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舉報
行政部門在其職權范圍內應作為而不作為的,相對人可以對行政機關的不作為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訴訟法》第12條有明確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❷ 不予受理是投訴舉報具體行政行為么
交警失職屬於公訴案件,你無權自訴。他如果給你造成了損失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如果給你下達了錯誤的處罰,你可以通過行政訴訟撤銷處罰。你直接起訴交警失職,法院當然不會受理了。
❸ 可以向哪個行政部門舉報製作假證件的人
根據《中華人民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2條規定,對「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版機關、人民團體、企權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以及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塗改船舶發動機號碼」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居民身份證法》第17條則規定,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按照你說的情形,你應該只是違法,並未嚴重到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程度。所以,你至多並行政拘留15天,並處1000元罰款。
❹ 怎麼向人民檢查院或者行政檢察機關進行舉報。
首先要明確司法機關受理案件的范圍
有無證據、是書面舉報還是寫信舉報
建議先咨詢一下律師,應該向哪個部門舉報
以免影響效率
❺ 如何工商舉報
請詳細閱讀以下步驟,符合條件並准備好相關材料以後,直接到工商局舉報投訴。
一、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投訴對象明確的;
(二)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范圍。
二、投訴者需要了解管轄要求:
1、消費者投訴由經營者所在地的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或者由經營者經營。
2、消費者因網上交易發生消費者權益糾紛的,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3、縣(市)、區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處理本地區的消費者投訴。
4、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授權本機關受理本機關管轄范圍內的消費者投訴。
三、投訴程序
1、消費者在12315網站上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或者投訴平台進行投訴的,應當明確說明:消費者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等。投訴人的姓名和地址。
2、消費者通過電話或者門提出投訴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記錄前款信息。
3、消費者可以自行投訴,也可以委託他人代為投訴。
4、消費者委託代理人投訴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投訴材料,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原委託書和受託人身份證明。委託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事項、授權事項和期限,並由消費者本人簽名。
5、消費者為二人以上,共同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認為可以共同受理,當事人約定的,為共同投訴。
6、消費者可以書面提出聯合申訴,也可以授權兩名代表提出申訴。代表的投訴對其所代表的消費者有影響,但經其同意,應當變更、放棄投訴或者和解。
最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處理投訴,並告知投訴人。
拓展資料: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審議通過,2014年2月1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2號公布。該《辦法》分總則、管轄、處理程序、附則4章36條,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投訴者可撥打12315向工商局進行快線投訴。詳情請參照工商局處理投訴辦法。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❻ 政府官員不作為向哪個部門舉報
1、向當地檢察院舉報。官員不做為,是失職,嚴重的就是犯罪。
2、檢查院內設紀檢、監察機關可對不作為官員進行檢察。
負責受理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檢察人員利用職權進行違法辦案、越權辦案、刑訊逼供、吃請受賄等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和控告,並進行查處;通過執法監察、巡視、檢務督察、經濟責任審計等形式,加強對檢察機關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和執法辦案活動的監督等工作。
3、不作為是相對於作為而言的,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並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不作為是行為的一種特殊方式,與作為具有一種相反關系。
拓展資料
不作為的行為性在證明上的困難緣自它是身體的靜止,即不像作為那樣存在身體的外部動作,在單純物理意義上是一種「無」的狀態。因此,從物體的意義上難以證明不作為的行為性。為此,在不作為的行為性的證明中,往往引入目的性與規范性的視角,這種努力是有一定價值的。但又都不無片面性。
❼ 行政監察部門受理投訴的期限是多少
行政監察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自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決定,並通知申訴人,被申請人和其他與投訴處理結果有關的當事人以書面形式提出。不包括檢驗、試驗、鑒定和專家評審所需的時間。
❽ 行政機關公務員服務態度惡劣有沒有地方投訴
1、向被投訴人所在單位或其上級主管單位、地方或中央紀檢監察機關寫信或打電話。
2、可以到當地信訪部門進行舉報,也可以寫信或致電相關媒體。
3、通過媒體和其他監督機構進行舉報等。
❾ 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是指的什麼
每個行業一般都有行政主管部門,比如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有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用人,對於用人單位不按時發放工資,不交納保險等行為就可以向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尋求解決勞動行政部門查實後通過行政處罰措施讓企業糾正違法行為。
❿ 到政府行政部門投訴應該給書面回復嗎
本人淺談一下政府機構在行政程序中不肯給書面答復的陋習
首先要講的是信訪
因為信訪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投訴舉報申訴這些都是信訪的一部分無法分割。
只要是公民以各種形式向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要求和申訴、舉報、控告,依法應當由有關國家機關處理的活動(信訪條例第二條)---------都是信訪,關國家機關的范疇又非常大。
條例所稱國家機關,是指本省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
例如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因為紀委和檢察局合署,檢察機關也是國家機關。
如果行政相對人有訴求,通過口頭,書面形式提出獲得書面答復的申請,遭到的拒絕的理由主要匯集有以下2點:
1:部門以「沒有硬性規定」為由拒絕。
2:部門以「可以自由選擇書面或者口頭答復」為由拒絕。
國家信訪條例第二十八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辦理信訪事項,應當恪盡職守、秉公辦事,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宣傳法制、教育疏導,及時妥善處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
浙江省信訪條例第二十六條
國家機關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的信訪事項,應當及時予以解決;對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無明確規定又需要解決的信訪事項,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妥善解決。
其實條例說的很清楚,只要行政相對人的申請的理由合情合理,就算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硬性規定)-------如果遭到政府機構的拒絕,該部門已經違背了妥善處理的原則。
公務機構的工作人員主要是擔心追責,奉行少做少錯的辦事原則,書面材料---能不給書面盡量不給,畢竟白紙黑字就是證據。作為公民還是要拿好書面證據才能切切實實的保護自身權益,否則真到了申訴甚至行政訴訟的時候,有關部門突然來個矢口否認會讓你欲哭無淚!!
附相關條例
信訪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稱信訪人。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