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制
❶ 審批制和核准制,備案制的區別
案制、核准制與審批制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適用的范圍不同。審批制只適用於政府 投資項目;核准制則適用於企業不使用政府資金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備案制適用於企業投 資的中小項目。
第二,審核的內容不同。過去的審批制是對投資項目的全方位審批,而核准制只是政府從 社會和經濟公共管理的角度審核,不負責考慮企業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資金來源、經濟效益等因素。
第 三,程序環節不同。過去的審批制一般要經過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初步設計等多個環節,而核准制、 備案制只有項目申請核准或備案一個環節。
❷ 如何區別核准制、備案制和審批制
公開發行的這些制從前往後政府的自由裁量權遞減,核心區別在於:
審批制:不設法定的條件,純靠政府判斷誰能公開發行誰不能公開發行,沒有一個固定的判斷標准。企業價值由政府判斷。
核准制:設置公開發行條件,滿足條件的可以公開發行,但在操作中具體條件的解釋和適用上,政府有一定的裁量權。企業價值由法定條件衡量。
備案制:和注冊制是一個制度的兩個名字,公開發行不設條件,只要進行真實准確完整的信息披露,政府只要求發行人將問題說清楚即可。企業價值由市場判斷。
審批制與其他制度安排的核心區別:
就是是否使用財政資金,這里的財政資金包括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政府舉債資金、土地整治收益等。
使用財政資金的適用於審批制。
未使用財政資金的適用於核准制和備案制。
而核准制和備案制的區別在於國家相關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
比如一些嚴重過剩的行業,像鋼鐵、水泥,還有一些比較高端的行業,像高鐵、民航,一些比較敏感的行業,像電信。這些都是實行核准制。而一般的行業都是實行備案制。
❸ 什麼是ipo審批制
現在已經取消了審批制。
新股的發行監管制度主要有三種:審批制、核准制和注冊制,每一種發行制度都對應於一定的市場發展狀況。其中,審批制是完全計劃發行的模式,核准制是從審批制向注冊制過渡的中間形式,注冊制則是目前成熟資本市場普遍採用的發行體制。
根據中國《證券法》的相關規定,證券發行審核制度視證券的種類不同而不同:對股票發行採取核准制,對債券發行採取審批制。目前,中國的證券發行工作,也正從額度制和嚴格審批制向國際上普遍實行的核准制過渡。所以,中國現行的核准制度其實是有中國特色的核准制度,本質上還是審批制。
審批制:企業的選擇和推薦,由地方和主管政府機構根據額度決定的;企業發行股票的規模,按計劃來確定;發行審核直接由證監會審批通過;在股票發行方式上和股票發行定價上較多行政干預。
核准制:發行人在發行股票時,不需要各級政府批准,只要符合《證券法》和《公司法》的要求即可申請上市。但是,發行人要充分公開企業的真實狀況,根據《證券法》和《公司法》,證券主管機關有權否決不符合規定條件的股票發行申請。
注冊制:證券主管機關則對證券發行人發行有價證券事先不做實質條件的限制,發行人在發行證券時只需全面、准確地將投資人判斷證券性質、投資價值所必須的重要信息和材料做出充分的公開,經證券主管機關所確認公開的信息全面、真實、准確即可允許。
IPO審核制存在著種種弊端: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審批制的弊端顯得愈來愈明顯。
第一,在審批制下,企業選擇行政化,資源按行政原則配置。上市企業往往是利益平衡的產物,擔負著為地方或部門內其他企業脫貧解困的任務,這使他們難以滿足投資者的要求,無法實現股東的願望。
第二,企業規模小,二級市場容易被操縱。
第三,證券中介機構職能錯位、責任不清,無法實現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
第四,一些非經濟部門也獲得額度,存在買賣額度的現象。
第五,行政化的審批在制度上存在較大的尋租行為。
IPO注冊制的優點: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初衷和最後目標,均在於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價格發現、融資、資源配置等三大基礎功能,對定價、交易干預過多,不利於價格發現功能的實現;發行節奏由行政手段控制,不利於融資功能的實現;上市門檻過高,審核過嚴,則不利於資源配置功能的實現。
注冊制與審批制相比,發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對社會資源耗費更少,資本市場可以快速實現資源配置功能。
注冊制最大的好處在於把發行風險交給了主承銷商,把合規要求的實現交給了中介機構,把信披真實性的實現交給了發行人。
❹ 什麼是審批制
所謂「審批制」是完全計劃發行的模式,實行「額度控制」,即擬發行公司在申請回公答開發行股票時,要經過徵得地方政府或中央企業主管部門同意後,向所屬證券管理部門提出發行股票的申請。經證券管理部門受理審核同意轉報中國證監會核准發行額度後,公司可提出上市申請,經審核、復審,由證監會出具批准發行的有關文件,方可發行。
❺ 核准制,備案制和審批制的區別
❻ 審批制和注冊制的優劣
注冊制就是只是登記一下,不需要做任何手續,或者可以說是備案。
審批就不同了,審批要經過內部討論,才能做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一般來說注冊制就是說只要資料全了,不會不批準的而審批制的話,就是即使資料手續全了,也不一定給你批准。
❼ 登記制 審批制 有什麼區別
1.登記制就是只是登記一下,不需要做任何手續,或者可以說是備案
2.審批就專不同了,審批要屬經過內部討論,才能做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3.一般來說登記制就是說只要資料全了,不會不批準的
而審批制的話,就是即使資料手續全了,也不一定給你批准
❽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IPO是審批制
除了中國還有韓國也是IPO是審批制。
新股的發行監管制度主要有三種:審批制、核准制和注內冊制,每一種容發行制度都對應於一定的市場發展狀況。其中,審批制是完全計劃發行的模式,核准制是從審批制向注冊制過渡的中間形式,注冊制則是目前成熟資本市場普遍採用的發行體制。
ipo審批制:企業的選擇和推薦,由地方和主管政府機構根據額度決定的;企業發行股票的規模,按計劃來確定;發行審核直接由證監會審批通過;在股票發行方式上和股票發行定價上較多行政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