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行政區劃分地圖清晰版
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便於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的地區。因此,行政區劃亦稱行政區域。目前,全國共劃分為23個省(包括台灣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333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83個地級市、1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285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853個市轄區、370個縣級市、1461個縣、117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2個特區、1個林區),40906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個區公所、6923個街道、19410個鎮、13379個鄉、1095個民族鄉、96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
現在很多情況下,經常沿用華東、華北、華南、華中、東北、西南、西北七大區的地理分布的說法,具體如下: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華東(上海、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華中(湖北、湖南、河南)、華南(廣東、廣西、海南)、西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西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省以下行政區劃單位統計不包括港澳台) 。

⑵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截至2006年8月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 特別行政區,現列表綜述如下:
說明 :「/」為 或,或者的意思
名稱 簡(別)稱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江西省 贛 南昌
遼寧省 遼 沈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陝西省 陝/秦 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山東省 魯 濟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寧
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瓊 海口
廣東省 粵 廣州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台灣省 台 台北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雲南省 雲/滇 昆明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2)中國行政網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一級地方行政單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區,後歷經多次變動,1965年基本穩定下來;1967年設立天津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1997年設立重慶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門。目前全國共設有34個省級行政區 。
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地方最高行政區域名。源於古代省制。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宮禁。唐有三省六部,「尚書省」為其一。最初是金國在重要的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中央行政機關叫「中書省」,又於各路(各行政區)設「行中書省」(中書省派出的機關),簡稱「行省」,最後簡稱為「省」。「省」由此發展而來。
截至2011年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⑶ 《中國行政司法監督調查網》《中國行政司法監督網》兩個什麼性質的網站
中國行政司法監督網是合法的公益性網站
⑷ 中國的行政部門有哪些
公安部,農業部,林業局,稅務局,外交部,建設部,交通部,廣電局,工業部,信息部,環保部
⑸ 求全國各省行政代碼。
各省行政代碼如下:
北京市(110000 BJ)
天津市(120000 TJ)
河北省(130000 HB)
山西省(140000 SX)
內蒙古自治區(150000 NM)
遼寧省(210000 LN)
吉林省(220000 JL)
黑龍江省(230000 HL)
上海市(310000 SH)
江蘇省(320000 JS)
浙江省(330000 ZJ)
安徽省(340000 AH)
福建省(350000 FJ)
江西省(360000 JX)
山東省(370000 SD)
河南省(410000 HA)
湖北省(420000 HB)
湖南省(430000 HN)
廣東省(440000 GD)
廣西壯族自治區(450000 GX)
海南省(460000 HI)
四川省(510000 SC)
貴州省(520000 GZ)
雲南省(530000 YN)
西藏自治區(540000 XZ)
重慶市(500000 CQ)
陝西省(610000 SN)
甘肅省(620000 GS)
青海省(630000 QH)
寧夏回族自治區(640000 NX)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50000 XJ)
香港特別行政區(810000 HK)
澳門特別行政區(820000 Mo)
台灣省(830000 Tw)

(5)中國行政網擴展閱讀:
《縣以下行政區劃代碼編制規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的補充和拓延,它規定了表示鄉、鎮(街道辦事處)一級行政區劃的三位代碼。
代碼從左至右的含義是: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區、自治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匯總碼)。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轄市;21-50表示地區(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縣(市轄區、縣級市、旗)。01-18表示市轄區或地區(自治州、盟)轄縣級市;21-80表示縣(旗);81-99表示省直轄縣級市。
第七至九位表示鄉、鎮(街道辦事處)
為了更詳細地反映鄉鎮以下區劃情況,國家統計局補充了三位表示居委會、村委會的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三個級別;
中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實行如下:
一級省級行政區: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二級地級行政區:分為地級市、〔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區域〕、自治州、〔盟行政公署管轄區域〕、直轄市〔僅台灣地區設置〕;
三級縣級行政區:分為市轄區、縣、自治縣、縣級市、旗、自治旗、林區、特區、〔特別行政區非政權性區〕。
四級鄉級行政區:分為鎮、鄉、民族鄉、〔街道辦事處/地區辦事處管轄區域〕、蘇木、民族蘇木、〔區公所管轄區域〕、縣轄市〔僅台灣地區設置〕。
以省級行政區劃分的結果如下:
華北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
東北地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華東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華中地區: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南地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西南地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西北地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⑹ 中國行政區劃
中國的行政區劃情況如下:
省級行政區: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合計34個省級行政區。
地級行政區:293個地級市、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合計333個地級區劃。
縣級行政區:965個市轄區、387個縣級市、1323個縣、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特區、1個林區,合計2846個縣級區劃。
鄉級行政區:8516個街道、20975個鎮、8122個鄉、966個民族鄉、153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1個縣轄區,合計38734個鄉級區劃。

(6)中國行政網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空間位置記憶方法
方法一:按照所在省區地理事物記憶省級行政區的位置
兩湖兩廣兩河山:湖——洞庭湖 河——黃河 山——太行山
方法二:地理方位記憶方法
1、逆時針位於大陸邊疆的九個省級行政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2、位於中國沿海的省級行政區:自北向南依次為遼寧、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台灣省、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南省。
⑺ 中國省級行政區有哪些
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名稱及簡稱分別為:
1、23個省
河北省(冀)、山西省(晉)、吉林省(吉)、遼寧省(遼)、黑龍江省(黑)、陝西省(陝或秦)、甘肅省(甘或隴)、青海省(青)、山東省(魯)、福建省(閩)、浙江省(浙)、台灣省(台)、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江西省(贛)、江蘇省(蘇)、安徽省(皖)、廣東省(粵)、海南省(瓊)、四川省(川或蜀)、貴州省(貴或黔)、雲南省(雲或滇)。
2、5個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疆)、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廣西壯族自治區(桂)、西藏自治區(藏)。
3、4個直轄市
北京市(京)、上海市(滬)、天津市(冀)、重慶市(渝)。
4、2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7)中國行政網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三個級別;中國行政區 劃分為省、縣、鄉三級,詳細實行如下原則:
(1)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2)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3)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
2、香港和澳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已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成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