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哲學
㈠ 行政哲學基本含義
一門學科的形成,一般來說有三個標志:獨特的研究對象、獨特的研究方法和學科體系。其中,研究對象又決定著研究方法和學科體系。因此,學科的研究對象是該學科得以存在的首要條件。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問題,也是行政哲學研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它關繫到行政哲學能否存在以及怎樣發展。目前,人們大都認為應該有行政哲學這門學科,但對其研究對象卻沒有一致的認識。這種認識的不一致,在行政哲學初創時期,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它能促使人們從不同方面對這門學科進行研究,最終達到比較全面深入地理解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使人們對行政哲學研究對象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更高的新的層次。但是,由於缺乏一致的、共同的認識,導致行政哲學研究主題(本文將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作為同等意義、可相互替代使用的概念與范疇)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從而造成行政哲學學科建設的非規范性和隨意性。因此,科學界定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是行政哲學發展首先應該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是推進行政哲學研究的基本前提。
肇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國內行政哲學研究很少系統地探討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從近年召開的哲學或行政學研討會上的發言和已經發表的少量涉及行政哲學的有關論著看,國內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行政活動」是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行政哲學是「關於行政活動的普遍本質和一般規律的科學」。事實上,對「行政活動的普遍本質和一般規律」有成效有意義的研究只能屬於行政科學研究范圍,是理論行政學的研究對象。「行政活動的普遍本質和一般規律」在行政哲學研究中,是終極意義的研究對象,行政哲學不可能也不能夠取代行政科學去直接研究行政活動。第二種觀點認為,行政哲學是以行政科學、行政理論為研究對象,是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即元行政學。這種基本思路是可取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邏輯的,但由於把行政哲學當成了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元行政學),因而存在兩個難以自圓其說的問題:其一是如果把行政哲學當成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即名曰行政哲學又是行政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顯然就會產生一個學科性質問題。人們必然要產生行政哲學究竟屬於哲學學科還是屬於行政學科的疑問。雖然行政學家和哲學家是可以而且應該聯盟的,但行政學屬於社會科學,它與超越科學的哲學在知識性質上有本質的區別,因而行政哲學不可能既是哲學的又是具體科學的。否則,只會產生一種非哲學非科學的怪異知識和學科。目前出現的那種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概念、術語往現實行政生活貼標簽的「研究」,和直接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規律構建的種種行政哲學體系的「研究」,無不是受此種觀點的影響。其二是把行政哲學當成行政科學的元理論,即元行政學,也不符合國際通行的學科研究規范。行政科學的元理論准確地說應該是「行政學學」或「行政學學理」。行政哲學屬於「行政學學」的范疇,但行政哲學不同於「行政學學」,只是其一部分。行政學學或元行政學從不同的角度和領域對行政科學進行研究,行政哲學則是從哲學角度研究行政科學的行政學,它可以屬於元行政學的一部分,但不能等同於整個元行政學。因此,行政科學、行政學學(元行政學)和行政哲學是三個不同的概念。第三種觀點認為,行政哲學的研究對象是行政科學,是對行政科學的哲學考察。即,行政哲學以行政科學為研究對象的哲學。就學科性質而言,行政哲學屬於部門哲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
對行政哲學的研究內容,國內一些學者在涉及到行政哲學的論著中也作了一些簡略的描述。如王滬寧認為,行政哲學主要研究和分析一定行政活動和行政關系的性質、行政活動的目的和宗旨、行政活動中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倫理原則等基本理論范疇[1]。薄貴利則將對人性的基本判定、政府的價值取向和現代政府的責任問題作為行政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2]。顏佳華在《行政哲學論》一書中構建了一個行政哲學的研究框架:行政活動論(邏輯起點)、行政主客體論、行政認識論、行政實踐論、行政方法論、行政價值論[3];後來,他又在《行政哲學:一個亟等進一步開拓的領域》一文中,將行政哲學的研究內容界定為:行政哲學導論、行政學對象論、行政學結構論、行政學功能論、行政學評價論、行政學發展論等[4]。
仔細分析國內行政哲學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的界定我們不難發現,在我們稱之為「行政哲學」的名稱背後,實際上存在著兩種行政哲學:一種是以行政活動為研究對象的行政哲學,一種則是以行政科學為研究對象的行政哲學。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分別用「行政活動的哲學」(簡稱為「行政哲學」)與「行政(科)學的哲學」(簡稱為「行政學哲學」)這兩個稱謂來標示行政哲學研究的上述兩種主題、兩個方向。這兩種行政哲學,一個涉及「實際的行政活動」領域,一個涉及「理論的行政科學」領域。
行政活動的哲學主要研究行政的本質及其分界、行政的基本假定、行政的目的和宗旨等問題。由此可見,行政活動的哲學是對「行政活動中的問題」或簡稱「行政問題」做出根本性的尋根究底的反思,以便為行政活動提供一些根本性的實踐原則或「行政觀」。這些根本性的實踐原則不等同於各種具體行政行為的「規范」、「准則」,而是後者的「原理」、「基礎」或「根據」具體行政行為的「規范」、「准則」除了要依據於這些原理之外,還要考慮具體實踐過程中諸多的內部和外部條件,包括那些隱而不顯的「緘默因素」。
行政學哲學則主要研究行政科學發展的模式、行政科學理論評價、行政科學研究方法及其評價、行政科學研究的價值判斷等問題。由此可見,行政學哲學是對「行政學活動中的問題」或簡稱「行政學問題」進行根本性的尋根究底的反思,以便為行政學研究提供一些根本性的指導原則或「行政學觀」。同樣,這些根本性的指導原則也不等同於各門具體的行政科學的研究規范、方式、方法,而是為後者的研究提供認識論和價值論的「原理」、「基礎」或「根據」。
二
行政哲學的上述兩個研究主題之間存在著邏輯的與歷史的聯系:
從邏輯上看,對「行政學問題」的哲學研究是對「行政問題」研究的「次一級」的研究,是對實際的「『行政問題研究』之研究」,具有元研究的性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們對任何行政問題的研究總是先在地包含一個方法論,即總是從某一個特定的角度、立場來研究的。這種角度、立場盡管可能不為研究者自己所知道,但卻客觀地存在著。而且,這種角度、立場本身就制約著對行政問題的認識結果。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立場出發往往得出不同的結論。要對這些結論的可靠性做出判斷,就必須檢討他們的方法論。按照荷蘭著名經濟學家庫普曼(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研究,無論是在自然科學中,或者是在社會科學中,任何系統的理論體系均表現為一個「價值觀假定+邏輯推理」的結構[5]。庫氏的這一邏輯式提示,至今尚未遇到有力的挑戰。顯然,任何行政學理論體系,均是從某種價值觀或方法論見解出發的邏輯推理系統,其中的價值觀或方法論假定,只能表現為某種行政哲學。因此,任何行政學理論體系都是以某種行政哲學的邏輯展示的,它不能不內含著某種行政哲學。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學哲學」是以「行政哲學」為思想資料的和最終歸屬的。我們也只有對行政學的根本問題進行了哲學的研究,才能真正地把行政問題的研究提升到一個自覺的、理性的水平和高度。
從歷史上說,對行政活動根本問題的哲學研究是古已有之的事,歷史上許多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都對此做過深入的論述。而對行政學根本問題的研究則不過是近100年來的事。按照時間順序,對行政活動的研究先後產生了行政思想、行政理論、行政學說或行政學、行政科學、行政哲學。其中行政思想是先於行政理論的分散的、不系統的、粗淺的行政理論;行政理論則是後生於行政思想的比較完整、系統、深刻的行政思想;行政學說或行政學往往是較為完整、系統的關於行政的知識體系;而行政科學則是更加系統化、科學化了的行政思想、行政理論、行政學說、行政學,是關於行政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行政哲學則是對行政理論、行政科學研究活動進行思辯的產物,是行政科學的哲學。由此可見,「行政學哲學」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出現了獨立的行政科學時才出現的,是行政問題研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必然,對行政學活動的哲學思考是人類的行政認識和行政實踐從童年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條件。行政學哲學與行政科學研究的問題是顯著不同的,各自的任務和目的也是不同的。行政科學是通過對行政活動的考察——這種考察主要包括歷史上的各種行政思想、行政理論和行政方法——概括出行政活動的一般原理,形成理論並給出某種行之有效的合目的的行政方法或模式。也可以說,行政科學主要關注的是為實際的行政活動提供一套具有普適性的系統的行政知識、思想、原則和可操作的方法,它的特點即在於它的工具性。行政科學為行政學哲學提供思想,行政學哲學則對行政科學起指導作用。任何時代的行政學哲學,除依據各自的一般的哲學觀外,都必須吸收以往的以及現時代的行政科學研究成果。反之,行政科學研究要接受行政學哲學的指導,這不僅體現在任何行政科學研究者都要在一定的行政哲學觀的指導下從事研究,而且,行政科學體系的構建、其邏輯分析與論證也要符合哲學方法論的要求。由此可見,行政學哲學考察的是行政科學的基礎,行政科學的基本問題便是行政學哲學的研究主題。那麼,這個基本問題究竟是什麼呢?
一般而言,行政科學的基本問題,在正常的或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行政學者以及行政人員較少或不特別考慮的問題。情況也許就是這樣,人們通常是在一種沒有批判的前提下,追求行政知識的增長,提出概念、形成理論,獲得某種高效的行政方法。這一切都是圍繞著行政活動的目的而進行的,行政學者為的是行政知識的不斷增長,而行政人員則是把行政學者的研究成果,諸如理論、方法、模式等,作為正確的東西應用於行政活動之中。他們的問題常常是一種理論或方法對他們的行政活動是否有效,也即如何使用一種理論或方法才能夠達到一種活動的預期目的。人們一般並不考慮一種理論或方法的合理性問題,只是在少數情況下,比如當理論或方法的功用開始減弱或失效的時候。一些人才可能會對已有的關於行政的一些最基本的假定、理論和方法本身進行反思。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他們正在進行著對行政中的某些基本問題的哲學思考或批判。而所謂的對行政科學中的基本問題的研究,就是對關於行政科學元問題的研究。這個元問題就是行政科學中的最基本的核心概念「行政」。行政哲學正是以此作為出發點而展開討論的,對「行政」這個基本問題的明確和把握,就構成了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
三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行政哲學是對行政本質以及行政科學發展進程進行考察和反思的哲學。行政哲學能否有一個好的發展前景,從根本上為行政科學呈現出實質性的理論進步提供基本性的支持,使實際的行政活動更富有成效和具有合理性。這首先取決於我們對行政哲學本身是否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把握。如果在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不能達成一致的意見,那麼,不要說對行政科學的發展不會起到推動和支持的作用,就是行政哲學本身的發展和存在,都將會面臨巨大的困難。筆者在本文的討論中,就是試圖在這個重要的問題上使概念理解得到澄清,消除「行政哲學」這一概念本身及其研究對象上存在的歧義性和含糊性。當然。我們在這里給出的關於行政哲學的研究主題的討論還只是探索性的和試驗性的。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真正把握住行政哲學的精神實質,研究主題的問題就不再是一個理論難題了。因為,它將會隨著我們研究的深入而不斷得到擴展和進一步的完善。
㈡ 行政思想名詞解釋
行政思想主要指有關行政體系和行政活動的思想邏輯體系,有時也被稱為行政哲學。自從人類社會出現較系統的行政活動以來,行政思想就已有之。早期的行政思想不成體系,只是一些觀點和原則。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行政思想不斷發展完善,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精神財富。
㈢ 中西方行政思想有哪些異同
中國人與外國人的區別中國人與外國人的區別: 1、中國人關心別人在干什麼,卻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外國人不管周圍 的在干什麼,卻知道自己在干什麼; 2、中國人的喜事是領導表揚當官晉升,外國的喜事是出名發財; 3、中國人把錢看作是「糖炒栗子」(燙手)和「臭豆腐」(吃著香,聞著 臭),外國人把錢當作尺子,用來衡量人的才能; 4、中國人講主義,外國人講實利,外國人好財,中國人喜功; 5、中國人的錢花在「折騰」中,外國人的錢花在競選中 6、中國人一輩子節衣縮食也不見攢下見個錢,外國人一輩子浪費卻老有東西 給他浪費; 7、中國人在街上爭吵,外國人在國會爭吵; 8、中國人進商店像小媳婦,外國人進商店像大爺;9、中國人愛誇祖宗,外國人愛誇自己; 10、中國人教育孩子要知足,外國人教育孩子要不滿足; 11、中國人崇尚「人才學」人才千呼萬喚難出來,外國人法律盡是限制人 的,人才、奇才、怪才、同樣有; 12、中國政府愛人民,外國政府怕人民,中國的書報、影劇都是教育人民 的,外國的書報、影劇總是教育政府的; 13、在中國人民靠政府養活的(國家拿出錢來給我們漲工資),在外國政府 是靠人民來養活的,每筆錢都要向納稅人報帳; 14、中國的報上成就多,外國人的報上災難多; 15、中國人八小時內民主多,談天說地發牢騷,外國人八小時內專利多,見 到老闆就像耗子見到了貓; 16、中國人的大學難進易出,外國人的大學易進難出。中國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大區別就是中國人沒有獸性,沒有野性。只有溫順的良性。根據我的觀察,象日本人,日爾曼人,斯拉夫人,甚至是猶太人,他們從骨子裡多少都有一點狂野不馴的精神。而這個特點居然在中國人中靈魂中一點也找不到,中國人是完全馴良的人種。如果說象日本人,或日爾曼人是野生動物的話,那麼中國人無疑就是家禽。
㈣ 想考研究生 想在哲學和行政管理選擇一個
哲學和行政管理一個學院的,都是哲管院的~,行政管理就業還可以,我知道基回本都找到工作了,不想我答們歷史的,一般都是120%進面試~要超過復試分數線20分才有機會面試的~
我是211工程遼寧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沈陽通,還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問我
㈤ 1和1萬的區別怎樣理解用行政思想理解
是的,是的,他們是有根本的區別在一起了,所以呢,只有這個區別在一起,我們才能夠保住自己。
㈥ 中國古代行政思想的主要思想
法家:以「法治」治國
儒家:以「仁政」治國
道家:以「無為」治國
㈦ 政治學與行政學和哲學的主要區別到底二者有什麼聯系
哲學史所有科學之母,可以說哲學和所有的科學都有關系。哲學為其他科學提供思維回方式。但是樓答主所問的政治學與行政學和哲學的關系,個人覺得就跟某人的七大姑的八大姨小舅子的姑奶奶的侄孫子的小叔和這個某人的關系一樣。有關系,就看怎麼理了。本人大學學的就是政治學與行政學,政治學和行政學就是兩門課,再加上哲學,三角戀。
㈧ 如何評價懷特的行政思想和理論貢獻
明確了行政學的研究對內象和范容圍:在行政環境思想方面,探討了經濟版環境權和政治環境、客觀社會環境、科技環境與公共行政的關系等問題,在行政組織思想方面,探討了行政組織的核心。
行政組織體制、行政責任與權力的分配、權責分配的措施和方法、優良行政組織的標准等問題:在行政協調思想方面,提出了精簡機構、設置行政協調機關、通過精密的協調來獲得較好的協調結果、行政首長的裁定就是最後的決定等主張,還提出了協調的原則;
在人事行政思想方面,探討了人才選拔、職位分類一分級與工資的制定、職務的晉升等問題: 在行政倫理思想方面,探討了官紀的本質及其重要性。
(8)行政哲學擴展閱讀:
懷特在書中闡明公共行政學不是以法律和制司法度為主體,而是以管理為主體,以政治學為基礎的一個獨立研究領域。還把人事管理看成行政的中心,後來把財務管理也擺在重要的位置。懷特在實踐中積極致力改革美國政府的人事管理,對公務人員招聘、解職、工資標准化、考核、晉升、行政道德等問題進行研究。
㈨ 行政思想的早期研究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
威爾遜 《行政學研究》
古德諾 《政治與行政》 泰勒 科學管理理論
法約爾 行政的5項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
14條原則(勞動分工、權力和職責、紀律、命令統一、指揮統一、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報酬、
集 權、 等級鏈、 秩 序、 公 平、人員任期的穩定、首創精神、集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