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宣傳投訴 » 合作社宣傳欄

合作社宣傳欄

發布時間: 2021-01-07 09:07:54

『壹』 如何加強農村土地流轉宣傳引導,增強農民流轉意識

要通過宣傳欄、廣播站、電視台等載體,通過印發宣傳單、召開村民大會、現身說法等形式,廣泛宣講《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引導提高廣大農民學法、懂法、守法。深入基層,採取走訪調研、入戶座談等形式對當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流轉工作規范及扶持政策等進行了廣泛宣傳,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1、政策推動。要廣泛宣傳土地流轉政策,擴大政策知曉面。鄉鎮、村委會應結合土地承包法律法規,採取電視、廣播、標語、條幅、下發宣傳單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及土地流轉政策措施,以及流轉土地農民增收的實際效果,消除農民思想顧慮,提高土地流轉意識。

2、典型帶動。加強典型宣傳,營造土地流轉的良好轉氛圍。大力宣傳土地有償流轉後走上致富之路的典型事例,要把培育土地流轉典型作為促進土地流轉的重要手段,總結典型經驗,加強引導。

3、服務主動。當地黨委政府應把提供優質服務作為宗旨,優化土地流轉的環境,把優惠政策支持作為動力,推進土地流轉的進程。建立健全組織體系,把土地流轉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綜合、協調、統一領導土地流轉工作,;積極發展市場中介組織,使土地流轉進入市場,依靠市場調節完善流轉機制,推動土地流轉的健康運行,降低土地流轉成本;健全社會保障機制,解除農民的後顧之憂,使農民放心走出去,進而為土地流轉創造良好的條件。

4、形式靈動。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流轉形式。堅持以《土地承包法》及中央和省相關規定為准繩,鼓勵農戶依法採取轉包、轉讓、出租、互換等多種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積極探索土地流轉合作社等土地流轉組織形式。在保持原承包關系不變的前提下,由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自願申請,並以土地經營權入社的形式,組建農村土地流轉合作社,由土地流轉合作社進行集中統一規劃、統一經營。這種模式以股份制和合作制為基本形式,實行「三權分離」即村集體擁有土地所有權,農民擁有土地承包權,土地流轉合作社擁有土地經營權,實行社員代表 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的管理制度,農戶按入社土地面積從合作社獲取分紅收益。這種形式既能夠把土地集中流轉出來,促進高效規模現代農業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又可以克服其他土地流轉形式存在的弊端,有利於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維護承包農戶和經營業主的合法權益,提高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有利於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村社會公益事業發展。

5、管理聯動。管理聯動就是在土地進行流轉時,加強政策宣傳和過程管理。從土地流轉方來說:首先,加強農戶自發的土地流轉管理。農戶自願將承包土地以轉包、轉讓、互換、入股、出租等形式流轉,應簽訂書面流轉協議,並報村委會備案。其次,規范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鄉村行政組織參與土地流轉的行為。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鄉村行政組織不得以任何名義強迫農戶流轉土地,也不得阻撓農戶自願合理地流轉其土地經營承包權。第三,農戶也可以委託中介組織進行土地流轉。委託流轉要簽訂委託流轉協議,並報本村委會備案。從土地轉入方來說:首先,農村土地流轉期限不得超過農戶家庭承包土地的剩餘承包期。流轉期滿後,經雙方協商,可續簽土地流轉協議。其次,指導監督工商企業選擇適當方式開發農業。但工商企業進入農業要注意不得侵害農民利益,要有利於保護和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政府應鼓勵他們採取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方式,帶動農戶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6、政策促動。重視糾紛調處,保護土地流轉。為保護土地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要充分發揮作用,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全部納入依法管理的軌道。

『貳』 什麼是合作社運營模式

合作社是勞動群眾自願聯合起來進行合作生產、合作經營所建立的一種合作組織形式。所謂合作經濟組織,首先強調的是「合作」,然後是「經濟組織」,這是兩個基本要素。

類型

(1) 生產合作社。即從事種植、採集、養殖、漁獵、牧養、加工、建築等生產活動的各類合作社。如農業生產合作社、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築合作社等。

(2) 流通合作社。從事推銷、購買、運輸等流通領域服務業務的合作社。如供銷合作社、運輸合作社、消費合作社、購買合作社等。

(3) 信用合作社。即接受社員存款貸款給社員的合作社。如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等。

(4) 服務合作社。即通過各種勞務、服務等方式,提供給社。

(2)合作社宣傳欄擴展閱讀:

組建農民合作組織一般可以按下列程序運作:

發起籌備

1、成立籌備委員會,制定籌備工作方案。籌委會主要由發起人和有關工作人員組成,必要時應成立專門辦事機構,具體負責籌備和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包括為什麼籌建該合作組織,由誰牽頭發起,會員入會條件及合作組織籌備程序等。

2、由發起人擬定社名,確立業務范圍。發起人一般由5—7人組成,由發起人會商擬定合作組織名稱,確定本組織業務區域、業務項目、經營方式,並說明發起成立的緣由,預計會員人數及籌集的資金總額等。

3、准備發起申請書。將上述發起人討論研究確定的內容填入合作組織發起申請表,並同時准備好申請報告。申請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本社宗旨,業務范圍,經營效益,內設機構和下屬組織等。

『叄』 如何宣傳推廣轄區內合作社發展典型

總結推廣合作社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是合作社輔導員的重要職責。做好宣傳推廣,僅憑輔導員一己之力遠遠不夠。輔導員在工作中要注意多方合作,充分利用好各種資源,廣泛開展合作。要注意綜合利用工作交流、媒體宣傳、活動推廣等方式和途徑,宣傳推廣本地合作社發展的經驗成效,優秀的合作社發展典型,優質的合作社產品,出色的合作社帶頭人等。工作交流方面,通過工作總結,積極主動向上級領導匯報合作社的發展成效,引起領導重視,為合作社提供更多指導和扶持;主動與工商、金融等有關系統部門交流溝通,通過座談、會議、調研、舉辦活動等方式,促進其對合作社的認識和了解,促進形成扶持合作社發展的工作合力。媒體宣傳方面,積極與《農民日報》、中央及地方電視台等農業主流媒體,以及《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網站等行業權威媒體開展溝通合作;學習和了解運用新型媒體,通過建立網站、博客、微博等新型傳媒平台,集中宣傳成就,展示風采,推廣典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合作社營造更好的外部環境。活動推廣方面,創新性開展合作社法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等活動,集中宣傳合作社發展成就,推廣合作社文化;通過組織舉辦採摘節、豐收節等活動吸引市民關注;到大中城市舉辦推介會,集中展示展銷優秀的合作社產品,吸引更多客商采購。

同時,在宣傳過程中,合作社輔導員還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及時總結和提煉本地合作社發展特點。在掌握合作社發展數量的同時,還要注意從產業特點、成立方式、合作內容等不同方面入手,對合作社的發展進行分類觀察和總結,從中提煉出本地合作社的發展特點,尋找和推廣發展典型。二是分析判斷本地合作社發展趨勢。一個優秀的輔導員,不僅應該能夠熟練掌握本地合作社的發展現狀,還應當能夠在現狀基礎上分析和判斷其發展趨勢,這樣才能為合作社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把脈」,避免出現難以挽回的矛盾和問題。三是客觀面對本地合作社發展存在問題。合作社發展總的來看還處在初級階段,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內部管理不規范、制度建設不健全等等。作為合作社的輔導員,一方面要敢於指出問題,並深入研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另一方面還要客觀看待問題,理解這是發展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在面對外界質疑時能夠充滿信心地回答這樣的疑問,維護合作社的良好社會形象。

『肆』 求高人幫忙想想蔬菜合作社企業文化

敢問農業專家您:
貴寶地地址在哪裡?
能去實地買菜嗎?
也能看見真地?

一般:
學習同類最先進;
看齊世界最前沿。

『伍』 如何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

如何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
所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是指依法規范和發展合作社,主要是指合作社的組織形式、內部運行機制、內外部利益關系的處理等方面要嚴格依法辦事。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講規范化建設,不是否定合作社的作用,也不是以行政手段干預合作社的設立和運行,而是通過規范化建設,引導合作社加強管理,抱團經營,增強市場競爭力,替社員說話,為社員服務,讓社員受益,從而促進合作社又好又快地發展。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談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問題:
一、什麼叫規范的農民專業專業合作社
一個規范的合作社,按照法律規定,應具備六個方面的條件:
第一,遵循《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的五項基本原則。
1.成員以農民為主體。農民是合作社的主人,農民至少佔成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
2.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合作社是互助性的自我服務經濟組織,這種互助性特點,決定了「它以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對成員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謀求全體成員共同利益」的經營原則。
3.入社自願,退社自由。農民可以自願加入合作社,也可以自由退出合作社,退社時,可以帶走自己的出資額、公積金份額以及可分配盈餘。
4.成員地位平等,實行民主管理。每個社員都可以通過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和民主程序控制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活動。
5.盈餘主要按照成員與合作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盈餘分配方式的不同是合作社與其他經濟組織的重要區別。他是合作制與股份制的結合,要求可分配盈餘按交易額比例返還不得低於百分之六十,其餘部分可按股份分紅,這樣,可保護一般成員和出資較多成員兩個方面的積極性。
第二,制定完善的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
1.制定章程要遵守法律法規;
2.章程應符合本社的實際情況;
3.起草章程應參照農業部示範章程;
4.章程要由全體設立人共同參與制定;
5.全體設立人要在章程上簽名、蓋章;
6.合作社的重要事項,應由成員協商後規定在章程中。如成員資格、權利和義務、組織機構、成員出資、財務管理、盈餘分配等十幾項內容都要作出明確規定。
7.在章程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明晰各項規章制度。如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財務、人事、檔案等制度。
第三,召開設立大會。設立大會是合作社尚未成立時設立人的議事機構。
1.由全體設立人參加設立大會;
2.由全體設立人一致通過本社章程;
3.選舉產生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監事會成員;
4.審議其他重大事項。
第四,向工商部門申請設立登記,向當地農業經管部門備案。
農民專業合作社由所在地的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取得營業執行之日起二十日內,要向當地農業(經管)部門備案並提供相應資料。
合作社名稱、住所、成員出資額、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發生變更的,應當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合作社成員發生變更和修改章程都要報送登記機關備案。
第五,完善組織機構。
1.合作社必須設立成員大會和理事長兩個法人機關。成員大會是在合作社存續期法定的權力機構。理事長必須從合作社設立起就明確的法定代表人。成員大會以會議的形式行使權力,而不採取常設機構或者日常辦公的方式。合作社是否設立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由章程規定,成員代表大會不是法定的必設機構,代表大會是為了降低召開成員大會的成本,提高議事效率,在成員超過150人的情況下設立的,代表大會只是按章程規定代行成員大會的職權。理事會、監事會、理事、執行監事等根據工作需要而定。經理不是合作社的法定機構,經理是合作社的雇員,經理由理事長或理事會聘任,經理可由本社成員擔任,也可從外面聘請。
第六,加強合作社內部管理。
1.加強合作社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重點是讓成員當家作主,讓成員通過合作社法人機關參與決策管理。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讓成員參加成員大會,並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是成員通過「一人一票」基本表決權控制合作社。「一人一票」基本表決權是法定的,民主管理的核心是每個成員擁有平等的投票權,它強調成員的權利來自成員資格,而非來自財產權,資本在合作中不過是為經營服務的工具,這也是合作社與公司制度最根本的不同點。
2.加強合作社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重點有四個方面:
一是合作社應按照財政部制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便於成員對合作社的業務活動進行監督,合作社法規定,成員享有「查閱本社的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賬簿」的權利。同時,為合作社管理人員提供決策依據,也為政府有關部門鑒別合作社與一般企業的區別,從而為制定優惠扶持政策提供依據。
二是合作社各組織機構對財務管理負有重要職責。理事長(理事會)有管理財務職責,監事會有財務監督職責,成員大會對重大財產處置、對外投資、對外擔保等重大事項進行決策。
三是成員交易與非成員分別核算。與成員的交易需要按交易量向成員返還盈餘,與成員交易遵循的是成本原則,與非成員交易則隨行就市。
四是設立成員賬戶。記錄成員出資額、公積金變化、成員與合作社交易等情況。合作社要為每位成員設立明細科目分別核算,這些單獨記錄的會計資料是確定成員參與合作社盈餘分配、財產分配的重要依據,另外,成員退社時,還有公積金份額和利潤返還份額問題,在合作社解散時,成員還要以其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對合作社承擔責任。
五是公積金量化為每個成員的份額。合作社每年提取的公積金,應按照章程規定量化為每個成員的份額。一般情況下,公積金的量化標准主要依據當年該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量確定,另一種是將成員出資和交易量結合起來考慮,兩者各佔一定比例進行量化。還有一種是在出資額懸殊不大的情況下,按出資額量化。
六是可分配盈餘的分配主要根據交易量的比例進行返還。合作社法規定,按交易量比例返還盈餘不得低於可分配盈餘的百分之六十。剩餘部分,可按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分配。
二、當前在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不規范現象
由於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我國還處於發展初期,這種組織形式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有一個學習、實踐和示範、推廣過程,加上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外部資源與力量的支持,極有可能受外部力量的左右而不能獨立,在運行中極有可能偏離合作社的性質。當前在合作社發展中存在一些不規范現象。
從組織形式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傾向:
第一,企業化傾向。這類合作社主要表現為四種類型:一是「一社兩制」,核心成員按股分紅,其他社員享受市場優惠價服務。某棉花合作社,6個人投資經營棉花加工流通,按股分紅,其他社員享受優惠價服務。二是對外掛公司與合作社兩塊牌子,實行公司制運行,公司董事長兼合作社理事長,對社員實行保護價、優惠價購銷,沒有盈餘返還。某大米加工合作社就是這種運作形式。三是形式上注冊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實際上完全按公司運作。公司只有幾個股東,共同投資,從事產品加工,幾個股東再分別聯絡部分經濟人從農民手上收購農產品,各自也採取股份制運作。某花生加工合作社5個人投資花生加工,認為投資太大,風險太大,按合作社運作不好管理。四是個體型傾向。這類合作社主要是私人公司、農村經濟人、種養大戶領辦,找幾個親戚朋友的身份證領個執照,對周邊農戶有技術信息服務,產品買賣實行優惠價,對普通社員不存在盈餘返還。還有的將合作社作為一個品牌,理事會成員都打合作社牌子開展私人經營,這些理事會成員再分別對周邊農戶開展優惠經營。
第二,協會型傾向。具體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依託基層農技部門、農技人員、農村能人、龍頭企業組建的合作社,主要從事技術推廣和信息交流,合作社理事會成員私人經營生產資料和從事農產品銷售,對其他社員實行優惠服務。如某梨子合作社,有很多技術書籍和光碟,對社員也有技術上的指導,理事會主要成員開展一些生產資料經營和組織產品銷售,由於私人經營,雖然並沒賺多少錢,但社員認為是推銷農資和個人賺錢行為,一點也不領情。二是合作社理事會成員幫助普通成員發展生產,理事會成員分別參股農戶經營,合作社沒有積累。某養蝦合作社,就是理事長分別參股多家農戶經營。
第三,休眠型傾向。有些合作社是為了爭取國家項目扶持,沒有經營活動,有些是注冊了很長時間,一直不知道怎麼運作。
從合作社內部管理看,主要存在六個方面的不規范現象:
一是章程制度不完善或者流於形式。有很多合作社章程沒有涉及盈餘返還,也沒有涉及理事長或者理事會、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的職權,他們的任期以及議事規則。有的完全照抄的示範章程內容,沒有結合實際的具體內容。
二是民主管理缺失。很多合作社的實際控制權都是公司總經理或理事會成員,成員參加成員大會投票表決往往走過場,履行程序,合作社的財務情況也從來不讓普通社員查閱。有的還將監事會設在理事會之下。
三是盈餘返還不合法。有很多合作社沒有盈餘返還制度,或者盈餘的大頭按股分紅,或者完全按股分紅。在今年申報的省級合作社項目庫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盈餘返還部分是不規范的,甚至有些是編造的盈餘返還比例,實際只有按股分紅。
四是公積金基本沒量化到每個社員的份額。大多數合作社的公積金沒有量化,也不知道怎麼量化,更沒將公積金份額納入當年盈餘分配。
五是沒有建立成員賬戶。很多合作社只有按股分紅,沒有按交易量返還盈餘,沒有公積金量化,因此,也沒有建立成員賬戶。
六是將國家項目資金分給社員。有少數合作社將國家項目扶持資金平均分給了社員,有的理事長還講,國家項目扶持資都是我的。按照法律規定,國家財政補貼是扶持合作社的,不得分配人每個成員,更不得讓少數人佔有,但可以量化為每個成員的份額,參與當年盈餘分配,社員退社時不能帶走。
三、如何規范合作社的發展
怎樣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我認為應重點抓好宣傳培訓,普及合作社知識;抓好指導服務,辦好示範樣板;抓好政策引導,重點扶持代表農民利益的規范性合作社。今天主要從合作社理念上與大家共同探討合作社規范化建設。
第一,弄清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公司制企業主要有哪些區別。
一是成立的目的不同。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就是為社員服務,合作社與社員進行交易,不論盈餘多少,即使有可能虧損,也必須想辦法服務,這是合作社存在下去的最大理由。為了賺錢的公司,可以為任何人服務,誰利大為誰服務,無利可圖就不與其交易。說明公司是以股東取得投資回報為目的成立的,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在組織內部的稱謂也不一樣,合作社稱為成員,公司稱為股東。
二是合作的基礎不同。合作社是「人」的聯合,是以人為主體,強調成員的權利,體現的是公平的原則,合作的基礎不是股金而是勞動。而公司是「資本」的聯合,以資本為紐帶,突出資本的權利。因此在合作社中實行按人投票,也就是一人一票,而公司則是按資本投票,即一股一票。
三是行使權利的方式不同。公司股東享有的是股權,股權的核心是表決權和分配權。就表決權而言,股東表決權的大小決定於其出資額的多少,股東大會決議要遵從「資本多數決」原則。就分配權而言,主要指股東的分紅權,股東以其投資比例進行分紅,分紅與投資額成正比。合作社社員享有的權利也包括表決權和分配權,但與公司股東的表決權與分配權有所不同。合作社成員的表決權並不取決於出資額多少,而是按民主管理原則進行,實行「一人一票」的民主決策機制。就合作社的分配權而言,國際上都堅持「資本報酬有限」和「惠顧返還」的原則,即成員對合作社的投資只能獲取有限的利息,合作社的盈餘應當按照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量比例返還給成員。
四是成員制度不同。合作社實行自願的成員制度,成員有入社和退社的自由,成員投入到合作社的資產,性質上仍屬成員所有,退社時可依法帶走,還可以帶走量化給自己的公積金份額。而公司股東投入資產後,只取得一個份額,即股權,股東只能以轉讓股份的形式退出。
五是交易對象不同。合作社是以社員為主要交易對象,以此保證合作社為社員服務的組織目標得以實現。而公司是以盈利為組織目的,所以交易對象不受限制。
六是盈餘分配的依據不同。合作社是「勞動」的聯合,因此,合作社的盈餘主要按合作社與社員的交易額分配,即按社員對合作社的貢獻來分配,雖然也有成員出資的回報,但是實行「資本報酬有限」的原則,最多不能超過40%。公司營業利潤的分配則是按股東持有的股份分配,也就是按資本對公司的貢獻來分配。
第二,明確為什麼要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作經濟的實質就是通過產權合作,讓成員分享增值利潤。公司從農民手中收購農產品,經營所得的農產品增值效益,大部分被公司截留,較少惠及農產品生產者,這是制約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原因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農民依附於龍頭企業規模生產,農民的受益僅限於公司為其設定的成本與收購價格的差價,這個差價是龍頭企業事先計算好的,農戶沒有選擇權。實際上,這個差價就是除去成本後,農戶的勞務收入,並沒有額外的盈利。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增收主要源於生產規模的擴大所增加的勞務收入,而不是分享加工流通領域的增值利潤。農民只有組織起來,運用好合作社機制,通過發展生產,聯合購買,聯合銷售,提高組織化程度,才能持續穩定增加收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增加成員收入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通過提供新品種、新技術,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增加銷售收入;二是通過提供產品購銷、信息、農業生產設施共同利用等服務,減少市場風險,減少中間環節的盤剝,降低生產成本;三是按照「惠顧額返還」原則,即按交易額分配盈餘,將農產品加工或者銷售增值的部分利潤返還給成員。
從合作經濟的實質和農民需求看,合作社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義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單從農民的合作能力,從市場化服務,從投資者效益看,肯定會對成立合作社的必要性產生質疑,肯定會講很多市場化運作的好處,會講很多合作制運作的難度。但從國家整體的層面,從解決「三農」問題的層面,從弱者聯合參與市場競爭層面,國家必須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國家提出的建設小康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戰略目標,最終也要靠農民自己組織起來,發展生產、開拓市場、增加收入。如果單從市場和效益角度看,有公司方面的法律就夠了,也沒有必要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了。
第三,弄清合作社與其他經濟組織的根本特徵。
1.按「成本原則」服務的特徵。
合作社對成員服務既不是公益性的無償服務,也不是市場化經營性的有償服務。合作社是按「成本原則」運作的經濟組織。因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具有互助性質的經濟組織,這種互助性特點,決定了它以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決定了「對成員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原則。以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是合作社區別於其他經濟組織的根本特徵,也是國際合作社的特徵。因為合作社是互相幫助的自我服務組織,既然是互相幫助,就不能賺社員的錢,既然是自我服務,也就沒必要自己賺自己的錢。如果一個合作社主要為非成員服務,它就與一般的公司制企業沒有什麼區別了,合作社也就失去了作為一種獨立經濟組織形式存在的必要。成員與合作社進行的農產品或生產資料購銷、技術服務等交易,屬於內部交易,交易價格和交易方式往往與非成員不同。與成員的交易遵循的是成本原則,交易價格只是暫定的,合作社在市場交易中的高賣部分,還要將盈餘的部分主要按交易量返還給成員。交易方式也不必現錢買賣,完全可以先交易後結算。與非成員的交易則隨行就市,完全按市場規則進行,交易雙方以商定的價格一次性買斷,也不存在返利。合作社應當依法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並將與成員的交易和非成員的交易分別核算。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民成員和有關部門清晰地了解合作社為成員提供服務的情況,才能確保合作社履行為成員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作為弱者的互助性經濟組織的作用。
例:漢川市楊林溝辣椒專業合作社,實行「零利潤」經營模式。合作社有社員129人,種植面積2000畝。合作社王發右理事長是一個普通農民,曾任過村支部書記,後來從事蔬菜經營,在當地大棚辣椒出現積壓賤賣,銷售難的情況下,很多農戶請他幫忙跑銷路,經過努力,打開了銷售渠道,緩解了銷售壓力,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有些客戶來了無貨可供。這時又出現了部分農戶趁機抬價,以次充好等現象,損害了客戶利益,也損害了自己的聲譽。在這種情況下,他領辦組建了合作社,帶領更多農戶種植辣椒,誠信經營,實現了社員畝平純收入9000餘元,戶均收入14萬元,創造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佳績,贏得了廣大社員的普遍好評。
他們的主要做法是:以零差價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實行「五個」統一。一是統一技術指導。合作社產品多次通過武漢白沙洲大市場的突檢,並在今年評為全省名優蔬菜50強。二是統一種植品種,合作社派人到沙市實地考察,統一購買紅辣椒種子,每畝減少30元成本。三是統一供應農資。合作社統一購買肥料每畝節約250元。統一購買大棚鋼架,每個大棚節約1278元。四是統一產品銷售。合作社與武漢、北京、長沙等地農貿市場建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辣椒上市時,合作社根據農戶的採摘數量,統一安排采購商帶現金上門收購,合作社統一與采購商洽談定價後,由合作社安排專人榜稱、核算、結賬,直接將銷貨款返給社員,實行零差價銷售,每年合作社統一銷售辣椒占社員總產量的90%。合作社還注冊了「紅甜寶」商標和無公害產品認證。五是統一分配機制。由於合作社採取零差價采購農資,零差價銷售產品,最大限度讓社員得利,合作社基本沒有利潤,合作社僅有的收入就是大宗采購商購買辣椒時,按3%給合作社返利,主要用於合作社辦公支出、請專家講課、招待采購商等,合作社理事長和工作人員都是辣椒種植戶,在合作社工作只是兼職,無任何報酬。合作社還打算在5年內,發展農民成員1000戶,擴大基地5000畝,建一座萬噸冷庫,實現年銷售收入突破5000萬元。社員人平收入達到3萬元。這是一個標準的為社員服務不營利的合作社,也是一個農業效益非常好的專業化生產合作社,還有一個有奉獻精神的理事長和一批有凝聚力的社員。
2.按交易額向成員返還盈餘的特徵。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按交易額比例返還的盈餘不得低於可分配盈餘的60%。這反映了合作社作為互助性組織的根本特徵。成員享受合作社的服務是合作社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量是衡量成員對合作社貢獻的重要依據,也是合作社盈餘的最重要來源。合作社將成員的農產品賣給市場,或者成員通過合作社購買生產資料,合作社在購銷成本基礎上,如果另有提留,則為經營所產生的剩餘,即增值利潤,稱之為盈餘。這個盈餘來源於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貢獻,其分配應主要按交易額比例返還給成員。
例:京山縣崢嶸農庄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水稻、小麥、玉米、棉花,統一采購生產資料,統一銷售農產品,既降低成本,又提高銷售價格,盈餘全部按交易返還給社員,其中70%在與合作社發生交易後隨即返利(交易還是市場價),剩餘部分年終再按交易量分配,2009年以來,每年返利100多萬元。該合作社通過「成本服務、盈餘返還」,增加了社員收入,增強了合作社凝聚力。十堰市昌吉無公害蔬菜合作社,2010年盈利10萬,提取公積金公益金風險金後,剩餘6萬元全部按交易額比例返還社員。合作社理事長和理事會成員不在合作社領取任何報酬。
第四,合作社能成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
合作社要想合作成功,必須增強服務能力和組織能力。服務能力的關鍵是選好合作社的帶頭人和服務項目,組織能力的關鍵是建立產權明晰、民主管理和盈餘返還的合作機制。一個規范的合作社,一個想要做大做強的合作社,首先要解決產權歸誰所有,管理決策由誰說了算,發展成果如何分享等重大問題,最終要解決凝聚力問題和競爭力問題。市場競爭是強者的對話,科技的比拼,合作社是弱者的聯合,在市場競爭中只能靠合作,靠凝聚力。合作社成員互相幫助,共同發展,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兼顧公平和效率,只要人心所向,其他組織能辦的事,合作社也能辦,其他組織辦不了的事,合作社還能辦。合作社的優勢在於:整合資源、抱團經營、弱弱聯合、共同發展,技術、信息可以共享,生產資料可以由社員共同出資統一購買,社員的產品可以先交給合作社銷售後再統一結算。合作社與社員的交易不同於公司和私人企業的買賣關系,可以減少資本運作的很多費用,成本低,容易形成規模效益。
合作社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先進的經營體制,在全世界發展了160多年,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在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農民都參加了農業合作社,有的農戶同時參加幾個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員分享到了科技、信息、生產資料以及加工增值、交易返還等多項服務和實惠。合作社已成為分散農戶參與市場競爭最合適的組織形式,在許多國家,合作社銷售的農產品占市場份額一半以上。在中國,合作的需求多,空間大,只要我們能辦出一批規范運作,能給社員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的示範合作社,必將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必將得到政府的更多扶持,必將合作社辦成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
第五,調研指導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調研指導合作社,要以「利益機制」為中心。
1.了解合作社領辦者為什麼要辦合作社,看合作社的發展動因,分析合作社的獨立性和互助精神。
2.了解合作社的成員結構,從專業合作角度看領辦者與普通社員有無業務買、賣情況,分析有無利益沖突。
3.了解合作社的出資構成,看出資懸殊情況,從投資回報角度分析合作社的分配機制。
4.了解合作社的服務方式、服務成本及服務效益,看與市場化有償服務有何區別,分析合作社發揮的作用。
5.了解合作社成員帳戶,看合作社出資、盈餘返還和公積金量化情況,分析合作社產權是否清晰。
6.了解合作社組織機構、管理決策、章程制度和檔案資料,分析合作社民主管理情況。
7.了解合作社社員的生產經營情況,接受合作社服務的開支情況以及在合作社按交易額返還盈餘和公積金份額量化情況,分析社員受益情況。
8.了解合作社收入、支出和盈餘分配情況,看合作社經營能力,分析是否共同受益。

『陸』 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何宣傳

效益,見到效益自然就贏得農民認可!
建議利用農業部門、勞動部門、群團組織資源,組織農民看看發展好的合作社組織。

『柒』 葡萄合作社宣傳標語

4、發展專業合作社建設和諧新農村
5、組織起來闖市場增收致版富靠合作權
6、發展新合作造就新農民
7、發展專業合作建設現代農業
8、生產在家服務在社
9、民主辦社合作增收
10、民辦民管民受益專業合作天地寬
11、服務社員為宗旨共同利益是目標
12、農民是合作社主體盈餘按交易量返還
13、法律是合作社的保障章程是合作社的生命
14、眾手澆灌幸福樹花開專業合作社

『捌』 跪求農村供銷合作社宣傳標語~字數在三十五字左右~以服務和發展為主題~滿意再加分。

.堅持為「三農」服務宗旨,把供銷合作社真正辦成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振奮精神,堅定信心,深化改革,加快發展
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
促進農業產業化、農村流通現代化,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
積極引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做貢獻
堅持方向,夯實基礎,搭建平台,促進發展
依靠黨和政府領導支持,發揮橋梁紐帶職能

『玖』 如何引導合作社開展文化建設

強調文化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鮮明特徵,合作社作為一種經濟組織,文化建設同樣在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合作社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其文化管理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並要遵循合作社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原則。

國際合作社聯盟曾對合作社的定義、價值和原則做出如下表述:

合作社的定義:合作社是由自願聯合的人們,通過其共同擁有和民主控制的企業,滿足他們共同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需要及理想的自治聯合體。

合作社的價值:合作社以自助、自律、民主、平等、公平和團結為價值基礎。按其創始者的傳統,合作社社員信奉誠實、開放、社會責任和關心他人的道德價值觀。

合作社原則:自願和社員資格開放;社員民主管理;社員經濟參與;自治和獨立;教育、培訓和信息;合作社之間的合作;關心社區事業。

從上面的表述能夠看出,合作社文化的精髓是民主和互助,因此,合作社文化管理的目標就是要在組織內部倡導和營造一種民主管理、互助友愛、健康和諧的精神氛圍。

在合作社文化建設的操作層面,可借鑒有關企業文化建設的辦法,注意三個基本要求:組織文化建設的方法應該是具體的、可操作的,組織文化建設的效果應該是可以衡量的,組織文化建設的參加者應該是全體合作社成員。合作社文化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提煉和設計出本合作社的組織精神,可以是口號,也可以是符號。這種精神應該使合作社每個成員都能產生積極的、具體的聯想,感受到強大的激勵作用,產生廣泛的認同感。

在對組織文化進行提煉和設計時,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進行:

第一步,在合作社中找出10位從創業到發展全過程都參加的人,讓他們每一個人講三個故事:在創業歷程中,你認為對組織發展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你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麼?你最受感動的一件事是什麼?然後讓每個人再講三個人:你認為對組織貢獻最大的人是誰?這個人最寶貴的精神是什麼?你從他身上受到最大的啟發是什麼?由專人把每個人講的記錄下來。

第二步,把重復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來,進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三步,找10個剛來合作社的成員,把整理好的故事講給他們聽。然後向他們提問:這個故事你聽說過沒有?你聽了之後,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哪個情節最感動、最難忘?這個故事體現了一種什麼精神?用什麼詞來表達你的感受?把他們的回答記錄下來。

第四步,把專家和合作社中的管理層集中起來,對記錄的內容進行研究、加工,從中提煉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詞,對這些詞進行加工後形成本合作社的組織精神或理念。

第五步,按照提煉出來的核心詞,重新改編故事,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進行文學創作,寫出集中反映核心詞的合作社自己的故事。例如提煉出「拼搏」一詞,就圍繞「拼搏」講一個故事,或者是「創新」、「團結」等幾個詞,都用一個故事將其串聯起來進行詮釋。

當然,合作社文化建設還要從合作社本身的原則出發,能夠體現合作社的基本原則和理念,如「互助」、「民主」、「合作」等。同時,還要從未來出發進行設計,對行業進行分析,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對自己的發展目標進行定位,找到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然後找到一種精神和理念,指導合作社逐步縮小這種差距,向發展目標不斷前進。

在確立了合作社的組織文化之後,還要開展以下幾項工作,以進一步推廣和不斷深化這種組織文化:一是對全體合作社成員進行組織文化培訓,將合作社的組織文化精神、理念、故事等,全面闡釋給每一個成員,讓每一個成員都能記住並且理解。二是樹立和培養典型人物,在宣傳培訓之後,有一部分人能夠直接認同並接受這種組織文化理念,並用理念作為指導,作出具體的行動,這就是合作社的骨幹成員。這時,合作社把這部分骨幹成員樹立為典型,充分發揮其示範效應,使組織理念進一步形象化、具體化,從而帶動更多人理解並認同這種文化理念。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進行,合作社積累的文化典型將逐漸增多,成員對合作社理念的理解也逐漸加深;更重要的是,合作社本身為了樹立更多典型,會主動按照理念的要求處理遇到的具體事件,用合作社的核心理念指導各項工作,從而使組織文化理念對行為的影響作用真正發揮出來,把組織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活動結合為一體。三是以合作社文化理念為導向,制定管理制度。通過制度使合作社成員採取與合作社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相符的行為,使這種文化不斷內化和深入,最終成為每一個合作社自己的理念與價值觀。

『拾』 互聯網十農業的宣傳標語

1.全面轉型,跨越發展,厚積薄發,加速崛起。
2.金秋喜迎八方賓朋,搖熱情服務四海客商。
3.加強農業執法,保障消費者權益
4.土地整理,政府投資,群眾得實惠。
5.積極推行農產品標准化生產,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6.農葯殘留超標蔬菜,一律不得採收上市
7.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科學用葯,合理施肥
9.消費綠色食品,體現健康人生
10.推行標准化生產,推動農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11.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12.全面樹立農產品品牌意識,增強生產者質量安全責任
13.加大監管力度生產合格農產品
14.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15.開展土地開發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16.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17.放心食品,從源頭抓起
18.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現安全生產和放心消費
19.大力實施土地整理,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20.農業發展路千條,質量安全第一條
21.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22.堅決打擊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行為
23.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搖加快農業轉型升級。
24.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搖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25.弘揚大包干精神,搖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26.實施戰略,搖做大做強安徽農業。
27.搶抓土地整理機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與居住環境。
28.土地整理,利國惠民
29.食用質量安全的農產品是保障身體健康的前提
30.建設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滿足消費者優質安全需求
31.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行動,促進」三農」發展
32.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搖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33.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
34.擴大農業對外開放,搖加速農業國際化進程。
35.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百姓健康
36.科學合理用葯,確保食品安全
37.以產業化統領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
38.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搖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39.合理利用土地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
40.實施農產品市場准入制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41.土地整理,機遇難得,積極支持,人人有責。
42.積極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大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43.強化農業支持保護,搖強化農業發展基礎。
44.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
45.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重於泰山
46.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你和我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