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訴訟基本制度包括

行政訴訟基本制度包括

發布時間: 2020-12-11 14:34:05

『壹』 行政復議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並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
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行政復議基本制度包括一級復議制度、合議制度、書面審查制度、迴避制度、聽證制度和法律責任追究制度。
一級復議
一級復議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不得再向復議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制度。即不服從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法定的復議機關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是行政終級決定,行政相對人不服不能再向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制度。一級復議制度是中國《行政復議法》確立的基本制度,主要是考慮到中國行政復議決定在多數情況下並非最後救濟手段,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仍可以得到人民法院兩級審判的救濟,這樣就沒有必要在行政系統內實行兩極或多級復議制度,以免行政爭議在行政系統內遲遲不能解決,對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影響行政效率的提高。
合議庭制度適用於較為復雜的案件,特別程序中的選民資格案件、公示催告中的除權判決、破產案件的受理情況等。在一審、二審中都可能用到。
薩爾茨堡法庭
陪審團制度,是英美法系的特有制度,創始於英國。但中國的法律基本上屬於大陸法系,除了香港特別行政區仍為英美法系保留其法律傳統外,其他地域並不適用。陪審團只對事實做出判斷,而法律的適用由法官裁判。
迴避制度
迴避制度,是指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審理,而要求與案件有一定的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或訴訟活動的審判制度。
聽證制度
行政聽證是行政機關在作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的決定以前,由行政機關告知決定理由和聽證權利,由相對人或者利害關系人陳述意見、提供證據、進行質辯以及行政機關聽取意見、接納證據並作出相應決定等程序構成的一項法律制度。行政聽證是保障行政相對人申辯權利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現代行政程序法的一項核心制度。
委員會模式
根據實踐需要,2008年國務院法制辦正式啟動了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截至到2011年11月,試點單位已經擴大到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95個單位。另外,還有7個省區市的13個單位雖然沒有納入試點范圍,但也自行組織開展了試點工作。
在試點工作中,形成了三種主要的行政復議委員會模式:將分散於政府各部門的行政復議權,全部集中到政府設立的行政復議委員會統一行使的全部集中模式;對部分政府部門的受理、審理許可權進行集中的部分集中模式;保持現行行政復議體制不變,通過吸收外部人士組成行政復議委員會的合議委員會模式杜。
調解制度
權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按照自願、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
1、涉及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的
2、涉及行政自由裁量權的爭議[
基本原則
行政復議基本原則,是指通過行政復議法所確立和反映的,貫穿於行政復議全過程,具體規范和指導行政復議的法律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簡稱《行政復議法》規定,行政復議遵守如下原則:
1、獨立復議原則。獨立復議原則是通過《行政復議法》第三條所確立的原則,指復議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不受其他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
2、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合法原則是通過《行政復議法》第四條所確立的原則。
合法是指要求復議機關必須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職責許可權,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對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按法定程序進行審查,並根據審查的不同情況,依法作出不同的復議決定。堅持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
公正原則,是指行政復議要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
公開原則,是要求行政復議的依據、程序及其結果都要公開,復議參加人有獲得相關情報資料的權利。
及時原則,是要求行政復議機關對復議申請的受理、復議的審查、復議決定的作出都應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時限內及時作出,不得拖延。
便民原則,是要求行政復議機關在具體的復議工作中,要盡可能為復議申請人提供便利條件,讓復議申請人少耗費時間、財力和精力來解決問題。
3、一級復議原則。一級復議原則是《行政復議法》第五條所規定的原則,指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以外,行政復議實行一級終結復議制。
4、復議不停止執行原則。行政復議不停止執行原則是《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一條所規定的原則,是指除:①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②行政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③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④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四種情況之外,行政復議中,當事人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因復議而停止執行。
5、書面審理為主原則。書面審理為主原則是《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二條所規定的原則,行政復議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
6、合法與適當雙重審查原則。合法與適當雙重審查原則是《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所確立的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行政復議過程,不僅要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還得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適當,以保障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性質
1、行政復議是具有一定司法性因素的行政行為。行政復議的司法性是指有行政復議權的行政機關借用法院審理案件的某些方式審查行政復議,即行政復議機關作為第三人對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爭議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
2、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和糾錯機制。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對下級或者政府對所屬的行政機關作出的違法或者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實施的一種監督和糾錯行為。
3、行政復議是國家行政救濟機制的重要環節。行政救濟包括行政訴訟、行政賠償、行政復議、行政監督。行政復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

范圍
凡是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爭議案件,都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爭議,只要單行法律、法規規定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我國《行政復議法》在明確規定了哪些行政行為可以申請復議的同時,又對不能依照復議法申請復議的四類行政行為作了規定。它們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規章;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其他人事處理決定;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仲裁、調解或者處理;以及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內容依據
行政復議的審查內容主要指對被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的內容。重點是程序審和實體審兩個方面。
行政復議審查的依據,是指法律根據和如何適用法律的規定。

特點
行政復議有以下四個特點:
1、提出行政復議的人,必須是認為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當事人提出行政復議,必須是在行政機關已經做出行政決定之後,如果行政機關尚沒做出決定,則不存在復議問題。復議的任務是解決行政爭議,而不是解決民事或其他爭議。
3、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不服,只能按法律規定,向有行政復議權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4、行政復議,主要是書面審查,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規定復議決定為終局裁決的,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
申請人權利
(1) 申請復議權
(2)委託權。在行政復議中,復議申請人可以書面委託行政復議代理人代為參加復議
(3) 申請迴避權
(4) 撤回復議申請權
(5) 申請執行權;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復議決定,復議申請人有依法申請執行的權利。
(6) 訴權;復議申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法定時限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7)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申請人義務
(1) 在復議過程中,復議申請人應自覺遵守復議紀律,
維護復議秩序,聽從復議機關依法作出的安排
(2) 復議申請人應自覺履行已生效的復議決定
(3) 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其他義務

時限規定
行政復議申請人應自知道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相關行政復議機構在收到復議申請後,應在5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對於決定受理的,收到復議申請書之日即為受理之日。
相關行政復議機關應自受理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特殊情況下,經相關行政復議機關負責人批准,可延長30日。
復議申請人如對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管轄
行政復議管轄,是指不同層級、不同職能的行政機關之間受理復議案件的分工。管轄的實質意義在於解決具體對某一行政復議案件由哪個行政機關行使復議權。
《行政復議法》第12條至15條對行政復議管轄作了集中規定。根據該規定,行政復議管轄按以下規則確立:
1、對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
2、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
3、對特殊行政主體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
(1)對派出機關、機構行為不服的管轄;(2)授權關系中的管轄;(3)對共同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4)對被撤銷行政機關行為不服的管轄。

『貳』 在我國,行政訴訟是國家訴訟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對不對

對。
在中國,行政訴訟與刑事訴訟、民事訴訟並稱為三大訴訟,是國家訴訟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

『叄』 原則和基本制度一樣嗎

原則就包括基本制度,原則比基本制度要寬泛的多

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存在於三大訴訟之中,又被稱為行政訴訟的基本制度。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一、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原則 (130)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行政訴訟活動必須遵循。
第一,行政審判權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
第二,案件審判獨立。
第三,合議庭審判獨立。
第四,審判人員獨立。
第五,人民法院行使行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二、 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 (107)

行政訴訟法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該原則的具體含義是:

(一) 以事實為根據 (65)

第一,行政機關調查認定的事實。
第二,與本案有關的其他事實。
第三,行政訴訟程序事實。

(二) 以法律為准繩 (52)

應當依據下面三類法律規定:
第一,行政實體法。
第二,行政程序法。
第三,行政訴訟法。

三、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118)

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一)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的范圍 (81)

第一,從客體來看,人民法院只審查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審查行政機關的抽象行政行為和行政訴訟原告行為的合法性。
第二,從內容來看,人民法院以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為原則,以審查具體行為的合理性為例外。

(二)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的意義 (82)

首先,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明確了行政機關與人民法院之間的制約關系。
其次,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具體化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政訴訟權利,對訴訟當事人、人民法院等訴訟主體進行訴訟活動其有指導意義。

四、 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217)

行政訴訟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這一規定體現了一項重要的行政訴訟基本原則,即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則的內容有:
首先,在行政管理過程中,行政機關是行政主體,其地位明顯優越於行政管理相對人。
其次,各方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平等。
再次,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平等地享有參與行政訴訟的機會,防止行政機關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施加壓力,同時也應當防止原告濫訴,無理糾纏。
最後,人民法院作出裁判時應當同等情況同等對待,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能因人而異。

五、 民族語言文字原則 (93)

行政訴訟法第8條規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民族語文字原則包括下述內容:
第一,當事人有權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
第二,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
第三,人民法院應當為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六、 當事人有權辯論原則 (122)

行政訴訟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有權進行辯論。
辯論權是當事人的基本訴訟權。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和第三人都享有辯論權,辯論權是上述當事人的基本訴訟權利,審判人員應當發揮其職能,確保當事人充分行使辯論權。辯論的內容。當事人有權就行政實體法問題、行政程序法問題、行政訴訟程序問題進行辯論。當事人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辯論。在第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和執行程序中進行辯論。

七、 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 (122)

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存在於三大訴訟之中,又被稱為行政訴訟的基本制度。

(一) 合議原則 (64)

合議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的審理,由審判員或審判員與陪審員依照法定人數和組織形式組成合議庭進行。

(二) 迴避原則 (83)

在行政訴訟中,迴避原則是指承辦行政案件的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遇有法律規定應當迴避的情形時,應當經過法定程序退出行政訴訟活動。

(三) 公開審判原則 (68)

公開審判是我國憲法確定的一項基本原則。在行政訴訟中,公開審判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

(四) 兩審終審原則 (104)

在行政訴訟中,兩審終審原則是指行政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理即告終結。行政訴訟法第6條對此作了規定。按照這一原則,當事人對第一審行政判決、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啟動第二審程序。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局判決、裁定。對此,當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訴。另外,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

八、 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196)

行政訴訟法第10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人民檢察院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是為了保障行政訴訟活動依法進行。在目前我國司法體制下不盡完善的情況下,強調這一原則具有更重要意義。

(一) 法律監督的范圍 (90)

首先,人民檢察院對行政訴訟活動的合法性有權進行法律監督。
其次,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和行政訴訟參與人都有權進行法律監督。
再次,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的整個過程實行法律監督。

(二) 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的方式 (108)

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的主要方式是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建議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應當派員出庭,對訴訟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
抗訴應當符合兩個原則:
第一,同級抗訴原則。
第二,抗訴必須受理原則。

『肆』 行政訴訟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針對具體行政行為;舉證責任倒置;不適用調解

『伍』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應當遵循的基本制度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應當遵循的基本制度為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九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5)行政訴訟基本制度包括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陸』 行政訴訟制度的理論基礎

行政訴訟(亦或司法審查)制度,乃藉助於一種國家權力(司法權)對另一種國家權力(行政權)施以監督,其方式是審理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與行政機關間存在的糾紛和爭議,目的在於矯正行政機關的不法行為,進而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正當權益。這樣的制度既非在人類歷史伊始就存在的,也不是在某年月日一下子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類社會長期演進的結果。具體到目前確立這種制度的各個國家,也是經歷不同的演進過程而達致的。其間,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地理環境、戰爭、跨國界交往等等各種各樣因素,都在其中發揮著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梳理清晰的作用。然而,無論國家、地區間差異有多大,行政訴訟制度至少需要建立在人權理論、法治理論和權力分立與制衡理論基礎之上。若無這些理論作為支撐,很難想像為什麼要建構之。盡管各國在其特殊歷史積淀、傳承的影響下,對人權、法治、權力分立與制衡有著不同的理解,制度上因此也有不同的反映,但是,這些理論的基本要義仍然是各國所公認的。

1.人權理論。人權,雖然是一個舶來於西方世界的概念,但這絲毫不影響人權保障作為人類各種制度普遍追求的理想所具有的吸引力。同樣來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確實曾經對早期自詡弘揚人權的資本主義制度如何導致人的異化進行過批評,可其目標也是希望實現人的真正解放。目前,人權問題本身的復雜性(如各種權利之間的關系和權利等級序列問題),決定了各國在如何具體地建構相應的制度以實現人權這一問題上,難免存在差異,而且,還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權保障可以說是接近完美的、更不必言完美了。然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畢竟都已經承認人類社會有基本的人權標准、人權具有規范其制度建設的作用。1949年以來,我國憲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確認了公民的基本權利。目前也已經加入了包括《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在內的17項國際人權公約。1997年10月,我國政府簽署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2001年2月28日第9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已經批准),1998年10月,簽署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尚未批准)。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在具體的、漸進的制度建構上,切實體現人權理論和切實履行一國政府的國際承諾義務,而不是糾纏所謂的人權是否具有普適性。當然,人權受到侵犯的事例,有可能發生在個人與個人、組織之間,也有可能發生在個人、組織與政府之間。人權理論對這兩個領域存在的侵犯威脅都給予了關注,但其更加關注後者,因為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普遍共存一個現象,即個人、組織在受到政府侵權的時候是極為弱小、無助的,若沒有相應的制度安排給予充分的救濟,人權就無保障可言。行政訴訟(亦或司法審查),就是人權保障制度之一種。這一點也為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條所明確承認,即行政訴訟法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2.法治理論。與人權理論並行、且為一個國家法律制度充分保障人權提供規范性原則的是法治理論。法治是一個其內涵在歷史上不斷衍變的概念,而且,不同國家或地區甚至同一國家或地區的不同學者,對法治具體內涵的概括也有差異。但是,古希臘先賢亞里斯多德所提法治的兩個基本要素,還是得到普遍的認同: 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本身是制訂得良好的法律。
如果在人權理論暢行的時代來詮釋亞里斯多德法治觀的話,那麼,「良好的法律」至少是尊重和保護人權的(何為良法,實際上還有別的判斷標准)。這就意味著,無論立法機關的制定法律,還是當代行政國家無處不在的行政立法,都應至少符合該要求。不過,相對而言,這是一個人類所欲追求、但也引發諸多困難的要求,而「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則是一個更易操作、實踐的要求。在此要求之下,不僅個人、組織必須守法,更為關鍵的是政府機關必須依法行使其掌握的權力。暫且拋開法律法規本身是否良好的難題,對於行政機關而言,無論是其制定普遍適用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還是其執行法律法規、就特定事項、特定個人和組織作出具體決定的活動,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合法合理地進行。行政機關作出任何違反法律法規的行政行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是最低限度的「法律獲得普遍服從」的應有之義。我國1982年憲法第5條確認了這一法治要求:「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而1999年憲法修正案又在該條上增加了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因此,建立行政訴訟制度,通過法院對行政爭議的審理,監督行政機關使其在法律框架內活動,也是法治理論的體現。

3.權力分立與制衡理論。權力分立與制衡理論本身並不應該被貼上過於僵化的意識形態標簽,因為沒有人可以否認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那句名言的真理性,「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必須承認,任何以權力分立與制衡理論為基礎而設置的制度,在實際運作中,並不能實現理論倡導者所想像的國家權力嚴格劃分以及完全真正的制衡。但是,權力與制衡理論,同人權理論、法治理論以及其他具有規范意義的理論或原則一樣,都不可能完全成為現實,而我們卻不能因此就拒斥之、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放棄追求。畢竟,存在一個差強人意的制度,總比沒有這樣的制度要好。而且,權力分立與制衡,並不是為了分工而分工、為了制衡而制衡,其實際上是人權保障、法治實現的前提之一。可以設想,在行政法層面上,沒有立法機關制定法律,沒有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監督行政機關實施法律的情況,又何以保證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盡可能少地侵犯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何以保證受到違法行政侵權的個人和組織獲得充分的救濟。我國憲法在規定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其他機關的許可權時,實際上就隱含了權力分立和制衡的理念。行政訴訟制度則是將此理念進一步具體化,這也可以從行政訴訟法第1條所謂「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之立法宗旨窺知。

『柒』 行政訴訟中的基本制度有合議制度、迴避制度、公開審判制度和兩審終審制度。

兩審終審是中國審判制度的基本原則,民事、刑事、行政訴訟中都採用兩審終審制度,同樣合議制、迴避制、公開審判制也是如此,因此教材的提法有問題。

『捌』 《行政訴訟:基本原理與制度完善》楊海坤

你好來:
行政訴訟:基本原理與制度完善源

作者:楊海坤出版社:中國人事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8-1ISBN:7-80189-391-3字數:版次:開本:16開定價:¥58.00元
會員價:¥43.50元 節省:¥14.50元 折扣:75%
VIP價:¥41.30元 積分:86分
地址:http://shop.zgzsw.cn/book.asp?id=1860
網上購買。

『玖』 行政訴訟證據制度有哪些基本規定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電子數據
(五)證人證言;
(六)當事人的陳述;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第三十四條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第三十五條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
第三十六條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了證據,但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延期提供。
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處理程序中沒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證據的,經人民法院准許,被告可以補充證據。
第三十七條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舉證責任。
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但是,不得為證明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調取被告作出行政行為時未收集的證據。
第四十一條 與本案有關的下列證據,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取:
(一)由國家機關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
(三)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
第四十二條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第四十三條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並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對未採納的證據應當在裁判文書中說明理由。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拾』 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則主要制度

行政程序的法律價值和意義 1、規范和制約行政權合法行使,體現法制政府和文明政府的理念; 2、為維護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嚴提供程序性保障; 3、促進行政權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編輯本段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 1、程序法定原則;它是指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主體都必須依法定程序作出行為。程序必須用法律形式進行規范化、系統化,要符合法律要求。 2、相對方民主參與原則;它集中體現為相對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參與聽證權、陳述申辯權、復議申請權等受法律保護。 3、行政效率原則;它集中體現為精簡程序環節、減少行政浪費、明確辦事時效、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不停止執行。 4、程序公正原則;它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合理地處理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並在程序上平等地對待相對方。 編輯本段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一、行政聽證制度 聽證是行政處罰決定程序之一,適用於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和較大數額罰款等對當事人權益影響較大的行政處罰。 二、 信息公開制度 信息公開,是行政機關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公開政府文件、檔案材料和其他政府信息的制度。在法律上表現為公民對於政府持有信息的了解權、隱私權,政府的保密權及其相關的義務。 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遵循公開的原則,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行政復議法規定行政復議遵循公開的原則,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申請人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行政復議機關不得拒絕。立法法規定行政法規和規章在公布後,應當及時在政府公報和報紙上刊登。此外,保守國家秘密法、檔案法,它們對公民利用國家檔案和保守國家秘密的相關問題作出了規定。 三、 行政調查制度 行政調查是關於行政機關獲取公民、法人和組織的個人信息檔案、從事商業經營和公共事業活動信息檔案和有關證據材料的制度。 首先是調查許可權問題。行政機關在沒有法律授權和正當理由根據的情形下,不得簡單地以公務需要為名對公民個人或者單位組織進行調查和檢查。即使在有法律授權和正當理由根據進行行政調查和檢查,也應當遵守法律授權的范圍、理由,依據法定程序進行。 其次是調查程序問題。行政機關進行調查檢查應當遵守有關單位行政法律法規的程序規定。 四、 說明理由制度 說明理由是關於行政決定必須闡明其理由和真實用意的行政決策程序制度,特別適用於行使裁量許可權和不利於當事人的行政決定。這一制度的意義主要是防止行政專橫和權利濫用、便於司法審查和法制監督。說明理由是最低限度的程序正當性要求。 五、 行政案卷制度 行政案卷是關於行政決定只能以行政案卷體現的事實作為根據的行政程序制度。行政案卷是有關案件事實的證據、調查或者聽證記錄等案件材料的總和。行政案卷的構成和形成應當依據法律的規定。行政決定只能以行政案卷體現的事實為根據,不得以行政案卷以外的、沒有經過法定程序認定的事實為根據。法律設立行政案卷制度的意義,使行政決定建立於按照法定程序形成的客觀事實之上,規范認定程序和認定結果的權威性,排除外界對行政決定的不當影響和干預,便利司法審查和法制監督。 六、行政迴避制度 編輯本段行政訴訟的程序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依法進行審理和判決的訴訟制度。 (一)行政訴訟管轄 行政訴訟管轄分為級別管轄、地域管轄和裁定管轄三類。 1.級別管轄 級別管轄是劃分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 基層人民法院是我國審判機關的最基層單位,除法律另有特殊規定外,一般行政案件都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為: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2.地域管轄 地域管轄是確定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地域管轄,包括一般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專屬地域管轄、共同地域管轄。 3.裁定管轄 裁定管轄是指人民法院遇到某些特殊情況,依照《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自由裁定的管轄。裁定管轄分為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移送管轄是指人民法院接受行政案件後,經過審查發現本案不歸自己管轄,就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處理。指定管轄,是指上級人民法院以裁定的方式,將某一案件指定下級人民法院管轄。 (二)舉證責任 《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這是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區別之處。這是因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原告和被告處於不平等的地位,他們之間是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三)訴訟程序 1.一審 (1)起訴 行政訴訟實寫\"不告不來\"原則,即當事人不起訴,人民法院不能主動受理。 (2)受理 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受理。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在法定期限內裁定不予受理。 (3)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的主要內容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4)裁判(裁定和判決的合稱) 裁定是法院在案件審理判決執行中,就程序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判決是法院就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 2.二審 二審指上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上訴,對下一級人民法院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進行審理。我國行政案件的審理採取兩審終審制度。 3.執行 行政案件裁定、判決的執行,是指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後,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的裁判,人民法院根據另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實施強制執行,或者由行政機關依照職權採取強制措施,以執行人民法院裁判的法律制度。 編輯本段行政處罰聽證程序 聽證程序 (一)適用范圍 聽證程序是指處理案件較復雜或者較重大的違法行為,應處以較重的行政處罰時,經當事人要求,進一步適用的一種特殊程序.《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了下列4種情況可以適用聽證程序:(1)責令停產停業:(2) 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3)較大數額罰款(4)其他較重的行政處罰 (二)聽證程序的基本內容 1.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2.當事人在限期內提出聽證要求。當事人應當在行政機 關告知後3日內提出要求 3.告知當事人聽證時間、地點 4.公開聽證 5.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聽證 6.聽證委託代理 7.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8.製作聽證筆錄 9.審查聽證結果報告,作出處理決定。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