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執法
㈠ 公平正義是立法、執法和司法工作的什麼啊
公平正義是立法、執法和司法工作的生命線,也是是立法、執法和司法工作的根本性原則。
公平正義是立法、執法和司法工作的生命線。立法是公平正義的起點,司法是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和根本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㈡ 法律公平 執法者不公平怎麼辦
向上級反應!
㈢ 怎麼舉報公安人員不為公平執法
你想舉報公安人員執法不公,你一定要有確鑿的證據,靠事實說話,不能空口無憑。可到公安局的紀委或政府機關的紀檢委舉報。供你參考。
㈣ 執法人員如何公平執法
1、依法公開
2、充分民主
3、冷靜執法,保證自己站在最客觀的角度看問題
4、避開親友,盡量保證執法者和被執法者無任何關系
5、萬事想好,事前對執法過程中的細節非常清楚,並且作好得罪人的思想准備,因為沒有這種覺悟,難免不受情感因素的影響
㈤ 如何做到依法公正文明執法
1、強化服務意識,嚴格執法,維護法律尊嚴。意識指導實踐,做好新形勢下公安執法工作必然要求我們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牢固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執法思想,堅持執法無小事,細節系大局,要把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貫穿到執法辦案全過程,堅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牢固樹立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服務意識,堅決克服就辦案而辦案、機械辦案的傾向,要從大局出發,從長遠著眼,執法想到穩定,辦案想到發展,切實做到依法辦案與服務發展相統一;要針對當前執法活動容易發生問題的環節,進一步細化各類執法標准,嚴密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切實從源頭上減少和杜絕執法的隨意性,推動各項公安業務工作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2、強化法治意識,規范執法,全面促進執法規范化。執法規范化是執法質量的保證,執法質量是公安機關的生命線,而執法質量的高低,取決於執法行為的規范與否。因此,加強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大力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是當前公安機關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在執法辦案中,必須做到程序與實體並重,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事實是靠證據來證實的,而證據必須依靠嚴密的法定程序去搜集獲得,才能保證證據的合法性和真實性,真實合法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只有程序規范,才能保證實體合法。只有將全部公安執法活動納入規范化,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規范執法語言和動作,有效避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甚至違反程序、不作為、亂作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執法為民。
強化大局意識,公正執法,維護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時代的呼喚,人民的期盼,更是執法工作的價值追求。我必須站在維護全社會穩定的大局上,公正執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如果執法者不站在維護全社會和諧穩定的立場,公平公正執法,該處罰的不處罰或者同事不同罰,甚至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社會就會失去了最起碼的公平正義,就會引發大量社會矛盾,破壞和諧穩定的良好社會環境。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的矛盾凸顯期,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各類社會矛盾頻頻發生,因勞資糾紛、醫患糾紛、環境污染、征地拆遷等問題引發的矛盾呈多發局勢,短期內難以根本扭轉,對行政執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我國民主法治建設深入推進,人民群眾法律意識、權利意識日益增強,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緊緊圍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一著眼點、著力點,牢牢把握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這一執法工作生命線,進一步轉變執法理念、改進執法方式,增強執法素養、提高執法水平,堅定不移地做社會公平正義的促進者、社會和諧穩定的維護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3、強化人權意識,文明執法,保障人權。文明執法,熱情服務,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時代的主旋律,是公正執法的根本。文明執法就是要改進辦案方式方法,堅決糾正簡單、粗暴執法的問題,用群眾信服的方式執法辦案,使人民群眾感受到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使執法辦案獲得理解和支持,在執法辦案中展現警察隊伍的良好素質,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切實轉變服務態度,大力提高服務和執法質量,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尊重保障人權。做到語言不粗俗、行為不粗暴、態度不蠻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盡可能融法、理、情於一體,切實解決「法了事不了、案平情不平」的問題,將執法與群眾關系的矛盾向有利方向轉化,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使執法真正達到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㈥ 執法人員是否要做到公正
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這是對執法人員最基本的要求。
㈦ 為什麼說公平正義是執法工作的生命線
最佳答案公平正義的樸素含義包括懲惡揚善、是非分明、處事公道、態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勻等內容。作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義,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豐富的內涵,是指社會成員能夠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公平地實現權利和義務,並受到法律的保護。與西方國家公平正義不同的是,我國是以維護、實現、發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宗旨的公平正義。
(一)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目標
依法治國的重要目標就是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僅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並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公平正義的精神和價值通過法的適用、實施,在執法實踐中得到實現、彰顯和弘揚。只有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讓公平正義的精髓滲透在法治實施的全過程,使公平正義成為人們看得見、實實在在感受得到的結果,社會主義法治才能真正成為吸引並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
(二)實現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公平正義的社會。在和諧社會中,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全體人民能夠平等友愛、融洽相處,所有這些都是公平正義得到實現的標志。與此同時,公平正義又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只有致力於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會獲得堅實的基礎,才能實現長久的、穩定的和諧。
(三)公平正義是新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願望
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民主法制意識不斷增強,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現實要求也迅速增長。但在社會生活中,不能夠維護公平、彰顯正義的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如果漠視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呼聲,對各種社會不公聽之任之,不去努力改善和消除,就會失去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影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大局。
(四)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是領導幹部、執法和司法人員的神聖職責
各級領導幹部、執法和司法人員肩負著維護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的重任,是法律的執行者,也是公平正義的維護者。執法工作是各類社會關系、矛盾、糾紛沖突的調節器,既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窗口,也是實現、維護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整個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對執法機關維護公平正義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與此相比,幹部隊伍在思想觀念和實際工作中都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公正執法,理念先行。必須大力加強公平正義理念教育,引導和促使廣大幹部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理念,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任。
㈧ 公平原則對執法的重要性
執法者的原則有八個字:懲惡揚善,公平公正。
「法」的定立是為了讓生存環境向和平美好的方向發展,既然目地是為了人們能幸福快樂的生活,那麼執法的前提就是「懲惡揚善」,可是過度的懲罰或獎勵會失去「公平」,因此執法者需要「公平公正」。
執法者絕不能忘記「為什麼要執法」,過度的「懲惡揚善」會是「偏私」,過度的「公平公正」會是「無情」,「懲惡揚善」制約「公平公正」的范圍,「公平公正」限制「懲惡揚善」的力度,這兩條原則就像執法者的兩手臂,都是相同的重要。
㈨ 《釋之公平執法》全文翻譯
一、知識要點
1、特殊句式
於是使騎捕 (省略句)
曰縣人來 (省略句)
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判斷句)
廷尉,天下之平也 (判斷句)
是法不信於民也 (被動句)
2、文言實詞
上行出中渭橋 出:經過
匿橋下 匿:躲藏
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當:判罰
吾馬賴柔和 賴:幸虧
釋之治問 治問:查究追問
二、參考譯文
漢文帝經過中渭橋,有一個人從橋下跑出,文帝坐車所駕的馬受到驚嚇。於是(文帝)派騎兵逮捕(他),把這件事交給廷尉衙門處置。張釋之查問(這件事)。那人說從外縣來,聽到蹕藏在橋底下。過了很久,以為車駕已經走過了,就出來,看到文帝乘坐的車馬,就立即逃走罷了。廷尉奏明判罰,一個人冒犯蹕,判他罰款。文帝憤怒地說:「這個人明明驚嚇到我的馬,幸虧我的馬溫柔和順,換了別的馬,難道不會使車壞而傷害到我嗎!但是廷尉才判他罰款!」張釋之說:「律法是天子和天下的百姓共同遵守的。如今律法(就)這樣,(如果)改變它(來)重罰他,這律法將不被百姓所信任了。況且當時如果皇上立即下令誅殺他也就罷了。如今既然已經交給廷尉(處理),廷尉是最好的執法官,應當公平執法,一旦有偏頗,天下使用法律(就會)隨他或輕或重,百姓豈不會手足無措?只有(希望)陛下明察這事!」過了很久,文帝說:「廷尉判罪是正確的。」
三、啟發感悟
張釋之處處以朝廷的利益為重,以「廷尉,天下之平也」諫勸漢文帝對犯蹕者不能根據一時之氣隨意用刑,表現了他那剛正不阿的精神。這在兩千年後的現在,也是很值得我們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