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化
㈠ 行政文化主要有哪些基本要素構成
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和精神層等四個層次的文化。
一、物質層文化
是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種以物質形態加以表現的表層文化。 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果,是物質文化的首要內容。其次企業的生產環境、企業容貌、企業建築、企業廣告、產品包裝與設計等也構成企業物質文化的重要內容。
二、行為層文化
行為層文化是指員工在生產經營及學習娛樂活動中產生的活動文化。指企業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包括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人際關系的規范和公共關系的規范。企業行為包括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企業與社會之間的行為。 1、企業行為的規范是指圍繞企業自身目標、企業的社會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行為規范。企業行為的規范從人員結構上劃分為企業家的行為、企業模範人物行為和員工行為等。 2、企業人際關系分為對內關系與對外關系兩部分。對外關系主要指企業經營面對不同的社會階層、市場環境、國家機關、文化傳播機構、主管部門、消費者、經銷者、股東、金融機構、同行競爭者等方面所形成的關系。 3、企業公關策劃及其規范。 4、服務行為規范:是指企業在為顧客提供服務過程中形成的行為規范。是企業服務工作質量的重要保證。
三、制度層文化
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 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為實現自身目標對員工的行為給與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強有力的行為規范的要求。它規范著企業的每一個人。企業工藝操作流程、廠紀廠規、經濟責任制、考核獎懲等都是企業制度文化的內容。 1、企業領導體制是企業領導方式、領導結構、領導制度的總稱。 2、企業組織結構是企業為有效實現企業目標而籌劃建立的企業內部各組成部分及其關系。企業組織結構的選擇與企業文化的導向相匹配。 3、管理制度是企業為求得最大利益,在生產管理實踐活動中制定的各種帶有強制性義務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項規定或條例,包括企業的人事制度、生產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規章制度。 企業的制度文化是行為文化得以貫徹的保證。
四、核心層的精神文化
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念、企業風貌等內容,是企業意識形態的總和。 1、「參與、奉獻、協作」的企業精神,是現代意識與企業個性相結合的一種群體意識。是企業經營宗旨、價值准則、企業信條的集中體現,它構成企業文化的基石。通常通過廠歌、廠徽、廠訓、廠規等形象的表現出來。 2、「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經營哲學:是指企業經營過程中提升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企業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物關繫上形成的意識形態與文化現象。與民族文化、特定時期的社會生產、特定的經濟形態、國家經濟體制及企業文化背景有關。 3、「以人為本」的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在追求經營成功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標。體現在處理股東、員工、顧客、公眾等利益群體的關系中,包括利潤價值觀、經營管理價值觀和社會互利價值觀。
㈡ 行政文化的功能
行政文化主要具抄有以下功襲能:
1、導向功能,即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認同的價值、行為取向,使成員目標與整體目標趨於一致;
2、聚合功能,通過共同創造的精神文化,在組織成員中達成共識,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3、調節控制功能,通過約定俗成的規范或共同價值准則規范約束成員的行為、思想,調節矛盾、沖突等不和諧因素;
4、改造更新功能,新的先進的治理理念通過行政文化灌輸到成員的思想中,促進成員思想觀念的更新,從而推進行政組織更新變革。
㈢ 行政文化的文化關系
在現實生活中,行政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既有區別又密切相關,相互滲透。因此,就文化形態看,行政文化與其他社會文化現象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行政文化的形成、變化和發展,既受到哲學世界觀、政治思想體系、法律意識、價值觀念以及一般的社會道德倫理和心理的影響、制約、作用,同時又反作用於這些文化現象,影響、制約著這些文化現象。行政文化與其他文化現象不僅相互聯系,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㈣ 3,當代中國行政文化有哪些特點
1、導向性。
行政文化作為一種共同的價值觀,直接影響著行政目標的確立。同時,行政文化還能使行政人員、行政組織內部的各種力量在共同價值觀的指導下,引導到一個共同的目標。
2、約束性。
行政文化一方面通過將共同價值觀向行政人員個人價值觀內化,使行政組織在理念上確定一種內在的、自我控制的行為標准,藉助其微妙的作用,以看不見的形式操縱著行政組織的活動,規范、指導、約束著行政人員的行為。
3、自律性。
中國行政文化所固有的自律性,是現代行政管理所不可或缺的。道德作為行政權力的自我約束機制之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4、整合性。
行政人員堅守的價值觀和信念表現出強烈的感染力。
5、人本性。
中國行政文化中的人本主義思想,與現代行政管理的發展趨勢是相吻合的中國行政文化中的人本主義特色也是現代行政管理所需要的,它對於增強行政權力的合法性,對於改進行政管理方法,對於強化人們的主人翁意識,都是必不可少的。
(4)行政文化擴展閱讀;
行政行為影響
任何特定的行政活動無不受到行政文化的制約,無論是行政決策還是行政執行都是如此。行政文化通過人們行政心理、行政意識、行政思想、行政習慣對行政行為發生作用。
行政文化對行政行為的影響是全面的、直接的,不僅影響行政決策是否果斷、科學、可行,而且影響行政執行是否快捷、完整、靈活。具有自覺行政意識和進取行政思想的人,能夠成為當機立斷、獨立思考的決策者和堅定、靈活的執行者。
反之,則成為優柔寡斷、固步自封的決策者和僵化、拖拉的執行者。開放型的行政文化氛圍,會使決策者的行為具有開放、民主、效率傾向。
相反,封閉型的行政文化氛圍則會使決策者因循守舊,唯書唯上,思想僵化。民主型的行政文化氛圍會使決策者的決策具有創造性、靈活性和綜合性。相反,專制型的行政文化氛圍會使決策者專橫武斷,剛愎自用。
晦暗型的行政文化氛圍會使決策者心胸狹隘,玩弄權術,爭功諱過,造成行政風氣腐敗;相反,明朗型的行政文化氛圍則會使決策者胸襟開闊,寬宏大度,公平正直,堅持原則,從而形成廉正健康的行政風氣。
當然,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人們判斷決策者和執行者的標準是不同的。但無論評價標准如何,行政文化對人們行政行為的影響是巨大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文化
㈤ 日本行政文化
無論日本和中國在歷史上文化交流是多麼頻繁,相互影響是多麼深遠,從古至今,日本文化的發展還是有它的許多特點,有許多既不同於中國,又不同於西方的發展規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有許多看起來是很矛盾對立的現象,可是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東亞文化,這種情況可以說是舉世罕見的。所以美國哲學家穆爾認為,日本文化是「所有偉大的傳統中最神秘的,最離奇的」。
這種矛盾與統一首先表現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獨立性方面。
從歷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時間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國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權崩潰、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進入了「文明開化」時期。在這個時期,日本按照11個世紀前全盤接受中國文化的方法引進西方的文明,並取得了巨大的效果,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奠定了基礎。任何一種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該國的和外國的歷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對日本文化起過作用,日本在變化,但是卻從未真正脫離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這種情況可以從日本社會的許多現象看出來。電視、空調、汽車、電腦、出國度假等已深深地滲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變得無可辨認了。盡管如此,在現代化的帷幕背後仍舊保留了許多屬於日本本土文化的東西,從深層分析看,日本仍是一個傳統的國家。例如,他們愛吃生冷的食物,比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顏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勢力、家族意識和集團意識很強;民間信仰和巫術特盛;
女子對男子的溫順和依賴;想發財,能發財,但發了財以後又不知所措等。這種矛盾與統一又表現在文化的輸入與輸出方面。
日本是個十分重視也十分善於吸收和輸入他國文化的民族,從7世紀的「大化革新」大規模地輸入大唐文化,到19世紀的「明治維新」大規模地吸收與輸入西方文化,都對日本的發展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相比較而言,中國在歷史上就不太善於吸收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種優勢,但是如果只注意輸出而不重視輸入,不重視從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營養、不斷地發展自己,那麼這種優勢也會走向反面。
隨著日本經濟的高度增長,日本向外推銷自己文化的意識越來越強烈,而且提出了戰略性的口號,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說的「國際化」。在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據90年代的一份統計資料說,由日本官方機構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項目,諸如邀請或派遣學者、留學生,開展大型文化活動等等,每年的經費預算為10億日元。日本外務省所屬的國際交流基金,鼓勵、資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關的項目,例如國外的日語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學著作的研究、翻譯和出版,或與此相關的文化活動。政府的這種大投入推銷該國文化的舉措收效顯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譽世界,日本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有眾多語種質量較好的譯本,和這些舉措是有密切關系的。
還有一個矛盾統一的方面是日本舊時的官方文化和民間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論政府如何強調外來文化,可是民間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時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時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漢語寫作,但是婦女不這樣,結果她們成為日本本土文學的先驅。
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可以在政府准許、控制的許多地區的界線內隨心所欲。在那裡,男扮女裝的演員、男性賣淫者、妓女、木版畫家都能取悅於神。江戶時代的城市民間文化,尤其在比較繁榮的17世紀,和這個狹小的享樂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許多作家、音樂家、演員、畫家都出入於或活躍於這個受官方蔑視、可是卻深為平民所喜愛的「淫盪世界」。暴烈的娛樂和荒誕的色情在官方的嚴格控制下仍舊成為人們發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這類文化的根本性變化很小,對這個現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後,這種矛盾統一又表現在對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應該認為,總的說來,日本民族是一個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輕柔、溫順、禮貌而且溫和」,他們是以「溫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乾巴巴的、生硬的理論思想」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和大多數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約束。例如,當兩個人爭論時,西方人往往生氣地說:「你難道不明白我說的意思嗎?」而如果是日本人,他會將怒火和不悅隱藏在禮貌的面具之下,說道:「你難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嗎?」從總的看來,日本人比較寬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維持表面的和諧,沖突總是被一層溫和的、禮貌的面紗所掩蓋。
這種文化現象當然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現在男女的性問題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過程中,即使是嫖妓,人們也講究規矩,講究禮貌,把最粗鄙的性動作用一層文雅的外衣遮蓋起來,否則怕被別人看不起,而絕大多數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這方面,似乎和中國古人所提倡的「溫、良、恭、儉、讓」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視把這種態度形成一種外在的禮節,而且還存在形成鮮明對比的粗獷、暴烈的一面。
㈥ 當代中國行政文化有哪些特點
1.歷史性
行政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首先,行政文化的出現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就人類歷史而言,行政文化的出現以國家行政活動為前提,是社會私有制、階級、國家等歷史現象的伴隨物。其次,行政文化隨社會行政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同歷史時期的行政實踐,都有與其相適應的行政文化,相同時期的不同歷史條件,亦會造成行政文化的相應變化。
2.階級性
行政文化在有階級的社會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行政文化的階級性質,根本的並不在於行政文化的問世以第一個階級社會為歷史條件,而在於行政文化在階級社會中,總是一定階級意志的表現,總是為一定的階級利益服務的。
3.民族性
行政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現在特定行政文化的具體形式上,以及特定行政文化在其形成、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具體途徑和模式上。行政文化通過民族特性和民族形式的不斷發展,逐漸積淀成行政文化傳統,構成行政文化特色。
4.變動性
行政文化處於不斷變化和發展之中,其間新的文化成因不斷出現,並注入行政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使其具有更為生動多採的內容與形式。
5.連續性
這種歷史連續,主要體現在對優秀的行政文化遺產的繼承與發揚等方面。行政文化的連續性,其基礎歸根結底是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連續性,起直接作用的是社會行政實踐的歷史連續性。
(6)行政文化擴展閱讀:
中國當代的行政文化的形成:
中國現代行政文化是在新中國成立後,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基礎,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新型行政文化,這既是中國傳統行政文化在現代的延續,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在意識形態領域佔主導地位的結果。
近代以來,西學東漸,隨著歐風美雨的盪滌,中國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鍥合,一方面表現為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揚棄,另一方面表現為中國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的融合。
這種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同志和鄧小平同志是典範,他們盡力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又力排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
在反對經驗主義、教條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同時,強調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傳統,如大同思想、辯證法思想和自強不息思想和諧地融合成一體,形成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成功地指導了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構建了中國現代行政文化的基本框架。
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群眾路線,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廉潔自律,堅持行政改革,優化行政組織,開始注重法制、效率,逐步走向開放,成了中國現代行政文化的主旋律。行政文化畢竟是在社會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必然受到社會文化的制約和影響,其積淀性和持久性難以在短期內消除。
曾以璀燦而聞名於世的中國古代行政文化其精華與糟粕並存,既有統一性、嚴密性和實用性特點,又有專制性、封閉性和保守性特點,使中國現代行政文化在繼承古代文化優秀傳統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行政文化的消極影響。
㈦ 行政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是什麼(論述題)
本課程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探討行政管理的形成和發展,分析行政管理的內涵與特徵,闡述行政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研究政府組織有效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規律,是一門系統論述行政管理學的理論依據、歷史沿革、基本框架、實踐發展的課程。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行政與行政學、行政權力與行政責任、行政組織、行政職能、行政領導、行政決策、人事行政、行政監督、行政效率、行政文化與行政倫理、行政改革與行政發展等內容。
㈧ 我國傳統行政文化的內容有哪些
1、中國傳統行政文化主要內容歸結為傳統行政思想文化和傳統行政制度文化兩方面。前者主要包括:德政禮治思想、無為而治思想、以法治國思想、為政用人思想、行政決策思想;後者主要涵蓋:機構設臵制度、官吏管理制度、財政管理制度、行政監察制度等方面。
2、關於傳統行政思想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中蘊藏著許多哲學思想和道理。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行政有著深刻的聯系,我們要把古代優秀的文化與我國行政文化實際結合起來,促進文化的發展。
3、關於傳統行政制度文化包括中央的政治制度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秦朝時,秦始皇創立中央集權的皇帝制度,中央分三公九卿,地方上設立郡縣制度。漢朝時,漢初設漢承秦制。武帝時創立中朝。東漢光武帝時設立尚書台進一步削弱相權。地方上郡國並行制。
(8)行政文化擴展閱讀:
1、傳統文化在我國各個領域都存在著很大影響,研究傳統文化對我國管理方面的影響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儒學為代表的倫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為起點,以社會管理為過程,最終實現「平天下」之目標。
2、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立業治國平天下,是其文化思想的邏輯演繹,將家、業、國、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圍的不同,而模式和方法沒有本質的差異,對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樣適用於企業和國家,這樣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為出發點的中國傳統行政文化。
㈨ 請問:行政文化的概念、特點和類型
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實踐活動基礎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動與行政關系的各種心理現象、道德現象和精神活動狀態,其核心為行政價值取向。 文化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在不同的社會生活領域具有不同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在行政活動領域即表現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是與行政相關的文化,它包含人們行政行為的態度、信仰、感情和價值觀,以及人們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習慣等,具體來說包括人們的行政觀念、行政意識、行政思想、行政理想、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原則、行政價值、行政傳統等。行政文化是一種多層次的、復合的文化,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歷史條件、地理環境、社會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傳統習慣等。行政文化是在社會文化的基礎上,在具體的行政活動中形成的,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動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一旦形成則具有不少相對穩定的特性。參考的網路內容,網址是: http://ke..com/view/450758.htm
㈩ 行政文化在行政活動中的作用是什麼
1.行政文化對內向性行政的作用。內向性行政即行政者對其機關內
部事務的管理活動,行政文化對這一行政活動所起作用,主要表現在三方
面:
(1)對行政組織形式的影響。任何具體的行政組織形式都是人們選擇
的結果,其中不僅客觀存在的管理需要、行政條件和資源狀況制約著人們
的選擇,而且行政主體對行政方式、組織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認同與否亦決
定著這一選擇。這種主體認同過程,就是傳統行政文化與新生行政文化成
分在同一意識形態下的合力過程。在客觀因素大致相同的情形下,人們會
因行政文化的差異而選擇不同的組織形式,而在客觀因素基本相異的條件
下,人們亦會由於行政文化間的同一性而選擇相同的組織形式。同時,行
政文化在行政組織形式的改革或變化中,同樣起著重要作用。
(2)對行政觀念的影響。行政觀念的形成與演變,離不開認識由感性
至理性的內在過程,即人在實踐基礎上,對客觀存在及其規律的感知、分
析、判斷、推理等一系列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人的心理活動、道德要求
和精神狀況始終起著重要作用。行政文化因自身性質的不同,會對實踐作
正確的或錯誤的指導,也會對客觀現實作真實的或扭曲的反映,更會對行
政觀念的內涵作科學的或荒謬的解釋。這些,都是行政觀念建設所不應忽
視的。
(3)對行政風氣的影響。一個國家、一個行政組織或人員,擁有什麼
樣的行政風氣,往往受到文化背景和文化環境的制約,以及歷史的、現實
的文化的影響。符合並能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的行政文化,不僅能在觀念層
次上引導良好的行政風氣的養成與發展,而且能在人的心理與日常行為方
式上發生作用,以漸變的方式改變著人的習慣和氣質。
2.行政文化對外向性行政的作用。外向性行政即行政者對國家事務
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行政文化在外向性行政活動中,其作用主要
表現在:
(1)廉潔行政的保障。廉潔行政是社會利益的集中體現,也是行政組
織得以有效運作和長期存在的根本所在。廉潔行政的保障,離不開法治,更離不開行政文化的「心治」。行政文化能滲透人心,影響人的道德要求
和人生價值觀念,起到法治手段難以起的作用。
(2)高效行政的條件。行政效率的有無與高低,關鍵在於人的思想、
精神和作風等主觀因素,並非設備、手段和規則等客觀物質條件。相等的
設備,同一手段和相同的規則,由於人的主觀因素不同,其效率會有天地
之別。行政者的高效行政思想,為爭取高效行政而艱苦奮斗的精神,從實
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這些既是以往優秀的行政文化的積極成
果,又是現實行政文化對高效行政的有力保障。
(3)民主行政的條件。民主行政具有明顯的階級內容,直接受行政文
化的影響,其中除民主觀念的影響外,還受道德意識、政治觀念和法律思
想的制約。行政者為達到其行政目標,須依靠一定的民主手段和方式,為
此,極需要以文化傳播的方式宣傳、灌輸民主行政的觀念,維護其民主的
階級性質,實現民主的有效性。從這個意義看,行政文化建設是實現民主
行政不可或缺的條件。
(4)政治文明的促進。行政文化既是政治文明的體現,並受政治文明
的制約,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構成,對政治文明的建設與發展發生能動作
用。行政文化對政治文明的促進,就我國而言,主要在於三種方式:一是
通過行政體制的改革。為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積聚動力;二是通過社會主
義行政法制建設及其完善,促進整個國家的政治生活在法制的軌道上健康
發展;三是通過執政方式的不斷改革與完善,促進黨的政治領導方式的改
革和執政能力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