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韓國行政首都

韓國行政首都

發布時間: 2021-03-15 00:20:43

Ⅰ 韓國首都是哪

韓國首都首爾(Seoul,「首都」的意思。舊譯「漢城」)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空交通樞紐。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里,距東海岸約185公里,北距平壤約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長處為30.3公里,東西最長處為36.78公里,總面積605.5平方公里。 首爾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環繞,市區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勢較高。北漢山、道峰山、鷹峰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東北部有水落山、龍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聖山、牛眠山等,東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爾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嶽山、仁旺山、鞍山等環繞成內廓,中間形成盆地。 韓國第一大江──漢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把首爾分為南、北兩部分,流經市區的河流長度約41.5公里,寬度為400~1000米,水深達6~10米。江中由沖積而形成的兩個島嶼──汝矣島(約7平方公里)和蠶島 首爾的資料 面積605.33平方千米(234 sq mi) 人口(2006年) 10,356,000(都市圈:二千三百萬) 人口密度 17,108/平方千米 (44,310/sq mi) 政府 大韓民國首爾特別市政府 市長 吳世勛 行政區 25區 區域 首爾首都圈 方言 首爾方言 位置126°58』E 37°33』N 全年平均氣溫13°C

Ⅱ 韓國首都叫什麼是哪裡

原來叫漢城.
漢城市今年1月宣布,將該市中文譯名改為「首爾」,韓方希望在中國也使用這一新譯名。此間專家認為,韓國首都使用中文譯名「首爾」,符合國際慣例,也符合中國有關外國地名翻譯使用規定。

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漢城 (Seoul) ,人口1027.7萬(2003年)。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漢城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 。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漢城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2005年1月,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漢城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

Ⅲ 韓國的首都到底是漢城還是首爾

首爾(Seoul,舊譯「漢城」),人口1050萬(2007年)。
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首爾(舊譯「漢城」)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
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首爾(舊譯「漢城」)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
2005年1月,首爾(舊譯「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漢城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韓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Ⅳ 韓國的首都是哪裡

首爾!以前叫漢城`後來被漢城市市長即(現在的韓國總統)改名為首爾.首都的應翁名稱是Seoul 話說樓上那個也太羅嗦了吧!回答重點加理由不就好勒嘛!

Ⅳ 韓國首都在哪

在2005年以前很長一段時間 韓國的首都叫漢城 後來漢城這個地名帶有中國政治文化色彩 後來在2005年的1月改名為首爾

Ⅵ 韓國的首都是哪裡

韓國首都首爾(Seoul,舊譯「漢城」)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空交通樞紐。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里,距東海岸約185公里,北距平壤約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長處為30.3公里,東西最長處為36.78公里,總面積605.5平方公里,人口979.6萬(2005年)。

2005年1月,首爾(舊譯「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首爾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環繞,市區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勢較高。北漢山、道峰山、鷹峰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東北部有水落山、龍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聖山、牛眠山等,東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爾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嶽山、仁旺山、鞍山等環繞成內廓,中間形成盆地。

韓國第一大江——漢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把首爾分為南、北兩部分,流經市區的河流長度約41.5公里,寬度為400—1000米,水深達6—10米。江中由沖積而形成的兩個島嶼——汝矣島(約7平方公里)和蠶島上建有韓國最大的汝矣島廣場和全市最高的建築物、63層的國會議事堂及使館區。

首爾作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歷史,相傳公元前18年,百濟始祖溫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築慰禮城定都,後改稱首爾。公元392年—475年高句麗佔領這一地區,將漢江南北地區稱為北漢山州,把現在首爾附近稱為南平壤。7世紀中葉,新羅統一朝鮮後,將此地編入漢山州。高麗成宗(公元960—997年)將此地升格為楊州牧(高麗12牧之一),1068年又將其升格為三小京(西京、東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宮,1308年升格為漢陽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興土木,1394年遷都此,稱首爾府。1910年日本強占時,改稱京城府。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1949年8月,韓國將首爾定為「首爾特別市」。

首爾市立美術館

首爾的經濟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60年代初,韓國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扶植大企業,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實現了經濟起飛。此外,首爾還大力發展旅遊業,首爾與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有航線相連,各國遊客可方便地自由來往首爾與歐美各國之間。在國內,首爾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爾—仁川線是韓國第一條現代化高速公路。首爾—釜山高速公路途經水原、天安、大田、龜尾、大邱和慶州等工業中心城市,標志著韓國在擴建其交通運輸網路使其現代化的努力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爾地下鐵路有5條線,鐵路體系總長度達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鐵路擁有最先進的設施,售票和收費系統全部實現自動化。

首爾還是韓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設有首爾大學、高麗大學等大專院校34所。

市內保留著許多名勝古跡,主要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德壽宮和秘苑(御花園)等。市區內的濃蔭下,古老的宮殿、廟宇等同直入雲霄的現代建築群交相輝映,顯示了首爾既古老又現代的歷史和時代風貌。

首爾也是遊客購物的理想天地,可以在市中心的新世界、樂天、美都波、東邦廣場等大型百貨商場購買免稅商品,首爾的免稅商品均為統一規定的價格。

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

Ⅶ 韓國的首都是什麼

首爾
韓國首都首爾(Seoul,舊譯「漢城」)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空交通樞紐。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里,距東海岸約185公里,北距平壤約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長處為30.3公里,東西最長處為36.78公里,總面積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萬(2003年)。

(英:Seoul,韓:서울.舊譯「漢城」英:Hansong,韓:한성)

2005年1月,首爾(舊譯「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首爾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環繞,市區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勢較高。北漢山、道峰山、鷹峰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東北部有水落山、龍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聖山、牛眠山等,東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爾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嶽山、仁旺山、鞍山等環繞成內廓,中間形成盆地。

韓國第一大江——漢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把首爾分為南、北兩部分,流經市區的河流長度約41.5公里,寬度為400—1000米,水深達6—10米。江中由沖積而形成的兩個島嶼——汝矣島(約7平方公里)和蠶島上建有韓國最大的汝矣島廣場和全市最高的建築物、63層的國會議事堂及使館區。

首爾作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歷史,相傳公元前18年,百濟始祖溫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築慰禮城定都,後改稱首爾。公元392年—475年高句麗佔領這一地區,將漢江南北地區稱為北漢山州,把現在首爾附近稱為南平壤。7世紀中葉,新羅統一朝鮮後,將此地編入漢山州。高麗成宗(公元960—997年)將此地升格為楊州牧(高麗12牧之一),1068年又將其升格為三小京(西京、東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宮,1308年升格為漢陽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興土木,1394年遷都此,稱首爾府。1910年日本強占時,改稱京城府。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1949年8月,韓國將首爾定為「首爾特別市」。

首爾的經濟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60年代初,韓國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扶植大企業,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實現了經濟起飛。此外,首爾還大力發展旅遊業,首爾與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有航線相連,各國遊客可方便地自由來往首爾與歐美各國之間。在國內,首爾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爾—仁川線是韓國第一條現代化高速公路。首爾—釜山高速公路途經水原、天安、大田、龜尾、大邱和慶州等工業中心城市,標志著韓國在擴建其交通運輸網路使其現代化的努力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爾地下鐵路有5條線,鐵路體系總長度達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鐵路擁有最先進的設施,售票和收費系統全部實現自動化。

首爾還是韓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設有首爾大學、高麗大學等大專院校34所。

市內保留著許多名勝古跡,主要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德壽宮和秘苑(御花園)等。市區內的濃蔭下,古老的宮殿、廟宇等同直入雲霄的現代建築群交相輝映,顯示了首爾既古老又現代的歷史和時代風貌。

首爾也是遊客購物的理想天地,可以在市中心的新世界、樂天、美都波、東邦廣場等大型百貨商場購買免稅商品,首爾的免稅商品均為統一規定的價格。

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
2005年1月19日,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釋說,絕大多數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呼,隨著韓中兩國的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漢城」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

漢城市經過一年多的意見徵求,確定用新的中文名稱「首爾」取代「漢城」。

韓國為何改稱本國首都「漢城」的中文名字?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等韓國官方人員的解釋比較牽強。因為即使改換了「漢城」漢語的名稱為「首爾」,也存在著翻譯上及使用習慣上的混亂問題。況且,漢語中的外國地名也不都是以發音為根據翻譯的,如英國的牛津、劍橋等並非完全是音譯,美國的鹽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譯。

「漢城」的稱呼則沿用了韓國古代歷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ung)。這一名稱在漢語中至今已經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戰結束以後,韓國將漢城稱為韓國語的「首都」(Sieur),英文音譯為Seoul,但是韓國的書面漢字仍然寫作漢城。因此,可以說,韓國這次改換首都的漢語名稱絕非像表面上解釋的那樣簡單,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復雜的考慮。

隨著19世紀末民族主義的崛起,韓國國內就出現了不能正確認識本民族文化和客觀評價中國文化對韓國民族文化影響,而擺脫漢語文化影響的思潮。韓國在二戰以後,民族主義思潮進一步發展,曾以法律規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隨著韓國經濟的崛起,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進一步發展,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召開之前,韓國政府曾經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韓國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總統才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制。但對於這種解禁措施,韓國國內也存在著激烈的反對勢力,他們擔心這種措施將導致漢字的泛濫與韓國文字的消亡。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韓國改稱「漢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國民族主義在新形勢下的延續和發展的表現。

另外,「漢城」是中國人幾百年前至今一直習慣稱謂的名字。雖然它由韓國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現代的韓國人總覺得不是本國的名稱,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漢朝。對於漢朝,一些韓國人又缺乏正確的歷史觀,認為漢武帝在朝鮮(專題,圖庫)設立的四個郡是對朝鮮半島的侵略。

因此,一些韓國人對這一名稱有不良的心理情結,有意更改譯名。

所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韓國官方為這次改名的解釋,僅僅是表面的,這是以國際慣例和便於國際交往來掩蓋更加深層的心理情結,努力擺脫漢字文化對韓國深厚影響的一種嘗試。

對此,我們應該持一種比較平和與理解的態度。朝鮮民族在歷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揚朝鮮本民族的文化,加強自身民族文化的優勢地位,努力擺脫外來文化影響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應該隨意扣上狹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韓國自身在保持和發揚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對外來文化,特別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也應該採取揚棄的態度,不應該不分好壞一概拒絕。其實,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對朝鮮民族文化的產生、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貢獻作用。

在具體對待這次改名的問題上,韓國有權利更改本國首都的漢語譯名,但是中國以及其他漢語權的國家也有權接受或不接受這個新譯名。接受與不接受,這也是中國與其他漢語國家應有的權利,韓國應當予以尊重。因為對中國等這些國家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譯法上的問題,而涉及了歷史習慣、經濟費用等多方面的問題。

1988年成功舉辦夏季奧運會

Ⅷ 韓國的經濟首都為首爾,行政首都是哪座城市

目前還是首爾.,也是韓國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千多人。世界大都會之一。2010,韓國放棄從2003年以來遷都
世宗市的計劃。首爾將繼續擔任韓國行政首都。

Ⅸ 韓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

韓國的首都-- -首爾市

首爾,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 、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首爾全市下轄25區,面積約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首爾是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1.8℃左右,四季分明。春,秋季雨水少,氣候溫暖,適宜旅遊。

(9)韓國行政首都擴展閱讀:

韓國全國劃分:

1個特別市:首爾特別市;

2個特別自治市(道):世宗特別自治市(2012年7月2日成立) 、濟州特別自治道;

8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6個廣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韓國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