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投訴 » 安全用葯月宣傳活動

安全用葯月宣傳活動

發布時間: 2021-03-04 22:24:11

① 如何做好當前基層食品葯品監管信訪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黨和政府對食品葯品安全的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對食品葯品安全事故的零容忍,然而目前我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又相對滯後,故給我們當前基層食品葯品信訪工作帶來了嚴重的挑戰。面對當前新形勢,信訪工作作為黨和政府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疾苦、維護群眾利益的重要渠道,是改善民生、促進民和、確保民安的重要手段,無疑成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只有妥善處理好信訪問題,才能合理化解矛盾,理順群眾情緒,進一步增強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從而凝聚人心,團結一致,共克時艱,以保人民群眾的飲食用葯安全。
信訪舉報工作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信訪舉報工作,對於做好食品葯品監管工作,建立健全解決食品葯品領域中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長效機制,嚴防不合格食品葯品進入流通領域,保證社會安定有序,具有深遠的意義。 針對食品葯品系統信訪舉報工作的特點,必須准確把握工作的著力點,才能使信訪工作真正發揮其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積極作用食品葯品安全與民生息息相關,直接關繫到千家萬戶,關繫到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作為基層食品葯品監管部門面對新形勢,必須從保障民生的高度,立足於改革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大局,充分發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職能,注重抓好信訪維穩工作。現就基層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如何做好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結合我們縣食品葯品監管局的工作實際淺談一下認識。
一、增強責任心,真正和群眾心貼心
面對人民群眾的信訪投訴,必須首先解決責任心不夠強的問題,工作方法決不能簡單粗暴,如果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只是聽一聽、勸一勸,登記登記,把人打發回去就算完事,沒有把「群眾利益無小事」記在心上,很可能會導致群眾的不滿,從而激化矛盾,造成上訪、重訪現象。面對新形勢,我們必須增強群眾觀念,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用科學的眼光看問題,自覺地從全局出發,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信訪工作的根本目的,切實增強政治觀念、全局觀念、整體觀念和責任觀念,徹底扭轉信訪工作中「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消極被動局面。必須認識到,群眾來信來訪反映困難和問題,既是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也是在幫助我們改進工作。要樹立做好信訪工作、促進社會和諧更是政績的理念,特別是我們基層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接觸的大都是最基層的人民群眾,向我們信訪投訴的也大都是牽涉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的食品、葯品質量及相關糾紛問題,妥善處理好這些信訪投訴就是最直接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從而化解民憂、為民謀利。
我局一直高度重視信訪投訴工作。成立了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機構,選派工作熱情高,群眾基礎好,工作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同志專門負責接訪工作,並要求接訪人員必須像對待親人一樣接待來訪人員。同時建立健全並落實了三項工作制度。一是完善領導接訪制度。局領導能夠堅持重大信訪投訴長年接訪,對重大食品葯品安全信訪舉報,做到件件有閱批、件件有落實。二是建立了信訪工作責任追究制度,並結合日常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做到誰閱批誰負責到最終解決。三是建立健全了信訪舉報反饋制度。對食品葯品舉報能夠做到及時解決、及時處理,落實到位,並將處理結果向舉報人進行及時反饋,努力把問題和矛盾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真誠的服務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讓信訪投訴的群眾都能夠滿意而歸,讓群眾真正感到黨和人民始終和他們心貼心。
二、科普宣傳零距離,宣教增強信訪預防
宣傳也是增強群眾食品葯品安全和維權意識,按照這一理念,2012年,我局承辦了由縣政府主辦,團縣委、縣公安局、縣衛生局、縣文廣局、縣教育局、赤城鎮、城南經管局以及葯品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社區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全國安全用葯月」蓬溪啟動儀式,縣委、縣人大、縣政協分管領導親臨現場指導,並參與活動。「兩會」期間,組織開展了葯品安全監管問計於政協委員活動,既宣傳監管職責,又開門取經,在政協委員中引起強烈反晌。我局還6次走上街頭開展食品葯科普宣傳活動,7次深入農村開展食品葯品宣傳教育,組織開展了葯品新版GMP主題宣傳活動。藉助網路媒體、縣電視台、校園電視播放數百場次葯品安全科普知識宣傳片和青少年用葯安全知識宣傳片,復制了國家局葯品安全主題宣傳片、《安全用葯 關注青少年》宣傳片、安全用葯情景短劇等DVD影像宣傳資料200份,分送到各居民社區、學校和電視台。工作人員深入常樂寺、高洞廟等農村寺廟開展了飲食用葯安全科普宣傳活動,向僧人、居士和農村群眾講解飲食用葯安全小常識。通過這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做到了食品葯品科普宣傳有力度、有廣度、有深度,有力的提高了經營者依法和誠信經營意識,既強化了群眾食品葯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更增強了食品葯品監管力,減少了信訪投訴和把影響信訪穩定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建立健全三級網路,暢通訴求渠道
群眾的合法利益得到有效保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食品葯品監管工作必須始終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食品葯品監管中的信訪工作必須緊緊配合中心工作來展開,要善於從中心工作中把握重點,抓住群眾最關心、最切身的問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各種腐敗案件。通過抓重點,帶一般,使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要以拓寬暢通信訪渠道為著力點。信訪渠道暢通,就能使群眾的意願得到反映,情緒得到疏導,問題得到解決。反之,則會激化矛盾,甚至演變成群體事件。蓬溪縣在所有鄉鎮設有食品葯品安全義務協管員,在村和社區聘有信息員,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貫通的信訪信息網路,構築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立體工作格局。通過食品安全協管員、村居食品安全信息員對基層各層面對食品葯品信息的反饋,我們便能夠及時掌握基層葯品市場狀況,同時局領導和稽查人員還經常深入基層調研,徵求意見,傾聽呼聲,收集信訪信息,切實做到苗頭問題早發現,早處置,避免事態擴大、矛盾激化等後果。

② 哪裡有關於農村衛生知識宣傳的內容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及衛生部門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黨和國家一系列關於農村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農村衛生工作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

近年來,縣政府把農村衛生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縣「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先後制訂出台《關於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試行意見》等相關政策文件。省、市、縣重視農村衛生事業投入,2006年共投入4450萬元,其中縣財政投入1895萬元,加大了對公共衛生和醫療事業的投入力度。積極開展衛生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各鄉鎮(街道)重視衛生工作,明確分管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落實,抓好本區域內的農村衛生工作。

(二)農村公共衛生工作扎實推進。一是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成效顯著。「農民健康工程」是2006年省、市、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我縣全面開展農村公共衛生三大類12項服務,2006年為13萬多名農民進行免費健康體檢,並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分類管理。該工程受到了上級有關領導的肯定,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先後進行采訪報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轉有序,三年來,已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2007年,全縣參保人數33萬多人,參保率達78%,累計有近40萬人次享受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參保農民患者的醫療負擔。二是農村疾病預防控制有效開展。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高度重視非典、人禽流感等傳染病的預防工作,重點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實施免疫規劃,兒童「五苗」接種率均達95%以上。積極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縣無重大疫情發生。三是積極做好農村婦幼保健工作。扎實開展「母嬰健康工程」工作, 2006年孕產婦首次實現零死亡,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衛生環境整治力度加大。目前,全縣共有560個自然村建起了自來水站,19萬多人用上了自來水,拆除露天糞坑8000多隻,建成公廁349座,完成4.7萬戶廁所改造。五是無償獻血工作成績突出。全縣無償獻血工作6次被評為省、市「無償獻血先進縣」。2004年10月,縣政府作為全國唯一的縣級單位榮獲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

(三)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形成了7家縣級醫療衛生機構、18家鄉鎮(中心)衛生院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2個村級社區衛生服務站。二是對鄉鎮(中心)衛生院推行股份責任制改革,在中心衛生院全面實行經濟目標管理責任制。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改進服務模式,鄉鎮(中心)衛生院經營狀況得到了一定的好轉。三是農村衛生人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嚴把人員入口關,嚴格要求,考錄優秀畢業生,充實到農村醫療機構。實施了鄉村衛生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工程,通過開展「十佳駐村醫生」評選、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組織各類學歷教育等形式,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四是全力抓好醫療質量建設。制訂了《仙居縣醫療質量建設工作方案》,加強醫療單位自身能力建設,通過開展等級評審,提高了醫院的管理層次和服務水平。開展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爭創百日無事故」活動,切實加強醫療安全教育,實行醫療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制訂完善了鄉鎮(中心)衛生院醫療質量考核標准,建立每月督查通報制度,抓好督查落實。五是衛生監督工作不斷加強。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和《職業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衛生許可、職業衛生等專項整治,加大農村衛生綜合執法力度,促進食品衛生和用葯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衛生工作的氛圍還不濃。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社會發展以人為本、人的發展以健康為本的意識及大衛生理念還不強,未形成農村衛生工作合力。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還不夠,廣大群眾衛生主體意識不強,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衛生保健知識,預防為主的思想還沒有形成共識,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仍然沒有改變。

(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還不夠強。一是醫療機構基礎建設滯後。我縣醫療機構普遍缺少發展規劃,經營場所十分緊張。縣人民醫院作為全縣最大的綜合性醫院,佔地面積僅40畝,醫療用房十分擁擠,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2003年醫院遷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項和土地報批,但由於各種原因,至今未動工,嚴重製約了醫院的建設和發展;中醫院、婦保院、精神病院等縣級醫院和橫溪、白塔、下各等中心衛生院的經營場所不足,精神病院房屋緊張、條件簡陋,縣疾控中心、城關醫院至今還在租用房屋辦公;多數醫療單位普遍存在設施設備落後等問題,鄉鎮衛生院還沒有配備救護車,難於開展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二是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與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相適應。全縣醫療衛生人才缺乏,特別是高學歷和高職稱人才嚴重缺少,在全縣1350名衛生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僅佔14.9%,高級職稱只佔6.8%;鄉村衛生技術力量更加薄弱,514名衛生技術人員,本科學歷只有16人,高級職稱僅有6人,中級職稱也只有96人,人才問題嚴重影響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質量和醫療可信度;基層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差、壓力大、工資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障還未落實。三是醫療質量仍需提高,醫療秩序有待規范。醫務人員服務意識不夠強,病人外流現象不少;醫療糾紛發生呈上升趨勢,醫鬧事件時有發生,處理難度較大;個體醫療單位數量多,管理較難,打擊非法行醫難度大。四是村級衛生服務網路薄弱,全縣722個行政村只有42個村級服務站,群眾就醫不便反映較大。

(二)進一步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服務水平

一要加強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要對各醫療機構發展作出統籌規劃,明確發展規模。要高度重視縣人民醫院建設,盡快研究,科學確定建設方案,積極組織實施,加快解決目前縣人民醫院用房緊張的突出問題。重視縣級醫療機構和鄉鎮(中心)衛生院的發展,抓緊縣疾控中心、城關醫院的遷建工程建設,積極幫助解決縣中醫院、婦保院和橫溪、白塔、下各等中心衛生院的擴建問題,重視解決縣精神病院用房緊缺、醫療條件落後、經費缺少等實際問題和一些鄉鎮衛生院的危房問題。更新醫療機構的設施設備,提高醫療檢查可信度,適應醫療發展需求。

二要加強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醫療機構的生存與發展,關鍵取決於醫療技術水平,醫療技術人才決定著醫療技術水平。因此,要加大醫療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改進人才引進和考錄政策,合理配置人才。加強在職醫務人員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中、高級醫師及執業醫師的從業比例,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人員整體素質。重視解決醫療衛生人員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障問題。

三要加強醫療質量建設,規范醫療秩序。縣人民醫院要培養和集聚高、精、尖醫療專家,不斷推進全縣醫療衛生技術上新台階,減少病人外流。鄉鎮(中心)衛生院要加強醫療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全科醫術水平。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要重視發揮中醫葯在農村衛生服務中的優勢和作用,積極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間醫葯技術及祖傳秘方。要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抓好醫德醫風,增強醫務人員服務意識和職業自律意識。加強對個體醫療單位管理,發揮個體醫療單位方便山區群眾就醫的積極作用,堅決打擊各類危害農民群眾健康的非法行醫行為,規范醫療秩序。
四要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改革。要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轉換機制、加強監管的原則,從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運行機制,強化公共服務職能,規范服務行為。要推進鄉鎮(中心)衛生院改革,合理配置資源,改進服務模式,形成有生機活力的用人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提高效率。加強村級衛生社區服務網路建設,擔負常見病初診治及預防保健任務。發揮社會個人舉辦的醫療機構作用,完善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提高整體效能。

③ 禁毒宣傳資料

宣傳資料可以寫抵禦毒品侵害的方法。

毒品的某些葯理特性使人能適應各種社會活動,既有精力娛樂消遣,又能應付工作和學習的壓力,很容易被年輕人和高工作強度的人接受,認為使用合成毒品是增強個人表現的一種時髦生活方式,進而繼續使用逐漸發展到成癮,而一旦成癮生活就被毒品控制。

只要不繼續使用毒品就會出現消極抑鬱等戒斷症狀,有的終生處於精神殘疾狀態。目前對於毒品成癮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每一個公民都應提高警惕,加強自我保護,免遭毒品侵襲。

了解合成毒品真相,減弱好奇心:吸食合成毒品最終會導致精神分裂症,毒品不能碰。

在娛樂服務場所要提高警惕:在娛樂場所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煙和飲料,留意易拉罐等飲料是否有被注射的針眼和開封的跡象,離開座位時最好有人看管飲料和食品,避免因誤食毒品而上癮或遭到性侵犯。懷疑場所內有人吸毒時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要因驚慌而加重對方的不正常反應,同時及時抽身報警,避免傷害類事件的發生。

不為他人保管、投遞、買賣不明物品:近年來,販毒集團常常採取誘騙和脅迫的方式,利用懷孕和哺乳期婦女、未成年人、殘障人員等人群從事販毒活動。如果被委託保管、投遞、買賣的物品是毒品,在沒有證據的條件下,有可能在法律上被認定為販毒者的同謀。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用毒品來滿足某種心理需求:學會有規律的生活、合理安排工作和娛樂時間、正確應對壓力、保持良好情緒、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關系、平衡營養等。

遵照醫囑,合理用葯。不能濫用鎮痛、鎮靜、減肥、安定、止咳類葯物。這些葯物可能會產生與毒品一樣的效果。

④ 如何做好葯學查房

首先要是葯學類專業畢業,
其次必須在醫院葯劑科(葯學部)工作,
最後必須葯劑科領導安排在葯劑科(葯學部)下屬的臨床葯學室工作。
臨床葯師以其豐富的現代葯學知識與醫師一起為患者提供和設計最安全、最合理的用葯方案,臨床葯師是在幫助醫生合理用葯上起關鍵作用的人,他能協助醫生在正確的時機為患者處方正確的葯物和正確的劑量,避免葯物間不良的相互作用,解決影響葯物治療的相關因素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在臨床合理用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對難於很好掌握和運用現代葯物的綜合知識進行合理用葯的醫師們來說,臨床葯師的出現,無疑給他們充分運用葯物,保證葯物治療的合理、安全、有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理所當然地受到了臨床醫師的歡迎,在美國一些大的醫療中心,普遍設有臨床葯學服務機構,一名或幾名醫師必須配一名臨床葯師共同工作,醫療機構若無臨床葯師的加入就不允許開業。
背景臨床葯學起源於美國,當時由於葯物的不良反應及葯源性的損害給許多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痛苦和沉重的負擔,這種社會和患者的需要促成了臨床葯學的誕生和發展。20世紀50~6O年代,美國首先建立了臨床葯學這一新興學科,把過去傳統的葯學教育重點由」葯「轉向」人」。醫院葯學工作者除了完成葯品的供應分發等工作外,還要到臨床去參與醫師用葯,協助臨床選葯,以提高療效、降低毒副反應的發生率。由於美國葯學界的成功實踐,許多國家紛紛效仿,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葯學服務,提高醫院整體葯學水平成為醫院葯學發展的必然趨勢。由此國際葯學領域發生了兩方面的變化,一方面是以診斷為主的醫生在治療葯物的選擇和使用上需要葯師給予幫助;另一方面,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使其更加需要了解所用,這些都導致葯師的工作重點轉向臨床葯學。發達國家臨床葯學經過40多年的發展表明,臨床葯師參與治療對推進合理用葯,減少不良反應和衛生資源的浪費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 發展現狀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設置臨床葯學專業,我國在2002年發文規定要逐步建立臨床葯師制。以美國葯學教育為例,1957年開始實行Pharm.D.
專業教育課程,1967年提出「臨床葯學專業」學員需在臨床實習,1974年規定必須在臨床實習1500小時,1997年7月l4日美國葯學教育委員會決定:2000年6月1日起全面實施Pharm.D.專業教育,2005年後停止其他葯學教育。經過了近5O年的發展,美國葯學才全面發展Pharm.D.專業教育。在我國,20世紀60年代,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我國葯品市場體系尚不健全,醫療用葯品種單一,制劑生產設備落後,葯學專業技術人員匱乏,醫院葯學的任務主要是保障葯品供應和滿足臨床用葯需求。因此,盡管早在40多年前國內就有學者提議開展臨床葯學工作,但當時主、客觀條件並不具備或允許開展臨床葯學工作,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國內醫葯市場的開放和繁榮,葯品管理的逐步規范,葯物動力學、生物葯劑學等新興學科的設置,醫院合理用葯才最終獲得醫葯界的重視,臨床葯學工作才真正起步和發展。在20多年的時間里,國內臨床葯學發展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政策支持 1987年,國家衛生部批准了12家重點醫院作為全國臨床葯學試點單位;1991年,國家衛生部在醫院分級管理文件中首次規定了三級醫院必須開展臨床葯學工作,並作為醫院考核指標之一;2002年1月,國家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頒布了《醫療機構葯事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臨床葯學工作應面向患者,在臨床診療活動中實行醫葯結合。臨床葯學專業技術人員應參與臨床葯物治療方案設計,建立重點患者葯歷,實施治療葯物監測,逐步建立臨床葯師制……」,2005年11月發文《關於開展臨床葯師培訓試點工作的通知》, 公布了《臨床葯師培訓試點工作方案》及4個附件。2006年《衛生部臨床葯師在職培訓與考核標准(試行)》出台,在全國指定了19家醫院作為臨床葯師培訓基地並提出了培訓模式,這項工作啟動至今已取得一定經驗。2007年衛生部的190號文件中又明確指出,將42家醫院作為試點,開展葯師制的試點工作,臨床葯師數量原則上三級醫院不少於5名,二級醫院不少於3名。 教育培養 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已陸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臨床葯師教育。在學歷教育方面,原華西醫科大學葯學院和大連醫學院分別試辦了5年制本科臨床葯學專業。盡管有些工作未能延續,但為後來臨床葯學專業課程設置和臨床葯師的培養提供了探索性的經驗。1999年,國家衛生部頒布了《醫院葯師規范化培訓大綱》(試行),規定在兩階段共5年的最後1年培訓中,須進行臨床知識培訓,參加臨床科室實習,包括查房、會診和葯物治療。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的課程體系改革項目《臨床葯學課程體系與內容的研究》已完成並組建了臨床葯學課程群,教材《臨床葯學各論》也已出版發行。此外,多項改革葯學教育、培養臨床葯師的計劃也正在緊鑼密鼓開展之中,上海復旦大學葯學院、第二軍醫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都准備開辦臨床葯學碩士研究生班。在繼續教育方面,各種臨床葯師的培訓班和臨床葯學新進展學習班如雨後春筍,並逐步規范化和制度化,為大批葯學技術人員傳授了臨床葯學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對醫院在職葯師從事臨床葯學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國內已初步建立了學歷教育與在職葯師繼續教育雙軌並行的教育及培養模式,特別是臨床葯師的學歷教育正處於轉折或突破階段。 服務理念 合理用葯的觀念得到了葯學界內外的普遍認可,不論是葯學專業期刊還是公眾媒體,都對合理用葯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以「合理用葯」或「臨床葯學」為主題詞的文獻檢索量以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為例,年增長率在20%左右;一些臨床葯學專業性的學術期刊也相繼出版發行,較早的如1992年創刊的《中國臨床葯學雜志》以及2001年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主辦的《葯學服務與研究》,是推行臨床葯學工作、宣傳葯學服務為目的的專業性期刊。2004年,《中國臨床葯學雜志》和《葯學服務與研究》同時成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這也反映了相關文獻數量和質量的提高。從近年發表的文獻內容看,國內臨床葯師已從調查臨床用葯和分析處方開始,逐步參與臨床的葯物治療,如提供葯學信息服務、開展治療葯物監測、葯物不良反應監測和葯師下臨床等工作。特別是在葯師下臨床方面,國內臨床葯師總結並實踐了多種參與臨床的模式,如專家模式(參加臨床查房、會診和治療葯物監測結果的解釋)、通才模式(衛星葯房工作和信息咨詢)以及各類審核檢查模式(病區用葯檢查、靜脈配製中心審核以及葯品不良反應的收集)等。 臨床葯師工作制度為貫徹落實衛生部《醫療機構葯事管理暫行規定》精神,根據湖北省衛生廳醫院等級評審實施細則及我院質量管理年活動的有關規定及要求,探索建立適合我院實際情況的醫葯護互相協作,提高醫療質量的工作方式,規范臨床葯師工作模式,制定本辦法。
臨床葯師工作職責:
(1)參與臨床葯物治療方案設計與實施,協助臨床醫師選葯和合理用葯,使病人不受或減少與用葯有關的損害,提高臨床葯物治療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2)開展葯學信息與咨詢服務,進行用葯教育,宣傳、指導病人安全用葯。
(3)進行臨床葯學研究,為提升葯物治療水平提供科學的監測或實驗數據。
(4)承擔醫院臨床葯學教育和對葯師、醫師、社區醫師進行培訓,開展患者用葯教育。
臨床葯師的工作內容:
(1) 深入臨床科室了解葯物應用動態,對葯物臨床應用提出改進意見;
(2) 參與查房和會診,參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討論,對葯物治療提出建議;
(3)進行治療葯物監測,設計個體化給葯方案;
(4)指導護士做好葯品請領、保管和正確使用工作;
(5)協助臨床醫師做好新葯上市後臨床觀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饋葯物安全信息;(6)提供有關葯物咨詢服務,宣傳合理用葯知識;
(7)結合臨床用葯,開展葯物評價和葯物利用研究。
臨床葯師深入臨床工作程序:
(1)首先到病房巡視病人、或通過電腦了解病人一般情況,和最新檢查數據。
(2)參加醫護查房,在查房討論中提出用葯建議;對病人用葯進行指導,詢問和觀察用葯後的情況,了解葯物相互作用,葯物和食物間相互作用,保證安全用葯,記入葯師書寫的葯歷;如發現葯物不良反應,進入不良反應處理程序;對病人用葯後是否需要進行血液濃度監測提出意見,並對血葯濃度監測結果進行分析,根據參數制定和調整給葯方案;(3)對特殊病人的用葯進行指導;
(4)參與危重病人的搶救,現場指導用葯;
(5)向醫生、護士以及病人提供葯物咨詢。
臨床葯師參與臨床工作制度及指標:
(1)根據臨床葯師工作職責,臨床葯師應定期深入臨床病房,參加臨床葯物治療查房、會診、急救及病例討論。
(2)臨床葯師每月深入臨床查房應不少於10次,每次不少於2小時;
(3)臨床葯師查房可分為跟隨臨床醫師查房和臨床葯師單獨查房兩種。跟隨臨床醫師查房可重點了解病人病情和治療難點,查房結束應參加醫療小組的討論。臨床葯師單獨查房主要針對有特殊情況(如發生葯物不良反應、危重病人、葯物治療復雜及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等)的重點病人進行查房,臨床葯師可結合查閱病歷、與醫生交流了解病情後,對病人或陪員進行詢問。每周至少進行1次單獨葯學查房,對重點病人建立葯歷,並做好工作記錄;
(4)參與危重病人的搶救和病案討論,並做好記錄。臨床葯師在參加會診前,應事先查閱病歷、問診,了解病情,進行必要的資料查閱和計算,以提出科學謹慎的觀點,協助臨床醫師提高救治效果。臨床葯師應積極參加和旁聽所在臨床科室的其他相關會診;
(5)每周進行工作小結,每月舉行1次工作例會,交流心得、溝通信息、討論疑難葯歷;(6)臨床葯師應積極進行葯學情報咨詢,對醫生、護士和患者提出的問題都應積極給予答復,若當時不能給予解答,應及時記錄,事後咨詢有關專家或查閱資料盡量給予滿意答復。對重點咨詢或典型問題應有詳細記錄,年終有總結;
(7)收集、整理、分析、反饋葯物安全信息,做好葯物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應主動關心和指導發生不良反應的病人,幫助他們提高用葯依從性。不漏報嚴重的葯物不良反應,每季度出版1期葯訊;
(8)根據臨床需要和葯物特點協助醫護人員做好治療葯物監測工作的設計、申請、采樣、結果解釋及用葯調整,應積極做好檢測病人狀況及監測結果記錄,積累群體葯物動力學資料。
(9)結合臨床用葯,積極開展病歷、處方分析等葯物評價和葯物利用研究每年確立1個重點用葯調研課題,寫出調研分析報告;積極與醫護人員進行多方面的交流,從中發現臨床所急需的葯學科研課題,促進臨床葯學科研的發展;每年至少開辦一次葯學教育講座,有講稿,公開發表論文1篇以上; 考核: 根據本辦法,可是每年組織1次對臨床葯師任職情況的考核,考核結果記入年終考評結果。

⑤ 全國安全用葯月啟動儀式講話稿

我艹,一看你就是葯監局,哎,可悲啊!瀏覽次數596啊!

⑥ 鄉鎮食品葯品監督管理所如何做好食品葯品監管工作

一、充分認識加強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意義
食品葯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和諧穩定,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問題。近年來,全縣上下積極探索長效機制,切實加強日常監督,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食品葯品市場秩序總體好轉。但是,由於我縣農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基層監管力量薄弱、鄉村無專職監管人員,縣上監管機構力量不足,對鄉村監管的頻次較低,農村紅白喜事等集體聚餐基本失於監管,工作存在盲區和漏洞,安全隱患較大。隨著廣大群眾對食品葯品安全關注度的不斷提高,省、市、縣政府對食品葯品安全考核更加嚴格,從今年起實行兩個「一票否決」制。對此,各鄉(鎮)必須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加強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大意義,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扎實做好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葯安全。
二、建立健全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組織機構
加強農村食品葯品安全監管,關鍵是落實機構隊伍。根據我縣鄉鎮機構設置情況,要求各鄉鎮組建專門的鄉鎮食品葯品監管辦公室,由1名副科級以上幹部兼任主任,確定1名專職副主任,並選調不少於4人的食品葯品安全專職監管員,人員從鄉鎮內部調劑解決,盡量做到專業對口或接近,工作積極主動,年富力強。各鄉鎮要結合本鄉實際,盡快確定人員並將花名冊(附後)於5月30日前送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登記備案。縣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要會同縣法制辦對專職監管人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並立即開展工作。鄉鎮食品葯品監管辦公室要在鄉鎮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制定和落實轄區內食品葯品安全工作計劃、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負責轄區內食品葯品安全日常監督檢查;收集、匯總、分析和報告食品葯品安全信息;接受群眾投訴舉報,及時向上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報告;要按照食品葯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要求,組織實施轄區內食品葯品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要在本轄區內組織開展食品葯品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努力使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常態化。鄉鎮食品葯品監管辦公室的年度考核由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會同各鄉鎮人民政府進行,結果作為縣政府對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依據。要通過加強鄉鎮食品葯品監管機構建設,使全縣形成「城鄉一體、縱橫輻射、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農村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格局,為維護人民群眾飲食用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三、全面落實鄉鎮食品葯品監督辦公室工作任務
鄉鎮食品葯品監督辦公室要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葯品管理法》及《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對轄區內餐飲服務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及葯品醫療器械等經營使用單位進行摸底建檔,建檔率達100%。二是要組織開展餐飲服務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葯品、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日常監督檢查,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監督頻次戶均達4次/年以上;三是對本鄉鎮農村紅白喜事聚餐5桌以上登記備案和監督檢查工作,做到每次檢查有檢查記錄,備案率達100%以上;四是年內組織開展食品葯品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活動不少於4次;五是配合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完成本轄區內的餐飲服務單位、保健食品、化妝品、葯品、醫療器械經營使用單位的日常監督、專項整治和抽檢抽驗工作,使本轄區餐飲服務單位(含學校食堂、建築工地食堂)許可證持證率達100%,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率達100%,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率達95%,葯品經營單位GSP通過率達100%,醫療機構規范葯房創建命名率達40%以上。索證索票及購進台賬登記率達85%以上。六是做好轄區村級信息員的培訓及指導工作,使鄉村信息員舉報案件逐年上升,案件查處率達100%。
四、切實保障鄉鎮食品葯品安全工作順利開展
縣財政要將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研究建立食品葯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工作報酬補償機制,逐步配備執法交通工具、執法裝備和執法標志服裝,確保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正常開展。各鄉鎮要從實際出發,為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提供必要的辦公場所及設施設備,掛牌辦公,著力加強基層食品葯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五、強化鄉鎮食品葯品安全工作檢查考核
食品葯品安全工作已納入縣對鄉政府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各鄉鎮要按照責任書要求,切實抓好工作落實。縣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要制定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考核細則,定期對各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並加強對鄉鎮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人員的業務指導,協助鄉鎮建立健全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切實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促進各項工作有效落實。

⑦ 怎樣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葯品法律法規和用葯安全的認識

一是認真履行職責,著力規范食品葯品市場秩序。在縣委、縣政府和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大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全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和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執行《食品安全法》、《葯品管理法》,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建立健全社會管理和運行機制,抓好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強化食品、葯品市場監管」的決策部署,按照「內強素質,外樹形像,嚴格監管,保障安全」的工作思路,大膽創新,破解監管難題,監管與規范並舉,加大工作力度,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葯品安全專項整治,拓展監管工作思路,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全面提升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水平,切實保障群眾飲食用葯安全。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加強對學校周邊、城鄉結合部小餐飲,建築工地食堂等食品安全薄弱環節的專項整治力度,制定和完善標准,明確責任主體,按照「量化分級」要求規范管理,並逐步提高監管水平,進一步推行示範店(街)創建,全面加強餐飲食品添加劑、地溝油治理力度,確保餐飲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中要加大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力度,抓緊完成全縣保健食品、化妝品的健檔備案工作;葯品監管方面,在葯品生產經營企業著力加強GMP、GSP認證及跟蹤檢查力度,在醫療機構中積極認真推行葯品質量規范化建設,加強鉻超標葯品、中葯材中葯飲片、非葯品冒充葯品等專項整治,加大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委託銷售監督管理,依法嚴查委託銷售私設庫房、租賃櫃台、走票、過票等嚴重擾亂葯品市場經營秩序的違法行為,使群眾用葯安全有效得以保障。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社會監督力量。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報刊、廣播電視等多種手段,全方位宣傳食品安全分段監管工作模式和本部門工作職責、工作情況,不斷提高部門職責群眾知曉率,提升部門形象社會認可度,為食品葯品安全監管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廣泛深入開展食品葯品安全進萬家活動,重點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兩法頒布實施日、食品安全宣傳周(月)等特定時期,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葯品安全知識宣傳,印製《安全飲食健康生活》和《農村食品安全手冊》、《學生食品安全手冊》等宣傳資料,深入開展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五進」宣傳活動,全方位,多層次宣傳食品葯品安全知識,使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問題有比較科學全面的認識,特別是對一些熱點的食品安全問題,要加大宣傳講解力度,提高群眾對食品安全的認識水平和判斷能力,維護社會生產生活和諧有序。不斷提高企業守法經營的法律意識,加大食品葯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普及力度,積極組織餐飲服務業、葯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展餐飲服務許可、葯品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等相關知識培訓,努力提高企業誠實守法意識。
三是強化教育,著力提升幹部隊伍素質。加快人才隊伍培養,培養一專多能的通用型人才,努力改善和解決幹部隊伍專業結構不合理,人少事多的矛盾。改進機關工作作風,堅持首問責任制,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對來電、來訪人員熱情接待,耐心解答,著力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實行限時辦結制,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即接即辦,有問必復,對責任心不強,工作敷衍,辦事拖拉,造成不良影響的追究相應責任。創新廉政工作機制,組織開展崗位責任安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做到有什麼樣的廉政風險,就有什麼樣的防控措施,力爭廉政建設有新突破,新成效,不斷加強機關廉政文化建設,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四是規范執法行為,促進依法行政。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執法制度體系建設,繼續堅持行政審批受理、審查、審核「三分開」和行政處罰調查、審核、決定、執行「四分離」制度,強化對行政審批權和處罰權的制約,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進行量化、細化,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權。制定完善《食品葯品行政執法責任制度》,使行政執法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培訓,定期組織執法人員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通過集中培訓、開展法律法規知識競賽,使執法人員熟練掌握法律條文,通過對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和法律條款的解讀,不斷提高執法人員對法規條款的理解和把握水平。組織開展案卷評查評比活動,努力提高一線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依法簡化辦事程序,優化行政執法環境,嚴格執行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抓好收費項目清理,優化行政許可流程,簡化辦事環節,努力打造行政審批快車道,實行集中式、開放式審批,實行「一站式」服務,竭盡全力搞好服務。
五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迅速把思想統一到這次政風行風質詢會議的安排部署上來,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在鞏固前階段成績的基礎上把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與黨員創先爭優活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和「效能風暴」行動相結合,與促進食品葯品監管事業發展相結合,認認真真抓好活動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高質量、高標准完成這次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各項任務。

⑧ 安全用葯的案例

2005年2月15日,美國法庭判定,開槍射殺祖父母並放火燒房毀滅證據的少年克里斯托弗·皮特曼有罪,並對其處以年有期徒刑。
克里斯托弗用鳥槍弒殺祖父母時只有12歲,那是2001年9月的事情。而這起案件之所以在美國備受關注,並不僅僅是因為兇犯的年輕與殘忍,更主要的是,克里斯托弗從被捕起就聲稱是自己服用的抗抑鬱葯「左洛復」導致他失去理智。而這一情節,使得美國多年來對抗抑鬱葯的爭論再起烽煙,再次將抗抑鬱葯物的安全問題推到了法庭、制葯巨頭和消費者的面前。
克里斯托弗自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分分合合之中。2001年,當母親再次離開的時候,絕望的他離家出走並試圖自殺,隨後被送進一家精神病醫院並開始服用抗抑鬱葯物,靠葯物控制情緒。據克里斯托弗祖父的家人描述,服葯後,克里斯托弗開始顯得煩躁不安,有時還對著自己的皮膚自言自語,而這些症狀據一些醫生認為是服用「左洛復」後的副作用。不久,血案就發生了。
克里斯托弗所服用的由輝瑞公司生產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左洛復」成為案件審理的關鍵。因為案件發生的時候,正是美國科學界和葯品監管部門開始衡量抗抑鬱葯物對青少年心理可能造成的副作用的時候。正如《紐約時報》的報道所說:「法庭辯論同科學思考以及家庭悲劇糾纏在了一起。反對抗抑鬱葯物的團體和人士與輝瑞制葯分別站到了被告和檢察官的身後。一時間,法律人士、醫學專家和社會活動者都在法庭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隨後,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命令「左洛復」及其他抗抑鬱葯的生產商必須在葯品標簽上註明「會增加兒童自殺風險」的警示語。但這一規定顯然與反對抗抑鬱葯物人士的願望大相徑庭,加上「左洛復」的生產商是財大氣粗的輝瑞制葯,有關其抗抑鬱葯品有「誘殺」嫌疑的訴狀從來沒有贏過,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因此蒙上了管理葯品不力的名聲。
克里斯托弗被定罪後,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宣布,將建立新的葯物安全委員會,改善市場上對葯品安全的監督狀況。支持慎用抗抑鬱症葯的專家認為,家長們需要更加准確、詳細的信息使自己既能醫治好孩子的抑鬱症,又能防止葯物導致孩子自殺或殺人情況的發生。支持者還建議,應當為家長們編寫一本有關孩子們服用抗抑鬱症葯的小冊子,該冊子能說明孩子是否適合服用該葯、提示家長孩子們自殺的徵兆等等。
正如克里斯托弗的家人在判決後提醒人們警惕葯物安全問題所說的那樣:「每一個父母在給自己的孩子服用精神科葯物的時候都得小心行事,因為我們的悲劇在將來很可能就會發生在你們身上。」 2004年春晚,華彩驚世的「千手觀音」給億萬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之所以帶給人們震撼,不僅僅是因為舞蹈本身的華美,更在於參加這個舞蹈表演的全部都是聾啞演員。這些聾啞演員中,絕大大部分都是由葯物導致的耳聾。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一共有十八位,十八位都是因為葯物致聾。
在這18位聾啞演員中,絕大部分都又是都是在兩歲前後,因為發燒時使用抗生素導致的耳聾。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姜馨田:發高燒三十九度多,當時很小,媽媽帶去醫院打針,過敏導致了耳聾。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劉艷:一歲半致聾的,是慶大黴素導致耳神經失聰。
葯物導致的耳聾多為感音性神經聾,也就是說葯物損傷的是聽覺神經,聽覺器官並沒有受到傷害。
感音性神經聾,聽力損失是70分貝到120分貝。專家指出,對於這樣的孩子,通過配戴助聽器就可以幫助恢復一部分的聽力。
而重度感音性神經聾,聽力損失一般都在100分貝以上。對於這種程度的耳聾,恢復聽力的唯一途徑就是安裝人工耳蝸。
中國聾兒康復中心副主任陳振聲中國聾兒康復中心副主任陳振聲:到目前為止,人工耳蝸和助聽器應該說能夠解決百分之九十一以上的,或者說百分之九十的耳聾都可以從中得到益處。
人工耳蝸分為體內和體外兩個部分,需要通過外科手安裝。因為人工耳蝸屬於高科技產品,所以價格比較貴,一般需要花費二十萬元以上。
孩子的語言發育最佳時期是在兩到四周歲,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的幫助下,聾兒還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來逐漸區分各種聲音。能聽懂聲音後,聾兒才能夠模仿語言,學習說話。經過嚴格訓練,藉助於助聽器或人工耳蝸,聾兒都可以恢復一般的聽說功能,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
藉助於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因葯物而導致耳聾的孩子們重新又回到了有聲的世界,雖然這種回歸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個有聲的世界和正常人的世界依然有所差別。不幸已經發生,我們只能選擇面對,而對於不幸發生的原因,我們卻總是那麼心有不甘:如果醫生用葯的時候能夠慎重一些,避免使用耳毒性葯物;如果家長平時能多學習一些嬰幼兒用葯的知識,隨時觀察孩子的成長表現,及時發現異常反應,為治療多爭取一些時間;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更廣泛地宣傳用葯安全,用葯禁忌……也許,因葯致聾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