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投訴 » 電磁輻射宣傳

電磁輻射宣傳

發布時間: 2021-03-16 16:22:16

A. 如何預防電磁波輻射給人類造成的危害

1、為了減輕低頻電磁輻射對環境的污染和人體的害處,應著手普及防護知識的宣傳,提高自我防範的意識,像對待其它污染一樣來對待電磁污染。目前國外一些機構相繼出台了對電磁感應強度最大允許量的限制。我國也逐漸完善和增補這方面法規
2、加大輻射源與工作監控室的垂直和平行距離是相當重要的。實地考查中有的控制室距高壓線僅10m左右,而距220KV變壓器也不過15m左右。有的工作人員說,出去巡線經常感到頭皮發麻,頭發豎起,手腳不靈的現象。
3、對變壓器,發電機組引出線要加以屏蔽(考查中很多廠站都是裸露金屬板)。屏蔽結構要合理,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開孔與縫隙,減少尖端突出物。屏蔽措施應良好接地,使輻射源引起的屏蔽感應電流通過導線流入大地。
4、既使在中央控制室中也存在電纜、儀器儀表、電腦的輻射,要加大個人防護能力,如要穿防護衣、防護眼鏡和防護頭盔(特製)。
5、超高壓輸電線(220KV以上)要遠離商業、住宅、文教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市內變壓器與環境應保持一定距離,應符合電磁衛生標准。
6、為了減輕家庭居室的電磁污染,使用家電過程中人體應與輻射源保持一定距離,應盡量避免卧室放長期開啟的有輻射源的電器。

B. 電磁輻射對大腦的影響大嗎 1

本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五大影響 2、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電力專家提醒:家電不要集中擺放 昨天下午,重慶電力行動推廣周在江北嘴中央公園廣場啟動,這次活動由市委外宣辦和市電力公司聯合開展。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事忠,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周波參加了啟動儀式。 家電不宜集中擺放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汪泉弟說,其實,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家用電器工頻電場強度要比站在變電站圍牆外要強數倍。比如電腦主機、電吹風、微波爐、手機等等。 電腦主機的出線部分、電腦顯示器的後面,都是電磁輻射源。汪泉弟建議,市民使用電腦時,應盡量與電腦保持至少50公分的距離。打手機時,應盡量使用耳機,並減少通話時間。各種家用電器也盡量不要集中擺放,收音機、電視機、冰箱等更不要集中放在卧室內。 =============== 我想知道網吧電腦多危害性有多大。3年每天 9-10小時。

C. 請問電磁輻射是怎樣產生的

電磁輻射的危害與防範

電磁輻射與身體健康

20世紀被譽為電氣時代,發電站、輸電線越建越多,各種各樣的電器深入工廠、實驗室、辦公室以及普通居民家庭。但電磁場,特別是(50-60HZ)工業頻率的電磁場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是人們一直比較關注的問題。
上世紀60年代初,有關專家們開始研討這個問題。起初,專家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於電場的作用而忽略了磁場的作用。因為當時人們誤以為這種電磁場中的磁場分量很小,它不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可以感覺出來的影響。許多國家的有關衛生保健標准中只規定工業頻率電磁場中可以容許的電場分量的標准;在製造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器以及架設輸電線時,只考慮對電場分量規定的標准,而沒有考慮對磁場分量可以容許的最高限額。但後來進行大量的調查與統計分析表明,磁場也能影響人體健康。如,人體發生多種腫瘤病變的概率與所受到的低頻電磁輻射密切相關。歐美許多國家的專家和一些政府機構確信,低頻磁場會顯著增大下列疾病的發生率:白血球增生與白血病(特別是對兒童危害更大)、癌症、新生兒形體缺陷、乳腺癌、腦瘤、惡性淋巴瘤、神經系統腫瘤、星形細胞的發展,慢性骨髓細胞樣的白血病,染色體畸變等。有些報告還指出,在電磁場作用下一些激素的分泌減少,還可能是引起乳腺腫瘤發展的原因。
關於手機對身體的危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最直接的證據,但總的來說用手機還是以長話短說為好。

電磁輻射知多少

有些調查報告指出:經常接觸電磁輻射的人,若再受到高溫作用,則他們體內發生乳腺癌變的危險就更大;長期擔任電氣工程師的人,若再經常接觸汽油、農葯或殺蟲劑,則他們患急性白血病的危險就增大。
不少調查報告還指出,從事「電氣職業」者,兒童以及不適當使用家庭電器者(常玩視頻游戲的兒童,常使用電熱毯和其它電加熱器的婦女與兒童等)受低頻磁場損害的危險較大。一些國家對懷孕的婦女還有這樣的規定:嬰兒未出生前3-6個月內不能上微機。
低頻磁場輻射的強度和累積量都會影響致病的概率。並且,有些人是在潛伏期長達10-15年以後才發病的。國際衛生標准中規定,可以容許的磁感應強度上限為100微特斯拉。電磁輻射就像太陽和紫外線的關系一樣,你要享受陽光就不可避免接受紫外線的輻射。電磁輻射看不見、摸不著,難以感知,因此其危害就顯得尤為隱秘。從電子鬧鍾、吹風機、微波爐、電熨斗,到計算機、傳真機、電話機,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電磁的「撫慰」。走出門外,電力線、各種電機設備又使我們十分容易地處於電磁場中。21世紀電磁環境惡化已成定局。

==

電磁輻射的防範措施

眾所周知,有電的地方就有電磁輻射,而且電磁輻射是看不見、摸不著,防不勝防的。那麼人們採取什麼樣的防範措施就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我們應該廣泛宣傳電磁輻射的基本知識,讓人們弄清電磁輻射是怎樣產生的,對人體會產生哪些傷害,什麼樣的場所以及使用什麼樣的設備會產生電磁輻射,這是一項長期的耐心細致的工作。
其次,採取一些必要的防範措施,去迴避或降低電磁輻射。如現在已經有了一種將多種防電磁輻射的原料製成混合纖維,織進衣服的面料里,製成的防輻射服裝,其電磁屏蔽效果非常明顯。假如我們的商家多生產一些這樣的服裝,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將會大大削弱。

如何防止電磁輻射所產生的危害

1.防止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1)屏蔽室:由金屬(片、網)所構成,多用於對大型機械組或控制室的主動場屏蔽;

(2)屏蔽衣屏蔽頭盔和屏蔽眼鏡:這些均是個人防護具,可以有效地降低磁輻射強度,以保護從事接觸電磁輻射的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3)屏蔽罩:這是對小型儀器的主動場屏蔽的主要方法,屏蔽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是電阻率小的導電性材料,如銅、鋁等;

(4)對於手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可以戴耳機來減小電磁輻射,信息產業部電信傳輸研究所泰爾實驗室的實驗證明使用耳機通話時頭部受到的輻射量處在直接用手機通話輻射量的 1/100 到 1/200 之間。

2.防止電磁輻射泄露你的電腦機密的方法主要有:

(1)被動模式:進行電磁屏蔽,防止電磁波向外泄漏。單一使用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如果屏蔽不能徹底,高靈敏度的電磁接收設備還是可以獲取信息;

(2)主動模式:發射電磁波,使得用於竊密的電磁接收設備接收到被干擾了的信號。單一使用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如果使用設計得非常好的軟體對接收到的被干擾了的信號進行分析,還是有可能和還原出有用的信息。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同時混合使用這兩種模式。

因此,採取被動模式防止電磁波向外泄漏,就要從這些方面入手。單一對顯示器進行屏蔽,還不足夠。當要在保密情況下使用電腦的時候,應當把所有不必要的電纜和外圍設備除去。

使用電池供電的手提電腦就能夠免除這種連接。但如果非得要使用公共電源的話,被動模式的濾波設備或者再加上主動模式的干擾信號注入電源線,就成是可考慮採用的措施。

==

居住環境質量 電磁輻射危害不可忽略

目前,隨著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購房人在選擇住房時除了考慮地段、價位、戶型、園林、物業等因素之外,也開始關注環境質量。據了解,為了讓人們享有一個安全、健康的居住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將從9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說,對於居住小區項目,今後在項目立項之前都需要進行強制性的環境影響評價。

電磁輻射浮出水面

對於戶外的環境質量而言,噪音問題、空氣指數問題、電磁輻射問題是人們最關心的三個問題,特別是電磁輻射問題。由於電磁輻射摸不著,看不見,人們對它又不太了解,住在高壓線、變電站、電台、電視台、雷達站周邊的許多居民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有關專家指出,盡管電磁輻射有一定危害,可一方面電磁輻射並不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發生危害;一方面電磁輻射是可以屏蔽的,因此,居民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恐惶不安。

正確認識電磁輻射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大量電視塔、廣播站、雷達、衛星通信、微波等帶有電磁輻射的設備和活動也越來越多。這些設備對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發展的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產生的電磁波也是一個環境污染要素。社會發展愈是進步,電磁污染環境狀況也越嚴重。所以,電磁波既是有益於社會發展的信息載體和能量流載體,又是有害於人類生活的污染要素,其危害已受到國際環保領域的高度重視。因此,既要把電磁能作為一種資源,充分地利用;又要加強管理,將電磁輻射的負面效應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關專家介紹,從專業角度說,電磁輻射一般是指頻率在100KHZ以上的電磁波。電磁場的來源有自然和人工兩類。首先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磁場,太陽光本身也是電磁波的一個頻段,還有雷電和其他星球產生的電磁波,都是自然產生的,而人類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進化過來的,與自然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共存關系,所以,自然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然而,自從19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發明了很多利用電磁能工作的設施,這些設施大量的向環境中發射電磁輻射或產生電磁場,使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問題越來越嚴重,從而產生了電磁環境保護問題。產生電磁輻射的設施大致可分為五類:

1、廣播電視發射系統,如電視發射塔、廣播轉播台站;

2、無線通信發射系統,如手機基站;

3、高壓送變電系統,如高壓線、變電站;

4、電氣化鐵道,如磁懸浮列車;

5、工業、科學、醫療用電磁能設施,如高頻冶煉爐;

電磁輻射的危害

人類本身就生活在一個巨大的電磁場里,電磁輻射無所不在,所以電磁輻射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電磁輻射只有超過一定的數值時,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局發布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電場強度如果低於每米40伏應該就是安全的。即使超過這個數值也不一定產生危害,這根據個人的抵抗力和接觸的時間、距離等情況而定。另外,專家還指出,電磁波無所不在,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便利,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合理利用,完全沒有必要過份擔憂,只要進行適當的屏蔽防護,就可以大大降低輻射影響。

==

電磁輻射究竟有多可怕

近年來,國內外媒體對電磁輻射有害的報道一直未斷:義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專家認為病因是受到嚴重的電磁污染;美國一癌症醫療基金會對一些遭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影響因素之一。
電磁輻射的危害真這么聳人聽聞嗎?
其實人類一直生活在電磁環境里。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其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此外,太陽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但天然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是沒有損害的,對人體構成威脅、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產生的電磁輻射。
早在168年以前,英國人法拉第就發現了一種奇妙現象:電流通過媒體時可產生電場和磁場,這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之為電磁感應的現象。19世紀80年代,人們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發電站。從此,人類大步邁進了電磁輻射的應用時代。
從1901年首次開始的全球通訊,到如今移動通信的大面積使用,以及家家必備的彩電、冰箱,電磁輻射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充分享受電磁輻射帶來的方便舒適的同時,人們也日漸感受到它的負面效應。如電磁兼容中的電磁輻射曾造成導航系統、醫療信息系統、工業過程式控制制和信息傳輸系統的失控,干擾了人們對廣播、電視的收聽……
聽說家用電器、電子設備、移動通訊設備等電器裝置,只要處於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又聽說電磁輻射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有人因此將產品電磁輻射產生的污染比喻為「隱形殺手」。那麼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記者為此采訪了北京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教授趙玉峰。
趙教授說:「電磁輻射和電磁污染是兩個概念,電磁輻射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但電磁污染只有在電磁輻射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准限值)後,才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導致頭疼、失眠、記憶衰退、血壓升高或下降、心臟出現界限性異常等症狀。如在電磁輻射超強度的環境下長期作業,嚴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員流產、白內障,甚至誘發致癌……」
趙玉峰坦言,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雖普遍存在,卻並不可怕。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齡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即使在超標環境下,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草木皆兵」。當然,對老人、兒童、孕婦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應採取防患措施。
針對日常生活中接觸電器產品產生的電磁輻射,可能危及健康,中國消費者協會8月6日發出警示:生活中須防電磁輻射。
「其實,電磁輻射到底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影響並不是什麼新鮮問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究員李天麟告訴記者,「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對電磁輻射的研究及評論已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但由於研究的目的、方法、條件(接觸電磁輻射源的距離、時間、生物模型等不同)等因素不一致,目前全球有關專家學者們對電磁輻射生物學效應研究結果和觀點也不盡一致。因此,電磁輻射對人體究竟有哪些影響及危害,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不過,李天麟認為,作為一個大國,我國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盡快制定一個全國統一的電磁輻射安全衛生強制性國家標准。以便生產企業能遵循這一標准研製、開發超低電磁輻射的電器、設備,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同時將電磁輻射的管理納入正常的社會環境保護范圍,有效地保護消費者、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就制定電磁輻射標准問題采訪了幾個有關部門,了解到,過去衛生部、電子工業部(現合並到信息產業部)、國家環保總局、軍隊等部門,都分別制定過本行業電磁輻射安全的標准,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電磁輻射安全強制性國家標准。據悉,目前我國正在著手制定電磁輻射方面的強制性國家標准,今年年底前有望出台。
據國家環保總局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的電磁輻射環境是比較好的,相當於五六十年代時我國面臨的水污染、大氣污染的情況,有苗頭出現,遠未到嚴重的地步。但從現在就要從嚴管理,未雨綢繆。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對電磁輻射的應用。若電磁污染到了環境無法忍受的地步,再想進一步發展經濟就舉步維艱了。

D. 電磁輻射對人身體的影響

20世紀被譽為電氣時代,發電站、輸電線越建越多,各種各樣的電器深入工廠、實驗室、辦公室以及普通居民家庭。但電磁場,特別是(50-60HZ)工業頻率的電磁場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
上世紀60年代初,有關專家們開始研討這個問題。起初,專家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於電場的作用而忽略了磁場的作用。因為當時人們誤以為這種電磁場中的磁場分量很小,它不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可以感覺出來的影響。許多國家的有關衛生保健標准中只規定工業頻率電磁場中可以容許的電場分量的標准;在製造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器以及架設輸電線時,只考慮對電場分量規定的標准,而沒有考慮對磁場分量可以容許的最高限額。但後來進行大量的調查與統計分析表明,磁場也能影響人體健康。如,人體發生多種腫瘤病變的概率與所受到的低頻電磁輻射密切相關。歐美許多國家的專家和一些政府機構確信,低頻磁場會顯著增大下列疾病的發生率:白血球增生與白血病(特別是對兒童危害更大)、癌症、新生兒形體缺陷、乳腺癌、腦瘤、惡性淋巴瘤、神經系統腫瘤、星形細胞的發展,慢性骨髓細胞樣的白血病,染色體畸變等。有些報告還指出,在電磁場作用下一些激素的分泌減少,還可能是引起乳腺腫瘤發展的原因。
關於手機對身體的危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最直接的證據,但總的來說用手機還是以長話短說為好。
有些調查報告指出:經常接觸電磁輻射的人,若再受到高溫作用,則他們體內發生乳腺癌變的危險就更大;長期擔任電氣工程師的人,若再經常接觸汽油、農葯或殺蟲劑,則他們患急性白血病的危險就增大。
不少調查報告還指出,從事「電氣職業」者,兒童以及不適當使用家庭電器者(常玩視頻游戲的兒童,常使用電熱毯和其它電加熱器的婦女與兒童等)受低頻磁場損害的危險較大。一些國家對懷孕的婦女還有這樣的規定:嬰兒未出生前3-6個月內不能上微機。
低頻磁場輻射的強度和累積量都會影響致病的概率。並且,有些人是在潛伏期長達10-15年以後才發病的。國際衛生標准中規定,可以容許的磁感應強度上限為100微特斯拉。電磁輻射就像太陽和紫外線的關系一樣,你要享受陽光就不可避免接受紫外線的輻射。電磁輻射看不見、摸不著,難以感知,因此其危害就顯得尤為隱秘。從電子鬧鍾、吹風機、微波爐、電熨斗,到計算機、傳真機、電話機,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電磁的「撫慰」。走出門外,電力線、各種電機設備又使我們十分容易地處於電磁場中。21世紀電磁環境惡化已成定局。

E. 電磁輻射是怎樣產生的

電磁輻射指在射頻條件下,電磁波向外傳播過程中存在的電磁能量發射現象。電磁輻射是以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形態存在的物質。人類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它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太陽及其他星球也從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電子設備工作時產生的電磁輻射也是無孔不入,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因此,電磁輻射可以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電磁污染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害。

F. 【急】研究性學習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科技的進步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電磁輻射污染。

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現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接觸的電磁輻射通常可分為射頻輻射和極低頻輻射。射頻輻射的頻率范圍在100KHz—300GHz之間,如:手機、電視塔等都產生射頻的磁場。極低頻輻射的頻率范圍在3—300Hz之間,如工業上用的交流電源等。電磁輻射的頻率越高,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據北京友誼醫院疾病預防控制處鄧明卓處長介紹,電磁輻射的污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可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危害。主要是影響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眼睛及生殖系統。可使人出現:頭暈、頭痛、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心悸、胸悶、口乾舌燥、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白內障、婦女月經失調、性功能降低等症狀。

那麼如何預防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呢?

1、加強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的健康教育宣傳,學習相關的電磁輻射知識,加強自我安全防範意識,了解國家有關的標准和政策。

2、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加強個體防護如防護服的使用,避免和減少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3、增加輻射源與勞動者之間的防護距離,能夠降低勞動者受電磁輻射的影響。

4、注意飲食,多吃含維生素A、C、E豐富的蔬菜和水果,以提高機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魚類、海產品、蛋類、奶油、魚肝油、牛奶等;富含胡蘿卜素A的蔬菜有甜薯、胡蘿卜、南瓜、柿子椒、西紅柿、苜蓿、韭菜、雪裡紅、空心菜等,芒果、柿子、杏等是含維生素A比較多的水果。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蔬菜如油菜、青菜、薺萊、西紅柿、菠菜等,新鮮水果有柑桔、柚子、山楂、檸檬、紅棗、木瓜、獼猴桃等,都是獲得維生素C的最好來源。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食用油如麥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豆類、粗糧等都是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萵苣、捲心菜等是含維生素E比較多的蔬菜,核桃仁、瘦肉、乳類、蛋類、魚類等食品中也有一定含量的維生素E。

5、 合理安排家居生活,如不要將家用電器集中擺放在一間屋裡;各種電器避免長時間的使用;在使用電器時要保持相對安全的有效距離;看完電視、電腦要及時洗臉等。

G. 關於電磁輻射

去掛 皮膚科的.

近年來,國內外媒體對電磁輻射有害的報道一直未斷:義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專家認為病因是受到嚴重的電磁污染;美國一癌症醫療基金會對一些遭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影響因素之一。
電磁輻射的危害真這麼聳人聽聞嗎?

其實人類一直生活在電磁環境裏。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其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此外,太陽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但天然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是沒有損害的,對人體構成威脅、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產生的電磁輻射。

早在168年以前,英國人法拉第就發現了一種奇妙現象:電流通過媒體時可產生電場和磁場,這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之為電磁感應的現象。19世紀80年代,人們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發電站。從此,人類大步邁進了電磁輻射的應用時代。

從1901年首次開始的全球通訊,到如今移動通信的大面積使用,以及家家必備的彩電、冰箱,電磁輻射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充分享受電磁輻射帶來的方便舒適的同時,人們也日漸感受到它的負面效應。如電磁相容中的電磁輻射曾造成導航系統、醫療資訊系統、工業過程式控制制和資訊傳輸系統的失控,干擾了人們對廣播、電視的收聽……

聽說家用電器、電子設備、移動通訊設備等電器裝置,只要處於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又聽說電磁輻射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有人因此將產品電磁輻射產生的污染比喻為「隱形殺手」。那麼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記者為此采訪了北京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教授趙玉峰。

趙教授說:「電磁輻射和電磁污染是兩個概念,電磁輻射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但電磁污染只有在電磁輻射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准限值)後,才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導致頭疼、失眠、記憶衰退、血壓升高或下降、心臟出現界限性異常等症狀。如在電磁輻射超強度的環境下長期作業,嚴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員流產、白內障,甚至誘發致癌……」

趙玉峰坦言,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雖普遍存在,卻並不可怕。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齡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即使在超標環境下,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草木皆兵」。當然,對老人、兒童、孕婦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應採取防患措施。

針對日常生活中接觸電器產品產生的電磁輻射,可能危及健康,中國消費者協會8月6日發出警示:生活中須防電磁輻射。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

●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中。特別是電視、電腦、電冰箱更不宜集中擺放在卧室裏。

●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行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等電器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每一小時離開一次,採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讓它們處於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眼睛離電視熒光屏的距離,一般為熒光屏寬度的5倍左右;微波爐開啟後要離開一米遠,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手機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居住、工作在高壓線、雷達站、電視台、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佩帶心臟起搏器的患者及生活在現代化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人,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等,有條件的應配備阻擋電磁輻射的遮罩防護服。

●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屏的電器設備可安裝電磁輻射保護屏,使用者還可配戴防輻射眼鏡。顯示屏產生的輻射可能導致皮膚乾燥,加速皮膚老化甚至導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後應及時洗臉。

●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為此最好在手機響過一兩秒或電話兩次鈴聲間歇中接聽電話。

●多吃胡蘿卜、番茄、海帶、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其實,電磁輻射到底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影響並不是什麼新鮮問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究員李天麟告訴記者,「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對電磁輻射的研究及評論已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但由於研究的目的、方法、條件(接觸電磁輻射源的距離、時間、生物模型等不同)等因素不一致,目前全球有關專家學者們對電磁輻射生物學效應研究結果和觀點也不盡一致。因此,電磁輻射對人體究竟有哪些影響及危害,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不過,李天麟認為,作為一個大國,我國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盡快制定一個全國統一的電磁輻射安全衛生強制性國家標准。以便生產企業能遵循這一標准研製、開發超低電磁輻射的電器、設備,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同時將電磁輻射的管理納入正常的社會環境保護范圍,有效地保護消費者、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就制定電磁輻射標准問題采訪了幾個有關部門,了解到,過去衛生部、電子工業部(現合並到資訊產業部)、國家環保總局、軍隊等部門,都分別制定過本行業電磁輻射安全的標准,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電磁輻射安全強制性國家標准。據悉,目前我國正在著手制定電磁輻射方面的強制性國家標准,今年年底前有望出台。

據國家環保總局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的電磁輻射環境是比較好的,相當於五六十年代時我國面臨的水污染、大氣污染的情況,有苗頭出現,遠未到嚴重的地步。但從現在就要從嚴管理,未雨綢繆。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對電磁輻射的應用。若電磁污染到了環境無法忍受的地步,再想進一步發展經濟就舉步維艱了。

H. 如何防範電磁輻射啊~~~~~~~~~~~~~~~~~~~~~~~~~~~

電磁輻射的危害與防範

電磁輻射與身體健康

20世紀被譽為電氣時代,發電站、輸電線越建越多,各種各樣的電器深入工廠、實驗室、辦公室以及普通居民家庭。但電磁場,特別是(50-60HZ)工業頻率的電磁場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是人們一直比較關注的問題。
上世紀60年代初,有關專家們開始研討這個問題。起初,專家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於電場的作用而忽略了磁場的作用。因為當時人們誤以為這種電磁場中的磁場分量很小,它不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可以感覺出來的影響。許多國家的有關衛生保健標准中只規定工業頻率電磁場中可以容許的電場分量的標准;在製造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器以及架設輸電線時,只考慮對電場分量規定的標准,而沒有考慮對磁場分量可以容許的最高限額。但後來進行大量的調查與統計分析表明,磁場也能影響人體健康。如,人體發生多種腫瘤病變的概率與所受到的低頻電磁輻射密切相關。歐美許多國家的專家和一些政府機構確信,低頻磁場會顯著增大下列疾病的發生率:白血球增生與白血病(特別是對兒童危害更大)、癌症、新生兒形體缺陷、乳腺癌、腦瘤、惡性淋巴瘤、神經系統腫瘤、星形細胞的發展,慢性骨髓細胞樣的白血病,染色體畸變等。有些報告還指出,在電磁場作用下一些激素的分泌減少,還可能是引起乳腺腫瘤發展的原因。
關於手機對身體的危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最直接的證據,但總的來說用手機還是以長話短說為好。

電磁輻射知多少

有些調查報告指出:經常接觸電磁輻射的人,若再受到高溫作用,則他們體內發生乳腺癌變的危險就更大;長期擔任電氣工程師的人,若再經常接觸汽油、農葯或殺蟲劑,則他們患急性白血病的危險就增大。
不少調查報告還指出,從事「電氣職業」者,兒童以及不適當使用家庭電器者(常玩視頻游戲的兒童,常使用電熱毯和其它電加熱器的婦女與兒童等)受低頻磁場損害的危險較大。一些國家對懷孕的婦女還有這樣的規定:嬰兒未出生前3-6個月內不能上微機。
低頻磁場輻射的強度和累積量都會影響致病的概率。並且,有些人是在潛伏期長達10-15年以後才發病的。國際衛生標准中規定,可以容許的磁感應強度上限為100微特斯拉。電磁輻射就像太陽和紫外線的關系一樣,你要享受陽光就不可避免接受紫外線的輻射。電磁輻射看不見、摸不著,難以感知,因此其危害就顯得尤為隱秘。從電子鬧鍾、吹風機、微波爐、電熨斗,到計算機、傳真機、電話機,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電磁的「撫慰」。走出門外,電力線、各種電機設備又使我們十分容易地處於電磁場中。21世紀電磁環境惡化已成定局。

==

電磁輻射的防範措施

眾所周知,有電的地方就有電磁輻射,而且電磁輻射是看不見、摸不著,防不勝防的。那麼人們採取什麼樣的防範措施就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我們應該廣泛宣傳電磁輻射的基本知識,讓人們弄清電磁輻射是怎樣產生的,對人體會產生哪些傷害,什麼樣的場所以及使用什麼樣的設備會產生電磁輻射,這是一項長期的耐心細致的工作。
其次,採取一些必要的防範措施,去迴避或降低電磁輻射。如現在已經有了一種將多種防電磁輻射的原料製成混合纖維,織進衣服的面料里,製成的防輻射服裝,其電磁屏蔽效果非常明顯。假如我們的商家多生產一些這樣的服裝,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將會大大削弱。

如何防止電磁輻射所產生的危害

1.防止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1)屏蔽室:由金屬(片、網)所構成,多用於對大型機械組或控制室的主動場屏蔽;

(2)屏蔽衣屏蔽頭盔和屏蔽眼鏡:這些均是個人防護具,可以有效地降低磁輻射強度,以保護從事接觸電磁輻射的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3)屏蔽罩:這是對小型儀器的主動場屏蔽的主要方法,屏蔽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是電阻率小的導電性材料,如銅、鋁等;

(4)對於手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可以戴耳機來減小電磁輻射,信息產業部電信傳輸研究所泰爾實驗室的實驗證明使用耳機通話時頭部受到的輻射量處在直接用手機通話輻射量的 1/100 到 1/200 之間。

2.防止電磁輻射泄露你的電腦機密的方法主要有:

(1)被動模式:進行電磁屏蔽,防止電磁波向外泄漏。單一使用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如果屏蔽不能徹底,高靈敏度的電磁接收設備還是可以獲取信息;

(2)主動模式:發射電磁波,使得用於竊密的電磁接收設備接收到被干擾了的信號。單一使用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如果使用設計得非常好的軟體對接收到的被干擾了的信號進行分析,還是有可能和還原出有用的信息。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同時混合使用這兩種模式。

因此,採取被動模式防止電磁波向外泄漏,就要從這些方面入手。單一對顯示器進行屏蔽,還不足夠。當要在保密情況下使用電腦的時候,應當把所有不必要的電纜和外圍設備除去。

使用電池供電的手提電腦就能夠免除這種連接。但如果非得要使用公共電源的話,被動模式的濾波設備或者再加上主動模式的干擾信號注入電源線,就成是可考慮採用的措施。

==

居住環境質量 電磁輻射危害不可忽略

目前,隨著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購房人在選擇住房時除了考慮地段、價位、戶型、園林、物業等因素之外,也開始關注環境質量。據了解,為了讓人們享有一個安全、健康的居住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將從9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說,對於居住小區項目,今後在項目立項之前都需要進行強制性的環境影響評價。

電磁輻射浮出水面

對於戶外的環境質量而言,噪音問題、空氣指數問題、電磁輻射問題是人們最關心的三個問題,特別是電磁輻射問題。由於電磁輻射摸不著,看不見,人們對它又不太了解,住在高壓線、變電站、電台、電視台、雷達站周邊的許多居民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有關專家指出,盡管電磁輻射有一定危害,可一方面電磁輻射並不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發生危害;一方面電磁輻射是可以屏蔽的,因此,居民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恐惶不安。

正確認識電磁輻射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大量電視塔、廣播站、雷達、衛星通信、微波等帶有電磁輻射的設備和活動也越來越多。這些設備對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發展的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產生的電磁波也是一個環境污染要素。社會發展愈是進步,電磁污染環境狀況也越嚴重。所以,電磁波既是有益於社會發展的信息載體和能量流載體,又是有害於人類生活的污染要素,其危害已受到國際環保領域的高度重視。因此,既要把電磁能作為一種資源,充分地利用;又要加強管理,將電磁輻射的負面效應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關專家介紹,從專業角度說,電磁輻射一般是指頻率在100KHZ以上的電磁波。電磁場的來源有自然和人工兩類。首先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磁場,太陽光本身也是電磁波的一個頻段,還有雷電和其他星球產生的電磁波,都是自然產生的,而人類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進化過來的,與自然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共存關系,所以,自然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然而,自從19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發明了很多利用電磁能工作的設施,這些設施大量的向環境中發射電磁輻射或產生電磁場,使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問題越來越嚴重,從而產生了電磁環境保護問題。產生電磁輻射的設施大致可分為五類:

1、廣播電視發射系統,如電視發射塔、廣播轉播台站;

2、無線通信發射系統,如手機基站;

3、高壓送變電系統,如高壓線、變電站;

4、電氣化鐵道,如磁懸浮列車;

5、工業、科學、醫療用電磁能設施,如高頻冶煉爐;

電磁輻射的危害

人類本身就生活在一個巨大的電磁場里,電磁輻射無所不在,所以電磁輻射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電磁輻射只有超過一定的數值時,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局發布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電場強度如果低於每米40伏應該就是安全的。即使超過這個數值也不一定產生危害,這根據個人的抵抗力和接觸的時間、距離等情況而定。另外,專家還指出,電磁波無所不在,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便利,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合理利用,完全沒有必要過份擔憂,只要進行適當的屏蔽防護,就可以大大降低輻射影響。

==

電磁輻射究竟有多可怕

近年來,國內外媒體對電磁輻射有害的報道一直未斷:義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專家認為病因是受到嚴重的電磁污染;美國一癌症醫療基金會對一些遭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影響因素之一。
電磁輻射的危害真這么聳人聽聞嗎?
其實人類一直生活在電磁環境里。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其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此外,太陽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但天然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是沒有損害的,對人體構成威脅、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產生的電磁輻射。
早在168年以前,英國人法拉第就發現了一種奇妙現象:電流通過媒體時可產生電場和磁場,這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之為電磁感應的現象。19世紀80年代,人們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發電站。從此,人類大步邁進了電磁輻射的應用時代。
從1901年首次開始的全球通訊,到如今移動通信的大面積使用,以及家家必備的彩電、冰箱,電磁輻射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充分享受電磁輻射帶來的方便舒適的同時,人們也日漸感受到它的負面效應。如電磁兼容中的電磁輻射曾造成導航系統、醫療信息系統、工業過程式控制制和信息傳輸系統的失控,干擾了人們對廣播、電視的收聽……
聽說家用電器、電子設備、移動通訊設備等電器裝置,只要處於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又聽說電磁輻射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有人因此將產品電磁輻射產生的污染比喻為「隱形殺手」。那麼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記者為此采訪了北京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教授趙玉峰。
趙教授說:「電磁輻射和電磁污染是兩個概念,電磁輻射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但電磁污染只有在電磁輻射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准限值)後,才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導致頭疼、失眠、記憶衰退、血壓升高或下降、心臟出現界限性異常等症狀。如在電磁輻射超強度的環境下長期作業,嚴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員流產、白內障,甚至誘發致癌……」
趙玉峰坦言,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雖普遍存在,卻並不可怕。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齡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即使在超標環境下,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草木皆兵」。當然,對老人、兒童、孕婦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應採取防患措施。
針對日常生活中接觸電器產品產生的電磁輻射,可能危及健康,中國消費者協會8月6日發出警示:生活中須防電磁輻射。
「其實,電磁輻射到底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影響並不是什麼新鮮問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究員李天麟告訴記者,「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對電磁輻射的研究及評論已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但由於研究的目的、方法、條件(接觸電磁輻射源的距離、時間、生物模型等不同)等因素不一致,目前全球有關專家學者們對電磁輻射生物學效應研究結果和觀點也不盡一致。因此,電磁輻射對人體究竟有哪些影響及危害,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不過,李天麟認為,作為一個大國,我國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盡快制定一個全國統一的電磁輻射安全衛生強制性國家標准。以便生產企業能遵循這一標准研製、開發超低電磁輻射的電器、設備,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同時將電磁輻射的管理納入正常的社會環境保護范圍,有效地保護消費者、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就制定電磁輻射標准問題采訪了幾個有關部門,了解到,過去衛生部、電子工業部(現合並到信息產業部)、國家環保總局、軍隊等部門,都分別制定過本行業電磁輻射安全的標准,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電磁輻射安全強制性國家標准。據悉,目前我國正在著手制定電磁輻射方面的強制性國家標准,今年年底前有望出台。
據國家環保總局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的電磁輻射環境是比較好的,相當於五六十年代時我國面臨的水污染、大氣污染的情況,有苗頭出現,遠未到嚴重的地步。但從現在就要從嚴管理,未雨綢繆。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對電磁輻射的應用。若電磁污染到了環境無法忍受的地步,再想進一步發展經濟就舉步維艱了。

I. 日常生活中電磁輻射有哪些危害及如何預防

1、為了減輕低頻電磁輻射對環境的污染和人體的害處,應著手普及防護知識的宣傳,提高自我防範的意識,像對待其它污染一樣來對待電磁污染。目前國外一些機構相繼出台了對電磁感應強度最大允許量的限制。我國也逐漸完善和增補這方面法規。 2、加大輻射源與工作監控室的垂直和平行距離是相當重要的。實地考查中有的控制室距高壓線僅10m左右,而距220KV變壓器也不過15m左右。有的工作人員說,出去巡線經常感到頭皮發麻,頭發豎起,手腳不靈的現象。 3、對變壓器,發電機組引出線要加以屏蔽(考查中很多廠站都是裸露金屬板)。屏蔽結構要合理,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開孔與縫隙,減少尖端突出物。屏蔽措施應良好接地,使輻射源引起的屏蔽感應電流通過導線流入大地。 4、既使在中央控制室中也存在電纜、儀器儀表、電腦的輻射,要加大個人防護能力,如要穿防護衣、防護眼鏡和防護頭盔(特製)。 5、超高壓輸電線(220KV以上)要遠離商業、住宅、文教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市內變壓器與環境應保持一定距離,應符合電磁衛生標准。 6、為了減輕家庭居室的電磁污染,使用家電過程中人體應與輻射源保持一定距離,應盡量避免卧室放長期開啟的有輻射源的電器。

J. 電磁輻射對人體傷害到底有多大

在科技突飛猛進發展的今天,電子產品如微波爐、手機、電視機、空調、電冰箱、電腦網路等,使辦公室自動化,提高了辦事效率,給家庭帶來了方便,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是,這些產品也具有兩面性,它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身體健康。 電子產品工作時會發出電磁波,也稱之電磁輻射。電磁輻射作用於人體會產生一系列生物效應。150~1200兆赫的頻段,可透入人體2厘米以上,激發機體深部細胞,使之相互摩擦生熱,干擾機體自身的生物電流。電磁能量在體內轉化為熱能,引起人體熱平衡的失調;它能夠造成「微波性白內障」;破壞睾丸的生精能力,導致不育症;引起心血管功能改變。兒童的神經系統嬌嫩,若遭受到強大的電磁輻射後,使大腦發育遲緩,生物鍾調節紊亂。對孕婦則易造成流產、早產,甚至導致胎兒畸形。 義大利醫學專家報道,該國每年有400名兒童患白血病,其中2~7歲的兒童發病原因,主要是距電磁場太近,而受到過強的電磁輻射。波蘭的資料指出,經常接觸電磁輻射的人,各種癌症發病是普通人的2倍。英國皇家微波研究機構發現,經常在電磁輻射下工作的人員,腦瘤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6.4倍。芬蘭的醫學專家檢查證明女空中服務人員患乳癌的幾率比一般同齡女性高出一倍。英國、美國、加拿大的醫學報告亦指出,飛機上的工作人員患皮膚癌和腦癌的比例偏高。還有像空調器、電冰箱、電視機、電腦等均可引起不同的或相同的病症。范圍之廣,影響之大,不可忽視。 有關專家認為微波輻射可促使細胞染色體發生突變,使有絲分裂發生異常,於是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導致癌症的發生。經常使用的手機發出的高頻電磁輻射,它的頻率在400~1000兆赫之間,所發出的電磁輻射強度每平方米可在1800~2000微瓦。使用手機發話時,此時手機的發射天線附近會產生較為強烈的高頻電磁輻射。手機使用時離頭部較近,使人的頭部受到電磁輻射。人體若長期遭受高強度電磁波輻射的影響,會導致頭昏、失眠、乏力、煩躁和記憶力減退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還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產生心動過緩、心動過速、血壓波動等心血管系統症狀。 現在每天有百萬以上的人使用電腦、電腦網路,電腦對人體的危害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據國外調查表明,長期使用電腦的操作人員,有75%的人視力下降、眼睛疲勞、眼睛發干或是流淚,易患疲勞、厭食、記憶力減退、頭痛腦脹等疾病。尤其是兒童對電腦的迷戀,使兒童的情緒急躁,性格孤僻自私,影響了兒童的正常發育。 還有,在去年非典時期,大家的消毒意識增強了,有的人使用紫外線來消毒。但是紫外線如果使用不當會傷害人的眼睛。有關專家說,過度的紫外線照射會對皮膚造成灼傷,長時期照射甚至可能引起皮膚癌的發生。 當前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電子產品,為了免受其害,我們應該掌握科學的方法,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使身體避免受到傷害。 1.加強對健康知識的宣傳學習,增強防護意識。 2.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3.電器擺放位置適當。 4.兒童、孕婦和體弱多病的人群應嚴格控制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和距離。 5.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6.飲食方面,可多食用含有高蛋白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豆類、螺旋藻類食物,食品合理搭配 引用「中國網 2004年3月10日」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