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投訴 » 廣東宣傳部長

廣東宣傳部長

發布時間: 2020-11-28 14:06:13

Ⅰ 省委宣傳部管哪些單位

辦公室

負責承上啟下,協調內外。掌握工作動態,提供有關信息;做好機關文秘、資料選編和行政管理工作。

研究室(輿情信息處)

負責調查研究宣傳思想工作的方針政策及法規建設情況並提出建議;做好信息工作,編輯有關刊物。起草部領導重要講話及部重要文件。

理論處

負責理論研究、理論學習、理論宣傳和理論隊伍建設方面的業務工作。負責與有關理論部門和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業務聯系。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黨員教育工作,負責編寫黨員教育教材的工作。

新聞出版處

負責新聞輿論導向和新聞隊伍建設方面的業務工作。負責有關新聞單位的業務聯系。負責對省出版界進行宏觀管理和隊伍建設方面的業務工作。負責與政府有關出版部門的業務聯系。

網路新聞管理處(網路新聞宣傳處)

負責對全省網路新聞宣傳實施指導、監督和管理。

文化藝術處

負責對全省文化藝術進行宏觀指導、協調和隊伍建設方面的業務工作。負責與省政府有關文化藝術部門和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省作家協會的業務聯系。

宣傳教育處

負責指導、組織、協調全省城鄉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負責協調、組織全省面向城鄉基層群眾的社會宣傳教育工作。

新聞文化改革與發展辦公室

對全省文化新聞業改革和發展情況進行調研,提出意見和建議。聯系、協調、指導全省各新聞文化產業集團(公司)的改革工作,監督管理集團(公司)的建設和發展。承擔「省委宣傳文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活動管理處

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全省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動及其評比。負責全省全局性的其它宣傳教育活動。

綜合聯絡處(志願者工作指導處)

負責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省思想政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負責指導和協調省各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的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

制定全省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規劃。組織協調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扎實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督促檢查各地、各部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實。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動態與信息,培養推廣先進典型,加強對各地各部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導。編印簡報,及時向中央文明辦上報相關信息。

對外宣傳處

負責組織協調全省對外宣傳工作。負責組織外宣專業隊伍培訓。承擔重大事件對外宣傳的組織協調工作。

對外交流處(新聞發布處)

負責制定對外宣傳方案,開拓海外輿論和文化交流陣地。負責境外常駐記者和來訪記者的聯系工作。協調外宣製品的製作、審核、發行、評比等工作。

幹部處

負責全省宣傳文化系統相關幹部管理的業務工作。負責有關的知識分子工作和幹部培訓工作。負責部機關幹部的管理工作。負責省企業政工職稱評定辦公室和省新聞職稱評定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和紀律檢查工作;負責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組織開展機關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領導機關工會、共青團工作。

老幹部處

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為正廳級建制,具體工作職能由省委宣傳部綜合聯絡處(志願者工作指導處)、活動管理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承擔。

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與省委宣傳部合署辦公,具體工作職能由省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處、對外交流處(新聞發布處)承擔。

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設在省委宣傳部,具體工作由網路新聞管理處(網路新聞宣傳處)、省互聯網信息研究中心(省互聯網有害信息舉報中心)承擔。

拓展資料

關於中央宣傳部:

內設機構

中宣部下屬包括理論局、宣教局、新聞局、文藝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設在中央宣傳部,由中央宣傳部代管。國家廣電總局幹部也常由中宣部幹部調任。

宣教局

中宣部內設機構,現任局長為荊惠民,副局長孫德立、劉樹新、李曉軍。

新聞局

中宣部內設機構,現任局長為胡孝漢,副局長劉漢俊、黃傳芳、明立志、高善罡、尚墨玲。中宣部副部長蔡赴朝任國家廣電總局局長。

新聞閱評組

中宣部下設機構,隸屬新聞局之下。1994年,十四大以後為了全面、及時、有效地加強新聞輿論宏觀管理工作,中宣部成立新聞閱評小組,最初出刊為《新聞輿論動向》,後改為《新聞閱評》,不定期發行內部刊物《新聞閱評動態》,該組組長劉祖禹,副組長、正局級閱評員柴全經。中宣部輿情局輿情分析處處長文友華。1996年8月,中宣部在煙台市召開關於加強新聞輿論宏觀調控會議,要求各地仿效中宣部的作法,建立新聞協調和新聞閱評制度,以利於進一步全面、及時、有效地加強新聞輿論的宏觀管理。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後,新聞閱評制度在各省級行政區建立。

網路新聞處

處長葛瑋,副處長黃浩。組建了第一批青少年網路評論員隊伍,依託即時通訊系統初步建立了部分評論員的技術平台和聯絡體系。網路文明傳播志願者來源是黨委宣傳部及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各單位、縣(市)區文明辦,市直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各單位,市直全國、省、市級文明單位從事信息工作的人員或熟悉網路傳播特點、熱心網路文明傳播的人員。中宣部部長劉雲山2011年9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訪華出席「中日韓媒體圓桌論壇」的部分日韓傳媒記者會談時說:「中宣部不可能完全管理五億網民,批評是過高評價中宣部了」。

輿情局

中宣部內設機構,現任局長為李曉軍,副局長孫瑜。

文藝局

中宣部下設機構,現任局長湯恆。下設影視處。中宣部改革辦主任黃志堅。

參考鏈接網路 中宣部

Ⅱ 《海濱小城》原文是什麼

原文:

我的家鄉在廣東,是一座海濱小城。人們走到街道的盡頭,就可以看見浩瀚的大海。天是藍的,海也是藍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線上,有棕色的機帆船和銀白色的軍艦來來往往。

天空飛翔著白色的、灰色的海鷗,還飄著跟海鷗一樣顏色的雲朵。早晨,機帆船、軍艦、海鷗、雲朵,都被朝陽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帆船上的漁民,軍艦上的戰士,他們的臉和胳臂上也鍍上了一層金黃色。

海邊是一片沙灘,沙灘上遍地是各種顏色各種花紋的貝殼。這里的孩子們見得多了,都不去理睬這些貝殼,貝殼只好寂寞地躺在那裡。遠處響起了汽笛聲,那是出海捕魚的船隊回來了。船上滿載著銀光閃閃的魚,還有青色的蝦和蟹,金黃色的海螺。船隊一靠岸,海灘上就喧鬧起來。

小城裡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有桉樹、椰子樹、橄欖樹、鳳凰樹,還有別的許多亞熱帶樹木。初夏,桉樹葉子散發出來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麼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雲中。

小城的公園更美。這里栽著許許多多榕樹。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傘,樹葉密不透風,可以遮太陽,擋風雨。樹下擺著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總是坐滿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瀝青的大路,都是用細沙鋪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響,好像踩在沙灘上一樣。人們把街道打掃得十分干凈,甚至連一片落葉都沒有。

這座海濱小城真是又美麗又整潔。

出處:出自當代作家林遐的《海濱小城》。

(2)廣東宣傳部長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林遐早年當過學徒、店員,1947年考入南開大學英文系半工半讀。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隨軍南下到廣州。曾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幹事、中共東莞縣委宣傳部長、《南方日報》副刊主任。1957年調廣東省委《上游》雜志社當編輯,後在中南局政策研究室、宣傳部工作。

1943年林遐開始寫作,他的創作以散文、特寫、評論為主,其創作高峰期在1957年至1966年間。1960年前作品以抒情為主,之後,他深入生活,聯系實際,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也在此時創作了《海濱小城》。

他的散文受朱自清、秦牧等大家影響較深,風格清麗,富有地方色彩。他敘事寫人,不尚藻飾渲染,總是滿懷朴實之情,如數家珍,親切動人。抒發感情,剖析事理,常常引物取比,娓娓而談。

他主要著作有散文集《海濱小城》、《風雷小記》等。"文化大革命"中,正當作者辛勤耕耘之際,慘遭迫害,於1970年含冤去世,年僅49歲。

Ⅲ 兩千字的入黨個人自傳

我叫**,性別女,1989年01月13日出生在山東省濟寧市的一個農民家庭,籍貫是山東省濟寧市,現在是天津科技大學理學院07級材料化學專業一班的學生,擔任理學院團總支宣傳部部長。在我的家中共有四口人,父親劉承香和母親陳玉芳是兩位勤勞、朴實、善良、的勞動農民,哥哥是一位努力工作的工人,政治面貌都是群眾。
1994—1999年在沙河小學讀書,1996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證明人**春;1999—2003年在***讀書,2000年加入中國共青團組織,證明人**;2003—2007年在******中學讀書,證明人***。2007年進入天津科技大學讀書,2007年10月13日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08年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並參加了校黨課的培訓,順利地拿到了黨課結業證書,證明人許濤。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首先要解決為什麼要入黨的問題。因為入黨動機是激勵我入黨的主觀原因,也是個人世界觀、人生觀的集中反映。下面我詳細地就我的入黨動機問題談一下我的心歷里程。剛遞交入黨申請書時,是因為看到別人寫入黨申請,如果自己不寫,怕老師,同學說自己不要求進步,於是也隨大流寫份申請,但是其間的所寫卻都是從書上,從別人那裡抄來、學來的。其實那時的我對黨缺乏真正的認識,對黨的基本知識還是知之甚少,思想上並沒有迫切要求入黨的願望。這是一種對黨、對個人都不認真、不嚴肅的政治態度。是一種入黨動機不純的表現。入黨不是給別人炫耀的,更不是用來滿足自己虛榮心的,而是應該踏踏實實為黨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學習和生活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大一時,在上黨的基本知識概論課中學習了黨的基本知識,同時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接觸到身邊的黨員,政治視野也得到了擴充,看到當前存在黨風不正的現象,希望自己能加入到黨組織,做一名優秀的黨員,重新確定黨的形象。這種看法現在想起來是很片面和狹隘的,這種錯誤想法的產生究於對黨的認識還太模糊,不能以為有些黨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就否定他們是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一直影響對黨性的認識,也不能把極少數蛻化變質的黨員和黨組織等同起來,他們並不能代表黨。經過這幾次認知意識的轉變,我覺得入黨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和全面地認識我們的黨。身邊的黨員曾對我說,入黨是自己的事,而且同學習一樣,重要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會觀察,會總結,會引申,要去看書學習,去思考,是要花一番氣力的。有些人在入黨之後一段時間,甚至是一生都要不斷補充對入黨的思考,也包括對入黨動機的更完整的再定義。在那以後我就決心,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讓自己的真正的入黨動機在心裡成形。我覺得我必須把思想的轉變和行動相宜地結合起來,讓自己把每一點思考和每一次實踐對應起來,學要學得有進步,做要做得有體會,實實在在的像要求一名黨員那樣來要求自己努力。
在學習中,我更加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想辦法,找問題,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勤奮認真地鑽研知識。雖然有時會在學習中遇到一些問題,但我從不放棄,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長期以來,我都始終貫穿著自己是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在集體活動中,我都積極參與,和大家積極配合完成集體任務。
生活中,團結同學,盡量發揮自己的作用,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和關心同學,比如聽說同學病了,就去看望問候;聽說朋友心情不好,就去勸勉鼓勵。在黨課中我學習了黨章和黨的基本知識,積極參加黨課學習小組的活動,課余時間閱讀了一些有關黨的書籍和文章,很大地加深了對共產主義的理解,有了一定的理論素養和正確的理論知識。
作為一個積極爭取入黨的人,我不僅要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還應該是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關心者和擁護者。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圍繞著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政策創新。從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形成了黨的總政策,並構建了全新的政策體系。這一路線解放了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提高了人民的勞動積極性。主要成就表現在:開發了廣東沿海,利用香港發展深圳,依託澳門建立珠海2個經濟特區,再輻射整個廣東,東完「洋槍隊」,順德「地方部隊」,中山「國家隊」,南海「游擊隊」在不久前還是一片貧窮落後不久成為廣東四小龍,廣東的發展模式的成功加快了領導人改革開放的步伐,,提出了讓一部分人先富的口號。東部沿海利用有利條件率先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使中國形成環渤海圈,珠三角,長三角3個工業中心。減小貧富差距,提出西部大開發的口號,利用西部的資源聯合國擁有常任理事國席位。近年來隨著國力的增強利益的全球化,中國主動要求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例如積極推動6方會談,舉辦中非合作論壇。
在2007年10月15日召開的中共十七大中解讀到: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第一,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胡錦濤同志指出,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從這個意義上說,基本路線確實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第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第三,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我們在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個歷史進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支撐我們人民共和國大廈的四根支柱。第四,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改革開放作為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沖破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障礙,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形成了對外開放的全新格局,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發展的嶄新局面。
理想是遠大的,但還要從實處入手,我會從現在開始以實際行動開始努力,以一個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盡量縮小與黨員標准之間的差距,如果我被黨組織吸收,我會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遵守黨的章程。以合格黨員的標准時刻要求自己,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自覺接受黨的教導,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Ⅳ 廣東省原宣傳部副部長胡中梅何去何從

據我所知,截至2008年8月7日止,他還是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難道後面有變?
因為那時候他還參加了廣東省委巡視組到南油巡視指導工作。具體情況見:http://zjphoto.yinsha.com/file/200808/2008080710462989.htm

Ⅳ 母親節是幾號

五月13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

由來:
母親節是由一位名叫賈維斯的婦女倡導,並由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發起創立的。

賈維斯夫人是一個有著10個子女的母親,是當時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主日學校的總監。在美國以解放黑奴為目的的南北戰爭結束後,她在學校里負責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賈維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講述著戰爭中那一個個為正義捐軀的英雄的故事,望著台下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孩子們的臉,一個想法猛然湧上心頭:為祖國貢獻了這么多英勇戰士,保證了戰爭勝利的,不就是那一個個含辛茹苦地撫育著子女的母親們嗎?她們的兒子血染疆場,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犧牲的,不也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母親嗎?因此,她提出應該設立一個紀念日或母親節,給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達兒女們對母親的孝思。可惜的是,這個良好的願望還沒有實現,賈維斯夫人便與世長辭了。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目睹母親撫養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勞,深感母親的提議是適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寫出了幾十封信,發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提議創立母親節。在她的一再呼籲下,這一提議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響應和支持。

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鄭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也就是賈維斯夫人的忌日,定為母親節。美國政府還規定,母親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以表示對母親的尊敬。由於賈維斯夫人生前喜愛康乃馨花,這種花也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

母親節是個充滿人間溫情的節日,這一天,家裡的男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都包下來,兒女們每人都要做一件讓母親高興的事,以盡孝道。即使遠在異地的孩子,也要打電話向母親表示祝賀。這一天,美國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親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歡愉;母親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達哀思。

母親節創立後,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安娜·賈維斯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43個。時至今日,歡慶這個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按慣例,「國際母親節」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舉行。

日本的母親節也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節日里人們送給母親一枝紅石竹,表示祝賀。

法國首次慶祝母親節是在1928年,節日定在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節日這一天,數以百萬計的媽媽們,懷著喜悅的心情接受各自子女們的「節日愉快」的美好祝願。

泰國於1976年宣布8月12日為母親節。這一天也是泰王後麗吉的生日。節日里,全國要開展「優秀母親」的評選活動。兒女們手持芳香馥郁的茉莉花,獻給自己的母親。

阿拉伯地區的許多國家的母親節定在3月21日「春分」這一天。當地人認為「春分」是春天開始、一年之始,以此表示母親的偉大。葡萄牙人的母親節在12月8日;而印度尼西亞則定在12月22日。

母親節在我國是地區性節日,最早是在港澳台地區有此節日。改革開放後,母親節也為內地所接受。廣東省於1988年開始,杭州等城市於1989年開始,都由各級婦聯組織母親節的慶祝活動,並把評選「好母親」作為節日的內容之一。

Ⅵ 歷史上6月1日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會議,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中國原本將兒童節定於4月4日,是為了紀念中國抗日兒童團而立。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改在六月一日。
1904年6月1日 膠濟鐵路建成通車
- 1917年6月1日 吳虞呼籲男女平權
- 1923年6月1日 日兵槍殺長沙市民釀成「六一慘案」
- 1926年6月1日 當代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誕辰
- 1927年6月1日 日軍以保護僑民為由在青島登陸
- 1929年6月1日 孫中山靈柩奉安紫金山
- 1933年6月1日 中共蘇區政府嘗試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 1936年6月1日 抗日紅軍大學成立
- 1943年6月1日 毛澤東致電彭德懷重新估計抗日戰爭
- 1950年6月1日 世界上第一個六一兒童節
- 1952年6月1日 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病故
- 1956年6月1日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
- 1968年6月1日 美國女作家和教育家海倫·凱勒逝世
- 1974年6月1日 英國弗利克斯堡化工廠發生爆炸 28人死亡
- 1974年6月1日 周恩來住進醫院
- 1987年6月1日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成立
- 1992年6月1日 我國發行三種金屬人民幣

1204年6月1日 法國國王菲利普·奧古斯都征服魯昂

1215年6月1日 金朝控制下的北京被蒙古人佔領。

1252年6月1日 阿方索十世(阿爾豐沙十世)當選為卡斯蒂利亞和萊昂(西班牙)國王

1533年6月1日 安妮·博林(安妮博林)成為英國王後

1812年6月1日 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要求國會同意對英國宣戰

1831年6月1日 詹姆斯·羅斯發現北磁極

1855年6月1日 美國軍事冒險家威廉·華爾克征服尼加拉瓜

1857年6月1日 法國作家夏爾·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出版

1910年6月1日 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的探險隊離開英國赴南極

1911年6月1日 保路同志會成立

1920年6月1日 阿道爾弗·德·拉·韋爾塔就任墨西哥總統

1925年6月1日 上海總工會公開成立

1927年6月1日 日本出兵中國山東

1929年6月1日 孫中山先生的靈柩由北京香山碧雲寺運至南京安葬

1933年6月1日 中共蘇區政府嘗試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1936年6月1日 兩廣出師北上抗日

1936年6月1日 中國抗日紅軍大學成立,全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抗日紅軍大學,於1937.1.20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1937年6月1日 周恩來與蔣介石在廬山談判

1941年6月1日 納粹德國佔領希臘克里特島

1943年6月1日 中共中央通過並發出《關於領導方法的決定》

1946年6月1日 羅馬尼亞親納粹的領導人揚·安東內斯庫被槍決

1950年6月1日 新中國第一個國際兒童節

1956年6月1日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舉行 陸定一作重要指示

1956年6月1日 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北京電影學院,任命王闌西為首任院長。

1957年6月1日 中央氣象局(現中國氣象局)開始每日公布各地天氣預報

1958年6月1日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的理論刊物《紅旗》雜志創刊

1958年6月1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加強協作區工作的決定》

1963年6月1日 肯亞宣布自治

1974年6月1日 英國弗利克斯堡化工廠發生爆炸,28人死亡

1979年6月1日 羅得西亞(現辛巴威)90年來第一位黑人領導人上台

1980年6月1日 美國CNN開始運營

1981年6月1日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在北京成立

1981年6月1日 新中國第一張全國性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在北京正式創刊

1985年6月1日 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在北京成立,首任會長周培源

1988年6月1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黨和國家機關必須保持廉潔的通知》

1988年6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正式施行。

1991年6月1日 中央台辦負責人談海峽兩岸關系

1991年6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施行

1995年6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正式施行。

1997年6月1日 伊敘兩國邊界正式開放

2000年6月1日 「專利法條約」簽署

2001年6月1日 尼泊爾皇室血案,王子迪彭德拉將尼泊爾比蘭德拉國王、王後艾什瓦爾雅等多名王室成員殺害後自殺身亡。

2001年6月1日 海豚館謀殺案:一個哈馬斯分子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一家迪斯科舞廳里引爆炸彈,造成21人死亡。

2003年6月1日 三峽工程二期竣工,開始蓄水

2004年6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正式施行。

2004年6月1日 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開始實施。此政策對已經實行了十多年的進口汽車保稅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規定從2005年起,所有進口口岸保稅區不得存放以進入國內市場為目的的汽車。

2005年6月1日 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在杭州開幕

2005年6月1日 荷蘭公民投票拒絕通過歐盟憲章

2006年6月1日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正式施行。

2007年6月1日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鑫諾三號」通信衛星,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00次發射。

2008年6月1日 「限塑令」開始實施,中國大陸所有超市、賣場開始實行有償提供塑料袋。

Ⅶ 廣東省宣傳部長與統戰部長哪個級別大

級別都是正廳(局)級,但此兩職位通常由省委常委兼任,如由省委常委兼任,則為副部級。統戰部長一般比宣傳部長權利小,在常委排名亦較靠後,很多地方統戰部長還不是省委常委兼任,只是正廳級。

Ⅷ 誰知道戴季陶簡介

戴季陶(1891年1月6日-1949年2月11日),祖籍浙江吳興,四川省廣漢出生。字選堂,號天仇;孫中山逝世後改名「傳賢」,字季陶。中國政治家、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

1905年到日本讀師范,1907年轉讀日本大學法律系。1909年回國,並於1911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屢於報章批評滿清政府。辛亥革命成功後,1912年擔任孫中山的秘書。1913年逃亡日本、與當時同樣留學日本的蔣介石為同室好友,關系密切。1916年始返中國。五四運動後曾大力推廣社會主義,亦參加上海共產主義者初期的活動,後來因孫中山反對而退出。1924年1月出席中國國民黨一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任中央宣傳部部長。1926年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黃埔軍校成立後任政治部主任(副主任為周恩來)。及後司中華民國考試院長達二十年(1928年10月—1948年6月)。中華民國國旗歌的歌詞作者。1928年著《日本論》。1949年於廣州服安眠葯自殺,自殺原因大都推測與中國國民黨後期的貪污腐敗和大陸局勢迅速崩潰瓦解而絕望有關。

戴安國是戴季陶之子。長期傳言蔣緯國亦是戴季陶之子,為戴季陶留學日本時與日本護士重松金子所生,在蔣緯國晚年公開承認戴季陶才是他真正的親生父親後才得到證實。

Ⅸ 古代的六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巡撫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即現在的省長
而總督職位比巡撫,轄制巡撫,掌有兵權。
如陝西巡撫,甘肅巡撫上頭有一個陝甘總督,總管兩省政務,軍務。
現代的市古代稱作府如南京明朝時叫應天府,清朝時叫江寧府,最高長官稱作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市長

尚書省分六部,其最高長官為尚書令(正二品),副長官為侍郎(從二品),其下六部尚書為正三品,六部副長官仍稱侍郎(從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長官分別為從五品、從六品(即當今司局級)。

六部尚書:
自魏晉起至隋唐時期發展健全,封建王朝的中央政權機構都設「吏、戶、兵、刑、工」六部。官階為正二品。
其分工為:
吏部:又稱天官,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勛等事務;
戶部: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貨幣、官員俸祿、財政收支等事務;
禮部:掌管國家的典章制度、祭禮、學校、科舉和外事活動等;
兵部: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驛站等事物;
刑部:掌管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物;
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各部的長官稱「尚書」,副長官稱「侍郎」。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及工部
吏部 吏部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吏部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勛司和考功司。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稽勛司掌文職官員守制、終養、辦理官員之出繼、入籍、復名復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

戶部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明十三司: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浙江、江西、湖廣、廣東、廣西、四川、福建、雲南、貴州。清增江南司,為十四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除以上各司外,清還設有掌管八旗事務的八旗俸餉處及現審處。隸於戶部的機構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

禮部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四司之外,清設有鑄印局,掌鑄造皇帝寶印及內外官員印信。會同四譯館,掌接待各藩屬、外國貢使及翻譯等事。

兵部 明職掌全國軍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清職掌全國綠營兵籍及武職官員的機構。職掌內外武職官員的除授、封蔭之典,乘載、郵傳之制,甄核、簡練之方,士籍、軍實之數。兵部下設四司:武選清吏司,考核武職官員的品級與選補、升調、承襲、封贈諸事,並管理土司;車駕清吏司,掌全國馬政及驛傳等事;職方清吏司,掌武職官員的敘功、核過、撫恤、軍旅之簡閱、考察、巡防等事,並管理關禁與海禁;武庫清吏司,掌全國之兵籍、軍器並武科考試之事。此外,清設稽俸廳,掌稽察武職官俸;會同館,管理京師驛傳事務;捷報處,掌遞送文書。

刑部 刑部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復核,共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復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刑部的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是按省設司,明為十三司,名稱與戶部諸司同。清增加直隸、奉天、江蘇、安徽四司,為十七司。清刑部各司除分核本省刑名外,職掌他省及衙門的部分文書收發和某些日常政務。此外,清設督捕司,掌督捕旗人逃亡事;秋審處,掌核秋審、朝審各案;減等處,掌匯核各省及現審各案之遇赦減等事;提牢廳,掌管獄卒,稽察南北所監獄的罪犯,發放囚衣、囚糧及葯物等;贓罰庫,掌收放現審案內贓款及沒收各物件,並保管本部現銀及堂印;贖罰處,掌罰罪事;律例館,掌修訂法律。

工部 工部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製造工程(包括軍器、軍火、軍用器物等),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並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明清工部下設四司:營繕清吏司,掌宮室官衙營造修繕;虞衡清吏司,掌製造、收發各種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鑄錢;都水清吏司,掌估銷工程費用,主管製造詔冊、官書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寢修繕及核銷費用,支領物料及部分稅收。除四司外,清設有製造庫,掌製造皇帝車駕、冊箱、寶箱、儀仗、祭器等;節慎庫,掌收發經費款項;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數及稽核、供銷京城各壇廟、宮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1.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2.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古代官職

明朝(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
令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這些均為加官,用來表明受官者的功績與崇高身份,沒有實際管轄范圍。

2、六部: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順序)
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長)、主事
等。
吏部:負責官吏的管理,考核,升遷等
戶部:有十三個司,分別管理各地的收支與報銷
禮部:主管國家凶吉大典,教育與考試,招待外賓,宴勞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軍政(軍令由五軍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

3、督察院:
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
下設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僉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分管每個省的檢查工作(當時中國分十三個省)十三道監察御史與直
屬於皇帝的六科給事中統稱"科道"屬於言官范疇。

4、六科:
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督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從七品)。
給事中品級雖低,權利很大,皇帝交給各個衙門辦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銷一次,如果有脫拉
或者辦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報告。六科還可以參與官員的選拔,皇帝御前會議,審理有罪
的官員。最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還皇帝敕書的權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認為不妥可以封還,不
予執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門的簡稱,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法院,是全國最高上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祿寺:主管宴享
太僕寺:管馬
鴻臚寺:管招待外賓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負責輔助太子的機構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廳

7、太醫院:
太醫院是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制葯的,設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醫四
人,從九品吏目若幹人。

8、翰林院:
相當於現在國立大學,幹部學院等的綜合,翰林院的首長稱為翰林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兩
人,侍講學士兩人(從五品),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狀元後就會
被授予此職位。編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

(地方)
縣:助手有縣丞、主簿。縣丞協助知縣管理縣政,主簿管全縣糧稅、戶籍。水滸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縣丞一職。

州,最早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把全國劃分成了13個監察區,稱為州,州的長官叫刺史,負責監察郡,縣的官吏。東漢後,刺史又稱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縣。

宋朝州的行政長官才稱知州。明清兩代的州有兩級別:直隸州和散州。
直隸州屬省,級別與府相同;散州隸屬府,同縣級。

知州屬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志)、通判,分別掌財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時,直隸州(76個)散州(48個)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長官稱府尹,宋朝的府屬「路」(介於中央和州之間)
明清兩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長官仍稱尹外,一般都稱知府。沒辦法誰叫人家是京官呢。

明代府按納稅糧分三等:納糧20萬以上為上府,20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無糧的叫地府,全國150多個府。

宋朝收回節度使兵權,節度使後來只是榮譽稱號,只發獎狀不給實權。元代廢除。

清代官銜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種,武官分將軍、都尉、騎尉、校尉四種。
文官大夫為五品以上官員,郎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員,佐郎為從八品以下官員。

正 從
一品 光祿大夫 榮祿大夫
二品 資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議大夫 中議大夫
四品 中憲大夫 朝議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職郎 修職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從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員出身可為宣德郎,地位與正六品等,正從九品同稱登佐郎。

武官中將軍為從二品以上官員,都尉為正三品至從四品官,騎尉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為正八品以下官員。

正 從
一品 建威將軍 振威將軍
二品 武顯將軍 武功將軍
三品 武義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騎尉 武德佐騎尉
六品 武略騎尉 武略佐騎尉
七品 武絡騎尉 武絡佐騎尉
八品 奮武校尉 奮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官員的服飾

清時官員的服飾有嚴格的規定,依品質,數量,顏色的不同來區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許 濫用的。
服飾大致有下列五種:一,頂戴,二,蟒袍,三,補服,四,腰帶,五,坐褥。 這里把各品穿戴
的頂戴,蟒袍,補服列表如下:

頂戴 蟒袍 補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麒麟) 仙鶴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獅子) 錦雞
三品 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豹子)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虎)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熊) 白鷳
六品 硨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彪) 鸕鶿
七品 素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紫鴛鴦
八品 起花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鵪鶉
九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海馬) 練雀
未入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獬豸) 黃鸝

(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飾圖案為獬豸)

明朝總督和巡撫合稱「督撫」,是臨時官位。

清代,正式以督撫為地方最高長官,總督管轄一省或二、三省,巡撫是省級地方長官。
鴉片戰爭前,清共有8總督16巡撫。

八督:直隸、兩江、陝甘、閩浙、湖廣、四川、兩廣、雲貴。

16撫: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陝西、甘肅、浙江、湖南、湖北、廣東、雲南、貴州、福建、江西。

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督撫直到公元1906年才設。直隸、四川只設總督,不設巡撫,甘肅巡撫於1754年撤去,由陝甘總督兼任。公元1884年建新疆省,設甘肅、新疆巡撫,駐烏魯木齊。1885年,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駐台北(台灣建省)福建巡撫有閩浙總督兼任

Ⅹ 英雄事跡(短)

解讀戰士張思德:

1944年9月8日,毛澤東主席參加了一名普通戰士的追悼會,他不僅親筆寫了輓詞,而且發表了著名的演說《為人民服務》。這位被領袖追悼的普通戰士,就是張思德。幾十年間,「為人民服務」這一光輝的口號同張思德的名字一起響徹了中華大地。

生平

-孤兒「谷娃子」在革命軍隊中成長為渾身是膽的「小老虎」,長征期間他三次過草地

-參軍11年,同期入伍的同志有許多已當了團長甚至是旅長,張思德身為戰士卻從不計較職務高低

-1944年夏天,張思德帶領4個戰士到安塞縣燒炭。9月5日中午時分,窯洞即將挖成突然塌方,張思德奮力把開窯口的戰友推出洞去,自己則被砸埋在窯里犧牲,時年29歲。

背景

-張思德犧牲後,毛澤東發表了傳揚天下的《為人民服務》

1944年9月8日,即張思德犧牲後3天,中央直屬機關在延安鳳凰山腳棗園操場上為他舉行了約千人的追悼會,毛主席親筆寫了「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時以後,毛主席邁著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題目是《為人民服務》的演講。

張思德當過班長,又從班長當回戰士,一切從人民利益和黨的需要出發,其高尚品質十分可貴。毛澤東在演講中稱贊:「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張思德犧牲後,毛澤東隨即吩咐,晚上要多派些人站崗,防止屍體被狼吃了,盡快把屍體挖出來,洗干凈,買一口棺材;開追悼會,我要講話。黨的領袖如此關心一個普通黨員和戰士,遠不止是出於私人感情,而是表現出革命隊伍中人人平等,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是為人民服務。

抗日戰爭後期的延安正處在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中。毛澤東的勤務兵張思德為人憨厚朴實,工作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一心一意為著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國的偉大事業而默默地奉獻。

為解決中央機關冬季取暖問題,1944 年他帶領一班人到安塞縣燒木炭。在一次燒炭中炭窯突然崩塌,張思德不幸犧牲。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追悼會上深情地說,我們的隊伍里到處是這樣的人,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我們不注意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可正是這些人支撐了我們的事業……

解讀戰士張思德:

1944年9月8日,毛澤東主席參加了一名普通戰士的追悼會,他不僅親筆寫了輓詞,而且發表了著名的演說《為人民服務》。這位被領袖追悼的普通戰士,就是張思德。幾十年間,「為人民服務」這一光輝的口號同張思德的名字一起響徹了中華大地。

生平

-孤兒「谷娃子」在革命軍隊中成長為渾身是膽的「小老虎」,長征期間他三次過草地

-參軍11年,同期入伍的同志有許多已當了團長甚至是旅長,張思德身為戰士卻從不計較職務高低

-1944年夏天,張思德帶領4個戰士到安塞縣燒炭。9月5日中午時分,窯洞即將挖成突然塌方,張思德奮力把開窯口的戰友推出洞去,自己則被砸埋在窯里犧牲,時年29歲。

背景

-張思德犧牲後,毛澤東發表了傳揚天下的《為人民服務》

1944年9月8日,即張思德犧牲後3天,中央直屬機關在延安鳳凰山腳棗園操場上為他舉行了約千人的追悼會,毛主席親筆寫了「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時以後,毛主席邁著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題目是《為人民服務》的演講。

張思德當過班長,又從班長當回戰士,一切從人民利益和黨的需要出發,其高尚品質十分可貴。毛澤東在演講中稱贊:「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張思德犧牲後,毛澤東隨即吩咐,晚上要多派些人站崗,防止屍體被狼吃了,盡快把屍體挖出來,洗干凈,買一口棺材;開追悼會,我要講話。黨的領袖如此關心一個普通黨員和戰士,遠不止是出於私人感情,而是表現出革命隊伍中人人平等,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是為人民服務。

抗日戰爭後期的延安正處在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中。毛澤東的勤務兵張思德為人憨厚朴實,工作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一心一意為著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國的偉大事業而默默地奉獻。

為解決中央機關冬季取暖問題,1944 年他帶領一班人到安塞縣燒木炭。在一次燒炭中炭窯突然崩塌,張思德不幸犧牲。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追悼會上深情地說,我們的隊伍里到處是這樣的人,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我們不注意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可正是這些人支撐了我們的事業……

鄭忠華英雄事跡報告會舉行

張燮飛要求在全市掀起「學英雄,見行動」熱潮
本報訊(記者 黃德娣 通訊員 陳文良)熱烈的掌聲,一次又一次地響起;盈眶的淚水,一次又一次地流下。昨天上午,鄭忠華英雄事跡報告會在龍岩一中學術廳隆重舉行。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燮飛,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雄出席報告會並講話。

張燮飛指出,鄭忠華是模範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先進典型。他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遭到嚴重威脅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搶險救援英勇獻身,他將自己寶貴生命最壯麗的一刻,永遠定格在人民心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了一個軍人的誓言。我們要認真學習鄭忠華同志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高尚品德,學習他臨危不懼、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學習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良品德。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觀念,唱響「人民公僕為人民」的主旋律,在全市迅速掀起「學英雄、見行動」的熱潮,推動省委、市委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以蓬勃的朝氣、昂揚的銳氣和堅定的信心,投身於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推進閩粵贛邊聯結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態型經濟樞紐建設的實踐中。

張燮飛強調,要把學習鄭忠華英雄事跡與深入學習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以鄭忠華同志為榜樣,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做為民、務實、清廉的好乾部,在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群眾利益中不斷改進執政方式,鞏固執政地位;要與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相結合,讓英雄的事跡傳遍閩西大地,讓英雄的精神深入幹部群眾的心田;要與本地本部門的工作實際相結合,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個平凡崗位做起。

陳雄在報告會上指出,要以鄭忠華英雄事跡和精神為榜樣,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弘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腳踏實地、埋頭苦乾的工作作風,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在不同的崗位上繼續盡職,爭創一流業績。

報告會上,將樂縣消防大隊一中隊副指導員曾瑞榮、將樂縣萬安鎮寺許村被救村民王建斌、將樂縣公安局民警陳玉帆、英雄鄭忠華的妹妹鄭儀鳳、將樂電視台記者賴晨齡等報告團成員從不同側面講述了鄭忠華的英雄事跡。他們的精彩報告感人至深、催人淚下,不時贏得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河北省淶源縣,位於河北西部,與山西交界,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根據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長在這里.關於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說.

鬼子發現上當後,先是殘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個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頭上。八路軍一舉全殲此股日寇,戰斗結束後,幾個戰士沖向二小,當時他還活著,和另外兩名受傷八路軍戰士一起送到劉家莊,可惜傷重無治,為國犧牲,三位戰士永遠長眠在劉家莊的深山老峪里。當時來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寫了王二小在反"掃盪"斗爭中,把敵人引進埋伏圈而自己壯烈犧牲的材料,報道給邊區青救會的。《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在1942年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很快在邊區,直至全國傳唱開來,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我們來到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秋日的太陽暖融融掛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蘋果掛滿枝頭。山坡上羊兒成群,牛兒悠閑地甩著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誰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個東洋倭國賊寇窺我中華,在這條美麗的山谷中殘殺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聲中永遠記住十三歲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敵人向一條山溝掃盪,
山溝里掩護著後方機關,
掩護著幾千老鄉。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
敵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
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乓乒乓響起了槍炮,
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
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我們那十三歲的二小,
可憐他死得這樣慘。

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
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
他的臉上含著微笑,
他的血染紅藍的天。

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
它把這個動人的故事傳揚,
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
歌唱著二小放牛郎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