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⑴ 我國九月份的第幾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的宣傳周
每年九月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由1997年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批准舉辦,從1998年起每年舉辦一屆,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會同相關部門組成推普周領導小組共同組織開展。二十多年來,推普周已經成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社會文化素質、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平台。
(1)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全國普通話普及圓滿完成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工作目標,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書同文、語同音」的夢想初步實現,創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多語言國家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成功範例。
進入新時代,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面臨著新任務新要求。要充分發揮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高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的作用,堅持從娃娃抓起,使各族群眾從小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動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再上新台階。
⑵ 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是從哪一年開始實施的
1997年下半年,囯務院第134次宏理辦公會議批准,目1998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囯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
⑶ 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主題為什麼
主題為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其中的具體情況如下:
經國務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今年第23屆全國推普周定於2020年9月14日至20日舉行。
9月14日,以「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為主題的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拉開帷幕,開幕式以線上方式在北京、烏魯木齊、和田三個城市同步舉行。
記者從活動開幕式上了解到,目前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達到61.56%。
(3)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的相關明細
在該推普周期間,將開展線上系列宣傳活動,包括在「學習強國」學習平台創建語言文字專屬強國號、開展推普專項答題,製作推普創意短視頻、微信表情包等融媒體產品,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發起相關話題接力互動,開展線上答題挑戰和AI普通話測評等。
總而言之,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推廣普通話。全國各地將結合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及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系列活動。
⑷ 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是在每年幾月幾日
1.經國務院批准,自1998年開始,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簡稱「推普周」)。
第一屆
時間: 1998年9月13日至19日
主題:「推廣普通話,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
2.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大力推廣普通話。——《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是「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
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大力推廣普通話,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推廣普及普通話,為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普及普通話。
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公務員要帶頭。
普通話是校園語言。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
青少年要做推廣普通話的積極分子。
普及普通話,從孩子抓起。讓您的孩子從小學會普通話。
新聞媒體要做推廣普通話的榜樣。
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讓青春與普及的語言作伴,讓知識與文明的語言攜手。
都說普通話,溝通你我他;東西與南北,親情如一家。
時尚大上海,魅力普通話。
普通話,承載文明,光彩中華。
同祖同根,同聲同心,同講普通話,同傳中國情。
文明語融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話貫通東西南北情。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中國人愛說普通話。
用普通話搭建你我之間最美麗的橋梁。
普通話——給你我多一點溝通,給世界多一點精彩。
普通話,讓社會更溫馨,讓生活更精彩。
學普通話,建新上海,迎世博會。
說普通話,愛新中華;攜萬眾心,建現代化。
普及九州,通達四海,話為良媒,心無阻礙。
學習普通話,迎奧運,接世博;推廣普通話,聚民心,積國運。
社會就是一個家,人人都講普通話。
學好普通話,振興我中華。
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禮貌語,創文明社區。
一字一句普通話,千言萬語繪中華。
推廣普通話,四海為一家。
要使漢語規范化,先要學好普通話。
普通話,母語音,華夏情。
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學習普通話,行動在大家;推廣普通話,依靠你我他。
普通話——我的母語,我的榮譽。
說流利的普通話,做文明的上海人。
同在一片藍天下,人人都說普通話。
我愛我中華,我說普通話。
普通話九州通,做生意定興隆。
一句中國話,一份中國情;一口普通話,一顆中國心。
學好普通話,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用好普通話,是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異口同講普通話,齊心共建現代化。
用普通話連結世界,讓全世界矚目中華。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自豪,我說普通話。
我的普通話,我的中華情。
一口普通話,伴我行中華。
一句普通話,知心你我他;句句普通話,真情傳萬家。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開口一件事:大家說好普通話。
說好普通話,為你為我為大家。
用普通話構建一個語言家園:心,可以住得更近。
大家來說普通話,親情關愛遍中華。
講普通話,寫規範字,做文明人,迎世博會。
普通話不普通,道出中華新風尚。
普通話,讓彼此靠得更近。
一人一句普通話,中華美德靠大家。
推廣普通話,弘揚愛國情。
說普通話,交四方友。
⑸ 九月第幾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第三周。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1-2],是現代標准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通用語。漢語不等同於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人為地消滅方言,主要是為了消除方言隔閡,以利社會交際,與人民使用傳承方言並不矛盾。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系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
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首選語言。截至2015年,中國70%人口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尚有約4億人只局限於聽懂的單向交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平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11]。現代普通話跟東南地區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較少,並且消失了「入聲」。
⑹ 第1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宣傳口號
1、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大力推廣普通話。
2、普通話是校園語言。
3、說好專普通話,方便你我他屬。
4、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
5、規范語言、溝通心靈、和諧發展。
6、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7、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用文明語、做文明人。
8、溝通——從普通話開始。
9、普通話,使你我靠的更近。
10、普通話:神州音,華夏情。
11、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12、普通話——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
13、普通話同青春攜手,文明語和時尚並肩。
14、學校是我家,推普靠大家。
15、學好普通話,溝通更融洽。
16、人人學講普通話,個個爭當文明人。
17、普通話是溝通的工具,規範字是文明的標志。
18、講普通話,標標准准;寫規範字,堂堂正正。
19、說話要說普通話,寫字要寫規範字。
20、學好普通話,輕松走天下。
21、普通話是教師職業語言。
22、大家都講普通話,語言文字大凈化。
23、普通話與素質同在、與形象同伴、與文明同行。
24、說好普通話,方便、文明又高雅。
⑺ 到2015年,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已經開展了多少年
15年第18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一、活動時間
本屆推普周時間為2015年9月14日至20日。
二、活動主題
本屆推普周宣傳主題是:依法推廣普通話,提升國家軟實力。
三、活動內容及安排
1.各單位要圍繞「依法推廣普通話,提升國家軟實力」這一宣傳主題,從實際出發,制定科學、可行的推普周活動方案。
2.創新活動形式,開展校園宣傳。廣泛發動師生,積極開展校園宣傳活動,以教師普通話測試培訓、師生朗誦指導點撥、古詩文經典誦讀、演講比賽等為載體,扎實開展推普周宣傳活動。
3.積極組織參與第五批市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和第三批市級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創建活動。具備條件的農村學校要積極開展創建申報工作。
四、活動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提高對做好語言文字工作的認識,精心籌劃,統籌安排,務求實效,認真做好推普周期間的各項宣傳組織工作。力求主題突出,色彩鮮明,形式多樣,效果明顯。
2. 勵行節儉節約。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節儉舉辦各類活動。
3.做好計劃總結。各單位要按照通知要求,認真制定推普周活動方案,請於9月25日前將推普周活動方案和活動總結報送至郵箱xxx。各單位要保存好推普周活動的圖片、文字、音頻和視頻資料。
⑻ 什麼是「推普周」
推普周一般指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經國務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自1998年第一屆推普周開始。
二十一世紀,不僅是歲月的更替,也是新舊觀念的更新。它需要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國家語言文字的統一和規范。因為這個時代,是知識、經濟飛躍發展的時代;是信息化、國際化的時代;是科技、人文相融合的時代。說普通話,用規範字,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是提高國民素質,營造改革開放環境的前提條件;也是提升國家形象的一項重要基礎工程。
(8)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推廣普通話宣傳口號:
1、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2、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4、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5、普通話:神州音,華夏情。
6、普及普通話,四海是一家。
7、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8、積極普及普通話,齊心協力奔小康。
9、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10、推廣普通話,公務員要帶頭。
⑼ 經國務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幾月的第三周為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9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並不是不讓說方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語言政策。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消滅方言,而是要在會說方言的基礎上,還要會說民族共同語。
推廣普通話總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場合和公眾交際的場合講普通話,但並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場合講方言。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是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的,並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場合一律不讓說方言。
(9)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擴展閱讀
二十一世紀,不僅是歲月的更替,也是新舊觀念的更新。它需要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國家語言文字的統一和規范。
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知識、經濟飛躍發展的時代;是信息化、國際化的時代;是科技、人文相融合的時代。說普通話,用規範字,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是提高國民素質,營造改革開放環境的前提條件;也是提升國家形象的一項重要基礎工程。
二十一世紀,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尤其在今天,我們面對的是具有新視野、新思想、新觀念、新思維的群體。在學習交流中、工作、業務聯系中、結社聚友中、人與人之間的來往接觸中,都離不開講普通話和運用規範字。
因此,推廣普通話,運用規範字,已成為教育教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每一個中國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⑽ 普通話推廣周的宣傳內容有哪些
1.什麼叫普通話呢?普通話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范的民族共同語。為使普通話在全國普及,自1998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國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
有人也許認為「推普周」活動是小事一件,實則不然。推普活動具有多方面的得要意義。由國家教育部指導督辦的《語言文字周報》「宣傳周特刊」上有這樣一條宣傳標語: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的確,作為漢民族的共同語,普通話和國旗、國歌一樣,是國家和民族的象徵,講好普通話是熱愛祖國的表現之一。所以,在全國推廣普通話實際是對全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凝聚力的一項重要舉措。
普通話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個人素質、修養的尺度之一。希望大家借「推普周活動」之東風,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使自己的普通話講得更好。那麼,是不是普通話講得好就能成為一個文明人呢?絕不是,當我在操場上、教學樓的走廊上聽到個別同學用普通話的發音吐出難聽的臟話時,我都會替這些同學感到難過,如此難聽的臟話怎麼能從正受著中學教育的同學口中吐出呢?語言不文明,光會講普通話又有什麼用呢?相反,每當我聽到同學們口中的「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話時,我都覺得是聽到了最動聽最美好的語言。
在此,我以一名少先隊員的名義向大家呼籲:1、在校園內使用普通話交流。2、積極督促自己的家人講普通話。3、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4、文明用語,做語言美的人。
同學們,你熱愛自己祖國嗎?請講普通話!你想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嗎?請講普通話!
2.當人類的祖先用比比劃劃表達意思時,只能使他們「心有靈犀一點通」,剩下大半怎麼通?於是人們學會了語言。
大家知道我們在朗讀課文,回答老師提問時,需要講普通話。
為什麼要講普通話呢?因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各個不同地區的語言或多或少有些差距。我們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不去見識外面的世界,而我們一旦出門,便會遇到語言方面的障礙,不能與人溝通、交流。
這時,如果我們都講一種在我國普遍使用的共同語言,那麼,就不會與別人因語言不通而急得滿頭大汗。
而這種共同語言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言規范的普通話。」
當然這是從小的方面而言,講普通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大而言之,推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既是當前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各族人民的熱切願望,是符合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
推廣普通話是一項基本國策,而校園就是主戰場。可是,由於我們不重視,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有資料表明,在去年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本文來自文秘寫作網中,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廣州只有60%的教師合格,江門更慘,及格率只有28.8%!《羊城晚報》上有人寫文章分析,由於教學語言的問題,造成了語文始終是廣東高考考生的弱項。據報載,一位博士從外省被高薪聘請到汕頭工作,但是,由於語言不通,生活不便,無法融入當地人際圈,特別是孩子在學校聽不懂老師講課,他說普通話還被同學嘲笑。無奈之下,這位博士只好選擇離開。
同學們,這數字,這分析,這事例,應該讓我們警醒了!科技的發展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連地球都變成了「村」,人與人之間有了更加廣泛的交往,所以我們必須掌握好一種能讓我們更加親密接觸的語言!沒有必要死死地抱著那僅僅屬於我們的一塊。
自98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國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這個活動對進一步推廣普通話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什麼是普通話呢?1955年中國科學院召開的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現代民族的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示範的普通話。」
我國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共同語的普及程度是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新中國成立以來,推廣普通話的目標尚未實現,還不能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因此,大力推行,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既是當前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也符合全國人民共同利益,開展「全國推廣普通話周」活動對提高人們的推廣普通話參與意識和語言文字規范意識,進一步推動推廣普通工作和整個語言文字工作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普通話的推廣,並非以方言的消亡為前提,方言仍會長期存在,作為一個地區的交際工具,在方言地區推廣普通話,其任務是使方言地區的人民除了會說本地方言以外,也會講全民共同使用的普通話,使方言區人民逐漸習慣從單一語言(方言)的生活向著普通話十方言的生活過渡。
因此,從今天開始,我們向師生們倡議積極參加「全國推廣普通話周」活動老師上課應說普通話,學生間對話盡量以普通話為主,自覺地在社會公共交際中使用普通話,培養良好的講普通話的素質,提高自己講普通話的水平,那麼,相信在人們的不斷努力下,推廣普通話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同樣,在校內也應當推廣普通話,形成說普通話的風氣,推動普通話普及工作的發展。讓普通話成為我們校園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