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1. 行政服務事項的概念和行政許可事項以及行政非許可審批的區別聯系
行政服務來事項主要是指行政自機關提供公共服務的事項,如就業登記、企業登記、婚姻登記、養老、醫療、保險等事項。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審批的一種,是依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申請從事某項事務或者獲取某種資格作出的允許或不允許的決定。
非行政許可審批是指行政審批的一種,是行政機關依照國家有關部門或者各級政府的規定,對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進行的審核、批准、核准等。如投資審批、環境評價批准、企業改制方案批准等。
行政許可審批與非行政許可審批都屬於行政審批,都屬於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的一種具體行為。兩者區別是:行政許可的設定有嚴格的規定,執行也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條件來執行;非行政許可審批設定比較寬泛,對數量有限制。國務院正在陸續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
2. 行政工作要注意些什麼
別得罪人
行政工作要注意與上級的關系。要細心,上級想到什麼,你能比他先想到
三先:想在先,做在先,匯報在先!三個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創新意識!四項本領:千里眼,順風耳,宰相肚子,飛毛腿!
1) 跟隨公司發展和項目進展程度,向前輩不斷學習;
2) 做好本職工作,明確發展方向;
3) 做事不懂多問,多動腦子,用心去做;
3. 什麼是行政權力事項
行政權力是政治權力的一種,它是國家行政機關依靠特定的強制手段,為有效執行國家意志而依據憲法原則對全社會進行管理的一種能力。
行政權力的這一定義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行政權力的主體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行政權力的根本目標是通過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令和各類政策來有效地實現國家意志;
行政權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強制性地推行政令;
行政權力的客體具有普遍性,是以整個社會為對象的國家權力;
行政權力的性質是執行和管理性權力。
4. 什麼是行政
行政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對於不屬於審判、檢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體應用問題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規進行的解釋。狹義地講,指國家職能中,除了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職能的總稱;廣義地講,指作為決策職能的政治之外的執行職能。
「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會組織,在其活動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組織、控制、協調、監督等活動的總稱。
在行政法上,行政具有以下特徵:
(1)行政是指公共行政,而不包括企事業單位的行政,二者區別在於:
其一,性質不同。公共行政具有公共性質,一般行政具有個別或局部的非公共性質。
其二,目的不同。公共行政的目的在於謀求公共利益,維持公共秩序;一般行政的目的是為了個別或局部的利益。
其三,手段不同。公共行政具有許多特權,可以採取強制措施;一般行政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人,只能採取合同的方式。因而它們分別適用不同的法律制度。
(2)行政是行政機關的活動。從形式上看,行政限定於行政機關的活動。法律對於國家的活動按其表現機關的不同,規定不同的法律制度。行政法上的行政只能是指行政機關的活動。
(3) 行政的實質在於組織管理國家事務,而非立法機關的制定法律,也非司法機關的裁決案件,這是從實質上對行政的界定。組織管理活動直接影響公民的權益,因而需要法律規范,並適用不同於其他活動的法律規則。
(4)行政事項擴展閱讀:
思想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
在堅持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基礎上,前瞻性、全局性地謀劃好未來全國人口和經濟的基本格局,引導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互協調,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斷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二)主要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引導人口與經濟在國土空間合理、均衡分布,逐步實現不同區域和城鄉人民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務;
堅持集約開發,引導產業相對集聚發展,人口相對集中居住,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其他城鎮點狀分布的城鎮化格局,提高土地、水、氣候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尊重自然,開發必須以保護好自然生態為前提,發展必須以環境容量為基礎,確保生態安全,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堅持城鄉統籌,防止城鎮化地區對農村地區的過度侵蝕,同時,也為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提供必要的空間;堅持陸海統籌,強化海洋意識,充分考慮海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做到陸地開發與海洋開發相協調。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原則,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要妥善處理好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處理好開發與發展的關系。發展是硬道理,發展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有序適度開發的基礎上。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階段,編制實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就是要在大規模開發過程中,既明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區域,又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劃定限制、禁止開發區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是政府對國土空間開發的戰略設計和總體布局,體現了國家戰略意圖,政府應當根據主體功能區的定位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完善法律法規和區域政策,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引導市場主體的行為符合主體功能區的定位。
三是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是從全局利益出發,謀求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的最大化,要做到局部服從全局,全局兼顧局部。
四是處理好主體功能與其他功能的關系。主體功能區要突出主要功能和主導作用,同時不排斥其他輔助或附屬功能。
優化開發和重點開發區域的主體功能是集聚經濟和人口,但其中也要有生態區、農業區、旅遊休閑區等;限制開發區域的主體功能是保護生態環境,但在生態和資源環境可承受的范圍內也可以發展特色產業,適度開發礦產資源。
五是處理好行政區與主體功能區的關系。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需要打破行政區界限,改變完全按行政區制定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的方法,同時,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實施,也需要依託一定層級的行政區。
六是處理好各類主體功能區之間的關系。各類主體功能區之間要分工協作,相互促進。優化開發區域要通過向重點開發區域轉移產業,減輕人口、資源大規模跨區域流動和生態環境的壓力;
重點開發區域要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增強承接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超載人口的能力;限制開發、禁止開發區域要通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提高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逐步成為全國或區域性的生態屏障和自然文化保護區域。
七是處理好保持穩定與動態調整的關系。主體功能區一經確定,不能隨意更改。禁止開發區域要嚴格依法保護;限制開發區域要堅持保護優先,逐步擴大范圍;重點開發區域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變化,適時調整為優化開發區域。
5. 行政管理注意事項
行政管理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行政管理的協調功能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協調公司內部各部門間的關系,二是協調企業與社會其他企業、社會機構和政府部門的非業務關系。行政管理對內部各部門間的關系的協調,是以對計劃的分工執行和控制為基礎的。在執行計劃控制的過程中,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對各部門的計劃執行情況和執行進度進行協調,以調整好企業的整體計劃的實施。同時,還應該對各部門在執行工作計劃的過程中在日常事務上所發生的矛盾沖突進行調解,使企業各部門之間能夠團結和協調一致,維持企業的穩定和正常運行。
行政管理的另一項協調任務,是協調企業同其他企業、社會機構和政府部門的非業務關系。這種關系之所以是非業務的,是因為企業的運行是在各部門明確分工的基礎上才得以健康而穩定地進行的。行政管理部門的職權並不能超越企業的內部分工。明確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避免企業的行政管理部門插手業務,從而避免在業務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之間造成矛盾沖突,避免使企業的運轉陷於混亂。行政管理對企業與其他企業、社會機構和政府部門的非業務關系的協調,其主要內容是在維護企業的基本權益的基礎上,發展同社會各有關單位的友好交往,緩解矛盾沖突,從而為企業爭取一個好的生存環境。
行政管理的工作流程:
對於行政助理的工作職責,對於不同的公司來說,職責是不一樣的,但是主要的工作職責還是有共同點如下:
1、准備有關行政問題解決方案、年度報告等文件;
2、管理公司內部相關的文件;固定資產管理、辦公用品采購等行政工作。
3、分析運營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制定新的工作流程或就原有的流程進行改進;
4、向員工傳達相關制度;
5、優化工作流程,簡化匯報程序,降低成本;
6、會務安排。
7.人事檔案,文件管理,社保,醫保,考核,傳達文件,會議記錄
8.配合人事招聘,錄用,評估,辭退等相關事宜.
9.協助辦公室事務管理
10.前台工作:電話轉接 、專業書籍、資料管理、文件復印、傳真整理、快件寄送、 簽收、來賓接待、其它文秘工作。
6. 行政工作的注意事項
行政工作需仔細、准確、耐心,行政部門不是盈利部門或者說業務部門,但是沒有行政部門的統一發放指令,並協調各部門運作,服務於各部門的需求的話,任何企業或單位都是不能正常運作的,所以說行政部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崗位,當我們身處一個如此重要的工作崗位之上時,需特別注意不要將自己變成機關老爺,要時時刻刻想到行政工作的內容核心,就是「服務」,之所以有了該項「服務」,使得公司得以運作暢順,得以盈利。
7. 行政管理的內容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辦公室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執行辦公設備、公共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執行辦公用品及日常用品的采購、發放管理;執行檔案的歸檔管理;執行固定資產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執行各種費用的控制交納;執行公司對外關系建立維護;執行突發事件處理;執行秘書事務管理;執行後勤管理;執行行政日常事務處理;執行上級交辦事務等。 注意事項這個比較難回答,最主要就是你要有眼色,做在領導想之前才是最高境界。做事的時候多想想為什麼要這樣做,做的好不好,還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學會自我反思。
記得採納啊
8. 行政工作事項怎麼寫
參考下資料吧,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