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碼嚴格執法
Ⅰ 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區別有何
張釋之嚴格執法
張釋之是西漢文、景兩個皇帝統治時期的司法官。他執法威嚴公正,不含私心,在當時很有名望。
封建社會,可以用金錢買官。張釋之年輕時,他二哥出錢為他捐了個保衛皇宮的小官。張釋之整整幹了十年,覺得沒有什麼盼頭,想辭職回家幫哥哥分擔家務。當時朝廷有個官員叫袁盎,覺得張釋之這個人不錯,有才幹,就在皇帝面前竭力推薦他。漢文帝便破格召見了張釋之,讓他談談天下大事。張釋之平時聰明好學,關心政事,對事物的分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向漢文帝一一道來,具體而不空洞,說得漢文帝頻頻點頭。不久,文帝就封他為公車令。
張釋之當上公車令後,有一天,見到太子和他的弟弟梁王同乘一輛車入朝,眼見到了宮門口,也不下車,竟想長驅直入。張釋之連忙追上去攔截,不讓他倆進宮,判定他倆犯了過宮門不下車的「不敬」罪,上奏皇帝。太子和梁王是薄太後的掌上明珠,他們的舉動把皇上也嚇了一跳,在薄太後的追問下,漢文帝只能自我檢討道:「都是我的錯,我沒有把兒子教育好。」最後由太後出面,宣布赦免太子、梁王之罪,他們二人才獲准可以進宮。
當時的張釋之只是一個小小的公車令,官職很低微,卻敢於彈劾太子與梁王,這無疑是太歲頭上動土。好在漢文帝是很開明的君主,他並沒有因此而心懷不快,反而認為張釋之的敢作敢為是好樣的,對朝廷有利,下令提升他為中大夫。
一次,張釋之跟隨漢文帝出城巡視,來到城北中謂橋。不知怎麼橋下突然鑽出一個人來,驚嚇了給皇帝拉車的馬匹,馬高聲嘶鳴起來,那個人嚇得拔腿就跑。衛隊緊緊追趕,抓住了那個人。皇帝命令交給張釋之處理。因為那時張釋之已經擔任了廷尉,掌管全國的司法工作,是最高的司法官。
張釋之親自審問那個沖撞皇帝車駕的人,那人從實稟告說:「小的是路過這里,聽見皇上車駕過來的吆喝聲,急忙迴避,就躲到了橋下面。後來聽聽沒有聲音了,以為車駕已經過去,就鑽了出來。想不到車駕還未過去,正好給小的撞上,小人實在是無意沖撞,望大人查明真相,饒恕我吧。」
張釋之聽了那人的申訴後,仔細地調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了真相,覺得那人說的都是實話,便罰了那人四兩罰金。漢文帝知道後十分生氣地說:「你判得太輕了吧,幸虧朕的馬比較馴服溫和,不然的話,還不把朕摔傷了?」
張釋之見漢文帝不高興,便從容地解釋說:「陛下,我認為對於法律來說,不管是皇上還是老百姓,都是平等的。本朝的法律對於無意驚駕的處罰就是處以罰款,所以我就遵照這條法則判刑。如果陛下要加重刑罰,就顯得有些隨心所欲,那麼,今後的法律,叫老百姓怎麼遵守呢? 請陛下再考慮一下吧。」
漢文帝聽了張釋之的話,沉思了一下說:「那就照此辦理吧。」
沒多久,又發生了一樁案子。有人偷盜先帝廟中座位前的一塊玉環。文帝大動肝火,命張釋之判偷竊犯滅族之罪,張釋之根據刑律的規定,奏請判為殺死竊犯一個人,並把屍體拋在街上示眾。文帝聽了很不滿意,說:「你怎麼老是用一些刑罰條律來跟我作對,神聖的宗廟竟然有人敢進去偷竊,這個國家還成什麼樣子? 我這么重用你,可不是叫你去庇護罪犯呀。」
張釋之嚴肅地取下頭上的烏紗帽,對文帝說:「作為一個最高司法官,我從未庇護過任何一個犯人。如果有人偷盜宗廟里的東西就判滅族,那麼萬一有人盜掘先祖的陵墓,又該怎麼加刑呢?」
文帝把這件事跟太後商量,太後覺得應當依法辦事,於是文帝只好同意了張釋之的奏請。
張釋之公正執法的佳話,一直流傳至今。
望採納o(∩_∩)o
Ⅱ 嚴格執法以什麼為目標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是指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立,並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權力,對其行政行為的後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原則。依法行政也是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對政府活動的要求是政治、經濟及法治建設本身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而依法治國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主要還是取決於依法行政。只有政府行政權力受到法的嚴格制約,執法者依法執法,作為社會主體的人明法、遵法、守法,才意味著法制的真正建立和完善。因此,推進依法治國就必須加強依法行政,這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和基礎。 所謂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權力,司法機關依法約束行政行為。有法就要依法,就要在行政行為中遵照法律,按法律辦事。 行政機關是國家機關中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最大、與公民的關系最密切,也是權力最大、機構最大、人數最重要的一個部門,行政機關的勤政廉政、嚴格執法與否,決定著依法治國的成敗。特別是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進入改革發展穩定的關鍵時期,改革發展穩定的難度在加大,復雜性在加深,各種利益沖突在加劇,加上新興媒體的廣泛運用及其對負面新聞和社會情緒的放大效應,人民群眾的民主法治和權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公平正義和公共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容易引發矛盾沖突和局部危機。這些都要求我們的行政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行政。實行依法行政,我國已先後制定了《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條例》、《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國家賠償法》等法律法規,並已在實施中產生了明顯的效果。但是,在實踐中,仍然有那麼多的不如人意,有些行政機關的活動離依法行政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行政執法活動中執法違法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有些現象表現得還相當突出,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矛盾,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依法治國要求各國家機關嚴格依法行使權力,依法處理國家事務、治理國家。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大部分由行政機關執行,因此,行政機關是否依法行政,將從總體上決定我國能否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那麼,如何實行依法行政,推進依法治國呢? 第一,要實行依法行政,必須有法可依。依法治國是一個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它既是目標更是過程,需要幾代、十幾代人的努力。治國必須有法,有法必須立法,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就顯得極為重要。因此,當前亟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順應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革,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建立一個門類齊全、結構嚴謹、內部和諧、體制科學、協調發展的法律體系。同時,目前,許多政府部門制定的規章受到部門利益的主導,一些規章與法律的規定並不完全符合,某些規章甚至為亂收費、亂罰款提供了根據。建立和完善各類規章的審查制度對保證依法行政也十分必要。 第二,要實行依法行政,必須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法律是靠人來執行的,法律秩序是靠人來維持的,由於人的個體素質的差異,沒有一支高素質的行政執法隊伍,法律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這不僅要提高執法隊伍的法律意識和自覺遵守法律的自覺性,還要讓他們的法律知識和法律素養不斷得到增強和提高。同時,還要對現有行政執法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其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意識,樹立行政執法隊伍的良好形象,推進依法行政向縱深發展,並嚴把「入口」和「出口」兩個關口。 第三,要實行依法行政,領導幹部必須帶好頭。依法行政的關鍵是各級領導幹部能否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事務、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以實現國泰民安,促進國富民強。董必武早在上世紀就明確指出,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中心環節是依法辦事,即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依法辦事。在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中,能否堅持依法治國、實行依法行政,關鍵在領導幹部。所以,實行依法行政,領導幹部必須尊重法律權威,杜絕特權思想;自覺服從於法,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自覺接受各個方面的監督。 第四,要實行依法行政,必須加強和完善監督機制。權力缺乏監督,必然導致腐敗。行政執法效率的高低,執法人員的廉潔公正,是廣大公民極為關心且與其利益關系密切的問題,所以,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依法行政的保證。社會上出現的權錢交易、權權交易、濫用權力等現象,都是因為缺乏必要的監督機制、難以保障嚴肅執法造成的。為此,一方面,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直接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部門要實行公開辦事制度;另一方面,要把黨內監督、法律監督、群眾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做到上下聯動、形成合力。通過全方位的工作監督網路,置所有行政活動於監督之下,達到規范執法行為的目的。 第五,要實行依法行政,必須深化民主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由於我國公民缺乏專門的法律知識,必須在群眾中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公民遵紀守法的自覺性。這不僅是讓公民懂一點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啟發和鼓勵公民增強主人翁的責任感,樹立社會主義的法律價值觀,不但自己要守法,而且要同一切違法行為作斗爭。
Ⅲ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什麼,什麼,什麼建設相互促進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1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不斷探索實踐中,逐步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當前,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對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3)一碼嚴格執法擴展閱讀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決定》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改革開放41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成就非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發揮了重要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越向更深層次發展,就越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發揮更重要的推進和保障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後半程,「我們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當前,我們必須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從法治上為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提供製度化方案,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光明前景。
Ⅳ 嚴格執法的含義是
嚴格執法:是指在執行法規或掌握標准時,,不放鬆,不走樣,,做到嚴厲、公內平、公正。 嚴格執法容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嚴肅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真正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二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對發生的違法行為勇於糾正並依法處罰,不搞態度執法、關系執法、人情執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Ⅳ 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用的什麼專用字
「六字」之上下工夫
「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是黨的十七大報告對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也是寄予的一片殷切期望。那麼,就公安民警個人而言,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這一精神,就必須在「嚴格、公正、文明」這六個字上下工夫、見行動。 一是嚴格執法,就是要不斷增強依法辦事的觀念。嚴格執法是法治的基本內涵,是依法辦事的觀念對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公安民警堅持嚴格執法就是要做到:一切執法行為都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所有執法結果都必須符合立法目的。在執法過程中,應當切實增強程序意識,自覺做到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手續執法。按照依法辦事的原則對執法結果合理性的要求,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是公正執法,就是要牢固樹立公平公正的理念。這是公平正義理念對政法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公安民警在執法活動中,要努力做到出於公心,維護公益;鏟除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態度公允,不偏不倚。切實增強執法的透明度、公信度,保障人民群眾對司法活動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以接受人民群眾和各訴訟參與人的監督。 三是文明執法,就是要充分展現公安隊伍的形象。文明執法,就是要做到服務熱情。對待群眾說話和氣,態度和藹,辦事熱情,服務周到,考慮細致,多為群眾提供便利,不給群眾增加麻煩。執法民警自身形象與公安機關的工作和整體形象密切相關,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印象和評價,往往來自對執法民警本身的印象和評價。執法民警舉止文明,待人平和,儀容整潔,群眾就會有一種親近感、信任感,對公安機關開展工作更容易理解、支持和配合。以人為本□孫國斌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群眾作為推動歷史前進的主體,不斷滿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它不僅回答了發展「為了誰」的問題,而且回答了發展「依靠誰」的問題。公安機關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更應該高舉「以人為本」的旗幟。 在「為了誰」的問題上,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公安機關首先要把人民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其實,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要求並不高,他們需要的是有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不擔心出門被搶、家中被盜;需要的是能及時拿到一份證照,不會看到一張難看的臉;需要的是對已發生的糾紛和案件有一個快速妥善地處理結果。我們公安機關和民警首先要選擇和考慮的就是這些要求,要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標准。要立足本職崗位、結合各地實際,從點滴小事入手,時時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時時刻刻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將人民群眾的願望回應在戶籍警快速辦理的每一份證照里;回應在巡警夜深人靜熠熠閃爍的警燈里;回應在交警風雨街頭的嚴格執法里;回應在刑警殫精竭慮偵破的每一起案件里……實現「三基」工作新突破□楊永輝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作了一個系統全面地闡述和概括,成為報告中一個突出的亮點。公安機關是維護社會科學發展的中堅力量,理所當然要站在社會發展的至高點,用科學發展觀引領自身發展。 為此,我們必須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系統論」觀點,全面審視「三基」工作在公安工作的基礎地位,克服「無用論」和實用主義傾向,扎扎實實將基礎打牢。二是堅持「兩點論」觀點,既要全面總結經驗,更要找准薄弱環節,克服急功近利和盲目自滿情緒,找准制約發展的瓶頸所在,攻堅克難,實現「三基」工作新突破。三是堅持「持續發展」觀點,解放思想,敢於創新,努力把握公安工作的發展趨勢,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正確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當前效益與長遠機制的關系,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真正實現公安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切實擔負起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三大政治和社會責任。
Ⅵ 為什麼說嚴格執法是中國法治的關鍵
嚴格執法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國家裡政府行使行政權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則,行政機關的公務員只有在法律授予的許可權范圍內,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時限等要求去處理行政事務,嚴格執法,才能保護該保護人群的利益,對那些不履行義務、違法亂紀的人嚴厲打擊,保證安定團結的大局。是解決當前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沒有依法行政就沒有國家的長治久安,就不能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樹立黨和政府的光輝形象,就會失信於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嚴格執法是實現我國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重要保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發展是硬道理」,經濟發展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依法行政是手段,是保障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措施和武器;同時,經濟發展又能為依法行政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行政執法不到位,或盲目執法或曲解法律或有法不依,違背立法的原意與初衷,搞執法的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又會減緩甚至阻礙經濟發展,因此,二者相輔相承,不可偏廢。成功的經濟需要市場的驅動,市場驅動除了需要建立經濟類型的機制外,還需要建立負責和透明的政府系統,完善的法治標准,嚴格執法,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市場經濟中的公平競爭。
嚴格執法是政府部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證。行政主體的工作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社會主義法制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充分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法律約束被管理的公民,同時也約束施政的國家公務員,這是統一的。管理者依法辦事是前提和基礎,他們根據法律規定的內容進行管理,最終目的是使被管理者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有了各個職能部門的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才會有公民遵守法律,我們的社會才能走上法治之路,人們的生產,生活才能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轉,廣大人民群眾才能有安全意識和創造意識,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Ⅶ 嚴格執法體現了法律的什麼特徵
嚴格執法是指要求在執行法規或掌握標准時,不放鬆、不走樣,做到嚴厲、公平、公正。
嚴格執法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嚴肅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真正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二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對發生的違法行為敢於糾正並依法處罰,不搞"態度執法"、"關系執法"、"人情執法",做到見違必糾,糾違必罰,處罰有據。
Ⅷ 嚴格執法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地位,體現科學立法的具體例子
嚴格執法是指要求在執行法規或掌握標准時,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實體法和回程序法,嚴格執行。做大不放答松、不走樣,做到嚴厲、公平、公正。
嚴格執法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嚴肅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真正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二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對發生的違法行為敢於糾正並依法處罰,不搞"態度執法"、"關系執法"、"人情執法",做到見違必糾,糾違必罰,處罰有據。
Ⅸ 執法嚴格 成語 執法如什麼成語
執法如山
[拼音]
zhí fǎ rú shān
[釋義]
執行法律象山一樣不可動搖。
[例句]
他強調,稽查特派員必須一絲不苟,嚴格執法,執法如山,剛正不阿,決不辜負國務院領導和人民群眾的期望。
Ⅹ 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例子
張釋之嚴格執法
封建社會,可以用金錢買官。張釋之年輕時,他二哥出錢為他捐了個保衛皇宮的小官。張釋之整整幹了十年,覺得沒有什麼盼頭,想辭職回家幫哥哥分擔家務。當時朝廷有個官員叫袁盎,覺得張釋之這個人不錯,有才幹,就在皇帝面前竭力推薦他。
漢文帝便破格召見了張釋之,讓他談談天下大事。張釋之平時聰明好學,關心政事,對事物的分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向漢文帝一一道來,具體而不空洞,說得漢文帝頻頻點頭。不久,文帝就封他為公車令。
張釋之當上公車令後,有一天,見到太子和他的弟弟梁王同乘一輛車入朝,眼見到了宮門口,也不下車,竟想長驅直入。張釋之連忙追上去攔截,不讓他倆進宮,判定他倆犯了過宮門不下車的「不敬」罪,上奏皇帝。
太子和梁王是薄太後的掌上明珠,他們的舉動把皇上也嚇了一跳,在薄太後的追問下,漢文帝只能自我檢討道:「都是我的錯,我沒有把兒子教育好。」最後由太後出面,宣布赦免太子、梁王之罪,他們二人才獲准可以進宮。
當時的張釋之只是一個小小的公車令,官職很低微,卻敢於彈劾太子與梁王,這無疑是太歲頭上動土。好在漢文帝是很開明的君主,他並沒有因此而心懷不快,反而認為張釋之的敢作敢為是好樣的,對朝廷有利,下令提升他為中大夫。
一次,張釋之跟隨漢文帝出城巡視,來到城北中謂橋。不知怎麼橋下突然鑽出一個人來,驚嚇了給皇帝拉車的馬匹,馬高聲嘶鳴起來,那個人嚇得拔腿就跑。衛隊緊緊追趕,抓住了那個人。皇帝命令交給張釋之處理。因為那時張釋之已經擔任了廷尉,掌管全國的司法工作,是最高的司法官。
張釋之親自審問那個沖撞皇帝車駕的人,那人從實稟告說:「小的是路過這里,聽見皇上車駕過來的吆喝聲,急忙迴避,就躲到了橋下面。後來聽聽沒有聲音了,以為車駕已經過去,就鑽了出來。想不到車駕還未過去,正好給小的撞上,小人實在是無意沖撞,望大人查明真相,饒恕我吧。」
張釋之聽了那人的申訴後,仔細地調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了真相,覺得那人說的都是實話,便罰了那人四兩罰金。漢文帝知道後十分生氣地說:「你判得太輕了吧,幸虧朕的馬比較馴服溫和,不然的話,還不把朕摔傷了?」
張釋之見漢文帝不高興,便從容地解釋說:「陛下,我認為對於法律來說,不管是皇上還是老百姓,都是平等的。本朝的法律對於無意驚駕的處罰就是處以罰款,所以我就遵照這條法則判刑。如果陛下要加重刑罰,就顯得有些隨心所欲,那麼,今後的法律,叫老百姓怎麼遵守呢? 請陛下再考慮一下吧。」
漢文帝聽了張釋之的話,沉思了一下說:「就照此辦理吧。」
沒多久,又發生了一樁案子。有人偷盜先帝廟中座位前的一塊玉環。文帝大動肝火,命張釋之判偷竊犯滅族之罪,張釋之根據刑律的規定,奏請判為殺死竊犯一個人,並把屍體拋在街上示眾。文帝聽了很不滿意,說:「你怎麼老是用一些刑罰條律來跟我作對,神聖的宗廟竟然有人敢進去偷竊,這個國家還成什麼樣子? 我這么重用你,可不是叫你去庇護罪犯呀。」
張釋之嚴肅地取下頭上的烏紗帽,對文帝說:「作為一個最高司法官,我從未庇護過任何一個犯人。如果有人偷盜宗廟里的東西就判滅族,那麼萬一有人盜掘先祖的陵墓,又該怎麼加刑呢?」
文帝把這件事跟太後商量,太後覺得應當依法辦事,於是文帝只好同意了張釋之的奏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