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甸行政村
㈠ 從昭通市到魯甸縣怎麼坐公交
看到那種綠色的大客車,上面寫著昭通魯甸,你招手就停,5塊錢一個。線路是:起點昭通市中心客運站(南門客運站)——昭陽大道(南大街)——迎豐路——二環南路(蒙泉大道)——魯甸路(南通道)——迎賓大道——昭魯大道(昭魯快捷通道,昭巧二級路)——世紀大道——魯甸客運站
㈡ 魯甸縣的行政區劃
1997年,魯甸縣轄1個鎮、13個鄉:文屏鎮、茨院回族鄉、桃源回族鄉、大水井鄉、小寨鄉、龍頭山鄉、樂紅鄉、翠屏鄉、火德紅鄉、龍樹鄉、新街鄉、水磨鄉、鐵廠鄉、梭山鄉。縣政府駐文屏鎮。
2006年,撤銷鐵廠鄉和水磨鄉,設立水磨鎮,新設立的水磨鎮管轄原鐵廠鄉和水磨鄉管轄的行政區域范圍,鎮政府駐原鐵廠鄉政府駐地;撤銷龍頭山鄉和翠屏鄉,設立龍頭山鎮,新設立的龍頭山鎮管轄原龍頭山鄉和翠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范圍,鎮政府駐原龍頭山鄉政府駐地;將大水井鄉的馬鹿溝村委會和桃源回族鄉的普芝嚕、岩洞2個村委會劃歸文屏鎮管轄(省政府2006年1月20日批准)。同年,大水井鄉更名為江底鄉(省政府2006年4月30日批准)。 2013年,魯甸縣轄10個鎮、2個民族鄉,4個居委會、80個行政村。(本詞條僅對各鎮做簡單介紹,詳情請參見各鎮詞條)
文屏鎮
面積:86.14平方千米 人口:6.26萬人 郵編:657100 轄4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文昌宮、石橋、民富、保健;聯合、硯池山、安閣、岩洞、普芝嚕、馬鹿溝。鎮政府駐文屏。1951年為魯甸縣第一區,1964年建文屏鎮。2006年,將大水井鄉的馬鹿溝村委會和桃源回族鄉的普芝嚕、岩洞2個村委會劃歸文屏鎮管轄。
水磨鎮
面積:268.63平方千米 人口:3.50萬人 郵編:657109 轄10個行政村:水磨、新棚、黑魯、拖麻、岩頭、鐵廠、營地、嵩屏、黃泥寨、滴水。鎮政府駐鐵廠。1951年為第七區,1958年建水磨公社,1962年改區,1969年復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8年改水磨鄉。2006年,撤銷鐵廠鄉和水磨鄉,設立水磨鎮,鎮政府駐原鐵廠鄉政府駐地。
龍頭山鎮
面積:212.14平方千米 人口:4.80萬人 郵編:657106 轄11個行政村:龍泉、沿河、沙壩、光明、營盤、八寶、龍井、翠屏、新民、銀屏、西屏。鎮政府駐龍泉。1958年建龍頭山公社,1962年改區,1969年改龍頭山公社,1983年改區,1988年析置改鄉。原翠屏鄉1988年從龍頭山鄉劃出建翠屏鄉。2006年,撤銷龍頭山鄉和翠屏鄉,設立龍頭山鎮,鎮政府駐原龍頭山鄉政府駐地。
桃源回族鄉
面積:59.94平方千米 人口:3.77萬人 郵編:657101 轄5個行政村:桃源、箐門、拖姑、鐵家灣、大水塘。鄉政府駐桃源。1988年新建桃源回族鄉。2006年,將桃源回族鄉的普芝嚕、岩洞2個村委會劃歸文屏鎮管轄。
茨院回族鄉
面積:38.7平方千米 人口:2.56萬人 郵編:657101 轄5個行政村:茨院、葫蘆口、沿閘、板板房、田合。鄉政府駐滲水底。1988年由桃源析建茨院回族鄉。
小寨鄉
面積:96.92平方千米 人口:2.90萬人 郵編:657105 轄4個行政村:大坪、小寨、梨園、趙家海。鄉政府駐大梨園。1958年建躍進公社,1962年成立小寨區,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8年改鄉。
江底鄉
面積:141.03平方千米 人口:2.60萬人 郵編:657102 轄7個行政村:大水井、仙人洞、坡腳、箐腳、洗洋塘、水塘、江底。鄉政府駐潘寨。1958年建大水井公社,1962年改區,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8年改大水井鄉。2006年,將大水井鄉的馬鹿溝村委會劃歸文屏鎮管轄,同年,大水井鄉更名為江底鄉。
火德紅鄉
面積:91.6平方千米 人口:1.98萬人 郵編:657104 轄6個行政村:火德紅、鵲落、李家山、銀廠、南筐、機車。鄉政府駐火德紅。1962生為火德紅區,1969年建公社,1983年改區,1988年改鄉。
龍樹鄉
面積:112.32平方千米 人口:3.70萬人 郵編:657108 轄4個行政村:龍樹、新樂、照壁、塘房。鄉政府駐龍樹。1951年為第四區,1958年建龍樹公社,1962年改區,1988年改鄉。
新街鄉
面積:113.1平方千米 人口:1.80萬人 郵編:657108 轄5個行政村:新街、酒房、閃橋、坪地營、轉山包。鄉政府駐新街。1988年從龍樹鄉劃出設新街鄉。
梭山鄉 面
積:136.2平方千米 人口:3.10萬人 郵編:657111 轄9個行政村:梭山、黑石、查拉、密所、挖水、黑寨、埂底、妥樂、甘田。鄉政府駐梭山。1951年為第五區,1958年建梭山公社,1962年改區,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8年改鄉。
樂紅鄉
面積:127.2平方千米 人口:3.30萬人 郵編:657107 轄8個行政村:官寨、紅布、利外、關溜、新林、樂紅、施初、對竹。鄉政府駐古吉。1951年為六區,1958年建樂紅公社,1962年改區,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8年改鄉。
㈢ 請問雲南省魯甸縣龍頭山翠屏村一共有多少人
該行政村隸屬魯甸縣龍頭山鎮,地處鎮西北邊,距龍頭山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龍頭山鎮道路為沙子路,交通方便,距縣37公里。東鄰龍泉村,南鄰新民村,西鄰水磨鎮,北鄰八寶村,轄 2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135戶,有鄉村人口5859人,其中農業人口5859人,勞動力28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510人。
全村國土面積27.89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69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7448畝,人均耕地1.5畝,林地185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6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
村支書:趙家林 聯系電話138****3508 (電話不方便公布見諒)
村主任:晏正美 聯系電話159****8855
二、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448畝,人均耕地1.5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8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2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570 畝;荒山荒地340畝,其他面積420畝。
三、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10戶通自來水,有900戶飲用井水,有 12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1 %)。有113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2.5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48戶(分別占總數的19.42%和80.58%)。
該村到鎮道路為沙子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 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11輛,拖拉機11輛,摩托車4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53畝,有效灌溉率為7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5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5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0戶;建有小水窖56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0戶。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0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四、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65.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26萬元,占總收入的55.64%;畜牧業收入249.1萬元,占總收入的8.6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90頭,肉牛130頭,肉羊271頭);林業收入36萬元,占總收入的 4.7%;第二、三產業收入24.5萬元,占總收入的3.2%;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 %。農民人均純收入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0人(占勞動力的 %),在省內務工100人,到省外務工90人。
五、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玉米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6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6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花椒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35戶,共鄉村人口5859人,其中男性 2847人,女性2112 人。該村以弈族、漢族族為主(是回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4899人,回族族960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30人,參合率 67.07%;享受農村低保107戶,28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5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305戶,占農戶總數的30.84%。
七、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擁有教師38人,在校學生400人,距離鎮中學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0人,其中小學生400人,中學生110人。
八、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公開。主要以粘貼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13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59畝。年末集體總收入1.5萬元,有固定資產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粘貼公告方式公開財務。
九、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個,下設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06人,少數民族黨員20人,其中男黨員93人、女黨員13人。 村委會由支書趙家林、副支書趙成、主任晏正美、副主任戚正相等人組成,下設5個村民小組。
十、人文地理
翠屏行政村畜牧業發展態勢迅猛,豬產業猶為突出。到2008年底,肉豬總量達4000頭。
十一、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龍頭山鎮翠屏村幺店子自然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25萬元。
十二、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較差,主要表現在部分自然村不通水、不通路,這些因素嚴重製約著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2000 畝;大力發展養殖業,發展豬2000頭、牛500頭、羊1500隻。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300元增加到1600元。
㈣ 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城分幾個街道辦
一個都沒來有。
魯甸縣轄3個鎮、自9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文屏鎮、龍頭山鎮、水磨鎮、桃源回族鄉、茨院回族鄉、小寨鄉、大水井鄉、火德紅鄉、龍樹鄉、新街鄉、梭山鄉、樂紅鄉。共有4個居委會、80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文屏鎮。
㈤ 魯甸縣桃源鄉桃源村所在流域
魯甸縣牛欄江流域。
簡介:
魯甸縣是雲南省昭通市下轄的縣之一,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昭通市南部,牛欄江北岸。縣境東西橫距50千米,南北縱距60千米,總面積1519平方千米,其中山區占總面積的87.9%,壩區佔12.1%。2012年,魯甸縣總人口43.5萬人。居住著回、彝、苗等13種少數民族8.9萬人,占總人口的20.5%。
截止到2013年魯甸縣轄10個鎮、2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共有4個居委會、80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文屏鎮。魯甸縣垂直氣候變化明顯,夏元酷暑,冬無嚴寒。年均氣溫12.1℃,年無霜期220天,年均降水量900毫米。有銀、鉛、銅、硫磺、煤、磷等礦藏,樂馬廠銀礦在境內。
魯甸縣為中國蠟蟲主產縣,雲南省核桃、優質烤煙主產縣,雲南省綿羊、生豬、黃牛基地。名優土特產小寨櫻桃、龍頭山辣椒、梭山青椒
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在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據雲南昭通魯甸抗震救災指揮部消息,截至8月8日15時,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永善縣和曲靖市會澤縣108.84萬人受災,617人死亡,112人失蹤,3143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2.58萬戶8.09萬間房屋倒塌,4.06萬戶12.91萬間嚴重損壞,15.12萬戶46.61萬間一般損壞。
㈥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魯甸鄉魯甸行政村郵編是什麼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魯甸鄉魯甸行政村郵編是674119
㈦ 魯甸縣有多少大
魯甸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昭通市西南部,牛欄江北岸。地跨東經103度專09』一103度40』、北緯26度59』一27度32』之間。東屬北與昭通市接界,東南與貴州威寧縣毗鄰,南部和西部與會澤、巧家兩縣隔牛欄江相望。縣人民政府駐文屏鎮,距昭通市政府所在地昭陽區27公里,距省會昆明市310公里。縣境東西橫距50公里,南北縱距60公里。總面積148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1305.4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7.9%,壩區180平方公里,佔12.1%。魯甸縣有耕地32252公頃,其中水田2227公頃。
㈧ 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牛頭寨屬於哪個片區
雲南省昭通魯甸縣文屏鎮聯合行政村牛頭寨自然村,屬於壩區。面積2.01平方公里,海拔1914.00米,年平均氣溫0.00℃,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
㈨ 雲南省魯甸縣桃源鄉有多少個村有多少戶人
桃源鄉位於魯甸縣的東部,東與昭陽區為鄰,南與大水井鄉相鄰,西與文版屏鎮毗鄰權,北與茨院回族鄉相接。全鄉國土面積為82.99平方公里,距縣城7.5公里,轄7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148個村民小組。鄉內居住著回、漢、彝三種民族,其中:回族10032戶44690人,占總人口的86.83%。
㈩ 想知道:昭通市 從昭通市到魯甸縣怎麼坐公交
看到那種綠色的大客車,上面寫著昭通魯甸,你招手就停,5塊錢一個。線路是:起點昭通市中心客運站(南門客運站)——昭陽大道(南大街)——迎豐路——二環南路(蒙泉大道)——魯甸路(南通道)——迎賓大道——昭魯大道(昭魯快捷通道,昭巧二級路)——世紀大道——魯甸客運站。2020年8月前後,車輛全部改為粉藍色的。而且後來,在昭通城區已經不能隨意停車了,必須在公交車站台招手才回停車,出了昭通城就可以隨意停了。