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宣傳
『壹』 關於職業學校未來發展展望的宣傳稿應該如何寫
內容無非是說明或誇大本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就業率等。再講講你們對現代社會人才和就業的看法(講這點時一定要圍繞著你們學校可以培養這樣的人才、並且在眾多院校的畢業生里能體現你們的學生的優勢)
OVER
『貳』 求中等職業學校班級宣傳片配音文案
煙波浩淼的駱馬湖,蟹肥蝦美;古韻流長的大運河,裹挾著洋河雙溝美酒醇郁版的芳香千年詩意流淌。革權命老區**,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是一塊英雄的熱土,**的母校——**坐落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佔地80509㎡,其中,建築面積17933㎡,運動場地8350㎡,校園環境如詩如畫:**塑像挺拔英武,池塘水光瀲灧、魚翔淺底,四周垂柳輕舞、翠松挺拔,綠化率達61%。現有在校生1543人,教職工114人,專任教師95人,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8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7.37%。中學高級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53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教壇新秀26人。1人被評為省先進工作者,5人被評為市先進工作者。我校堅持走紅色德育的特色辦學之路,灌輸少年兒童對**、對祖國的樸素情感。學校在用**將軍波瀾壯闊的一生引領學生志存高遠的同時,把學習**精神與教育教學活動和規范管理相結合,讓**精神體現在學習、生活、集體活動等諸多方面,內化為學生自覺的行為追求。
......
『叄』 職業教育宣傳
職業教育的優勢所在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投入力度的加大,職業教育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地顯示出來。概括的來講,有五大優勢。
首先是就業優勢。隨著我國工業化時代的到來,我國人才需求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就是國家最急需要數以億計的有技術技能型人才。近幾年,我國就業形勢嚴峻,表現在一方面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就業難,初中、高中畢業的學生更難。另一方面國家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又嚴重缺乏。就業形勢告訴我們,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走職業教育這條路,就業前景非常好。
二是學習上的優勢。職業教育是大眾化的教育,學校根據學生的學業狀況,有針對性進行初中文化課的復習、鞏固,教學內容、重點、進度可視學生學業的情況而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讓一名學生掉隊。高一年級教學重點放在文化課上,著重打好文化基礎。高二年級開始選擇專業,打好專業課的理論基礎。高二、高三年級依據學生志願,可分階段選擇出路,選擇第一條出路對口升學,這條出路適合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第二條出路可選擇與我校聯辦的區內外高職院校就讀大專或本科,這條出路適合有學習深造慾望、家庭收入較好的學生;第三條出路可由學校推薦到對應單位工作。三條出路由學生自主選擇。
三是政策上的優勢。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在招生、就業、經費投入等方面給予傾斜政策。如職高的對口升學,本科的升學率在20%以上,高於普高的十幾個百分點,專科均在100%,區外院校招生逐年擴大,況且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因為對口升學只考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專業課(350分)英語以後可能加試。且競爭對手比較弱,
四是每位學生走向成功的優勢。職業教育就是學者有其能,能就是技能,有技能就能就業,從就業提升到創業,這是每位事業成功者的成長規律。事業成功不在高學歷,而在具有進取、創新、吃苦、拼搏的能力,國內外著名的成功人士的事例成分說明了這一點。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希望值過高,不看孩子的學業實際,人雲亦雲,一味上重點高中,上名牌大學,最後只能是孩子扮演失敗者、淘汰者的角色,造成孩子失敗終身。而職業教育由學生選擇所喜歡的專業,突出動手能力和技能,適應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社會的需求,使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專業、事業的成功者,為家庭、社會和學生找到一條幸福的人生之路
『肆』 職業教育宣傳標語
你自己都想抄襲,還不讓別人抄襲,嘿嘿。提幾條供參考:國家出費用,學到真技內術,輕松來就業容,事業有出路 要致富,學技術,職業教育是門路 圍繞市場辦職教,辦好職教為人民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動手能力培養
『伍』 昨天有人來我們學校宣傳職業學校但我心裡總是很煩,我在煩什麼
如果那些宣傳與你無關,那麼,你是不可能對那個事兒厭煩的。
這種情況下,你煩的就是別的內事容兒……我就猜不到了。
如果那些宣傳與你有關,那麼,這個事兒,就比較容易分析了……
可能是你的成績只能去讀這些學校。但是你卻不想去這些學校吧……因為這個,你才煩。
如果是這樣,那麼,解決方法就很簡單了……把厭煩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拼一把!拼出一片晴空萬里吧!
『陸』 如何更有效的加大職業教育宣傳,推進職業教育招生工作
目前,我市高考和中考都已結束,各職業教育院校招生工作即將開始。但是由於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在存在「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的思想,對職業教育心存偏見,片面認為職業教育是非正規教育。為切實做好職業教育院校的招生工作,積極引導學生和家長正確認識和報考職業教育院校。為此,建議當前應積極做好輿論宣傳和正面引導工作:
一是創新職業教育宣傳途徑。充分利用現有媒體,如廣播、電視、報刊雜志、遼源信息網站等,廣泛宣傳職業教育的優勢,學習專業技能的前途,力爭使每個人都了解、認同職業教育。
二是各相關部門要大力宣傳國家和省、市關於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優厚政策、措施。
三是宣傳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新聞媒體應廣泛搜集整理近年來我市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相關信息,國內外市場用工需求情況,跟蹤報道典型的就業案例,形成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四是宣傳政府對就讀職業院校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在每年市職業教育院校招生期間,通過媒體向廣大初、高中畢業生和社會廣泛宣傳中、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及辦法,使資助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政府和學校要千方百計確保在職業教育院校就讀的貧困家庭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
『柒』 職業學校宣傳片應展示哪些方面
展示學校的實力還有特色
『捌』 如何做好職業教育招生宣傳工作
建議當前應來積極做好輿論源宣傳和正面引導工作:
一是創新職業教育宣傳途徑。充分利用現有媒體,如廣播、電視、報刊雜志、遼源信息網站等,廣泛宣傳職業教育的優勢,學習專業技能的前途,力爭使每個人都了解、認同職業教育。
二是各相關部門要大力宣傳國家和省、市關於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優厚政策、措施。
三是宣傳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新聞媒體應廣泛搜集整理近年來我市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相關信息,國內外市場用工需求情況,跟蹤報道典型的就業案例,形成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四是宣傳政府對就讀職業院校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在每年市職業教育院校招生期間,通過媒體向廣大初、高中畢業生和社會廣泛宣傳中、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及辦法,使資助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政府和學校要千方百計確保在職業教育院校就讀的貧困家庭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
『玖』 作文《參與職業教育宣傳周活動感想》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舞台,我們可以盡情的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現自己,散發出耀眼的光。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十分重要。
我是一個驕傲、不甘人後的女孩兒。中考失利後我選擇了職業學校。走進職高後我發現這里也是一個大舞台,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同學,也有很多可以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在這里我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對於在學習方面比較吃力的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初中時我的成績不是很好,那時的我很自卑,也沒有什麼可以展示自己的機會。但是步入職高後,我漸漸的找回了自信。
高一上學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校園傳媒之星」大賽。在這次活動中,我充分發揮自己的口語能力。經過幾次比拼,最終榮獲二等獎,並進入校廣播站工作。經過這次比賽,老師和同學們也肯定了我的能力,我也更加自信,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主持了班內,系內及校內的各種活動。更加充分的鍛煉了自己。
我的專業是金融事務,剛開始聽到這個詞時大家都會感到很枯燥。但是當我走進這個專業,慢慢對這個專業熟知時,便覺得這兒別有一番天地。
我最擅長的技能要數票幣,就是小計算器。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項技能。剛開始接觸這項技能時,我感覺很難,又要練速度,更要練心算。老師也請過幾位高二年級這項技能優異的同學做展示,我簡直不敢相信學哥學姐們怎麼能打那麼好。我覺得我永遠也不會達到那個水平吧。當我問他們有什麼竅門時,他們只說了一個字—練。當時的我還不相信,就這么簡單?便也按照他們說的做了,每天回家練十幾分鍾。終於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現在的成績在全年級名列前茅,也證明了他們的說法沒有錯。唯有練才能達到很高的水平,必須腳踏實地,不怕辛苦。在這過程中我不但熟練地掌握了一項技能,還從中收獲了很多。明白了許多成功的背後有更多的堅持和努力,有更多的汗水和毅力。熟能生巧也就是這個意思。
這里的老師對每一位同學都很負責,在各科老師的悉心教導下,我的文化科成績也名列前茅。原來數學成績很不好的我,現在也能考個八九十分。無論何時何地,相信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獲。
高一下學期,憑著我認真、積極的學習態度,成功入選學生會學習部幹事。我很自豪也很樂意幫助更多的同學共同進步。在學生會的學習工作過程中也能很好的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我希望憑著我的努力與進取的心能在高二時當上主席或者學習部部長。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目標才會有進步,在職高的學習生活中給了我充分的自信,我相信我行!
今年我也被評為「三好學生」。這是一份十分珍貴的榮譽,我會好好珍惜。我不會讓老師和同學們失望,真正做好這個「三好學生」,受之無愧!
是職業教育給了我自信與成長,榮譽與快樂。我很慶幸我當初的選擇,這條路我會好好地走下去,在這個舞台上實現自己的價值。我能做到,你們也能,一定行!
『拾』 我要做一個職業教育活動周的宣傳海報,現在一點思路沒有,哪位能幫我想想怎麼樣才能體現出來職業教育,體
建議你考慮以下五個方面,重點使用第點「重要意義」。具體介紹如下:
教育現狀
自「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在中央和各地的關注推動下,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辦學模式不斷創新。招生規模和畢業生就業率再上新台階,駛上了發展「快車道」。
據統計,2005年全國僅有中等職業學校11611所,當年招生537.29萬人,在校學生1324.74萬人。經過3年發展,200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共有14767所,招生規模達810萬人,在校生達2056萬人。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規模已大體相當。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模式,成了我國職業學校,尤其是中職學校畢業生高就業率的秘訣。
教育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5年起,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在95%以上。2008年及2009年,盡管國際金融風暴使許多人就業困難,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仍沒有回落,分別高達95.77%和 95.99%。
2012年6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2012~2015年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保持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扶持建設緊貼產業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專業,建設既有基礎理論知識和教學能力,又有實踐經驗和技能的師資隊伍。逐步實行免費中等職業教育。
中國正在舉辦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2008年職業院校的招生規模總數已經達到1100萬人,在校學生總數已超過3000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分別占據了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一半。
2. 教育目標
職業教育(vocational ecation)是指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如對職工的就業前培訓、對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培訓等各種職業培訓以及各種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等職業學校教育等都屬於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於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職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人自身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發展到某個特殊時期的產物。職業教育受益於社會,社會也可受益於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和神聖職責。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滿足個人的就業需求和工作崗位的客觀需要,進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加快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型。
3. 教學理念
相對於基礎教育而言,職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總結起來,職業教育的本質至少應該包含四個方面:一是以人為本,二是因材施教,三是科學管理,四是文化塑造。
以人為本,一是要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形成以校為家、以教為樂、以師為榮的濃厚氛圍。二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有的學校讓學生去擔任班主任助理、校長助理,積極主動、科學民主地參與學校事務的管理就是極富創新的嘗試,既可培養學生的主人意識、參與意識,又可提高學生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這本身就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4. 教學優勢
第一成熟的培訓體系。國內職業教育已發展到比較成熟的水平,不再像以前那麼混亂。在經過國家的整改和行業洗禮之後,現存的職業教育機構在品牌、資金、師資和就業方面都有雄厚的實力,培訓細分化、精準化、專業化
第二學習時間短。職業教育一般只有1年的強化學習時間,以實戰教學為導向,強化訓練符合社會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所以它的學習成本是很低的,而且見效快,可以快速解決就業、待業等問題
第三投資回報高。一年的時間成本、1到2萬的資金投入。如果選擇一個好的專業,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收回成本。比如動漫遊戲,人才網的薪資數據顯示國內動漫遊戲類人才的平均薪資在6235元每月,年薪在6萬以上的人佔了45.4%的比例
第四技能+學歷+就業。職業教育採用的是「技能+學歷+就業」的套讀模式,在學習技能的同時也可以套讀自考或者成教學歷,技能和學歷兩不誤,也為想報考公務員、研究生的同學提供了條件。
5. 重要意義
一、發展職業教育對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要性
勞動者素質是指一個國家中能夠從事社會勞動的全部人口的整體素質。從事社會勞動的人口主要包括從業人員、失業人員,也包括處於勞動年齡之內的就學人員、從事家務人員和軍隊服役人員以及其他人員。社會生產和經濟建設正是通過這些人的勞動來實現的,他們的素質狀況,在生產力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勞動者素質,主要是依靠教育,包括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學校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它是一種規范化的教育,是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是有廣大幹部和教師負責任地去完成的教育,這種教育對提高勞動者素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今世界,以人的素質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對全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已成為當務之急,從而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位置。
「十五」期間,中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2005年初中毛入學率已達95%,高中毛入學率已達5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21%,高等學校在校學生已經超過2300萬人,正如教育部周濟部長說,進入了國際公認的大眾化發展階段。但是,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21%的入學率意味著還有一大批高中畢業生未能升入大學。雖然招生數每年都略有增加,但普通高等院校的發展空間畢竟是有限的,如四川省某大學2005年招生10000人,2006年將招生10200人,僅增加了2%。反觀錄取率——據《成都日報》2006年4月3日報道,四川省2005年的高考生有453269人,比2004年增長32.3%,而錄取率僅60.23%,比2004年下降了10.07%。2006年該省高考生將超過56萬人,而錄取率較之2005年還將下降6.73%,為53.5%。另有報道,近兩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約為72%,也就是說,有28%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率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已在並還將逐年下降。而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技師、技術工人等高素質技能性勞動者卻又非常短缺,並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制約中國產業結構升級的突出因素。
教育界、用人單位及青年人都曾經片面追求高學歷教育,忽視或輕視職業教育。然而學歷並不代表能力,隨著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觀念的進步,學歷在就業市場的優勢越來越低,用人單位更注重於學生實在的能力,比較務實地去選拔適合需要的人才。社會正在由片面追求學歷向能力社會轉變。有一家企業吸收了兩位新人,一位是工作了幾年的學士,另一位是剛畢業的碩士,經考核,前者具備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在試用期間,前者的工資4倍於後者。這種現象在國外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如美國某大學的加速器實驗室供許多教授使用,但工資最高者卻是管理加速器的一位工程師。這位工程師的工作能力很強,他對加速器的維護、改進基本能滿足各位教授研究工作的需要。這樣的事例說明,日益大眾化的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一定要在層次上和類型上都能結構合理,這就要求高等教育結構與類型多樣化,而職業教育正是一種有效的補充。多年以來,中國職業教育曾為社會培養了許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和有職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改善了中國勞動力隊伍的素質結構、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促進了勞動就業和社會穩定。許多行業在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時,都對職業教育為行業培養的高素質勞動者予以肯定。因此,發展職業教育對於提高勞動者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戰略意義。
二、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率提升
失業問題各國均有,這是一個關乎社會穩定的民生問題,如果就業率的提高大大滯後於經濟的增長,就易滋生社會的不穩定,從而經濟就難以持續發展,可見就業率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因此,各國政府都很重視解決就業問題。美國有一個政策,對興辦企業者給予減免個人所得稅的獎勵,獎勵其為失業人員提供了就業崗位。在德國,中小企業為緩解失業壓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據統計,1996年德國的中小企業職工佔全國總就業人口的70%。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財力雄厚,某一個州上世紀80年代每月發給失業人員救助費400美元,相當於當時中國政府每月發給赴美訪問學者的經費。應該說,這筆救助費足以滿足其生活需要,但有些失業者還是要去搶劫犯案。正如中國有句古話,「小人閑居為不善」。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全球就業議程》強調:「工作是人們生活的核心,……這使得工作成為社會和政治穩定的一個關鍵因素」。中國政府對失業問題的解決主要是採取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辦法。盡管各級政府、社區、企業和工會、婦聯等社會中介組織,都在幫助失業者就業,政府還制定了一些政策,派出了就業督導組,有的地區更提出了消除「零就業」家庭。所有這些,可以概括成三句話,政府主導,社會動員,促進(充分)就業。然而,就業並不只是一個有工作、有飯吃的簡單概念,這裡面同樣牽扯著勞動者素質的問題。中國人口眾多,就業壓力較大,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就業率及從業質量,把中國沉重的人口壓力轉變為人力資源,這不僅需要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同時也要求每一個就業者在解決個人溫飽的同時,都應當更多地在加強自身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提高個人技能及綜合素質,幫助從業企業更大發展方面做出努力,這不僅促進了企業的進步,也提升了個人的就業質量和生活水平。上有所述,大批量的高中畢業生以及四分之一多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即失業,成為社會問題,而技能型、實用性人才卻又大量缺少,這當然不是一個好現象,但請注意,這個「失業」的群體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潛質人才庫。未能升入高等教育的高中畢業生可以進入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學習實用的技能知識,成為各行業的技術骨幹;未能及時就業的大學畢業生通過專門的職業培訓,充分拓展已經具備的專業知識,使之成為學即致用的專業人才,並利用在高等教育時培養的思維能力盡快進步,成為專家級人才。通過這樣的教育形式,不僅為國家、為行業、為企業培養了實用性、技能型人才,提高了勞動者的綜合素質,也解決了這部分人員的就業這一社會性問題。因此可見,要就業,就好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這利於通過教育、再教育提高就業者素質, 增強勞動者就業競爭能力, 拓寬其就業渠道,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
新型工業化的重心是發展高技術產業,而發展高技術產業的重要基礎是人才。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需要大量的技能型、應用型高素質勞動者。然而,在中國勞動者的整體素質與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已出現相當大的差距。中國的新型工業化必須切實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已經成為共識。有人計算,在進入中國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人員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學生、研究生、留學生。人們都己認識到,沒有高層次的科技人才,就沒有高層次的技術創新,就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產業,從而就將影響國家綜合競爭能力的增強。不難發現,許多地區、許多高技術企業都在不惜重金引進高層次科技人員,有些高技術企業還建立了相關的行業研究機構。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也提出要「加大吸引留學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的力度」,所有這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人們對人才戰略的理解,卻忽略了高技術產業一方面需要高層次的技術創新專家,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工廠、一個企業還需要相當數量的技術操作人員,才能形成一個合理的人才層次結構。實驗室技術成果,要進入工廠成為產品,進入市場成為商品,中間還要遇到一些生產技術問題。這些技術問題,高層次的專家往往不太熟悉,他們也常常不屑一顧,而事實上又需要有實踐經驗的一般技術人員去解決。美國、日本的企業派到中國安裝、調試、維修實驗設備和機器的人員基本上都是高中畢業後再經過兩年技術培訓,相當於中國的高職生。在生產過程中,一般技術操作人員可以根據市場信息、用戶反映,不斷吸取相關技術和先進技術,日益改進和完善其操作技能,探索和建議產品的更佳設計等。孤立地看,它們往往是一些小改進,但積累起來,也會是很大的改革,會使產品多檔次、多樣化、個性化,從而增強產品和企業的競爭能力。反之,如果技術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高,不能應對新技術日益發展的挑戰,那麼企業的產品必然會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從而企業也就缺乏生命力。德國在發展高技術產業中,非常重視這類人才,要求他們成為企業中能適應新技術發展和高效工作的職工。德國對這類人才的培養,主要就是依賴職業教育。德國一貫重視職業教育,適齡青年也養成了接受職業教育的習慣,中小企業是學生接受職業培訓的主要基地,因而中小企業也自然地成為職業教育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場所。由於德國的中小企業非常發達,其總數佔德國企業總數的98%以上,其納稅額佔全國總稅額的45.8%,因而中小企業大大緩解了德國的失業壓力。德國的高職教育適用性強,學生的就業前景好,「向高等專科學校進軍」已成為德國高中生的常用語。
中國已高度重視這個問題,2005年10月28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要求在「十一五」期間,為社會輸送2500多萬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1100多萬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決定》提出,要「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溫家寶總理講,「沒有這樣一支高技能、專業化的勞動大軍,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機器設備也很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中國目前在生產一線的勞動者素質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緊缺問題十分突出。現有技術工人只佔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數是初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僅佔40%。」所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已成為推進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國家的發展、進步離不開高素質的勞動者,離不開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建設者和專門人才,而保持和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教育是根本保證,其中職業教育為大多數群體提供了接受教育保障乃至就業保障,為國力增強、國家強大提供了更多、更豐富的人才,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基於這樣的重要性,全社會都應該給予職業教育以足夠的重視。
四、職業教育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
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巨大推動力量,由於一國的工業化進程會導致其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型,再加上農村推力和城鎮拉力的共同作用,就必然會引起人口由農村向第二、第三產業比較集中的城鎮流動和聚集。生產力的發展導致了產業結構的變化,產業結構的變化為農村人口的遷移創造了前提,遷移使這部分農村勞動力轉換了生產部門,從而引發他們職業的改變,從事的職業發生變化要求這部分轉移勞動力在進入新的生產部門前必須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能,才能更好地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結合,並最終實現他們穩定而有效的轉移。由於職業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理論知識,而且更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職業教育相比普通中、高等教育與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型有著更加直接而密切的聯系。
發展職業教育能夠提高我國農村轉移勞動力的綜合素質,滿足國家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同時提升我國的城鎮化質量,推動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而經濟的持續增長又會為城鎮創造更多的就業空間,吸引更多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從而對職業教育的規模與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促進職業教育向更高的水平變化和發展。因此,它們二者之間是一種積極的良性互動關系。
國務院多次提出要把職業教育當做今後教育的工作重點來抓;同時,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表示,未來職業教育的工作重點是讓更多農村學生接受職業教育,掌握知識技能,改變當前農村學生工作困境。而涉及人數眾多的農村職業教育主要任務就是讓更多農村學生通過職業教育,掌握就業技能,實現轉移就業。葛道凱表示,未來除了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質量、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外,還要擴大面向農村學生、面向涉農專業學生生活費的資助和免學費的力度,吸引更多初、高中畢業生來職校學習。
職業教育就是培養具有扎實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專業人才,農村學生只有經過技能培訓,才能成為適應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能人才,實現轉移就業。職業教育為農村學生的就業服務,通過對學生技能與知識的培養,為農村學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平台。發展職業教育就是要擴大面向農村的招生量,給農村學生更多的學費和助學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