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重要性
㈠ 企業制度的意義和重要性
1、正面引導與教育作用
規章制度作為企業內部規范員工行為的一種准則,具有為員工在生產過程中指引方向的作用。規章制度公布後,員工就清楚地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權利,怎樣獲得這些權利,應該履行哪些義務,如何履行義務。比如規章制度中規定上下班時間,員工就知道了什麼時候是工作時間,什麼時候是休息時間,就可以指引員工按時上下班,以防止因遲到或早退而違反勞動紀律。再如,規章制度中規定工作中的行為規范,可以引導、教育員工約束自己的行為,防止出現不良行為。由此可見,優秀的規章制度通過合理的權利義務及責任的設置,可以使職工能預測到自己的行為和努力的後果,激勵其工作積極性。
2、反面警戒與威懾作用
反面的警戒和威懾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對員工違反規章制度的後果做出規定來威懾員工,使員工能夠事先估計到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如果作為以及作為的後果,自覺抑制不法行為的發生。其次,通過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予以懲處,讓違反規章制度的員工從中受到教育的同時也使其他員工看到違反規章制度的後果,達到警戒和威懾全體員工的效果。
3、防患未然與預防爭議發生的作用
企業生產勞動的過程,也是勞資雙方履行義務、享受權利的過程。勞資雙方權利義務的實現需要多種措施來保證,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和國家法規政策是其中的重要保證之一,而企業規章制度也是重要的保證之一。規章制度不僅可以明確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而且還可以更為具體的明確勞資雙方實現權利和義務的措施、途徑和方法等。因此,當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權利和義務實現的措施、途徑和方法通過規章制度加以明確、具體後,就可以大幅度防止糾紛的發生,從而可以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和工作秩序。比如,休息休假屬於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但是勞動合同中可能僅僅涉及假期的種類,至於各類假期的請假條件、請假手續、假期期間的待遇等等一般不會在勞動合同中進行詳細約定,這就需要企業在規章制度中對休假進行詳細規定,否則,會引起很多糾紛。
4、事後支持與提供處理勞動爭議證據的作用
由於勞動關系具有對抗性的一面,因此,企業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勞資矛盾是無法避免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所能做到的也只是盡量緩和勞資矛盾,無法消除、杜絕勞資矛盾。當勞資矛盾爆發無法通過協調解決時,訴諸法律就是唯一的選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時,需要依據國家法規政策、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由於規章制度也涉及到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裁判機關也會依據企業的規章制度來裁判案件。特別是在國家法規、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對糾紛的有關事項規定不明確、不具體時,規章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規范的企業則正是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時候就充分考慮所有的情形,將可能成為爭議焦點的內容加以細化,並用書面的形式固定下來,一旦發生爭議,這樣的規章制度便能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可以說,規章制度的重要性貫穿於企業管理和糾紛解決的全過程。
㈡ 法律對國家或個人的重要性是怎樣的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作為約束人們行為的規范,是鞏固政權,維護社會秩序的必要手段,沒有法律必然會天下大亂
1、法律對人的行為具有引導作用。對人的行為的指引有兩種形式:個別性指引和規范性指引。
2、法律作為一種行為准則,具有判斷、衡量他人行為合法與否的評判作用。
3、法律對人的行為具有教育作用,這種作用表現為實景作用和示範作用。
4、通過法律,人們可以事前預計到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是合法還是違法,在法律上是有效還是無效,會有什麼法律後果等。
5、法律可以通過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來強制人們遵守法律。
6、法律的社會作用,是執法作為特殊的社會規范,為實現階級統治的社會目的而發揮的作用。
7、法律的社會作用大致包括兩個方面:意識政治職能,即維護階級統治;二是社會職能,即履行社會公共事物。
㈢ 法律程序為什麼重要
因為法律是經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社會行為規范。這個說法,一則不是專門回答法律為什麼有力量的問題;二則又提到保證法律執行的力量是國家強制力,這就容易給人們造成一種誤解,以為法律的力量僅在於國家強制力。其實不然。
而程序正義是通過法律程序本身而不是其所要產生的結果得到實現的價值目標。英美法中有關程序正義的觀念人類法律文化中的寶貴財富,因為它們將法律程序本身的正當性、合理性視為與實體裁判結果的公正性具有同等意義的價值目標。
強調法律實施過程要符合正義的基本要求,從而在原來的所謂實體正義或實質正義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程序正義的理念,提醒人們在重視裁判結果公正的同時,還要確保法律實施過程的公正性。
(3)法規重要性擴展閱讀
國家強制力的保證,的確是法律這種特殊的社會行為規范與其他社會行為規范,如習慣、道德和非國家的社會組織紀律等明顯不同之處,也是它比其他社會行為規范更有力的原因所在。
但是,國家強制力是法律外部的和最終的保證力量,而且從法律規范的整體(包括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和法律主體的整體(包括享受法定權利和履行法定義務的全體公民、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等)來說,被自覺遵守的法律規范和能自覺遵守法律規范的主體,都占絕對多數。
㈣ 法律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企業運用法律時來應當發揮自其四種作用:法律參謀、法律保障、法律培訓、法律監督。
法律參謀是一種輔助性工作,是將企業經營者的經營思維放在法律層面上進行考慮,提供富有價值的法律意見,對其中違反法律的地方予以糾正,對其中不規范的內容加以規范。
法律保障范圍很廣,一切企業經營活動都應當得到法律保障,由法律保障企業經營的順利開展,企業經營戰略的順利實施。
法律培訓是將企業行為規范提到更高的層次。要使公司能夠守法,需要每位員工都提高守法經營意識,理解法律法規和公司的內部規定,促使員工在具體事件中考慮公司的利益,從而有效防範違法行為。
法律監督是將企業行為時時置於法律之下進行思考、調整。
㈤ 規章制度的重要性
企業的規章制度是體現企業與勞動者在共同勞動,工作中所必須遵守內的勞動行為規范的總和容.依法制定規章制度是企業內部的」立法」,是企業規范運行和行使用人權的重要方式之一,企業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賦予的這一權利.聰明的企業都看到了這一點,但實踐中還有很多企業並未對此予以重視,認為反正有國家法律,法規,出了事按國家法律,法規處理就行,其不然賣國家法律,法規是大法,不可以針對某個單位的具體情況,而企業的具體是千變萬化的.成功的企業多制度其效果是使企業運行平穩,流通,高效,並可基本上防患於未然.俗話說:」不成規矩,何以成方圓」,成功的企業及規章制度,50%更是直接因它而產生.
可以說規章制度的主要功能是:
1. 規范管理,能使企業經營有序,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2. 制訂規則,能使員工行為合矩,提高管理效率.
它的重要意義是:
制定企業規章制度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
制定企業規章制度是規范指引企業部門工作與職工行為需要.
企業的規章制度是完善」勞動合同制」,解決勞動爭議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
㈥ 建築工程法規在實踐中的重要性是什麼
一、是保證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從而保護人民群眾利益。
二、是規范和保障建築各方主體的權益。
三、對建設單位行為的規范和監督,防止簽訂「黑白合同」等違法行為。
四、能有效解決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 建築法的頒布實施,使我國建築業走上了依法治業的軌道,工程質量整體水平穩中有升,建築市場秩序趨於規范,安全生產形勢逐步好轉,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有所減少,保障和促進了建築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