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地方行政建置

地方行政建置

發布時間: 2020-12-07 00:55:12

① 由哪個機關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與建置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與建置,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回況由全國人民代表答大會以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十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的規定,在其第十四項明確規定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的職權。

(1)地方行政建置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第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因為政治原因要求避難的外國人,可以給予受庇護的權利。

② 都司的建置區劃

都司鎮轄23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分別是:都司行政村(都司自然村);北馬庄行政村(北回馬庄、吳樓、七壟答廟自然村);葛黃庄行政村(葛庄、黃庄自然村);教門庄行政村(東任庄、西任庄、教門庄自然村);黃堂行政村(黃堂、武庄自然村);白劉庄行政村(白庄、劉庄、尹雙河自然村);唐廟李行政村(李庄、王莊、郭油庄自然村);西馬垓行政村(西馬垓、齊庄自然村,該村為回民村);尹樓行政村(南尹樓、北尹樓自然村);寶珠口行政村(寶珠口自然村);郭塘坊行政村(郭塘坊、王海、花園、從庄自然村);周樓行政村(周樓、黃庄、於庄、張庄自然村);張樓行政村(侯樓、張樓、南北李庄自然村);李橋行政村(李橋自然村);郭塘李行政村(李庄、郭堂自然村);靳樓行政村(靳樓、焦庄自然村);紙坊行政村(紙坊自然村);孔樓行政村(孔樓自然村);南劉庄行政村(汪司廟、南劉庄、南馬庄、胡庄、范庄、田莊自然村);駱屯行政村(辛庄、駱屯、閆魯、王莊自然村);朱屯行政村(吳庄、朱屯、李文庄自然村);邵庄行政村(王莊、邵庄自然村);周庄行政村(范屯、周庄自然村)。

③ 急急急~~~請問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的建置和區域劃分是哪個行政機關決定的

行政區劃變更的審批許可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決定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設立、撤銷、更名。

2、由國務院審批的:
(1)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省、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2)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設立、撤銷、更名、隸屬關系的變更以及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3)自治州、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縣、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重大變更;
(4)凡涉及海岸線、海島、邊疆要地、重要資源地區及特殊情況地區的隸屬關系或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

3、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同時報送民政部備案的:
縣、市、市轄區的部分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

4、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的:
鄉、民族鄉、鎮的設立、撤銷、更名和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5、由依法批准設立各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審批的:
行政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的撤銷、更名、駐地遷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因此,我市街道辦事處的設立、撤銷、更名、駐地遷移,由市人民政府審批。)

④ 選項中哪個有權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有權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零七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發布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工作人員。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4)地方行政建置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管理條例》第三條行政區劃的設立、撤銷以及變更隸屬關系或者行政區域界線時,應當考慮經濟發展、資源環境、人文歷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況;變更人民政府駐地時,應當優化資源配置、便於提供公共服務;變更行政區劃名稱時,應當體現當地歷史、文化和地理特徵。

第四條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行政區劃的具體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全國行政區劃相關的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行政區劃的具體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本行政區域行政區劃相關的管理工作。

⑤ 建置沿革與行政區劃

一、建置沿革

據史書記載,秦代牧居在這里的部落是由今甘肅省河西走廊一帶遷來的塞種人。公元前60年,西漢時期,這里屬西域都護府管轄。此後,歷代中央政府在此設行政管理機構。

清朝前期、中期,本地區都是蒙古各部的封地,歸屬於清朝委派的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峴一里雅蘇台定邊左副將軍節制,實行的是軍府制度,即由歷朝沿襲下來的大體相同的治理邊塞的軍政制度,主要職責是邊防軍務、兼管屯墾。

辛亥革命後,阿爾泰改設辦事長官,直隸中央。1919年改設置阿山道,阿爾泰正式歸並新疆。

1949年12月改稱阿山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改稱為阿勒泰專區,隸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1979年稱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至今。

阿勒泰地區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北部,阿爾泰山南麓。位於東經85°31′57"~ 91°01′15",北緯45°00′00"~49°10′45"之間。東西長402千米,南北寬464千米,國土面積11.797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疆總面積的7.10%。南部和昌吉回族自治州接界,西南部與塔城地區相連,西部和北部分別與哈薩克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共和國接壤,東部與蒙古毗鄰,邊境線長1197千米。

二、行政區劃與人口

阿勒泰地區下轄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吉不乃縣、福海縣、富蘊縣、青河縣1市6縣,共41個鄉,13個鎮,3個國營農牧場(表5-2)。境內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師10個團場,自治區駐阿單位和駐阿部隊。2010年全地區人口密度衡乎僅5.10人/平方千米,呈現地廣人稀的特點。中共阿勒泰地委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駐阿勒泰市。阿勒泰市區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棚胡670千米。

表5-2 2010年新疆阿勒泰地區各區縣情況

資料來源:阿勒泰地區統計局,《新疆阿勒泰地區統計年鑒》(2011)。

阿勒泰地區是個多民族聚居區,由哈薩克、漢、回、維吾爾、蒙古等36個民族構成。截至2011年底,阿鏈攔攔勒泰地區總人口66.8891萬人(其中:兵團農十師人口63035人),相比上年增長 1.01%,其中:非農業人口 332299人,占總人口的49.68%,農業人口336592人,占總人口的50.32%;男性人口338135 人,女性人口330756 人,性別比為102.23;漢族人口275587人,占總人口的41.20%,少數民族人口393304人,占總人口的58.80%;在總人口中,哈薩克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1.67%。

2011年出生人口9278人,出生率14.04‰;死亡人口2856人,死亡率4.32‰;人口自然增長率9.72‰。

阿勒泰地區的區位地緣優勢明顯。地區所轄6縣1市均為邊境縣(市),國家已批准開放4個一類口岸,即對蒙古的塔克什肯口岸(青河縣)和紅山嘴口岸(阿勒泰市),對哈薩克國的吉木乃口岸(吉木乃縣)和阿黑吐別克口岸(哈巴河縣)。阿勒泰還是我國西北唯一與俄羅斯接壤的地區,是西部地區建立直接對俄開放口岸的必經之地,具有開拓中亞、西亞和獨聯體國際市場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師10個團場在阿勒泰地區境內,農十師的師部位於2011年12月28日成立的北屯市,該市是進入21世紀以來新疆新建的第4座城市,也是一座年輕的兵團城市。

⑥ 隋唐時期東北的行政建置

先秦時期
自有文字時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當推《尚書·禹貢》,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於州的轄境之內。相傳「九州」為禹治水後所設,而舜又析「九州」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東北」為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尚書·禹貢
遼西東之分,大抵以今遼河為限隔。除《禹貢》,還有《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及《呂氏春秋·有始覽》等書,都做了相類似的記載。其實,所謂「九州」、「十二州」之設,不過是春秋戰國之際或稍晚時文化人把遠古時代的理想化,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地理概念。
因 為堯舜禹三代還不具備形成國家的條件,自然也就不會有「州」的行政區劃與設置。盡管如此,至少在春秋戰國之際,在人們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遼寧省境分別概 括在冀州、青州、幽州、營州的轄境之內。此四州之設,並不包括今吉林與黑龍江兩省之地,僅以方位「東北」指稱今遼寧省地。
考之史,春秋以前,尚未在東北地區設制,僅以邊疆民族朝貢來確認其土地與居民同中原王朝的政治隸屬關系。據《史記·五帝本記》載:早在舜時,北方朝貢的民族有「山戎、北發、息慎」。息慎即肅慎,在堯舜時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
所 以,周繼承了堯舜時的遺產,稱:「隸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時,肅慎繼續朝貢,孔子曾親眼見過其貢品――楛矢石砮,並為陳國惠公做了鑒定。《山海經· 大荒北經》也有關於肅慎的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不咸即今長白山,肅慎族居於長白山地區又得到了確證。
以上所證,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把它擴展至白山黑水即相當今之吉林、黑龍江兩省之境。此時,因無明確的行政區劃,仍以方位「東北」代稱本地區,同時,又把民族作為地區的代名稱。
東北是華夏民族的傳統聚居地,在中國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周天子分封諸侯以屏藩王畿,賜周召公姬奭以東北之地,是為燕國的始祖。周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紀 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
先秦時期
燕國是西周至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封國。關於它的始封,《史記》卷34《燕召公世家》有明確的記載,稱:「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史記》卷4《周本紀》也說武王伐紂之後,「封召公奭於燕」。召公名奭,姬姓,是與周室同姓的貴族,因食邑於召,稱為召公。他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開國奠業的重臣,也是周文王、武王最為信任、倚重的人。燕昭襄王(?—前279年)在位的時候,向東襲破東胡修築長城,向南討伐齊國,燕國達到極盛。
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 秦滅韓、魏、楚後,再遣王賁攻燕遼東,燕軍戰敗,燕王喜被俘,燕國滅亡。秦軍回師攻代,代王嘉被俘。燕遼東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別設為遼東郡和代郡。漢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漢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間剿滅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的總稱,對朝鮮半島南部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高句麗渤海國
公元前37年,高句麗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建立政權,創建者是夫余王子朱蒙,都城是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五女山城),後琉璃王遷都國內城和丸都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市)。高句麗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地方政權(共歷705年),統治最盛時一度將朝鮮半島大半納入版圖,創造了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對東北地區東部的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高句麗的位置
西晉時,慕容鮮卑遷到遼西地區,公元337年稱燕王,建乎府於龍城(今朝陽市),史稱前燕,前燕亦重視發展生產,興修水利,規定租稅,非工商人口歸農等等。使遼西地區的農業生產得到發展。
公元668年(唐高宗總章元年),高句麗在唐軍和新羅(今天朝鮮、韓國祖先)的夾擊之下滅亡,第27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軍俘虜,高句麗人口余眾絕大部被唐朝政府內遷中原融於中土,融入渤海國的人民里。
渤海國
668年高句麗滅亡後,勿吉王國七部之一的粟末靺鞨部首領大祚榮於698年在今吉林省敦化市建立震國(後改稱渤海國),初為唐朝的一個羈縻州,後改為唐朝的藩屬國。渤海國鼎盛時,疆土方圓5000里,人口十萬戶,勝兵數萬人,史稱「海東盛國」。

遼金元時期

遼金元時期,先後有居住在遼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遼朝(907年~1125年);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這對於各民族的融合和發展,對於東北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契丹國地理圖
唐朝末年,契丹在首領耶律阿保機把兩大部落統一起來,自立為王。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國號契丹。阿保機逝世後,其子耶律德光繼位,公元947年改國號為遼,改皇都為上京。遼朝鼎盛時的疆域,東至當今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東北到外興安嶺和鄂霍次克海;南抵今天的天津市、河北省霸縣、山西省雁門關一帶,與北宋對峙。
五代十國,此為營州、平州之地。梁和唐時,在盧龍城設平州、盧龍縣治。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契丹占據了營、平等州,晉、漢、周時,一直為契丹所據,後契丹改國號遼。
公元1113年,肅慎族系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舉兵奪取松花江流域,南下佔領遼東半島。1115年稱帝,國號金,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以南)。建國後繼續征戰,1125年滅遼,1127年滅北宋。大金最盛時超過極盛時期的遼國,囊有當時的北方。大金騎兵向亞洲東北部海岸線縱橫馳騁幾乎擁有肅慎族系全部故地,西以河套、陝西橫山、甘肅東部和西夏交界,向南一直到秦嶺淮河與南宋對峙。
大金
1287年,元朝設立遼陽行省,統轄東北全境。

明代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市)稱帝,建立明朝,同年滅元。在遼東都司,農業、手工業都得到很大發展。遼陽地區,明朝時是「歲有羨余,數千里阡陌相連,屯堡相望的富饒地方。當時,遼東都司的冶鐵、制鹽等手工業也很發達。遼東的三萬衛與四川的龍州、順天的遵化,是當時全國聞名的三大冶鐵中心。吉林市是明朝設在東北的造船基地。
明代東北地區圖(上北下南)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軍攻佔大都(即北京),元朝滅亡。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東北,負隅頑抗的故元殘余勢力,一方面派黃儔等人前往遼東,「詔諭遼陽諸處官民率眾歸附」;另一方面派兵從山東渡海,向遼東進軍,迫使故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投降。於是洪武四年(1371年)明在遼東設置定遼衛都衛,洪武八年(1375年)明改定遼衛都衛為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遼東二十五衛,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
朱元璋為了向北推進,在「慎固邊防,翼衛王室」的思想指導下,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在北方和東北,如封燕王於北平、封韓王於開原、封寧王於大寧(今赤峰寧城)、封遼王於廣寧, 其目的是「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當時故元太尉納哈出占據金山(即吉林省農安縣)一帶,與遼東高家奴、哈喇張、也速之等故元殘余勢力,「彼此相 依,互為聲援」,企圖繼續頑抗。明朝要統一東北,就必須消滅東北境內的「故元遺兵」。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派馮勝、傅友德率領明軍進攻金山,納哈出兵敗投降,其他「故元遺兵」也紛紛歸降,蒙元在東北地區的殘余勢力被肅清。

「衛 所」是按照明朝政治制度設置的地方軍事行政機構,它和內地有所不同的是除了軍事職能外,還要管理地方行政事務,所謂「撫綏屬部」,「看守地方」。「衛所」 官員都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採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長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鎮撫等職,給與印信,俾仍舊俗,各統其屬」的政策。他們的官職 是世襲的,父死子繼、父老子替都必須得到明政府的批准。如果要求晉陞官爵、更換敕書(委任狀)、增加賞賜等,則要呈報明朝政府,不得擅自行動,否則要受到處罰。明朝授給奴兒干都司屬下衛所的官印,不斷有所發現,如有《毛憐衛指揮使司之印》、《木答里山衛指揮使司印》、《禾屯吉衛指揮使司印》、《囊哈兒衛指揮使司印》、《塔山左衛之印》以上的「印信」,清楚表明了明朝在東北地區設置地方行政機構,進行管理最好的歷史物證。

由於女真和明朝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密切,因此東北地區的水陸交通也隨之發展起來了。明朝在蒙元設置驛站的基礎上,大力擴建和新建驛站,延長或新辟驛站的線路,據《遼東志》記載,當時從遼東通往東北各地區共有六條交通干線,開原城是六條干線的起點。東到朝鮮,西達蒙古,東北抵達特林地區的滿涇;西北通往滿洲里以北,形成四通八達的驛站交通網。
特別是對黑龍江、松花江一 帶,明廷為了保證遼東同奴兒乾地區的交通運輸,永樂十年(1412年)自松花江到黑龍江下游,就設了滿涇等四十五站。永樂十八年(1420年)又在今吉林 市的松花江畔建立了造船廠,擔負「造船運糧」和運送軍隊的任務。正因為明朝積極發展東北地區的交通運輸,增設驛站,建立船廠,更加強了女真和遼東及中原地 區的聯系。

然而明朝中期以後國力衰退,無力再維持對北方邊疆的統治,1435年(明宣德十年),奴兒干都司被撤銷,但下屬的衛所則繼續存在。隨著韃靼和女真的興起,明朝在東北地區的有效控制區退縮到遼東地區。

清代
16世紀末,女真再次崛起強大。1616年建州女真領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大汗,重建大金國,史稱「後金」。
後金攻明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女真族號為「滿洲」。1644年李自成軍隊攻入北京,明朝滅亡。清軍趁機入關,經過血腥屠殺攻伐統一全國。為了鞏固滿洲貴族的統治,清朝實施「首崇滿洲」政策嚴防漢人,使得八旗迅速腐化。為了從外表上防止漢人知識分子產生華夷之辨和反清復明思想,清政府廣泛實行剃發易服和文字獄,對漢民族的民族自尊心造成空前摧殘,中國社會思想文化更加封閉保守,客觀上造成中國社會思想文化倒退,形成近代積貧積弱的局面
清取得政權以後,以東北為「龍興之地」,定盛京為「陪都」,對東北實行「特別之制」的治理辦法。從17世紀中葉起,沙俄侵略軍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燒毀村莊,殺掠人口,搶奪糧食和貂皮。之後清軍與俄羅斯多次爆發沖突或戰爭,直到1685年雅克薩之戰後,在康熙帝的授意下清軍乘勝求和簽約。於 1689年簽定《中俄尼布楚條約》(尼布楚議界條約),在條約簽訂之前,清朝在東北地區疆域西括內外蒙古,盡有中、東西伯利亞,東臨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千島群島,北濱北冰洋,東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島和白令海峽。1689年《
尼布楚議界條約簽訂以後的東北
尼布楚條約》後東北地區疆域逐漸退至外興安嶺、烏第河、貝加爾湖南岸一線以南地域。清末民初中國衰弱,庫頁島、千島群島喪失,外蒙古獨立,東北版圖最後縮至今日模樣。
隨著人口增加,土地開墾,中原先進生產技術的推廣,東北農業生產的基本輪廓大致形成。在農業發展的同時,商業、手工業隨之興起,出現了沈陽、吉林、齊齊哈爾、遼陽、錦州、長春、寧安、遼源、哈爾濱等經濟中心。
清軍入關後,於清朝初年,在東北設置了盛京將軍、寧古塔(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三將軍的轄區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佔有形式方面有別於中原地區。多爾袞就 在1644年下令嚴令禁止漢人進入所謂的「龍興之地」墾殖。這就是「禁關令」。雖然清朝於1692年開始向東北地區派遣八旗及漢軍移民,但清初滿族人傾族 入關後東北人口更加稀少,清朝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借口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
柳條邊
與「禁關令」相關的詞彙除了「禁關令」外,還有兩個:「柳條邊」和「闖關東」。為了嚴格執行「禁關令」,從順治年間開始,清朝政府不惜代價於東北境內分段修築了一千多公里名為「柳條邊」的籬笆牆,也稱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至康熙中期完成。
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至今吉林北的為「新邊」。邊牆以東的東北嚴禁越界墾殖,邊牆以西則作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貴族的駐牧地。清朝對東北的封禁造成了東北人口稀薄,最終為俄國對中國東北的蠶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闖關東
晚清邊疆危機日甚,清朝被迫開放邊禁,採取「移民實邊」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陸續開放了吉林圍場、阿勒楚喀圍場、大凌河牧場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緒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墾,設立琿春招墾總局,此後又開放了黑龍江地區的土地開墾。並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改置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設巡撫,並設東三省總督。
前引《周禮》中的幽州為遼寧北鎮,管轄河北省東部及今遼寧,統稱為「東北」。
遼東,關外,是在明初修成山海關及相連的長城,人們便有了內外之分的新的概念:把山海關以東的地方所稱遼東,即今遼寧省境,統稱〃關外〃,而把山海關以西亦即長城內側,統稱〃關內〃,後又漸稱〃關里〃,有山東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江南地區的人流寓關外,往往不直說省名,而泛稱為〃關里人〃。在明代官方文件及官書如《明實錄》中,又把關外稱為〃畿東〃、〃京東〃,與〃關外〃具有同等的含義。明朝遼寧的行政區也是遼東都司,所以明朝多用遼東代指東北;秦皇島歷史上行政區和地理一直屬於東北,山海關只是分割的行政區,把秦皇島從大寧路劃歸京師北直隸永平府,而秦皇島的地理文化人員民族構成仍然屬於東北;
關東,關東這一稱為來至清朝民國時期的闖關東,清朝廢長城,卻不廢山海關。這座雄關,對於清朝來說,仍有重大的意義。它保留山海關,一是稽察往來商旅,抽取稅收,對國家有利,二是為保護它的〃龍興之地〃,嚴禁內地人通過山海關進入東北,免致破壞了它的風水〃龍脈〃。自康熙時就實行封禁,為後世的遵循,厲行封禁長達200年左右。山海關就成了清朝封禁東北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關口。在19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老黃河故道下游的山西、河南、皖北、山東、蘇北的中原百姓開始闖入東北,大部分需要經過山海關放行,所以叫闖關東,關東這個稱為才流行起來,闖關東到關外,只是闖關東的關東指代東北,而山海關以東的地理關東,並不能代表東北全境,因為蒙東和秦皇島並不在山海關外;
1945年至1954年的東北人民政府,管轄包括原察哈爾省的內蒙古自治區、熱河省、遼西省、遼東省、吉林省、松江省、黑龍江省7省區

中國東北地區
中國東北地區,是中國的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東北」一詞,最早發見於《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山海經》中,「東北海之外, 大荒之中」, 「有山, 名曰不咸, 有肅慎氏之國」。

元朝《大元一統志》說:〃開元路,南鎮長白之山,北浸鯨川之海,三京故國,五國舊城,亦東北一都會也。〃
清朝康熙說「東北」是「中國地方」——《清實錄康熙朝實錄》 「諭朕前特差能算善畫之人、將 東北一帶山川地里、俱照天上度數推算、詳加繪圖視之。此皆系中國地方。
1945年至1954年中共中央設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以轄遼東、遼西、熱河、內蒙古自治區、吉林、松江省、黑龍江7個省區。
東北地區本身不是行政區劃 。只有個別時期,東北地區才與東北所處的行政區重合。比如元朝遼陽行省、清朝1636--1644年盛京總管、1947--1954年東北人民政府管轄的7省區就是現在東北地區的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五盟市(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島市,東北地區是文化地理區域,相對於東北文化區的地理范圍
四季分明的東北地區坐擁中國最大的平原,是資源豐富、文化繁榮、經濟實力雄厚、以漢族為主多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區域,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⑦ 誰知道西寧地區行政建置的歷史沿革

西寧,是一座迄今有二千一百多年歷史的城市,是古絲綢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歷史文化名城。世人對這方高與天齊而又風姿綽約的厚土頂禮與傾心,不僅因這方熱土多嬌,更因其神秘和神奇。數千年來,西寧各族兒女在這塊吉祥美麗的地方繁衍生息,歷經滄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西寧恰似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鑲嵌在河湟之濱。
燦爛的史前文化 歷史悠久的西寧有著豐富的古文化遺存,它是我國古文化發祥地之一黃河流域文化的組成部分。近、現代以來,先後在西寧發現和發掘的大堡子鄉朱南村和朱北村之間的朱家寨遺址、馬坊鄉小橋村北自然台地上的沈那遺址、西杏園村的西杏園遺址、大通後子河鄉的上孫家寨遺址等,都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等生產、生活用具。這些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馬家窯文化(距今約5000——4000年);相當於銅石並用時代的齊家文化(距今4000——3600年);相當於青銅器時代辛店文化和卡約文化(距今約3600——2500年)類型,證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先民們就在西寧這塊土地上生產生活,繁衍生息,並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
羌人開拓湟中 古代因「湟水流經其中」,所以稱湟水流域為湟中,西寧是古湟中的一部分,是我國古民族之一羌人生活的地方。羌人在殷商時代就和中原地區有著聯系。春秋戰國時期一位名叫無戈爰劍的羌人被秦國掠去為奴,後逃亡到河湟地區,被羌人推舉為首領。那時的河湟地區「少五穀,多禽獸」,人們主要依靠狩獵為生。爰劍把從秦國學到的農牧業生產技術傳授給羌人,促進了河湟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發展,他也受到了羌人的尊重與愛戴。約在公元前384年,爰劍的玄孫忍為避秦獻公的擴張勢力,率部落向西方和南方遷徙「出賜,支河曲西數千里」,忍和其弟舞留在湟中地區,多娶妻婦,發展人口,忍生九子分為九個部落,舞生十七子分為十七個部落,一直生活在湟水流域。秦孝公(前316——前338年)時羌、狄等九十二個部族朝會周顯王,使羌人和中原地區保持了友好關系。 西漢始設西平亭 西漢初,匈奴陰斷中原與西域的通道河西走廊。公元前121年(武帝元狩二年)西漢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擊敗匈奴右部,收復了河西走廊,恢復了中西交通,漢朝的勢力進入湟水流域,並在險隘要地置障、塞、亭、燧等軍事防禦設施。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西漢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率軍進入湟水流域,同年設護羌校尉管理今甘肅、青海地區羌人。大約在此期間,西漢在今西寧設置了西平亭。西平亭既是軍事防禦體系和郵傳系統,還具有一級地方基層政權的性質。與此先後,還在今西寧郊下樂家灣建有東亭,在大通長寧建有長寧亭。西平亭的設立,標志著今西寧正式納入了西漢的版圖,納入了西漢的軍事防衛體系和行政管轄范圍。 東漢置西平郡 三國魏修築西平郡城 公元220年東漢亡,魏、蜀、吳三國鼎立。今西寧屬曹魏的統治范圍。公元221年(魏黃初二年)涼州刺史張既平定在西平舉事反對曹魏的西平人麹光,222年(黃初三年)魏在今西寧市修築了西平郡城。西平郡城近靠西平亭城,增長了南、西、北三面城牆,建成西平郡城,作為西平郡的郡治所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魏黃初中立西平郡,憑倚故亭,增築南、西、北三城,以為郡治。」三國時期雖然發生過多次西平人反魏的事件和蜀漢爭奪湟水流域的戰爭,全西平一直是曹魏的統治范圍。 西晉統一河湟 公元263年蜀漢亡,265年司馬炎取代魏國建立晉朝,史稱西晉。280年(咸寧六年)西晉滅吳,統一了全國,河湟地區統一於西晉的版圖。西晉今湟水流域仍置西平郡(治今平安)、長寧(治今大通長寧)四縣,屬涼州刺史統轄。西晉王朝任命馬隆(字孝興,今山西省平陸縣人)為西平太守。馬隆採取措施維護地方的安定,深受群眾的擁護,在任期間,西平地區一直處於安定的社會環境。 前涼經營西平 公元301年西晉任命張軌(今甘肅平涼人)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西晉亡後張氏世守涼州,建立地方割據政權,史稱前涼,今西寧屬前涼的統治范圍。前涼政權採取安定社會,發展農業生產,興辦學校,選拔人才,統一貨幣等政策措施,包括西平在內的涼州地區的經濟、文化有了大的發展。「八王之亂」後中原大亂,涼州地區卻日益安定,當時流傳的民謠說:「秦川中,血沒腕,惟有涼州倚柱觀」,因而關中和中原地區的大量流民相繼到涼州避難。自張軌以後,張實、張茂繼位,繼續勵精圖治,國勢日盛。張駿繼位(公元324——345年)分西平郡地置晉興郡(治今民和上川口),西平郡(治今西寧市)轄西都(治今西寧市)、臨羌(治今湟中多巴)、安夷(治今平安)、長寧(治今大通長寧)四縣,並節制今海北州地。其中西都縣轄今西寧及湟中、互助的部分地區。公元376年前涼被前秦所滅,青海東部名義上歸前秦的控制范圍,實際上被當地羌族各部落占據。 後涼改置西河郡 公元385年,前秦將領呂光擁兵占據涼州,建都姑臧(今甘肅武威)建立涼國,史稱後涼。公元392年(東晉太元十七年)呂光率兵南下,打敗南羌彭奚念部,後涼勢力進入今青海省東部,後涼一度改西平郡為西河郡(治今西寧),轄西都、臨羌、長寧、安夷四縣,以程肇為西河郡太守。 南涼建都西平 十六國時期,鮮卑族禿發部據今甘肅西部,青海東部地區,建立地方割據政權南涼,曾一度建都西平(今西寧)。南涼在西平聚集兵馬,多次打敗後涼和西秦。今西寧虎台地區的「虎台」,相傳就是南涼的閱兵台。南涼共歷三主,延續了18年。從公元399年利鹿孤建都西平,402年落檀再遷樂都,南涼在今西寧建都三年時間。公元414年,南涼被西秦乞伏熾盤攻滅。南涼亡後今西寧地區先後歸西秦、化涼統治,西秦一度在西寧置沙州。沙州轄西平、河湟、三河三郡,治西治(今西寧市)。
北魏設鄯州 公元4世紀初,鮮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國,史稱北魏。北魏與控制我國南部地區的劉宋政權形成對峙局面,我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公元439年(北魏太延五年)北涼投降北魏。北魏鎮北將軍封沓率兵進入樂都,湟水流域歸北魏統治,今西寧等地由十六國時期的戰亂紛爭進入了社會相對穩定時期,北魏遂改西平郡為鄯善鎮(治今西寧)。公元526年(北魏都昌二年)又改鄯善鎮為鄯州,轄西平(治今西寧市)、澆河(治今貴德東南)二郡,是北魏在今青海的最高行政建置。 隋煬帝西巡西平 隋統一全國後,自東晉以來常被阻塞的河西走廊暢通,西域商人雲集張掖,然而西突厥和吐谷渾南北夾峙,陰歇中西陸路交通,危及河西走廊通道的安全。到隋煬帝時,西突厥臣服隋朝,煬帝決心降服吐谷渾。派使臣裴矩策動游牧在新疆東南部的鐵勒人由西北進入柴達木盆地進攻吐谷渾。吐谷渾戰敗退入西平境內向隋朝求救,煬帝乘機出兵進入青海今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興海縣境內,吐谷渾首領伏允避開隋軍走雪山(阿尼瑪卿山)。當隋軍撤離後伏允又回到故地,為此,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於公元609年(大業五年)春親征吐谷渾。這年三月煬帝率軍從長安(今陝西西安)出發,越隴山,經狄道(今甘肅臨洮),四月出臨津關(今甘肅積石山縣大河家)渡黃河,至西平(今樂都)陳兵講武,五月圍獵於拔延山(今樂都南山、化隆北山),以宣揚武力。之後,經由今西寧進入長寧谷(今西寧北川)度星嶺(達坂山)在金山大宴群臣。隋軍分數路進兵,在覆袁川(今祁連縣永安河谷一帶)擊敗吐谷渾王伏允。六月經由大斗拔谷(寧張公路祁連山要隘扁都口)進入河西回長安。隋在吐谷渾故地設置了西海、河源、且末、鄯善四郡,遷徙內地經罪犯人到這里居住,青海境內中原王朝直接統轄地區擴大到了今青海省的北部。 唐置鄯城縣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隋亡,唐朝建立,先後平定了薛舉的兒子薛仁果和李軌,在青海東部設鄯、廓二州。鄯州(治今樂都碾伯)轄龍支(治今民和古鄯)、湟水(治今樂都碾伯)二縣,今西寧為湟水縣轄地。公元678年(唐儀鳳三年)從湟水縣劃出西部地置鄯城縣,在今西寧城東築鄯城。鄯城縣的轄地大致包括今西寧、湟中、湟源、大通、互助等地。至此,唐鄯州轄湟水、龍支、鄯城三縣。 北宋置西寧州 公元1068年(熙寧元年)北宋根據「欲取西夏,當先復河湟」的戰略思想,准備進取青海東部,由中央王朝直接掌握河湟地區。1099年(元符二年)北宋王朝派遣王瞻率軍至河湟地區,一度進占邈川、青唐等地,改青唐為郡州,改邈川為湟州。王瞻孤軍深入,後援無繼,又縱部搶掠,因而已經歸宋朝的吐蕃又反叛,青唐主瞎征在西夏的支援下奪回青唐。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王瞻被迫退出鄯州。公元1102年(崇寧元年)宋軍再次進兵湟水流域,第二年宋將王厚率軍攻克湟州,公元1104年(崇寧三年)北宋收復了青唐,改鄯州為西寧州(治今西寧市),隸屬於隴右都護府。從此,「西寧」這一名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金、夏爭奪西寧 北宋亡後,南宋無力西顧,封廝後裔益麻黨征為安化郡王賜名趙懷恩,委派他統轄鄯、湟二州。公元1131年(南宋紹興元年、金太宗天會九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國軍隊進入青海東部,趙懷恩逃往閬州(今四川閬中),西寧歸入金的統治。金在今西寧仍置西寧州。在金佔領青海東部期間經常受到西夏的攻擊,公元1136年(南宋紹興六年、西夏大德二年)七月,西夏出兵攻佔西寧州、樂州(宋湟州,1118年改稱樂州),第二年西夏給金國送去重金,要求金國割讓土地。金國為了全力對付南宋,同意將西寧州(治今西寧)、樂州(治今民和)、積石州(治今循化)和廊州(治今化隆)四州割讓給西夏。後來,除黃河以南的積石州事實上劃給西夏以外,其餘三州發西夏統治,湟水流域以至今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一帶都屬西寧州的轄地。公元1210年至1215年間金軍又先後攻取西寧州、樂州、廊州等地,但為時不久,又被西夏佔領了。從公元12世紀初到13世紀初的八、九十年裡,西寧等地常處於金、夏的爭奪中。 元朝統治西寧 公元1227年太祖成吉思汗親率蒙古軍隊南渡黃河攻佔積石州,三月佔領西寧州,從此,西寧並入蒙古帝國(即後來的元朝)的統治。元代除涼師附近地區直隸中書省外,在全國設十一行中書省(簡稱行省)為地方最高行政建置,西寧州隸屬於甘肅行省所轄七路二州之一。元朝撤消金、夏時的樂州,將原樂州所轄地區並入西寧州。這樣,整個湟水流域統由西寧州管轄。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元朝政府在今西寧設立西寧枸榷課程所,負責管理西寧等地賦稅徵收、市場貿易及錢糧轉運等。 明朝置西寧衛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推翻元朝的統治。第二年明軍佔領陝西,大將耿秉文即鎮守陝西,並開拓西寧地區。1371年(明洪武四年)西寧州同知李南哥歸附明朝,西寧歸入明朝的版圖。明朝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公元1373年(洪武六年)改西寧州為西寧衛(治今西寧)。西寧衛轄左、右、前、後、中五個千戶所,除右千戶所設在碾伯以外,其餘都設在西寧城內。西寧衛隸屬於陝西布政使司,同時又受分巡西寧道(駐今甘肅張掖)和分守西寧道(駐今甘肅武威)的節制。西寧衛不僅管轄西寧及其附近地區,而且還控制著青海湖、柴達木及新疆南部的一些地區。到1488年(明弘治元年)又在西寧置撫治西寧兵備道,直接管轄蒙藏民族事務和負責西寧衛的軍事防務。 清代設置西寧府、西寧縣 公元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軍進入西寧。清朝初年西寧行政建制仍沿襲明朝。1724年(雍正二年)清政府平定了發生在青海境內的羅卜藏丹津叛亂事件,第二年改西寧衛為西寧府(治今西寧),轄西寧(治今西寧市)、碾伯(治今樂都碾伯鎮)二縣及大通衛(治今門源縣城)。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改大通衛為大通縣(治今大通城關)。以後又相繼建立了巴燕戎格廳(治今化隆)、貴德廳(治今貴德)、丹噶爾廳(治今湟源)和循化廳(治今循化),到1829年(清道光九年),西寧府轄三縣四廳,轄境包括東部農業區及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地區。西寧縣的轄地除今西寧市外,還包括今湟源、湟中、大通、互助、平安等,西寧一直處於河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軍事重鎮的地位。 民國始置青海省設立西寧市 公元1913年(民國2年)北洋政府改革清代建制,廢西寧府,保留西寧道,轄西寧、大通、碾伯、貴德、巴戎、循化、湟源七縣和玉樹、都蘭二理事,西寧是道府所在地。1927年(民國16年)裁撤西寧道,設西寧行政區長官。1928年(民國17年)國民軍孫連仲部進入青海,第二年,根據南京政府的決定,從甘肅省區劃內將原西寧道所屬的七縣及玉樹、都蘭二理事等青海牧區劃出,設立青海省,以西寧縣為青海省省會,孫連仲就任青海省主席。隨著青海省的建立,行政區劃作了一些相應的調整,先後設立了門源縣,分西寧縣東北及北川部分地區置互助縣。1943年(民國32年)成立西寧市政籌備處,將西寧縣治遷移到文化鎮(湟中縣魯沙爾鎮),在西寧城區設特種區,隸屬於西寧縣,隨後改西寧縣為湟中縣。公元1946年(民國35年)6月11日,西寧市正式成立。西寧市轄區東至小峽,西至小橋和楊家寨,南至紅庄,北至朝陽及盤子山。市區總面積3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萬餘人。 馬氏家庭統治青海 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原任清朝循化參將的馬麒被委任為鎮守西寧等處總兵官。馬麒坐鎮西寧後,便以自己的親屬為骨幹,組織了「寧海軍」,建立武裝,自樹勢力,成為了甘、青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武裝力量。1914年(民國3年)青海辦事長官廉興去職,辦事長官一職由馬麒代理。1915年(民國4年)北洋政府改青海辦事長官為青海蒙番宣慰使,改西寧總兵為甘邊寧海鎮守使,馬麒身兼二職,集軍政大權一身,從此開始了馬氏家庭統治青海的歷史。青海省成立,孫連仲任省政府主席,馬麒、馬麟、九世班禪額爾德尼等五人為省府委員。馬麒大權旁落,馬氏家庭很不甘心。馬麒族侄馬仲英在河州組織反抗國民軍的「黑虎吸馮軍」,1928年流竄到青海境內,製造了洗劫同仁保安,攻陷貴德縣城,屠殺湟源丹噶爾的「河湟事變」。1929年(民國18年)9月,國民軍奉命東下,馬麒暫代青海省主席,以其子馬步芳任青海暫編第一師師長,弟馬麟任甘肅騎兵暫編第一師師長,馬氏家庭的勢力擴及到甘肅境內。1930年(民國19年)馬麒病死,馬麟接任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馬麟主政後與馬步芳叔侄之間爭奪權力的矛盾日益激化。馬麟濫發紙幣,引起物價暴漲,社會危機四伏,統治地位陷於窘境。馬步芳利用這一機會,迫使馬麟辭職離開青海。1936年(民國25年)蔣介石命令馬步芳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1949年5月,全國解放在即,大勢已去的國民黨政府任命馬步芳為西北軍政長官。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橫掃隴東,解放蘭州,挺進青海。蘭州戰役中馬步芳「青海兵團」主力數萬人被解放軍殲滅殆盡,馬步芳及其子馬繼援等攜帶數十年來搜刮的金銀珠寶,先後乘飛機由西寧倉惶逃往重慶,後又逃到台灣,馬氏家庭在青海近四十年的統治被徹底推翻。 西寧解放,西寧市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9月5日,一軍先遣騎兵偵察隊600人抵達西寧,西寧解放。6日,二師五團部隊在一軍副軍長兼二師師長王尚榮的率領下到達西寧,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入城式,受到西寧各族各界群眾兩萬多人的熱烈歡迎。 1949年9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寧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同時成立,冼恆漢任軍管會主任,張國聲任副主任;劉楓、錢平任市長、副市長。9月26日青海省人民軍政委員會成立,代行省人民政府職權,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西寧市為青海省的省會。

⑧ 興梅專區的近代的行政建置

民國循州道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潮州府,原府屬各縣一律歸省政府管轄。同年,鎮平縣更名蕉嶺縣、長樂縣更名五華縣。民國三年(1914年)設潮循道管轄原潮州府、惠州府地。民國廿五年(1936年)分設行政督察區,今興寧、梅縣區、龍川、大埔、蕉嶺、平遠、連平、和平縣等九縣屬第六行政督察區,後正式定名為循州地區,因治所興寧縣舊為循州地,故名。此時豐順縣則歸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即潮汕地區,並為該區實際的行政駐所所在(1937年抗戰爆發,潮汕各縣淪陷僅余豐順,故潮汕各縣國民政府均遷往豐順辦公)。
嘗隸汕頭市
建國後,1949年設置興梅專區(今梅州地區),1950年增轄原潮汕地區的豐順縣,1952年又將興梅專區(今梅州地區)省入粵東行政區。1956年撤銷粵東行政區,將韓江上游(七個縣域)全部劃歸汕頭市管轄;原屬粵中行政區的增城、龍門、寶安、東莞等縣,及海豐、陸豐則歸屬惠陽專區。1959年撤銷豐順縣,將其西南部(舊揭嶺屬地)並入揭陽縣,東北部(舊豐政都地)並入大埔縣。同年,海豐、陸豐兩縣亦劃入汕頭市管轄;1983年9月,海豐、陸豐兩縣又回歸惠陽地區(今惠州市惠陽區)專署管轄。
擢升梅州市
1965年析汕頭市設立梅縣(今梅州市梅縣區)專區,1970年設立梅縣專區更名梅縣(今梅縣區)地區。1978年12月30日,原梅縣(今梅縣區)縣城設立為梅州市(鎮級),作為梅縣(今梅縣區)地區的行政中心,轄今梅縣區、興寧、大埔、五華、蕉嶺、平遠等六個區縣,及復置的豐順縣(此前割屬揭陽片的西南部//割屬大埔縣的東北部,重置為豐順縣,縣治駐湯坑鎮)。1988年,原梅縣(今梅縣區)地區升格為梅州市(地級)。1994年原興寧縣升格為興寧市(縣級),仍交梅州市代管。

⑨ 哪個機構行政行使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省、自治區與直轄市的建置。

中華人民共和內國全國人民代表大容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與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假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有五分之一之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能夠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於每年第一季度舉行,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