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辦投訴
1. 如何在國家信訪局網上投訴
尊敬的國家信訪局領導您們好!
我們是河南省夏邑縣政府包分配職教,內進修教師。現請求您的幫助容!
根據,夏邑縣人民政府67號文件《夏邑縣人民政府,對縣教體委關於招收體育,音美,幼師專業班的批復》明文規定,學生畢業後由縣人事局教體委負責分配到教師崗位任教。
通過我們刻苦的學習,我們拿到了,畢業證,教師資格證,普通話過關證,派遣報到證,1999年秋交縣財政一萬零一百元,學費三千八百元,在2000年又收了兩千元轉干費,對於當時一個農村家庭來說,這些錢不是小數目,都是我們父母辛辛苦苦的血汗錢。
夏邑縣政府和教育部門違反當時的招生政策。學生畢業後由縣人事勞動部門負責安排到教育教學崗位任教。但16年過去了,夏邑周邊(虞城縣和永城市)都已全部安排解決,唯獨夏邑縣政府和教育部門,並沒有執行文件。
現在我們的訴求是:希望上級領導能夠關注和解決我們反應的問題,夏邑縣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門盡快解決我們全體人員的工作問題。
在此,我們全體人員感謝您們!
2. 到政府行政部門投訴應該給書面回復嗎
本人淺談一下政府機構在行政程序中不肯給書面答復的陋習
首先要講的是信訪
因為信訪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投訴舉報申訴這些都是信訪的一部分無法分割。
只要是公民以各種形式向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要求和申訴、舉報、控告,依法應當由有關國家機關處理的活動(信訪條例第二條)---------都是信訪,關國家機關的范疇又非常大。
條例所稱國家機關,是指本省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
例如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因為紀委和檢察局合署,檢察機關也是國家機關。
如果行政相對人有訴求,通過口頭,書面形式提出獲得書面答復的申請,遭到的拒絕的理由主要匯集有以下2點:
1:部門以「沒有硬性規定」為由拒絕。
2:部門以「可以自由選擇書面或者口頭答復」為由拒絕。
國家信訪條例第二十八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辦理信訪事項,應當恪盡職守、秉公辦事,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宣傳法制、教育疏導,及時妥善處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
浙江省信訪條例第二十六條
國家機關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的信訪事項,應當及時予以解決;對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無明確規定又需要解決的信訪事項,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妥善解決。
其實條例說的很清楚,只要行政相對人的申請的理由合情合理,就算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硬性規定)-------如果遭到政府機構的拒絕,該部門已經違背了妥善處理的原則。
公務機構的工作人員主要是擔心追責,奉行少做少錯的辦事原則,書面材料---能不給書面盡量不給,畢竟白紙黑字就是證據。作為公民還是要拿好書面證據才能切切實實的保護自身權益,否則真到了申訴甚至行政訴訟的時候,有關部門突然來個矢口否認會讓你欲哭無淚!!
附相關條例
信訪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稱信訪人。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
3. 信訪局投訴受理中心工作崗位好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是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信訪工作的行政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交辦、轉送信訪人提出的信訪事項; (二)承辦上級和本級人民政府交由處理的信訪事項; (三)協調處理重要信訪事項; (四)督促檢查信訪事項的處理; (五)研究、分析信訪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進工作的建議; (六)對本級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的信訪工作進行指導。 (七)負責把信訪件快速往下轉送,承擔文件速遞局功能。
屬於政府組成部門,行政編制,裡面的工作人員屬於公務員編制
4. 遇到信訪投訴,作為工作人員,該怎麼處理
遇到信訪投訴作為工作人員,一是勸解上訪人員依法辦事。同時講解相關的法律條文。三是為上訪人員聯系和溝通相關的業務部門或者是司法機關接納和處理信訪事宜。供參考。
5. 政府官員不作為向哪個部門舉報
1、向當地檢察院舉報。官員不做為,是失職,嚴重的就是犯罪。
2、檢查院內設紀檢、監察機關可對不作為官員進行檢察。
負責受理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檢察人員利用職權進行違法辦案、越權辦案、刑訊逼供、吃請受賄等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和控告,並進行查處;通過執法監察、巡視、檢務督察、經濟責任審計等形式,加強對檢察機關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和執法辦案活動的監督等工作。
3、不作為是相對於作為而言的,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並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不作為是行為的一種特殊方式,與作為具有一種相反關系。
拓展資料
不作為的行為性在證明上的困難緣自它是身體的靜止,即不像作為那樣存在身體的外部動作,在單純物理意義上是一種「無」的狀態。因此,從物體的意義上難以證明不作為的行為性。為此,在不作為的行為性的證明中,往往引入目的性與規范性的視角,這種努力是有一定價值的。但又都不無片面性。
6. 我去囯家信訪局投訴,下達了督辦我該怎麼辦
去國家信訪局投訴,如所說下達了督辦,根據辦理要有必要的時間,如告之等通知,就安心等通知給結果,沒告訴具體時間,等二周再聯系問問
7. 什麼是信訪辦
信訪辦簡單說,給普通人兜底的一個單位。
舉個例子,你去某單位辦事,被各種推諉。或者你因為各種涉及公家的糾紛,吃了虧。
去找信訪,信訪辦會根據你的事由讓相關部門給解決問題,或者做出解釋。
一般來說現在單位都是很重視信訪的事的。正常情況如果說通過信訪還解決不了,單位肯定是有能站的住腳的理由。
信訪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換言之,信訪制度設立的初衷就不是為了解決問題。
可以看到,現在中國的信訪僅僅只是民眾情緒上行的渠道之一,所以信訪更多的是作為緩和社會矛盾的調節器而存在。如果要解決糾紛的話,途徑有很多種,包括私力救濟、公力救濟,一般認為訴諸法律是解決糾紛的最後途徑,我們希望有一個地方能夠徹底解決糾紛,讓生活繼續向前,這個地方應該是法院,而不是信訪辦。
而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還是希望能夠通過信訪的方式來解決糾紛,甚至於實踐中存在部分涉訴信訪,深層次的原因是民眾對於法律信仰的不足。不知道多少人抱著「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心態去面對解決,這種不那麼正確的心態使得信訪制度即便在二審終審制度、再審制度的法治中國仍有存在的土壤,信訪制度的存在不合理,只是它不得不作為平息群眾情緒的渠道而存在。
法律的權威不在於他的正確性而在於他的終局性,如果無法建立對於法律的信仰,只能唏噓法治中國還任重道遠了。
8. 信訪投訴一般處理多久
需要糾正您一個錯誤,紀委部門與信訪部門是兩個單位,紀委有接待部門,但不屬於信訪工作。
紀委如果告知您受理案件後,正常情況是90日內給予回復,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延期,需向舉報人說明情況原因,但是實際辦理調查情況往往比您想像的要復雜,所以辦理時間很可能會超出這個時間,所以您需要做好心理准備。
另外,紀委監察的對象主要是黨員,如果您舉報的人員不屬於黨員,紀委是不受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