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保護
Ⅰ 沒有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怎麼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你可向法院起訴,要求保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Ⅱ 勞動者權益保護法的舉報電話號碼是什麼
違反勞動者權益保護法的舉報電話號碼是12333,12333是全國統一的勞動保障投訴咨詢電話。
「12333」勞動保障投訴咨詢電話,在全國范圍內廣泛使用。此號碼為本地固定電話號碼,長途或行動電話撥打需在此號碼前加撥長途字冠和區號。通信費標准按信息產業部現行相關規定執行,信息服務費一律免收,也可以114電話查詢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的舉報電話。
(2)舉報保護擴展閱讀:
2003年,原勞動保障部申請開通了全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專用號碼「12333」,之後下發了《關於開展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的通知》,明確12333用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12370用於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
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熱線是國家重要的民生服務平台,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的建設,將有助於暢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社會公眾的溝通渠道,提高對社會公眾的服務能力。
Ⅲ 法律如何保護舉報者
對舉報者是保密的 如果有可能危及舉報者的人身安全的話可以申請司法保護 而且針對舉報者的犯罪還有報復陷害罪
Ⅳ 職業舉報人的保護措施
檢察院對「職業舉報人」或稱「自由舉報人」給予了全面的保護,按照有關紀律,嚴格保守舉報人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情況,不得泄露。並且專門建立了舉報獎勵基金,接受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的捐贈;在獎勵基金建立前,獎勵經費從業務費中列支。有的人認為舉報人稱為「職業舉報人」、「自由舉報人」,不如稱之為「兼職舉報人」較好。這些並不是僅僅靠舉報生存,而是富有良知的公民,是出於對腐敗的痛恨才行使法律賦予自己的權利。但是職業舉報人的活動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負作用,需要加以規范,專門機關在具體化作中應當正確加以引導。
Ⅳ 公安局對犯罪分子的舉報人怎麼加以保護
目前公安局對犯罪分子的舉報人的保護主要還是依據我國法律規定執行。
《憲法》規定了舉報權是公民享有和應受保護的基本權利之一。第41條第1、2款明確規定 中國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刑訴法》第84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舉報的權利和義務;第85條規定公、檢、法等機關應當保障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刑法》第254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兩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6條規定 人民檢察院依法保障公民對於違法的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控告的權利,追究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人的法律責任。
但是,雖然我國為保護舉報人的權益已經出台了不少的法律法規,相關部門規章及紀律規定也有相應的保護性規定,但仍然表現在舉報人的保護機構職責不清、舉報人的保護程序運行缺失和舉報人的保護手段匱乏不力等七個方面。
(一)無專門的舉報人保護法。
(二)無專門的保護機構。
(三)缺乏程序規定。
(四)保護范圍過於狹窄。
(五)缺乏對舉報人的經濟補償措施。
(六)保密制度不保密,泄密事件不斷發生。
(七)政治體制嚴重滯後,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
Ⅵ 中國國家環境保護部的舉報電子郵箱是什麼
中國國家環境保護部的舉報電子郵箱是[email protected]。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本機關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監督部門投訴。投訴電話為(010)66556039。投訴郵箱為[email protected]。此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向監察機關舉報或通過法律途徑加以解決。
(6)舉報保護擴展閱讀:
環境保護部自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受理環境信息公開申請,受理機構為環境保護部行政服務大廳,辦公地址為:環境保護部東門,辦公時間為8:00-11:30,13:30-17:00(節假日除外)。通信地址為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南小街115號環境保護部,郵政編碼為100035。
根據申請人申請並通過紙張、磁碟、光碟等介質提供政府信息的,可以按照提供政府信息的件數收取檢索費;材料需復印、列印、刻錄、拷貝,並使用紙張、磁碟、光碟等物品的,收取相應成本費用;郵寄、遞送等方式送交材料將按照國家標准收取相應費用。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官網——環境保護部信息公開指
Ⅶ 一次舉報獲利20萬,在舉報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人生安全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見到一些貪官,或者是一些偷稅漏稅的人,這個時候具有公民意識的我們通常情況下都會選擇舉報。但是,舉報往往會有危險的,因為有可能會受到被舉報人的威脅,那麼舉報的情況下,應該如何保證我們自身的人身安全呢?
並且也有相關法律說明,如果說舉報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其親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話,可以向人民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部門求助。通過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來,當我們舉報的時候,是有法律保護我們的,所以說,沒有必要去害怕。
Ⅷ 我撥打了環保局電話,舉報了些事,可環保中心把我信息給了對方,怎麼辦
對方很可能要報復你,現在重要的是你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
(1)你可找到省環保廳去反映舉報環保局的徇私舞敝行為。
(2)省廳如果核實你的舉報屬實,會摘掉環保局泄露人的烏紗帽,至少要記大過處分。
(3)環保局有保護舉報人信息的責任。他們公開舉報者的信息,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你可以向上級單位舉報環保局這種侵害舉報人權益的行為。
1、建立舉報人保護制度:
(1)對舉報人的信息必須嚴格保密,控制知曉者的范圍。
(2)當舉報人遭到打擊報復時,應該及時干預,並給予嚴格懲處。
2、立法部門應完善舉報人保護的法律:
(1)不僅要規定事後救濟制度,更要積極借鑒和探索對舉報人及其親屬的預防性保護措施,加強對舉報人的事前、事中保護和事後救濟。
(2)在明確舉報人的權利范圍、受理舉報機構的責任和義務、完善舉報程序制度、建立與舉報權利保護有關的保密制度、舉報人安全保障制度、舉報人受益制度、舉報人權利救濟制度等方面,進行立法完善和制度創新,以構建完備的公民舉報權保護體系。
(8)舉報保護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規定全文如下:
(1)第一條為維護舉報人合法權益,鼓勵個人和單位依法舉報職務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際,制定本規定。
(2)第二條 鼓勵個人和單位依法實名舉報職務犯罪。
使用真實姓名或者單位名稱舉報,有具體聯系方式並認可舉報行為的,屬於實名舉報。
(3)第三條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財政部門應當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舉報人保護和獎勵工作。
(4)第四條任何個人和單位依法向人民檢察院舉報職務犯罪的,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人民檢察院對於舉報內容和舉報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
《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網路
Ⅸ 匿名舉報信的處理規定
匿名舉報信的處理規定:解決匿名舉報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對舉報人的有效保護。舉報人是紀檢、監察及檢察機關反腐敗的同盟軍,舉報人一般會被犯罪分子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打擊報復舉報人事件的屢屢發生,在嚴重挫傷群眾舉報積極性的同時,也極大地損害了紀檢、監察及檢察機關的權威。目前檢察機關偵破的案件中,有70%的線索來源於舉報。我國在憲法中雖然明確了公民舉報的權利,但到目前為止,除了刑事訴訟法上有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和高檢院出台的政策性規定外,我國還沒有一套系統的關於舉報人和證人保護的法律制度。目前,檢察機關對舉報人保護,更多的是舉報人受到打擊報復並造成舉報人傷害、死亡等嚴重後果涉嫌構成犯罪的情況,基本談不上事前保護的問題。保護舉報人,首先應提倡機制保護,要從機制、體制上進行完善,在機制建設上有所作為。2008年召開的檢察機關舉報工作會議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討論如何從源頭上保護舉報人,加強對舉報人的事前、事中保護。?舉報者是為了社會正義、為了反腐敗,是有著時代良心的英雄。?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胡克惠說,要通過各種形式、多種渠道宣傳,?喚起更多具有『時代良心』的舉報者?。?善待時代良心就是要保護時代良心。?我們應盡快把各部門現行保護舉報人的規章制度上升到法律層面,制定一部具有權威性和足夠影響力的《舉報法》。通過立法,把舉報線索的受理、處理、以及受理舉報部門的權利義務、舉報人的權利義務及對舉報人的保護獎勵等做出明確的規定,使《憲法》和《刑法》中關於舉報的內容更詳細,更具可操作性,從而有效減少被舉報受到的打擊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