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掉段舉報
❶ 王者我舉報了一個人系統給我發了一個故意掉分郵件是什麼意思
是舉報不成功,王者舉報後系統會自動檢測舉報內容,包括視頻回放,如果沒有發現舉報內容或者說沒有舉報嚴重,會判定為惡意舉報,會給到故意掉分郵件,意思是舉報不成功。
❷ 故意泄露它人舉報信息犯什麼罪
法律依據:
一、中紀委監察部《關於保護檢舉、控告人的規定》
第專五條 屬 受理機關工作人員無意或故意泄露檢舉、控告情況的,應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第六條 嚴禁將檢舉、控告材料轉給被檢舉、控告單位或被檢舉、控告人。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追查檢舉、控告人。對確屬誣告陷害,需要追查誣告陷害者的,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黨的委員會、政府或紀檢監察機關批准。
第八條 對匿名檢舉、控告材料,除查處案件需要外,不得擅自核對筆跡或進行文檢;因查處案件工作需要核對筆跡或進行文檢的,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紀檢監察機關批准。
二、《行政監察法》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泄露舉報事項、舉報受理情況以及與舉報人相關的信息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❸ 碰到惡意投訴怎麼辦 如何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
對上述「惡意投訴」行為手段類型化的分析,可得出主要從《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刑法》兩個方面對該行為進行規制。
下文將詳細敘述對電子商務領域「惡意投訴」行為的法律規制途徑,並分析電子商務第三方平台在投訴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及義務。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惡意投訴」行為的規制
對於「惡意投訴」背後所使用的手段,如惡意搶注他人商標的行為,可直接通過商標法進行規制,正如《商標法》第三十二條所規定的:「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而就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商標法》並未作相關規定,因此「惡意投訴」行為本身無法受《商標法》規制。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的關系,不是等同關系,不能相互替代,而是相互配合、補充地發揮法律功能。
因而,《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對知識產權法的補充,可對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進行規制。
1.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可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在具體案件中,對那些雖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所列舉,但確屬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而具有不正當性的競爭行為,法院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予以調整,以保障市場公平競爭。
我國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其他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因此在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時,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不正當競爭的主體是否為市場競爭者;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否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不正當競爭者在主觀上是否具有過錯;不正當競爭是否損害誠實競爭者的利益。當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符合這四個構成要件時,即構成不正當競爭,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二、《刑法》對「惡意投訴」行為的規制
1.以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規制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若行為人通過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進行惡意投訴,其目的是為了損害其他商家的商譽,且給被投訴的商家造成重大損失的,如致使被投訴的商家無法開展正常的商業活動,則該惡意投訴行為可定性為商業詆毀行為,受《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的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規制。
2.以敲詐勒索罪規制
當惡意投訴者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迫使其他商家交付財物,達到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時,其行為構成敲詐勒索,受《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制。[13]因此,惡意投訴行為需要滿足最低數額[14]或最低次數的要求才能構成敲詐勒索罪。
投訴者藉助投訴使得其他商家的商品鏈接被刪除,妨礙他人的正常經營活動,並要挾其他商家,迫使其繳納所謂的「授權費」後才同意撤回投訴,以此獲取不法利益。
作為敲詐勒索罪手段的要挾是以惡害告知對方,即對方如果不滿足自己索取財物的要求,將採取對其不利的措施;而惡害是指即將要發生的某種不利後果,但不限於使合法權益遭受損害。
因此,當惡意投訴者的投訴對象並未實施侵權行為時,該投訴行為自然使得他人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符合敲詐勒索罪的定義;而當投訴對象的確實施了侵權行為時,惡意投訴者損害的雖是他人不合法權益,但該投訴行為仍然構成敲詐勒索罪。
(3)故意掉段舉報擴展閱讀
1、惡意投訴者屬於市場競爭者
電子商務領域惡意投訴者主要包含兩類:一類是本身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行為人,如違反審慎注意義務進行投訴的經營者;另一類是本身並不從事經營交易活動的行為人,如僅惡意搶注商標進行投訴而本身並非經營者的行為人。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因此,第一類惡意投訴者自然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經營者」的定義,屬於市場競爭者,而投訴者與被投訴者是否存在競爭關系還須根據個案認定。
而第二類惡意投訴者大部分並不進行實際經營,只是藉助惡意搶注的商標或域名、注冊的空殼公司或者偽造的證件來獲取外在的權利人地位,這類惡意投訴者很難定義為狹義不正當競爭中的「經營者」,因此無法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2、惡意投訴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
反不正當競爭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作為電子商務領域的經營者之一,投訴者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公認的商業道德。
惡意投訴者明知自身權利狀態、權利歸屬不確定或商家的行為並未侵權仍進行投訴,導致其他商家的商品鏈接被第三方平台刪除,妨礙其他商家的正常經營活動,或者以該不正當手段謀取不合法的利益,顯然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
❹ 你好 請問怎樣可以解決被惡意投訴
一、核實事實、固定證據。
遇到投訴時,處理投訴的相關負責人應當找到與投訴內容相關的業務部門,聽取他們的意見,全面了解事實,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作出下一步處理方案。必須注 意的是,有些惡意投訴事件中,被投訴的人或單位,的確存在某方面的過失,但業務的具體經辦人可能會出於自我保護的原因刻意隱瞞,因此在核實事實時不能完全相信具體經辦人 的說法,還要根據投訴內容,全面的了解事實,以免被動。在核實事實時,不能僅僅調查案件本身事實,還需要了解背景事實,因為有些投訴是一些人別有用心 策劃的,背後往往會有推手,雖然背景事實的調查會有一定的難度,但必須要去努力做,一旦調查到一些線索,對惡意投訴的全面徹底解決是一條很好的捷徑。
證據是事實的表現形式,無論是調解還是訴訟,證據都是不可或缺的。但證據有時也 是稍縱即逝的,這就需要及時的將證據固定,從而為將來解決投訴奠定基礎。在處理惡意投訴時,應當注意收集兩方面的證據:法律抗辯證據和惡意投訴證據。前者是指在法律層面上反駁對方訴求支持我方訴求的證據,後者則是指與惡意投訴人交涉中,反映對方系惡意投訴的證據。
二、適時尋求公權力介入。
有的政府、單位的參與,會使惡意投訴的處理事半功倍,所以要學會藉助政府之力化解危機。舉例來說:如果在調查事件背景時,發現這是一起有預謀的敲詐,此時,務必要做好證據的固定,選擇適當的時候以被敲詐勒索為由請求公安部門介入調查,徹底粉碎陰謀。如果惡意投訴是由同業競爭者發起的,企業可以向相關的主管部門匯報,尋求政府出面維持競爭秩序
惡意投訴人如果採取極端手段,在窗口或營業場所聚眾鬧事,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的,也可以向公安部門報案,要求制止這種破壞生產經營、工作秩序的行為。並且通過公安部門施壓,要求投訴人通過有關法律程序解決糾紛。
三、及時、主動與媒體溝通。
惡意投訴者往往會以通過媒體將事件公之於眾的大棒以施壓,而經驗不豐富的,往往迫於壓力而一味遷就,但換來的不是投訴人的妥協,而是變本加厲。因此當已經同意根據相關法律給予投訴人合理的處理方案後,如投訴人依然不依不饒,此時,必須「先下手為強」。
應當主動聯系欲報道投訴事件的媒體,告知事情的緣由,並出示相應的證據,要求媒體停止此事件的報道。如果媒體仍然要堅持報道,被投訴方有權利要求媒體給予適當的篇幅報道本方對此事的說法、觀點和態度,以免導致輿論誤導公眾。如媒體依然我行我素,作片面性報道,可以考慮請法律顧問向媒體單位出具律師函,告知利害關系。
當通過自查,發現自己的確存在重要問題,而通過合理的談判、讓步、妥協都無法滿 足投訴者的要求時,就要丟掉幻想了。無休止的讓步只會使得那些貪得無厭的投訴人得寸進尺,而無法徹底的解決問題,所以此時需要准備主動聯系媒體、 發出公告,如實的將企業存在的問題向公眾闡明,並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這樣做的好處有二:1、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徹底的擺脫惡意投訴人的糾纏,使問題得到 根本解決;2、在社會公眾心目中樹立企業勇於承擔責任,獲得正面的社會評價,從而實現轉危為機。
四、注意事項。
惡意投訴由於其具有破壞性,因此對待惡意投訴應當保持高度警戒狀態,切勿不可輕視。在談判時,只要不違反原則性,適當的妥協是可以,總之做到靈活性和原則性相結合,息事寧人但不姑息養奸。
❺ 王者榮耀我只想快速掉段,可是老是被舉報成功。現在被禁賽了2時
你打野,別參團,在水晶下走動別掛機
以上這幾種是我打游戲最討厭遇到的
❻ 惡意掉分,怎麼舉報才管用
輸錯了等到期了再試試就是,不過現在自助解的限制很多基本很難成功的,不著急的話還可以等,急需要用的話還是建議渠道解吧,很快就恢復,並且沒什麼影響
❼ 對於無理投訴的人怎麼處理
一、耐心
往往在處理無理投訴的業主通常情緒激動,常因急於表達反而辭不達意,所以你必須耐心聽其敘述,也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時間准備回話;
二、細心
在聽業主講述的過程中必須細心認真,注意重要細節,通常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優勢;
三、先聽後說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一定要遵從這條定律,先讓業主說到夠,千萬不要打斷業主所講的說話,所謂言多必失,耐心聽講,在聽說過程中耐心等待對方說的錯誤話題,藉助他說錯話的機會出去叫自己下屬倒一杯茶給他慢慢喝,以求佔得上風、乘勝追擊使你更有意義;
四、講話語言要注意分寸
禮貌待客是處理投訴的必要條件,保持冷靜和禮貌,語言要清但足夠清楚,語氣要和藹可親的態度,千萬不要頂撞業主;
五、不要與業主在細技末節上喋喋不休;
所謂以和為貴,所以千萬不要和業主爭吵,即便在某個細節上你佔了上風,最後往往也不能取得圓滿的結果,更不要喋喋不休的強行說服業主,否則往往會產生恰恰相反的效果;
六、目光要堅定
與業主溝通時要用自己的目光直視業主,顯示出自己堅定的信心,你越是堅定業主就越退卻,不要給業主覺得你內心的恐懼,否則業主會得寸進尺,他會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7、迂迴戰術
有些問題是你無法解決的,在與業主交談時需要循序漸進,採用迂迴戰術,才能為自己贏得思考的時間,比如設法多談談自己公司的背景介紹,嘆嘆苦經等;
八、尋找業主喜歡談的話題
所謂投其所好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和業主拉近距離,保持自己的親和力;
九、合理讓步
有時候處理投訴就象談判,准備好自己的籌碼與客戶討價還價,大多數情況下,很多業主投訴物業公司都是這樣解決的;因你的技巧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十、不要作出隨意的承諾
當你一旦作出承諾就必須履行落實對兌,否則會讓業主感覺得對你失去信任,所以你要千萬在回話中作出謹慎;
十一、不要輕信業主
業主在投訴有時是因為誤會引起的,所以合理的解釋是很重要,保持頭腦冷靜在客觀分析問題,相信自己公司的下屬和同事,但不要流露出不相信業主的表情,否則問題會越搞越糟,無法收拾;
十二、相信上司
有些投訴當你自己處理不了時應該果斷地交給上司去處理,相信上司和其他同事會解決好問題總之隨著管理經驗的豐富積累,相信每個人對投訴處理的能力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提高,只要相信自己,會給自己信心希望不要退卻!
❽ 被人故意亂舉報,工商局來查。
可以採取如下做法:
沒有做違法的事情不在乎工商局的檢查;
如果被舉報次數過於頻繁,擾亂了正常的經營,可以向工商局反應情況;
或者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
❾ 故意虛假舉報的違法處理
你好,虛假舉報主要涉嫌誣告陷害罪,其行為是否違法,取決於是否以使他人受刑事回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答實進行誣告。
一、定義: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二、大律師網 相關律師根據法律規定給出下列法律解釋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機關認定該條規定的犯罪是誣告陷害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本罪的,從重處罰。《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