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澳門
㈠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有什麼區別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別沒有區別。
兩者都是特別行政區。
(一)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特別行政區的基本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可以根據基本法規定、按既定程序制定法律,但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備案。
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政府任命。
特別行政區不能行使國家主權。特別行政區的外交事務,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防務由中央政府負責。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布戰爭狀態或香港、澳門進入緊急狀態,中央政府可以發布命令在特別行政區實施有關全國性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如認為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不符合基本法有關條款,可將有關法律發回,但不作修改。發回的法律立即失效。
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
(二)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
特別行政區可實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不同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制度。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除了有關國防、外交,以及其他有關體現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並且不屬於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內的法律外,其他均不在特別行政區實施。
中央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特別行政區依法自行管理的事務。
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和政府機構由當地人組成。
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在不與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廢除和修改法律。
特別行政區享有司法終審權。
特別行政區的財政收入不上繳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不在特別行政區征稅。
特別行政區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單獨同各國、各地區以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經濟、文化聯系,簽訂雙邊和多邊經濟、文化、科技等協定,參加各種民間國際組織,自行簽發出入本特別行政區的旅行證件。
㈡ 澳門的行政區劃
由秦朝起成為中國領土,屬南海郡(廣東地)和百越地,西漢、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回東、廣西、越南答北部)南海郡。後歷屬廣州、廣東道廣州路、廣肇羅道廣州府等,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堂區」作為行政區劃單位,澳門現有七個堂區和一個無堂區劃分區域。但「堂區」並非正式的行政機構建置,不具法律地位。(堂區相當於中國內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社區之類)
澳門半島 堂區 其他稱謂 包含地區 位置花地瑪堂區 北區 青州 台山 黑沙環 筷子基 水塘 澳門西部 聖安多尼堂區 花王堂區 新橋 沙梨頭 大堂區 中區 新馬路以北 南灣 水坑尾 新口岸填海地段 東至新口岸港澳碼頭,整條環島公路至媽閣南端 望德堂區 荷蘭園 東望洋山 塔石 風順堂區 聖老愣佐堂區 媽閣山 西望洋山 新馬路以南 80年代未進行南灣湖填海的整個媽閣半島 離島 堂區 其他稱謂 嘉模堂區 氹仔 聖方濟各堂區 路環 無堂區劃分區域 地區 曲雲路氹城 位於氹仔和路環之間的填海地段
㈢ 澳門行政區劃分
澳門以「堂區」作為行政區劃單位,每一個堂區以其代表性的教堂作為堂區名稱版。但是,行政區劃並非正式權的行政機構建置,沒有法人地位。澳門現有五個堂區,分別是:
澳門半島
花地瑪堂區(俗稱北區,包括青州、台山、黑沙環、筷子基和水塘)
聖安多尼堂區(即花王堂區,在澳門西部,包括新橋和沙梨頭;著名的大三巴牌坊一帶也屬本堂區之內)
大堂區(中區、新馬路以北部分、南灣、水坑尾、整個新口岸填海地段、東至新口岸港澳碼頭,整條環島公路至媽閣南端,包括澳門旅遊塔和立法會)
望德堂區(包括荷蘭園、東望洋山、塔石一帶)
風順堂區(亦稱聖老愣佐堂區,包括八十年代未進行南灣湖填海的整個媽閣半島,包括媽閣山、西望洋山、新馬路以南部分)
澳門離島
嘉模堂區(即氹仔)
聖方濟各堂區(即路環)
位於氹仔和路環之間的填海地段為稱為路氹城,但不屬於任何堂區。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的介紹
根據1993年3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已經1999年12月7日國務院第23次常務會議通過。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已經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第11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12月20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0日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同時廢止。
㈤ 澳門行政長官的簡介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最高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任期5年,可連任一次,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2019年12月20日上午,由國家主席習近平監誓,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宣誓就職。
(5)行政澳門擴展閱讀
根據澳門特區相關法律規定,自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日期公布後15日內,行政長官必須委任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的1名主席和4名委員。
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由職級不低於中級法院法官的本地編制一名法官擔任;4名委員則由具備適當資格的澳門永久居民擔任,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特區行政會委員和立法會議員除外。
此外,修改後的澳門特區《行政長官選舉法》還規定,行政長官選委會委員的選舉日期應早於行政長官選舉日期至少60天,而行政長官選舉的提名期須早於行政長官選舉日30天。
㈥ 澳 門 行 政 劃 分
澳門以「堂區」作為行政區劃單位,每一個堂區以其代表性的教堂作為堂區名稱。內但是,行政區劃並非容正式的行政機構建置,沒有法人地位。澳門現有七個堂區,分別是:
花地瑪堂區(俗稱北區,包括青州、台山、黑沙環、筷子基和水塘)
聖安多尼堂區(即花王堂區,在澳門西部,包括新橋和沙梨頭;著名的大三巴牌坊一帶也屬本堂區之內)
大堂區(中區、新馬路以北部分、南灣、水坑尾、整個新口岸填海地段、東至新口岸港澳碼頭,整條環島公路至媽閣南端,包括澳門旅遊塔和立法會)
望德堂區(包括荷蘭園、東望洋山、塔石一帶)
風順堂區(亦稱聖老愣佐堂區,包括八十年代未進行南灣湖填海的整個媽閣半島,包括媽閣山、西望洋山、新馬路以南部分)
嘉模堂區(包括氹仔和澳門國際機場)
㈦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什麼權力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政府以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為管理法律,都是行政主導的政府(而非三權分立),有西方管治背景的港澳兩特區的主要官員與官署的設計有重合的地方,如廉政公署、審計署、終審法院和民政總署。但是兩個特區政府也有不一樣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基於傳統的政府架構保留(香港政府是三司,澳門政府則是五司而職能方面只相當於香港司長轄下各局)、回歸前後的法律體系不同(澳門為歐洲大陸法,香港為英國普通法)、澳門沒有高等法院(由回歸前獲得終審權的高等法院改為終審法院)和澳門基本法是以香港基本法為藍本的修訂版本,避免了很多憲製法律中的問題與漏洞(參見外佣居港權爭議),因為香港和澳門兩地制度各有不同。
根據基本法,特別行政區政府管有自身的立法權、行政管理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保安事務由特區自行處理,經濟制度為之前實行的資本主義而非共產主義,外交和國防由中央負責,對外事務由中央授權特區處理。
㈧ 澳門行政區劃
澳門行政區劃
--------------------------------------------------------------------------------
03/03/2006/16:12 華夏經緯網
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與凼仔、路環兩個離島,行政事務均直接由澳門政府管轄,僅設澳門市政廳和海島市政廳分別管理半島和離島的市政事務。半島又分為5 個區,亦無區行政管理機關,只是地域上的劃分,各區以區內主要教堂命名(它們實際上是原來天主教會的堂區)。
【澳門半島】半島開發最早,分布著澳門的市區,是澳門地區行政、經濟、交通、文化中心的所在,絕大部分人口和工商業均集中於此。半島形如一長靴,東北一西南走向,僅東北端以寬約2 4 0 米的陸地與珠海市相連。長軸線從東北的關閘至西南的半圓形地(媽閣嘴)長約4 公里,西北—東南走向的短軸線則從沙梨頭海邊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區東南角長約2 .5 公里。西側的狹窄河道是內港,沿岸有2 0 多個碼頭,主要是貨運及內河客運;東側面向球江口的是外港,主要是港澳碼頭。南面有兩座跨海大橋(通向凼仔),一長2 5 7 0 米,1 9 7 4 年通車;另一長約4 4 0 0 米,1 9 9 4 年通車。
半島內分5區:
花地瑪堂區位於半島北部,面積最大(2 .7 平方公里,佔半島4 0 .3 %),人口最多(1 2 .6 萬人,佔半島3 6 .8 %)。包括青洲、台山、馬場、黑沙環、望廈、筷子基等地,大部分土地均為填海所得,目前仍在繼續進行大規模的填海拓地工程。南面以美副將大馬路與聖安多尼堂區和望德堂區相鄰,北面與珠海市的拱北接壤。本區過去一直是澳門未有怎麼開發的郊區,以農牧業為主,平民房屋也集中於此。六、七十年代以後,澳門經濟起飛,本區也迅速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區,主要行業有紡織、制衣、塑膠、玩具、皮革、電子、電力等。據1 9 8 9 年編譯,全澳4 1 %的工業場所均集中於此區。本區北按珠海,也成為來往澳門與內地陸路交通的主要通道。由於工業集中、交通繁忙、人口稠密、市政設施不配套,本區環境問題也相當嚴重。
聖安多尼堂區(花王堂區)在半島西部,北接花地瑪堂區,南連大堂區,東鄰望德堂區,西臨內港。面積1 .1 平方公里(佔半島1 6 .4 %),人口僅次於花地瑪堂區(接近1 0 .9 萬人,佔半島3 1 .7 %),人口密度則為全澳之冠,每平方公里高達9 8 7 7 6 人。包括沙崗、新橋、沙梨頭等地,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白鴿巢公園均在此區內。本區是澳門主要商住區和傳統工業區,但工業場所混雜於商住區內。1 9 8 9 年本區工業場所佔全澳3 6 %,僅次於花地瑪堂區,但是企業規模較小、工藝及設備比較落後。主要行業有造船、機器製造、食品加工、紡織、制衣等。
望德堂區位於半島中部偏東,被花地瑪堂區、聖安多尼堂區和大堂區包圍,包括荷蘭園、塔石和東望洋山。面積最小,只有0 .6 平方公里(僅佔半島9 %),而且約有1 /3 面積為東望洋山所佔。人口約3 .26萬,人口密度僅次於聖安多尼堂區,居全澳第二位,每平方公里達5 4 3 7 0 人。本區南部主要為商住區,中部為人般居住區,北部和東部是較高級住宅區,矗立著一些高層大廈。很少工業場所分布在本區,1 9 8 9 年僅佔全澳3 %。
大堂區主要位於半島東南部,但有一狹長地帶沿新馬路和草堆街之間延伸至半島西岸。面積僅次於花地瑪堂區,達1 .4 平方公里(佔半島約2 1 %)。人口則為各區中最少的,僅約2 .9 萬人,所以人口密度也為5 個區中最小的,每平方公里只有2 0 8 8 1 人。大部分土地也為填海所得。本區是澳門地區的經濟中心。東部是澳門歷史最久、今天仍是最熱鬧繁榮的商業區,包括新馬路、營地大街、草堆街、十月初五街等。中南部是近一、二十年來迅速崛起的南灣中心商業區,澳門過去只是一個小城市,商業區不大而且分散,金融業也不發達,中心商業區沒有形成。隨著十多年來澳門經濟的持續發展,在新馬路東段、殷皇子大馬路及與它們相交的南灣街一帶,矗立起十多座高層商業大廳,全澳2 0 多家銀行大多數的總行或總辦事處都設在這里。在商業大廳內辦公的有各種各樣的商業機構、外貿公司、保險公司、建築公司、律師樓、會計師樓等等。這個地區成了全澳金融、商業的心臟地帶,一個現代都市的中心商業區在此形成。本區東部是大片填海而成的土地,是發展中的新興高級商住區,潛力甚大。東端是港澳碼頭。高級酒店也多集中於本區。
風順堂區(聖老楞佐堂區)位於半島西南段,三面環水,北鄰大堂區。面積只有0 .9 平方公里(佔半島1 3 .4 %),人口4 .5 6 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 0 9 0 4 人。本區是澳門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北面沿新馬路及其南側街道是與大堂區相連的繁榮商業區的一部分。東岸是貨運碼頭帶,南段有澳門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往內是作為舊海岸的河邊新街,過去一直是漁船主要停泊地,因此魚欄、海產品、船具和漁具供應店不少。再往內直至下環街之間是澳門第一批填海區之一,是個古老的工商業與居住混雜區。南部是西望洋山和媽閣山,風光優美,山坡建有不少風格各異的別墅,是澳門的高級住宅區。東岸瀕臨南灣和西灣,堤岸是榕蔭大道,向來是遊人的好去處。南灣正在進行大規模填海圍湖工程,建成後是個旅遊區和高級商住區。東北部是澳督府、政府合署、市政廳等政府首腦機構所在地,可以說是澳門的行政中心。
【離島】與半島相比,離島過去十分落後,人口稀少,只有一些農村和鄉鎮。以漁農業為主,工業只有幾家炮竹廠和石礦場,幾乎沒有什麼商業,只有供村民購買日常用品的小雜貨店。這種落後狀況之所以長期保持、主要原因之一是與市區交通聯系十分不便,只靠小汽船來往,要花半小時到1 小時才能到達。1 9 6 9 年路凼連貫公路和1 9 7 4 年澳凼大橋相繼通車後,加上7 0 年代以後澳門經濟的迅速發展,離島的開發才進入一個新階段。
凼仔,位於澳門半島東南偏南方約2 .5 公里處,西面與珠海市的小橫琴島隔漲相距8 0 0 至1 2 0 0 米左右。東西向狹長形,形如一鯨魚,東、西有大凼山、小凼山,中部為一大片淤積及填海而成的平地。面積4 .1 平方公里(佔澳門地區總面積2 2 .8 %),人口7 0 0 0 稍多。近年來發展較快,澳門大學(原名東亞大學)以及凱悅酒店、新世紀酒店建於北部,北部的濠苑城和西北部的海洋花園等高級住宅區的高層大廈已拔地而起,島的西端填海修建的國際機場於1 9 9 5 年1 1 月已建成使用,第二澳凼大橋於1 9 9 4 年通車。所有這些都預示著凼仔即將成為澳門的一座衛星城鎮。
路環,位於凼仔之南約2 公里,有一條填海修築的路凼連貫公路相連。島西面是珠海市的大橫琴島,相距最窄處不到3 0 0 米。島上丘陵起伏,地勢為全澳最高,平地極少,發展比較緩慢。過去以漁業為主,有些船廠,近年在東北岸興建了發電廠和水泥廠、深水港,西北部填海拓地准備發展工業。黑沙和竹灣兩個優良海灘泳場分別位於島的東南和南岸,隨著全澳的發展,路環島的發展也在逐步加快。
㈨ 澳門的行政架構是怎樣的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是澳門的行政機關。政府的首長是行政長官。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設司、局、廳、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主要官員由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15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制定並執行政策;管理各項行政事務;辦理基本法規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權的對外事務;編制並提出財政預算、決算;提出法案、議案,草擬行政法規;委派官員列席立法會會議聽取意見或代表政府發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必須遵守法律,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負責;執行立法會通過並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會作施政報告;答復立法會議員的質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