集體土地所有權不變;3、實行使用權有償、有期限流轉。
方式:1、協議2、招標3、拍賣4、掛牌;
形式:1、出讓2、出租〔作價(出資)入股、聯營、視同出讓〕3、抵押4、轉讓、轉租。
年限: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初次流轉最高年限不得超過同用途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再流轉年限不得超過初次流轉合同約定年限的剩餘年限。
12、什麼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其土地承包方的權利和義務又是什麼?
答: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農戶依法通過家庭承包方式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戶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依法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利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農戶或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依法通過土地流轉(特指互換和轉讓)所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土地承包方權利:1、依法享有承包地的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權利,有權利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2、承包地被依法徵用、佔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土地承包方義務:1、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於非農建設;2、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13、什麼是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流轉的方式有哪些?
答:是指在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的基礎上,承包方將自己承包的村集體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條件轉移給第三方經營,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向村集體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為。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為: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其他方式流轉。
14、房屋確權登記按照哪些步驟進行?
答:1、調查摸底;2、發布公告、權利人提出申請;3、村組核實並登記造冊報鄉(鎮)政府確認後向房管部門申報;4、房管部門受理、審核、載入登記簿、頒證。
15、誰有資格申請房屋確權登記?怎樣確認其身份?
答:申請確權登記的應為房屋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或其成員。其中申請人是自然人的除應出具身份證明外,還需要在集體經濟組織出具其屬於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證明。
16、共有的房屋怎樣申請確權登記?
答:共有的房屋應由共有人共同申請登記。夫妻共有的房屋應由夫妻雙方共同申請登記,如有一方自願放棄,則可以登記給另一方。
17、哪類土地修建的房屋可以進行確權登記?
答:確權登記的房屋必須是在合法取得的集體建設用地上修建的。
18、佔用兩處及兩處以上集體土地修建的房屋能否進行確權登記?
答:只能對一處宅基地上修建的房屋進行確權登記。
19、在宅基地以外的土地上修建的房屋能否進行確權登記?
答:對在承包地、自留地等土地上修建的房屋,申請人須到國土部門辦理用地確認手續後,房管部門方可辦理確切登記。
20、糾紛如何調處?
答:農村土地和房屋產權糾紛實行屬地管理,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當事人可自行協商解決,也可請求村民委員會或鄉(鎮)相關機構進行調解。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協商調解不成的,可逐級向區(市)相關部門申請仲裁,也可直接想人民法院起訴。已由人民法院裁決的糾紛,不再進行仲裁。

㈢ 中央關於老退伍軍人的生活補助政策

根據民政部、財政部《關於給部分農村籍退役士兵發放老年生活補助的通知》(民發﹝﹞110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自2011年8月1日起,對部分農村籍退役士兵按每服一年義務兵役(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每人每月發給10元老年生活補助。為確保政策順利貫徹落實,經商財政部,提出如下落實措施。

一、適用對象的界定

政策實施對象的人員范圍為,1954年11月1日試行義務兵役制後至《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實施前入伍,年齡在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未享受到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農村籍退役士兵。

農村籍退役士兵的界定為,退役時落戶農村戶籍目前仍為農村戶籍、退役時落戶農村戶籍後轉為非農戶籍的人員。上述人員中不包括已享受退休金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金待遇的人員。

二、人員身份的核查認定

核查認定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實施,由本人戶籍地村(居)委會、鄉(鎮、街道)和縣(市、區)民政部門統一調查、審定和申報。

三、信息數據的統計

符合享受待遇條件對象的審批工作結束後,縣級民政部門要及時統計核實數據,並抄報同級財政部門復審、逐級上報。省級民政部門應於10月30日前將本地區部分農村籍退役士兵的統計結果送同級財政部門復審後報民政部、財政部,力爭在12月31日前將老年生活補助發放到每一名對象手中。

(3)農村宣傳冊擴展閱讀:

老軍人和年滿60歲以上的農牧業村老幹部、老黨員、老模範通稱「四老」人員。

2018年8月1日起,國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在鄉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准在現行基礎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補助標准由現行每人每月390元提高至440元,以上提標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

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標准由現行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550元、參戰參試退役軍人生活補助標准由現行每人每月550元提高至600元,農村籍老義務兵每服一年義務兵役每月增加補助5元,達到每月35元。以上提標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比例承擔。

參考鏈接:網路-四老人員

㈣ 普法宣傳資料 能做成小冊子的法律知識點 內容是與農村息息相關的 謝了 急需!

http://www..com/s?wd=%C5%A9%B4%E5%C6%D5%B7%A8%D6%AA%CA%B6&ch=&tn=360se_dg&bar=&inputT=12187

看看這個,應該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