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投訴 » 日本宣傳史

日本宣傳史

發布時間: 2021-01-25 03:15:52

❶ 日本的歷史

日本歷史
1、日本人的祖先
關於日本民族的起源,有許多不明之處。因為,很多日本人的嬰孩,在臀部有被稱為蒙古斑的青斑;因此,一般認定日本人是屬於的蒙古人種。日本列島中,從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人類居住,也發現了當時所遺留下的石器和人骨。過去認為這些原住民,是不同於現在的日本人,後來是因為現在的日本人祖先遷入後,驅逐了原住民。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認為日本人的祖先,不僅僅是舊石器時代起的居住者,此外也包含了從中國、朝鮮、東南亞等地來的許多人種,也都移往到日本,傳入其文化,逐漸地混血,而成今日的日本人。
2、日本國的起源
於公元一世紀左右,日本各地分立著一百多個小國家,後來這些國家逐漸被統一,而成為一個國家。公元四世紀時,關西地方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國家,也就是今日天皇家系的祖先。在這個時期,日本國的范圍,從本州的西半部和九州的北半部一直延伸到四國一帶。由於日本國是長期間逐漸被統一而成的,因而很難確定於何年何月所建立。在公元八世紀編輯的「古事記」、「日本書紀」的史書里,記載著公元前六百六十年,初代神武天皇的建國、即位的事跡。由於神武天皇的即位日,是相當於今日陽歷的二月十一日,因而以這一天訂為日本的「建國紀念日」,並放假一天。
3、日本的歷史
在一至二萬年之前的日本,是和中國大陸連接;後來,由於地殼的變動與大陸分離。因為日本是島國,所以不容易受外國侵略;然而,與大陸的距離近在咫尺,因此也能汲取外國進步的文化。日本一方面保持與大陸文化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又孕育出有獨立性的日本文化,直至今日。
A、原始時代(至公元三世紀為止):從一萬年前到公元前三至二世紀左右的繩文時代,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獵、漁業、採集為主;到了公元三世紀的彌生時代,則有了稻作生產方式和使用金屬器具,創造出日本人生活的原始型態。當時雖然小國林立,但逐漸的也被統一。
B、古代(公元四世紀至十二世紀):公元四世紀,天皇統一了日本,從大陸引進文字、制度、佛教、儒教、工藝技術等文物,奠定了國家的基矗此時的天皇,憑藉著有勢力的豪族的協助來掌控政治,人民則從事以稻作為主的農業活動。公元七世紀,學習中國(唐)的制度,完成了法治國家體制(律令政治)。從此,土地和人民脫離了豪族的支配,為國家所擁有;一般的農民,國家給予一個人二千三百平方公盡(零點五七英畝)的土地,除了繳納一定的稅金之外,也得從事國防性勞役。但是,這個制度在公元八世紀起開始崩壞,貴族把土地私有化,土地成為私人庄園。貴族支配了土地、人民後,開始累積了財富,形成了獨特的貴族文化。
C、中世、近世(公元十二世紀至十九世紀前半):原本受貴族所控制的武士,由於直接支配各地方的農民而漸漸地擁有了勢力。在公元十二世紀末取得政權後,直到十九世紀,共持續的掌控了將近七百多年的政權。武士中的最大權威者,被天皇任命為征夷大將軍,設置幕府,支配各區域的武士首領(鐮倉時代稱為「御家人」,室町時代稱為「守護大名」、江戶時代稱為「大名」)。武士的首領在支配土地及人民方面,受到大將軍的承認,宣誓效忠於大將軍。公元十七世紀初,幕府拒絕與外國交流,而禁止與外國來往,這就是所謂的鎖國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產業是農業,但工、商業也逐漸蓬勃發展;在公元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是持續著和平的時代,直到商人的經濟力量壓倒了武士後,武士所支配的政治體制,也就開始瓦解。此次,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發展也很快,也因此奠定了近代國家發展的基矗
D、近代(十九世紀後半至一九四五年):一八五三年日本藉著美國貝利提督來日之契機,打開鎖國時代的封閉政策,開始了通商貿易。可是,這也將幕府逼到窮途未路的地步。由於貿易的影響帶來了經濟危機,也因為這個機會,促使反對幕府的勢力增強。當這個勢力逐漸居於優勢時,終於促使幕府於一八六七年讓出了政權,稱為「大政奉還」。次年一八六八年,明治天皇登基,成立了新政府。當時,在賢明指導者的轉寰之下,避免了大規模的武力沖突。幕府垮台後,在二十年的期間日本以歐洲諸國為典範,實行各種政策,發展成現代化國家。在統治制度方面,設置了內閣制度並制定憲法(開設議會、司法權的獨立、制定國民的權利與義務),同時設立德國式陸軍和英國式海軍及改革地方政治等。在經濟方面,實施了土地制度的改革,並由國營事業來振興產業、統一貨幣制度。在社會文化方面,實施並建立了近代的學校制度。廢除武士在經濟、社會上的特權,以擷取歐美文化的精華。日本由於實施這些近代化,充實了國力。但也和美國、英國、法國、荷蘭、俄國等國,在既得權益之間,不得不經歷了若乾的沖突。在國內方面,自公元十九世紀末起,展開了產業革命並造成資本主義的發達,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政黨政治逐漸一般化。但是,由於一九二九年的經濟恐慌危機,促使軍部勢力抬頭,漸漸地,軍部勢力控制了日本政治及外交領導權,而在一九三七年爆發了中日戰爭。第二次大戰爆發的當時,日本和諸先進國家之間,在亞洲的權益角逐上更形激烈,各國相繼實施凍結日本海外資產、禁止對日本進行資源出口等措施。到了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與美國、英國之間,終於爆發太平洋戰爭。由於一九三九年德國已在歐洲點燃了戰火,迫使日本、德國、義大利三個軸心同盟國與各國聯軍間的戰爭,成為世界大戰。大戰之初,日本、德國、義大利的軍隊處於優勢;可是,情勢很快就逆轉了。在剛開始的半年期間,日本佔領了西南太平洋的廣大地域;但是以美國為主力的各國聯軍,轉而開始反擊。一九四五年,美軍在登陸沖繩之後,接著又對廣島、長崎投下了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接著蘇聯也對日宣戰。在此沖擊下,日本終於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宣告無條件投降,結束了太平洋戰爭。最後,由於義大利、德國也早已宣告投降,因此世界第二次大戰宣告終結。
E、現代之一(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八0年代後半):日本在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隊的佔領和間接統治的基礎下,開始邁向民主主義的和平國家之路。民主化的基礎,是由於實施了新憲法(一九四七年)及承認婦女參政權的選舉法,與制定保護勞工權利的勞動關系法等相關法令。一九五一年,日本簽署了舊金山和平條約,恢復獨立的國家形態。可是因為美國與蘇俄的對立關系(冷戰),因此參加簽署舊金山和平條約的國家,也只有日本和西方自由主義等國家。同一天,日本也與美國締結了美日安全保障條約,同意提供美國軍事基地。因此,日本也成為西方陣營的一員。此外,日本繼續致力於恢復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於一九五六年,簽訂日蘇共同宣言;同年日本加入聯合國也受到承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系於一九七二年建交,一九七八年簽訂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此期間,日本在經濟上的成功,受到全世界的矚目。經濟發展的根基,在於戰後立即展開復建的工作,並在美國的指導下,實行了幾項根本性改革,亦即制定反壟斷法、將財閥解體、農地改革等。此外,又推行以稅制為中心的一連串財政政策的改革,也因此克服了當時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在六十年代,日本的經濟以鋼鐵、造船、汽車、化學等重化學工業為主導,實現了的高度的經濟成長。到了六十年代末期,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已躍居自由主義國家中的第二位。這個期間的日本,也成為國際貨幣基金IMF八大會員國之一,同時也加入了OECD(經濟協力開發機構)等,在世界經濟活動領域之中,逐漸佔有重要的地位。日本的企業界,在七十年代石油危機時,以導入高科技機械來節省能源,並且在擴大出口等措施收效之下,渡過了石油危機。於一九七五年,首度召開第一次先進國家高峰會議(SUMMIT)中,日本與美國、英國、法國、舊西德、義大利共同參加此會議(第二次會議後,加拿大也參加此會)。在八十年代,日本的經濟更增強了國際競爭力。八十年代後半期以來,盡管日元對外匯率急遽升值,但日本的工業製品,卻不斷地出口到各國市常這段時期的日本經濟指標,呈現出非常顯著的現象;那就是,巨額的貿易順差,低失業率,安定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等。以美元匯率來換算每人平均國民所得,也位居於世界的最高水準。如上述般戰後經濟發展,大幅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尤其從一九六四年起,生活方式亦有明顯的變化。同年,東海道新干線舉行了通車儀式;在東京地區也舉辦了亞洲首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此外,由於家庭的電氣化及汽車的普及、高速公路網及國內外航空路線的開設,電視、電話、傳真機等通信網的發達之下,國民生活也達到了非常方便而又舒適的境界。另外,受惠於日元的大幅升值的影響,造成最近數年,每年有一千萬人的日本人出國旅行。象這樣的社會繁榮景象,是戰爭結束當時的日本人所無法想像的。
F、現代之二(一九八0年代後半以後):最近十年的大變動,首推日本電信電話公社及日本專賣公社等大規模國營企業體的民營化。在一九八五年,日本電信電話公司與日本香煙產業公司也一一被民營化。緊接著,一九八七年國鐵也在民營化下分成JR的各個公司。在一九八九年日本首度導入百分之三的消費稅(附加價值稅)。一九八六年後半,在激烈的股份與地價上升所產生的資產利益下,消費及一般企業的設備投資大量增加,日本經濟在所謂的「泡沫經濟」下,如滾雪球般地膨脹起來。之後,由於金融緊縮之下,使得九十年代初期的股份、土地、建築物等發生暴跌,泡沫經濟也因此破碎而幻滅。但是由於泡沫經濟產生大量不良債權,日本景氣便長期間處於低迷狀態,回復步調至今仍遲緩。雪上加霜的是一九九三年起日幣開始急遽的升值,企業為了自下而上,也開始實施「企業重整」(restructuring)。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長年一直飽受抨擊的貿易順差也逐年減少。一九九三年時,隸屬保守派的自己民主黨在執政三十八年後,首度拱手讓出政權。一九九二年制定了聯合國和平維持活動(PKO)法,此法也成為可派遣適當人數的自衛隊到海外進行國際協助的法令根據。
4、日本急速近代化的原動力
日本的近代化始於一八六七年,這是在解除了二百多年的鎖國政策後開始的。次年,新誕生的明治政府以下的「五條御誓文」。五條御誓文廣興會議,萬機交付公論決定;上下一心,共同參與行政,振興經論;朝官、武士乃至於庶民各遂其志,同時使人心不為之因倦為重;破除舊有陋習,並基於天地公道;求取知識於世界,振興皇基。明治政府的基本政策,是採取開放政策並與各國交涉,以富國強兵來維持國家的獨立。富有進取精神的明治維新指導者們,果斷地實施了這個政策。包括上述政策面的要因,以下列舉日本近代化原動力的諸要因:A、日本政策撤廢了封建時代的藩制,以近代國家的行政單位設立了縣制,完成了中央集權式的國家體制。B、廢止士農工商的階級制度,並設置使全國人民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制度。這是考慮到日本近代化的同時,必須先提高一般國民的知識水準。因此,日本政策當時即致力於推行讓國民教育普及。C、承認農民買賣土地的自由,並有計劃的培育各產業,以國營的方式開辦了鐵路、電話、郵政制度。此外,設立了公營的示範工廠、獎勵民間企業投資(例如:長崎造船所、富岡紡織廠)、積極提供貸款等補助。D、在各個領域積極的招聘外國顧問,並致力於導入及吸收外國的技術與制度(例如:伯亞索那德(法)的立法及法學教育,貝爾茲(德)的醫學教育,克拉克(美)之農學教育,莫列爾(英)鐵路建設及社貝(德)的八幡制鐵所的作業指導等。)E、國民在服膺於「文明開化」的旗幟下,不斷的傳入西洋文明。此外,日本人民也勤奮的工作並儲蓄所得,創造出近代化所需的資本。如同上述,日本的近代化原動力,其實是鎖國時的和平封建時代就已經奠定了基矗也就是說,經由武士階段的統治經驗,已經培育出官僚制度與具組織能力的人才,加上貨幣及度量衡的統一,與道路、航路的設施都已整頓完成,而以米為首的流通經濟的雛形,都已成形。
5、外國與日本歷史及文化上的關系
日本的文化受到中國及歐美的影響很大,除此之外,其他地域的文化,經由中國及歐美再傳到日本的,也為數不少。公元前三至二世紀,從中國傳來稻米種子及稻作技術後,這也成為一個轉捩點,也由狩獵時代轉變成以稻作為中民訴農業時代,社會生活因此為之改變而也逐漸發展。一世紀時,九州地區的王候被東漢光武帝賜封金印,這一段記事也記載於中國的史書,這一段記事也記載於中國的史書「後漢書」,此金印於十八世紀在福岡縣被發掘出。三世紀時,邪馬台的女王派遣使者赴魏朝,也有魏朝派遣使者前往邪馬台國的記載。進入四世紀後,也出現了朝鮮與日本交流的史實的記錄,從五世紀到六世紀,漢字、美術、農業等其他工藝也由朝鮮傳入,這其中除了朝鮮獨有的文物之外,也有中國文物經由朝鮮傳入。六世紀初,儒教傳入日本,對日本人在道德及生活觀上有很大的影響。在七世紀,隋唐時代日本也派遣「遣唐使」,同時還派遣許多留學生前往中國。這些使者及留學生也傳入當地許多文物及制度,特別是唐朝制度的影響最為深遠。日本佛教歷史緣於六世紀,經由朝鮮贈予的佛象及經文而開始,在九至十世紀中,中國與日本即有僧侶往來於兩地,促使了日本佛教的發展。這期間與日本的建築、美術、工藝有關系的文物,也受到中國很大的影響。從十世紀末開始到十二世紀為止,中國與日本的關系斷絕了一段時期,十二世紀以後,與宋、明朝的貿易才再度開始。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一二九九年)中,當時是將以「Zipangu」的名稱介紹到歐洲,而哥倫布發現美洲時,據說也是向西航行,想造訪日本而出發的。但是歐洲人與日本人,實際上初次的接觸是在一五四三年,葡萄牙人漂流到九州南方的種子島之後,當時葡萄牙人傳給了日本鐵炮(長槍)與火葯。之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及荷蘭人,也陸續來到日本傳教或是從事貿易工作。十六世紀後半以後,日本也有達二百至八百噸的木造船往來於華南、暹邏、菲律賓及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一五九二年攜帶豐臣秀吉的朱印狀的正式貿易船「朱印船」也開始航行,這些船隻將日本的銀、銅、鐵、硫磺、雜貨等交換生絲、絹製品、皮革、鉛、砂糖等物品。這時,海外交易地區已有日本人移祝而一六三九年實施鎖國後,海外的日本人也不能夠再回到日本。那時,九州有一位女孩因為沒辦法回到日本,而留下了一封充滿了思鄉情愁的信,現存於日本的平戶。當時也只有非天主教的荷蘭在鎖國政策之後,將商館從平戶遷移到長崎的出島後,被允許可繼續與日本從事貿易。因此,日本早期就先研究了荷蘭的醫學,也開始學習荷蘭語。一八五三年美國的馬休貝利提督,帶著當時菲摩爾總編的國書,率領四艘軍艦來到日本,並在次年締結了美日親善條約。自一六三九年鎖國以來,日本與外國的外交一度已經中斷。但在美國的積極促成下,日本又重新開放了門戶。隨後又與英國、俄國、法國、荷蘭等國締結了條約。因上述這些外交政策的轉換,成為一個契機,造成德川幕府的倒台,同時在明治維新之下,日本逐漸轉變成了一個近代化國家。日本在進行近代化之中,一方面吸收西歐的文化並導入西歐式的立憲政治體制,另一方面以西歐的技術,振興了產業,並確立了近代的資本主義。而日本的近代化不外乎是西歐化。許多的日本人赴歐洲及美國學習學問及技術,此外許多的歐洲人及美國人也來日本傳達文化。從一八八一年到一八九八年止,所招聘的教師與技術人員人數,有英國六千一百七十七人、美國二千七百六十四人、德國九百一十三人、法國六百一十九人及義大利四十五人。中東地區與日本,在近代以前並沒有直接的交流關系,但是這些地區的文化經由其他國家而傳到日本的也為數不少。例如八世紀的正倉院即收藏了波斯的寶物,及起源於亞述帝國而在中國製造的豎琴。此外,阿拉伯數字及天文學也經由歐洲傳到日本。

宣傳學的歷史淵源

「宣傳」一詞原來是拉丁文,他的詞根最早的意思是植物的嫁接或觀點的移植。它的現代概念起源於17世紀初羅馬教皇建立的宣傳信仰聖教會,這是一個專門傳教的機構,該會拉丁文全稱「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信仰宣傳委員會),簡稱「宣傳」(propaganda)。這個詞的啟用和專門的宣傳部門的建立始於教皇格里戈里十五世(1621—1623)的時候。也就是說,宣傳這個詞原來僅僅是宗教傳播的含義。從此以後這個概念帶有了「傳播概念」的含義。
到了18世紀以後,特別是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宣傳這個概念得到了普及,而且運用也很廣泛。
「宣傳」這個概念的現代含義是在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時期由日本轉入中國的,那個時候很多人留學日本,把這個詞從日本傳回來,要在漢語中找一個詞對應,就使用了「宣傳」這個概念。
中國古籍中最早使用「宣傳」一詞的是西晉陳壽《三國志》。《蜀·彭羕傳》中言:「先主亦以為奇,數令羕宣傳軍事,指授諸將,奉使稱意,識遇日加。」彭羕是一個將軍,有軍事方面的某些技術,劉備對此感到驚奇,非常感興趣,叫他向其他將軍來傳授,而且對他越來越賞識。「數令羕宣傳軍事」中的「宣傳」是傳達宣布的意思。
《魏·賈逵傳》注引所言:「今城中強弱相陵,心皆不定,以為宜令新降為內所識信者宣傳明教。」 讓新投降的人向駐守在城裡的人講述敵人的情況。這里的「宣傳」是向內部傳播敵人的情況,穩定軍心。
顯然,「宣傳」在我國傳統中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傳達、宣布,二是互相傳布。

❸ 日本侵華時的對內宣傳

日本來民族對內彬彬有禮,對自外,大家讀讀桃太郎的故事就會發現:妖魔化其他民族、殺戮、搶劫其他民族是英雄的觀念早已深深植入日本兒童的心目中,當你知道旅順口大屠殺的一名日本指揮官的未婚妻為了避免未婚夫掛念毅然自殺,且被國民視做女子楷模,該日本指揮官在屠殺中又作出了空前殘暴的行為時,你還會認為日本人民是無辜的嗎?

❹ 歷史問題,關於日本的宣傳資料

可以負責任的講,日本人在南京沒做過好事!
以上的歷史圖片都不是中立的內第三國客容觀情況下拍攝的。如果有人拿刺刀逼著你的家人,你能選擇不拍嗎??
再有一點,近代中國人的國家意識遠沒今天高,日本人的侵略對於有些地方的中國人來說可以意味著,只不是換了一些剝削和壓迫自己的人罷了。做不做亡國奴遠沒有生計重要。

❺ 日本發展歷史

日本戰後分為三個時期:戰後初期、後昭和時代、平成時代。

1、戰後初期

日本投降後初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實君立憲制為虛君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日本投降詔書發出的同時,昭和天皇所信任的鈴木貫太郎內閣總辭,授意與皇族東久邇宮稔彥王組閣。東久彌宮內閣,是日本歷史上唯一的皇族內閣。

當時,東久邇宮內閣中,有前首相近衛文麿任國務大臣、重光葵任外務大臣。後來重光葵因故辭職,由前奉天總領事,元老牧野伸顯的女婿吉田茂繼任。此時,盟軍送來一位太上皇,那就是麥克阿瑟,盟軍總司令部要求罷免禁制不利皇室言論的內務大臣山崎巖,東久彌宮內閣於是總辭。成為日本史上最短命的內閣,壽命五十四日。東久彌宮內閣倒台後,昭和天皇任命親美英派的幣原喜重郎組閣,1945年10月9日,幣原內閣成立。幣原令人熟悉的就是20世紀20年代的幣原外交。

民主政體改革戰後的政黨如雨後春筍一樣大量成立,包括日本自由黨(總裁鳩山一郎)、日本社會黨(片山哲書記長)、日本進步黨(總裁町田忠治)、日本協同黨(委員長山本實彥)、日本共產黨(書記長德田球一)也恢復活動。翌年一月,盟軍總部公布公職追放令,所謂公職追放令,就是要禁止戰犯出任公職。

2、後昭和時代

日本經濟的崛起戰爭後期,由於美軍的空襲,以東京為首,全國119個城市嚴重被炸被毀,到處都變成一片廢墟和焦土。尤其是廣島和長崎,更遭到了原子彈的毀滅性破壞。1955年開始,日本經濟在高速發展階段有過三大景氣時期,分別是神武景氣、岩戶景氣和伊奘諾景氣。

如此長時間的持續的高速經濟增長,不僅在日本歷史上是罕見的,而且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由於伊奘諾景氣的出現,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就達到了光輝的頂點。

政黨政治的勃興鳩山一郎在促成日蘇建交後退下來,由石橋湛山繼任,然而石橋組閣不久,身體出現重大問題,又不得不辭職,最後由曾被指為戰犯的外務大臣岸信介繼任。岸信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要修改日美安保條約,為此,革新與保守兩大勢力進行最終對決,爆發日本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安保斗爭」。

其後,日美安保條約修訂自然生效後,岸信介退任,由池田勇人繼任。池田勇人提出「寬容與忍耐」口號。池田連續三次組閣,甚至與同屬吉田茂門下的佐藤榮作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競爭,最後因患上喉癌不得不辭職。佐藤榮作繼任。佐藤組閣後,把沖澠縣回歸日本。

經濟放緩與國際地位的提高經過第一次石油沖擊和戰後第一次負增長,日本經濟就由高速增長轉為了低速增長。1976年、1977年和1978年度各為4.0%、4.4%和5.3%,與高速增長時期比,還不及1965年經濟危機時5.7%的水平。盡管如此,但1978年後已擺脫了蕭條的影子,景氣確實是處於上升階段,企業的收益也增加了。

中速增長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末。這一期間,除個別年份外,日本實際經濟增長率基本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動不大,而且與其他發達國家比仍屬於增長最快的國家,所以這一時期又被稱為穩定增長時期。

在經濟穩定發展特別是在重化學工業迅速發展的基礎上,日本的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從1983年貿易黑字超過西德、資本輸出超過英國以來,日本就一直是世界第一的貿易黑字大國、經常收支黑字大國和資本輸出大國。

另外,從1985年起,日本就取代英國,成了世界第一海外債權大國,而美國則開始淪為世界最大的海外債務大國。由此,日本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不僅進一步鞏固了,而且還開始被稱為「世界第二超級經濟大國」。這樣,日本經濟就達到了戰後的頂點。

3、平成時代

昭和天皇於1989年1月7日駕崩,子明仁繼位,駕崩次日(1月8日)起改元平成,稱為平成時代。1985年,日本已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1986年底海外凈資產一千八百零四億美元。1993年日本海外資產上升到六千八百五十億美元,估計到2000年可上升到一萬億美元以上。 日本成了世界最大的供應國,東京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正在擴大。

(5)日本宣傳史擴展閱讀:

日本歷史是指日本從日本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出現人類,已知最早的日本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後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嘗試創建一個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日本進入奈良時代,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權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

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鐮倉幕府、室町幕府相繼執政。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史稱「大政奉還」。

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一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20世紀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後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後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日本進入長期的相對經濟不景氣狀態至今。

❻ 求日本近代史!!!!

(riben jindaishi)日本從封建的幕藩體制面臨崩潰,到資本主義和近代天皇制國家形成、躋身資本主義列強的歷史。

一般認為, 1853年的「黑船來航」是日本近代的開端。在這以前,日本經歷了兩個多世紀的孤立。為防範西方殖民者對日本的滲透進而對封建統治產生危害,德川幕府在1640年前後先後5次頒布「鎖國令」,統制貿易,嚴禁日本人的對外交往,取締基督教和驅逐外國人,僅開放長崎一地允許荷蘭、中國和朝鮮進行有限的來往。

幕藩體製作為德川幕府的統治方式,在早期是行之有效的。它給日本帶來了兩個多世紀與世無爭的繁榮與和平。 18世紀前後,工商業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起來,它給商人和手工業者帶來了財富,卻把貧困留給了領主和武士。幕藩體制開始日益陷入危機之中,雖多次改革幕政和藩政也未奏效。農民暴動在1801—1868年間高達508次。糧價偏高經常引起城市貧民的「米騷動」,以1837年大鹽平八郎暴動最著名。部分生活日漸窮窘的下級武士「恨主如仇敵」,成為以後討幕維新的中堅。由荷蘭人傳來的蘭學(西方科技和文化知識)使人大開眼界,早期傳入的宣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令人對封建等級不滿。幕府為鞏固統治倡導儒家倫理,卻適得其反地讓人懷疑其統治的正統性。多少年來已存在的神道又流行了,人們認為天皇才是諸神之王的太陽神——天照大神的正宗後裔。

1853年7月,柏利指揮的美國艦隊,迫使幕府於次年簽訂《日美親善條約》而開港。英、俄、荷相繼仿效。1858年以美國為首的列強又強簽了不平等的《安政條約》。日本陷於嚴重的民族危機,幕府頓時內外交困。主要由薩摩、長州兩藩下級青年武士構成的討幕派,乘機將國內所有的不滿導向屈從列強的幕府。1867年,明治天皇在薩摩、長州等藩的支持之下頒布了「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一切權力復歸天皇。次年,新政府在軍事上徹底擊潰了幕府。

1868年4月,天皇祭祀天地神明並宣誓施政綱領《五條誓文》,其中,「破舊有之陋習,基於天地之公道」和「求知識於世界」,表明了新政府仿照西方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決心。同年,政府組織法——《政體書》頒布,在中央設立號稱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太政官」,在地方實行府、藩、縣三治制。次年,政府誘迫各藩主向天皇「奉還版(領地)籍(人民)」。1871年強令「廢藩置縣」,由中央委派知事管理新劃分的3府72縣。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基本形成,討幕派出身的藩閥官僚掌握了政府的實權。為建立一個在實力上能和列強分庭抗禮的國家,明治政府在「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實行了改革。1873年頒布《徵兵令》,廢除了武士們壟斷軍事的特權,建立了近代常備軍。1873年頒《地稅改革法》,承認農民的土地私有權,以貨幣定額地稅取代按收獲量課實物稅。近代土地制度自此建立。占政府歲入80%的地稅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大項。政府畢盡「誘導獎勵之力」倡導和扶持「殖產興業」。在工礦、交通、通訊等基礎部門和軍事部門實行官營,建立了近代大工業。為扶助私人資本,除提供無息貸款和巨額補貼外,還將國營企業廉價轉讓給三井、三菱等大財閥,奠定了向大資本集中的基礎。以引進歐美技術、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為目的的「文明開化」政策,導致了以「四民平等」為內容的封建等級身份制的廢除。對平民取姓、擔任官職等限製取消了,武士的俸祿和帶刀的特權也被廢止。1872年頒《學制》,要求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1879年頒《教育令》明文規定義務教育。在本世紀初基本上實現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在學校的規模和教學內容的西化方面,中、高等教育亦有長足發展。為盡快獲取西方科技知識,政府不惜重金大批選派留學生和聘請外國專家。但同時強調的軍國主義教育,卻留下了後患。

改革在70年代中期開始遭到失意武士的強烈反對。一方面是留戀特權的士族的武裝叛亂,先後有1874年佐賀之亂, 1876年的荻、秋月、神風連之亂,以及1877年西鄉盛隆領導的鹿兒島叛亂;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影響的士族在言論上的反抗——士族民權運動,後發展為全民性要求制訂憲法、請開國會的自由民權運動。兩方面均遭政府鎮壓,但後者促使政府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在確立天皇至高無上的權力的同時,也容許最低限度的基本人權,設立權力極其有限的議會。近代天皇制在法律上確立。

改革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19世紀80年代後期,紡織工業出現。90年代後期,重工業初具規模,分別以美國和中國作為絲和棉織品為出口對象的對外貿易迅猛增長。到本世紀初,長達一萬公里的鐵路網基本覆蓋了全國。國力的增長導致了國內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野心的膨脹。從1894年開始收回治外法權和部分稅權,到1911年恢復關稅自主權為止,全面收回了國權,淪為殖民地的危機得以擺脫。1876年入侵朝鮮強簽《江華條約》, 1878年無視中國的主權並吞琉球。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擊敗清王朝而取得亞洲領導地位,割取了台灣並攫取2萬萬兩賠款和3千萬兩「贖遼費」。1904年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開始跨入列強行列。1910年並吞朝鮮,版圖迅速擴張。

作為在非西方世界實現西方式政治和經濟近代化的傑出範例,近代日本受到世界,尤其是正致力於現代化的第三世界的注目。

❼ 日本近現代廣告發展史

一、日本古代廣告的形式 固定廣告(招牌和暖簾) 可移動的廣告(引扎) 聲音廣告(商販的叫賣) 二、近代報紙和「廣告」一詞的出現4 1868年的明治維新,標志著日本進入現代化。 1861年6月22日,日本最早的外文報紙The Nagasaki Shipping List and Advertiser在長崎創刊 . 1863年10月27日,早期的另外一份外文報紙《日 本貿易新聞》(Japan Commercial News)上刊 出了日本最早的報紙廣告。 1867年,在外國人發行的報紙《萬國新聞紙》中 ,第一次出現了日本本土廣告主的廣告。 在日本,廣告一詞最早出現在1867年2月的《萬國 新聞紙》上。5 三、廣告批評 在日本,近代報紙一出現,最早把它用作廣告媒體的主要是出版商 和葯商。 四、早期的廣告代理業 1880年,日本最早的廣告代理公司——空氣堂組成立。 1901年7月1日,電通的前生,日本廣告株式會社成立,這是日本廣 告業中的第一家股份公司。其社長光永星郎在1906年12月收購了電 報通信社並創辦了日本電報通信社,第二年9月將日本廣告株式會社 合並,成立了新的日本電報通信社(即後來的株式會社電通)。 五、大廣告主的變化 1878年左右,日本的廣告主尚未形成規模。投放廣告最多的行業, 第一位是圖書,第二位是房地產,第三位是學校,葯品廣告排在十 位以外。 但此後葯品廣告迅速增多,明治後期超過圖書廣告而位居第一。6 第二節 甲午戰爭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 廣告(18941945) 一、城市化和報紙的大眾化 日本的資本主義在19世紀末基本確立。銀行、 股份公司等近代企業迅速發展,城市開始出現人口 集中的現象。 這一時期,隨著日本民粹主義思想的高揚,城 市化的推進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報紙的發展也突 飛猛進。 滾筒印刷機的應用,為發行量的增加提供了技 術上的保障。7這一時期,報紙廣告逐步多樣化並日趨大型化。 1898年,《報知新聞》在日本首次推出職 業介紹分類廣告,該專欄吸引了眾多讀 者。 1900年,《報知新聞》開始使用紅色套版 印刷廣告; 自1904年起,《大阪朝日》每星期天刊登創 意廣告,然後每三個月評選一次優秀廣告。 此舉從正面推動了日本廣告創意水平的提 高。 1906年《大阪每日》在社會版下面開辟照片8 廣告欄; 二、廣告主的變化 從1908年起,日本電報通信社開始按年度對廣告進行 、 成為三大廣告主 統計。根據當時的統計, 、 化妝品 圖書出版 葯品 行業。且廣告總量呈持續增多的趨勢。 1908年,三大行業的廣告行數佔到了廣告總行數的 37.7,1912年,1913年則分別占總行數的49.8和 49.5,接近一半。 1912年以後,化妝品逐漸取代葯品而成為第一大廣告 行業。 相對於上升的化妝品廣告,葯品廣告的數量略顯停滯 ,傳統葯漸漸被新葯所取代。但到1919年以後,隨著 新葯種類的增加,葯品廣告又重新成為第一大廣告主 行業。 這一時期,香煙廣告和食品廣告作為新的廣告類別開始9 登場。 三、廣告管理法規的制訂 1911年(明治44年)4月7日,日本頒布了 廣告管理法規《廣告物取締法》。 1919年制訂了各地方行政單位的道路管理條 例、交通管理條例,對廣告塔、招牌等戶外 廣告進行了管理。 1921年制訂、發布了《實用新案法》(實用 新型法)、《特許法》(專利法)、《商標 法》等。10 《廣告物取締法》全文如下: 第一條 行政官廳為了市容美觀或維護社會風氣, 在認為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下命令禁止或限制廣告 標識或其他與此相關的物件的設置。 第二條 根據上一條的規定,行政官廳對違反上述 命令的物件可以予以取締或處以其他必要的處罰。 第三條 廣告、招牌或其他與此有關的物件,有潛 在的危險或妨礙社會治安或擾亂風俗的情況下,行 政官廳可以予以取締或處以必要的處罰。 第四條 如違反第二條、第三條的規定,行政官廳 可以處以拘留或罰款的處罰。11 四、廣告代理業發展 1894年甲午戰爭至1900年期間,日本的廣告代 理公司數量劇增,僅東京就有約150家。 五、廣告行業組織的成立 1913年,以日本電報通信社為核心,由報紙、 通信社、廣告代理公司組成的廣告行業組織— —新聞協會成立。 1916年11月,大阪地區最有實力的九家廣告 代理公司組成了水耀會。 1923年3月,東京的五大廣告代理公司組成了 一水會。12 六、廣告教育與廣告研究的起步 進入大正時代(19121926),大學也開始關注 起廣告研究來。 1914年1月17日,「早稻田大學廣告研究會」成 立,這是日本的第一個廣告研究團體。 廣告業界的研究活動也很活躍,電通、博報堂、 萬年社等資深廣告代理公司大力推進廣告研究和 教育活動的開展。 與此同時,廣告專業書籍和廣告專業雜志也紛紛出 版和創刊。廣告書籍中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廣告理論 的翻譯版。13 七、廣告走向現代化的政經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日本經濟 的飛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使日本的經濟結 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邁 出了由農業國到工業國的第一步。 1923年,關東大地震,使日本首都東京與明治時 代徹底斷絕關系,變成現代化的東京。 1929年,紐約經濟危機波及日本,加上1931年和 1934年日本東北部農村的自然災害等,導致日本 經濟生活困窘。14 大眾媒介方面 雜志作為新的大眾媒體的新地位得到確立 僅在1914年至1923年的10年間,新創刊的雜志就達400種,1923年 至1937年間,雜志的種類和發行量顯著增長,僅大眾娛樂雜志和婦 女雜志增長了約兩倍。 1926年,東芝公司的霓虹燈管生產實現國產 化,此後霓虹燈廣告普及。 1931年,電影由無聲變為有聲。 1925年3月22日,廣播出現。 1926年,日本放送協會(NHK)成立。 1925年至1937年間,收音機的擁有量從約26萬 台劇增至358萬台。15 八、戰時體制下的日本廣告業 1938年《國家總動員法》出台後,日本政府制訂 、公布和實施了難以計數的各種管制條例。 1941年2月,《朝日新聞》研製出了扁平活字,此 後該活字迅速被全日本其他報紙所採用。 扁平活字的應用使報紙的規格得到統一,報紙廣 告廣告費的計算標准得到統一。 情報局的指導下,負責對外宣傳的是日本工房。 (後更名為國際報道工藝)16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廣告 的發展(1945…) 一、戰後過渡期(19451951) 1945年8月至1948年初期,日本面臨嚴重的糧食 短缺問題。巨額的財政赤字使這一時期惡性通貨膨 脹難以抑制,物價飛漲。 1948年,美國開始著手幫助日本恢復經濟。 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所產生的特殊需求成為日 本戰敗後經濟復興的轉機。17 二、經濟復甦時代(19511956) 1951年起,出現了耐用消費品的消費熱潮。 1953年12月,東京首次出現超級市場。 隨著消費品生產的復甦和各種新產品的問世,加 上1951年民營電台、1953年民營電視台的出現, 日本的廣告媒體資源愈加豐富,企業的廣告活動 也隨之活躍。18 幾種媒體在這時的表現 印刷媒體(報紙和雜志) 民營廣播 電視 戶外媒體及非傳統媒體19報紙廣告經營額年 當時媒介廣告費增幅狀況 雜志廣告經營狀況 的分配狀況年份 經營額年 時間 產值 增幅 戰後 約為零195051 35 1947 達到1.6億日 80.00 元195152 50.6 70.00 1956 達到40億日元 60.00195253 50 (增長了25倍 50.00 報紙廣告 費 ,若考慮通貨195354 18.5 40.00 雜志廣告 膨脹因素,實 費 際增幅可能達195455 0.6 30.00 其他媒體 廣告費 51倍) 20.00 10.00195556 4.7 0.00 第一季度 20

❽ 日本新聞傳播史的九一八事變後的日本媒介

早在1932年,為控制輿論就成立了尚沒有列入編制的情報委員會,由外務、陸軍、文部、內務、郵政等省派出委員和幹事,統一協調對輿論的控制。1937年該機構列入編制,名為內閣情報部,直屬首相。1940年,內閣各省和軍隊各兵種的情報部門合並為統一的新設「情報局」,對所有涉及傳播的載體,包括報刊、廣播、通訊、電話、電影、喜劇、曲藝、繪畫、唱片等等實行直接控制。
戰爭失敗前夕,政府制定成立的新聞界自主統治的御用團體「日本新聞會」也被解散,改由情報局直接向報刊發出具體指令。至此,日本法西斯從思想到體制,編織了一張完全籠罩新聞傳播的大而密的羅網。 1934年,為強化對廣播的控制,進行了一次廣播協會的改組,現役軍人主持的煽動戰爭和進行法西斯教育的節目越來越多。
由於報刊收到紙張和傳遞空間的限制,日本的廣播在戰爭期間對日本民眾的精神灌輸幾乎是無處不在的。在戰爭後期,直至戰火燒到本土,「收音機仍然在進行誇張的宣傳,顯然指望日本人繼續相信,他們仍然居住在一個全部預計到的世界之中」。 為了便於更好地實行控制,當局宣布除了幾家全國性大報之外,其他報紙一律按照一縣一報的原則實行合並。幾個月內,除了《朝日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新聞》變動較小外,將11家產業報紙合並為在東京出版的《日本產業經濟新聞》(即現在《日本經濟新聞》),將愛知縣以西的產業報紙合並為在大阪出版的《產業經濟新聞》(即現在的《產經新聞》),另外還合並了若干報紙形成中部地區的《中日本新聞》(即現在的《中日新聞》)、西部地區的《西日本新聞》和東北部地區的《北海道新聞》等等。
雜志也沒逃過大合並的命運。九一八事變後,遭到查禁的社會主義雜志每年都有幾十種。再經1941年和1942年的兩次整頓與合並,原來數千種雜志剩下996種,綜合性雜志只保留了3種,實時性雜志只保留了7種。

❾ 近代日本的發展史

19世紀60年代末(抄1868),日本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後,明治天皇開始,自上而下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改革運動。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迅速崛起,國力很快超過大清王朝。明治維新27年後,1895(甲午)中日海戰對決,大清北洋水師慘敗,日本海軍完勝,國威大振。

甲午戰爭9年後,1904日俄戰爭,日本獲勝,攫取了沙俄在東北的利益。又27年,1931日本佔領中國東三省。

再7年,1937日本大舉侵華,1940之後佔領東南亞諸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1941偷襲美國珍珠港大獲全勝,稱霸半個太平洋,1945日本戰敗,日本近代史結束。

(9)日本宣傳史擴展閱讀:

從甲午戰爭到上世紀40年代,日本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戰爭史、侵略史。十九世紀末後的日本,在這筆政治遺產的驅動下,迅速滑向軍國主義。

日本先後發動了日俄戰爭、侵華戰爭、珍珠港事件等,使日本成為世界近現代史上發動侵略戰爭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波及面最廣、危害度最深的國家。

日本侵略給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造成巨大災難的同時,也使日本付出慘痛代價,明治維新後,崛起的日本逐步走上軍國主義道路,二戰中成為法西斯陣營的中堅力量,最終徹底覆滅。

❿ 我以後一定要去日本演講,向日本民眾宣傳軍國主義的危害,給他們講講真正的歷史,誰支持我

我是支持你,你的想法不錯,就是不好操作,真是去日本演講,日本警察還不給你抓起來遣送回國。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