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行政區劃調整
A. 急急急~~~請問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的建置和區域劃分是哪個行政機關決定的
行政區劃變更的審批許可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決定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設立、撤銷、更名。
2、由國務院審批的:
(1)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省、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2)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設立、撤銷、更名、隸屬關系的變更以及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3)自治州、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縣、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重大變更;
(4)凡涉及海岸線、海島、邊疆要地、重要資源地區及特殊情況地區的隸屬關系或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
3、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同時報送民政部備案的:
縣、市、市轄區的部分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
4、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的:
鄉、民族鄉、鎮的設立、撤銷、更名和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5、由依法批准設立各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審批的:
行政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的撤銷、更名、駐地遷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因此,我市街道辦事處的設立、撤銷、更名、駐地遷移,由市人民政府審批。)
B. 蘇州行政區劃 具體邊界
環線以內的是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環線東是工業園區,環線以南是吳中區,環線以西是高新區(虎丘區),環線以北是相城區。各區不是以環線劃分,只是大致方向 再具體的我就說不上來了
C. 蘇州市行政區劃碼
蘇州行政區劃代碼(截止2015年9月30日)
來源:國家統計局設管司
D. 蘇州的行政區劃為什麼沒有工業園區,在百度百科裡下轄地區也沒有園區,求答案。。。。
就是工業園區,不是姑蘇區這種行政區劃,沒有區政府區長等等政府機構,和新區一樣,只有管委會。不是一級行政機構。
E. 近幾十年蘇州行政區劃有哪些變化
吳縣——先升級成縣級市 稱吳縣市 後又並入蘇州市區 瓜分了 就是今天的吳中相城和新區園區的一部分
西南角——很久以前有個叫「郊區」的區,因為太難聽改為「虎丘區」,後來在調整的過程中並入新區 現在合稱「高新區虎丘區」
蘇州大市 現有
蘇州市區 金閶 平江 滄浪 吳中 相城 高新區(虎丘區) 工業園區 共計七區
轄縣級市 吳江 崑山 常熟 太倉 張家港 共計五縣市
F. 蘇州的行政區劃和經濟
我來回答你!
1.蘇州大市共有7區5市。其中七區分別是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高新區、吳中區、相城區、工業園區,外圍5縣市分別是崑山市、常熟市、吳江市、張家港市、太倉市。需要說明的是,蘇州工業園區只是一個地理上的實體,其區級建制並沒有在民政部備案,但是也有自己獨立的行政系統,名義上其管轄范圍是屬於吳中區的,但實際上是自治的。所以名義上蘇州有6區,但實際上有7區。
2.蘇州7個區中,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城區,也叫古城區,這三個區的面積都很小,位於城區中心,一般集體叫做古城區。在古城區的四周,是外四區,分別是:
高新區,位於古城區以西
吳中區,位於古城區以南
工業園區,位於古城區以東
相城區,位於古城區以北
外四區都是後來新設的,新區和園區成立在上世紀90年代中,而相城區和吳中區則剛剛成立10年,這四個區大部分都是分拆原吳縣市和蘇州郊區得來的。
3.蘇州各區的對比。應該說,蘇州7區的發展各有特色,發展路徑也有所不同,單論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的話應該是工業園區最好,高新區次之,古城區中間,吳中和相城則在最末。
至於你說的城市中心,我倒覺得蘇州沒有明顯的城市中心,各個地方的發展都很均衡,當然傳統上的觀前街地區、石路地區最為有名,但現在的園區環金雞湖地區、高新區獅山路也很是繁華。
G. 聽說行政區劃調整要將安徽宣城調整到蘇州,是真的嗎
這種離奇的事情如果是真的,就不會有這么多小道消息了
H. 虎丘區的行政區劃
虎丘區之區劃級別復(迄於2010)一級制 二級 三級 更名時間 江蘇省 蘇州地級市 虎丘區 蘇州市郊區於2000年9月2日更名為虎丘區,8日正式掛牌 轄4街道/3鎮,下設2區/2城/1中心:獅山街道、楓橋街道、橫塘街道、鎮湖街道;滸墅關鎮、通安鎮、東渚鎮;下設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科技城、蘇州西部生態城、保稅物流中心。 高新區管委會、虎丘區人民政府駐地在科普路58號。
I. 崑山是江蘇省3個試點省直管縣(市)之一,行政區劃屬蘇州還是南京
崑山目前是省直管縣市的試點,一切是屬於省直接管。既不是屬蘇州也不是屬南京,而是江蘇省管。但是目前在行政區劃方面還是沒有獨立出來,還是屬於蘇州。
J. 2017蘇州行政區劃調整,蘇州哪個區最富哪個區最窮名單
整體實力蘇州工業園區最強,老百姓的話吳江區吧,最窮的可能是相城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