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復議法試題及答案

行政復議法試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 2020-11-22 23:49:43

① 關於行政復議法的一些選擇題

這個參考一下
http://www.gzu521.com/campus/article/servant/200608/69771_2.htm

② 關於行政復議法的試題

第一、A《土地管理法》是法律,不能對法律提起行政復議。
第二、BCD都是抽象行政行為,是不能提起行政復議的。

第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機關申請復議。很明顯,BCD的行政級別都高於縣級。

③ 關於行政復議法的一些判斷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第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和精簡的原則,設立若干直屬機構主管各項專門業務,設立若干辦事機構協助總理辦理專門事項。每個機構設負責人2至5人。該選項錯在經批准才能設立,該法規定經批准設立的是國務院的各部、委。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十二條規定,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一)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二)劃撥存款、匯款;(三)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四)排除妨礙、恢復原狀;(五)代履行;(六)其他強制執行方式。從以上規定即可看出並非所有的行政行為都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比如,結婚登記,也是具體行政行為,是不能強制的。
3.廣義的行政法規包括規章,但從文義上解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違法規章不屬於違法行為,而屬於違規行為。
4.《行政復議法》第七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前款所列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四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或者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不予執行,但不及時執行可能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先予執行。後者申請強制執行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

④ 行政復議法相關問題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專為向行政機關或其上一級屬行政機關提出申訴,受理的行政機關對其作出裁決的活動。
B不屬於行政復議范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同級工會代表、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不屬於行政機關,所以不屬於行政復議范圍。不服仲裁裁決的只能向法院起訴。

⑤ 行政復議法相關題

參考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五條:「 對本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機關、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按照下列規定申請行政復議:……(四)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以共同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因此,對省工商局和稅務局共同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省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⑥ 急需行政法學的所有試題及答案

1、以下關於行政法特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B)
A行政法可以制定一部完整、統一的法典
B行政法規范賴以存在的法律文件的數量多、內容繁雜
C行政法中的程序法與實體法分別獨立成為不同的法律部門
D行政法如一般法律規范一樣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2、我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行政法學教材是:(A)
A王珉燦、張尚騖主編的《行政法概要》
B羅豪才主編的《行政法學》
C應松年主編的《行政法教程》
D張煥光、胡建淼主編的《行政法學原理》
3、下列不屬於行政基本原則特徵的是:(B)
A普遍性 B強制性 C基礎性 D特殊性
4、行政合理性原則根源於:(C)
A經濟權力 B司法權 C行政自由裁量權 D立法權
5、下列選項中屬於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的是:(C)
A四項基本原則 B民主集中制原則 C行政應急性原則 D為人民服務原則
6、下列規范性文件中不屬於行政法一般淵源的是:(D)
A憲法 B法律 C行政法規和規章 D黨的政策
7、以下選項中,不屬於行政機關特徵的是:(B)
A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B具有充分的合議 C相應的優益性 D穩定組織與人員編制
8、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指:(C)
A監督行政關系 B普通行政關系 C行政法律關系 D行政關系
9、根據《國務院組織法》的規定,國務院發布行政法規由誰簽署:(A)
A總理 B主管部長 C秘書長 D國務院法制辦主任
10、以下選項中,不屬於國家公務員的一般任用方式的是:(B)
A選任 B借調 C聘任 D調任
11、以行政行為是否具備一定的法定形式為標准,行政作為可以劃分為:(B)
A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 B.要式行政行為與非要式行政行為
C依職權行政行為與依申請行政行為 D.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12、行政主體依職權對行政相對方苛以一定義務,應屬於:(A)
A單方行政行為 B雙方行政行為 C依申請行政行為 D羈束行政行為
13、下列選項不屬於行政行為特徵的是:(B)
A.從屬法律性 B無拘束性 C單方意志性 D強制性
14.行政行為的生效時間不包括下列哪項時間:(D)
A告知之時 B受領之時 C附條件規定之時 D執行之時
15、行政立法的主體是:(C)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特定國家行政機關 D各級地方人大
16、根據《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的規定,應當在公布前30日內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的是:(C)
A行政規章 B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C行政法規 D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
17、行政立法的地位可描述為:(A)
A屬於權力機關所制定的法律之下
B等同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法律
C等同於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
D行政立法直接來源於人民授權
18、行政行為的效力包括的四個方面是:(A)
A公定力、確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 B公定力、先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
C確定力、拘束力、先定力和擬行力 D公定力、確定力、拘束力和即定力
19、依行政主體立法的來源不同,可以劃分為:(A)
A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 B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C執行性行政立法和創制性行政立法 D全國人大立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
19、行政許可的前提是:(A)
A法律的一般禁止 B法律的普遍允許 C法律的不幹預 D法律的絕對禁止
20、下列屬於行政機關賦予行政相對方某種法律資格的許可的是:(D)
A開業經營許可證 B生產許可證 C汽車駕駛證 D會計師證
21、下列屬於行政強制執行中的間接強制措施的是:(D)
A查封、扣押 B強制檢疫 C凍結、劃撥 D執行罰
22、《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不可設定行政許可的是:(A)
A涉及國家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等特定活動 B市場競爭可以平衡的領域 C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 D生態環境保護
23、下列選項中,不屬於行政許可特徵的是:(D)
A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行政行為 B行政許可是一種外部行政行為
C行政許可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 D行政許可是一種依職權可以主動採取的行政行為
24、下列選項中,屬於根據行政強制的目的和程序的階段性不同而分的行政強制種類的是:(D)
A對人身的行政強制 B對財產的行政強制 C對行為的行政強制 D執行性行政強制
25、下列不屬於行政強製法定原則內容的是:(B)
A主體法定 B內容法定 C依據法定 D程序法定
26、下列不屬於行政機關自行採取行政強制執行程序的階段的是:(B)
A作出行政強制執行決定階段 B告誡階段 C審查立案階段 D收取費用階段
27、下列不屬於行政強製程序的是:(A)
A審理辯論程序 B執行性行政強制的程序
C即時性行政強制的程序 D行政調查中強制的程序
28、下面屬於行政行為的是:(C)
A某縣民政局建辦公樓的行為 B某縣民政局起訴建築公司違約行為
C某縣民政局越權處罰違約的建築公司的行為 D某縣民政局依建築合同獎勵建築公司的行為
29、違法的行政處理:(C)
A無效 B可撤銷 C無效或可撤銷 D原則上無效
30、下列行為中,屬於行政處罰的是:(B)
A行政徵收 B行政沒收 C行政徵用 D查封、扣押
31、運用行政指導最為典型的國家是:(D)
A法國 B德國 C英國 D日本
32、行政程序是指:(D)
A司法機關審查行政行為時所遵循的程序B行政相對人行為、過程的總和
C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過程的總和 D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過程的總和
33、行政合同是一種:(B)
A單方行政行為 B雙方行政行為 C抽象行政行為 D行政執行行為
34、根據行政法原理,行政合同糾紛應通過什麼途徑解決:(D)
A民事救濟途徑 B經濟法救濟途徑 C行政復議 D行政訴訟
35、行政指導的主體是:(B)
A國家權力機關 B行政主體 C國家行政機關 D國家司法機關
36、行政指導對行政相對方面而言:(A)
A不具有強制力 B具有強制力 C部分有程序 D自由行政程序
37、 行政首長簽署程序屬於:(B)
A外部行政程序 B內部行政程序 C抽象行政程序 D自由行政程序
38、行政不當是一種:(C)
A合理但不合法的行政行為 B既不合法又不合理的行政行為
C合法但不合理的行政行為 D既是程序違法又是實體違法
39、程序違法的行政行為屬於:(A)
A.行政違法 B行政不當 C既不屬於行政違法又不屬於行政不當
D.既是程序違法又是實體違法
40、下列各項中,哪個屬於行政監察機關:(A)
A政府的監察局 B學校內部的監察室 C城市監察大隊 D企事業的監察機構
41、行政相對人申請行政復議,是由下列哪種行政行為引起的:(B)
A行政立法行為 B具體行政行為 C抽象行政行為 D內部行政行為
41、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由下列哪個單位管轄:(C)
A該派出機關 B該派出機關的上級主管部門
C設立該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 D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42、行政復議依法對具體行政行為審查的是:(C)
A合法性 B適當性 C合法性與適當性 D申請人請求復議的部分
43、行政監察的主體是:(D)
A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B國家機關、人民團體
C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 D各級檢察機關
44、行政復議的結案方式應是:(A)
A決定 B判決 C調解 D批復
45、我國行政復議是:(A)
A一級復議 B二級復議 C復議訴訟選擇制度 D多級復議制度
46、 行政機關確認不動產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A)
A相對人可以請求行政復議 B相對人不可以請求行政復議 C相對人必須有行政復議法以外的其他法律規定才可以請求行政復議 D相對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47、如果兩個法院對於案件都有管轄權,行政相對人向兩個法院都提出了起訴書,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定案件的管轄法院:(A)
A先收到起訴書的法院為管轄法院 B先立案的法院為管轄法院
C被告先遞交答辯書的法院為管轄法院 D先進法庭審理的法院為關系法院
48、在行政訴訟案件中,被告如果對案件管轄權有異議,應當在何時提出:(A)
A提交答辯狀之前 B提交證據之前 C收到答辯狀之前 D法庭辯論結束以前
49、下列哪種情況下,具體行政行為不可以停止執行:(D)
A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認為具體行政行為應該停止執行的 B人民法院在行政案件審理過程中認為應該停止執行的 C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D被處罰的相對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50、我國行政訴訟法的法律淵源不包括:(D)
A憲法 B行政訴訟法典 C行政法中有關行政訴訟的規定、條例
D省級政府的抽象行政行為
51、行政訴訟關系是行政訴訟當事人相互之間的關系,不包括:(C)
A行政訴訟當事人與行政訴訟參與人之間的關系
B行政訴訟當事人與法院的訴訟關系
C行政訴訟參與人之間與案件之間的關系 D行政參與人與法院之間的關系
52、依照我國行政訴訟法,下列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事項的是:(D)
A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B抽象行政行為
C內部行政行為 D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行為
53、共同管轄是幾個人民法院對同一行政案件都擁有管轄權,這意味著:(C)
A幾個有關的人民法院應共同審理同一行政案件
B幾個有關的人民法院可分別審理同一行政案件
C幾個有關的人民法院應依照規定確定行政案件由哪家法院審理
D幾個有關的人民法院依一定規劃輪流審理不同的行政案件
54、行政訴訟的裁定管轄是:(A)
A根據人民法院的裁定而不是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確定的管轄
B受理法院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C上級法院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D獨立於法定管轄之外的管轄
55、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與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相比:(A)
A行政復議范圍更大 B行政訴訟范圍更大 C二者相同 D二者的范圍基本上一致
56、 下列各項中屬於行政訴訟特有原則的有:(D)
A合議制原則 B迴避原則 C公開審理原則 D被告負舉證責任原則
57、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賠償義務機關是:(A)
A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B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中以一個機關為主作為賠償義務機關
C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其中一個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D共同行使行政職權機關的上級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58、國家依法應當負行政賠償責任的是:(A)
A市衛生局工作人員在檢查衛生工作中違法吊銷某企業的生產許可證造成的損害
B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損害
C非國有企業的行政幹部在履行其職權時造成某單位職工的財產損害
D被違法拘留的人在拘留其間的自傷行為造成的損害
59、《國家賠償法》所規定的違法行政行為是指違反了以下哪項的行政行為:(C)
A法律 B法律和行政法規 C法律法規和規章 D行政法規、規章的規定
60、某市工商局與稅務局共同委託的某工藝事業單位,在行使所委託的職權時造成某個體戶合法利益的損失,該個體戶應向下列哪個單位提出行政賠償要求:(C)
A該公益事業單位 B工商局與稅務局的共同上級行政機關 C工商局或稅務局 D工商局
61、國家賠償的主要方式是:(D)
A賠禮道歉 B返還財產 C恢復名譽 D支付賠償金
62、依據《國家賠償法》,賠償請求人要求國家賠償的,案件受理費、勘驗費、鑒定費等一切開支和費用的負擔應由:(C)
A賠償請求人 B受害的其他組織 C賠償義務機關 D敗訴一方
63、鄉人民政府根據公安機關的委託所作的治安處罰,若發生錯誤,相對方有權要求誰給予賠償:(B)
A鄉人民政府 B委託的公安機關 C縣人民政府 D委託的公安機關的上一級公安機關
64、某海關違法處罰給甲公司造成重大損失,則賠償義務機關是:(A)
A該海關 B該海關的上一級海關 C海關總署 D該海關所在地人民政府
65、某市公安局民警楊某在執行巡邏任務時,非法毆打他人致殘,受害人應當依法向誰提出賠償請求:(B)
A民警楊某 B市公安局 C民警楊某所在的公安派出所 D市政府
66、不能辯識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龍某被執法車輛撞傷,該案中賠償請求人是:(C)
A龍某父母 B龍偶成年兄弟姐妹 C龍某本人 D 配偶
67、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國務院直屬機構的是 (D)
A.民航總局 B.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C.宗教事務管理局 D.國家計劃委員會
68.下列各項中,______不屬於行政合同。 (D)
A.科研技術開發合同 B.行政機關與農民簽訂的糧食訂購合同
C.行政機關與被拆遷人簽訂的房屋補償安置合同
D.行政機關與某公司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
69、行政賠償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B)
A.由被告承擔 B.依照民訴法規定
C.由法院調查舉證 D.由原告單獨承擔
70、下列各項中,不屬於行政行為特徵的是 (C)
A.效力先定性 B.從屬法律性 C.意思自治性D.裁量性
71、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向公民頒發營業執照的行為,屬於 (A)
A.行政許可B.行政確認C.行政給付D.行政獎勵
72、下列各項中,不屬於行政司法權的是 (C)
A.行政調解權 B.行政仲裁權 C.行政執行權 D.行政復議權
73.行政復議是______行政行為。 (A)
A.依申請的 B.不作為 C.內部 D.羈束
74、以下各項中,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通過招標、拍賣等公
平競爭的方式作出行政許可的事項是 (C)
A.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的特定活動 B.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
C.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D.對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資格的確定
75、《行政訴訟法》67條規定:「賠償訴訟______適用調解。」 (D)
A.不能B.應當C.必須D.可以
76.行政確認屬於______性行政行為。 (C)
A.自由裁量B.非要式C.羈束D.抽象
77、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方式的是 (B)
A.通報批評 B.承認錯誤 C.行政處分 D.賠償損失
78、國務院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制定暫行條例和
規定,其屬於 (C)
A.一般授權立法B.行政立法C.特別授權立法D.非立法行為
79、下列各項中,不屬於聽證范圍的是 (A)
A.行政拘留 B.吊銷營業執照 C.責令停產停業 D.較大數額的罰款
80、衛生行政機關對患有流行性傳染病的人採取強制隔離和治療的行為屬於 (A)
A.行政強制B.行政處罰C.行政處分D.違法行為
81、下列各項中,屬於行政給付的是 (A)
A.人民政府發給孤寡老人張×生活補助費
B.國務院撥專款給雲南省西部山區興辦教育
C.中央財政撥出部分收入作為社會後備基金
D.政府對到經濟特區投資的外商給予各種優惠政策
82、公民針對某一具體行政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受理後,公民又申請復議,則復議機關 (B)
A.應當受理B.不予受理C.在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時可以受理D.可以受理
83、「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這一觀點源於 (D)
A.盧梭B.洛克C.薩佛里茲D.古德諾
84、我國的國家公務員是指 (D)
A.國家機關中所有的在編人員
B.行政機關中不擔任領導職務的一般工作人員
C.一切國家機關中從事管理的人員
D.中央和地方國家行政機關中擔任公職的人員

85、行政立法必須依法進行,「依法」中的「法」一般不包括 (B)
A.自治條例 B.行政規章 C.行政法規 D.單行條例
86、下列合同屬於行政合同的是 參考答案為:A
A.市政府為建設四環與拆遷戶簽訂的補償安置合同
B.稅務局與某文具商店簽訂的購買文具用品合同
C.工商局與市煤氣公司簽訂的供氣合同
D.市政府與市電力公司簽訂的供電合同
87、下列各項行為中,不屬於行政行為的是 參考答案為:B
A.某縣地稅局向某文具用品商店徵收所得稅
B.某縣地稅局向某文具用品商店訂購辦公用品
C.某縣工商局給個體工商戶李某頒發營業執照
D.某縣工商局依法吊銷個體戶張某的營業執照
88、下列各項中,屬於行政處罰的是 參考答案為:C
A.罰金 B.拘役 C.勞動教養 D.管制
89、外國人承擔行政責任的特殊方式有 參考答案為:C
A.賠償損失B.罰款C.限期離境D.警告
90、主持行政裁決活動的機關是 參考答案為:B
A.司法機關B.行政機關C.仲裁機關D.檢察機關
91、「撫恤」在性質上是一種______行為。 參考答案為:C
A.行政賠償B.行政指導C.行政給付D.行政獎勵
92、煙草專賣許可屬於 參考答案為:B
A.排他性許可 B.非排他性許可
C.核准 D.行政獎勵
9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被申請
人是 參考答案為:D
A.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主管機關
B.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機關的派出機關
C.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同級人民政府
D.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94、關於行政指導的敘述錯誤的是 參考答案為:D
A.行政指導屬於「積極行政」的范疇
B.行政指導不具有法律強制力
C.行政指導是對某些法律手段的替代
D.行政指導直接產生法律後果
95、以下四種情形,不屬於公務員法定交流的為 參考答案為:D
A.調任B.輪換C.掛職D.晉升
96、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ABC)
A行政合法性原則 B行政合理性原則 C行政應急性原則 D行政規范原則)
97、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ABD)
A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中,必須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B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事先由法律規定
C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具有對等性
D解決行政法律關系爭議的方式有特殊性
98、下列法律中屬於基本法律的有:(AC)
A《國務院組織法》 B《專利法》 C《行政訴訟法》 D《葯品管理法》
99、我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是由總理、副總理以及下列哪些人員組成:(AD)
A國務委員 B各部部長 C各委員會主任 D秘書長
100、在我國,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法律關系,主要有如下哪些情形:(ABCD)
A選任 B公開考試,擇優錄取 C委任 D調任

⑦ 行政訴訟法案例題。(請詳細提供答案,滿意的另外加分,萬分感謝)

一, 這里限於評析本案中,公安機關的審批行為是否構成越權行為。這就關繫到如何理解許可權的行政法理。
任何行政職權都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因為任何民主政治中的權力都是受到限制和監督的。行政主體行使權力的條件和邊界就是行政許可權。
必須說明的是,由於行政法上的職權系指行政主體代表國家針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即針對行政相對人,所作的影響其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行為。因而行政許可權也應當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該權力的許可權。換句話說,行政許可權是指行政主體之間法律所設定的許可權,而不是指行政人之間內部分配的許可權。
在本案中,針對是否頒發《治安許可證》,不論是林副局長做出決定,還是康副局長做出決定,這都屬內部工作上的分工問題,不具有行政法上的意義,不構成行政法意義上的越權問題。從行政法意義上說,只有等公安機關對外做出決定以後,就意味著行政主體實施了某一行政職權;只要公安機關沒有超越這一職權的許可權,那就不存在越權問題。根據本案的情景,先前林副局長答應給張某頒發《治安許可證》,但沒有正式發證。這說明,那時作為行政主體的公安機關尚未做出具體行政行為。只有等康某副局長正式對張某的有關頒發《治安許可證》的申請做出(否定性的)審批後,並以公安局的名義通知了張某本人,這時才意味著公安機關對外正式做出了具體行政行為。在這一案件中,公安機關只做出過一個行為,而不是兩個行為;而且這個行為就是公安機關拒絕給張某頒發《治安許可證》的行為,而不是指張某所指控的「越權行為」。正因為前個行為是不存在的,那麼張某對公安機關「越權」的指控也是不存在的。
二,這里限於評析本案中的民警李某是否屬於行政執法人員的問題。
前面說過,行政執法人員系指依法代錶行政主體並以行政主體的名義實施職務行為的個人;行政執法人員的行為效果對外而言,歸屬於其所屬的行政主體而不是其個人。
在本案中,要解決老太太應當以李某個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賠償之訴呢,還是以李某所屬的公安機關為被告提起行政賠償之訴,關鍵取決於民警李某在當時情景中的法律身份:如果當時的李某的法律身份屬於自然人,那麼應當以李某個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賠償之訴;如果當時的李某的法律身份屬於行政執法人員,那就當然應當以李某所屬的公安機關為被告提起行政賠償之訴了。
應當注意的是:在我們國家,公務員與行政執法人員之間不能劃上等號。因為:行政執法人員一般由國家公務員承擔,但行政執法人員並不只限於公務員,非國家公務成員受行政機關委託從事公務行為時也可成為行政執法人員;相反,國家公務員也不是必然地、無條件地、每時每刻地作為行政執法人員的身份出現。國家公務員從事不同行為,參與不同法律關系,便可以不同的法律身份出現:當他代錶行政主體實施職務行為時,他的法律身份是行政執法人員;當他代表自己從事民事行為時,他的法律身份是自然人;當他在行政管理關系中處於被管理一方當事人時,他的法律身份又是行政相對人。
在本案中,我們同意第二種主張,但它的理由闡述得不夠充分。因為,李某是否屬於行政執法人員,不能作為一個抽象問題來討論,只能置於具體的情景中作具體分析。我們不能問民警是否屬於行政執法人員,只能問某個民警在某種情景中從事某種行為時是否屬於行政執法人員。本案民警李某駕公務車外出執行公務,這是事實,但他到學校接送小孩顯然不屬公務。認定行為是否屬於公務,不是看時間,也不是看使用的工具,而是看該行為的實際屬性,即該行為的目的與功能。所以,李某違章撞人時,雖然用的是公務車,雖然時間仍在公務最終封閉之前(即尚未回到單位),但接送小孩的實際目的及功能,決定了此時他在從事私務而不是公務。因此本案發生時李某的法律身份應當是自然人而不是行政執法人員,故老太太只能以李某個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賠償之訴。
三,該案所涉其他問題鑒於本章的任務而不作討論,這里限於評析:在本案中,鄉政府做出的「倡議」行為是否屬於行政指導?
本案66戶農民是否有權對鄉政府棄糧種花的「倡議』』行為提起訴訟,首要的關鍵是政府的「倡議」行為屬於「行政指導」,還是「具體行政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88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8號)第1條規定,「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范圍。
所謂行政指導,系指國家行政機關在其所管轄事務的范圍內,對於特定的行政相對人運用非強制性手段,獲得相對人的同意或協助,指導行政相對人採取或不採取某種行為,以實現一定行政目的的行為。行政指導的最大特徵是:它是一種規勸性、引導性行為,不具有強制性。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釋中把它表述為「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這一表述,只是表明:行政指導是不具有強制力的;而不意味著:行政指導有兩類,一類是不具有強制力的,另一類是具有強制力的。如果某種「行政指導」具有「強制力」,那隻能說:這是一種名為「行政指導」,實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為。
行政指導行為一般通過「建議」、「倡議」、「指導」等形式表達出來,但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實質內容。如果實質內容上該行為具有強制力,那不管其冠之什麼名稱,都按具體行政行為,而不是行政指導認定。
在本案中,鄉政府的《倡議書》,從形式上看,不具有強制力,顯然屬於「行政指導」的范疇。但從實際操作來看,鄉政府強制在一個村試點,顯然不具有「指導性」,而具有「強制性」,所以,這是一種名為「行政指導」實為強制性的「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對66戶農民的起訴理應受理。
四,,A、在聽證的前一天通知申請人不對,應當是在7日以前;B、違反了聽證公開的要求,應當允許群眾旁聽;C、聽證主持人不應當是許可申請的審查人員,應當是審查人員以外的人員為聽證主持人;D、張科長口頭總結不對,聽證應當製作筆錄;E、行政機關根據張科長的口頭匯報作出許可決定不對,而應當是根據聽證筆錄作出聽證許可決定。
五,1,合議庭人員應為單數,2,工商局副局長應迴避,3,縣委不應干預司法審判,抗訴應由上級檢察院提出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