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宣傳資料
『壹』 兒童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內容包括哪些
衛生院健康教育內容可以說涉及好多內容。涉及內容的深淺,依據健康的教育對象而定。
(一)宣傳普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
(二)對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0~36個月兒童家長等重點人群進行健康教育。
(三)開展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鹽、戒煙、限酒、控制葯物依賴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預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
(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地方病、結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點疾病健康教育。
(五)開展食品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飲水衛生、戒毒、計劃生育等公共衛生問題健康教育。
(六)運用中醫理論知識,在飲食起居、情志調攝、食療葯膳、運動鍛煉等方面,對城鄉居民開展養生保健知識宣教等中醫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資料、音像資料的種類、數量、宣傳欄更新次數以及講座、咨詢活動次數等方面,應有一定比例的中醫葯內容。
『貳』 關於武則天的歷史以及傳說的詳細資料,謝謝
武則天(624——705年),並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書武士huo的女兒,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權術。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637 年(唐太宗貞觀十一年),武氏以美貌應召人宮,始為才女,賜號武媚,時年14歲。649年,太宗死,入感業寺別發為尼。時王皇後正與蕭淑妃爭寵,決計利用武媚的美貌,轉移高宗對蕭氏的厚寵。遂令武氏暗中蓄發,獻給高宗,封為宸妃。翌年生是長子李弘,晉為昭儀。
武氏再次入宮,得力於王皇後,開始對王皇後卑躬屈節,極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後與蕭淑妃有矛盾,便聯合王皇後,奪去高宗對蕭氏的寵愛。當蕭氏失寵後,她認為自己要當六宮之主,必須把王皇後打下去。654 年,武昭儀產下一女兒,深得高宗喜愛。有一天,王皇後閑得無聊,到昭僅宮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後離去。武氏在王皇後來時,她故意避開,及王皇後離去,將小公主弄死,嫁禍於王皇後。655 年,王氏被誣以殺死小公主的罪名,廢去後位,立武氏為皇後。此後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賢(章懷太子)、李顯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見其專寵之地位。
武氏自立為皇後之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83 年,高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後,由太後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後掌實權。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
武則天稱帝後,大開科舉,破格用人;獎勵農桑,發展經濟;知人善任,容人納諫。在她掌理朝政近半個世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後來「開元盛世」打下基礎。但是,武則天逼害王後蕭妃,殺害親子,大封武氏諸王,重用酷吏,嚴刑峻法,冤獄叢生,受到歷史的譴斥。
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位,尊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全唐詩》等錄有其詩58首,多為廟堂祭奠之作,然也間有記游抒情詩篇,其《如意娘》詩雲: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作為女皇的武則天,是一個鐵腕人物,給人留下女中須眉的印象,然作為女人,也有情意纏綿,柔情若水的一面,於此詩可見。
武則天還有《臘日宣詔幸上苑》詩雲: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這首詩後來流傳為一個故事,說武則天於某年冬遊上苑,令花神催開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齊放,唯牡丹傲骨,獨不奉詔。武後大怒,貶之洛陽,「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為冠首。」案此詩寫於691年,是武則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詩》於此詩題解雲:「天授二年,臘,卿相欲詐稱花發,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之。尋疑有異圖,乃遣使宣詔雲雲。於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異。後托術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此說較為可信,所謂今花神催開百花,乃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實先有所布置。
建議觀賞一下《漢武大帝》^_^
『叄』 今年瘧疾宣傳日的主題是什麼
耐心等待,這個只有瘧疾宣傳日到了才知道,現在說的都是不可信的!
『肆』 全國瘧疾日的歷年主題和宣傳口號
2008年「全國瘧疾日」
宣傳主題為「瘧疾--一種沒有國界的疾病」。
宣傳口號
(一)防版治瘧疾,權消除貧困。
(二)全社會攜手,共同抗擊瘧疾。
2009年「全國瘧疾日」
宣傳主題
各省因地制宜
宣傳口號
消除瘧疾,共享健康
使用蚊帳,遠離瘧疾
預防瘧疾,保障健康
全程服葯,根治瘧疾
消除瘧疾,共建和諧
消除瘧疾危害,促進和諧發展
一頂蚊帳,一份關愛,遠離瘧疾
2010年「全國瘧疾日」
宣傳主題
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實現消除瘧疾目標
宣傳口號
小小蚊帳作用大,消除瘧疾要靠它
遏制蚊蟲孳生,消除瘧疾隱患
把預防做在前頭,把瘧疾除在源頭
預防瘧疾人人參與,健康生活家家受益
發熱病人要血檢,防治瘧疾早發現
根治瘧疾要規范,全程服葯最關鍵
2011年「全國瘧疾日」
宣傳主題
消除瘧疾,履行承諾
2012年「全國瘧疾日」
宣傳主題
全民行動,消除瘧疾
2013年「全國瘧疾日」
宣傳主題
投資未來,擊敗瘧疾
2014年「全國瘧疾日」
宣傳主題
消除瘧疾、共享健康
『伍』 2011年瘧疾的宣傳資料單
瘧 疾 熱 點 問 答
1.瘧疾是一種什麼病?
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經媒介按蚊傳播、引起以周期性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和脾大、貧血等體征為特點的寄生蟲病,分為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4種。
2.瘧疾是如何傳播的?
當雌性媒介按蚊叮吸帶有瘧原蟲人的血液時,瘧原蟲隨血液進入蚊體,在適宜溫度條件下,瘧原蟲經過發育、繁殖形成子孢子。進入蚊子唾液腺的子孢子在蚊子再吸血時隨唾液進入人體傳播瘧疾。輸入帶有瘧原蟲人的血液、使用被帶有瘧原蟲人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等也可傳播瘧疾。瘧原蟲也可經胎盤傳給胎兒,但較少見。
按蚊的種類很多,但在自然情況下僅有少數種類能傳播瘧疾。在我國已知的60餘種按蚊中,中華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被公認為我國瘧疾的主要傳播媒介。
3.瘧疾的流行特徵是什麼?
在全球,瘧疾廣泛流行於北緯60°至南緯30°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當前,非洲、南美洲以及東南亞、太平洋島國等地區瘧疾流行嚴重,且主要為惡性瘧。
在我國,歷史上瘧疾流行於遼寧省南部以南除西北沙漠、乾旱地區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外廣大地區。其中北緯33o以北僅流行間日瘧,多數地區流行程度低;北緯25o~33o之間流行間日瘧和惡性瘧,流行程度較高;北緯25o以南流行間日瘧和惡性瘧,流行程度較高。
當前,全國分為高傳播地區,包括雲南的邊境地區、海南的中南部山區,流行仍較嚴重,流行間日瘧、惡性瘧;疫情不穩定地區,包括安徽、湖北、河南、江蘇、貴州等省的部分地區,疫情尚不穩定,時有局部或點狀暴發;疫情基本控制地區,包括除上述兩個地區以外地區,疫情已得到控制,僅有間日瘧散在發病。
4.瘧疾都有哪些典型症狀?
典型的瘧疾多呈周期性發作。一般在發作時先有明顯的寒戰,全身發抖,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寒戰持續約10分鍾至2小時;接著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面色潮紅,皮膚乾熱,煩躁不安,高熱持續約2~4小時後,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後體溫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經過一段間歇期後,又開始重復上述發作。間日瘧和卵形瘧隔日發作一次,但間日瘧在發病初期常有每日發作者;惡性每日發作一次,但在間歇期患者體溫不回復正常,呈?留型或雙峰型。
嬰幼兒瘧疾發熱多不規則,可表現為持續高熱或體溫忽高忽低,在發熱前可以沒有寒戰表現,或僅有四肢發涼、面色蒼白等症狀。嬰幼兒瘧疾高熱時往往容易發生驚厥。
5.瘧疾有哪些並發症?
凡出現嚴重並發症,並需住院治療的瘧疾患者為重症瘧疾。其中,腦型瘧多見。腦型瘧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或昏迷,絕大部分由惡性瘧發展而成,以兒童,特別是幼兒及無免疫力的患者為多見。預後凶險,治療不當常致死亡。常見的症狀有昏迷、驚厥、去皮層僵直和呼吸加深、過度換氣、換氣降低常伴有眼球震顫和流涎、間歇性呼吸常伴有瞳孔對光的反射減弱甚至消失以及視網膜出血、水腫、動脈搏動、靜脈擴張和外周血管萎陷、乳頭水腫等;大部分患者的體溫達39℃~40℃,但亦有體溫正常甚至偏低者,往往伴重度貧血和高原蟲血症。
6.瘧疾是如何診斷與鑒別診斷的?
瘧區居民或非瘧區居民曾於瘧疾傳播季節在瘧疾流行區住宿、夜間停留或近二周內有輸血史,具有典型或非典型周期性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發作多次後出現脾大和貧血,重症病例出現昏迷等症狀者:
(1)經顯微鏡檢查血塗片查見瘧原蟲(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或瘧原蟲抗原檢測陽性時,即可診斷為確診瘧疾病例;
(2)具有典型周期性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發作多次後出現脾大和貧血,重症病例出現昏迷等症狀,未進行顯微鏡檢查瘧原蟲或瘧原蟲抗原檢測時,即可診斷為臨床瘧疾病例;
(3)具有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但熱型和發作周期不規律,且未進行顯微鏡檢查瘧原蟲或瘧原蟲抗原檢測時,用抗瘧葯作假定性治療,3天內症狀得到控制,可診斷為臨床瘧疾病例;
約有1/3以上臨床表現不甚典型的患者,需與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的其他疾病相鑒別,主要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敗血症、假性急腹症、附紅細胞體病、巴貝西蟲病、急性粟粒型結核、傷寒、回歸熱、敗血症、艾滋病(AIDS)、鉤端螺旋體病、阿米巴性肝膿腫、病毒性肝炎、登革熱、日本血吸蟲病、絲蟲病、黑熱病等。
7.應如何預防和控制瘧疾?
(1)及時發現、規范治療瘧疾病人,對間日瘧患者於第二年春季進行根治;
(2)對進入高瘧區的人員必要時進行預防服葯,方法為每月1次服磷酸哌喹600mg(成人用量);
(3)對來自高瘧區的人員加強檢測,發現病例時應及時給予規范治療;
(4)開展滅蚊,重要的是消除積水、根除蚊子孳生場所。
(5)加強防護,在蚊蟲活動季節正確使用蚊帳,戶外活動時使用防蚊劑及防蚊設備。
『陸』 地震來了我們該躲在哪裡
地震發生的應急措施
1.躲在面積較小的屋子裡(如:洗手間)
2.躲到牆角(房子塌下來形成三角,可以給自己留下空間)
3.跑到沒有建築物的地方(如:廣場,操場)
4.如果找不到上述地方,躲在足夠結實的東西下(如:桌子)
注意:
1.地震來臨前不會先橫向擺動,而是先縱向(上下)擺動越7分鍾左右,這段時間可以找到躲藏的地方。
2.利用這幾分鍾,找些淡水和吃的東西
切勿:
1.地震發生時亂跑
2.地震發生後躲在某個地方不要大喊大叫,保存體力。如果有鐵管之類的東西,可輕輕的,有規律的敲打。不要狂喊,亂動
3.如果地震後參與救援工作,不要先把遇難者救出來,先給他些吃的喝的,以免在解救過程中遇難者虛脫
跑到沒有樓房空曠的地方,
床下桌下最危險,建築物倒塌會砸在裡面,最好是躲在桌子床傢具旁邊,這樣屋頂倒下來,一邊砸在桌子上,還會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求生空間。當然到空曠的地方最好,但時間根本來不及,衛生間、廚房這種小房間還是比較安全的
找到當地的地質人員,服從政府統一指揮,人家讓往哪裡就往那裡。千萬不要自己東奔西跑,因為你掌握的知識畢竟不夠專業化,甚至本來在安全區,結果跑了無窮的路發現自己恰好撞進危險區了。
『柒』 瘧疾防治工作總結
概述 (背景 疫情概況)
主要工作內容(休止期服葯、現症病人治療、血檢、輸入性瘧疾情況、項目完成情況等)
存在問題
下一步工作打算
『捌』 全國瘧疾日的瘧疾宣傳核心信息
瘧疾宣傳核心信息(2008版)
(一)瘧疾是由蚊蟲傳播的傳染病。
(二)非洲、南亞次大陸、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是瘧疾高度流行區,到上述國家及地區工作、生活、學習要謹防瘧疾感染。
(三)瘧疾的症狀主要是發冷、發熱、出汗,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四)預防瘧疾最有效的辦法是防止蚊蟲叮咬。
(五)早期診斷和全程、足量的規范用葯是治療瘧疾的關鍵。
(六)春季休止期治療是清除瘧疾傳染源的重要措施之一。瘧疾防治宣傳核心信息(2011版)
一、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
(一)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寄生蟲病。
(二)瘧疾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的。
(三)瘧疾的主要症狀是發冷、發熱、出汗。
(四)預防瘧疾的關鍵措施是睡覺時使用蚊帳、戶外活動時穿長袖長褲、抹驅蚊劑等。
(五)非洲、東南亞、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是瘧疾高度流行區。
二、面向目標人群的核心信息
(一) 面向政府領導的核心信息。
1. 「2020年全國消除瘧疾」是我國政府對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
2. 政府的重視和投入是消除瘧疾的關鍵。
3. 消除瘧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二) 面向醫務人員的核心信息。
1. 對從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各國返回,且有發熱症狀的患者要警惕瘧疾。
2. 發現瘧疾病例要依法報告。
3. 對於確診的瘧疾病例,如無瘧疾葯品,應當盡快與當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聯系協調解決。
(三) 面向瘧疾患者的核心信息。
1. 全程規范用葯是治療瘧疾的關鍵。
2. 惡性瘧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死亡。
3. 惡性瘧蚊子傳,熱帶地區最常見;發冷發熱又出汗,延誤診治有危險。
(四) 面向出入境人員的核心信息。
1. 出國前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了解境外瘧疾流行狀況。
2. 赴瘧疾高度流行區工作、學習和生活,請攜帶青蒿素類抗瘧葯品和蚊帳、驅蚊劑等防護品。
3. 回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熱、發冷、頭痛等症狀,應當主動向口岸檢驗檢疫人員申報,以便得到及時救治。
4. 回國後1個月內,如出現發冷、發熱、頭痛等症狀,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告知醫護人員自己的出國史,便於醫護人員排查瘧疾。
『玖』 有沒有與預防瘧疾相關的宣傳畫或圖片
1 瘧疾是由蚊子傳播的疾病,消滅蚊子就可以預防瘧疾。您自己不妨動手畫一些相關的宣傳畫。
2 另外,包括我國很多國家都在研究預防瘧疾的疫苗。
3 消滅傳播瘧疾的蚊子,也是各國研究的題目。
僅供參考。
『拾』 青蒿素是否能在葯店購到
一般不能。
中葯青蒿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青蒿和黃花蒿的全草,以黃花蒿最多、最普遍,廣布於全國各地。我國用青蒿治療瘧疾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東晉葛洪在《肘後備急方》記載用青蒿治療瘧疾的方法。
其後,宋《聖濟總錄》、元《丹溪心法》、明《普濟方》、《大明本草》均有記載青蒿治療瘧疾和單方驗方。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用青蒿治「瘧疾寒熱」。清《溫病條辨》記載:「少陽瘧偏於熱重者,青蒿鱉甲湯主之。」
(10)瘧疾宣傳資料擴展閱讀
020年4月26日是全國瘧疾日、2020年4月25日是世界瘧疾日(World Malaria Day)。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雖然瘧疾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但是目前為止仍然是亟待解決的、重要的、世界范圍內的的公共衛生問題。瘧疾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因此瘧疾也被稱為是一種沒有國界的疾病。而提到防治瘧疾,就不得不提中葯:青蒿素。
青蒿素治療瘧疾的常用葯物,其對於瘧疾的耐葯性最好葯物,目前以青蒿素類葯物為主的聯合治療方法,是現在治療瘧疾最為有效、最主要的手段。青蒿素的獲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從植物青蒿中直接提取,二是提取青蒿中含量較高的青蒿酸,之後再經過化學合成為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