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行政區劃圖
A. 荊州區行政區劃的行政區劃簡介
1998年6月,經上級批准,荊北街道辦事處改建為郢城鎮。2004年9月全省進行農場管理體制改革,將菱角湖和太湖港兩個農場劃歸荊州區管理。目前,全區轄紀南、川店、馬山、八嶺山、李埠、彌市、郢城7個鎮,東城、西城、城南3個街道辦事處,太湖港、菱角湖2個農場管理區以及湖北省荊州城南經濟開發區。各鎮(街辦)共轄133個村民委員會和37個居民居委會。全區國土面積1045平方公里,人口60.12萬。
B. 荊州區行政區劃的介紹
荊州區行政區劃於1994年10月由原江陵縣析置。建區之初,全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八嶺山、紀南2個鄉。1995年2月,經上級批准,撤銷荊州鎮,以其區域分設東城、西城、城南、荊北4個街道辦事處,其中的城南街道辦事處掛荊州城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牌子,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合署辦公。1995年8月和12月,經上級批准,紀南、八嶺山2鄉先後撤鄉建鎮。
C. 荊州有哪些縣市
截至2016年,荊州市下轄2個市轄區,3個縣和3個縣級市。
2個市轄區:荊州區、沙市區;
3個縣:江陵縣、公安縣、監利縣;
3個縣級市: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
(3)荊州市行政區劃圖擴展閱讀: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
參考資料:網路-荊州
D. 湖北省行政區劃圖
湖北,簡稱「鄂」,省會武漢,位於中國中部偏南、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
湖北介於北緯29°05′至33°20′,東經108°21′至116°07′,東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湖北省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部為「魚米之鄉」的江漢平原。
湖北是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內陸重要的空港。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省1062公里。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潤澤楚天,水網縱橫,湖泊密布,湖北省因此又稱「千湖之省」。
湖北省現下轄:1個副省級市(武漢市);11個地級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1個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個直管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1個林區(神農架林區)。
E. 湖北荊州市有哪些縣
截至2019年6月,荊州市下轄2個區、3個縣、3個縣級市,分別是: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公安縣、監利縣、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
1、江陵縣
江陵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江河段北岸。全縣版圖呈馬鞍形,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積103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6月,轄7個鎮、2個鄉。共有13個居委會、203個村委會。省管江北監獄、三湖、六合垸農場在轄區之內。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2、公安縣
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南岸。東經111°48′—112°25′,北緯29°37′—30°19′。南鄰湖南省安鄉縣和澧縣。南北長75千米,東西長51千米。面積2257.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6月,轄14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公安經濟開發區)。共有60個居委會、326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斗湖堤鎮。
3、監利縣
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北岸,隔江與湖南省岳陽、華容縣相鄰。面積311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6月,轄18個鎮、3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監利經濟開發區)。共有65個居委會、767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容城鎮。
4、石首市
位於湖北省南部。東經112°13′—112°48′,北緯29°30′—29°57′。南鄰湖南南縣、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監利、西接公安。面積142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6月,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石首經濟開發區)。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綉林街道辦事處。
5、洪湖市
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與東荊河之間,西南隔長江與湖南省臨湘縣相鄰。東經113°07′—114°05′,北緯29°39′—30°02′。面積251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6月,轄2個街道、14個鎮、1個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洪湖經濟開發區、洪湖府場經濟開發區)。共有40個居委會、448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新堤街道辦事處。
F. 荊州的行政區劃
荊州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紀南文旅區、荊州高新區3個功能區。
全市有13個街道辦事處、102個鄉鎮、2619個村居委員會。
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60萬,
(6)荊州市行政區劃圖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沿革:
1、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鎮,轄荊門、京山、鍾祥、天門、潛江、公安、松滋(駐新江口鎮)、江陵等8縣;同月,析江陵縣之沙市鎮建沙市市,屬省轄市。
同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1951年駐沔陽縣新堤鎮),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1950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
2、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駐仙桃鎮)、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
3、1952年由沔陽縣析置洪湖縣,駐洪湖。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縣析置荊江縣,駐陡湖堤;同年2月,五三農場成立;7月1日,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荊州地區總人口541.02萬人。1955年撤銷荊江縣,並入公安縣,公安縣遷駐原荊江縣址陡湖堤,原公安縣城關改名為南平鎮;同年,沙市市劃歸荊州專區管轄。1960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由荊州專署領導。1961年撤銷沙洋市,改設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1968年3月27日,荊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
4、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轄沙市市及江陵、荊門、鍾祥、京山、監利、石首(駐綉林鎮)、天門、潛江、沔陽(駐仙桃鎮)、洪湖(駐新堤鎮)、公安(駐陡市鎮,即原陡湖堤鎮)、松滋(駐新江口鎮)等12縣。1975年全地區「撤區並社」,撤銷119個區(鎮),將721個小公社合並為221個大公社。1978年10月,撤銷荊州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地區行政公署。
5、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由荊門縣的城關鎮及附近地區設立荊門市,由荊州地區領導。1983年3月,全區開展「政社分開,建立鄉政權」,公社、管理區、生產大隊和縣轄鎮分別改為105個區,596個鄉,5720個村和58個縣轄鎮;8月19日,國務院批准荊門市升為地級市;撤銷荊門縣,將荊門縣的行政區域並入荊門市(1985年設立東寶區、沙洋區)。
6、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1987年9月28日,公布省批準的撤區並鄉方案:全區設鄉鎮和市轄辦事處240個,其中鄉67個、鎮158個、辦事處15個。1990年7月1~10日,開展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為10919475人,總戶數2601461戶。
7、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4]99號):
(1)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沙市區北京路。
(2)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勝利路、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路;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區人民政府駐荊州鎮;江陵區轄原江陵縣的郝穴、觀音壋、岑河、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9個鎮和馬家寨、秦市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3)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松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轄。湖北省政府批准,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荊州市代管。
8、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號)撤銷松滋縣,設立松滋市。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99號)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鍾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全市總面積14032平方千米,人口約613.8萬人,市政府駐沙市。轄沙市、荊州、江陵3區,公安、監利2縣,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個縣級市。
9、1998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荊州市總人口6279990人。其中:沙市區591572人、荊州區585578人、公安縣1009690人、監利縣1363132人、江陵縣389653人、石首市602649人、洪湖市877775人、松滋市859941人。
10、2001年,荊州市轄荊州、沙市2個區,公安、監利、江陵3個縣和松滋、石首、洪湖3個縣級市。全市轄103個鄉鎮、l2個街道,421個居委會、2927個村委會,24476個村民小組。全市國土面積14067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l558平方千米,市區建成面積53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有12個街道、88個鎮、14個鄉。
G. 清嘉慶湖廣省荊州府有哪些縣市地圖
中國古代明朝、清朝的行政區劃名,湖廣、湖北的一個府。
韓宋龍鳳十年(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中興路設置荊州府,治所在江陵縣(即今湖北省荊州市)。轄境相當今湖北省宜都市到監利縣的長江流域,民國元年,廢除荊州府。
H. 誰有湖北省荊州沙市區行政區劃圖,可以幫我嗎,現在需要做專業設計,區位分析。
這個真沒有。。去規劃局問問看
I. 荊州區行政區劃的發展概況
交通十分便利。荊州古城地處全國國土開發一級軸線(長江)與二級軸線(京廣、焦柳鐵路)的交匯點,具有連東西、貫南北的區位優勢。荊州長江大橋使被長江腰斬的207國道「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宜黃、荊東、荊襄高速公路、318國道貫穿境內,滬蓉漢高速客運鐵路現已開工建設,荊州有望成為湖北第二大交通樞紐。
J. 荊州現代的行政區劃范圍相比古代有差異嗎
荊州范圍囊括當今的湖南全境、湖北全境、河南南部地區、廣東全境、越南北部地區。
荊州,是漢文典籍《禹貢》所描述的漢地九州之一,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東漢時期荊州下轄7個郡,分別為南陽郡(治所在湖北襄陽)、南郡(治所在江陵,湖北荊州)、江夏郡(治所在江夏,湖北武漢)、武陵郡(治所在武陵,湖南常德)。
長沙郡(治所在湖南長沙)、桂陽郡(治所在桂陽,湖南郴州)、零陵郡(治所在零陵,湖南永州)。長江、漢水、湘江、沅江、耒水等主要大江大河流經這塊區域,串聯起上述7個郡。
(10)荊州市行政區劃圖擴展閱讀
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陽。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長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輕紡織基地,素有「長江經濟帶鋼腰」之稱。
荊州市下轄荊州、沙市兩區,江陵、公安、監利三縣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和一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40萬,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沙,始稱津或江津,歷為江陵縣的重要商埠和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