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投訴 » 牧童舉報

牧童舉報

發布時間: 2021-02-23 20:00:47

1. 呂岩——《牧童》詩意

詩意:在綠草如茵的廣闊原野上,牧童悠閑地放著牛,在徐徐的晚風中,吹了一陣笛子。到黃昏,回到家裡吃飽了晚飯,連蓑衣都沒脫,就悠然自得地躺下來,有滋有味地觀賞那高空的明月。

全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

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詩人的視野里的;寫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也體現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是一首贊美勞動的短曲。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讀者的心靈感到安寧。

(1)牧童舉報擴展閱讀

《牧童》是唐朝詩人呂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1、創作背景

鍾傅原本是一個書生,因李憲推薦做了蘭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順,多次被降職。鍾傅在鎮守平涼(今甘肅省平涼縣)的時候,曾經與一位道士閑游,看見一個牧童牽著一頭大黃牛來到院子里。道人說此牧童會作詩,鍾傅不信。牧童應道人之請,即興作下此詩。

2、文學賞析

首句「草鋪橫野六七里「描述了視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一個「鋪」字,表現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

第二句「笛弄晚風三四聲。」描述了聽覺上的感受,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笛聲的悠揚悅耳,反映出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松閑適的心境。

未見牧童,先聞其聲,具有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第三句「歸來飽飯黃昏後」,詩人筆鋒一轉,開始直接描寫牧童,牧童吃飽了飯,已經是黃昏之後了。

末句「不脫蓑衣卧月明」描寫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詩人沒有描寫牧童躺下做什麼,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賞月色。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2. 牧童改編的故事500字

又是一個恬靜的夜晚,微風輕輕地吹著,草地泛起了波浪,猶如一片碧綠的海洋。深藍色的天空中點綴著一顆顆美麗的鑽石,還掛著一輪皎潔的月亮,金色的月光猶如一片片花瓣,灑在無邊無際的綠毯上。廣闊的原野在月夜的襯托下,寧靜而又安詳。

靜靜地側耳傾聽,好像有一陣笛聲傳來,它在風中飛舞,旋轉,時斷時續,飄逸又悠揚。漸漸的,那笛聲亮了起來,遠方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身影。近了,原來是個小牧童,身穿蓑衣,頭戴斗笠,手中握著一支短短的牧笛。他悠閑地漫步在草地上,吹著牧笛,還不時地彎下身子,輕輕地撫摸地上翠綠而又鮮嫩的小草。牧童在一處小坡邊停了下來,翻身躺下。那小牧童還不時地拿出牧笛,輕輕地吹幾聲,悠揚的笛聲便響了起來。那聲音像水環繞青山,像太陽緩緩升起,像百花爭相開放,像鳥兒快樂歌唱,像小魚頑皮嬉水,像微風輕撫臉龐。可愛的小牧童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這里沒有家人聚集的情景,沒有夥伴嬉戲的場面,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氣,皎潔的明月,寧靜的草原,輕柔的晚風與悠揚的笛聲。那剛剛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沒有脫下,便躺在草地上。他是累了,想躺在青草鋪成的綠毯上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愛寧靜安詳的月夜,想要靜靜地欣賞一下?仰望這明亮如水的月兒,這個小牧童的心中又會充滿怎樣的想法呢?是加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村生活?還是自己白天有牛與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和明月相伴,猶如世外桃源的享受?還是什麼都沒想,就漸漸進入了夢鄉?望著躺在草地上的牧童,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這碧綠的草原,悠揚的笛聲,寧靜的月夜,安詳的牧童,彷彿是一幅恬淡而又多彩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也感受到了寧靜,感受到了自然,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美好與快樂。

3. 牧堅持蓑笠後面一句是什麼

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
出自唐代崔道融的《牧豎》
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專。
卧牛吹短笛,耕卻傍屬溪田。
譯文
牧童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碰見人故意裝得很神氣。
放牧時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時就在溪邊田頭玩耍。
注釋
牧豎:牧童
持:穿戴
傲然:神氣的樣子
作者簡介
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詩人,自號東甌散人。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乾寧二年(895年)前後,任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縣令,早年曾游歷陝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後入朝為右補闕,不久因避戰亂入閩。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於永嘉山齋集詩500首,輯為《申唐詩》3卷。另有《東浮集》9卷,當為入閩後所作。與司空圖、方干為詩友。《全唐詩》錄存其詩近八十首。

4. 看到小牧童指出大畫家的錯誤,圍觀的人會說i

藝術不能脫離生活,可以高於生活,但是必須來源於生活。

5. 《牧童》的故事

《牧童》是唐朝詩人呂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原文: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譯文:

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5)牧童舉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鍾傅原本是一個書生,因李憲推薦做了蘭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順,多次被降職。鍾傅在鎮守平涼的時候,曾經與一位道士閑游,看見一個牧童牽著一頭大黃牛來到院子里。道人說此牧童會作詩,鍾傅不信。牧童應道人之請,即興作下此詩。

詩詞賞析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

「草鋪橫野六七里「描述了視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一個「鋪」字,表現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

「笛弄晚風三四聲。」描述了聽覺上的感受,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笛聲的悠揚悅耳,反映出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松閑適的心境。

未見牧童,先聞其聲,具有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歸來飽飯黃昏後」,詩人筆鋒一轉,開始直接描寫牧童,牧童吃飽了飯,已經是黃昏之後了。

「不脫蓑衣卧月明」描寫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詩人沒有描寫牧童躺下做什麼,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賞月色。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該詩反映了詩人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詩中盡道牧童生活的閑逸與舒適。此詩委婉勸說鍾傅趁早離開那爾虞我詐、角名競利的官場,回歸田園,過牧童那樣無欲無求的生活。

6. 檢舉田家元日詩句

田家元日
孟浩然 〔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詩的首聯寫斗轉星移,歲月不居,昨晚除夕還是寒冷的隆冬,今朝大年初一起來就已經是和煦的春天。這兩句通過斗柄指北向東轉動的快速過程顯示時間的推移,節序的更替,暗點了題中的「元日」。
頷聯寫詩人已進入四十歲的壯年時期,本應出仕,大有作為,但未曾得到一官半職,雖然如此,他對農事還是非常重視,非常關心。這一聯概述了詩人仕途的遭際,表露了他的農本思想,體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可貴品質。詩人既初隱於鹿門,不僅結交了大批淳樸善良的農夫野老;同時又直接參與了田事勞作。自然有了對農村的深厚的感情,憂喜以共,苦樂同心。但另方面,作為一個有理想的知識分子,不能叫他完全沒有奮飛沖天的幻想,正是這樣,在詩句里才有「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的嘆息。時代的隱者都有遠大的志趣。所以無論他的出山或其後的再次歸田,都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對農村鄉土真摯的愛戀。
頸聯展示的是一幅典型的田園牧歌圖。白天。在田間,詩人和農父一起扶犁耕作;傍晚,在路上,詩人荷鋤伴牧童一道回歸村莊。由此,人們彷彿可以看到詩人與農父並肩勞動,促膝休息,「但道桑麻長」的情景;彷彿可以聽到詩人與「短笛無腔信口吹」的牧童應和的笛音歌聲,從而深深地體味到田園風光的美好,田園生活的快樂。
尾聯扣題,明確點題,寫田家元日之際憑借占卜紛紛預言今年是一個豐收年。顯然,這首詩沒有狀寫辭舊迎新的熱鬧,沒有抒發節日思親的情感,而是將詩人自身恬淡,愜意的情趣水乳般交融於節日氣氛之中,令人讀來自覺有一種和諧自然之美。

7. 古詩《牧童》化為作文

牧童復(古詩改寫)
瞧!一眼制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草,彷彿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一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著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著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哼著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裡拿著笛子,邁著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脫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著草叢里不知名的小蟲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抬頭望著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里浮現出一個個畫面。

你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麼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著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 不過不要全抄,要有自己的東西. 如過覺得好那你就給我評價時多打幾個"好字"加分的!

8. 臨沂萬博弘投訴電話

有投訴電話也白搭,萬博弘的門頭都是個人的,他才不管你投不投訴來,他又不是像銀座,九州那樣的正規商場,不過我只知道他的一個電話,不知道有沒有用!0539-3117003

9. 關於牧童的古詩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來橫牛背,短笛無專腔信口吹。
清明屬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錦纏道
·春遊
宋·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
睹園林、萬花如綉。
海棠經雨胭脂透。
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
醉醺醺、尚尋芳酒。
問牧童、遙指孤村道:
「杏花深處,那裡人家有。」
老翁
宋·何應龍
八十昂藏一老翁,得錢長是醉春風。
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橋邊問牧童。

10.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是什麼意思

牧童騎在黃復牛背上,制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出處:清代文學家袁枚《所見》

1、所見:寫詩人所看見的事物。

2、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3、黃牛:牛的一種毛多呈黃色,也有黑色或紅棕色。能耕地拉車,體型比水牛小。一般分為蒙古牛、華北牛和華南牛三大類型。

4、振:振盪;回盪。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5、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林。樾,樹蔭。

6、意欲:想要。

7、鳴蟬:鳴叫的知了。

8、閉口:閉上嘴巴,不發出聲音的意思。

(10)牧童舉報擴展閱讀

這是一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贊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注。

「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

這首詩正是在這種起伏變化中獲得了巨大的藝術效果。詩的語言,明白如話,質朴無華,十分本色。至於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