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宣傳
『壹』 嵊州哪有做宣傳單的
很多印刷廠都可以做的
『貳』 浙江代表什麼戲劇
湖劇!湖州的,以前也流行過一段時間,後來各種原因,主要是沒人學吧,就那啥了。
『叄』 江蘇有那些地方戲劇種
1、黃梅戲
黃梅戲是安徽省四大劇種之一。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交界一帶,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
清道光前後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鄰地區,形成以演唱「兩大戲」、「三小戲」為主的民間小戲。後吸收青陽腔和徽劇的音樂和表演藝術以及民間音樂,演出了大戲。
黃梅戲的主要唱腔,大戲有平詞、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戲多用各自獨立的唱腔。由於在以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長期流行,用當地方言講唱,形成了獨特風格,所以曾被稱為「懷腔」。
2、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戲曲之一。粵劇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
粵劇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據說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俗稱:白話),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著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新加坡素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
3、柳琴戲
柳琴戲是江蘇省和山東省主要劇種之一,分布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廣大地區,因其唱腔有拉魂動魄的魅力,故民間一直稱其為「拉魂腔」。50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樂器「柳葉琴」,始正式定名為「柳琴戲」。
柳琴戲在發展過程中,融匯了當地的民間音樂及毗鄰地區的劇種音樂,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備唱腔體系,內容豐富多姿,腔調高亢華麗為觀眾鍾愛,百聽不厭。
4、越劇
越劇,是中國五大戲曲種類之一,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
越劇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等江南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據初步統計,約有280多個,業余劇團更有成千上萬,不勝統計。
越劇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當為流傳最廣之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