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行政
『壹』 捕快和錦衣衛有什麼區別
捕快是 各級行政組織下屬的暴力機關 相當於現在的各級公安局, ;錦衣衛則是隸屬於 最高行政機構的暴力機器, 相當於國安。
『貳』 錦衣衛是聽誰指揮東廠西廠的區別是什麼
錦衣衛是帝王專屬情報機構,負責朝廷內外大小情報的收集,叛亂謀逆案件的偵辦、緝捕和審問工作。它自然是聽皇上的。東西二廠是皇家情報機關的核心首腦部門,一般權力還在錦衣衛之上。但不同的時期,三家權力的大小統屬,時常變換。錦衣衛得勢時,東廠也得聽錦衣衛的。
『叄』 錦衣衛算是軍事機構還是行政機構呢
錦衣衛是個軍事機構。
錦衣衛的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請注意,這些機構的名稱都帶有明顯的軍事「印記」),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此時,錦衣衛正式成為侍衛皇帝的軍事機構。
『肆』 六扇門和東廠西廠錦衣衛有什麼區別
六扇門和東廠西廠錦衣衛的區別:
1、機構不同。六扇門明清時分別指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
西廠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稱,全稱"西緝事廠"。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其權力超過東廠。東廠,官署名。即東緝事廠,中國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
2、成立時間不同。明朝萬曆年間,朝廷為了處理有關國家大事的案件,專門成立了一個集武林高手、密探、捕快和殺手於一體的秘密組織。因為這個組織的秘密性,又因為總部大殿是一個坐北朝南、東南西三面開門、每面兩扇門總共六扇,所以叫做「六扇門」。
洪武十五年(1382 年),朱元璋設置錦衣衛。初始職能為三項:其一,守衛值宿;其二,偵察與逮捕;其三,典詔獄。此三項職能在一段的時期內並未設立供其穩定實施的制度。
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范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正德元年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
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東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其分支機構遠達朝鮮半島。
3、工作內容不同。「六扇門」通常只接手江湖幫派斗爭和久為官府通緝的要犯。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
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西廠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而西廠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伍』 明朝的東廠,西廠,錦衣衛屬於什麼機構
屬於中國明代內廷的偵察機構。
明中葉後期錦衣衛與東西廠並列,活動加強,常合稱為「廠衛」。廠衛是明代特務政治的工具,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東廠是永樂十八年(1420)設立於北京東安門北,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西廠是成化十三年(1477)設於舊灰廠,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范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正德元年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
錦衣衛原為內廷親軍 ,皇帝的衛隊,洪武十五年(1382)成立。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
(5)錦衣衛行政擴展閱讀
東廠,西廠和錦衣衛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
1、西廠和東廠的成員都是由錦衣衛中選拔出來。
2、明中葉後期錦衣衛與東西廠並列,活動加強,常合稱為「廠衛」。
3、東廠、西廠和錦衣衛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這三個司法機關以外設置的直接聽命於皇帝,執掌「詔獄」的特務機構。
4、東廠、西廠與錦衣衛共同點是 監視、偵查、鎮壓官吏的不法行為,即「巡查緝捕」。
區別:
1、權利大小不同:錦衣衛本與東廠平級,後期發展成上下級;西廠在明朝歷史上只短期存在過,其勢力甚至超過了老前輩東廠。所以,三者同時存在的時期,權利大小:西廠>東廠>錦衣衛。
2、組成人員不同:錦衣衛的首領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擔任,屬於外臣。而東廠、西廠的首領是宦官,即內臣。
3、設立時間不同: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成化十三年(1477年)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
『陸』 明朝東廠西廠與錦衣衛的所有官銜和職能
一、錦衣衛
1、官銜。
最高的領導為都指揮使,出任此職者資格為「皇親國戚或戰爭功勛者」,僅一人擔任,正三品官階。佐官有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二人,四品;南、北鎮撫使二人以及十四所千戶十四人,皆為正五品。
此其下管理職尚有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試百戶(從六品)、總旗(正七品)、小旗(從七品)等。普通軍士部屬有力士與校尉等職。
2、職能。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二、東廠
1、官銜。
行政長官為欽差掌印太監,全稱職銜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總督東廠、提督東廠,尊稱為「廠公」或「督主」。初設時由司禮監掌印太監兼任,後因事務繁雜,改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
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隸役(稱掌班、領班、司房,共四十餘人)、緝事(稱役長和番役)等軍官由錦衣衛撥給。
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又叫「檔頭」,共有一百多人,也分子丑寅卯十二顆,一律戴尖帽,著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絛。役長各統帥番役數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幹事」,這些人也是由錦衣衛中挑選的精幹分子組成。
2、職能。
刑獄審訊
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一人掌理,委以緝訪刺探的大權。起初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社會監視
東廠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匯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不經司法審判,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
三、西廠
1、官銜。
西廠屬於臨時性機構沒有正式官職。
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范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正德元年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
到了憲宗的孫子武宗繼位後,大太監劉瑾掌權,宦官勢力再度興起,正德元年(1506年),西廠復開,由太監谷大用領導。
2、職能。
朝臣和宦官之間為爭奪權勢也在明爭暗鬥,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斗爭日趨激烈。為了維護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對臣宦實行有效的控制,皇帝便開始採取一種新的監督控制辦法,即設立特務機構,通過心腹親信太監秘密監察朝臣的言行,於是西廠便應運而生。
(6)錦衣衛行政擴展閱讀:
廠衛,明朝內廷偵察機構。廠,指東廠、西廠、大內行廠;衛,指錦衣衛。合稱廠衛。
東廠系永樂十八年(1420)設立於北京東安門北;西廠系成化十三年(1477)設於舊灰廠;內行廠系正德初年設於榮府舊倉地;錦衣衛原為內廷親軍,皇帝的衛隊,洪武十五年(1382)成立。
廠衛是明朝時期的反貪局和國家安全局、情報局;和勛貴系統一樣,是明朝皇帝用於壓制明朝文官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土木堡之戰之後,明朝勛貴凋零,廠衛系統也遭受嚴重損失,再也無力壓制日益龐大的文官利益集團,盡管後面幾位明朝皇帝努力恢復廠衛,但由於勛貴系統缺失,無法像以往那樣嚴密監視文官集團,導致文官利益集團不斷敗壞國事。
到天啟皇帝病逝時,新上任的崇禎皇帝在文官的慫恿下,扳倒了了著名大太監魏忠賢的同時,也差不多完全摧毀了廠衛系統,導致皇帝對文官集團再無任何監控和壓制力量,廠衛淪為「大漢將軍」。
幾乎徹底失去反貪、監視、情報收集等一切職能,直至南明滅亡也無力回復。廠衛是明代特務政治的工具,是國內外情報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皇帝整頓吏治和防治腐敗的機構。有明一代,一直存在。
『柒』 古代錦衣衛百戶是現代什麼職位
錦衣衛白戶是正六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副廳級。
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明初軍制為「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五千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四十八處。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革禁衛軍,建立了十二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
(7)錦衣衛行政擴展閱讀: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官職等級
指揮使一人,正三品;
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
指揮僉事二人,正四品;
鎮撫使二人,從四品;
十四所千戶十四人,正五品;
副千戶,從五品;
百戶,正六品;
試百戶,從六品;
總旗,正七品;
小旗,從七品。
下屬有將軍、校尉、力士,對外有參某某事、校令,另有精通多國語言的翻譯(如憲宗朝張渺正)。
『捌』 古代的錦衣衛是怎麼分級別的,負責什麼
在明朝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行政體系。他們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文武官員,但卻讓文武官員們非常忌憚,它就是錦衣衛。圍繞錦衣衛這個特殊群體,影視劇有不少相關題材作品,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時期錦衣衛的狀況,而錦衣衛的人事任用規則也是幾經變遷。
錦衣衛這個官職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立的,目的是監察在京的各級官員。凡是風聞的事情,無論真假,錦衣衛都可以暗中調查。
由於該體系的特殊性,皇帝為了避免自己的最高權力被錦衣衛奪取,往往會派可靠之人統領。這個可靠之人除了要絕對可信之外,還必須是自己身邊的人,但不能是親戚,避免外戚奪權。因此想來想去,也就只能讓太監來充任了。
明代宦官系統也很復雜,有二十四個辦事衙門,俗稱「十二監,四司,八局」。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司禮監,幾乎可以和當朝一品大臣平起平坐,同時也是特務機構的最高領導,直接對皇帝負責。
『玖』 明朝錦衣衛設南北鎮撫司的原因是什麼職位有何不同
明朝錦衣衛設計南北鎮撫司是為了暗查官員的私事,逮捕和審問一些有嫌疑的官員,南鎮撫司主要負責錦衣衛的內部紀律問題,北鎮撫司主要負責皇帝的命令,這兩個鎮撫司的職位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對錦衣衛內部,一個是針對錦衣衛外部,看似地位相同,但是實際上北鎮撫司的權利要更大一些,所以誰掌握了北鎮撫司,基本就掌握了整個錦衣衛。錦衣衛是由朱元璋最先設立的,錦衣衛跟特務機關相似,為的是負責皇帝下達的各種命令,專門負責暗中調查官員,當時搞得朝中的大臣們個個膽戰心驚的過著日子,甚至都不太想當官了。
所以,錦衣衛設計南北鎮撫司主要是要分為兩個部分,互相制約,但是實際上北鎮撫司權利太大,南鎮撫司不敢制約北鎮撫司。
『拾』 明代的錦衣衛都督同知到底是什麼官職
都督同知應該不是錦衣衛里的官職,應該是五軍都督府的官職,算是左右都督的副手。級別很高,但不一定有實權。錦衣衛行政級別上和其他衛是一樣的,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官。衛上面有都司,在往上才是五軍都督府。當然錦衣衛直接歸皇上管,比較特殊。和普通的衛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